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局最后一公里专题调研

时间:2019-05-14 22:3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局最后一公里专题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局最后一公里专题调研》。

第一篇:XX局最后一公里专题调研

XX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调研报

县群教办: 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中央提出的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央强调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进一步摸清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和表现,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根据中央、省、市、县委及省、市局的要求规定,我局认真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本次调研从3月初开始,历时两个月,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是开展“走基层”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入企业、入市场、入农村,找问题、找原因、找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服务对象,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意见,帮助企业发展。二是开展“基层听音”活动,深入基层XX所,听取基层干部职工的诉求。加大对基层的关心关注和投入,寻求改善基层工作的硬设施、软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广泛征询意见,采取上门、入户、邮箱、热线电话、座谈会、纳谏信、意见征询函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XXX余份,收集改进作风、基层建设、维护群众利益、解决企业发展难

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及诉求XXXX条。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局针对XX职能提出的“三项治理”及相关要求,我局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表现,以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归纳分类,深入分析研究,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主要有:

1、领导基层下访时间少,与群众沟通较少,了解群众需求不够。

2、到企业、个体户及基层群众中开展法制宣传力度不够。

3、执法行为不规范,存在选择性执法、差异性执法等现象。对新的政策把握不够准确,执法时,存在使用法条失当的现象。

4、“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树立,群众诉求不能及时解决,有时存在“躲、绕、推”现象。

5、群众来我局办理业务不便,不知道负责事务的具体股室问题。

6、群众办理业务等待时间过长、反复准备资料等问题。

7、工作上满足于现状,主动性、危机感不够。

对此次调研中群众反映出的问题,结合省局提出的“三项治理”的整改要求,通过分门别类整理后,将前面3—7项问题均纳入了“执法不当、服务不周、干劲不足”的整改范围。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对策

1、关于领导基层下访时间少,与群众沟通较少,了解群众需求不够问题的整改方案。由局办公室牵头,班子成员按片区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下访走访、开门评议和意见收集等工作,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党组中心组会议上进行专门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根据需要形成定期走访、调查机制,尽可能的多抽时间下基层,走基层、看基层、听基层,做到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利于民、让惠于民。

2、关于到企业、个体户及基层群众中开展法制宣传力度不够的整改方案。首先,增加宣传频率和范围,加强宣传力度。除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契机进行宣传外,以14个XX所为基层宣传阵地,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及时更新宣传内容,让法律法规知识更多更及时地在群众中普及,让我们的宣传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群众多一些机会了解法律法规。其次,丰富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在群众中采取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册、播放宣传片、讲解知识点、现场接受咨询等多种宣传形式,采取多途径、多渠道、交叉式宣传,让群众最大限度地了解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最后,重视宣传过程,注重宣传效果。重视宣传过程,杜绝敷衍了事、应付交差的宣传心理;杜绝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

效,争取做到我们多宣传一次,群众多了解一些。

3、关于“执法不当”的整改方案。首先,通过调阅审查行政执法的案卷、文档资料,从中排查、梳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普遍性问题。其次,采取明访、暗访、回访等方式,将执法监督关口前移,突出群众参与,向行政执法主体、行政管理相对人、有关知情人调查了解行政执法情况,主动查找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检查、访查的结果召开评议会,对有关单位自查自纠情况展开评查。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对于执法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要进行正面宣传、总结推广;对于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要敢于直面,深刻剖析产生原因,下真功夫加以集中治理。最后,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执法不当问题,要杜绝护短遮丑;要杜绝选择性办案、差异性执法;要杜绝办人情案,区别对待;要杜绝同案不同罚的现象。严格按照执法责任制的规定,采取约谈、通报批评、下达执法监督建议书等方式,责令有关单位和执法人员限期整改,视情节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4、关于“服务不周”的整改方案。首先,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破除急躁情绪,按照“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登记窗口的干部职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服务意识教育、群众观点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激发服务热情,创新服务理念,为市场主体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其次,对登记窗口的干部职工开展业务技能和礼节礼仪、文

明用语等教育培训,让登记人员尽快熟悉掌握新的登记制度、表格规范、登记软件操作等,提高业务水平。让登记人员规范礼貌文明用语,提升XX形象。将每个股室的职权范围、相关办事人员的分工进行归类,并进行公示,提高办公效能。制作办理业务所需资料清单,向办事群众发放,使群众不走冤枉路,提高服务质量。再次,大力开展服务标兵竞赛活动,比业务水平、比办事效率、比服务态度、比服务效果,树立表彰一批服务标兵、岗位能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最后,如发现或接到举报在为民服务过程中有“躲、绕、推”现象,将对相关当事人进行查处。县局对全系统开展“服务不周”专项治理活动适时进行通报,重点通报存在的问题,并责成限期整改,直到纠正为止,切实把XX服务窗口打造成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示范单位。

5、关于“干劲不足”的整改方案。首先,大兴“两学一训”,提升能力素质。一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先补什么的原则,学习与履职紧密相关的XX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及现代管理等知识。二是学习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特别是身边典型,增强典型的感染力和可学性,让干部职工在比较中发现差距,在差距中激发学习热情和工作干劲。三是大力开展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因岗施教、因人而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大力推行“三亮”,主动接受监督。亮标准:将党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履职要求、责任追究和廉政承诺等标准进行公开,方便服务对象和人民

群众知情办事、开展监督。亮身份:公开党员的姓名、职务、工作职责等信息,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强化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亮承诺:制定岗位承诺牌、发放承诺服务名片等方式,将承诺事项向群众公开,确保承诺事项高质高效兑现。再次,广泛开展“三比”,激发内在动力。比技能: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标兵评比等活动,比政策法规理论功底、比业务熟练程度、比做群众工作水平,评优树模,切实履行职责的能力。比作风:比事业心、责任心,比工作态度、比工作纪律,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比业绩: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坚持阶段性重大工作评比,引导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勇挑重担,积极创造一流业绩

针对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局将结合“三项治理”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XX职能作用,积极解决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让政策不打折,让服务不缩水,让群众实惠不减量,做到不偏不空不虚,坚持走实“最后一公里”。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到实处,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放心。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XX部门监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监管服务的态度和效率、监管服务的规范发生的明显改观,让群众真正成为受益者。

XX局

2014年X月XX日

第二篇: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调研报告

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走实、走稳、走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最后一公里”涉及领域广、事务多,问题更具体、更庞杂,同时与群众贴得最近,群众感受最为直观。一些事可能看似不大,但桩桩件件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基层“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如果基层服务做得不好不细,不仅大大伤害群众感情、影响群众生活,还可能损伤整个“肌体”的健康;如果基层工作不扎实,上面政策制定得再好,都可能沦为空中楼阁、一纸空文。近些年,党和国家出台了许多惠民利民富民政策,但有些好政策“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走在路上”,落实不到群众的身上。这说明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存在“末梢堵塞”的问题,造成问题遗留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到基层村社去,扑下身子,真真切切听取群众呼声,把问题在基层解决,补齐“短板”,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把实惠更多地送给群众。针对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深入了村社和单位进行了走访座谈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情况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深入了玉龙村、镇中小学和卫生院。玉龙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510户,1901人,34名党员。60岁以上老人 357人,外出务工936人,在校学生272人。有耕地1460亩,其中水田623亩,旱地837亩,村两委成员5人。

在调研过程中,我通过到农户家中走访、找村社党员社员代表座谈、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共收集到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群众意见共 9条。

二、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

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表现,以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我通过认真梳理、归纳分类、深入分析研究,我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主要有:

1、部分惠民政策,困难群众救济救助、农村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等政策公开透明程度不够,享受待遇人群不公平公正,有个别镇村干部优亲厚友,个别不符合条件的群众享受了低保救济,个别真正困难的群众没有享受到党的优惠政策。

2、部分审批项目程序繁琐,需要提供的资料较多,办事流程较长,办事效率低下。部分干部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影响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3、部分村主道路是上世纪90年代所修建的柏油路面,很多地方已经严重损毁,部分村与村之间还存在断头路,造成群众出行困难。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帮助修建为水泥路面,方便群众出行。

4、部分村社的广播不通,广播线路检修维修不及时,广播喇叭安装不合理,使部分群众听不到广播,不能及时知晓政策和法律法规。导致部分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不理解支持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工作,对我们工作的正常推进形成了阻碍。

5、部分村社的塘、库、堰和渠系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关不住、存不了、放不了水,导致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6、由于涪西地处偏远,学校师资严重缺乏,特别是年轻教师较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部分老教师爱岗敬业精神不强、教学研究不够深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7、镇卫生院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医疗设施设备,导致许多常规项目无法正常开展,群众看病就医要到大医院,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负担。病源流失严重,医院正常收入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8、部分镇村党员干部责任心不强,宗旨意识淡薄,深入村社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较少,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发挥不够好。

9、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经费较少,缺少必要的服务群众的能力和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上述人民群众关心的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通过分析问题、了解政策,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措施和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针对第一条:建议在全镇范围内对生产生活困难群众和危房户开展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弄清困难情况、困难程度、家庭状况、危住房状况;对全镇范围内的已经领取低保的对象进行一次逐村逐户的审核,对于不符合低保条件或者以前符合现在已经致富的低保户,要坚决予以取消。要及时公布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尽量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要让群众参与、评议享受范围和享受对象,要真正将农村困难群体纳入政府照顾的范围,让党的阳光温暖每一个真正困难群众的心、让党的救助政策惠及每一个真正困难的群众,让每一个真正困难的群众都够安全居住、安心生产生活,发家致富。

2、针对第二条:建议上级有关涉农部门根据目前的办事规程,尽快商讨并制定农房建设用地、养殖用地、计划生育、大病救助、房产办证等方面的简化程序,合并、减少相关程序和资料,方便群众办事。镇相关业务部门,要对办事群众做好耐心的宣传解释工作,要一次性告知群众办理程序和所需资料,减少办事群众来往次数,减轻群众负担。热情接待办事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埋怨”变为理解、支持和配合。

3、针对第三条: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断头路、损毁柏油路面实际情况,对村级道路建设资金予以一定形式的补贴补助,加快村级断头路、损毁柏油路的硬化,方便群众出行。村民委员会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通过修路理事会积极动员、协调群众投资投劳,主动建设,并做好道路质量的监管工作,改善部分村社群众出行难问题。

4、针对第四条:建议广通网络公司对全镇范围内的广播线路进行一次排查检修,及时对原有线路进行改造升级,对损坏的喇叭进行 更换处理;结合当地村社群众意见和实际情况,对部分线路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合理布局并添置喇叭,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收听到广播,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推进和执行。

5、针对第五条:建议组织相关部门和村民委员会对全镇范围内的塘、库、堰及渠系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积极争取资金对病险水库和渠系进行整治。各村民委员会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和资金,宣传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对本辖区内的小型堰塘、渠系进行维修整治,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6、针对第六条: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偏远学校、教学点的师资支持力度,对师资力量进行统筹分配,为偏远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年轻优秀教师。加大建立健全对偏远学校教师的奖励机制,加强对偏远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让偏远学校的教师能够真心实意地留下来爱岗敬业、教学钻研、安心工作,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让群众放心。乡镇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加强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让他们能够真正在学校扎根下来,认真学习和教育。

7、针对第七条:建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加强对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的配置和人员的培训,为乡镇卫生院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使乡镇卫生院有能力能够正常开展一些常规的医疗和辅助检查项 目,让广大群众能够就近医疗。乡镇卫生院更是要加强对自身职工和资源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和为民服务的态度,认真学习专业技术提高技能,增强为病人服务的能力,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8、针对第八条:建议要充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每个党员干部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教育镇村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率先垂范,反对一切形式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真正把群众当成我们的亲人和兄弟姐妹,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真心实意带领群众致富。

9、针对第九条:建议一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使村支部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坚强集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切实成为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特别是支部书记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懂经营、会管理,有发展经济的本领,要勇于和善于为集体经济发展做出服务。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村级闲置学校、集体山林、集体机动土地等资产资源,吸引动员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三是要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对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要予以优先立项和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基础条件。

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关系着全面深化改 革各项任务和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推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健康有序有效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主动解民难、排民忧,竭尽所能做顺民心、达民意的事,做实群众工作,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为“零公里”。

第三篇:最后一公里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最后一公里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为深入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四风”问题,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局深入企业开展了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大调研活动。通过实地查看、开展座谈、填写调查问卷等形式,切实了解企业和群众的所思所盼、最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听取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找准**服务企业的突破口,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走访调研活动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活动对辖区内的**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走访、座谈和征求意见,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局办证窗口进行了意见征集,共发放《**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表》意见征求表共19份,收集意见及建议10条。

二、认真梳理分析调研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过座谈了解和征求的意见建议等信息反馈,企业和办证群众对质监的行政服务工作均给予了满意的评价,认为质监工作人员服务和提示做得比较好,能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执法能做到文明执法、亮证执法、阳光执法,无 “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故意为难企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企业和服务对象的感情联系,为进一步做好质监工作提供了一个自我剖析、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平台,**质监局将以此为契机,梳理总结工作经验、强化业务知识学习,细致研究改进措施,建立健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质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乡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doc

中共**乡委员会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调研报告

按照盐委群办发[2014]27号《关于对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我乡召开了党委会议,对工作开展进行了专门的讨论、部署,落实相关人员,从5月9日至13日收集各村(社区)“四本台帐”内容,并认真梳理,现就查找问题和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群众反映的主要突出问题

通过认真总结、仔细梳理,目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方面问题

1、村组道路建设

近年来,我乡村组道路建设在群众、国家和社会支持下,取得了明显成绩,村组公路畅通率还是比较高,但在维护、管理上暴露出很多问题:断板和垮塌在一定部位较多;有些还是土路,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群众普遍希望国家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影响生活生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农田水利建设

近年来,由于急端天气出现较多,特别是去年7.22洪涝灾害,1

给原本保障脆弱的农田灌溉带来很多影响,加之很多蓄水设施年久失修,蓄水灌溉能力普遍降低,湍江河两岸农田排水不畅。

3、土地荒芜和经营

由于近年来外出务工较多,农村劳动力紧缺,农村出现土地荒芜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土地承包经营因土地远近零散、土壤肥沃、群众思想等原因,要成片流转发展产业有很多困难。

(二)、民生保障方面问题

1、安全饮用水方面

近些年来,通过国家红尘打水等项目,绝大多数群众安全饮水基本能得到解决,但仍有乡场镇、凤堂村六组、五柳村五组、太元观村六组等地方群众在天稍微旱时就没有水。

2、扶贫攻坚方面

通过对困难群众调研走访,目前导致贫困群众生活困难、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因病致贫。很大一部分家庭因一个人生大病,原本好过的家庭又陷入困难之中;二是子女上学。一些家庭因供养子女读书致使生活拮据;三是因年老和本能不足。

3、社会救助方面

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群众还是非常满意。但在医疗救助上,群众反映大病救助离要求还有距离。一些慢性病还没完全纳入救助范围,方便报销服务上还要加强等。在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上五保上要求加入的对象较多,低保分配不公等问题;在教育方面主要是教师老化且不足,加之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层面教育有困难,群众反映上级要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4、部分群众入户难

全乡累计涉及19个家庭子女没有户口,属“黑人”,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因父母没结婚证、生育证或准生证,目前有的子女上学没户口就无法正常办理相关手续和享受优惠政策。

(三)干部“四风”和作风方面

一些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点、群众意识淡薄,和群众感情疏远;群众办理业务等待时间过长、反复准备资料;工作中习惯当传声筒,电话指挥,和群众面对面交谈,倾听群众心声的少了;部份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及时,存在敷衍塞责现象;部份干部坐等上门多、不愿沉下去,存在“机关化”现象;个别村两委班子不够团结,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几年都是以个样,没有进展,没有起色;一些干部吃苦精神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大学生村官普遍表现基层工作经验不足。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从乡村干部思想深层次上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系统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度的认识。经常把学习当作软任务,把工作作为硬指标,因工作忙而放松学习;出现了学习与工作脱节的现象,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经常性,学习的高度、深度、广度和力度不够。

2、精神状态未能积极有效地调整到当前实际情况的要求上来,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为自己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行,有时甚至产生松劲的念头,满足于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

3、对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时常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没有完全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去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工作中被动应付性的多,而根据实际需要,主动思考、主动解决现场存在问题少,在履职上做得还很不够。

4、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

三、对策及建议

总体上要求所有干部要把深入基层,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常态化,最大限度地拉近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要经常体察群众所思、所需、所盼、所忧,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真抓实干:

(一)、解放思想,着力提高乡村干部素质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以及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克服因循守旧、“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真抓实干、以民为本的大局意识,真情服务群众;对窗口部门干部进行业务培训、评比和考核,制作办理业务所需资料清单,向办事群众发放,使群众不走冤枉路。

(二)、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民生问题

要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对症

下药,逐一解决:一是对群众反映的安全饮水、生产路建设、扶贫、低保等问题,凡在本辖区范围内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二是凡当下不能解决,协调相关部门,分步实施,如金永公路建设经过现场办公在年底前有望建成;三是教育、卫生、入户等涉及政策层面的问题。及时和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政策,逐步解决。总之,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取信于民的根本。

(三)、转变作风,着力加快社会发展步伐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门路,门路多不多,关键看干部。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拓宽群众的致富思路,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引导干部带头致富;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考虑在几年后土地无人种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业主引进工作,给业主提供较好的服务平台,解决农村日益荒芜土地增多的问题;通过转干部作风带民风,加快我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14年5月13日

第五篇:最后一公里现状

一、现状:

1.1国内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研究现状:

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不长,电子商务物流是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而逐步成长和发展的,目前并不完善。关于电子商务物流,尤其是在以个体消费者为终端的 B2C 和 C2C 型电子商务中,“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的各种投诉和粗放型配送等负面新闻报道非常多。目前,在所有的电子商务模式中,B2C 型电子商务的信誉、规模和服务的多样性和范围等的发展远超其它模式,根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预测,到 2017年,中国的 B2C 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占据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 46%。

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有许多独有的特性。电子商务在中国是新生事物和内在文化融合的行为。目前,国内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特别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研究比较少,由于起步较晚,几乎找不到 2007 年之前的文献资料。

近三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从多个角度对“最后一公里”配送进行了一些探讨、尝试和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分别从客户需求、存在的瓶颈、配送模式、运营模式、共同配送以及其它方面等研究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

1.1.1 从客户需求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

针对客户需求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早,早在 2007 年,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方平就从优化业务流程出发,依托现代化的物流网络开展缩短实物配送时间研究,探讨了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实物传送速度的期望,并提出通过利用邮政的物流网络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两条途径来解决电子商务的末端物流问题。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实现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客户需求的研究更加准确化和具体化,例如,通过提高货物配送的及时性、满足个性化的配送需求和加强互动性等来创造客户价值(林岳,2013);以及通过建立以社区(或农村)为配送和信用中心的第三方配送、认证体系,使得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网络可以覆盖每个顾客的生活区,具有送货距离近,又没有时间限制等特点,从而能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为用户提供接收货物的极大便利性和灵活性。这是间接配送模式的雏形,实用性较差。

1.1.2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的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或瓶颈的研究比较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针对现有问题或瓶颈产生的原因的研究;二是在对现有问题或瓶颈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直接针对电子商务物流现有问题或瓶颈产生原因开展的研究,其结论往往随出发点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徐健指出,电子商务物流在配送上与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相比的最大的变化是面向客户的部分,国内电子商务物流缺乏规模经济、需要客户的参与以及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使得电子商务物流面临严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议采用订单聚合策略、数字替代策略和无顾客参与策略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可行的措施(徐健,2007)。魏亚丽等人(2013)完全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归因于企业观念单

一、政府政策不合理、物流设施差、用工难以及快递公司自用型配送点多而公用型配送点少等。彭频等(2012)分析了国内快递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市场秩序混乱,管理模式陈旧,技术装备差,服务意识差等,提出通过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发挥政府监管和引导作用,增加技术装备建设,提升效率,创新客户服务,开展职业技能的鉴定和培训工作,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来提高行业竞争力。卢凯(2013)则从逆向配送的角度,对国内电子商务物流的信息系统做了总结,认为国内快递业的信息化程度偏低是制约电子商务物流及“最后一公里”配送发展的关键因素。张凯冰(2011)指出,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物流效率低下,提出发展适合电子商务的物流产业,建立高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统应该是目前解决“物流瓶颈”的稳妥办法,建议选择适应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同时建立企业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立体式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而吴忠等人(2004)从电子商务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很多瓶颈,其中之一就是物流系统的落后,并为解决电子商务物流瓶颈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优化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推进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延伸服务、建立基于 WEB的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等。概括起来,现有的这些针对针对电子商务物流瓶颈产生原因开展的研究大都属于定性分析,随作者的出发点不同而不同,没有达成统一、有效的观点,也没有针对这些原因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在对现有问题或瓶颈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有各自的侧重点。例如,朱道立等人(2011)从电子商务物流的结构出发,分析了其中的若干竞争和协调问题,为一些瓶颈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价值。又如,华中师范大学的郭道猛(2010)通过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瓶颈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第三方小区物流联盟模式的解决方案,而张云如在2011 年的民营快递业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则分析了国内民营快递行业的困境并探讨了借助资本和科技的力量来改善物流作业能力,建议通过改变网络构建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瓶颈,不过,由于国内的物流企业众多,该方案的适用性并不令人满意。可以看出,这些解决方案往往是针对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问题,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局限性也很大。

1.1.3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研究也比较多,包括对投递或派送模式的研究、末端运输方式的研究以及关于电子商务企业如何选择其末端配送模式或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等。张俊山(2012)在分析了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与普通快件配送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派送网点投递模式,具有全天服务、服务半径小、短程配送和可以再投递(自提)等优点,但这些网点的管理难度大,稳定性也较差。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方玺等人(2012)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最后一公里”收发模式,包括快递零售店、地铁收发室、社区收发室和快递 24 小时公共智能包裹站等四种配送模式利弊的详细分析和探讨,结合对“最后一公里”派送模式的发展与监管探索,提出了合理引导新的派发模式的八项意见,为政府监管部门对电子商务物流实施管理提供了一些参考。张昕(2013)基于零售业状态改变和社区服务发展,分析了末端物流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对末端物流已经运行的各种新模式的差异点和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基于电子商务供应链关系提出了多种合作模式,根据供需情况和纵向一体化战略考虑了三个决策点,提出电子商务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选择适当的合作模式的决策路径。虽然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商务物流中因配送模式造成的各种问题,但是他们为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河北经贸大学的安乔治等人(2011)从末端运输方式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他们通过分析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势,建议利用公交网络在城区覆盖的全面性和公交车厢一般都有有效的可用空闲空间等特点,提出了构建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同城配送体系的框架。目前,针对“最后一公里”运输方式的研究往往只以节约配送成本为目的,并没有对电子商务客户的实际需求给予充分的考虑,因此,实用性不够理想。

针对电子商务企业如何选择其末端配送模式和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一般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目的。例如,郑捷扬等(2013)通过分析亚马逊和京东在末端配送模式上的差异和差异选择的原因,提出电子商务末端配送模式的选择应遵循三个原则,即基于现状地制宜、提倡小规模快递加盟和发展终端服务公司,以有效改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张宇等人(2012)利用 BALLOW 物流二维决策模型,结合 B2C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运用决策矩阵解决 B2C 企业与物流配送模式的匹配选择问题,通过衡量企业管理物流的能力和相对于同类型企业的成本优势,针对我国大多数 B2C 电子商务提供商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其配送的情况,为 B2C 企业建立了选择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具体配送模式的探索。例如,赵青(2013)通过对邮政投递网现状的梳理、分析,结合市场、客户对货物投递的需求,总结出目前邮政投递网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所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投递经验和国内民营企业快递公司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主要措施,提出通过创新模式,整合资源,找出适应中国邮政的电子商务小包投递的解决方案,包括通过信报合投、发展邮件签约投递;升级报箱,建立公共投递包裹箱,以及外包投递模式等。李向文等在破解电商物流最后公里配送难题创新模式探索一文中,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存在各项困难,包括配送车辆选择困难,车型选择困难;“最后一公里”配送人员招聘困难;“最后一公里”车辆停靠装卸困难;“最后一公里”仓储困难;“最后一公里”配送信息化程度低;“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覆盖范围不全;地址不规范;限行政策等等。针对这些困难,在综合世界各地和全国各种配送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 10 种“最后一公里”配送方法,即送货上门、便利店、第三方快捷点联盟、外包物流站点取货、邮局站点、公交配送、地铁站自取、配送塔自动配送、大学校园自取以及无人驾驶直升机自动配送等。通过对其这些配送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一种破解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模式,即构建基于智能手机的同城配送物流信息平台,采用社区配送塔进行穿梭取送货。显然这些新的配送方法的实施需要多种技术、设施以及人员的支持,任何一种单一的配送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 配送中的各种中矛盾问题,而且没有给出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也没有考虑电子商务客户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1.1.4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运营模式的研究

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运营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经营方式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山东行政学院的张胜英(2011)对我国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经营模式的总结,指出目前在我国存在两种电子商务物流运营模式,即电子商务提供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同经营的模式和由电子商务提供商自主经营的模式,并使用 SWOT 方法分析了这两种经营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实际上这一结论并不全面,在实际中,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独立承担的经营模式也很常见。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方向的研究一般以解决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困难为出发点。例如,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姜波(2012)基于 POCKET 模型,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应通过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整合再造业务、提升关键资源能力等途径向服务定制化和技术密集化等转变,刘艳秋(2006)分析了物流配送在B2C 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B2C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点,即配送地点分散,订货时间不同,时效性不同,商品种类不同和配送批量小等,分析了电子商务网站自己组建物流配送体系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和利用邮政服务配送模式三种模式的不足和改进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研究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2.2.5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共同配送的研究 共同配送是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由于配送单小(即一个配送单中的物品数量很少)、但单数量巨大且配送地址过于分散而造成的配送成本过高问题而提出来的。在初期主要是针对这个概念的研究。日本工业标准 JIS 把共同配送定义为:“为提高物流效率,对许多货主一起进行配送”。在城市里,为了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货运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者,使用一套运输系统的配送。国内的学者,范李平(2004)认为,共同配送是多个物流公司的合作,他们是在物流配送中心的统一协调下,联合在一起对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用户进行配送,以求实现配送规模经济和运输资源的共享。何景华(2001)认为共同配送就是把过去按不同货主、不同商品分别进行的配送,改为不区分货主和商品,集中进行的货物运输,是配送的集约化。作为物流术语,共同配送被定义为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城市共同配送是在城市特定区域内,商业流通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对配送资源进行整合和规划,共同针对城市某一区域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提供多功能增值服务,优化组合后形成的新系统,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化。随着共同配送概念的清晰,关于如何有效地运用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张露方(2013)等分析了电子商务物流中末端配送存在的弊病,提出将共同配送模式应用到电子商务物流的末端配送,分析了共同配送模式在电子商务物流末端的运作方法,建立了由多家企业共用末端配送站的共同配送模式,并从社会效益、成本、收益、服务水平和组织管理方面对自营末端配送和公共末端配送进行了比较。路欢欢等人(2013)结合共同配送的理念,对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发展路径进行了介绍,指出通过建立共同配送的自提网点、便利店和物业公司代办的自提业务以及自提货柜的投放,可以有效促进城市配送效率的提升,但是应该注意各配送相关方利益的协调和责任的界定。谭永勤(2013)介绍了城市物流和共同配送的含义及共同配送的特点,并使用 SWOT 分析法,对在株洲实施共同配送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共同配送模式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有助于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发挥物流协会作用和推进物流信息化、平台化与标准化建设。

2.2.6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其他方面的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研究很多,由于不便于一一归类,这里统一归为其他方面的研究。包括服务质量、配送中心选址、信息化、智能化、降低成本等多项内容。

在服务质量方面,徐俊杰(2013)构建了包含上门投递服务质量的四个评价维度、上门投递服务满意度和客户自提意愿六个变量的配送服务质量模型。并依据 310 份网上调查问卷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上门投递的可靠性、服务态度和服务柔性对客户的满意水平产生了较弱程度的正向影响和上门投递差异处理质量对客户的满意的影响不显著两个结论。同时也发现上门投递服务柔性与差异处理对客户自提意愿的直接影响并没有得到验证,上门投递的客户满意度对客户自提意愿的影响也没有通过验证。这些结果表明我国电子商务客户可能形成对上门投递的依赖心理,解释了客户自提乏力的原因。王玲玉(2011)分析了 B2C 电子商务物流中末端配送的特殊性要求,包括响应速度快、作业规范化、现代化、配送服务柔性高等内容,结合衡量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能力的四个评价指标,即配送业务能力、户服务能力、柔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建立了配送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配送中心选址方面,陶莹(2005)指出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的业务量大,配送频繁,单个配送中心无法按时执行配送业务,需要建立多级、多层次的网络和配送中心体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确定电子商务物流中的一级配送中心和二级配送中心的选址。同时指出一级配送中心的选址应主要考虑库存费用,二级配送中心的选址则主要考虑运输费用。最后按照所提出的决策机制确定出两级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案。

在信息化方面,冯永健(2005)分析了基于 FRID 技术电子商务物流功能:指出基于 RFID 技术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对管理自动化、过程监督、过程追踪和分析及预测具有重大意义。在配送规划的智能化方面,王晓博等(2007)根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具有的位置分散、订单多、批量小和重复路线多等特殊性,使用混合策略,分别采用两种人工智能方法进行路线分组和路线优化。刘伟国(2007)则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实时监控与调度问题,根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复杂性特点,引入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的知识表示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物流配送问题的树状表示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信息搜索与处理效率和辨识与推理效率,为物流配送的智能化科学调度奠定基础。在降低成本方面,石元敏(2013)以长三角地区的小型 B2C 企业为例,探讨了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列出了影响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包括运输成本(正向运输成本和逆向运输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和仓储成本)以及其它成本。建议通过结成联盟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议价、利用完善的城市公交完成货物配送以及利用农村的县级班车系统和站点附近的便利店来完成配送等方法来降低物流成本。范月娇(2011)通过引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半径的概念来平衡降低成本和满足客户需求之间的矛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半径是指物流配送企业按照电子商务企业客户在一定区域内的分布状况,根据自身的物流配送能力和外部环境条件,以满足电子商务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以低成本高水平为目标而实施物流配送服务所形成的电子商务客户市场的空间服务范围。如果电子商务企业完全将物流配送服务外包,可利用断裂点公式来界定服务半径,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防止多个电商商家的外包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因抢占市场而产生的不良竞争。叶扬(2011)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影响配送成本的因素,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得出中国快递业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是民营企业的增长率高于国有企业的增长率,增长率差异越大,制度变迁的过程越快,民营快递业成为减少物流成本、缩短配送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促进者。

总之,从这些对国内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客户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已经非常清晰,也有了一些解决思路,但大部分是分析总结性的论述,可操作性不强。也没有从电子商务客户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例如,没有明确指出客户需要什么?某种配送方法是否具有操作性?以及如何鼓励客户接受提出的解决方案等。几乎没有从电子商务物流整体的高度,全面的分析总结。对于 B2C 型电子商务来说,只有决定了“最后一公里”的网点分布战略,才能更好地推进网络的建设,而目前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也没有结合国外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客户具体需求的解决方案。因此,可以说这些研究并没有从整体上重视电子商务物流问题,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实际问题,也不能从理论上对解决中国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问题给出有效的指导。

1.2国外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研究现状: 相对于我国大陆,美、欧及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和台湾等发达地区的物流和电子商务起步都比较早,发展时间也相对较长。“最后一公里”配送虽然只是整个供应链中的一小段,但却是直接接触客户,最重要的一段配送。“最后一公里” 配送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研究也从简单的定义(“最后一公里” 配送不能简单采用整个供应链中其它阶段的运输方式,只能通过汽车、甚至是一些比汽车更节油和经济的运输方式来将商品配送到客户家中。)发展到涵盖了电子商务物流及其“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各个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向,即关于电子商务物流基本理论、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配送模式、配送体系及具体案例、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提货点和电子商务物流驱动因素等的研究。

1.2.1关于电子商务物流基本理论的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基本理论的研究非常多,研究内容也非常丰富。可进一步分为三个方面,即关于电子商务物流基本概念的研究、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质量的相关研究以及关于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物流分类方法的研究等。

针对电子商务物流基本概念的研究,一般以澄清相关的概念为目的。例如,Gunasekaran 等人(2002)、Boyer 等人(2013)、Eiichi和Yasushi(2003)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电子商务物流的定义,并论证了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Boyer 等人(2009)已指出了“最后一公里”概念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货物配送、电子商务和便利店配送等。Linder(2011)通过对城市货物配送、电子商务和便利店配送等领域中“最后一公里”配送涉及的元素和活动的分析,对“最后一公里”物流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世界著名的物流供应商DHL 公司也给出了“最后一公里”物流的定义;Auramo 等人(2002)认为每个电子商务企业都有机会来设计自己的“最后一公里”物流,并指出配送的准确性、配送频率、和配送的间是影响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质量的关键因素;Wohlrab等人(2012)和 Gevaers(2014)从 B2C 电子商务物流的角度分别描述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可能涉及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明确指出“最后一公里”配送是电子商务物流中的最后一段,在该阶段,需要将商品配送到最终接收人的家中、指定的地址或提货点。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质量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针对评价指标的研究和对影响配送质量因素的分析等。前者如 Bayles(2001)给出的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物流的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来源于电子商务交易的特点、配送时间、配送的可靠性、配送的灵活性、配送的质量和信息处理等内容。对影响配送质量因素的分析比较繁杂,例如 Esper(2003),Madlberge(2004)和 Reynolds(2001)只是分别论证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重要性;Lee 等人(2001)则指出在节假日等电子商务交易量激增的购物季节,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往往存在严重的问题,会造成商品不能及时送达和配送服务质量的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引起电子商务交易量的下降。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分类方法的研究很多。目前,最新的一种分类是 Roel Gevaers 等人(2011)提出的基于配送商品的价值来对“最后一公里”配送进行分类,他们认为“最后一公里”配送通常是供应链中效率最低的部分之一,而在总物流成本中的比例却很高,因此,根据配送商品的价值,将“最后一公里”配送分为低价值消费品配送、中等价值商品配送以及高价值耐用商品配送三种类型。

1.2.2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的研究

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找出造成“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的可变因素,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尽可能降低成本或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Steinfield, 1995)。Gevaers 等人(2011)认为投递失败、道路拥堵和非最优的装货率都会增加“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成本、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效率;Punakivi 等人(2001)通过对各种不同的配送方式的研究,发现人工成本是造成“最后一公里”成本偏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无人值守的配送模式则更有利于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最后一公里”配送是 B2C 电子商务的最大挑战之一,由于需要将货物配送到客户的家中或指定的地址,对于一些微利的电子商务交易,例如网上超市,做到既盈利又能提供优质的配送服务就非常困难。无人看管的储物柜进行商品配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配送费用。但目前,无人看管的储物柜或接收箱配送模式并没有能得到广泛推广,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成本和客户的认可程度。为了便于客户提取货物,储物柜或接收箱一般安装在客户的车库或家门口。同时,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性,往往需要对储物柜或接收箱配备电子锁等安全设施。可以说初期的投资一般很大,而由于接收箱基本上是专用的,因此利用率通常不高也不稳定。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或避免重复投递,降低配送成本,但是投资的回收周期很长。

Punakivi 等人(2002)通过对快速消费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方式,包括送货上门、在家门口或车库安装收货箱等方式的研究,提出了共享收货箱或公共储物柜的概念。这样,末端配送人员只需将商品配送到共享的收货箱,并通知客户在相应的时间段将货物取走即可。可提高收货箱的利用率,降低“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缩短投资的回收周期。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明确地给出如何构建基于共享收货箱的收货系统。此外,共享收货箱的回报率以及维护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现实。

此外,也有从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电子商务物流或“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例如,Ballou(2004)认为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将“最后一公里”物流外包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建立“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的投资成本太大,同时也指出“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应当能够妥善解决货款的收取和退货的处理,并对物流服务的配送费用和定价模式进行了探讨,有助于对“最后一公里”成本的研究。Ring 等人(2001)认为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面临两大成本杀手,即取货成本和配送成本。对电子商务企业或商品提供者来说,配送模式的选择应以更大限度的减少配送时间和提高单位小时的配送次数为目的,同时应考虑对客户的便利性和物流公司在财政上的可行性。Cooke 等人(2004)则更关注客户是否愿意为无人看管的提货柜模式或额外的服务支付更多的费用,即将配送成本向客户转嫁的可行性。

1.2.3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配送模式是影响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这会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选择。在实际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或发展适合自己的、高效的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

配送模式(Reynolds,2001和 Sachiko,2003)。目前,国外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配送中存在的特定问题的分析和某种配送模式的适用情况或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程度的研究以及配送模式信息化和发展方向的研究。

针对配送中存在的特定问题的分析一般以解决特定的问题为目的。例如,Alecandra 等(2011)针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巨大压力,提出了从两个方面来缓解交通压力,一是对商务区的配送时间进行调整,即将在交通高峰期进行货物运输改为在非高峰期来配送,以达到缓解交通,减少由于堵车等待而造成的排放的目的。二是在客户收货地址集中的地方或附近建立一些的提货点,包括电子取货柜或便利店等,既可避免重复运输,又便于控制成本。

Bruno(2012)结合 B2C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特点,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三个常见方案,即全部配送到家、配送到家和提货点混合型和全部配送到提货点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了一个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

针对特定配送模式适用情况的研究也很常见。例如,Jun-jie Xu 等人(2013)基于从淘宝网上得到的数据对自助取货这种“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配送的方便程度、网上购物的年限、网上购物的频率和商品的价值是影响电子商务客户是否选择自愿取货的主要因素。通过从这几个方面对淘宝网用户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自愿取货的吸引力有限,自主取货在当前与传统服务相比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虽然作者自己也承认这种研究 方式不够严谨,没有考虑商家的服务承诺和一些激励客户自愿选择取货服务的措施,但对开展自主取货这种配送模式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Wei Wang(2012)总结了网上零售商物流配送网络的特征,分析了物流配送点的方式,建议网上零售商选择便利店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来共同经营基于自动化自助取货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也可以联合物流服务企业、网上零售商和存储设备供应商一起提供自动化配送服务。Alberto 等人(2005)指出涉及 B2C 和实体商品配送的电子商务企业都需要面对“最后一公里”问题,需要根据商业模式的特征和服务理念,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为此制订了 4 个基本原则。(1)重视商业模式和物流规划之间的重要联系,以提供商业盈利为基本出发点,对实体商品的物流进行管理;(2)建立相关的成本在送货到家、送货到商店或取货点之间互换的参考模式;(3)明确适当的解决方案的主要规划和管理水平之间的相关成本关系;(4)在传统商业企业管理多层次配送系统过程中,警惕发生电子商务陷阱的危险性。并对影响物流设计选择的变量进行了评估,分析和模拟。这些研究成果各具特色,可以为设计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针对配送模式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程度研究主要包括对电子商务运营情况影响的研究和对配送成本影响的研究。前者如 Yuan Xing 等人(2006)通过探讨了多渠道模式下,电子商务零售商之间的差异,认为配送服务质量对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特别指出多渠道的电子商务零售商可以凭借良好的配送服务质量获取竞争优势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改善其运营状况。后者如 Kamarainen 等人(2001)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认为配送方式是影响配送成本结构的关键因素。指出最贵的配送模式是下订单后的次日、在 1 小时的配送时间窗口内,由快递员完成配送的服务模式;最便宜的配送模式是在确定的每周的某一时间,将商品配送到无人看管的提货点,无人看管的提货点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率的配送模式,大约会将配送成本减少一半。

关于配送模式信息化的研究可以分为技术层面的研究和管理层面的研究。前者如 Lancio 等人(2000)指出的:随着网络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工具,所有的事情包括制造商的商品资料、运输、订单的跟踪、到处理都可以电子化或信息化。

后者如 Demkes 等人(2000)强调的:随着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物流中的信息流管理和对商品流的管理都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配送模式发展方向的研究包括对新的配送模式的研究和影响配送模式发展因素的研究。例如,Ducret 等人(2013)就城市包裹快递服务受城市物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的影响,建议 B2C 和 B2B 型电子商务在面对“最后一公里”难题和城市环境保护制度时,应在组织、服务和交通工具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一些新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Madlberger 等人(2005)则关注B2C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实证分析和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框架研究。

从客户的角度调查实物配送的相关活动,通过 180 位被调查者的面对面询问,指出产品分类对“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预期影响深远。

1.2.4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以及具体案例的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的研究一般以解决在某一区域中送货上门这种传统的、单一配送方法存在的问题为目的。例如,Milena Janjevic等人(2013)针对由于城市货物运输过度分散、没有或货物运输体系不完善等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压力,建议将城市分拨中心的规模小型化、微型化,使微型分拨中心更靠近最终客户,目的在于促进城市货物运输体系的发展。通过列举欧洲一些城市的微型分拨中心的成功案例,归纳出微型分拨中心的一些共性的特点,可用来指导欧洲其他城市选择或构建最合适自己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Pache(2010)认为通过城市平台整合不同的快递配送模式,是解决城市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最好的方法。Wenming Wang 等(2013)总结了电子商务物流中逆向物流的定义和特征,包括不确定性、处理成本高、复杂性、速度慢等。分析了造成逆向物流的主要原因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网商之间的竞争驱动、商品本身问题、客户的恶意表现和电子商务物流的不完善。指出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中存在众多问题,包括电子商务的商家没有意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缺少足够的退货机制、处理效率低,成本高、退货物流的服务质量差等。为此,设计了一套合理的管理策略,包括采用诸如优化交易过程、设定好合理的退货策略和选择适合的逆向物流模式等。

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案例的研究重点在于对现有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和推广。例如,Yu-kai Huang 等人(2012)对我国台湾地区开展的基于便利店的配送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或物流企业通过将自己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整合到便利店的城市配送系统中,可以从繁杂的末端配送中解脱出来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利店在台湾的分布密度很高,方圆四、五百米就有一家,而且大部分便利店提供 24 小时的服务,这些特点能够为电子商务客户提取货物和支付货款提供很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得到了普遍认可。此外,Chopa 等人(2007)还对基于便利店的配送模式在日本的成功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日本和台湾发展,“在网上购物,在便利店提货”的配送模式已经成为当地电子商务供应商的首选配送方式。Feliu 等人(2012)通过估算在城市中驾车购物、送货上门和就近取货点等策略的行程次数和行驶里程,提出一个评价方案来评价这三种新的近似的配送服务策略。并以法国里昂为例,从四个极端的状况开始,讨论了与电子商务配送渠道相关的交通问题,如何影响整个城区的货物配送服务,同时找到更适合配送服务策略,得出最现实的组合是配合使用送货到家和就近取货点相结合,能减少城区内 13%的道路占有率。

1.2.5关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提货点的研究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提货点。Kamarainen等(2002)、Mckinnon 等(2003),Mcleod 等(2006)和 Nemoto 等(2001)均指出做为电子商务物流中送货到家配送模式失败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能够便于客户取走和退换他们在网络上购买的商品的提货点服务模式开始大量在欧洲国家出现。目前,关于提货点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分为案例分析和影响提货点模式因素的分析等。

在案例分析方面,Gulati 等人(2000)介绍了一些电子商务消费者直接到提货站点取走自己的商品案例,例如,美国 Office Depot 公司采用的提货方式。客户在网上选择好商品,规定的送货到家的时间是 24 小时,如果客户着急需要,网上会通知客户到距离最近的有相同商品的商店,自己取走商品。荷兰的收取货点模式非常流行,并得到很大发展(Jesse,2008)。根据当前英国对网上购物中客户对配送模式选择的调查数据,英国的电子商务商家提供的配送选项很有限,对配送过程的负面反应也较大,客户通常不喜欢诸如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无人看管的自主提货模式,对配送方式的灵活性要求很高,例如要求能追踪商品的整个配送流程,并实时通知客户,英国的电子商务客户希望能享受免费或较低的配送费用,也能对更好和更快的配送支付额外的费用,但是他们希望能将商品送货到家,客户不在家时,他们可以接受将商品放到邻居家,附近的加油站、便利店中,客户在方便时来取走自己的商品(Ferrand 等,2006)。

在针对影响提货点模式因素的分析方面。Jesse 等(2008)通过收集和分析荷兰2006 年的主要收取点供应商数据,并对电子商务客户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发现,电子商务客户使用这些服务点的比例没有预期的高,这些服务点主要用于接收客户的包裹和退换电子商务商品。客户到设在商店的服务点取走商品时,对商店本身的业务一般有促进作用。服务点成功的关键与它们的可达性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服务点网络的分布密度和客户到服务点的距离直接影响他们是否选用服务点的可能。

Breet Ferrand 等(2006)则指出,在家等候收取货物和在规定的时间内配送失败抵消了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节省时间与便利性。Kari Tanskanen 等(2002)从芬兰的 HELSINKI 地区的电子商务客户的实际情况和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的解决模式出发,找到了6 个影响配送模式的关键因素,即当地的客户分布密度、客户的忠诚度、客户的购买力、运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产品和订单的处理和网上产品的范围。对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问题,建议采用无人看管的配送模式以大大减少送货到家的配送成本,并力推在新建的住宅区和写字楼等地方大力发展无人看管的提货柜。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财务投资。同时,靠近客户的居住地的小型商店和便利店以及加油站也很有竞争力,可以方便客户取走自己在网上购买的商品。为了帮助电子商务参与者选择最合理的配送方式,Mohammad 等人(2013)根据电子商务客户期待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的属性,即方便,可靠性强和按时配送等要求,建立了一套电子商务物流的决策支持系统。

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真实数据来评估和分析送货到家、配送点和提货点三者的成本效率,向电子商务企业推荐合适的配送模式。该系统综合考虑了成本、距离和时间三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时间指数对成本的变化影响大于对距离的影响。同时,根据电子商务企业和快递公司愿意提供的投资水平、客户的表现和实证分析,还得出,对于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提供者而言,提货点模式是最优的物流配送战略。这为在我国推行提货点模式提供了依据。

1.2.6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驱动因素研究

关于电子商务物流驱动因素研究并不多,以Antonio 等人(2012)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电子商务实体商品配送中,存在成本驱动和服务驱动两个驱动因素,且二者都能体现出物流战略的重要性。虽然很多电子商务企业也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采用何种物流战略来解决各种类型的物流问题,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并不清楚。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结合意大利 28 家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各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分析了物流战略和物流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规范的模式和并找到了一些关键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 B2C 电子商务的商家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物流战略。不同的物流问题决定采用不同的物流战略,但是物流问题不是物流战略选择的唯一要素,物流外包和物流自建的关注点也不同,前者关注的是成本和效率,后者关注的是服务。

下载XX局最后一公里专题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局最后一公里专题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后一公里问题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已成为基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什么是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呢?“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

    最后一公里实施方案

    中共长治市委老干部局 关于开展建设“双向通道”畅通“最后一公里” 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 按照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文件(长群组发[2014]20号)要求,为了确保我......

    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范文模版)

    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 他先后开办了三家公司,研发并最终解决了令全世界快递行业头痛的“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以零盈利登上“福布斯创业榜”(30岁以下的创业者)。据悉,他是全球唯......

    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心得

    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心得在第一批群教活动结束和第XX批活动开始的阶段,总书记强调“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对搞好第XX批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联系群众、服务......

    盯紧扶贫“最后一公里”

    盯紧扶贫“最后一公里” 作者:胡印斌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7日 02版) 【网言】 据中纪委网站公开资料显示,截至8月29日,网站开通“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

    计生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XXX打通计生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1)在X个镇(乡)计生服务站开通单独二孩网上审批,办理再生育审批X例,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2)对高风险人群和生育病残儿的再生育夫妻开......

    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范文合集

    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论扎实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四川日报评论员 扎实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理清工作思路,明确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好“四风”突出问......

    三网融合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1.现状 “ 三网融合”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传输统一到TCP/IP协议上来即统一到互联网上来,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了,原先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