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范文模版]
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
信管1141104040422陶云川
在很多情况下,人数的确决定了力量的大小,所以才有“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俗语的出现。但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或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则可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境。
根据麦克利兰的观点,人们都有成就,情感,权力的需要。而这些在人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就要组建群体。让个人在群体中获得自身的满足感,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最大化。此时就是“人多力量大”的正面回应,不仅仅是群体中的个人发挥出了更大的力量,甚至会使群体的力量相加而增加工作效率。
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人们会产生社会从众行为。从众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是源于马斯洛指出的人的安全需要。在群体中,标新立异会是与众不同往往会使一般人担心由于背离群体的主流做法从未导致丧失安全感,以至于是自己敢斗孤独,不安和不和谐。反之当与群体保持一致时,则会有安全的舒适感。这会让多数人的意志影响到少数人的行为反应,从而与群体工作保持一致的方向。另外,从众行为也可能是个体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譬如,一个人在工作中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他人哪儿得打的,离开了他人就会导致个人难以存活。所以在人多时,往往会提供更加有利和全面的信息,使得工作利益更大化。无疑,从众行为对“人多力量大”产生了积极的反应。
群体行为还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即是只:在群体活动中,分体的活动效率因其他成员的一昂想而产生提高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助长导致“人多力量大的”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跑步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的成绩往往比一个人参加比赛时高,煤矿深处采煤的工人以团队形式采煤时也将具有更高的效率,马戏团,歌唱演员在观众的面前比一个人表演时好都说明了人多时,不仅仅是个体力量相加时的群体力量的增大,还是个体力量的增加。
合作与竞争的行为也会使得集体的力量获得增加。
但是,人组成的群体也有可能对使得我们的效率降低。首先是群体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热体的活动效率因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减弱。当工作难度大,工作难以分配到具体的人,协调的工作量多时,一群人工作就会使得一部分人的效率降低。熟悉程度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对工作不够熟悉,共同工作只会使情况不断的恶化。另外,个体的特征也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例如,一个喜欢独处,性格内向的人生硬的加入到群体中,往往会使群体的力量减少,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会产生一些搭便车的人,即不履行责任而获得利益的人。这就是群体对行为的影响:社会懒惰行为。如果一个人对群体没有足够的责任心或是承诺,那么它就有可能不尽心尽责的去努力,尤其是没有严格分工,没有细致监督的工作环境。还有社会的平均主义,公平思想,职责不清等都会导致个体降低群体的工作效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以使得“人多力量大”能够不变质的从心理方面成为现实。这些措施是:增加工作的趣味和有意义的工作,让个体感觉到他们的贡献,教育成员不应该允许工作中的不努力行为,考核个人的工作结果,根据行为作出奖励等。
为了让群体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注意群体的有效性,即绩效,群体成员的满意度,群体学习和外部满意度。能够产生积极导向的群体往往有清晰的目标,成员有相关的技能和相互信任,个体间有良好的沟通,群体有恰当的领导等等。
由此可见,“人多力量大”是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产生的集体行为的结果。
第二篇: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
从群体行为角度谈“人多力量大”的认识
工商091陈思0905010103
一个人说谎,没有人相信,二个人跟着说,仍然没有相信,三个人、四个人以及更多的人跟着说谎,你能不相信吗?这就是群体行为力量。群体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组织、群体和个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传下来的谚语。人们对群体规模的一般看法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然而,这貌似的真理却有着千疮百孔。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发现一些与这句话相背离的现象。一个人单独工作同有别人在场观察或与别人一起工作相比,工作效率明显不相同。
在我们所熟知的这个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效应,叫做边际效应。它的科技名词定义为:作物群体的边缘地带由于辐射、通风、养分等条件较作物群体内优越而产生 的一种增产效应。但是这种效应达到一定的时期后就会呈现递减的规律,我们称之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规律,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我想从人员 管理这块来分析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举个例子,头脑风暴,是不是参与会议的人越多,就越能激发创造性,从而得到很完美的设想方法呢?如果你手上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手表,如果手表的时间不统一,请问你该以哪个时间为准呢?回想一下在你所参与的项目团队中,是不是参与项目的人越多,就越显得凌乱呢?其实,不管是头脑风暴、身上的手表、项目团队中,都存在一个饱和度的问题,超过这个度量,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一样,超过的人越多所体现的“力量”就会呈现“越小”的一种发展状态。此时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曾经有幸聆听过一本《群的智慧》有声书摘。这本书说表达的观点是:向蚂蚁、蜜蜂、飞鸟学习组织运作绝技。我们都知道,蚂蚁、蜜蜂、飞鸟可以说是自然界的超级团队,它们数量庞大,经过自然界的演化淬炼,让它们发展出各种绝妙策略、使它们成为有智慧的群体,师法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系智慧,我们也将更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是谁说人数越多、体系越庞大,就越难沟通协调、大家的前进目标就越难以统一。对于团队动辄成千上万的蚂蚁、蜜蜂、飞鸟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动物的群体智慧,蕴藏了我们渴望拥有的应变力、决策力、危机管理能力„„从这个点来出发,人多就是力量大。
所以我们在认识“人多力量大”时候,要贴合实际情况考虑,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第三篇:从美的角度谈作文教学
从美的角度谈作文教学
衡阳市五中 王培霖
爱美是人的天性。从摇篮曲中露出甜美笑靥的婴儿到“钓胜于鱼”的老翁;从古代的“锄者忘其锄”的农夫,到维纳斯像前的学生,都足以证明:欣赏美伴同每一个人,并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美,像磁石般地吸引着每一个人。因此把美移入作文教学之中,并使其发挥效力,实为作文教学之良策。
如何将美移入教学?形象地说教师首先为学生开辟美的乐园,让学生认识美;再将学生带入美的乐园、美的王国,使学生感受美;最后指导学生用观察到的美的材料建造美的殿堂。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美的认识的片面性,他们的头脑中只有具体可感的表面美的形象。例如他们只欣赏鲜花而否定枯叶;只赞美乐曲的悠扬,却忽略了劳动号子的雄壮;只崇拜明星的潇洒大方,却无视农民的淳朴善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可以说,美无时不有,美无处不在。
1、引导学生捕捉视野中的美 ——多看。
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视觉中接触的万物都会给人以美感。把学生带出教室,尽收眼底的都是美。延伸的柏油路,给人的是线条美;起伏的山峰,给人的是参差美;军营中的方阵是一种整齐美;蓝天中的白云,又是一种衬托美;街心雕塑,那是一种形象美;金秋的田野,是一种色彩美;飞奔的车辆让人领悟到流动美;新建的大厦又会感到一种变化美;更让人目不暇接的是一幅幅生活图景,给人的是耐人寻味的意境美。
面对众多的美,有的易于发现,有的不易发现。教者就应引导学生挖掘美。其方法是多角度分析观察事物,寻觅有价值、有意义的方面。例如:对于秋天的片片落叶,这种美就不易被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它只会给人带来凄凉的感觉,没有美可言。引导学生看片片落叶,学生终于发现了秋风中飞旋的落叶会给人一种流动美、参差美,再深入看,落地 一瞬间,又发现了一种悲壮美。堆于根部做肥料的落叶,更深一点说又有一种奉献美。在发现美、挖掘美的基础上再展开丰富的想象,收到了实效。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天空,学生发现了这是一种衬托美。在此基础上挖掘想象,于是写出了一篇优美的小短文:“天空经过自然之神的净化,澄清净洁,不染一丝尘埃。如清澈的碧湖。云呢?无一点杂色,像出水的白荷皎皎无暇,蓝白辉映,天空变得多彩多姿。这是一种高远的心境,无瑕的境态。”平时学生视而不见的景物不仅显示出了“烘云托月”的衬托美,而且挖掘出了高远无瑕的意境美。总之,无论你的视野落到哪里,只要你细细体味、揣摩,都会让人美不胜收。
2、尽收听觉中的美——多听。
习习微风,给人带来柔和的静美;阵阵涛声,给人带来深厚的动美;汹涌的海潮送给人雄壮美;齐鸣的天籁,让人领略交响美。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而生活就应该是多彩的。”总之,只要你走进生活,美都会向你袭来。有时,只是由于人们不肯动一动自己的感官,致使美的东西在他们眼前溜走。因此引导学生多听一听自然界的音响;听一听街谈巷议;听一听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听一听社会的呼声……让学生从中发现美,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而靠大自然的魅力、靠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图景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欲望。
二、启发学生品味美、感受美——多想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细细体味,缺少感受美的能力。其实,大千世界,万物都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方式呈现美。鲜花给人的是外在的美,无论从形态、色彩、气味都会给人美感。树根也许从外表上无法寻到可取之处,但细细体味:它在泥土中不断深入延伸,默默地源源不断地将吸收来的水分、养分送给干、枝、叶、皮,这又是一种内在的美。由此联想到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对于一些不易发现的美的事物,教师应启发学生品味、感受。例如走在马路上,踏着唰唰作响的石子,教师让学生感受一下脚下,比较一下土路,拾起一块石子观察它的外表,品味其内涵……于是学生写道:“有人赞美路的平坦,却无视于铺路石的奉献。铺路石,没有雨花石光洁的外表,更没有色彩斑斓的花纹,也许从未有人把它拾起过,也不曾有人打量过它。而它却总在千万人的脚下滚动,为的是成千上万过路人的坦然……”此文挖掘到铺路石丰富的内涵,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美。一位农村的学生家长来为学生送钱,这可以说是平凡小事,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体味,从中感受到这一情景是多种美的结合。农民朴素的衣着,是一种朴素美;无华的语言是浓郁的乡音美。尤其是家长那眼神所流露出的是慈爱与期望交织的美;手中握着的皱巴巴的五元钱——分量很重,那是汗水浸泡过的,简单的动作创造出了一种充满父子之情的意境美。
多想建立在多看、多听基础上。教师应多带学生走出课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美、感受美。春天让学生沐浴着春风,感受一下微风抚慰的感觉,接受暖融融阳光的照射。瞑目静享,感受如何?(教师启发)学生说出此时的感觉。睁眼眺望,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入境:“同学们!我们周围有探头张望的小草,有睡眼惺松的杨芽,有娇羞欲语的花蕾,有随风摇摆的丝绦——”然后观察学生是否悄焉动容。再让学生听一下潺潺的流水和鸟的鸣叫,悠扬的柳笛,咀嚼一下每一种声音的韵味,远的,近的,宏大的,细切的,展开合理的想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这种美的感化下,学生便能迸发出一种写作的激情,同时把体味美、感受美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多举办些小型的第二课堂活动。下工厂,去农村,参加劳动,让学生体会收获美、成功美。夏令营活动,让他们在访名山、觅古迹的活动中,感受到祖国的面貌美,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多深入社会生活,参加节日庆典,学 生在不同内容的节目里积累各方面的素材。
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的联想,发现了美,挖掘了美,同时也品味到了美,从而把尽收眼底的自然美、各种活动中的生活美、劳动中获得的成功美,全部收入“材料仓库”。
三、指导学生描绘美、建造美——多写
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简单的音符,一组平庸无奇平行线,可是经过作曲家的排列组合,变成了婉转动听的旋律;一些普通的画笔、颜料、纸张,经过画家的调和勾勒,变成了气象万千的画卷;举手投足,平常之举。但经过舞蹈家的屈伸舒展,变成了仪态婀娜的舞姿……这些都足以证明美是创造出来的。因此教师同样能指导学生用普通的汉字,创造出优美感人的文章来。
美是创造出来的,而创造美的方法是艺术。众所周知,一个小品能使人捧腹大笑;一场悲剧又能让人涕泪交加;一支优美的乐曲会牵动你乐感神经令你陶然欲醉;一幅多彩的画卷,会吸引你的视线令你置身画中,流连忘返……产生如此效果都源于艺术。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获得的材料整理成文章。掌握写作艺术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学生多写。在练笔过程中,逐渐揣摩怎样表达更好,怎样表达更生动感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新”“巧”“活”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即材料要新,构思要巧,手法要活。
首先要求学生练笔。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了美,感受到美,就好拿起笔来去描绘它。正如刘勰指出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学生不断从生活中捕捉“灵感”,每个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去摄取自己愿意写的题材。随着生活的变化,学生观察点也在变,因此新的材料会源源不断地从练笔的渠道涌来。学生写作也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其次要求学生列写作提纲。如果说练笔的过程是从美的王国取材的过程。那么列写作提纲的过程就是为美的殿堂设计蓝图的过程。这也是建造美的关键。要设计好图案,在于采众家之长,即多写阅读提要。天长日久写作思路通了,构思便做到了巧。
再次,不断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要求做到语言美。练习用多种修辞去描绘事物;练习不同的手法去反映事物;练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达情感。这就像用各种美的图案来装饰那美的殿堂,从而使之溢彩流光一样。
第四篇: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闻三家谈》
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闻三家谈》
张玲
2009年9月,山东卫视公共频道推出了省级地面频道第一个专家点评类节目——《新闻三家谈》,秉承着“新闻之道,民生为先”的理念,《新闻三家谈》这样一档电视读报节目以其独有的特色赢得了广泛的受众,在开播几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小小的成功,是不无原因的。
一、《新闻三家谈》体现了民生新闻的传播学本质——受众本位的理念
受众本位思想的出现,使得传播者重新审视受众的地位及其信息需求并开始真正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制作新闻。早期的“魔弹论”早已不适应整个新闻传播事业,以美国大选为研究对象的“伊里调查”发现受众对他所接受的信息并非像“魔弹论”形容的那样“应声而倒”而是对所接受的信息惊醒选择性接触、认知、理解和记忆。“人们选择性找出与他们已有态度和信念一致的信息并避免与其观念不一致的信息”1。并且,“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体,也就是说,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并非是漫无目的的,他们有自己的信息需求并因此产生了使用媒体的动机,这种动机使其主动的使用或利用媒体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得知,只有了解受众,关注受众,贴近受众我们的传播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新闻三家谈》以其平民的姿态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受众,这是其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首先,受众具有求知求趣心理。《新闻三家谈》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整合各家报纸的新闻信息和新闻观点,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有序的整理、筛选,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无不满足了受众在短时间内有效的获悉天下风云变幻的心理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们在基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出现交往、娱乐、归属等需求,求趣的心理是人人都有的,这一需求也源于受众缓解紧张焦虑的深层精神需求。“富豪相亲派对”、“牛司机边开公交边看书”等等的这些 社会民生新闻不仅给受众带来了娱乐,莞尔一笑的同时也给其带来的深层的思考。因此不论是求知还是求趣,这种贴近性、亲切感使得《新闻三家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是《新闻三家谈》所追求的,也是其受众本位思想的良好体现。其次,从大众传播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大众传播具有工具性和消遣性。《新闻三家谈》则很好的的履行了其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这两大功能。《新闻三家谈》由“睿头条”、“闻天下”、“三家博论”、“三家深谈”等几个板块组成,每一个板块都选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报纸信息播报的同时加入相应的评论,对1 《对媒体效果的理解与误解》【美】麦克劳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资讯进行了良好的整合,拓展了观众的视野,主持人嬉笑怒骂的或幽默或讽刺的语气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对视一笑,更重要的引起更深的思考。传播知识和消遣娱乐两不误,这不是受众的需求吗?不是《新闻三家谈》受众本位理念的很好的体现吗?
二、《新闻三家谈》是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优良产物
《新闻三家谈》是一档电视读报类节目,是电视与报纸两大媒体互相融合的产物,这一形式突破了影像信息传播新闻事件的局限,因为文字表达较之影像传播要求低,表达的内容相对广泛,报纸与电视的融合在内容上恰好弥补了一般的电视节目的局限性,使电视表达了更多以前不能表达的内容。电视与报纸有着不同的受众,但是像《新闻三家谈》这样的新闻读报节目,虽然主要是传递报纸信息但由于大多采用“读”的方式,这使得电视在获得原有受众的同时有可能吸引一部分报纸读者,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受众。
电视与报纸的融合是一种双赢。对于电视而言,节约了成本也丰富了信息源、信息量和节目形态;对报纸而言则有利于拓展其新闻的“覆盖面”,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对二者而言则都相应的扩大了受众面。《新闻三家谈》通过对新闻报道的解读,告诉了观众发生了什么,对新闻评论的播报与阐释,帮助读者分析新闻,引导读者看新闻。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利用,以大众化的形式将新闻进行重新梳理并传从给受众。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三家谈》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读报类节目,它并非是对报纸的简单“拿来”,而是在“拿来”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工制作,这不仅是信息的深化也是对信息的再次把关,在“厚报”时代的今天,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状态下是是非常受观众欢迎的。
三、《新闻三家谈》自身的制作独具特色
新颖的电视节目,通俗的事件,辛辣的教授观点,全新的三维数字背景,镜头景别上大量使用双视窗这一系列的特点使得《新闻三家谈》在播出伊始便收到了好的反响,收视率居高不下,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来看。
1、电视化传播,节目内容与形式通俗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记忆效果看,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0%,看到的信息能记住30%,边看边听的信息能记住50%之多。报纸是平面传播的,读者无法倾注视听感受,报纸通过电视传播就增加了视觉、听觉特征,调动了观众的多感官参与,变得直观而生动。《新闻三家谈》采用的这种电视读报形式避免了个人读报时的单调,整个节目分为“睿头条”、“闻天下”、“三家博论”
等几大板块,选择重要而受众又普遍关注的新闻进行摘读并了加入了多方的评论,有时还加入主持人的辛辣的个人观点。这不仅有别于个人默不作声的阅读,而且这种述评结合的方式既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加深受众对新闻背景的了解又表明立场,在一定程度上还揭露了事件的本质,引发观众的思考。
2、个性化、独特化的主持人团队
《新闻三家谈》的三位主持人不同于其他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他们并非专业的主持人,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都是来在高校新闻专业的教授。可以说,王晓舒、常庆、任者春三位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睿智的头脑和个性化的点评语言不失为《新闻三家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把严肃的报道内容和深刻的理解分析深入浅出的加以表达,把高深的问题平民化、口语化,把 “读报” 与“聊报”、“评报”结合起来,运用或幽默或讽刺的语言进行评论再加上或摇头或摆手等肢体动作,与那些没有感情的“播音腔”和对报纸的照搬照念相比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他们的点评虽短却透着智慧,往往一针见血,他们神态自然,亦庄亦谐,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嬉笑怒骂中使读者了解了新闻的真正内涵。
3、节目编排有序,样式新颖
《新闻三家谈》不像其他的电视读报节目那样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播报数十条甚至几十条新闻加评论,一条新闻加评论平均不到一分钟,评论往往不深刻,浅尝辄止。《新闻三家谈》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在几大板块的囊括下详细的阐述7-8条新闻,新闻要素齐全,论述深刻。另外,节目在播出过程中并非一个主持人说到底,而是结合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多种手法,在视频中配以不同于主持人声音的解说,三维的数字显示背景屏,解说、视频和图片使用大屏幕,极大的提高了观众收看的清晰度。这一系列新颖的编排样式大大的避免了节目的单调性,极大的提高了节目的趣味性与可看性,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综上所述,《新闻三家谈》作为我省省级地面频道的第一个专家点评类节目,深刻的阐释了民生新闻的特质,深刻分析受众心理,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显示出来本身独有的特点,牢牢的抓住了自己的受众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到了那么一杯属于自己的羹,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成功的。当然《新闻三家谈》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劣势,譬如说新闻的本土化问题、主持人主观色彩问题等等,但是这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是可以在发展中不断改进的,如果《新闻三家谈》在播出过程中能不插播一些恶俗的广告会更完美。
第五篇: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生减负
从心理学角度谈小学生减负
1.激发内部学习兴趣:
(1)正确的内驱力--明白了解学习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推动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从而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内驱力的定义,作用)
(2)积极归因--------对成功和失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可以从自身找原因。为学习提供一个动力。(归因理论)培养健全个性性格---------------------------一个坚毅的品质对学生从容面对学习压力有重要意义。(个性性格的作用与作用)
(3)合作学习-----------在互相的帮助下学习,体现归属感,合大家智慧学习,让学习生活更有趣,更容易,从而减轻小学生的心理负担。(伙伴合作期){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4)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解决好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让成长没那么多苦恼。(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理论)
(5)正确自我意识的建立----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思维活动及行为活动的内容。(p47)
(6)自尊的建立--自尊的建立是个体对价值或者个体是否接受自己的评价及情绪。(p49)
(7)学习需要的及时的满足-----------------------学生在实践中的需要要被老师及时解决,会极大地真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层次理论)
(8)自我效能------------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因完成学习任务而获得的学习成就感,刺激学生主动学习,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效能的定义及作用)
(9)对知识的加工方式--------------------------学生对信息加工分为深加
工和表层加工,尽量引导有学习能力学生思考的深度从而减低下次学习的难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P64)
(10)区别对待男女学业性别的差异-----------------因依据各段男女的发展不同给予不同的学业要求,减轻学习压力。(p69)
(11)学习中形成的认知地图---------------掌握学习之间的联系,在脑
中形成各知识间的关系,减轻学习的压力。(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p162)
(12)把握顿悟的时机--------------------对某知识理解后要学会举一反
三。(苛勒的顿悟学习)
(13)学习的准备律-----------------------有学习的主动性,有学习的趋
势。(准备律的定义和作用)
(14)保持适当的动机水平------------------学习的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
密切相关,适当的动机水平才能达到学习的理想效果。(成就动机理
论p222)
2.激发外部学习兴趣的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正确的对学生学习过
程进行评价,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连接。(理论的内容,鼓励教育)
(2)老师的期望-------------------------老师应适当的给予要求,不应超
过学生的能力。(p88)
(3)老师的教学策略,方法要恰当-------------------符合学生的发展要
求。P(89)
(4)正确运用强化-------------------依据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
作为低频的活动的强化物。(强化理论内容)
(5)树立好老师的形象----------------依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给
学生正确的引导。(观察学习理论)
3.减轻负担的方法:
(1)教学方法符合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别对待场
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个体,因材施教。(认知风格的内容和分类)
(2)减轻因刻板印象对老师产生抵触-----------------------------学生应正
确的对待老师,不应以一件事判断老师,减轻学习的抵触心理。(刻
板印象的定义及作用)
(第六、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