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因何从警(范文模版)
“因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忠诚卫士,作为一名拥有10年警龄的公安干警,我认为开展“因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解答的重大课题。只有了解“因何从警”,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只有了解“如何做警”,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了解“为谁用警”,才能找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我们公安干警要不断深化认识,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为推进我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积极贡献。首先,我们“因何从警”。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无数次证明,没有群众就没有党,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坚强后盾,始终是我们奋进不竭的依靠和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第二,我们“如何做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如果搞不清楚“如何做警”,就会很盲目找不到方法,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充分相信群众、紧
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第三,我们 “为谁用警”。就是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处理好警民关系,解决的是工作态度问题。明确“因何从警”、搞清“如何做警”,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为谁用警”。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民警察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弄清“为何从警”,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要时时处处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真正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经常深入基层群众百姓,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急在何处,并且要像做自己的事情一样积极帮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同他们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做值得他们信赖的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所从事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个平凡却又伟大的工作。
第二篇:因何蔓延“不相信”
因何蔓延“不相信”
2011年9月30日解放日报作者:白天亮
不信、不信、还是不信——“不相信”的情绪正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蔓延。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京沪穗三地居民对社会的综合信任度连年下降,仅在“及格线”上徘徊。我们的信任哪儿去了?
最让人放心不下的似乎就是食品安全了。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漂白蘑菇„„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让大家感叹“还有什么东西能吃?”最近,肯德基拿冲泡豆浆粉当现磨、味千拉面冲泡汤剂充骨汤,这些消息再次“稀释”了人们对餐饮业的信任度。
商家不可信,专家能信吗?专家原本是个凝聚着百姓高度信任的美好词汇,其之所以成为专家,往往是在特定领域有更深入的研究,掌握了更充分的信息,观点更为专业。但近年来,近似于骗子的“养生专家”、被发现收了企业红包的“代言人专家”以及说出类似 “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是自行车太多了”等匪夷所思言论的专家,实在让人失望。
甚至,对一些“官方说法”、“官方澄清”,人们也开始将信将疑。最典型的当数每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水平及收入增长速度,几乎一边倒地遭到质疑。“被增长”、“被中产”这类词汇的出现,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种易于流传的“俏皮话”。而一些地方政府在诸如 “萝卜招聘”、“保障房定向供给公务员”等事件上,遮遮掩掩、言辞前后不一乃至最终被证实“说谎”,更让人们在具体的事件上对所谓的“权威释疑”,总是先打个问号。
对什么事儿都习惯性地质疑,不能说没有积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讲,是拒绝盲从和轻信,通过多方位的质疑不断地接近真相。伴随着“不相信”心态而出现的种种流言以及专业不专业的推测,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信息渠道在增多,社会更加开放。
但信任度降低的负面影响肯定更大。从个体看,对衣食住行多个环节都“疑神疑鬼”,自然会产生不安全感,即使工资涨了、生活更富裕了,可能也不会感到更幸福。从整个社会看,彼此之间的互不信任,无疑会增加社会的运行成本和社会管理的难度。何况,事事怀疑,有时候还会出现不信真话而误信谣言的状况,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这种现象提醒当前重新审视社会关系、重构社会信任的必要性。信任的丧失往往会很轻易,有时候只是个别行为即可引起公众对某个群体的普遍怀疑。相比之下,信任的重塑却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其中,当然有一个公众心态更加成熟理性的过程,但更关键的恐怕还在于社会管理的主导方——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组织能否主动作为,一方面约束自身行为,另一方面适应当前渠道多元、利益多元、诉求多元的新情况,建立并完善鼓励诚信、有利于重构社会信任的制度体系。(来源:人民日报)
第三篇:儿童语言障碍是何因?
儿童语言障碍是何因?
自从出生后有哭声起,小儿就开始了言语发育进程。小儿语言发育与大脑发育和听力有亲近的联系,一般来说,小儿语言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儿童2岁以内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高热惊厥、病毒感染等,造成脑组织损伤,从而使小儿失去患病前原有的语言能力。这类语言障碍称为失语。一般经过对原发病治疗和应用亲智能神经药物,可使语言障碍症状减轻或恢复正常。
2、发音器官畸形喉部畸形罕见,主要是口腔腭裂、唇裂及舌体畸形造成的语言障碍。其特点小儿可以发音,但语言很不清楚。目前多主张在3岁前矫正畸形,然后进行语言训练,大多数小儿可以恢复清晰的语言。
3、脑缺氧和脑损伤小儿出生时,由于难产等原因造成小儿缺氧或脑损伤,使得大脑中负责语言的部分发育不良,结果造成小儿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语的发生和发展的迟缓,或一直无主动性语言,只能被动地用简单词语回答问题,同时多伴有智力方面的缺陷。这类语言障碍很难治疗。
4、听力异常导致语言障碍小儿语言发展必须依靠正常的听力。婴幼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利尿药等,可致小儿内耳中毒,听力下降,从而导致小儿语言障碍。这类耳毒性药物造成的语言障碍最好在3岁前进行干预治疗,否则很难治愈。
第四篇:风光金融博士因何坠落
风光金融博士因何坠落.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 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
【冰点】风光金融博士因何坠落2004年02月04日 02:15:4
4本报记者 沙林
2003年11月15日,赵磊,一个金融学博士、颇有名气的股份制专家,被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一审判处死缓。
这个厦门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是曾帮助数家大公司成功上市的金融运筹高手,10年前被当地政府宝贝一样请到漯河,参加“内陆特区”的试验。市里领导对他热情异常,授予他“十佳政协委员”称号,并把漯河市惟一一把金钥匙赠给他。10年后,他被关进“死牢”。而这时,当地老百姓却为他“喊冤”。
这仅仅是一桩高智商的金融犯罪,还是另有隐情?10年间,在政府将种种荣誉授予赵磊之时,他们对赵磊的所作所为是全然不知,还是明知而默许,抑或有着斩不断的联系?在采访中,我们感觉到,这不仅仅是赵磊个人的悲剧,亦折射出在功利的官场评价体系中,政府在市场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耐人寻味的“政企”关系。
“你放心大胆地干,干出成绩是你们的,出了问题是政府的”
今年46岁的赵磊曾经非常风光。
他是中国最早一批认为股份制能够解决中国企业产权不清、动力不足的人士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起,他开始把他的股份制理论推向社会。1992年,他带领厦大一批青年师生创办福建省第一家证券事务所,消息在《中国青年报》头版登出后引起全国的广泛注意。这时他帮助厦汽、九州、国泰等企业上市,名气更加响亮。1992年6月,他到河南巡讲,为郑州市县以上干部讲完“股份制与证券市场改革”后,被人热情迎到离郑州不远的漯河去,为市委班子、全市副县级以上干部、青协做了三场报告。赵磊的博学多才给漯河的干部们留下深刻印象。
这时的漯河正在大刀阔斧兴建“内陆特区”,急需人才与资金。市领导多次给赵磊捎话,让其带厦大的青年知识分子来漯河开辟试验田。在赵磊犹豫时,市体改委主任在当时的市长程三昌的授意下,于1993年5月在漯河用赵磊和另一位教师的名义注册了一家股份制公司―――漯河兴亚实业有限公司,以吸引赵磊,用程三昌的话说是“筑巢引凤”。程三昌对还在犹豫的赵磊鼓励许诺:“你放心大胆地干,干出成绩是你们的,出了问题是政府的。”赵磊架不住这些热情,终于在1994年来到漯河。
赵磊觉得可以借政府的东风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在鼎盛时接受采访说:“在沿海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我感觉知识分子总是以一种配角的身份出现,不是主角。什么时候才可以摆脱‘幕僚’地位呢?后来我就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操作一家上市公司,从头开始操作,走完从开业到上市的全过程?”
在这种背景下,赵磊和漯河市开始了颇为“危险”的合作。
兴亚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切手续都是政府的体改委主任以赵磊的名义办的,签字也是这个主任冒赵磊之名签的(此时赵磊还在厦门教书呢),然而最要命的是虚假出资。该主任开始准备注册1000万元资金,在市长程三昌的鼓动下,注册资本被扩大到2000万元―――这不费事,有领导打招呼,有关部门凭空一填就完了,根本不用审查资金。程三昌的说法是“先坐车后买票,特事特办”,“体现内陆特区改革精神”。
赵磊当时没有提出异议。其家人体会他当时的想法说:这是领导为了出政绩,赵磊也图省事走的捷径。谁也没意识到,这以后成了他的罪状之一。
这时赵磊和漯河市的“蜜月”刚开始,领导们在各方面给赵磊的企业行方便。1995年上半年的一次现场会上,市委书记、副书记、副市长等出席,一位市委副书记斩钉截铁地说:“谁砸内陆特区的牌子就摘谁的帽子!”众领导研究决定,向赵磊的企业派驻特派员,以保护这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新兴企业”。这是漯河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
1994年,赵磊又接手了第二个企业:银鹰典当行。这家典当行是漯河市体改委于1993年4月创办的,经一年多的运转,经营亏损,许多贷款收不回来„„这时政府的人想起了金融博士赵磊。在体改委主任代表市领导多次邀请下,赵磊于1994年8月投资73万元入股(这时人仍在厦门),1994年12月和1995年2月,体改委和人行漯河市中心支行分别发文任命赵磊为银鹰典当行董事长,法人代表。用赵磊家人的话说:“这个包袱甩给了赵磊。”
赵磊接了典当行后才发现受骗了,原注册资本根本就不存在,一些银行股东根本就没出钱。典当行与别人合伙作做生意被骗,周转极为困难。无法收回的贷款占80%以上,有几百万元。当时市里没有任何人如实向赵磊说明银鹰典当行的真实情况,却笑着硬塞给他。更重要的是,这个金融学博士竟然没察觉,在银鹰典当行出生的当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格金融机构审批的通知》(银发93年94号),第一条明文规定:“专业银行„„以及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典当行等试办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的筹备和设立,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银行审批,报总行批准和核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但漯河市政府及人行对银鹰典当行的设立一直未进行规范,银鹰典当行一直未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审核。
在赵磊入主典当行以前,在没有任何政策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就在1993年10月26日下发了“漯银复字(1993)第70号文”,允许漯河金信典当行和漯河银鹰典当行向社会招募股金300万元。这一下子开了漯河的典当行向社会吸纳资金的口子,以后便一发不可收。
到了1994年8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工作的意见》,紧接着国务院又下达了《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典当机构进行清理和规范,对超业务范围办理银行业务的,要限期予以纠正。“但漯河市人民银行和市体改委不仅未对银鹰典当行的违规经营进行任何纠正,反而在赵磊不知情的情况下,动员他从厦门入股投资。”赵磊的律师对记者说。
对漯河老百姓更具有诱惑性的是漯河市体改委发布的扩股公告,贴在大街小巷:“股金存款到银鹰,安全兑付又保险”。“这个公告规定认购时间为1993年11月8日起,没有截止日期,也就是说到现在它的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都是被市委市政府允许的,因为体改委不是法人单位,市长才是政府的法人代表,所以这个扩股公告就等于政府向公众发出的邀约。”股民董先生说,“我就是那时动了心,你看市里的体改委和政研室都发了话,保证安全,又有银行批准,利息高达15%,谁能不动心?”
政府希望能够通过“筑巢引凤”加快城市发展,却不惜构筑非法的“危巢”,赵磊这只不谙世事的“凤”,能有什么作为呢?
典当行在人行的监管下运作„„要是有违法操作,政府和银行能不知道?
赵磊成为银鹰典当行的法人后,典当行仍按原来的模式运转,老百姓的钱源源不断地流进典当行。
赵磊的一位亲人认为,赵磊当时刚走出学校大门,理论知识虽多,但法律法规掌握得很少,也没有具体的企业管理实践,一上路就沿着政府为他铺好的路走,哪想到这里面有“包袱”和“陷阱”。
典当行和政府及银行的密切关系迷惑了漯河的老百姓。这个非法机构在体改委的主管下,在人行的监管下运作,每年都进行工商执照、人行金融许可证的重新办理与换发,主管部门体改委年年都在有关手续上签章„„银行年年监管,年年过关,人行漯河中心支行在那里又
派驻特派员监管,典当行每天收纳的股金均由人行的押款车负责押运,存到银行的金库里,政府的两位驻兴亚集团的特派员都在典当行存了钱,典当行经理冯付勇与政府特派员姬富顺关系密切,仅付给姬富顺的利息就有60万元,两人经常在一起嘀嘀咕咕,吃喝玩耍。典当行要是有违法操作,政府和银行能不知道?
这一切误导了群众,使流向银鹰典当行的存款越来越多。
银鹰典当行以高达12%(曾达15%)的存储利息招揽储户,从商人、市府官员,银行主管,到普通工人、小贩,以致拾荒者和乞丐,都纷纷去银鹰典当行存钱。事发时有储户6000多户,涉及人数达数万,金额一个多亿。
储户刘先生掉着泪说:“银鹰移交给赵磊时的开业典礼上,市委书记、市长都来剪彩,政府还把众多国企交到赵磊名下,而且《内陆特区报》、漯河的各个电视台几年来不断报道赵磊的事迹,政府单位编书吹捧,党校请赵磊去培训干部„„市委市政府为赵磊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群众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赵磊?”
然而好景不长。
1998年7月13日,国务院发布274号令,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随后不久又紧急发布126号文,再次强调整顿金融三乱。这是政府和银行挽救银鹰典当行和赵磊的最后契机。“但人行不落实,也不通知赵磊(仅在很长时间以后与赵磊谈了一次话),其实当时说清楚了谁还会冒这风险?”参加一审的一位漯河法官私下与记者碰面时表示。“按国家有关精神,1998年国务院发文以前的金融违法不作犯罪处理,而以后的就要担负法律责任。”赵磊的一位律师对记者说,“在这种关键时刻,政府有关部门对赵磊不管不顾,而只想着摘清自己。“1999年3月,体改委把持有的银鹰股份全部转让给兴亚集团。但据体改委案发后对《南风窗》记者说:他们1996年就将所持有的银鹰典当行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兴亚集团。可律师在看卷时注意到,体改委在转让协议上竟然没签署时间。后来市政府干脆把体改委这个机构撤了,体改委主任也调离了漯河市。他临行前沉重地说:‘学生(他曾在厦大学习)把老师骗到漯河,学生却要走了。’”
赵磊的家人说起赵磊就泪水涟涟:“其实按国务院1998年的126号文,银鹰典当行的主管部门体改委、政研室应该清理整顿,批准部门人行应负责任,兴亚集团应归还贷款,政府应负担保连带责任,但在责任面前,这些单位来了一个胜利大逃亡,而把赵磊和储户置于非法地位。”
让赵磊终于感到了危机的到来是2000年8月14日。
此案的一审某法官对记者说,“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中心支行根据205号文件关于典当行监管业务由银行交到经贸委的决定,收回了银鹰典当行的金融机构的法人许可证。这个时候赵磊已刹不住车了,巨额的高息存款像大山一样压着他,他只能沿着惯性走下去。他想采取一些手段,利用城市信用社的合法身份吸纳存款。这时赵磊兼着漯河源汇信用社的董事长,他授意典当行经理冯付勇,借用漯河源汇城市信用社储蓄的六枚印章盖在股金证上―――当时漯河的金信典当行亏损较大,政府就以银行的名义兼并了金信典当行,让它以城市信用社的名义吸收存款。所以赵垒想尽办法想把银鹰也办成金信这样的典当行。但这时,赵磊在政府那里已经不吃香了,屡屡受挫。他跑得焦头烂额,先后到济南、郑州做工作,想让大区分行和省行同意把银鹰典当行和源汇城市信用社合并,又十数次地找市里领导,就在他求爷爷告奶奶快要成功时,案子爆发。”
2001年8月13日,这个“准银行”突然被公安机关查封。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中心支行发布公告:“经调查,漯河市银鹰典当行超越业务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根据国务院第247号令之规定,我中心支行认定银鹰典当行的行为属于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并予以取缔。”
“赵磊还是听政府的,即使是火坑也一头扎了进去”
赵磊吸纳的那么多钱都到哪去了?起诉书说他在经营中挥霍了。
令人不解的是漯河的广大储户并不恨这个“让他们倾家荡产”的赵磊,储户刘先生说,“不管合法也好,非法也好,这个钱赵磊没有挥霍,没有流向外地,他把吸收的存款都用在了漯河的企业上,用在了政府力劝他收购的那些包袱企业上,而且数字哪怕是政府方面也界定在95%以上。这些钱还用在了沙河两岸的绿化上。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看看赵磊接收的都是些什么企业,政府把什么包袱让赵磊背上―――
一个是白兰宾馆。赵磊的律师说,“赵磊想把地处火车站、亏损得一塌糊涂的白兰宾馆改造成股份制企业,他与原来的经营者定合同,前8年兴亚集团每年给白兰100万元用以归还建设白兰宾馆时的全部借款800万元,同时包括当年发生的贷款余额利息。第一年至第五年每年给其50万元固定利润。但当兴亚集团从1995年2月6日至1997年10月,共支付了545万元后发现,白兰宾馆的负责人并没有按合同办事,不如数归还债务,而是将资金挪用,挥霍。原欠的800万元债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860万元。白兰宾馆的留守人员仅3人,居然在两年多时间里,开支了几百万元的费用,管理费106万元„„反而到处告赵磊欠其款项,多次辱骂赵磊派去的管理人员,找黑势力恐吓,让派出所传唤„„1997年转制后,这个负责人不知去向。赵磊承接了共860万元债务,还多付出了545万元的代价。”
赵磊并购饮食服务公司也上了一个大当。赵磊的律师对记者说:“这种老国企在全国都是亏损,而在漯河尤甚。职工800余人,下岗近300人,离退休510多人,各种债务近4000万元(含白兰宾馆的860万元),离退休人员的补偿金1028万元。下属的漯河宾馆的楼当时是一片废墟,评估报告上的浴池实际已被卖掉发工资了,兴亚集团实际只接手了33名在职职工和13名退休人员„„尤其是有些人合谋的交易,造成了漯河宾馆420万元的损失和引发的几场官司,给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原来的总经理到处贷款,比如贷到农行150万元,到账只有80万元,其弟又搞走40多万元,企业背了150万元的债只用了30多万元„„这些交易、诈骗的证据后来都给市领导看了,但他们却没处理。“赵磊根本不了解这些是是非非的内幕,一接手就陷入泥潭,仅官司就十多起。个别在转制中失去既得利益的人和对改革有敌意的人串通一气,到处活动造事,上访几十次,说赵磊勾结贪官。从此赵磊就没有安生过了。“赵磊仍规规矩矩地把从典当行吸纳的资金投入这些大窟窿中:首批支付了养老补偿金538万元,清退集资款82万元,承接债务3000多万元,清退拖欠职工医疗费41万元„„“在收购了饮食服务公司以后,市领导和商贸局领导又进一步鼓动他收购人民商场。当时的市领导程三昌也说,该公司是个大包袱,贷款1300多万元还不上,职工高息集资500多万元(2002年12月又审出三项赊帐费用700多万元。欠装修工程款项500多万元,都是赵磊不知道的黑洞)。“赵磊不懂商场经营管理,不想接这个包袱,为了消除赵磊的顾虑,市领导×××还于1997年10月下旬专门介绍懂商场经营的专业人士张××从郑州来出任总经理。赵磊要商场的审计报告,审计所和商场及上级部门以丢失为由搪塞。赵磊认为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一直追要,后来特派员姬富顺对赵磊说,市领导的意思就是让兴亚背这个包袱,上市时对兴亚集团支持大些。当时国家也有政策,拟上市公司兼并亏损企业可以在上市额度上给予支持„„赵磊考虑有市里大力支持,为了配合市里改革进程,所以就于1997年11月27日不惜代价接了商场。“当时商场干部中有人看不过去,来找赵磊反映情况,说情况极糟,劝赵磊不要介入。但赵磊还是听政府的,即使是火坑也一头扎了进去。首先兴亚集团入股933万元,把其不规范的股权填平,然后全额清退了商场集资款本息620万元„„“赵磊拿到商场后才发现,账面价值280多万元的库存商品,实际净价值不到30万元。这些库存商品中的洗衣机只有空壳,电机不知什么时候被谁卸走了,冰箱没有了压缩机,茶具盒里只剩下茶壶盖,鞋盒子里的新鞋变成了已经张了嘴的旧鞋。库存表上的商品只有零售价而无进价,审核发现,零售价比进价高两倍。库存黑洞让人触目惊心。”
兴亚集团损失极为惨重。但为了政府的一声支持,赵磊仍硬挺着,力图以自己的“鼠标
加水泥”(鼠标就是科技文化,水泥是传统产业)的理论,化腐朽为神奇。
赵磊的家人对记者说,“赵磊是太相信自己了,原以为自己鼠标加水泥能化腐朽为神奇,谁知这水泥是朽木,腐朽到底了。陷阱过多,官司缠身,是非太多,观念严重冲突,坏人也太多了,整人害人的方法无奇不有„„”
这时政府还动员赵磊接手亚细亚商场和新大新集团,赵磊感到已接了两个大包袱,考虑“如何消化这些包袱时经常出一身身冷汗”,所以他向市政府表示不再接了。为此得罪了一直想把“新大新”甩出手的一些市级干部。
赵磊的悲剧,与当年将他引进漯河的市长程三昌案发也有很大关系
但是有关方面为什么在赵磊马上就能把银鹰和源汇合并成功、使吸收存款合法化时,同时也在向上市成功迈进时,下决心做掉他呢?
答案众说纷纭。
赵磊的悲剧,与当年将他引进漯河的市长程三昌案发也有很大关系。
程三昌是对赵磊拍胸脯最多的市领导。程三昌在1999年12月“下海”就职豫港公司前,曾担任漯河市的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等职,主政漯河13年。因其在国企产权改革方面“大胆闯禁区”而闻名全国。
2001年5月,程三昌携款一个亿以上人民币从香港潜逃,隐居新西兰。
程三昌的出逃在漯河引起强烈地震。人们纷纷与之撇清干系。而程三昌热情引进的人才赵磊这时成了人们侧目的对象。人们怀疑他与程三昌有猫儿腻,推论他肯定向程三昌行贿了,以便侵吞国有资产(白兰宾馆、人民商场等)。赵磊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硬着头皮反复找所有市领导,一个公章盖一两个月,一个土地手续要折腾半年,赵磊曾请省政协副主席来协调与市里的关系但无功而返。赵磊心力憔悴,失去信心。当着市委领导和特派员的面表示,如果市里对改制和上市有意见,自己可以退出来,把一切交给政府自己回学校教书。后来赵磊又多次表示这样的意思。但市领导们不允许,好言相劝。”赵磊的家人说。“赵磊这时还死傲死傲的,不知变通,越发给人一种只认程三昌,不认其他官的印象。”记者所接触的漯河市的干部、法官、储户,以及赵磊的家人都认为,赵磊在人事关系方面太不聪明,他一心信奉什么“不找市长找市场”,这在程三昌为了政绩时行得通,在这时就不行了。他不看什么时候了,还不会吹吹拍拍,不会拉关系,不会送礼,不会打麻将故意输钱,就会认死理而不知通融„„得罪了不知多少人,有多少人想把他赶走。
果然,赵磊不久便“等”来了结果。
一位赵磊案的检察官私下对赵磊说,“你原来和政府坐在一条板凳上,结果政府把板凳抽了,把你摔了。”
可赵磊并不认输。2003年4月开庭审判时,赵磊滔滔不绝讲了近两个小时,清清楚楚地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政府在其中的所作所为。他的律师在庭上听到群众议论说:“赵磊是英雄,死了也光荣”;“赵磊是把钱都往你漯河弄,没往外面弄,你还收拾他?”
以陈兴良为首的10位律师一致认为,“银鹰典当行和兴亚集团等股东分别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抽逃出资罪,赵磊至多应承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责任。
“赵磊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没认清企业家应干什么”
在我拿到的一本兴亚集团的宣传手册上,还不及半百的赵磊已经秃顶了,他照像时永远拘谨地背着双手,一双眼睛在近视镜后微笑着。
在漯河市,这个曾经最走红的大集团董事长,却是个苦行僧的形象:他从不穿名牌,很少请客,即使不得已请客也是很吝啬,这已成了笑谈。他一个人住在白兰宾馆的一间屋子,经常泡方便面对付一顿„„警察到西安抓他时,看到他和父亲住的房子感到吃惊,没有装修,水泥铺地,阴暗狭小,竟然不相信这是赵磊的家,搜了半天什么也没搜出来。
漯河市请专家,成立专案组到全国各地清查了一年多,最后也承认:赵磊把95%资金都
投到了漯河的企业中,毫无个人挥霍。
漯河的一些群众怎么也想不通,这个从不贪污的人竟然倒霉,而他们身边那些谁都知道有问题的人、那些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的人却一点事儿也没有。
赵磊的妹妹对记者说,“我们家人跟着赵磊受尽了精神折磨,他没有往家里拿什么钱,只给儿子一点点生活费,成年累月也见不到他,父母靠不上他,颇有怨言。他妻子受不了冷落跟他离婚了。家里人试着理解他,以为他干什么大事业,谁知去了这么一个地方,落得这样的下场,我们的心真不甘!当初多少人劝他,你不是斗心眼儿的人,不会搞关系,那种地方去不得,可他真是一个书呆子,一门心思相信政府„„”
一位储户对记者说:“不说别的,你看他进出多少千万元,拿出其中的500万元打通关节,保证屁事没有。大家都这么干,他一个人在那清高,能不倒霉?我们大家都跟着受了牵连,血汗钱拿不回来。”
2001年银鹰典当行被封后,在储户中引起惊恐,老百姓又纷纷到城市信用社去挤兑,当地政府和银行紧急筹款上千万元,仍难以满足汹汹储户„„这使漯河的城市信用社贷款难以收回、严重亏损等问题暴露出来,老百姓对金融机构失去了信心,又开始到银行挤兑,致使漯河市产生了更大的金融**。不得已有关部门只得向上级银行拆借、紧急筹款数亿元应付,并做工作劝阻储存大户提款„„
赵磊的家人说,赵磊最心痛的就是这些弱势群体。他多次提出让他出来运作,还储户的钱,他众多金融界的同学朋友也表示凑资赎出他,但对方的条件太苛刻,一要公安人员全程跟随,二要马上拍出1000万元资金作保,赵磊的朋友们正想筹集时,保金又涨到两千万元了,朋友们望而生畏,只得止步。
参加庭审的徐志辉律师说,“赵磊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没认清企业家应干什么,不应干什么,跟政府走得太近了。为政府背包袱是可以的,但什么时候也不要忘了市场规则和官场游戏。我们国家的企业正在逐步摆脱政府的干预,赵磊引以为据的、因靠着小城政府而崛起的长虹(绵阳)、健力宝(三水)、TCL(惠州)等企业的经验,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老皇历了,现在早就有变。”
徐律师这番话,来自赵磊早期的一番宏论,他认为:“中小城市是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的孵化器。因为中小城市原来基础比较薄弱,没有多少好企业,如果有几个好的企业进去了,而且前景比较好的话,能够得到独生子女式的扶持„„因为地方政府需要支柱企业。一旦有个好企业,政府就会把社会力量集中到这里。于是这些企业发展得很快,突破了地方局限,覆盖了全国。”
他没有预料到,曾看似地方支柱企业的兴亚集团,既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用政策和领导意志瞬间浇铸而成,也是在政府的坚持下,顷刻轰然坍塌;他所幻想的“独生子女式的扶持”,在歌舞升平时,是亲情,是双赢,一旦遇到风浪,就变成了出卖和自保;这位不甘于成为“幕僚”的金融博士,在风平浪静时,是地方政府大刀阔斧进行金融改革的光荣业绩,而一旦出现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就被毫不犹豫地推出来充当了牺牲品。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金融学博士的个人悲剧,但亦可以肯定,在事件背后,还有更多值得深思„„
第五篇:大学生因何违反三方协议
每年的二三月,当毕业生们迈进了大四下半学期时,也迈进了他们的就业选择期。很多学生在这一时期开始奔走于各个招聘会场,想要寻求一份满意的工作,就会涉及到了三方协议(三方协议是应届毕业生在第一次就业的时候必须签署的协议,由学生本人、毕业的学校和学生要去的单位三方签订。协议中明确了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学生报到、学校派遣、单位接收等内容)。
据了解,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生“被迫”违反三方协议。大学生并非法律意识淡薄的群体,那么为何违反协议的事情还时有发生呢?主要原因有“草率地签署协议”、“不按步骤填写盖章”等。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都想找到一份最好的工作,可能学生在三月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与单位签了三方协议。但四月份又碰到了一个更好、自己觉得更适合的工作,这就有可能造成违约现象的发生。
可能有些学生会对此产生顾虑,影响签订三方协议的积极性,其实并非是要学生拖到最后的一两个月才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而是提醒大家在签署协议时必须要考虑清楚、谨言慎行,遇到适合的工作还是应当尽早签订三方协议。
造成违约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几种,有的是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高,有的也可能因为受到了用人方的误导。有些用人单位在介绍公司情况时不全面,使得急于求职的学生,可能在还不完全了解公司状况的情况下就草率签署了三方协议。也有一些企业是由于自身招聘的时间有限,在某段时间内如果不签三方协议,以后就不能再签。
还有些学生在签三方协议时没有严格按照步骤操作,没等用人单位填写完毕、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鉴证盖章。自己填写完表后就直接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最终单位在填写时,工资待遇等与过去承诺的大相径庭,自己无奈地承担了结果。特别提醒大家:签署三方协议关键要了解自己、了解单位情况。
找份工作不容易,找份好工作更不容易,签署协议时忽略的细节可能会严重影响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心情,迫于找工作难及违约金的压力,毕业生也许会草草“就范”,可心中不免窝火。
多提几个问题,也许可以帮你防范各种可能的伤害:用人单位的工资税前还是税后?其中是否包含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是“城保”还是“镇保”?三险或五险的上缴情况等。(注:“镇保”工资中就不必扣除个人负担部分。如果是“城保”就要与用人单位明确你的工资当中是否包含社会保险金的个人承担部分。)
签订三方协议的注意事项
1.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可以到单位的办公现场去感受一下环境,同时了解一下工作内容。
2.签署三方协议时,不仅要注意用人单位名称要与单位的有效印件上的名称一致;学生自己的专业名称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还要注意服务期和违约金等条款。
3.签署后,学生应诚实守信,对自己负责。
4.学生要了解自己的档案去向,有些用人单位不具备存档资格,学生档案需放到人才中心。
免费师范生 服务年限不会缩短
针对一些人大代表对“免费师范生十年服务年限太长”的质疑,教育部部长周济回应说,“如果做教师连十年都坚持不下来,就不要读师范。”他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就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免费师范生的工作是一个试点工程。作为一个条件,他希望免费师范生能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基层的教育工作。
“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我的观点是,教育工作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愿意来当老师的人,我想他会长期地从事教育工作的。如果你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连十年教师都不想当,那就不要读这个师范生了,可以读别的。”(来源京华时报)
大学生村官上岗提前1个月
首批合格者6月得京户口
北京市人事局日前发布通知,2008年大学生村官的报名3月14日截止,选聘活动将自3月21日开始。因奥运会原因,今年大学生村官的体检、上岗比往年提前了近一个月。而首批连续两年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也将于6月得到北京市户口。
北京市人事局日前下发《关于印发〈2008选聘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今年全市13个郊区县将招聘3000名高校毕业生担任所属行政村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工作,实现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工作目标。因奥运会的原因,今年大学生村官选聘过程将略显紧凑,往年6月15日左右进行的体检今年将提前至5月25日之前进行,而往年7月10日左右才进行的欢送大会也要提前到6月30日前,同时完成集中培训并签订劳动合同。(来源晨报)
政协委员建议少招应届生担任公务员引争议
“机关不要,企业不要,经验哪里来?”3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原主席蒋以任“招录国家公务员应增加一项„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而不应大量招录应届毕业生”的观点在各大网站引起大讨论,部分网友盛赞该观点的同时,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如果该建议真正实施,大学生们到哪里找工作?
“大学生一到机关,就滋长骄傲情绪,眼睛就向上看。出主意、办事情脱离实际,不为基层和群众着想。”3月13日凌晨,该报道一上网,就受到网友的高度关注,截至13日21时,仅新浪网的网友跟帖就达到3310条,其中不乏“要举双手双脚赞成”的网友们。
一名在人事部门工作多年的网友建议,将公务员分为高中级和初级两类,初级公务员面向社会招考,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方可报考。高中级公务员从初级公务员中公开选调。这样,中央和省市的中高级公务员可以从基层选拔,“避免公务员从校门出来后在中央或省级机关工作,从科员一直到部长、厅长的情况。”
但支持的声音马上被反对声淹没,反方的主要意见是:应届大学生都没有经验,机关不要,企业不要,他们的经验哪里来?
一名新浪网友称,大部分大学生都充满活力、创意不断、工作卖命,正好可以给死气沉沉的机关带来清新的空气,政府机关的官僚作风是其制度本身造成的,为何单单让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埋单?
不少网友更是直陈: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少条件一般的大学生因为没有经验,一毕业就只好面临失业,如果这个提案通过了,大学生到哪里找工作?(来源南方都市报)
大学里“转专业”正蔚然成风
专家:风险大勿跟风
新学期伊始,不少高校正在展开“转专业”的工作,这让那些因高考填报志愿不慎而“入错行”的学生们兴奋不已:“总算可以再投一次胎了。”
从“冷”到“热”的趋势究竟有多少合理成分呢?“冷门”、“热门”都是相对而言的,这种划分很多都是社会舆论和传言造成的假相。只有拨开遮蔽在各种专业之上的“冷热”迷雾,才能得出理性的结果:转还是不转,转向什么。
虽然有些学科之间有交叉的领域,但是由于比坚持专业的同学少学了一年左右专业知识,跟进课程相当吃力,自尊心强的小王感觉和身边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现在又不能再转回去,即便回去又跟不上原来的课程,白白耽误了宝贵时间。”他说。
实际上,转专业要承担的风险还不止这些。对于转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既看不到本专业好的一面,又对新专业充满美好幻想。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将转专业作为“避风港”。
所以,打算转专业之前,不仅先要认清自己的思维特点、特长爱好等是否适合所转专业,还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转专业的研究方向,在社会上的主要业务、师资力量水平、课程设计等,不要跟风从众,更不要被专业的“外表”迷惑。(来源中青在线)
大学生求职警惕四大陷阱
陷阱1:不通过正规渠道招聘
小张在人才招聘会上找工作时,一中年男子说正在招聘一批业务经理,请她有空到他们单位去看看,并留下联系电话,还主动让小张将简历及联系电话给他。
点评:不要毫无防备地就把自己的简历等材料交给这样的单位,这样的单位内部管理很可能存在问题,甚至还存在欺骗毕业生的可能。
陷阱2:说工资高但要“先收费”
小李通过网上求职一家公司人事主管当即决定录用小李,并承诺了相当高的月薪待遇,但要求小李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交纳2000元押金,待他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后归还。
点评:少数不法人员企图利用高待遇的幌子,骗取毕业生的所谓押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大学生们千万不要相信刚工作就能轻易获得高收入。
陷阱3:要你介绍同学加盟
小王最近在某人才市场门口遇到了自称是某公司业务主管的一年轻人。他说公司正需要像小王所学专业的毕业生。同时,还让小王把自己的同学、朋友也带到公司一同发展。
点评:前些年,有不少大学生因被骗而涉足非法传销,到头来后悔不已。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如遇到类似这种对求职者非常主动并把加盟后的前景说得异常振奋人心,还要你介绍朋友一同加入的单位时,一定要想想“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的道理。
陷阱4:不将承诺写入合同
小潘在看到招聘广告上注明“每月提供住房补贴500元”。但进了这家单位后,她却发现工资单里并没有500元住房补贴。工作人员告诉她,这项补贴已经被取消了,并拿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给她看,合同上也没有约定单位要支付她该补贴。
点评:用人单位对招聘广告中的内容,并非必须承担履行义务。作为毕业生,如想要招聘单位兑现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最好将这些承诺写入双方的劳动合同条款中,由劳动法的约束力来督促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履行承诺。(来源信息时报)
大学生面试用上跨国视频
3月15日,在吴江泰金宝(苏州)电子有限公司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面试正在这里进行。参加面试的是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08届的6位毕业生,而对他们进行面试的两位主考官却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泰金宝(泰国)公司,双方通过视频进行交流。2006年,扬大信息学院与该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先后有40多名同学到该公司就业。由于两地相距遥远,公司特地采用了视频形式进行面试。(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