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时间:2019-05-14 22:3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第一篇: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当前,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就是要解决真正深入的问题,而不能把下基层作为一种例行公事,甚至是摆样子。

●提高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要从源头上抓起,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继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露,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既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确了方向。

■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之中。新形势和新任务决定了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做好群众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稳定局面。一方面,随着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各种社会矛盾在一定时期内逐步显露,如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必然会严重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另一方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

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拓展群众工作内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二是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才能理顺不同阶层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更好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法制建设来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也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通过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三是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能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支持不支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断深化,冲突和矛盾也日益增多。这些矛盾和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从目前的干部队伍现状看,一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活力进一步增强。但年轻干部缺乏基层的长期锻炼,与群众的感情不深,不了解群众,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还是个普遍问题。有的领导干部不掌握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熟悉群众语言,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作风粗暴,引起群众的抵触和反感。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问题来抓。要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工作的意识,正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应着重提高的几种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干部应着重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一是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就是要解决真正深入的问题,而不能把下基层作为一种例行公事,甚至是摆样子。深入群众,就是要真正与最基层的群众接触,不仅要看亮点,更要看问题,不仅要听赞扬的话,更要听得进不同的声音。通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

二是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能否有效地组织群众,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组织群众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要有效地组织群众,就要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组织群众,党员干部不仅要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感化群众,更要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部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逐渐弱化的情况下,强调党员干部的形象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领导干部品德高尚、自身素质高、形象好,群众就信服,你说话群众就听,就愿意跟着你干,反之亦然。

三是努力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沟通群众,就要把党和政府的意志为群众所掌握,同时又要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党和政府决策的依据。沟通群众,首先要建立信任,然后才能实现真诚交流。党员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党员干部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善于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力量。同时,要畅通民意渠道,拓宽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领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特别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评议、听证会等制度化方式,保证群众有说话的地方,确保群众意愿充分表达。

四是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党员干部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嘘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从各个方面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不仅要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关心一般群众的共性需求,还要关心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不仅要关心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要关心心理疏导,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平和的社会心态。

五是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现出来。社会的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的突显期。在这种情况下,能否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场严峻考验,也是当前加强群众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要从源头上抓起,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继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要加强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

■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

一要抱着深厚的感情开展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党员干部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才能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开展工作,就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当前,在开展群众工作时,特别需要一种换位思考。就是要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判断,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真正引起群众的共鸣。

二要把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群众中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最实际、最普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要整合工作资源拓宽工作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公开设臵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信箱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通过调研、座谈、咨询、听证等形式,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群众工作资源,形成加强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其通过依法自治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要特别注意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

四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群众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把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方式上完善群众测评制度,增加群众评价的权重,真正把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交流上,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关注干部的群众口碑,真正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重用。还要注意关心和使用那些长期在基层,特别是在困难地区和艰苦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第二篇: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顺应群众期待 凝聚群众力量

增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推动科学发展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逐渐显露, 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既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明确了方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再次提出这样的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

■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之中。新形势和新任务决定了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做好群众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断深化,冲突和矛盾也日益增多。城乡差距扩大、改入分配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困难。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必然会严重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因此,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群众需求、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目标。

二是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才能理顺不同阶层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更好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法制建设来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也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通过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三是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能

不能执好政,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支持不支持。这些矛盾和问题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党的执政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应着重提高的几种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干部应着重提高以下几种能力。

一是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深入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就是要解决真正深入的问题,而不能把下基层作为一种例行公事,甚至是摆样子。深入群众,就是要真正与最基层的群众接触,不仅要看亮点,更要看问题,不仅要听赞扬的话,更要听得进不同的声音。通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

二是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组织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能否有效地组织群众,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组织群众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要有效地组织群众,就要尊重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组织群众,党员干部不仅要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感化群众,更要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部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逐渐弱化的情况下,强调党员干部的形象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领导干部品德高尚、自身素质高、形象好,群众就信服,你说话群众就听,就愿意跟着你干,反之亦然。

三是努力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沟通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桥梁。沟通群众,就要把党和政府的意志为群众所掌握,同时又要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党和政府决策的依据。沟通群众,首先要建立信任,然后才能实现真诚交流。党员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党员干部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善于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力量。同时,要畅通民意渠道,拓宽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领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特别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评议、听证会等制度化方式,保证群众有说话的地方,确保群众意愿充分表达。

四是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党员干部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嘘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从各个方面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不仅要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关心一般群众的共性需求,还要关心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不仅要关心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要关心心理疏导,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平和的社会心态。

五是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现出来。社会的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的突显期。在这种情况下,能否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场严峻考验,也是当前加强群众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要从源头上抓起,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继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要加强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

■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

一要抱着深厚的感情开展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党员干部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才能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开展工作,就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当前,在开展群众工作时,特别需要一种换位思考。就是要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判断,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真正引起群众的共鸣。

二要把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群众中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最实际、最普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要整合工作资源拓宽工作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信箱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通过调研、座谈、咨询、听证等形式,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群众工作资源,形成加强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其通过依法自治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要特别注意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

四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群众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把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方式上完善群众测评制度,增加群众评价的权重,真正把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交流上,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关注干部的群众口碑,真正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重用。还要注意关心和使用那些长期在基层,特别是在困难地区和艰苦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五。建立群众工作长效工作机制。一要建立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障群众意见的顺畅表达。二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要扎实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断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群众利益。三要建立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阶段。

第三篇: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警示我们如果平时不注重群众工作,关键时刻群众就不会站在党和政府一边,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一、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始终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苏联解体前夕,苏联社会科学院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能代表工人阶级的只占4%,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认为代表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却占80%。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不再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注定要垮台;一个不再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权,必定要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能否继续切实有效地代表、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着党的前途命运,决定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需求最大化的趋势,各种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相互影响,社会矛盾不

断增加,从而导致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诸多实际问题:

1、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失位。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忽视了群众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充分利用宣传载体积极地释疑解惑,主动宣传和正面宣传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致使矛盾积累,信访上行。有的基层组织对做好群众工作缺乏清醒的认识,认为抓群众工作太牵扯精力,是务虚的,经济工作才是务实的,只顾争取项目、跑资金等,忽视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把迫切需要解决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抛在了一边,使群众工作日益边缘化,导致矛盾重重,信访不断,最终阻碍了发展。

2、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化,缺乏基层实践。一些干部把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看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群众工作滞后,方法简单,针对性不强,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矛盾激化;还有部分干部不愿潜下心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遇到问题能推则推,怕担责任,上缴矛盾。一些干部长期坐在机关、缺乏基层实践历练,不会讲群众话、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只注重GDP,不注重民意,以致经济发展了,党群、干群关系却疏远了。

3、群众工作机制不健全,方法缺乏有效性。当前,我们还没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新方法,一些地区和一部分基层干部仍然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还有的干部依然采取强迫命令方式,甚至随意训人、骂人、要挟人,雇佣黑社会平息事态等,这些工作方法不仅无法适应新时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要求,还会引发矛盾,激起事端,形成对抗,恶化党群、干群关系。

4、部分群众存在思想上的误区。随着社会进步,群众的文化水平有了提高,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有了增强,但群众的道德素

质却没有跟着水涨船高。一些群众很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习惯也不想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一部分人只管个人受益,不顾集体和国家,在棚户区改造、拆迁及项目建设上,要求超标准补偿,达不到要求就上访;一部分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走司法程序,动不动就上访,甚至认为法不责众,聚众闹事;一部分人只讲权利,享受国家的补贴、补助和优惠政策,不尽一点义务。

三、对于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思考

群众工作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群众路线都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党的群众工作,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员干部必备的“第一能力”,既要继承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强化五种意识。一要强化党性意识。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重,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监督,在群众面前站得直、坐得端、行得正。二要强化全局意识。群众工作就像一盘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做好各项事业时,必须把全局利益、群众利益放在优先位置考虑,这不仅是职责与义务,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三要强化责任意识。事业心、责任心无论从党性角度还是对老百姓负责的角度看都是第一位的。有责任心就是要求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干好事。四要强化法律意识。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熟练掌握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发扬民主、按照合法程序予以解决。五要强化创新意识。面对各项工作,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学会用新眼光看待新情况,用新观念思考新问题,用新办法解决新矛盾,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措施,创造性做好各项工作。当前,“网络问政”已经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种新形式,作为公众人物,领导干部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来正确审视问题,说话要谨慎,对网民的牢骚话、气话、讽刺话等要保持理性,防止被网络舆论牵制利用,酿成不良后果。

2、提高五种能力。当前,做群众工作不比以前,困难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做群众工作上得有点真本事、硬功夫,不断地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五种能力:一是深入群众的能力。深入群众,既要有深入的愿望、深入的行动,更要有深入的好方式、好途径,要从思想深处去领悟群众路线,真心诚意地和群众交朋友,要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难事、急事。二是发动群众的能力。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组织群众的难度也不断加大,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要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来感化群众,更要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三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做群众工作本质上就是服务,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实质上就是提高解决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精力真正集中到如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中来。随着服务的对象不断丰富,一些过去有效的工作经验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发展形式,需要广大党

员领导干部不断地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学习能力越强,服务水平就越高。四是引领发展的能力。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辽西强县的发展目标,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为责任基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加强党的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办好“民心工程”,为从根本上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五是化解矛盾及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化解各种矛盾时,绝不能抱侥幸心理,要顾大局,识大体,通盘考虑,坚持做到共性问题统筹解决,个性问题特殊解决。尤其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及时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社会影响等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迅速做出反应,是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结果的根本前提。

3、学会五种方法。一是学习提高法。这里所说的学习,是指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群众学习。书读得多了自然就少了俗气多了清气,少了媚气多了骨气,少了霸气多了和气,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融为一体。二是心理感召法。教育心理学的“尊重对等原理”告诉我们,不尊重听者,是很难得到听者的尊重和认同的。如果我们在做群众工作时,一开口讲话,就摆出一副“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架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那就不可能调动群众的情感,打通群众的思想,获得群众的认同。因此,在做群众工作时要多用真挚的感情、平等的心态、和谐的氛围去提升说服效力,强化教育效果。三是艺术感染法。说话的角度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语言情感的影响力去感染群众、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说话要合情合理,切不可恶语伤人、挖苦讽刺。四是刚柔相济法。

应当肯定,我们的群众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群众对政策法律不是不知道,而是知而不行,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是自觉地履行,而是想方设法地抵制和刁难。对这样的人和事,首先要做思想工作,尽量用说服教育的办法解决问题,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但是对那些屡教不改、拒不履行应尽义务、甚至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少数人要敢于以硬碰硬,进行必要的处理,给予应有的惩戒。五是迂回战术法。对群众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尤其是一些脾气比较急燥的群众,不能实打实的去解释,先要避开矛盾的焦点,可以先拉拉家常,或先说几句客套话,引开他的注意力,然后先讲次要的方面,再慢慢地切入正题,告知其实你要办的事情,不是我们不给你办,而是限于政策或法律法规的限制,这样就避免了矛盾的冲突,达到最佳效果。

第四篇: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http://.cn 来源: 日期:2011-3-17 10:28:2

5***同志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上深刻指出“执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在政法机关的重要体现,是政法机关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当前,制约政法事业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瓶颈问题仍然是执法能力。提高执法能力,最核心的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古代贤人“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治国理念,也充分体现了政法工作维护人民权益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对于我们居安思危,巩固基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在依法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检察权过程中,群众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检察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表现着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问题,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很有必要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一、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检察工作中的群众是指检察工作服务依靠和接受监督的力量,具体包括社会组织、干部、普通劳动者等一切社会大众。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是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对象广泛性、内容复杂性、时间随机性、方式多样性和结果双向性等特点。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是检察机关与检察干警的理念、意识、知识、技能、水平在群众工作中的综合体现,其内容非常丰富,宏观上包括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依靠群众和接受群众监督等多方面的能力,微观上包括理性思维、公正执法、改革创新、驾驭和应对复杂局势,舆论与教育引导、民主决策、化解矛盾纠纷、利益协调、依法办事等方面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是践行党的宗旨、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切实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广泛争取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

(一)、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决定着检察机关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导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检察权。

(二)、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检察机关日益迫切的重大任务。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各种矛盾纠纷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地进入司法领域,这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刻现实意义。

(三)、检察机关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其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当前,一方面由于少数检察干警群众观念淡薄,群众工作能力不高,严重脱离群众等不良问题和现象,降低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另一方面,仍有相当多的群众不了解检察机关的性质与职能。只有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加大宣传、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检察机关,理解与支持检察工作,才能进一步增强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感召力,才能树立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三、当前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新挑战

(一)、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在案件的处理上,征求群众意见不够;在工作要求和考核考评上,适应群众要求的内容少,脱离了现实社会的主流需求;另外相当多的基层检察院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各项业务工作压力大,而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警力又不足,不少检察干警经常超负荷工作,在精神上和体力上严重透支,队伍轮岗和交流机会又少,这些原因造成一些检察干警学不会群众语言,把握不了群众心理,掌握不住群众工作方法,有心无力做群众工作。

(二)检察机关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主要集中体现在:一是群众司法需求多样化带来的挑战;二是社会信息化特别是网络舆情的深入影响给检察群众工作带来的挑战;三是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给检察群众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对检察队伍的法律素养、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期待。

四、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的路径

(一)、加强教育,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打牢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

以思想政治教育、检察职业道德教育为载体,开展群众观念教育,从思想、观念、态度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检察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的观念,深刻认识到执法活动必须符合人民的意志、满足人民的要求、保护人民的权利。群众的要求是第一信号,群众的满意是第一标准。

(二)、准确把握群众司法需求,提高执法能力,确保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当前,检察机关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握群众司法需求,并努力提高其执法能力:一是从快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维护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利运行过程中的公正;二是着力监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三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全面把握、区别对待、当严则严,该宽则宽,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提高包括法律运用、宣传说理、分析处理在内的综合执法能力。

(三)、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搭建联系群众的平台,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增强检察机关服务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在内部工作机制上:一是建立公开听证质询制度。对于涉及重大、疑难案件的矛盾纠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社会各界人士和当事人及其亲属参加,进行公开的听证和质询。二是建立承诺答复制度。对于涉检矛盾纠纷,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检察机关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对当事人提出的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并依照程序给予答复;当事人则承诺在检察机关调查处理期限内,不就同一问题重复或越级上访。在外部工作机制上:一是开展丰富的活动联系群众,直接面向群众了解其呼声,调节群众纠纷,提供各种法律服务。二是创新舆论宣传的工作方法,积极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三是积极主动征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

(四)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教育培训制度,为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供素质保证。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仅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愿望而没有相应的素质能力,是难以做好群众工作的。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教育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增强检察干警沟通与服务群众的能力、快速反应与熟练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检察干警了解群众疾苦和掌握群众心理的能力,疏导群众情绪和化解群众内部矛盾纠纷的能力。

(五)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绩效考评和群众评判检察工作机制,提升检察机关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形象力。围绕让群众满意这一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群众工作能力绩效考评工作机制。将检察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同业务考评、纪律考勤、职业道德按一定的比例列入其个人与部门考核的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比表彰、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健全群众评判检察工作机制。检察机关在组织相关执法检查和专项教育等活动中,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认真接受群众代表的监督。总之,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人民群众是检察工作巨大的力量源泉和坚强的后盾,我们一定要按照***同志的讲话精神增强群众观念,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有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检察工作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宋正辉)

第五篇:提高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能力

努力提高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能力

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法部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基层政法机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基层政法机关处在直接面对群众的第一线,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然而,当前部分基层干警确实存在不愿做、不善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的现象,这一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干群关系的健康发展。结合近几年来从事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就基层政法干警在做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分析,对基层政法机关如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作初步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政法机关在做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做好群众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积极性不强等方面。

(一)认识不足。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我们必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法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些干警长期脱离群众,怕下基层,不愿同老百姓打交道,自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导致我们有些工作耳不聪、目不明,对一些群众的思想动态不掌握,社情民意不清。只有坚持专群结合,既发挥专门机关的优势,又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

1性,才能构筑和谐安定的政治局面。

(二)缺乏主动性。一方面,部分基层干警缺乏一种职业

荣誉感,感到做基层群众工作总是默默无闻,很难做出成绩,且工作压力大,从而失去了主动做好群众工作的精神动力和主

观愿望,对待群众工作缺乏真情实感。另一方面,部分群众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市场经济中消极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干警找他了解一般情况都

难,更别说让他为我政法机关工作了。实践证明,政法工作只

有深深根植群众之中,才能有效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三)干群交流不够。作为政法干警,必须对人

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感情是通过普遍的交往和沟通建立起

来的,只有有了这种感情,我们才能在群众工作中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蔼可亲的态度,及时解决问题的态度,公平公正的态度。由于干警和群众之间

缺乏广泛的良性的交流渠道和互动空间,群众不能真正地了解

政法工作和干警所付出的大量劳动,因而不能真正理解政法工

作。干警与群众关系相互脱节,从而渐渐失去政法工作赖以生

存的群众基础。

二、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存在且呈严重化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从事的政法工作,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

简要分析。

(一)政法干警传统的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主要

表现在部分干警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法工作从管理型到服务型

转变的重大意义,习惯以管理者自居,以耍特权为荣,在思想

上轻视群众,在行动上脱离群众,不善于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和依靠群众,经常使自己的工作陷入孤军作战、孤立无援的状

态。

(二)基层干警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干警政治理论

水平不高,对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对现行党的路线、方针、原

则掌握不够,立警为功、执法为民思想薄弱,对待群众“冷、硬、横、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中,对

法律运用不熟悉不精通,应对当前复杂的治安问题和各种社会

新问题、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处理一些急、难、险和突发性事件时,不知道怎样做,如何跟群众讲,讲什

么,宣传什么,束手无策。

(三)基层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影响干警的心理状态。基层

长期生活作息时间的不规律,使干警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

力和体力透支。由于基层政法工作点多面广,干警又经常会因

为担心完不成工作任务、得不到上级领导认同而产生逆反心

理,造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疲劳。在工作中,干警往往不自觉地

会把这种不佳的精神状态发泄在工作对象身上,造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从而进一步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三、对策措施

(一)一心为民,用深厚感情去认识群众、感动群众。“情

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群众工作是我们干好

一切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

民,责任要求我们必须带着深厚的感情去认识群众、服务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自觉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与群众打成一片,和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果没有这份深厚的感情,我们便不可能去接近群众、认识群众,思想上会与群

众产生隔膜,把自己游离在群众之外。近年来,有些地方干群

关系紧张,有些问题处理得不好,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认识不到

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为此,首先是要深化宗旨观教育,把群众

工作纳入政法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让干警确实从思想深处实

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并通过深入开展的社会

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确实解决政法干警思

想中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观念问题。其次是要强化学习培训。

作好群众工作,只有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干警要具有扎

实的群众工作能力,要学习政法各项业务,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与群众间的沟通与融合,从而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

领。第三是要实施强有力的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使干警认清

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和脱离群众的危害性。“制度约束”就

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

去引导群众和组织群众,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工作热情,真正实现平安和谐社会的工作目标。

(二)提高素质,用良好形象去影响群众、带动群众。政

法干警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极为重要,这是能不能有效

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前提。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只有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更好地发动、组织和依靠群众。因此,我们把形象建设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一环。一是树立忠诚的形象。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和依法治警。努力使广大干警

做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切

实关注民生问题,成为百姓可以依靠的“主心骨”。二是树立

公正的形象。把“民生司法”贯穿到实处,要强化依法执法意

识,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执法,同时要强化时效意识,保证质

量,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树立文明执法的形象。要严

格按照“文明执法”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任何情况下都

不能使用文明忌语。从警容警纪、言谈举止等各方面对干警提

出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在干警和群众之间架设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三)创建平安,用实际行动去组织群众、保护群众。如

何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支持、参与政法和综治维稳工作,一直

是政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经济社会新形势下,法、检、公、司各政法机关要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子,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大调解”格局,进一步健全人民内部矛

盾纠纷预防、预警、化解工作机制,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牢牢立足“打、防、管、控”的职能,准确做好自身定位,对违法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打

击态势,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强烈的热点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善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新问题,努力创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下载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着力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共五篇)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出了校门进法院”,缺乏基层锻炼的经历,与普通人民群众接触较少,社会经验贫乏,在群众工作能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即使是那些在法院工作多年的老干警,由于生活、......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探索(五篇)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探索 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开展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_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屏山县政府副县长雷涛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行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是我国公安工作的特色和......

    2014-4-29践行群众路线 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

    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 践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XXX (2014年5月) 第二批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参与县委常委封闭学习3次、集......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惠建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

    工作能力提升计划

    导语:计划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标准有:计划的重要性、时间界限、明确性和抽象性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工作......

    如何提升员工工作能力

    如何提升员工工作能力? 近几年里,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速度之快,堪称世界奇迹,而与之不相匹配的就是劳动力市场职业化的发展状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发展速度越快的企业就越缺少高端人才......

    关于健全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的研究

    关于健全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提高做好新 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的研究 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坚持党的性质的本质要求,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