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届高三历史必修一选择题巩固试题之一
2012届高三历史必修一选择题巩固试题之一
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中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分封制遭到破坏
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4.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菘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B5.右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年的一则日记(部分)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D
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7.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
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8.《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
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开幕。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展政府主席 B.会议开幕之日北平昼夜长短大致相等
C.在全国工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展代表大会职权 D.《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11.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14.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15.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1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B.德国C.日本D.俄国 17.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18.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 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D.巴黎公社革命 19.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20.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21.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2.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23.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
①对付苏联威胁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4.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25.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班别姓名学号
第二篇:高三历史必修一测试6
高三历史必修一测试6
命题:熊家德;审题:谢大凤2013、9、5
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10.[2012·安徽名校模拟]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A.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 11.[2012·常州期末] 二月革命后,俄国老百姓的要求集中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上。但是,临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反而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在这种形势下,俄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实行土地制度改革 C.继续进行民主革命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12.(2013年江苏高考19题)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宣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 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
1、(2012·上海单科·T16)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B.出版《资本论》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2、(2011·浙江·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急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2012·全国卷] 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巴黎公社期间 4.D1[2012·广东卷]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B.生物进化论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5.[2012·浙江卷]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6.[2012·全国卷]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7.[2012·海南卷] 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8.[2012·江苏卷]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9.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第1页高一文370,双,13-12-18第2页
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10分)
(3)以法国和中国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三中欧洲国家与非欧洲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巨大差别”。(8分)
14.[2012·河南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十月革命本身来说,史学家柳植有如下三点看法:第一,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是一次革命的两个阶段。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十月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没有二月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在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城市中的工人运动和农村中的农民运动造成了革命形势,而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即夺取政权的战斗中,则具体表现为工人的总罢工、武装起义和士兵转向革命,而且士兵由反革命的帮凶转变为革命的力量,对革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士兵绝大多数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因此,工人运动和士兵起义的结合也就是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结合的一种形式。第三,二月革命前后只有八天时间,先发生工人罢工与和平示威,而后才发展为武装起义;而十月武装起义也是在合法斗争的外衣掩护下进行的。
材料二如果说,美国对世界的意识形态干预是西方工业社会制度向全球扩展的历史延续,那么,苏联对世界的意识形态干预,则是十月革命后建构的一种反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模式在“世界革命”的名义下向外部输出。因此,冷战格局作为一种结果,从整体上涵盖了十月革命在20世纪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解构早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二元两极”世界的重大影响。
——余伟民《十月革命与20世纪——关于俄国十月革命世界历史意义的再思考》
材料三历史不是注定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人总是根据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种种抉择中做了选择,推动历史的发展。因此,历史的选择性乃是人的自觉的选择能力的具体表现,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对历史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二月革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大革命。十月革命是列宁在人民选择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新的选择,是一次有计划的革命。由于列宁的选择同人民群众的选择完全一致,尽管这一选择同资产阶级、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等的选择相冲突,但斗争的结果还是以列宁的选择取得了胜利。这说明人民的选择是历史选择的基础。历史是在选择中发展的。历史的选择性是历史规律性的重要内容。
——史学专家柳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十月革命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回答,十月革命对后来的冷战具有怎样的意义?(3)结合俄国的革命,谈谈你对历史选择性的认识。
高三历史必修一测试5参考答案
1.【解析】选D。马克思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共产主义原则,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选D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项(1864年).B项(1871年).C项(1859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题干中参加会议者的衣着代表的是不同阶层.性别的人士,从中反映出的是人民代表大会成员来源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体现出会议代表的广泛性。a.b.c各项的信息解读不正确。
3.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的政治体制。从题干中的“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等关键词来看,英国没有帝国政体,故A项不正确;美国没有帝国与君主政体,故B项不正确;俄国没有议会制,故C项不正确。而法国的巴黎公社建立前,出现过帝国.旧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的君主政体.共和国政体,故只有D项符合题干材料。
4.D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材料中的“自由主义”即资本主义制度,“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者发射的小排炮”即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大炮”即科学社会主义。故选择D项。5.B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指出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存在的局限,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也正是因为这些局限的存在,才使空想社会主义者最终失败,而看到了无产阶级力量的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才最终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
6.A解析]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取得胜利后,俄国国内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1917年4月,列宁回国后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等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本题选择A项。
7.B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工兵代表苏维埃在二月革命后就已产生,排除A项;C.D两项均由十月革命推动,故排除。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俄军的战败加剧了临时政府的困境;反政府叛乱被以布尔什维克党为首的苏维埃政权粉碎,进一步提高了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威望,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故答案选B项。
8.B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分析的能力,考查十月革命。解题关键在于材料信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这是在俄国两个政权并存时期提出的问题,意味着无产阶级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9.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临时政府所以倒台,是因为没有解决人民的愿望。二月革命后,人民最大的愿望是“面包”和“牛奶”,即和平与土地,故B项正确。二月革命后,沙皇专制已经被推翻,故A项错误,C、D两项的说法正确,但和材料信息不符合。
10.B解析]由题干中的“工人.雇农和农民”即可排除A项。C项错误,沙皇专制已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D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俄国没有采用过。《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联系当时两个政权并存的形势可知,列宁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项符合题意。
11.D解析]二月革命后,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俄国人民要求和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获得土地,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不满足百姓的要求,因而俄国继续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夺取政权,故答案为D项。
12.【答案】C【考查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3.答案(1)途径: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刻影响。
第3页高一文370,双,13-12-18第4页
(2)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人运动的推动。
(3)中国:仍维持封建专制统治,人治色彩浓重;虽然部分开明人士开始了强国御侮的探索,但以器物层面为主,制度层面涉及较少。法国:经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践行了资产阶级人民主权、权力制衡、法治等原则。
14.[答案](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紧密联系;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相结合;和平合法的斗争同武装起义相结合。
(2)十月革命为20世纪的冷战奠定了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基础。
(3)二月革命是人民的选择,十月革命是历史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以人民的选择为基础的。历史的选择应当顺民心.合民意,应当符合历史规律性,应当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特点.意义及其认识。第(1)问关于十月革命的特点要从材料中逐条概括,这需要仔细分析材料内部的关系。第(2)问的考查视角非常新颖,问的是十月革命对后来冷战的意义,要在把握冷战特点的基础上思考回答。第(3)问考查方式也很灵活独特,实际上考查对历史选择性的理解和认识,回答时要注意结合俄国的革命。
第5页高一文370,双,13-12-18第6页
第三篇:09届高三历史选择题精选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选择题选粹(1)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2.(银川一中第三次月考27)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3.(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2)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
4.(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5.(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0)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
6.(广东六校联考二6)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
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D.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8.(安师附中高三上期中1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
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
7.(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13)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9.(安师附中高三上期中14)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0.(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5)“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11.(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7)1949年10月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12.(安师附中高三上期中19)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13.(广东六校联考二15)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收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14.(广东六校联考二1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盐城中学高三上期中15)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前者直接领导了后者 C.前者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后者 D.后者丰富了前者的理论
16.(广东六校联考二2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17.(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中2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8.(广东六校联考二24)《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认为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主要是因为 A.实现欧洲单个部门的一体化
B.从最初的经济一体化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C.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D.欧元的诞生
19.(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历史期中)通过宗法制的施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0.(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
A.三公九卿制
B.制定秦律
C.郡县制
D.监察制度 21.(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2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4.(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历史期中)罗马法博大而缜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②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③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法律制度和诉讼原则等源于罗马法 ④ 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的特征是
A.主权在民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是国家大事的决策者 D.民主为国内人共享
26.(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①③④
27.(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D.议会对内阁负责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28.(广东省深圳市2009 届高三九校联考)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29.(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30.(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历史期中)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
31.(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2.(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33.(广东省中山一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34.(广东省中山一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统测试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是因为 A.从此,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B.蒋介石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C.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5.(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在某班的一堂关于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的综合探索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你认为正确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37.(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38.(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下列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是
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 C.把反封建作为革命的目标
B.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 D.全力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36.(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39.(山东胜利一中2008—2009学第一学期高三阶段检测)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40.(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42、(镇江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中共诞生
④维新变法运动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革命。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有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①③
D.②③④
43、(09.1盐城一调)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是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45、(09.1盐城一调)右图反映的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6、(09.1盐城一调)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41、(江苏省镇江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44、(09.1盐城一调)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
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47、(09.1盐城一调)毛泽东创造性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系统论述是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8(09.1盐城一调)、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随之到来。大陆提出三通建议开始于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九二”共识的达成
B.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使所有公民都参与国家政治
49、(09.1盐城一调)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主要是因为
A.以地域划分行政选区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按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
50、(09.1盐城一调)美国1787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②都实行两院制 ③都实行责任内阁制 ④都赋予总统解散众议院的权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第四篇:历史必修一
1.I can't remember _____________ made the teacher give Mary the permission to leave the class earlier.A.that it was what B.what it was that C.what was it that D.that was it what
2.He let out an ______________ cry, “we've won!”
A.excited B.exciting C.excite D.excites
3.-Is football John's favourite sport?
--Yes.__________ football, baseball is his greatest love.A.Near to B.Except C.Beside D.Next to
4.Do you think regular exercise ___________ good health?
A.benefit from B.reach for C.make for D.go for
5.Have you applied ___________ Mr Black _____________ the post? It's worth a try.A.for;to B.with;for C.with;about D.to;for
6._______ the loud noise going on in the workshop, I can hardly __________ on my lessons.A.As;put B.As;concentrate C.With;rely D.With;concentrate
7._________, I've never seen anyone who's as capable as Kate.A.As long as I have travelled B.Now that I have travelled so much
C.As I have travelled much D.Much as I have travelled
8.The big fire lasted as long as 24 hours ______________ it was brought under control.A.after B.before C.since D.while
9.The discovery of new evidence led to ______________.A.the thief having been caught B.the thief to be caught
C.catch the thief D.the thief being caught
10.-Would you have helped her had it been possible?
--Yes, but I __________ busy with my work.A.was B.had been C.have been D.am
11.___________ on the small island, the tower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sea water?
A.Being lain B.Lain C.Being located D.Located
12.In this workshop, the output of July was three times _____________ of January.A.that B.this C.one D.it
13.-Well, where did you spend your night that day?
--At __________.A.where it is called Grand Hotel B.what is called Grand Hotel
C.which is called Grand Hotel D.that is called Grand Hotel
14.The thief was brought in, his hands ____________ behind his back.A.tying B.tied C.being tied D.having tied
15.The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took the old sailor nine months, __________ the sailing time was 226 days.A.of which B.during which C.from which D.for which
16.She stood on a brick to make herself ___________ a bit taller.A.looking B.looked C.to look D.look
17.Did your speech ______________ the audience?
A.get through to B.get across to C.get through D.get across
18.A Du's unique voice ___________ especially to young people.A.attracts B.draws C.catches D.appeals
19.The old woman stood still with her eyes ____________ the picture.A.fixing in B.fixing on C.fixed in D.fixed upon 20.I feel it is you who ___________ for the accident.A.is to blame B.is to be blamed C.are to blame D.are to be blamed 21.-Have you seen the film?--Yes.I __________ it three times when I was in Tokyo.A.saw B.had seen C.have seen D.was seeing 22.The thief was caught ___________ his hand into the pocket of a passenger.A.to put B.to be putting C.putting D.put 23.So many students __________ for the traffic jam, the exam had to be put off.A.were late B.been late C.has been late D.being late 24.Seeing her father come back, ______________.A.tears ran down her cheeks B.Her tears ran out C.she burst into tears D.She burst into crying 25.Columbus is known for the great discovery _____________ a new land-America.A.making up B.making into C.make from D.made of 26.This photo was taken __________ stands the Eiffel Tower.A.in which B.in the place which C.where D.which 27.With his money __________, he couldn't go home.A.leaving B.missed C.run out D.running out 28.It's __________ great fun to talk with you.A.a B.the C./ D.an 29.__________ I admit that she has shortcomings, I still like her.A.When B.As C.While D.Once
30.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__________ big changes in the way we work.A.about B.out C.up D.back
31.New technology is being __________ almost every industrial process.A.applied for B.applied in C.applied of D.applied to
32.-Who's the man talking to our teacher?
--A professor __________ a visit to our school.A.pays B.is paying C.has paid D.paying
33.Our bodies are strengthened by taking exercise.__________, our minds are developed by learning.A.Probably B.Likely C.Similarly D.Generally
34.I _________ some English when I was working in a foreign bank.A.picked out B.picked up C.picked from D.picked at
35.I'm sure all will go well as _________.A.being planned B.to be planned C.planning D.planned
36.-Are you afraid of rats?--__________.A.Yes, but not a bit B.No, not a little
C.Yes, never D.No, not in the least
37.I think the English song is _________ worth _________ again.A.very;listening to B.very;listening C.well;listening to D.well;listening
38.The students carrying books come in first, ___________?
A.don't you B.don't they C.will they D.will you
39.___________ and we will complete the task sent to us.A.Another hour B.An hour later C.After an hour D.In an hour 40.My watch __________ five minutes a day, so I have to set it back.A.wins B.gets C.loses D.gains 答案:BADCD DDBDA DABBA DBDDC ACDCD CDCCA DDCBD DCDAD
第五篇:历史必修一小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大纲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分封制的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分封制的局限性: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
4、西周的宗法制
内容:是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6、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国家一体格局的形成。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皇帝制度(表现)
三公九卿制(三公的职能)
地方:郡县制
郡县制实施的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
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三、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武帝时,重用尚书令、侍中等,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
② 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③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分化事权):三省六部有名无实,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权利,后又枢密使分割军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相权,三司掌管财政削弱相权;
④ 元朝:废三省,行一省制——中书省,六部归其下;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汉代:汉初郡、国制并行,“七国之乱”后王国开始削弱;武帝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王国名存实亡。武帝分全国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③宋代:军事上,把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上,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察,削减节度使权力。
财政上,地方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转运中央或指定地点,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④元代:创立实行行省制度,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 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迹。
② 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丞相。
③ 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④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内阁制
目的: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设立:明成祖
影响: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加强了专制统治。
2、军机处 设置时间:雍正年间
作用:提高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II.【要点归纳透析】
一、如何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作用:在我国这种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流,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使社会环境和平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③保证了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④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专制主义已经发展到极限,以消积作用为主,这主要表现在: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铜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发展,因而只有消灭这种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④两大矛盾: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矛盾: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二是在中央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在中央集权过程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日益强化
⑤发展趋势:从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发展总趋势有三:①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②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
①秦形成确立: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这成为以后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②西汉巩固:西汉政治的重要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③隋唐完善: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④宋朝加强:中央集中行政权,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使于皇帝直接控制。
⑤元朝新发展: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是实行行省制度,另外对边疆地区也加强了管辖。
⑥明清强化: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需要强权加以维持。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归六部,集皇权、相权于一身。清朝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
III.【典型例题解析】
一、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根据左图有关信息回答分封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右图有关信息回答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它与分封制有何相似之处。
(3)简要分析秦建立郡县制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周天子将王族和功臣以及先代帝王后代分封到各地为诸侯,诸侯还要按宗法制对下属的卿大夫进行再分封,这样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
(2)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相似点:统治体制呈金字塔形,都体现了集权和等级制度。
(3)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准。
三、“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新唐书)概述汉、唐、北宋、明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办法来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
参考答案:
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
北宋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政权。
明太祖则废了丞相制度,把中央政权分属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