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学习总结[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22:5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翻译的学习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翻译的学习总结》。

第一篇:翻译的学习总结

翻译学习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再回首,往事烟云。初学翻译时,一头雾水,不知翻译所云何物,是事而非,常常踌躇满心;如今,学习翻译已满一年,经过时间的打磨,不觉之中积累了自己的小小认识。

首先,认识到翻译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翻译首先是科学的,没有技巧,没有理论的支撑,译者是很难做好翻译的,无论英汉还是汉英翻译,皆是如此。翻译本身是实践的,理论的深化也是为了更有效的实践,所以,对于这门学科,没有反复的操练,没有下苦工的决心是万万学不好翻译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案例教学,用实践引出理论,这种方法,不光记忆深刻,而且亲身尝试,时刻让自己处于译者的身份,既是督促更是修养。其次翻译更是一门艺术,大师们一致认为,最好的翻译是不像翻译的,因为此刻的译文已经和源语相差无几了,符合第一语言的思维与美感,更像是创作,而不仅仅是翻译,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深厚的功底和长期的实践与摸索的,所以要做好为这门艺术献身终身的准备。

其次,学好翻译是需要清晰连贯的逻辑思维的。学英语的同学们大多数学不好,我以为这会给翻译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因为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翻译任何语篇或句子都是有障碍的。翻译的过程是理解与表达的过程,作为初学者,理解是难关,而恰当得体的表达也是要受译者自身的语言功底的限制,所以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是无法正确理解原意,有时候甚至会曲解作者思想,漏译,错译。学习写翻译类的论文会大大促进译者的逻辑思维,由于翻译类论文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断培养逻辑能力和训练逻辑素养是对译者本身的现实

要求。我的论文属于理论实践型,通过精读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身不断的实践,发现了汉英翻译的语篇连贯问题,结合言语行为理论,探讨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并得出对今后的翻译实践的启示。

最后,总结在一年翻译学习中,人生所得。翻译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能力,学习翻译,要做好长期的,艰苦的心理准备,并毫不退缩的走下去,时刻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坚持长期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另外,从我个人出发,学习翻译之后,大脑变得更加灵活了,思考更加缜密了,遇事更加沉着冷静了,并且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虚心学习,努力做事。

综上所述,翻译,这个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伟大学科,给了我巨大的启迪。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要坚持摸索,不断促进自身乃至达到创新。

第二篇:翻译总结

(1)I don’t know if I became interested in science because I was interested in medicine, or if I became interested in medicine because I was interested in science.I have very early memories of wanting to be part of both the world of medicine and the world of experimental science.我不确定是我对医学感兴趣导致了我对科学感兴趣,还是我对科学感兴趣导致了我对医学感兴趣,还记得当时我有关于想要成为医学界和实验科学界一员的想法。

(2)As a teenager I combined my interest in chemistry with my budding interest in surgery by performing simple operations on some of the many stray cats that prowled my Brooklyn, New York neighborhood.作为一名十几岁的少年,我就将我对化学的兴趣与我在给徘徊在纽约布鲁克林街区的一些流浪猫进行手术时萌发的对外科的兴趣结合起来

(3)Now at sixteen I picture myself a surgeon—nothing would give me a bigger thrill and would please me more than to operate on a human being from an altruistic viewpoint of relieving his ills, or from the scientific viewpoint of giving to science some information unknown to it.后来在16岁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名外科医生,没有什么比在一个人身上进行手术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更大,而这些手术要么出于减轻他人病痛的利他性角度,要么出于为科学提供未知信息的科学的角度。

(4)In the late 1940s and 1950s I, and a handful of other surgeons, were pioneers in this new field of surgery, often being forced to invent new operations as we encountered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in newborns that had never before been corrected surgically.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后期,我和少数的其他外科医生是外科学这一新领域的开拓者,在我们遇到从未通过手术矫正的先天畸形的新生儿时我们经常被迫去发明一些新的手术方法。

(5)By performing thousands of new and then routine operations, through surgical research, published articles, and innovations in science, pediatric surgery eventually became an established surgical specialty.通过进行数千个新的然后又变常规的手术,通过外科手术方面的研究、发表的文章以及科学创新,小儿外科最终成为一个既定的外科专业。

(6)In those operations that were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perform on newborns, in the brief 40-year span of my surgical career I witnessed a mortality rate of 95% become a survival rate of 95% thanks to the progress made in pediatric surgery.在我短暂的40年的外科生涯里,通过那些尤其难以对新生儿进行的诸多手术,我目睹了由于小儿外科学领域的进步而发生的从95%死亡率到95%生存率的改变

(7)I learned that pediatric surgery requires a gentle touch, not just on the fragile tissue of an infant’s body, but also on the fragile emotions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I learned that to do full justice to my interests in science, surgery, and research, I had to apply myself not merely to curing, but also to caring.我知道了小儿外科学需要温柔的对待,不只是对婴儿的脆弱的身体组织,而且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脆弱的情绪。我知道为了能充分发展我对科学、外科学、实验研究的兴趣,我不仅必须尽全力去治疗患者而且应该尽量关心他们。

(8)As surgeon general I always seemed to be issuing a “Surgeon General’s Warning” about one thing after another that threatened the health of the American people: cigarettes, smokeless tobacco, AIDS.Reye’s syndrome, violence, and a host of others.作为卫生局局长,我似乎总是想要提出有关威胁到美国人身体健康的一些因素的“卫生局长式的警告”,这些因素包括:香烟,无烟烟草,艾滋病。瑞氏综合征,暴力等等。

(9)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unity has done wonders to fulfill medicine’s historic goals of prolonging life and alleviating suffering.在20世纪末,科学研究领域在延长寿命减轻病痛的医学历史性目标方面创造了奇迹。

(10)I practiced surgery in the so-called “golden age of medicine,” a time when it seemed that each day medical science could do more for patients, and more and more Americans gained access to the health insurance that would provide needed health care.我在所谓的“医学的黄金时代”进行课外手术,在那时候似乎医学科学每天都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有更多更多的美国人可获得能提供医疗救治的医疗保险。

(11)I do not want the education of our next generation of physicians to be held hostage to bottom-line oriented managers who buy and sell hospitals, medical practices, and medical schools我不希望下一代医生教育的不被那些被利益所驱使的如买卖政治期货买卖医院,医疗实践,医学院校的商人所挟持。

(12)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must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for health care dollars, doing what it can to ensur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funding that has supported the greatest epoch of medical research in history during the last generation is not lost in the scramble for short-term profits.科学研究领域必须在日益增剧的争取医疗基金的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尽可能的保证在上个世纪帮助创造最伟大的医疗奇迹的公共和私人的基金不被获取短期利益的欲望所流失。

(13)The baby boomer generation, although accustomed to immediate gratification in most areas of life, has also benefited more than any other generation from the results of long-term scientific research.二战后婴儿潮出生的那代人,尽管他们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习惯于自我满足,但他们在长期科学研究中的收益比前辈们的更多。

(14)I believe that it may take a decade or so to find a new equilibrium involving medical insurances, medical innovations, patient concerns, and physician-directed decision making, an equilibrium that will deliver what is medically necessary, not what is merely profitable.要为医疗保险、医疗创新、患者关注点、医生的决策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一个将会带来对医疗有益而又不仅仅是获利的平衡点,我相信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

(15)The issues of managed care, patient rights, physician professionalism, medical research, and health care in America need to be lifted from the bottom line to our highest aspirations.在美国,管理式医疗、患者权益、医生职业操守、医学研究还有医疗保健的问题需要从基线向最高愿望被提及重视。

第三篇:翻译总结

摘要

翻译理论为当今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对本学期所学的翻译理论做了总结,主要涉及中西方的翻译原则,翻译史,翻译标准,翻译学派的研究,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又为以后的翻译理论的学习提供了大纲,更为有利于今后的翻译实践活动。关键词:翻译理论,总结,翻译原则与方法

Abstracts Translation theor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oday's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paper is a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is semester, which, mainly involves Wester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tandard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research.It is not only both the review for what we are learnt but a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 learning.It is far more conducive to future translation practice.Key words: Translation theory,summar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on 一.霍尔姆斯的翻译理论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学的名与实》是霍姆斯最重要的翻译理论 文章。在1972年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 学会议上首次发表。这篇文章对翻译学的学科命名、性质、研究范围 命名、命名 性质、以及学科内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是翻译研 以及学科内的划分 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翻译学学科建 设的奠基之作,被西方译学界认为是“翻译学学 翻译学学 科的创建宣言”。

二.确切翻译的原则(费道罗夫)

1.翻译的确切性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在修辞作用上与原文的完全一致。

2.翻译的确切性就是通过复制原文形式的特点(如果语言条件许可的话),或创造在作用上与原文特点相符的东西来表达原文所特有的内容与形式间的相互关系。

3.确切翻译是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一定的均衡为前提的,尤其是以表达作品的一般性质和在表达其个别片断方面接近原文的程度之间的一定的均衡为前提的。

4.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著作的特点是由它决定的。

三、翻译标准 1.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3.“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是恰当的、自然的,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和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和流畅。

4.前苏联语言学派代表人物费道罗夫他在《翻译理论概要》中提出了“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理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隔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5.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他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 翻译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6.纽马克“文本中心”论text-centered theory:纽马克把要翻译的对象看成文本,并根据语言的功能把文本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召唤型三大类。表达型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声明和信件等;信息型包括书籍、报告、论文、备忘录等;召唤型包括各种宣传品、说明书和通俗小说等。他认为不同的文本应该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纽马克把翻译方法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前者强调忠实于原作“原作者”;后者强调忠实于译作“读者”),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等效”要求。

7.Vermeer维梅尔的“目的论”: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但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目的性原则要求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和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

四、中国翻译简史 陈福康在其编著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一书中,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把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部分: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时有关翻译的零星论述,至清干隆初年《番清说》为止(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译)、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

1.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第二阶段从苻秦译场和姚秦译场开始,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隋朝,上林园里设置了翻经馆。支谦突破了以往的直译法,开始追求文字的典雅;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第三阶段在唐朝,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并为译经者进行了十一种详细的分工。还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实”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通顺并举。

2.中国近现代翻译 民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杜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决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被誉为“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语言学家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留下了一些有关翻译的论述。他提出有三类书籍急需翻译,并指出“需要择其善者译之“。此外,他在总结了当时译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所谓“善译”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无毫发出入于其间”。

甲午战争后

最著名的翻译家当首推严复。严复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尔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甄克斯的《社会通诠》(The Study of Politics)等、并提出简洁凝练的翻译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清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黑奴吁天记》(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现用新译名)。

晚清时期

中国译者对国外文学名著的翻译也情有独钟,所出版的译作主要有《伊索寓言》、《天方夜谭》、《鲁宾逊漂流记》、《茶花女遗事》、《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妮娜》等等。这一时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探索文学翻译理论的翻译家主要有林纾、周桂笙、徐念慈、伍光建、苏曼殊和王国维等。

“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译坛又陆续涌现出一大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大家,其中有很多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如鲁迅、胡适、林语堂、茅盾、郭沫若、瞿秋白、朱生豪、朱光潜等。这个时期翻译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有了长足的发展。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当然其义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并提出了通行的翻译标准:忠实于通顺(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瞿秋白论证翻译是可以做到又信又顺的。林语堂提出了“忠实的标准,通顺的标准,美的标准”。傅雷的“重形似而不重神似”的标准。钱钟书提出的“精神姿致依然故我”和“化境”之说。哲学家艾思奇则总结说,“翻译的原则总不外是以‘信’为最根本的东西,‘达’和‘雅’的对于‘信’,就像属性对于本质一样,是分不开的然而是第二义的存在。

3.中国当代翻译

董秋斯发表了《论翻译理论建设》一文后,中国译论开始了有目的的建立体系,开始了“转型”。文革期间,翻译工作基本停止。改革开放后,译界长期徘徊于原有的认识水平上。80年代后半期,谭载喜等人主张“必须建立翻译学”的呼声目益高涨。

到了1990年,刘宓庆的《现代翻译理论》出版,译界公认此书为现代翻译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传统译论也就圆满地划上了句号,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成体系的现代翻译理论。

五、西方翻译简史 1.古代翻译活动:

西方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当时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作品已经问世:七十二位犹太学者在自己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后人所称的《七十子希腊文本》;罗马文学家安德罗尼科用拉丁文翻译了《奥德赛》。

公元四零五年,哲罗姆对照希伯来原文翻译出《通俗拉丁文本圣经》(the Vulgate),不仅使拉丁语读者有了标准的《圣经》译本,而且该译本成为罗马天主教承认的唯一文本。

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43)的至理名言“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进行翻译的„„ 不是句当字对,而是保留语言总的风格和力量。”他提出翻译家必须照顾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用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来打动读者或听众;翻译要传达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因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再创作,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或素质;由于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翻译做到风格对等是完全可能的。(谭再喜,1991:24)

贺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8)认为翻译应该“意义对意义”(sense for sense)。与此同时,他主张再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哲罗姆(Jerome, 347---420)被誉为西方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不仅完成了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工作,并提出了极有见地的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

1、强调各种语言的形式差异,主张在翻译中应避免逐字对译。

2、翻译方法应随原作的文本而异。

3、否认《圣经》翻译中存在着“上帝的感召力”。

4、翻译既然是一种创造,以这就完全可以具有自己的风格特征,而且优秀的译文完全可以与原作媲美。

2.西方近代翻译活动

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是西方翻译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德莱顿对翻译系统的研究,泰特勒的《论翻译的原则》的发表,阿诺德与纽曼围绕荷马史诗进行的论争,歌德、施莱尔马赫和洪堡从语言学及文学角度对翻译进行的深入探讨,以及俄国在翻译活动与译论研究上的文艺学观点等,都极大的促进了对翻译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为翻译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逐渐科学化的途径。

《圣经钦定本》与古希腊《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古罗马的安德尼科所译的《奥德赛》和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的四大译作,对译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德莱顿(Drydan)将翻译粗略地分为三类:逐字翻译(metaphrase)、意译(paraphrase)和拟作(imitation),认为逐字翻译是“带着镣铐跳舞”,而拟作又近似于创作,脱离了原作的面貌,因此主张重意义、轻语言形式的意译,这样既可以避免随心所欲,又不至于过分呆板,以词害义。他对翻译的三分法突破了传统的二分法(即直译、意译)的局限,可以说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泰特勒(Tytler,1748-1814)的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第一部专著,在书中,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1、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3、译文影响原文一样流畅(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是西方近代译论史上最著名的理论家。他将翻译分为顺从原作和顺从译作两种翻译途径,对二十世纪波斯盖特的前瞻设式(prospective)和后顾式(retrospective)翻译分类很有启发。

3.当代翻译活动

总结:从西方翻译理论的沿革和发展可以看出,西方翻译理论大致可概括为三条基本主线:1)与文学和文艺学译论,其代表是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德莱顿、泰特勒等;2)诠释学和语言学译论,其代表是奥古斯丁、施莱尔马赫、洪堡、卡特福德等;3)跨文化交际学译论,其代表是奈达、霍姆斯、巴斯奈特、斯内尔霍恩比、内尔曼等。这三种译论的彼消磁长、相互影响、互为补充构成了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推动了世界翻译活动的蓬勃发展。

六、常用翻译方法、策略与技巧

1.直译与意译(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结构与文体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语言与文体结构。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语言表达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这些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

“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造成了两个民族独特的语言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翻译时必须对两种语言文化基础有基本的认识,不能逐字翻译。凡语言都有习惯表达,言外之意。在深入领会原作的精神实质的前提之下,不拘泥于原作的字面形式,创造性的表达原作思想,但不可添枝加叶,改变原作的风格。注:在翻译界通用的方法是将“直译”与“意译”相互结合。任何一篇好的翻译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翻译方法贯穿始终,而是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准确性,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将这两种翻译方法在同一翻译作品中并用,相得益彰。笔者对翻译界的这种做法完全认同。笔者认为,两种翻译方法在任何一篇翻译作品中都能并用的话,一定可以译出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

2.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异化和归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即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注: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由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并有互补的辩证统一关系。

七.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在现代尤其是20世纪50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熟知翻译理论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和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有重要的帮助和价值。鉴此,这里将简单介绍西方的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研究可以粗略地分成五个部分: 1. 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2. 语言学中心阶段 3. 系统翻译理论 4. 文化研究的面面观 5. 翻译的哲学理论 6. 综合性学科翻译研究

(一).20世纪前的翻译理论 背景知识

20世纪以前的漫长时间里,翻译理论建立在语文学基础之上,许多哲学家,语文学家,作家和诗人研究的重心是如何翻译经典文学作品。

1.核心

A、直译与意译的交锋 B、忠实,精神和真理的定义 2. 代表人物

他坚持他是以演说家而不是以解释者来翻译的。他倡导意译 B.哲罗姆

他采取意译而不是直译的翻译方法

C.多雷

他提出了翻译五原则

D. 约翰德莱顿

提出了翻译三分法:逐字对译,活译,拟作

E.亚历山大泰特勒

在他的文《翻译的三原则》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

F.马丁路德

通过翻译将精英通俗化

G.施莱尔马赫

提倡保留原作的原味

H.弗朗西斯纽曼

强调原作的异味 I.马修阿诺德 提倡透明的翻译方法

(二).语言学中心阶段 背景知识

在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了普遍语言学理论,既为语言学提供了基础,也促使了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建立。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布卢姆菲尔德的结构语言学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为翻译理论家进行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基础。

主要理论1:对等和等效(1950s-1960s)1. 代表人物

(1)

罗曼雅各布逊

A. 描写了翻译的三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B.提出语际翻译指用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种的整个信息 C. 强调对等的差异性(2)

尤金奈达

A.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 B.提出著名的读者反应理论

C.他的理论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为基础

(3)

皮特纽马克

A.提出语义对等和交际对等(4)

韦内科勒

A.

区分了对应和对等

B.

描写了五种对等:外延意义,隐含意义,文本规则,语用及形式对等

主要理论2:翻译级转换理论(1950s-1970s)

1. 翻译级转换:将原语翻译到目的语过程中发生的语言方面的小改变。2. 代表人物

(1)

韦内和达贝尔

在韦内和达贝尔的模型(1958)中,他们定义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俩种翻译策略(2)

凯特福特

A.区分了形式对应和文本对等

B.考虑了俩种级转换: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 主要理论3:功能理论(1970s-1980s,起源德国)

1、代表人物

(1)

凯瑟琳莱斯

A.强调文本层次上的对等,将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联系起来。

B.总结了四种文本:信息,表达,使动,和视听媒体文本(2)

玛特里

A.她的翻译行为理论是涉及到一系列的参与者的一种交流过程。参与者包括:发动者,原语作者,目的语译者,目的语使用者和目的语接受者。B.翻译行为理论视翻译为一种以目标为驱动,以结果为导向的人类互动活动,她的重心是将翻译过程看作是涉及文化转换的信息传递体。

(3)

韦米尔

A.与莱斯合著了《翻译理论基础》

B.他将目的这技术术语引进翻译的目的和翻译过程种,并提出了目的论种的三个重要原则。

(4)

克里斯丁恩诺德

A.他提出了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和文本分析是一种更关注原语的功能分析法

主要理论4: 话语和语域分析

话语分析成为以语言学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家热衷的话题,并成为一种分析语言结构和文本意义的有效的方法

1. 代表人物(1)

豪斯

A.她重新在其早期的模式中嵌入了韩礼德的语域分析中的语场,基调及模式

B.她提出,翻译可以分为两大类: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2)

莫娜贝克

A.她对翻译研究的重大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主要作品《换言之:翻译学教科书》,《翻译研究百科全书》及其哲罗姆出版社的创立

(3)

哈蒂姆和梅森

A.他们特别注重在翻译中实现其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不是文本功能),并在其文本分析模式中融入话语的符号学层面

(三).系统翻译理论 背景知识

相当场一段时间内,翻译都是以语言学为中心进行研究。系统翻译理论开始将翻译理论与其社会文化功能联系起来了。

主要理论1:多元系统论

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借用俄国20年代形式主义的理念发展了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将翻译文学看作在译语文化社会,文学及历史系统中运行的系统。

1. 代表人物(1)埃文佐哈尔

A.他发展了多元系统论并强调翻译文学是作为一个系统运作的。B.他指出了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决定了其翻译方法

主要理论2:描写翻译学

不再用规定性的方法来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规则和发现翻译的普遍原理 1. 代表人物(1)霍姆斯

A.他的论文《翻译学的名与实》被视为翻译研究的奠基之作。在此书中他提出了翻译学的整体框架及翻译研究的范围。

(2)图里

A.他提倡适当的发展翻译的系统描述理论,并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翻译规则: 初时规则及运作规则

(四).文化研究的面面观

背景知识

“文化转换”这一术语是用来形容从文化研究角度进行的翻译分析的。服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翻译研究已过时,先在主要集中研究文化翻译,并处理在文化翻译中与到的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1. 代表人物

(1)

勒弗维尔/重写 A.重写:他视翻译是一种重写

B.描写文学系统受三个主要因素控制:赞助商,诗学和意识形态(2)

谢莉西蒙/翻译与性别 A.从性别角度研究翻译 B.提出翻译工程

C.重新评价勒女性译者在翻译历史上的贡献,使女性在翻译中显现出来

(3)

斯皮尔瓦克/后殖民翻译理论

A.她提出了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在殖民过程和殖民形象 中扮演了积极的作用

B.她倡导要让少数人显现出来(4)

巴斯内特

A.她使推动翻译向文化转向的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她的关于翻译文化研究的最重要的著作是《翻译研究》和与勒弗维尔合著了《翻译,历史与文化》

(5)

赫曼

A.他见证,经历和组织了操纵学派。并提出了他自己的翻译规则:常规,规则,法则及法令。这些规则以层级结构排列。

(6)

尼兰贾娜

A.指出翻译是在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的不对称的关系中兴起和发展起来了。

B.呼吁译者采取“干涉”(7)

劳伦斯韦努蒂

A.韦努蒂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译者的隐形》

B.提出了两种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

(五).翻译的哲学理论

背景知识 前面已探讨了文学翻译,语言学翻译及文化翻译理论,现在下面将集中探讨翻译的哲学理论。

主要理论1: 阐释学

阐释学是关于意义解释的理论。她与德国浪漫主义有联系,施莱尔马赫被认为是现代阐释学的创立者,他的浪漫解释学是建立在个人的内在感受及理解基础上,而非绝对的真理之上。阐释学主要讨论口头或书面文本的理解并试图用意义的普遍模式分析这一理解过程。

1. 代表人物

(1)

乔治斯坦纳

A.他把翻译的阐释学描写为:引出和适当转换意义的行为 B.他的阐释学运作包括四个部分:初时信任,侵入(渗透),植入(嵌入),及补偿(重组)

主要理论2:翻译的解构主义

对组成一种语言的一些术语,系统,概念进行了质疑,并结构了文本的假设意义,也揭示了其内在矛盾。

1. 代表人物

(1)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A.《译者的任务》中的核心理念是翻译不是给让读者了解原文的意义和信息内容,而是要追求纯语言的更好层次的语言

B.实现纯语言的策略是直译(2)

德里达

A.

他解构了翻译中长期的固有的东西,以及语言学的一些前提假设,包括源语与目的语的对立,和语言符号的固定。

(六).综合性学科翻译研究

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翻译是一门派生的学科,不愿承认翻译是一门新学科。所以我们还需作出更多的研究来探讨这些分歧和问题。

1. 代表人物

(1)

玛丽斯内尔霍恩比

A.在她的《翻译研究的综合途径》一书中,霍恩比借用原型理论和格式塔整体理论对文本进行分类,并将文化历史,文学研究,社会文化研究及相关领域结合起来运用到法律,经济,医学及科技翻译中。B. 她试图将大量语言学和文学概念融入到翻译当中。翻译理论流派

一、文化学派

“ 翻译研究派” 是西方译学界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兴起的一个文化学派。该学派的研究者主张从文化的角度关注翻译文本内外的各种因素与变量。认为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语义内容和形式结构的静态转换,而是要把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的策略来研究,即要从社会历史文化的宏观层面关注翻译现象,将翻译活动纳入到译入语的文化系统当中来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化学派

一方面,译入语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翻译的主题、翻译的策略转换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进入译入语文化系统的翻译作品也不是被动无为的,相反,它会对该文化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创新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翻译文化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学者们将隐藏在翻译现象背后诸如权力话语、意识形态、翻译文学地位以及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纳入到文化转向的研究范式中,展开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加深了对翻译现象的本质认识,可以说是 “翻译研究领域的一次真正突破”。

(一)多元系统

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该系统既包括所谓“ 高的”(high)、“ 中央的”(central)、“ 经典化”(canonical)的文学形式,例如诗歌。还包括所谓“低的”(low)、“ 边缘的”(peripheral)、“ 非经典化”(noncanonical)的文学形式,例如儿童文学、大众文学等。Even-Zohar 认为翻译文学也应当包括在这个系统中,原因是它对民族文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而翻译文学系统的行为模式又与其在译入语文化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有关。翻译文学会在三种情况下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 1)当文学多元系统还没有形成,即文学还“年轻”(young),正处于创立阶段的时候;

2)当文学多元系统在大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peripheral)或者处于“弱势”(weak)的时候;

3)当文学多元系统出现危机或转折点,甚至是出现一个文学真空的时候。

根据多元系统理论,如果某一文学多元系统十分强大,从而使翻译文学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以这一多元系统为目标系统的译者往往会采用归化式(domesticating)的翻译方法;而如果翻译文学在某一文学多元系统处于主要地位,译者则多采取异化式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二)操纵学派

作为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Andre Lefevere 在上述基础上又提出了改写理论。他指出:文学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总是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生成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中。由于使用跟原著不同的语言,面对完全不同的读者群、在不同的文化范畴下运作,所以作为译语文化代表的译者, 从一开始翻译文本的选择到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定一直到最后译本的接受都会受到各种各样译语文化条件的限制,在翻译时会有很多各种各样不同的考虑,因而不可能复制出跟原文一模一样的译文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Lefevere进一步指出:文学批评、传记、文学史、电影、戏剧、读者指南等都是对文本的改写,都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形式。也就是说,翻译创造了原文、原作者、原文本的文学和文化形象。

另一个因素就是诗学。Lefevere 将诗学定义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手段、文学样式、主题、原型人物、情节和象征等一系列文学要素;二是指:观念,即在社会系统中,文学起什么作用,或应起什么作用;一个社会中,如果诗学已经形成,那它就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文学写作手段和“ 功能特点”,并且文学系统一旦形成,就力图“ 维持原状”。翻译会影响不同文学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以此可以把新的文学手段引入某一诗学,并为改变这一诗学系统做准备,另一方面,译者往往以自己文化的诗学来重新改写原文,目的是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以及它的译作在译语文化系统中的成功接受。

参考文献

谭再喜.《中西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5 司显柱.《汉译英教程》.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王贵明.论庞德的翻译观及其中国古代诗歌的创意英译.中国翻译.2005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第四篇:翻译总结

翻译总结

一、文章概况

本次翻译选材于维吾尔族作家胡达拜迪的中篇小说《ا

يرەد اهئا》两篇中同名一篇的前半部分。

本文共十六小节,前十二节内容以主人公吾麦尔(因擅长作诗而被身边人以大诗人伊里哈姆的名字代称)大学生活的心路历程为线索,讲诉家境贫困的吾麦尔在大学期间自从与阿依努尔相识到相知,进而发展成为恋人直至毕业离校期间的琐事。

全文作者以第二人称的视角展开全文,以主人公吾麦尔当前对恋爱的向往引出与其向往矛盾的父亲乃至全村人对他的期望。父亲希望吾麦尔能一心一意学习并且在毕业后能回到故土,但其间由于认识了比自己晚一年进校的阿依努尔,从此心思全然不在学习上,整天忙于吃喝玩乐,甚至于不惜花尽有限的生活费啃干馕,在陪女生逛街时表现的却很大方。

终于在第一次表白失败后两人形同陌路,暑期回家得知父亲故去的消息伤心不已,一心想要就此辍学在家务农。后经叔叔劝导最终同意返校继续完成学业。在吾麦尔返校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救了落水的阿依努尔及其男友,阿依努尔因其男友在此次落水事件中的懦弱与自私表现而分手,在第二次表白后得到阿依努尔的首肯,两人至此才得以相爱,然而两人因吾麦尔的提前一年毕业又陷入两地分隔的境地。至此前半部分结束。前半部分主要表现的是吾麦尔因苦陷于对爱情与承诺难以取舍的内心斗争,最终选择了遵守承诺。

二、翻译体会

本次翻译我既体会到乐在其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能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悔。翻译时经过自己亲历亲为不仅能识得其中许多新词,理解许多语法使用规则,从而得到拨云见日满足感的成就感,还能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掌握翻译技巧。

翻译时生词的多少到不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借助词典进行查阅,准确理解句子内容后慎重选择多个意思中最贴近句意的一项词义就可以解决。

翻译中有难度的地方是文章中不仅使用比较书面化的语言描写自然环境,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人物神情与行为动作外还涉及以对话形式出现的口语化语言,相比之下后者更难理解,因为往往口语化的语言比较注重简洁实用,语法不规范,其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建立在使用者语言底蕴深厚并且清楚地知晓适用环境基础之上的,而书面语相对来说比较遵循语法规则,对于本专业学生来说就比较容易些。就像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ر

ىب زىڭىرېي غئا؟ۇدهاغىمىر

”,这句话是吾麦尔问阿依努尔的,按字面意思我翻译成“你哪一处不疼吧?”,放在文中很突兀,而且不通。联系上文才知道吾麦尔被艾妮帕追赶,慌忙逃跑中不小心撞到了阿依努尔,我才想作者可能是想刻画吾麦尔对阿依努尔的关心才有了这句。我这才将这句话翻译成“没撞疼你吧?”,这才说的通。

除了对口语和书面语的翻译上存在的困惑外,还有有些句子翻译时涉及常识和风俗习惯,例:“ ڭۇشۇچ ۇمىدلۇزۇب ىكاي ؟ۇمڭۇزئۆ ەتۇت نىدڭىشېب چاغاي

پۈرئۆ يايوق ”。翻译遇到这句话时不知该如何翻译,冥思苦想之后也译不出,最后只得向翻译课老师请教。老师告诉我维吾尔族认为木头有驱邪避灾的作用,这一点我就明白了,汉族也有这样的说法,如“桃木剑”在古代就是法师作法的必备品。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就不难了,前文说到吾麦尔慌忙逃避艾妮帕的追赶时撞到了阿依努尔,与阿依努尔同行的凯丽比努尔见状带着略加责怪的语气说了句:“你是做噩梦了还是中邪了,来我给你驱驱邪。”凯丽比努尔这才拿起手中的筷子说了这句话。

通过这次翻译我深刻体会到翻译是一项基本功要求扎实,知识面广的工作。不仅如此,翻译时还需联系上下文,认真选择最切合原文词句想要表达的意思。总之,目前翻译能力还处于尝试阶段,不仅在词汇,句法规则,翻译技巧更在于对维吾尔语言文化的掌握上都有待提高。

第五篇:翻译总结

翻译心得

通过一学期对笔译的学习,我对笔译的基本原则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笔译工作者也有了新的认识,它并不像人们平日所想的那般简单。好的笔译工作者,不但要有夯实的英语功底,还有通顺自然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这篇期末的文章终于翻译完了,通过这篇文章的翻译我发现了自己的诸多问题。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似乎并不太适合学笔译,首先作为理科生的我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太差。同样一句话自己译出来的和别人的相比总觉得不如。其次,自己的理解能力也十分欠缺。每次老师讲作业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这就是这学期我所发现的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对这篇文章的翻译,我觉得是对我平日所学的一个极好的考察。老师在课堂所讲的内容以及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中的理论都对我翻译这篇文章起了很大的帮助。下面就个别句子我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处理。

英文原文中开篇有这样一段话:In the avalanche of moody, broody online clips heralding the release of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there’s a segment more overtly melancholy than the rest.先说有许多阴郁的网上电影片断,后面现在分词做后置定语:“预告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公演„„”。这样翻出来的句子表达不通顺,生硬死板。所以我把后置定语整个提到了句子的开头,翻译成“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那大量充斥着阴郁压抑气氛的网上预告片段中„„”。这样句子便显得更加通顺自然。

英文原稿中也出现了许多较长的句子,如若一层层的翻译出来,就会显得十分冗长啰嗦,不够精炼,而中文讲究小句,散句,讲究意思凝练,所以可以将一个长句打散成短句来逐层翻译,比如:What is it that keeps global audiences coming back to these big-budget movies even when they feel like increasingly rote ritual reenactments of much better books?这个疑问句中还套有一个定语从句when•••因此翻译出来容易繁琐,所以可以打散处理:“人们会发现好多好的书籍都会被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但究竟又是什么使得人们花大价钱重新进入电影院观看这些他们所熟悉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的翻译中,偶尔会碰到句型重复的用法,比如这一句:which without Harry as a charismatic resistance leader would succumb to the fascist, racial-purity-obsessed madness of Lord Voldemort.这一句中,fascist, racial-purity-obsessed madness 这一对伏地魔性格描写界定的定语翻译出来会很长,并列的成分过多,显得头重脚轻,所以可以采用重复的形式,即“如果没有哈利这个具有超能力的抵御领袖,魔法界将无法抵御伏地魔的专横残暴,无法抵御他痴迷于“种族纯度”的疯狂之举。”用两个“无法抵御”可以将原本较长的句子,较多的并列形容词变得更为凝练,并形成汉语中 的排比句式,显得更有语势。

笔译的学习仍然道路崎岖,需要我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到达彼岸。我愿不畏一切艰难险阻,勇敢向前。有朝一日,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笔译员。感谢老师的辛勤耕耘。

下载翻译的学习总结[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翻译的学习总结[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EN 10297-1学习翻译总结要点

    机械和一般工程用无缝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非合金和合金钢管 1 范围 本标准部分指定了非合金和合金机械和一般工程用无缝钢管的交货技术条件。 2.引用标准 本标准包括......

    翻译实习总结大全

    翻译实习总结 暑假翻译实习收获颇多。一直以来对翻译存在畏惧心理。文化背景、生词、中英语言差异往往给翻译造成困难。但是,借助这次翻译实习,我明白翻译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

    翻译实习总结

    翻译实习总结12篇 翻译实习总结1 在1X年5月-10月这段时间里,我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实习工作。转眼间,来这里已经半年了。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慢慢地转变成了熟知熟练。初......

    翻译实践总结

    2012年7月翻译实践总结 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是一门专业知识实践课。我们通过这样的实践来考察和提高自己对翻译理论及翻译常用方法、技巧的掌握从而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以适应未......

    翻译实习总结

    翻译实习总结1 将近一个月的暑期翻译实习课程即将结束。在这次翻译实习中,指导老师黄老师为我们布置了5篇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翻译资料。翻译资料内容丰富,涉及经济、高科......

    成语翻译经典总结

    成语翻译经典总结O(∩_∩)O~ 成语翻译 繁荣昌盛thriving and prosperous 爱不释手fondle admiringly 爱财如命skin a flea for its hide 爱屋及乌love me,love my dog He th......

    六级翻译总结

    六级翻译概论 1. 翻译内容: 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 2. 重大语言错误:主干,时态。 3.解题步骤: 第一步:拆分句子 技巧:如果句子长度多于7个字,逗号独立成句 第二步:找......

    翻译实习总结

    翻译实习总结 翻译实习总结1 一、基本情况概述按照学校的安排,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二11、12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两个班都是生物平衡班。这一学期来,本人更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