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郊乡竹园沟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
城郊乡竹园沟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争创“先进基层组织” 城郊乡竹园沟村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响应中央及各级政府要求,积极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群众,听民意、察民情。认真开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集思广益,解民之难,解民之忧,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凝聚了人心,聚集了力量。竹园沟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使竹园沟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效的保障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推动了竹园沟村经济的发展。
竹园沟村党支部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主动服务群众,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花费16万元在村部附近新建宽6米、长9米的高质量便民桥一座,使沿河两岸群众来往更加方便快捷,机动车辆出入更加顺畅,一改过去沿河两岸交通不便的面貌。花费8万余元清理河道,修筑河堤。其中,花费2万元进行河道清淤280米,花费6万元修建护河堤260米。解决了下大雨时河水漫堤,淹没农田的问题,保障了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方便群众出行,村里花费6万元,修建自里沟口到敬老院门口水泥路一条,硬化长度320米,宽4米。为了保障村民的医疗安全,村里无偿为村民办理价值30元的医疗保险910份,合计27300元,受到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村部门口平整地面,修建高1米,面积4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座,并安装健身器材,使广大村民们在健身娱乐的同时,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长达近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当前正处于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存在许多艰难险阻。面对新的、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党要经受住考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像战争年代那样,紧密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与他们一道,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共同战胜各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需要指出,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个问题上,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认识不清、处理不好的问题,已经丢掉或部分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的甚至严重脱离群众。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的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年轻同志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相对来讲,这些年轻领导干部对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不那么熟悉,对于依靠群众的极端重要性体会得还不那么深刻,对于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在行动上还不那么自觉。因此,要下大力气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再教育,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自觉行动。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只有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一条,才能使群众真正感受到干部是为他们服务的,也才能使干部在办实事过程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增长才干。
办好大多数人受益的事。为群众办实事,必须坚持整体受益原则和整体承受原则,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保证大多数人能够受益。要着眼于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万一眼前利益要暂时受到损失,也必须有利于长远利益。只要符合这个要求,就要排除一切阻力,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同时,要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注意大多数人的心态,积极稳妥地推进,争取办一件成一件。
办好治本的事。确保社会可持续稳定,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群众关注较多的问题往往是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放眼全局看问题,抓住核心和重点,精心研究,探索规律,制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办好雪中送炭的事。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下力量抓好群众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为政之道在于安民。一切真正关心群众的领导干部,都要急人之难,救急当先。
办好力所能及的事。为人民办实事,必须依据主客观条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当前,人民群众生活中确实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但是为条件所限,决定了我们在一个时期只能集中力量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能贪多贪全,并且要做到干就干好。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就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
第三篇: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XX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材料
XX村位于乡政府以南8公里处,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4户1206人,总耕地面积1.34万亩。近年来,XX村在乡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干部、党员教育管理,使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农民逐步走向富裕。“要走致富路,跟着党支部”,XX村的群众经常这样说,这也是该村党支部近几年以抓班子促党建,抓党建促经济的真实写照。
一、建设一支高标准、能战斗的党员干部队伍。
1、按照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工程的要求,坚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党员在基层工作中的带头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先后建立并落实了党员“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考勤考绩等制度,支部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奖罚措施,量化了工作任务和目标,认真执行奖惩办法,使权利与义务并重,党员的责、权、利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训内容上,注重了政治理论教育和科技培训。依托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和实用技能培训;认真落实“党员电教科技和双培一选”富民工程,大力培养党员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坚持以党员干部带动群众,以专业户带动普通农户,培养新型科技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2010年,村支部共对党员干部分批培训4次,受教育群众1800余人,涌现出农民科技带头人100余人、农业专业户54户,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致富能力。
2、加强了工青妇等配套组织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良好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强了对全村45名团员的理论培训和培养,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后备军”作用;另
1一方面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学习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关心“三老”人员,发挥“三老”人员作用。村支部规定“三老”人员全部参加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组织他们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使他们永葆光荣传统。村党支部还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们生病时,组织村干部去看望;每逢重大节日,乡村干部都去进行慰问,并送去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三老”人员去世后,村里安排好他们的后事,并对其亲属给予一定的照顾,真正使“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落到了实处,从而激发了“三老”人员的工作热情,为全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贡献力量。
对农民党员的教育管理一直是村党支部工作中的一大难题,XX村党支部认真推行了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对全村8名农民党员设臵了12项岗位,分别制定了详细职责和任务,加强了农民党员参与村务管理、解决基层问题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农民党员先进作用发挥不明显、混同于一般群众的现象,“有困难,找党员”成了XX村群众的口头禅。
二、科学统筹,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发展经济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支部一班人认真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形势,认识到只有以科学为指导,才能持续地发展经济,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村“两委”班子经过讨论研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实施了“科技兴村”的战略方针。同时,村党支部广开言路,集思广议,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在客观全面地分析全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村优势,选准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确定了“稳粮控棉,扩大畜牧,大力发展多熟制和林果业”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渐向多元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一是兴科技之风,促农业发展。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支部一班人利用“科技之冬”大兴学科技、用科技之风,着重抓好了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掌握一至两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多次选派农民代表参加乡县农业技术培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技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利用所学的技术在村里逐步推广棉花滴灌种植模式和畜牧养殖等技术。同时,党员干部每人都联系一户以上的贫困户,一帮一对口扶贫。富裕户也树立了“一户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的思想,无偿向贫困户支援物资、传授农业科技技术。
二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收入。党支部带领农民以市场为向导,大力发展多熟制、林果业。把红枣作为今后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逐步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将空出的土地用于种植效益较高的多熟制,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努力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应对自然灾害,认真落实技术管理措施,不断解决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使红枣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村红枣面积达到7340亩,其中:2009年嫁接红枣1665亩,2010年嫁接红枣2602亩,2010年直播红枣3073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547.4元,人均增收847元(其中红枣人均增收727元,棉套红枣亩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有1020亩),增长11.04%。红枣产业逐渐成为了我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充分认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稳定工作。“稳定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村支部一班人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稳定工作列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一是狠抓了面对面教育。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江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及非法宗教活动23条界定等内容,采取村干部、理论宣传骨干宣讲等形式,提高面对面宣传的效果。二是认真落实村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定期不定期到清真寺检查,与宗教人士、信教群众进行座谈,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防止宗教出问题。三是加强了对宗教人士的管理,分别与他们签定了以反对民族分裂主义、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书,定期检查,保证了责任书的落实。此外每周五下午组织宗教人士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在学习中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教育他们当一名爱国宗教人士。同时,村支部在评议“五好”清真寺、“五好”宗教人士方面,努力做到群众监督、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四是严格落实“小组联防”、民兵巡逻等制度,村干部带头落实,每天夜里都有民兵值班巡逻,有效地防止违法犯罪活动和伊扎布特组织破坏活动的发生,维护了本村的社会稳定。近年来,全村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四、深入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几年来,累计投入20多万元用于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修建了图书室、党员电教播放室,配备了电教设备,订阅了《新疆日报》、《新疆党讯》、《新疆农业科技》和《农村实用科技》,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面对XX村的喜人变化,村支部一班人并没有满足现有成绩,而是继续加强学习,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以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该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以良好的势头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农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堡子沟村党支部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小记
荣誉背后是党性
——堡子沟村党支部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小记
刘宏民
多年前还是寂寂无名的堡子沟村这二年却声名鹊起,成了闻名河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你瞧:一块块“全国绿色小康村”、“省级卫生村”、“运城市文明和谐村”、“运城市最佳示范社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级党组织”、“全面工作先进村”牌匾挂满了两位活动室的墙上,村民们都说这是党支部一班人永葆党性,一心为民所结的硕果。多年来,堡子沟村在党支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坚持从实际出发,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受到国家、省、运城市等各级党委政府的奖励和表彰。
培训教育经常化
用党支部书记孙占科的话说,虽然咱在农村,但是党员的学习教育决不能落下,而且要坚持经常。为此,堡子沟党支部二十年如一日,坚持抓好党员学习培训,始终把坚持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作为搞好党支部的先进性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做到日常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还结合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进行了专题讨论,写出了有分量、有价值的心得体会,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干板腔,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2007年以来,堡子沟村通过狠抓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目标化管理,利用先进的远程教育设施,与中央、省、市的远程教育网络联系,充实了学习内容,改变了学习形式,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全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了理论水平。
帮扶村民显党性
村委主任吴月发经常给班子成员说,咱是党员就要带头,就要服务群众,只要是支部定的事,村委就要全力执行,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为此,两委班子中的党员干部纷纷带头,主动联系和服务群众,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村共结成帮扶对子十个,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四十余户,发放慰问金5000多元,为其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做出了表率。同时按照“干群共建,爱心帮扶,亲情结对,定向服务”的要求,开展了结对子帮扶活动,组织支部38名党员全部参与帮扶困难户,增加了弱势群体的收入。实行目标化管理,全体党员设岗定责,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在完善定岗定责、目标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堡子沟党支部认真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党员干部记笔记、写心得、谈感受、大剖析,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明显增强,作风明显好转,活动收效明显。通过一系列帮扶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看到了党员的模范行动,亲身感受到了新的变化,得到了实惠,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
强村富民办实事
党员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让村富民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拥护党。堡子沟村党支部是这样向村民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两年,堡子沟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孙占科为组长的党员目标化管理领导组,坚持每月一次党建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当前的党建工作,形成了由“一把手”主抓,其他党员干部密切配合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签订了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党员管理,细化党员职责,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民人居环境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村风文明上下功夫、比落实、看奉献。堡子沟村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集教学、娱乐、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投资400余万元,打通村东环路与铝联路相接,对全村十三条主巷道和东环路1000米进行高标准硬化,并使下水排污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代表赴陕西杨凌、绛县等地实地考察,并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投资30万元,栽植300亩优质紫皮核桃,增加村民收入。为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由支村委筹资,党员干部带头出义务工,绿化村西环路,栽植各类树木2500株,花卉苗木35000株,大叶女贞350株,塔松350株。为落实市上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堡子沟村全力支持重点招商项目飞翔2万吨铝镁合金丝和3万吨铝合金绞线项目落户该村,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并投产。在今年的养老保险收缴过程中,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带头交纳养老保险金,极大的促进了养老保险的收缴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收缴任务。2011年5月
第五篇:物业管理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物业管理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物业管理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我市物业管理水平
——申报房产局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物业管理做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再就业和社会稳定,推动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物业管理面对着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能否做好物业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形象和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说物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呼市物业管理处自成立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和国家建设部、自治区建设厅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下面我们就三个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做一简要的汇报:
一、我市物业管理工作基本概况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地产事业的兴起,物业管理应运而生。它最早产生于1981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市。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市的物业管理较内地起步较晚,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4年—1997年为我市物业管理起步摸索阶段。从1994年我市昭君
花园住宅小区引进第一家物业公司开始,标志着我市物业管理工作的起步,经过四年的发展,成立了15家物业管理企业,我市物业管理工作基本建立了雏形。第二阶段从1997—6月为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呼市物业管理办公室成立,标志着我市物业管理工作进入了有序发展时期,特别是1999年呼市物业管理处成立以来,我市的物业管理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物业管理企业从15家迅速发展到203家,物业管理覆盖面不断扩大。第三阶段从6月8日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颁布开始,我市物业管理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
目前,我市拥有173家物业管理企业,其中国家二级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8家;国家三级资质企业36家;物业管理面积达到平方米;承接全市近400个物业管理项目;物业从业人员达7000余人。
近年来,我市在达标创优活动中,荣获国家级优秀物业管理项目6个,自治区级优秀物业管理项目26个,市级优
秀物业管理项目40多个。
物业管理类型由最初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发展到对机关办公楼宇、商城、大中专院校和军队社会化保障的管理。物业管理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卫生、保洁发展到绿化、保安、维修和家政等特约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物业管理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二、在规范中求发展,我市物业管理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市物业管理经过十余年发展,我们在肯定它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怎样去认识和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必须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以国务院、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拓展物业管理工作领域,规范、提升物业管理各项工作。
一是以推动依法行政为重点,加强法规建设。为全面贯彻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我们及时修改并出台了《呼和
浩特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并与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同时实施,同时修订并出台《业主大会运行规则》、《业主委员会示范章程》、《业主临时公约》、《业主公约》、《物业管理资质管理办法》、《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前期物业管理实施办法》、《前期物业管理示范合同》、《物业管理示范合同》、《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办法》、《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与示范文本,有效地规范了我市物业管理各主体的行为。为了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10月,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组建了物业管理监察队。两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的工作思路,使每项工作都有法律依据,形成依据法律法规拓展工作、规范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前期物业管理为切入点,提高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理水平。实践中,物业管理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一大部分来源于项目的规划与施工阶段。诸如:公共配套设施、设备欠缺,没有必要的
合理的管理用房以及工程质量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后期物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据此,我们开展了前期物业管理工作,首先要求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必经填报前期物业管理项目手册,在手册中对前期物业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规范开发企业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行为,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业主的利益。其次要求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在房屋销售时同业主签订《前期物业管理合同》与《业主临时公约》,使业主在购房时就明白入住后应该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再者要求开发建设单位在项目确权登记之前,我们要进行物业管理验收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新建住宅应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与良好的管理条件。从到现今为止两年来实施前期物业管理项目70个,规模达224万平米,此项工作已进入稳步开展阶段。
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企业队伍的建设。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准入
门槛,严格企业资质年检制度,引导企业走规模经营之路,两年内在每年新增企业的基础上,总量上核减企业30家,企业经营规模由平均8万平米提升到10万平米,企业实力有所增强,呈现出理性发展的势头;开通了.呼市物协网站,建立了企业信用平台,企业的人员、管理规模、资金实力以及企业的受奖及投诉等信息一目了然,将企业置于大众的监督之下,敦促企业规范服务;加强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累计培训各类管理技术人员850人在4家较大企业推行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规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作程序,以工作的程序化保证管理服务水平与质量,扶持大型企业的发展,引导走规模经营的路子,年内将率先在全区产生国家一级企业1-2家。
三是以环境整治为重点,改善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是我们工作中的难点,也是百姓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由于旧住宅小区
年久失修,其公共设施设备的功能不能够很好发挥甚至丧失,一些旧住宅小区根本就没有任何配套的设施设备,环境脏、乱、差、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业主的正常生活,物业管理空间窄狭。我们首批确定30个旧住宅小区进行了环境整治,并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30件之一。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市、区两级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连手互动为原则,调动产权单位的积极性发挥社区居委会的积极作用为措施,以硬化、绿化、亮化为重点,在30个旧住宅小区中拆除凉房797间,新建自行车棚1735平米,新增绿化面积161867万平米,完成投资1500万元,使这些小区业主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
四是增强业主的自治能力为重点,加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各种媒体宣传《物业管理条例》,分析物业管理案件,紧紧抓住《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庆典、每年的房屋展销会与3·15活动,在各物
业管理小区、市区各主要街道,以宣传车、传单、挂图解说、音像磁带等形式,印发各类传单15万张,挂图300张,音像磁带260盒,专题电视节目45期,与内蒙古法制报联合刊登物业管理专栏120多期,创办了《呼市物业管理杂志》,大力宣传《物业管理条例》,使广大业主了解物业管理,转变传统的观念,切实增加了广大业主的维权意识、消费意识、自律意识,物业管理开始被广大业主所认识和接受。本着维护广大业主和物业企业的合法权益,推进物业管理的进程,物业管理处会同各区物业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严格按照《业主大会规程》,积极地推动业主大会的组建,截止目前,已组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111家,使全市近1/3的物业管理项目有了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切实指导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根据物业项目的不同,将项目管理分为三级九等,对应的每一等级规定了相应的管理服务内容与标准,并确定了收费的
上下限,打破了单一政府定价的框框,对高档项目及非住宅项目实行市场价,便于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能够对照具体项目进行价格商谈,推动了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协商自由、平等自愿、相互监督、相互支持、和谐发展。
五是以维护各主体的权益为宗旨,加大执法监察力度。首先是加强物业维修资金的管理,开发了物业维修资金管理软件,实现了维修资金按区立户、按栋设账、按户核算、本息分明的管理模式,并达到业主随时可点击查询的程度,堵塞了开发建设单位侵占、挪用业主维修资金的漏洞,切实维护了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其次,依据《物业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加大了整顿管理市场的力度,重点是物业管理企业服务不规范、服务标准低的行为以及开发建设单位损害业主与物管企业权益的行为。截止目前查处各类案件243起,结案率达95%,有效的维护了广大业主和物业企
业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市场各主体的规范运作。
三、在实践中求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发展
我们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达到双丰收。两年多来,呼市物业管理处始终坚持以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为切入点,以创建和谐小区和工作环境为纽带,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精神文明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认真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基础,时代背景与深远意义,激发干部职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明确十六大的精神实质,调动干部职工投身物业管理事业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推动全面建设
小康的步伐;认真学习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全委会议精神,了解区情、市情,明确全市近期奋斗目标,增强干部职工的紧迫感;认真开展了向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同志的学习活动,以感人的事迹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以高尚的人格引导干部职工、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争做一名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是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我们的每位职工都是社会的一份子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