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作业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
2012年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
针对我国社会中存在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五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十八大明确提出从一下几个方面关注和保障民生,做到以人为本。(1)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3)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5)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授课教师签名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作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B》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姓名 学号2011202011级 班
题目及要求:
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2、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3、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任选两题,层次清楚,论述全面,5号宋体,A4纸打印(1页))
1、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理由和重要性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只有创新才能够提供发展的无穷动力,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二点重要性,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和创新,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说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是贫穷落后就要受限制,受欺负,最大的压力是“落后就要挨打”。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滞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很低;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缺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只有创新才能够提供发展的无穷动力,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建设创新型国家。2,、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点丝毫不能含糊。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
得分任课教师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概论课程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业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___年__月__日
一、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相关原理,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以及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道路的必要性。
答:
1、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面临着实现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原来为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经济体制方面某些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在认真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认真研究我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同时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后。中央认为,必须按照党历来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能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其中,政府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员在体制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甚至是在阻碍经济
体制改革的进程。1986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现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开展,使我们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3、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的历程中可以窥见端倪。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市场经济来实现,而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科学、合理、高效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来保障。邓小平同志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
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具体来讲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上层建筑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相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从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不难看出:每一次政治体制改革任务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出;经济体制改革中每一次认识的深化也必然会带来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 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对现有政治体制提出新的要求,使之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例如: 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是建立在“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经济形式认同基础上。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经济形式认同基础上。1993年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形式认同基础上的。
2、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和功能。它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它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反作用,甚至一定条件下与经济相比占据首要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是对社会的必要的协调和管理。对中国当前情况来说,政府是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正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得以建立。所以邓小平深刻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3、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协同发展,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明显滞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保障功能。使经济体制改革能顺利、健康的进行。总之,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如何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如何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
二、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答: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所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因而能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产生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理论。
这种科学性,第一,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第二,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第三,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又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理论。
第一,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它除了承认一切具体事物对于它赖以生存的条件来说具有暂时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作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在其本质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从阶级性上讲,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所以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一切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所固有的
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因而具有彻底革命的性质,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具体表现在: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图示: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关系)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又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进一步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实践的观点在自身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第二,与那些脱离实际的抽象教条截然不同,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真理。
第三,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其改造世界的实践功能。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像黑格尔所比喻的那种黄昏时才起飞的“猫头鹰”,即事后才进行反思的科学,而是马克思自己所比喻的迎接人类黎明即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即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理论。
它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的、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它的社会功能必然是: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不是像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一种“饥饿政治学”,是一种宗教学说和道德学说。
四、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答:因为对立统一的规律指明了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内部,它包含了自己的对立面,形成对立的统一;外部,它又和周围的事物发生复杂的联系。外部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也有影响,但外部影响最后一定要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来起作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内部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院 理工学院 专业 物理学 姓名 柳家娴 学号20112015562011级 01班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毛泽
东提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期的酝酿过程。自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投身革命起,就
高度重视革命理论与革命运动的结合统一,致力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首次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的思想。
1930年5月发表《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937年7月发表《实践论》和《矛盾论》进一步从哲学观点阐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概念,作了完整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
②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概念。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再次强调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这个概念作了完整的表述。
1945年党的“七大”报告正式确立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
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
党得到了确立。
2.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党的二大明确提出
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到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
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
步成熟。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
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
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
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
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
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得分任课教师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作业1(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作业
学院班姓名 学号题目及要求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冰川之恋》观后感
要求观看视频《冰川之恋》,查阅相关资料,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反思、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在看完《冰川之恋》之后让我感触良多。这段报道很是发人深思,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全球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已经严重威慑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作为地球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地球上环境破坏的最大罪魁祸首,现在应该考虑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解决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全球自然现状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全球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其中最为突出的为以下几点:首先,水资源严重短缺。地球上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并且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其次,全球气候变暖。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温度升高,导致了南北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导致大陆面积减少、海水回灌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再者,大气污染严重。地球上的空气是有限的,由于工业发展、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等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上升,产生大气污染,也就是指温室气体急剧增加的现象。其严重后果是:气候变暖、平流层臭氧层变薄、陆地和海洋生物受到污染、产生酸雨。除此之外还有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锐减、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可见当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二、导致破坏的原因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越来越多,污染物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向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也影响环境的质量。现在有很多动物的数量因人类活动太过于频繁而急剧减少甚至灭绝。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环境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最终导致酸雨、全球气候变暖等现象产生。还有世界人口的数量庞大并且不断地迅速增长,给环境的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并且人口压力也是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
三、解决方案
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如此严重的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自然界存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们在自然界客观规律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发展历程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遵循自然规律改造和利用自然,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向自然学习,按照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改造力,充分利用大自然,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此之际全世界人类应共同携手努力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授课教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