第一篇:肃宁探索管理新机制(社会管理创新)
肃宁探索管理新机制“四个全覆盖”把农民组织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农村各类社会管理组织建设已不适应农村发展的实际,有些地方的农民处于一种散乱状态。”肃宁县委书记安伟华说,肃宁是传统农业大县,33万人口中有29万在农村,“四个全覆盖”的目的就是通过发挥各种基层组织管理、服务、监督的作用,化解各类矛盾,提供致富载体,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以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为核心。按照“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肃宁县灵活进行党组织设臵,在农村经济组织、村民小组、工业园区、社区中建立党组织;在2000人以上、党员人数50人以上、条件成熟的村或行业建立党总支。这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实现条块结合、覆盖各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改变农村党组织抓具体工作手段单一的状况。今年以来,该县已新建行业党总支19个,特色产业及其他类型党小组865个。到2012年底,全县农村将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
以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为基础。将村民代表大会作为常设议事、决策机构,集体讨论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村支部书记兼任村代会主席;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整合为村民监督委员会,负责村级事务的监督,改变过去由村干部包揽村政村务的做法,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为民做主”到“由
民做主”的转变。今年年底前,肃宁县253个行政村将全部建立村代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覆盖为动力。按照“稳步推进,成熟一个建一个,建一个成一个”的原则,围绕皮毛、纺织、食品加工、设施蔬菜和肉鸭养殖等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生产环节,发展各种协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产业化组织,最大范围地把农民吸纳进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最终走合作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肃宁县目前已建立各种协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组织136个,带动农户近4万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2012年底将实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全覆盖。
以农村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为保障。在253个行政村建立综治工作站、综治小区、综治小组和治安巡防队“3+1”村级综治维稳组织。综治工作站内设综治专干和综治工作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负责本村治安隐患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每40户左右建立一个综治小区,每10户设立一个综治小组,每村组建一支治安巡防队,综治小区长和小组长均由村民推选产生,巡防队员由村治安志愿者或民兵预备役人员担任。目前,肃宁县所有行政村已全部建立了综治维稳组织,共设臵综治小区2867个,综治工作小组11008个,巡防队员1524人。
“四个全覆盖”推行以来,扩大了农村党建覆盖面,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展了党领导下的农村民主管理组织,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截至目前,“四大组织”已覆盖全县97%的村,“五个好”农村党组织达87%,排查矛盾隐患3825起,在村内化解率达到97.2%,各类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
第二篇: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开创人民调解
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
开创人民调解新局面
——————兴平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经验介绍
兴平市司法局为了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以加强司法所建设为基础,以强化人民调解为重点,以深化法制宣传为先导,以优化法律服务为关键,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着眼于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着重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着力于预防冲突、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扎实做好人民调解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中最基本、最基层、最重要的工作,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给基层的社会稳定带来威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是司法行政工作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兴平市司法局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做法有一下几点。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网络
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使人民调解工作有
组织、有领导、有人抓、有人管,更好地落到实处,我们从抓组织建设入手,强化市、镇、村三级调解网络。一是突出司法所建设;近年来,我们利用国债资金全面完成标准化司法所建设任务;
2008年实现了司法所垂直管理;2009年落实了司法所长副科级待遇;2010年创建了南市、桑镇两个省级示范司法所;2011年完成了西吴、阜寨、西城三个省级示范司法所建设。二是突出司法所内部管理;统一台帐、统一案件调解模块,统一受案程序和调解程序,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发挥司法所职能,不断促进司法所各项业务全面开展。三是突出调解组织建设;目前,我们兴平市共建立调解组织260 个,其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4个,村居调委会236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8 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 2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镇(街道)、村居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四是突出学习宣传和培训;组织基层科全体干警、司法所长参加了省司法厅组织的学习培训班,提高了业务技能。深入开展了“千名村官”调解员培训,举办培训班4场次,参训人员1200余人次,通过培训,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逐步提升
二、创新工作模式以案定补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村(居)级调解组织是人民调解制度的重要支点,是维护
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由于没有经费保障,基层人民调解员的误工补助得不到落实,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第一道防线”功能弱化,大量矛盾被推向上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努力实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一目标,2011年6月份以来,我们在南市司法所进行了“以案定补”工作试点。“以案定补”就是对人民调解员依照调解纠纷的数量、质量、纠纷的难易程度、社会影响大小及调解规范化程度进行补贴的制度。南市镇相应制定出台印发了《南市镇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实施办法》,规定对人民调解员调解民事纠纷按照简易、一般和复杂疑难的类型分别予以补贴30-50元,100-200元和200-500元。一案一补。“以案定补”工作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以往无偿调解的惯例,极大地激发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质量,使大量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彰显,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以案定补”,实现了责权利挂钩,明确了目标和责任。基层调解组织力量得到充实,各村调委会力量普遍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程序、文书、台账等更加规范和齐备,村级人民调解员改变了过去以口头调解为主的模式,绝大多数纠纷调处有了调查笔录、调解笔录、书面调解协议和履行记录等相关资料,村级调处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作用。今年,我们将在兴平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以案定补工作,切实发挥好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三、建立预警机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针对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摸排预警机制。开展矛盾纠纷的摸排工作,要坚持二个原则。一是群众性原则,二是早发现原则。结合我市社会管理巡查团三级网络和人民调解网络,我们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人
民调解网络植根农村一线群众中的作用,明确调解员的职责和任务,开展摸排预防工作。针对农村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和矛盾纠纷发生、发展、爆发的规律,要求调解员每月必须排查两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地捕捉问题苗头,及早发现及时反映和报告发现的问题,提前介入,采取措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确保社会稳定。
四、开展大走访和大接访,畅通矛盾纠纷反映渠道
2011年,我局提出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服务发展上来,要转变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了解民情为老百姓办实事。4月20日至5月5日,我局干警30人,会同其它政法部门干警及镇(办)干部和村级干部共计1000余人,分成14个大走访工作组,深入镇办开展大走访活动,共走访群众98000余户,发放宣传单(册)50000份,归纳征求意见和建议共13大类200余条,排查矛盾纠纷73起,现场化解6起,排查治安混乱区5处。5月11日至14日,我局和其他政法部门一道,以“听民生、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为目标,分头在全市主要广场,通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秦腔等形式,接待群众反映问题,共接访群众184人,受理和现场答复61案104人,受理有关政策和法律咨询113人,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及便民联系卡7000余份。今年十一月份,我局开展法制宣传“大篷车”活动,在全市十四个镇办轮回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宣传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对司
法行政工作的认知同时现场受理矛盾纠纷案件,现场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共出车一百六十余次,发放印有司法行政职能的门帘4000余件,司法职能宣传册页2万份,便民联系卡5000多张。受理案件18件,解答群众法律问题81件,办理法律援助3件。通过大走访、大接访以及法制宣传“大篷车”活动的开展,畅通了矛盾纠纷反映渠道,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
人民调解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人民调解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站在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今后,我们将转变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机制,再接再厉,不断超越,内修素养,外树形象,使我们的司法行政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兴平市司法局
2012年2月5日
第三篇: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探索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式和新的任务。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政府必须积极地以整体性政府的理念进行协同思考,创新社会管理路径,应对各种转型问题,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机下,重庆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社会管理路径,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重庆的社会管理创新在中国社会管理问题上具有两个典型性:重庆处于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社会转型具有“中国城市典型性”;重庆集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社会转型具有“中国乡村典型性”。正是基于这两个典型性的思考,重庆市委市政府逐渐走出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建设得到加强,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重庆特点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1]的社会管理格局。
一、以党的建设为抓手,畅通党群关系,构建党群社会管理新平台
重庆将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党建科学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双赢之路,以党建科学化促进社会管理规范化,为推动重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证。重庆市委以“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通过“三项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党群的信息沟通机制和社会管理中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设进行了无缝隙的对接。这既保证了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也满足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多元化。
与此同时,重庆市委市政府还开展以 “三项活动”(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为主题的党性锻炼活动,以“密切联系群众”为目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指针,整合各方面力量,将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相结合,在党建中探索社会管理新的载体和渠道。通过“三项活动”的开展,重庆市委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对接,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层级,保证了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最大程度防止了 “信息不对称”。2009年,市、区两级各类信访量下降幅度均超过25%,某些部门和区县下降幅度甚至高达45%;群体性事件下降45.6%。重庆主城区110报警量同比下降40%,打架斗殴等矛盾纠纷下降20%。迄今,全市20万机关干部已走访群众92万人次。各级财政共投入78.8亿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1万余件,其中10年以上信访积案381件,5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从源头上化解了民怨[2]。
“三项制度”和“三项活动”整合推进,是重庆在社会管理中创新“党的领导”的一次探索,也是社会管理路径创新的重要特点。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项制度”和“三项活动”二者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党建合力,既突出了其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也体现了其在社会管理上的统一性,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被写入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推动“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常态化,并不断创新实践形式[3]。由此可见,重庆市委市政府将“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融合到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发展之中,将民生的改善作为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并将这种重庆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成为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
二、以政府改革为主导,打造民生政府,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新模式
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不仅与政府的行动息息相关,还与政府建设理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于政府的建设理念,很多理论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然而,任何单一的政府建设理念都无法适应迅速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必须创新政府理念,进行一种理念叠加式的政府再造。所以,现阶段创新社会管理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进行政府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以解决百姓民生问题为重点,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几年,重庆将“政府负责”贯穿于政府改革之中,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服务型政府和民生型政府的叠加。这种叠加效应主要表现在政府将自身职能转变与群众民生改善有机结合,将政府改革的动力来源机制与政府改革的检验机制密切
第四篇:探索国企用工管理新机制
探索国企用工管理新机制
作者: 俞庆国 盖玉山2009-11-20
近年来改革的不断推进,用工身份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使一些国有企业不同身份用工混岗现象较为严重,由于没有形成规范的岗位设置与用工配置机制,也衍生了用工时同工不同酬的矛盾。国家《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后,企业用工管理面临新的抉择,依法规范用工形式,研究完善中规合法、切合实际的岗位设置与用工机制,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迫切任务。
企业岗位设置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在不断发展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岗位设置。目前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主要有如下一些发展趋势:
1.岗位设置更加注重效率优先。科学合理、精简高效设置成为企业内部设置岗位的基本要求。
2.岗位设置更加注重满足依法规范用工和有利于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改变了过去粗放、零散的管理模式,岗位设置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现代企业把岗位作为组织结构的细胞,注重如何将最适合的人配置到最合适的岗位。
3.岗位设置更加关注企业内部专业分工和业务流程状况,系统化原则成为企业内部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
4.岗位设置更加关注组织长远发展需要。如因工作和发展需要,企业可以特设岗位,用于聘用急需的特殊人才。
5.普遍规范和科学确定岗位入职门槛,加快对非核心岗位的整合,岗位设置更加灵活而富有弹性。员工不必拘泥岗位职责,以便于发挥个人专长,使企业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6.市场导向与客户导向。市场的变化会对岗位的设置、调整、合并、增减提出要求。岗位设置与客户的界面愈加友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越来越成为企业岗位设置的重要因素。许多岗位职责中能体现出与市场结合,与客户合作的关系。
国际大公司的经验
抽屉式管理。目前绝大部分世界500强企业都在实施抽屉式管理,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其中应用最好的是福特公司,每一位福特公司员工都使用了这一工具。抽屉式管理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管理术语,其主要含义就是在每个管理人员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职务工作规范一方面对每个人所从事的职、责、权、利进行明确规定,做到四者统一;另一方面明确每个人上下左右的对口单位,理顺企业管理关系。在表现形式上,抽屉式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门职能权限说明书,二是个人职务说明书。抽屉式管理工具用于明确部门和个人岗位责、权、利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基础之一。
职业化管理。这在航空行业企业中推行特别普遍。职业化由内向外包括三个层次: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职业行为规范。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人员成长的规律,提炼出同类业务人员共同的职业行为标准和资格标准,并以此标准来规范业务人员。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认证、评价到培训改进,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和工作业绩。
岗责绩管理。这在世界大企业中已经被广泛采用。岗责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和流程性出发,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整合管理在岗位配置、岗位职责和绩效管理三个模块上具体落实。企业根据既定发展目标,应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岗位配置、岗位职责以及绩效管理三个环节的紧密衔接来提高员工和组织的工作绩效,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实现企业绩效的整体提高。
企业用工形式的可行性选择
目前我国社会用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受社会化分工和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影响,企业用工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用工形式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除长期用工外,劳务性、临时性用工开始出现。随着《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用工受外部环境影响愈加明显,企业和员工对岗位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等内容更加关注,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国家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后,职工工作时间缩短,休息休假时间相对增加,对用工配备和使用影响相当明显。而由于企业的持续重组和业务整合,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日益加剧,对用工劳动关系的变革、合同履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企业用工形式的可行性选择。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了三种主要用工形式,即直接用工、劳务派遣工和非全日制工,并对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量(任务)为期限的用工形式做了规范。从国家依法用工要求和企业实际需要来看,使用直接用工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培养企业核心岗位人才,提高企业人才竞争力。但直接用工与其他形式的用工相比,终止合同的程序烦琐,招聘、培训、使用和管理成本高,员工易形成惰性心理等。使用劳务派遣工有利于减少企业直接用工数量,降低企业用工管理成本;但使用劳务派遣工易助长员工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提升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而使用非全日制用工有利于降低企业人工成本支出,可以灵活调剂企业用工量,缺点是使用这类用工的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使用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量为合同期限的用工有利于企业减少长期直接用工数量,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对中国石化的企业而言,上述几种用工形式在各专业队伍中均有分布。围绕依法、规范用工,今后可探索多种用工形式相结合的用工使用与管理模式。
企业用工管理新机制的构想
用工形式确立后,可根据需要完善企业内部用工管理制度,确定企业用工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用工机制。
用工管理制度框架。主要应包括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员工岗位责任制度、员工奖惩制度三个方面。其中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包括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员工招收(录用)与辞退制度等;员工岗位责任制度是规范员工职责,保证岗位职责、分工协作得以落实的基本制度;员工奖惩制度包括员工考勤、薪酬分配、绩效考核等制度,是保证内部组织行为顺利进行的保障。
用工管理模式选择。一是合理进行用工管理纵向分权。根据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确定用工管理的分权管理模式。企业层面负责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强调用工统一计划性,即统一用工形式、用工计划、用工总量控制,加强用工政策和用工管理制度的统一性。中间层面注重用工在各类队伍间的数量分配、确定不同岗位等级员工结构和比例、激励手段的设计、人力资源文化的建设等。基层层面注重用工在生产岗位的分配、岗位使用、考核等用工管理的落实。二是加强企业用工管理主管部门间横向职责的分配和协调。按管理权限,企业内部可按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服务三类岗位确定管理职能的划分,按管理权限划分管理职责。
构建用工管理新机制。以着眼于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着眼于有效改善企业在用工使用与管理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困难,立足中国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发展实际,努力构建用工管理新机制。一是建立企业正常的用工投入和补充机制。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规划企业不同类型用工的补充渠道,本着高效、节约原则做好用工补充接替。二是建立满足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机制。营建“拴心留人”的企业文化环境,以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为出发点,着重建立健全员工培训、薪酬分配、职业生涯发展等激励机制。三是建立符合企业需要的多元化用工新机制。结合岗位设置、企业生产和业务特性,建立不同岗位特点的用工机制。随着社会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探索实施项目管理、业务外包等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减少和控制长期用工。
第五篇:010-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
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机制
中共河北省保定市委书记宋太平
《人民日报》2011年07月08日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同志在河北省保定市考察工作时,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保定市地处首都北京的“南大门”,是全国人口较多的地级市,社会管理工作的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高度重视,大胆实践,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进行积极探索。
以人为本,努力探索群众工作新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社会管理的过程首先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只有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从根本上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为此,保定市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法宝,努力探索群众工作新机制。一是探索干部联系群众新机制,实现群众工作网络“无盲区”。在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建立“群众工作站”,-1-
使干部下基层制度化、长期化。二是探索关爱困难群体新机制,实现困难群众帮扶“全覆盖”。组织全市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或贫困学生,既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又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三是探索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新机制,实现服务市场主体“零距离”。搭建网络和信息平台,开通联系企业直通车,24小时受理企业反映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只有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把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来抓,才能真正掌握社会管理的主动权。
服务为先,创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社会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更是对人的服务。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实现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变“管字当头”为“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强服务减少社会管理压力、增强社会管理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保定市积极探索建立三方面的服务网络。一是行政审批服务网。市、县、乡三级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并进行网上对接,主要行政服务项目实现网上审批、网上监控、网上评议。同时,把服务
中心职能向农村和社区延伸。二是民生保障服务网。每年实施一批“幸福工程”,办一批民生实事。特别是以顺平县为试点,针对各类民政保障对象,探索建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使民政服务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三是信访接待服务网。在市、县、乡三级建立信访接待服务中心,成立涉法涉诉案件接待服务中心和医患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实行农村、社区群众信访代理制。同时,充分发挥信访接待服务网络的信息集成优势,建立社会风险预警分析制度和应急保障体系,实行社区警务网络化布局。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仅盯着一个“管”字是不行的。只有在服务上下功夫,建立全覆盖、全天候的公共服务网络,才能管出秩序、理出和谐。
固本强基,发挥基层组织的主力军作用。乡镇、农村和社区广大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既是党执政的基础,也是搞好社会管理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把基层组织建设好,把基层干部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好。为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保定市制定实施了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农村干部、社区工作者三支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是建立激励关爱机制,提高
他们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困难,进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乡镇干部,实施“双提双强”工程,提高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强化管理责任和管理效能。对农村干部,实行“一定三有”激励关爱机制,在定职责的同时明确他们在职期间和退休之后的待遇,使他们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对社区工作者,在人才选拔培养、提高生活待遇、强化政治激励、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倾斜。实践证明,基础牢,社会稳。只有把基层组织的活力激发出来,各项工作才有基础,社会管理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