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新乡推行三项制度服务群众 人民日报
河南新乡推行三项制度服务群众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08日第6版 星期四
河南省新乡市在乡镇(街道)全面推行以民情日记制度、代理代办制度、扶贫帮带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坚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扎实推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推行民情日记制度,拓展联系群众渠道。全市132个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定期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全面记录走访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反映诉求事项以及群众意见建议等。将所有农户分为致富示范户、贫困户、一般农户、党员家庭、退职干部、空巢老人、返乡农民工7种类型,每种类型按照不同的时间段走访。定期召开乡、村两级民情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难题。去年推行“三项制度”以来,全市乡镇(街道)机关干部共走访农户75万余户,记民情日记12万余篇,征求群众意见建议8万余条。卫辉市唐庄镇机关干部走访群众时,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事同商量。
推行代理代办制度,解决群众办事难题。全市乡镇(街道)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代办中心,同时设立村、社区代办点,明确乡镇(街道)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担任乡村两级代办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证照办理、政策咨询等难题。截至目前,全市1.8万名乡、村代办员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7.8万多件。原阳县推广“三项制度”以来,投资160余万元,规范102个便民服务站点,窗口办结率达到99.6%。
推行扶贫帮带制度,引导困难群众致富。乡镇(街道)干部每人至少帮扶2户生活困难户和1户生产困难户,每月与结交群众电话联系和走访2次以上。重点结交创业户、困难户、征迁户、信访户、五保户、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并做到即结交一户群众,发放一张干群联系卡,建立一份民情档案,帮助解决一件实事。全市乡镇(街道)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群众达到25300多户。获嘉县太山乡党委书记朱保东帮扶有腿疾的村民周玉豪加入合作社承包鸭舍。辉县市冀屯镇干部联系帮扶益三村尿毒症患者梁小冬,镇党委、政府累计救助他10余万元。
第二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
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
一、党委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工作制度
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切实服务人民群众,特制定本制度。
1、接待时间:党委书记每周集中接待群众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半天。
2、接待方式:
1)每周一下午为党委书记接待日,党委书记在群众工作站开展接待工作
2)除采取面对面的方式接待群众外,同时设立“书记信箱”,建立群众“说事制度”,公开设置意见箱、电子邮箱,开通热线电话、举报电话等方式,畅通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的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3、接待程序:一是接待群众的时间、地点、联系电话实行“三公开”。二是对来访的群众,要耐心听取问题反映,做好记录,做到事由、原因、请求“三明确”,认真填写《土城子镇来访接待登记表》和《群众工作站工作台账》,用热情接待、热心帮助、热忱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三是问题处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进行处理,做到能当场答复、解决的,要立即进行答复、解决;不能立即答复、解决的,要作出承诺,并明确具体经办人,限
时予以答复、解决;对职能范围外不能答复、解决的,要做好详细登记,按程序逐级上报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对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要明确告知基本诉讼程序和受理单位,确保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
二、党委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工作制度 为充分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促使班子成员深入群众之中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困,特特定本制度。
1、入户走访对象:党委班子成员要制定进家入户走访群众的分工计划(成员间不相互重复走访),每成员每年到所包村每户群众家庭走访不少于两次。重点家访困难户、上访户、老党员和老干部。
2、入户走访内容:重点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等。
3、入户走访要求:一是做好记录,对走访时间、地点、走访对象的家庭情况以及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做好详细记录。二是梳理意见。对走访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要梳理汇总,对苗头性、普遍性问题和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三是分析研究。基层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对走访中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专题研究,做出工作安排,并对有关政策、制度和措施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以适应形势变化和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四是处理问题。对入户走访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处理,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党委班子成员要经常通过电话、手机信息等方式主动找联系户群众了解情况、交流思想,畅通群众反映情况的渠道。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结对联系、帮扶群众制度,推行“便民联系卡”,把联系服务工作做细做实。
三、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制度
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按照职责内、职责外、不能解决、牵头解决三种情况,建立半天、一个月、两个月群众意见限期办结反馈制度。
1、反馈的责任。班子成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明确责任人和具体经办人,并认真填写《群众工作站工作台账》。党委书记要及时查看,对未办结事项及时催办、督办,对已办结事项进行销账。
2、反馈的方式。群众意见的反馈,可采取公开反馈和个别反馈、集中反馈和随时反馈等方式进行。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共性问题和关注程度高的意见的办理情况,可以通过召
开各方代表座谈会,张贴公告等方式,进行公开、集中性反馈。对一些需要通过阶段性工作才能处理的问题,可随时反馈处理的进展情况。对个别群众反映意见的办理情况,可以通过电话、登门拜访等方式进行个别反馈。对群众反映的每个问题,要认真填写《群众工作站工作台账》进行反馈,以便听取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意见建议。
3、反馈的时限。对属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能及时办结的及时办结,无法及时办结的应在收到反映问题之日起半月内办结,并反馈反映人;属上一级工作职责范围解决的问题,上一级应在收到反映问题之日起一个月内办结,并反馈反映人;对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在30天内向反映人说明情况,并帮助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需要多个单位共同协调解决的问题,由牵头解决的单位在两个月内办结,并反馈反映人。
4、反馈的其他要求。要继续深化群众事务委托代办工作,为群众代办手续证照、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反映其意见建议等,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主动为孤寡病残、年迈体弱和其他办事不便的群众代办事务。
第三篇: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总结
为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的通知要求,xx县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立即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协调、指导工作开展,现将xx县林业和草原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机构、制定方案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三项制度”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宣传法规股,具体负责联络、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各股(室)、中心、队负责涉及本股(室)、中心、队业务范围内的“三项制度”开展工作,结合行政执法行为类别、金额、对当事人人身、财产权利有重大影响、社会影响等情形,确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范围。按照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标准,编制完成本部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清单。
二、工作推进情况和成效?
(一)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度。xx县林业和草原局制定并下发了《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办法》。一是规范事前公示。xx县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及时公示公开了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监督举报等。编制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人员执法资格清单、行政执法服务指南和行政执法程序流程图,并在网上公示。二是强化事中公示。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活动时,严格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工作要求,规范执法事中公示。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公示行政许可事项、流程、资料和工作人员岗位工作信息。三是推动事后公示。xx县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定期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事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二)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xx县林业和草原局制定并下发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一是明确执法人员要求通过文字、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
二是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推进全过程记录执法工作。xx县林业和草原局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购置了五台新型行政执法记录仪,做到执法人员人手一台,加强执法过程记录工作。三是加强执法设备管理,制定印发了《执法设备管理规定》。四是明确了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要求,按照执法程序进一步统一了执法文书,明确了执法过程中现场拍照记录入卷规范、执法记录仪及其他录音录像设备录制的音像资料保管方式、记录入卷办法和要求。确保每件行政执法案件有记录、有案卷,保障执法全过程文字记录完整,执法文书规范,案卷完整齐全。
(三)认真开展行政复议决定文书网上公开工作。xx县林业和草原局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网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开设了行政复议公开栏目,并指定专人负责。
(四)截止到今年10月,我队共处理违法案件立案45件,结案40件,我队共受理林业行政案件45件,已结案40件。查处林业行政违法人员40人,其中违法单位法人35人。1-10月份合计没收木材(杂栗木树)25.003吨,xx松木材15.6365立方米;
处罚林地面积47994.10平方米,罚没款收入685774元;
野生动物案件1件,罚款100元;
合计罚款(含木材变价款)3086084.62元。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三、存在的问题?
xx县林业和草原局在落实“三项制度”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三项制度”的建立还不够完善、规范。
由于xx县林业和草原局实行“三项制度”时间不长,缺乏经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环节无章可循。
(二)在实施“三项制度”上还不够深入、具体、全面。一是行政执法决定公示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限有待完善;
二是执法全过程记录方面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资料的记录,保管、制作入卷方面还不够规范,特别是音像记录资料入卷的很少。
(三)有的执法人员对“三项制度”认识不到位,认为环节太过于复杂,工作太繁琐。
四、下一步解决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xx县林业和草原局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xx省入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结合州、县《开展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分工,夯实责任,认真扎实地开展好“三项制度”工作。
(二)进一步建立完善制度。学习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规范执法制度建设。
(三)进一步强化制度落实。进一步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执法行为规范。
(四)提高“三项制度”培训质量。只有通过不断强化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才能使全县行政执法工作走向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五)加大“三项制度”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宣传范围,丰富宣传内容,运用更多的新媒体宣传方式进行宣传。
第四篇:关于在全镇基层组织推行联系群众“三项制度”实施方案
关于在******镇推行
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
实 施 方 案
为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决定在全镇全面推行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党组织书记接访、镇包村干部和村 “两委”成员走访、村党员包户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以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为总抓手,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服务为民、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着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二、活动内容
(一)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党组织书记接访 镇领导班子成员接访。每天至少安排1名领导班子成员公开接访,面对面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一是建立预告制度,公开接访前3天,将接访领导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接访时间和地点等在各村进行公示。二是建立固定接访场所,镇领导班子成员接访地点在。接访时,要摆放标有姓名、职务、分管工作的桌牌,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依照有关法律政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作出批示和安排,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要求。三是建立《**县镇领导班子成员接访记录本》,记录来访人的姓名、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办理情况等。
村党组织书记接访。要每周固定一天接待群众来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确定接访日后,要通过党务(村务)公开栏、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广而告之,扩大群众的知情 权和参与面。接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当场答复解决;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要如实填写《**县村党组织书记接访记录本》,做到一人一记、一事一记。
(二)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走访
镇包村干部走访。镇包村干部要经常到村,了解情况。要列席所包村每月一次的党员例会,对村级重大决策进行监督。也可结合列席党员例会,进行公开接访,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每年年底,包村干部要参加所包村民主评议会议,接受所包村党员群众的评议,评议情况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要加大走访调研力度,所包村户数在100户以下的,每年要走访一遍;多于100户的,每年走访不少于100户。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记好《*****区镇包村干部民情日志》,对群众反映情况能够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说明原因,并承诺完成时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反馈。要突出走访重点,对党小组长、村民代表、困难家庭至少每季度走访一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走访中征求的意见建议、发现的问题,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向村“两委”通报;对普遍性问题,要督促村“两委”抓好整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镇党委汇报,争取支持。村 “两委”成员走访。村党组织要按照不漏一户的原则,确定“两委”成员走访群众户数和名单,并建立工作台帐。“两委”成员要确保每户每年至少上门走访两次,倾听民意、反馈民声、解除民忧。
开展走访要做到“双清”,即镇包村干部、村 “两委”成员要清楚走访户的基本情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群众要清楚走访的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情况,清楚谁来走访,怎么联系,通过什么方式反映问题。大力推行“党群连心名片”,镇包村干部、村 “两委”成员走访时,要将本人有关信息以名片的方式发放给群众,让群众随时联系得上,找得着人,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表达。
(三)村党员包户
按照党员包户“全覆盖”的原则,每名党员都要联系一定数量的户,积极认岗履职,切实发挥作用,构建和谐关系,促进村稳定发展。党员包户的数量和名单由村党组织研究确定。要建立规范的包户工作台帐,督促党员每个季度到联系户开展一次走访慰问、谈心交流、牵手共建等活动,做到真正关心、真情关怀、真心帮助。党员每个季度要向村党组织汇报包户工作情况,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 问题,突发性事件和不稳定因素,要随时汇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镇包村干部和村 “两委”成员、村党员走访时重点做好七项工作:一是大力宣传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合力;二是全面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包括人员组成、工作情况、收入状况等;三是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帮助走访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理清思路,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四是积极为走访户提供项目、政策、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致富奔康;五是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理顺关系,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确保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也不出村;六是认真填写工作日志、民情日志,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整理汇总,分别交镇和村党组织研究处理;七是建立民情档案,做到一户一档案,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全,切实增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要认真搞好意见反馈。镇领导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接访和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及党员包户走访时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应明确办理反馈时限。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当场答复解决;不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安排专人办理。镇职责范围内的一般事项,5天内办结反馈;村 “两委”职责范围内的一般事项,3天内办结反馈。需报请上级部门解决的问题,及时转交处理,并向群众反馈信息。对不符合政策法规和有关规定、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要坚持“面对面”反馈,由群众在《群众意见办理反馈单》上填写评价意见并签字。
三、组织领导
推行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基层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是不断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有效手段。各村要高度重视,真正做到认识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全面推开,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按规定标准格式统一印发各种记录本、日志、交办单和“党群连心名片”等材料,各村要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迅速推开,确保8月中旬全面推行;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做好推行“三项制度”的日常工作指导、平时督查、年终考核、经验总结和先进 典型的宣传等工作。要把推行“三项制度”作为创先争优争做*****先锋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严格考核奖惩。镇党委将与村党组织书记签订《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责任书》,将“三项制度”推行情况作为村级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专项考核,并建立专项督查制度,每半年组织一次督查活动,发现问题,研究措施,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对工作流于形式、落实不力、效果不明显、群众意见较大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先树优资格,村干部不得发放全额补贴报酬。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村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大力营造推行“三项制度”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五篇:模拟卷推行三项制度的解释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
推行三项制度 强化四项措施 全面推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
发布时间: 2004-09-2
5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阳芳华
为了切实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新机制、新方式,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一部署,2003年9月,湖南省工商局召开了“两项改革”工作会议,决定在全省工商系统实施以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实行商品市场准入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为此,省局制定改革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并在全省选择53家单位作为试点企业,长沙、株洲、湘潭、常德四市作为试点城市。通过近一年来的试点工作,全省工商系统对这项改革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对各项制度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和积极探索,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今年7月份,湖南省工商局召开了全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决定按照“创新模式,突出重点,全面推广,稳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行三项制度,强化四项措施,在全省工商系统全面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
一、推行三项制度,明确经营者商品质量自律责任
商品经营者是商品流通的主体,是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管理的关键。推行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重要商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重要商品协议准入制度,就是建立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就是要引导和督促商品经营者在购进、仓储、销售等环节,依法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严把商品质量关,并从制度上明确经营者商品质量自律责任。
㈠推行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
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应由经营者自主组织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引导、督促、检查方面多下功夫。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企业落实制度建设,落实经营者的查验登记责任。
⑴建立索证索票制度,明确经营者的进货查验责任。要求经营者采取索证索票等方式,查供货主体,验供货商品,以确保供货主体和商品质量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一是审资质,即审查生产单位、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二是验证明,即查验商品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商标注册证明等;三是索标准,即向供货主体索取商品执行标准、有关商品质量宣传等证明材料;四是查质量,即检查商品包装、标识、质量状况。对索取的有关票证,要求经营者存档备查。
⑵建立“两本帐”,明确经营者的登记责任。建立商品尤其是重点商品进销台帐,不仅是规范经营者内部的购销行为,而且也是实施商品检查和监管的重要基础。我们坚持不懈地督促经营者记好“两本帐”:一是要求所有经销者都必须记好进货台帐,如实记载进货时间、商品来源、名称、规格、数量和索证种类等内容;二是从事批发业务的企业和经营涉及人体健康、人身安全商品的企业应建好销货台帐,如实记载销货去向、销售时间及所售商品名称、规格、数量等内容。
⑶建立入库检验把关制度,明确经营者商品入库检验把关责任。要求经营者建立内部检验机构或指定检验人员,在商品入库前,对供货主体和商品质量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检验,存在问题的,要坚决拒绝入库。引导经营者和市场开办者在各大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设立
商品质量检测点,检测点作为企业的自律检测机构,全程对进场商品质量实施质量检测,安全监控。
⑷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和不合格商品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经营者不合格商品退市责任。为防止不合格商品进入消费领域,要求经营者认真做好上柜商品尤其是食品、药品、饮料、化妆品等易变质商品的经常性清查,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和超过保质期的商品,立即下柜、停止销售。同时,加强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管,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不合格商品问题,就要追究哪一个环节的责任。
㈡继续探索重要商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
对重要商品实施市场准入备案制度,是一个法律要求很高、政策性很强、操作难度很大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的有关规定,涉及到商品流通,同时也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身的工作力量、基础条件和技术能力密切相关。鉴于目前条件尚不成熟,省局决定,对重要商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待取得成熟经验,再作安排部署。为了搞好这项制度的试点和探索:一是争取政府支持,省局有选择地继续进行试点;二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对特定重要商品实行市场准入备案制度;三是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备案商品的范围主要是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农业生产资料以及消费者反映质量问题比较集中的商品,当前主要是食品、农资、电器、装饰材料4种商品;备案商品申报企业要“抓大放小”,主要抓住重要商品的批发商、较大规模的零售商、超市、连锁店、总经销企业等;备案程序应当规范,内容不涉及商业秘密;试点单位通过对备案资料及对应商品的检查,有针对性的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对严格履行备案制度,严把质量关的经营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在工商年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予以优惠,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㈢推行重要商品协议准入制度。
协议准入制度,即“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制度,也就是市场主办单位、经销单位、超市、大型商场与供货厂家、产地签订挂钩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是进一步完善经营企业对肉类、蔬菜等农副产品和鲜活产品实施“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协议准入制度。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必须与定点屠宰厂、定点水产品养殖场、蔬菜生产基地挂钩,零售市场要坚持销售定点屠宰厂、定点水产品养殖场、蔬菜生产基地的产品。二是积极支持经销食品、粮食、汽配、化妆品等重要商品的专业市场、超市和大型商场建立、实施协议准入制度。三是鼓励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与市场内的经营者、大型商品的管理者与商场内租赁柜台的经营者、举办商品展销会的单位与参展商之间签订商品质量保证合同、诚信经营协议等,确保商品质量达到入市标准。四是结合企业信用建设,在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同时,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业按照《合同法》的规定签订重要商品经营协议,以明确经营者同厂家、产地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商品质量的责任归属,明确经营者严把商品入市标准责任。通过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条件,严格监督双方对合同中有关产品质量的履行情况,形成政府规范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依法经营的良好格局。
二、强化四项措施,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质量监管职能
在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增强企业严格自律、严把商品质量关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质量监管职能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强化以下四项措施:
㈠强化商品质量抽查。
商品质量监督抽查是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工商部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到位的重要手段。在开展商品质量抽查时,一是明确抽查工作的目的、要求、内容和程序。广泛开展市场商品质量状况调查,制订科学严谨的监督抽查计划,统筹安排人力、物力;依托法定的检测机构进行,增强抽查的有效性;完善抽查结果相关处理程序,区
分不同情况,适时打击违法,保护合法,树立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积极促进企业和行业加强自律,提高商品质量把关意识,努力在全社会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商品消费保护屏障。二是突出重点:一方面要着眼重点市场。把那些辐射面广、交易额大、商品质量问题突出的集贸市场、商城商厦、大型超市确定为商品质量抽查的重点,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抽查,并且逐步加大抽查频率,扩大抽查范围。另一方面着眼重点商品。认真排查质量问题较多的商品类别,分清轻重缓急,有重点地抽查商品。加强对食品特别是牛奶、散装白酒、肉类食品、粮食加工食品、散装食品、鲜活食品、蔬菜以及农资、电器、建材、汽配等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查,以点带面,有效监控上市商品的质量。三是完善“自检、抽检、送检”三种抽查方式,提高抽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定期检查和专项抽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送样检查相结合,工商部门抽查与经营者自检相结合、查处案件与教育规范相结合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抽查。督促大型经营单位自建检验机构和设备,加强自检。通过抽查和送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确定专项执法检查的商品和范围,努力实现“抽查一种商品,查处一批案件,教育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
㈡强化商品质量信息公示。
结合“金信工程”,加强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和数据分析中心建设,拓展商品质量信息渠道,将申诉、举报、执法检查、商品质量抽查、案件查处等渠道获得的信息以及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提供的有关商品质量信息及时整合,认真分析商品质量状况、归纳热点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评估市场风险,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为基础,形成全省工商管理系统的县、市、省三级商品质量信息公示体系。当前,以局名义定期或不定期对下列商品质量信息进行公示:⑴投诉最多的前10种商品和零投诉的重要商品;⑵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和不合格的商品名称及供货商名单;⑶获得免于质量抽检的商品及供货商名单;⑷销售不合格产品受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的供货企业的名单;⑸责令退出市场和企业召回的商品名单;⑹消费警示、市场预警、消费指导信息;⑺有关消保维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⑻其他需要向社会发布的信息。因商品质量抽查不合格需对所属企业名单进行公示的,只能由省局进行公示。
㈢强化不合格商品退市机制。
强化不合格商品退市机制,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商品质量隐患,从根本上净化消费环境。一是对检查、抽查中发现的影响或危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不合格产品,要坚决清除出市场。同时,查清同一批次不合格商品的进货渠道和销售场所,及时采取联动协查等有力措施,责令停止销售,并对供货方进行清查,在进一步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法查处。二是对标签标识不合格等质量违法性质轻微,且不涉及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商品,依法责令停止销售,要求限期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准予重新进入市场销售。三是在大中型商业企业试点推行不合格商品退市和召回制度。企业发现不合格商品,要主动停止销售,对已销售的有安全隐患的商品,要主动召回。对知情不报、瞒假护假、有意销售不合格商品的行为,除对供货商依法进行查处外,还要对为不合格商品提供销售场所的市场(商场)举办者追究有关责任。四是建立退市商品报告制度和重新上市通报制度。凡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商品退市决定的,书面报告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便掌握市场商品质量动态,协同监管。重新入市的商品由原责令退市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指定经销商到法定检测机构送检,经检验合格后发出重新上市的通知,同时通报上级工商机关和有关协查单位。五是在建立和完善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时,区分层次和类型。对违法次数较多、情节严重的市场主体及商品,实施重点监管,把经营者自动退市与执法机关强制退市结合起来,注意退市与再次入市的衔接。㈣强化商品质量日常监管和市场巡查。
切实加强商品质量日常监管和市场巡查工作,一是明确监管巡查的内容。主要是检查市场经营者是否合法,查看有无证照,是否悬照经营;查看索证索票制度,是否建立了商品进销台
帐,帐物是否相符;查看重要商品协议准入制度,是否签订了有关“场地挂钩”、“场厂挂钩”协议、合同;检查关系人身健康安全重要商品的有关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商品期限是否过期;等等。二是实行两级巡查制。工商所负责经常性巡查,县级局要加强专项性巡查。要局所联动,以所为主,上级督导;分片监管,定人定责,监管到位。三是搞好日常监管和巡查情况的记录,并及时在企业经济户口中反映。这既可以使经济户口活起来,成为动态的经济户口,也可以使我们更好更多地掌握企业经营行为及商品质量信息,为搞好公示打下基础。四是加大跟踪巡查和曝光的力度。对退市商品和情节轻微而限期整改等等,一定要回查、跟踪,不能只是发出整改通知了事。对重大案件的查处现象和结果要及时通过媒体予以报道、曝光,既警示违法企业,教育经营单位,又宣传了工商部门的工作成绩。五是发现问题要“早”、查找问题要“准”、处理问题要“快”。从源头上尽早地发现上市商品质量问题,把不合格商品及时堵在入市上柜之前;通过加强对上市商品,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商品进行全程质量跟踪,准确掌握上市商品的质量信息,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快速处理,不能久拖不决,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危害社会。
改革中,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稳步实施。从地域上看,由市州中心城市向县城延伸,条件成熟的地方可向乡(镇)延伸;从规模上看,由原来的大型商场、超市向中小型商店延伸;从领域上看,由原来的商场、超市向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延伸。要将“三项制度”具体化,“四项措施”制度化,在全省各流通企业中全面推行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