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网利弊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22:0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上网利弊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第一篇: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

网络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网络是一个奇妙的东西。那里有浩翰的知识海洋任你遨游,有瑰丽的艺术之葩争奇斗艳;足不出户可知晓天下大事,鼠标轻击即购来中意之物;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

网络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网上可以看到比电视报纸更快更多的消息。可以很快的找一本书,也可在线听最新的音乐,可以在线做知识问答或远程教育来充实生活,学到很多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投稿网上发表显示自己的才华。还能做出独具风格的个人网页,展示我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以及个人动手能力。通过网络还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既快捷方便、又经济实惠。传统信件如果要从中国寄到美国要两个星期时间,而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现在,想寄信只要打开计算机联上网,就可以将信件发送出去了,再也不用到邮局去寄信了。

总之,网络提供电子邮件、信息查询、文件传输、网上聊天等信息服务,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也有不足的一面:网络游戏、沉湎聊天、黄色网站是三大社会公害。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泛滥成灾,垃圾信息对学生整体素质造成冲击;网络传播成为诱发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的重要因素,如虚拟的网恋,让不喑世事的学生上当受骗;“网络上瘾症、孤独症”等网络技术副产品使一些学生行动变异、心理错误乃至生理失调,造成身心危害;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强化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其民族文化素养造成冲击。这就是网络。掌握好它就能更快的到达成功彼岸,误用了它,将陷入了无底深渊难以自拔。我们必须兴利除弊,让网络为我们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精彩。

网络本身没有错,是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重点是人,电脑是没有思想的,但是人有思想,网上好或不好的东西都是人为的,好的人用电脑会更好,差的人用电脑就是损人不利己,利不是钱,而是人格,违反社会道德走向。这是你说话要保持中立的重要依据,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第二篇:上网利弊谈发言稿

黄土岗中心学校“两改六落实”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参考范例

发言稿

【名人名言组】生1:我是“名人名言组”的汇报员,我们这次以书签的形式来展示名人名言,请欣赏。(另外两个组员将二十来张书签放投影仪上一一展示)谁能一字不差的背出我们书签上的名言?背对一句,我们的相应的这张书签就送你了。(指名背名言,送书签。大约送了五六张。)其他书签我们将在课后展示在教室后面黑板上,如果你能确切地说出某句名言的意思,我们也将它赠送给你!我们组共十个组员,分别是„„我们的分工是每人自找资料,各自制作书签八张以上,我们还仿照名人名言每人写了一条格言呢例如„„请看大屏幕。汇报完毕,谢谢!

【名人读书经验组】生2:我是“名人读书经验组”的汇报员,我们组以手抄报报的形式向你们展示成果。我组××和××查资料,组长××兼任排版员,××和××抄写,×××插画。我们的手抄报里有朱熹的“心眼专一”、董遇的“善用三余”、张溥的“七焚七录”、苏轼的“八面受敌”、陈中凡的“辨明九事”,还有“十目一行”、“读书百遍”、“万卷万里”等等。(屏幕显示照片)我们马上将它贴在教室后面,请大家与我们共同品尝我们组的丰收果实的甘甜吧。

【名人读书故事组】生3:我是“名人读书故事组”的组长××,我们组的分工是?位男同胞“幕后”找资料,三位女同胞登台汇报。同学们,想听故事吗?那就掌声有请我们的女同胞!

生4:晋代的孙康„„同学们,这是什么故事呀?(囊萤映雪)对,这就是囊萤映雪中“映雪”的故事。(配有表情、手势)

生5:我国古代有孙康车胤囊萤映雪、匡衡凿壁借光、苏秦悬梁刺股、王冕僧寺夜读等大家熟悉的经典故事,但王安石读书的故事大家未必熟悉吧?请听„„

生6:听了我国名人的读书故事后,也请听听外国名人的读书故事。我讲的题目是:《高尔基的读书权利》。年仅12岁的高尔基捧着从肉里拔出来的沾满血迹的42根木刺,对女主人说:“我要拿着它去控告你,你等着瞧吧!”„„

生7:孙康在严寒的雪夜映着雪光还坚持读书,而我们在温暖的教室里、明亮的灯光下读书还嫌苦嫌累,不能认真读书,我们真是太不应该了!

生8:王安石不讲吃,不讲穿,所以能大有作为,而我们一些同学,经常光顾小店,常常攀比吃穿,有的还沉迷于游戏,分散了学习的精力,与王安石比,我们真该惭愧。

生9:高尔基用皮肉受苦的代价,才换得了工余读书的权利。我们应懂得珍惜我们眼前的一切。

黄土岗中心学校“两改六落实”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参考范例

【读书状况调查组】生10:我是“读书状况调查组”的组长,我们组有十位成员,全部参与调查,××和××统计,××和我汇报。现在就由我先汇报。我先说说调查情况。这次我们调查在我班范围内进行了调查,下发调查问卷80份,回收80份,我们对调查结果做了仔细的分析。请大家看屏幕(屏显表三、四),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学生最喜爱的是

,占 ;最不喜欢的是

,占

。调查中我们关注了四大名著、《骆驼祥子》、《爱的教育》等新课标必读书目中的10部名著。从调查结果看,全部看完的只有

位同学,约占%;大部分的同学的情况是对大多数名著都看了小部分,但都没有看完,这种同学占%左右;另外有%的同学根本没看。看完人数最多的是《西游记》,但也只占%。可见,我们大家根本就没达到每学年100万字的阅读量。

生11: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位同学认为自己是没时间看,位说不喜欢看。然而有

多位同学每周末看电视在4小时以上有

位,看6小时以上的也有

位;而玩掉了

小时以上的也有

多位。可见,我们班同学并不是没有时间看,而是看电视、游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读书状况调查组】生12:我们组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只要我们处理好课外阅读与学习的关系,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对学习大有益处。博学多闻的人总让人敬慕,如韦编三绝的孔子、读书破万卷的杜甫、马背书馆的顾炎武,而课堂这狭小的空间无法让我们博学多闻。所以,我们只有冲出小课堂,走进课外书这一广阔的空间,通过广泛阅读,才能拓宽知识面,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里达到博学多闻。阅读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写作水平。书读多了,耳濡目染,写起文章来便会得心应手。

生13:当然,课外阅读也不能见书就读。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书还要坏。”英国作家菲尔丁更严肃地告诫我们:“不好的书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的。”同学们,如果课外阅读不分良莠,不仅浪费光阴,一无所获,而且可能会误入歧途,后悔莫及。正如现在班上有些同学在上课时偷偷地看一些武侠小说、传奇故事、言情小说等,这不仅影响了学习,而且违反了纪律,这种行为应该杜绝。

生12、13合:希望同学们要多读课外书,(男):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女):少看一些索然无味的作品。(男):我们组组长是××,查资料的是××、××、××和××,汇报员是我和××。

黄土岗中心学校“两改六落实”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参考范例

【好书推荐组】生14:我向大家推荐《傅雷家书》,虽然我们已学过其中的两则,但在调查中发现,我们班只有极少数人读完了整本书。而这本书会教我们青年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教我们要谦虚、严谨、得体、胜不骄、败不馁,更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去阅读整本《傅雷家书》。

生15:我推荐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大家很喜欢读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就出自这部书。莫泊桑是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平易通俗,他的短篇小说有一半是用

第三篇:中学生上网利弊研究报告

中学生上网利弊调研报告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网上对25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查得上网人数为1257人,其中高一学生471人;高二学生786人。上网地点:距离学校500m—1500的公共网吧(86%),还有少数同学在家里上网(14%),说明公共网吧是中学生的主要上网场所。并且有些公共网吧在一些偏僻小巷里,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还有一些网吧开设在二、三楼,甚至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所以很多学生上网家长并不一定很清楚。科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上网心理有八种:

一、从众心理,二、好奇心理,三、自卑心理,四、求异心理,五、逆反心理,六、放松心理,七、求知心理,八、迷恋心理。

上网目的:

中学生上网吧,大部分是纯粹的玩游戏(占60%),有一部分是聊天(25%),也有一部分学生是查资料(15%)。现在,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仍在与日俱增,很多学生赶时间,只要有新的游戏下载,马上

去申请帐号,并很快沉迷其中。例如很多学生进网吧,只想把自己的帐号升级,夺得好的战备。

上网的弊端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如我们在人民网上找到《狼群出没的互联网》文章,里面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及别的国家由于青少年上互联网而发生的犯罪事件。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

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当然上网也有好处

一、开阔视野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

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调研结论: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

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四篇:中学生上网利弊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利弊调研报告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1.时间:2012年7月-2012年8月

2.地点:学校周边及网络

3.方式:统计和网上问卷调查

4.报告人:** 网上对25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查得上网人数为1257人,其中高一学生471人;高二学生786人。上网地点:距离学校500m—1500的公共网吧(86%),还有少数同学在家里上网(14%),说明公共网吧是中学生的主要上网场所。并且有些公共网吧在一些偏僻小巷里,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还有一些网吧开设在二、三楼,甚至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所以很多学生上网家长并不一定很清楚。

科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上网心理有八种:

一、从众心理,二、好奇心理,三、自卑心理,四、求异心理,五、逆反心理,六、放松心理,七、求知心理,八、迷恋心理。

上网目的:

中学生上网吧,大部分是纯粹的玩游戏(占60%),有一部分是聊天(25%),也有一部分学生是查资料(15%)。现在,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仍在与日俱增,很多学生赶时间,只要有新的游戏下载,马上去申请帐号,并很快沉迷其中。例如很多学生进网吧,只想把自己的帐号升级,夺得好的战备。

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如我们在人民网上找到《狼群出没的互联网》文章,里面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2000年以来我国以及别的国家由于青少年上互联网而发生的犯罪事件。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 1

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当然上网也有好处

一、开阔视野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调研结论: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五篇: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刘飞凡

曾几何时,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中,多了一些身体单薄、眼光迷茫的中学生身影,他们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该怎样看待中学生打工这一现象并解读其中的利弊呢? 要说中学生打工的利弊,我们就要先看看摆在他们面前的创业之路了。由于不具备就业的基本技能,文化素质偏低,中学生打工只能从事一些苦力活和服务行业节奏很快的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大多数中学生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身体条件无法适应那种高耗能和长时间的工作,就算是成年人也无法长期从事那种工作。在艰苦的工作环境里,很多中学生打工者积劳成疾。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还有一些中学生在一些危险性工作中,造成了自身肢体上的残疾,抱一生缺憾,成终身痛苦。

肉体上的痛苦如果能有较好的回报,还可以从心灵上得到安慰。可是长期劳作在苦、累、脏的体力活中,对精神上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没有发育成熟的身体,也很少有成熟的思想,没有成熟的思想和心态,中学生难以经得起来自方方面面的考验,长期的艰苦工作,会使他们孤独、失意、彷徨,对人生失去信心,并产生对世界的绝望等极端情绪。如果没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更好的机遇去接受有关技术培训,在低层工作的时间会很长,乃至终身。如此,这与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发生了冲突,他们无法忍受终生游离在社会的最低层这一令人沮丧的现实,在都市繁华的大背景下,他们找不到希望,他们的自尊和人格荡然无存。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心理,更加自卑,心生对社会的仇恨,在这种极端思想的左右下,进而自暴自弃,最后走向堕落就很有可能。国家犯罪年龄越来越年轻,这其中很多就是中学生打工者,他们在都市失去了自我,丧失了道德是非观念,无法营建自己合理的思想王国。这种社会现象肆意蔓延,终究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固瘤。

也许有人说: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就是从高中直接进入NBA打工闯荡的,却非常成功。可是大家别忘了,科比从3岁起就开始了篮球启蒙,并在进入NBA之前,接受了长达十多年的专业程度很高的培训。纵然如此,科比也只是个别现象,驰骋在NBA赛场的巨星,绝大多数还是从美国大学里选秀然后进入NBA的,迈克尔.乔丹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沙奎尔.奥尼尔毕业于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

就如同NBA球星科比一样,也有中学生从异常艰难的打工队伍里脱颖而出,取得了成功,可是谁又能说这是普通现象呢?

不错,打工能够磨砺中学生的意志,促进他们的成长,他们早一点接触社会,尝试着人生的不易,养成吃苦而劳的习惯,并在一程度上缓解家庭贫困的压力,带来了较为现实的利益„„可是这些,都让他们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们不能看着他们为这些眼前利益而毁了这些青少年的未来,因为青少年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学生打工的弊端面前,其利又从何谈起呢?我们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些,再去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下载中学生上网利弊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上网利弊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及对策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及对策课题名称: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及对策 课题组组长:张露铭 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师:朱金潮一、课题的来源与确定: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中学......

    《中学生上网利弊》研究论文

    《中学生上网利弊》研究论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Internet的出现及飞速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电......

    中学生上网利弊辩论5则范文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

    中学生上网利弊辩论赛辩词(原创)

    陈词: 正方一辩: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对方辩友进行一次思想的碰撞与交流。网络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调查

    1.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有那些? 积极的影响:为学习创建平台(学习网可以学习,可以上网查一些 资料);充实业余生活(和同学朋友聊天比较方便,看电影听音乐等);为生活提供便利(购物买票等) 消......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利弊的演讲稿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关于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的问题 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聊天、游戏、论坛、看电影等等。也有的同学建立自己的网页,甚至开办网站、搞电子......

    教师谈小学生上网的利弊(本站推荐)

    教师谈小学生上网的利弊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拓宽了中小学生的求知途径,为中小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更为......

    关于中学生上网利弊问题的调查

    关于中学生上网利弊问题的调查 熊继承 有句话说:“新人类在电脑前创造自己的世界。”这足以证明网络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了。网络冲浪早已在中学生中悄然而至,更有甚者视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