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22:2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范文模版)》。

第一篇: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范文模版)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标 知识 与 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值观

重点阐述

难点突破

教具准备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美国邦联的缺陷,掌握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了解美国两党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体会现实,反思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根据美国从邦联制到联邦体制的演进过程等基本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地对待历史发展传统。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认识两党制是美国政治一大特点,符合于美国的历史与国情,但有明显优点也有较大缺陷。情感态度与进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美国政治制度特点 多媒体课件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邦联作为松散联盟,造成国家权力的微弱及各州权力的过大,使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第二,1787年宪法。包括1787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宪法的理论来源;“分权与制衡”──1787年宪法的原则;地方“自治”与中央政权的和谐一致。第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在国会中激烈角逐,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但需明确,他们的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分析时注意客观公正,既肯定其历史作用和现实积极意义,也注意分析其局限性。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具有概念性较强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课堂上主动学习、从比较中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具备对所学习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方式进行教学,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

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导入新课】

(以布什和克里的竞选导入)

【师】布什和克里两个要竞选这个美国总统也挺辛苦的。要筹集资金,开动员会,与媒体建立联系,招募律师、法学家以应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要到处演讲拉选票,有时候选民还不买帐,可以说是吵吵闹闹,一方唱罢一方又粉墨登场,而通过上一节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学习,我们知道,英国首相是怎样产生的?

【生】

【师】是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的首领直接成为首相,比较美国总统的竞争,可以说 1

首相来得轻松些,为什么美国的政治制度这么别具一格呢?让我们一起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 推进新课】

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独立

【师】从初中历史我们知道,从17世纪起英国就在北美进行殖民扩张,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这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于是1775年北美13州的人民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独立战争。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英国殖民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那么独立初期的美国社会其基本状况如何呢?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整理如下:

2、形势(必要性)

邦联形式,各州的权力很大,不利于美国发展。在加上受启蒙思想影响,华盛顿 等人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师】(总结)美国独立后,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即所谓的邦联,13个州各自为政,使美国面临许多内外矛盾,用华盛顿的话来讲就是:沙子扭成的绳子,一碰即碎。为了使13个州真正联合成为统一的国家实体,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美国需要一部新的宪法。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制定的时间、地点:1787年、费城

2、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联邦制与邦联制的主要区别,为何联邦制更适合美国的发展?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1)中央集权——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①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②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是怎样的?分为哪几个部门呢?请大家阅读课文结合课本上的“美国联邦示意图”想一想。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看书,----大家可以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3个方面去思考。

【生】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包括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大机构。

【师】很好,那么联邦政府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呢?

(2)三权分立——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①立法权属于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②行政权属于总统

A、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B、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法律

C、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D、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批准方可生效

③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合作探究】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这里请大家思考与讨论探究这个问题: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美国总统制有何特点?

比较项

国家元首

元首的产生

元首的权力

元首的任期

政府首脑

政府的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美国总统制 总统 选举产生 掌握国家的实权 任期四年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 世袭 国家权力的象征,是虚职 世袭 首相 议会产生 议会

相同点:都属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国家性质决定并为之服务;都体现了三权分立制原则。

【师】通过讨论我们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区别,但我们要明白,这两种

制度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只是由于国情不同而在政体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其本质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所以美国就形成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足鼎立之势,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专权的出现,可以说“分权与制衡”是美国国家权力的基本组织原则,这样就使每个部门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其中任何一个部门滥用权力,具有进步性。可以说1787年宪法不仅对美国对世界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请大家阅读课文42页,思考一下,我们应怎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师】哪位同学可以概括一下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哪些意义?

3、评价

(1)性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2)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性。

(3)存在不足

4、确立政体(结果)

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第一届国会诞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

三、两党制的演变

1、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2)发展: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的对峙格局形成。(驴象之争)

2、特点: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本课小结】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行政大权。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权。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为后采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蓝本。宪法所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在当时世界上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趋势。

板书设计:

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独立

2、形势(必要性)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制定的时间、地点:1787年、费城

2、主要内容:

(1)中央集权——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①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②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三权分立——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①立法权属于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②行政权属于总统

③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3、评价

(1)性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2)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性。

(3)存在不足

4、确立政体(结果)

三、两党制的演变

1、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2)发展: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的对峙格局形成。(驴象之争)

2、特点: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教学反思:

第二篇: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8课 随堂

第三单元 第八课

一、选择题

1.(2018·云南学业水平测试)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D)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解析] 美国独立初期,采用邦联政体,各州权力很大,各行其是,中央政府软弱无力,无力控制地方。

2.(2018·天水高一期末)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解析] 依据题干中“美国的新政体……采取了……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可知C项正确。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总统共和制政体,A项错误;B项中“没有分权和制衡”与史实不符,排除;由材料关键信息“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可知,D项表述错误。

3.(2018·郑州高一期末)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他的观点表明(A)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

[解析] 材料表达的观点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是“选出来的君主制”,意在强调由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权力很大,A项正确;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B项错误;C、D两项说法与材料观点和史实不符。

4.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D)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联邦制度适用于大国和小国 D.实现了稳定与效率的平衡

[解析] “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是指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的利益。“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是指地方分权能充分调动各州建设的积极性。联邦制将二者有机结合,这样就实现了稳定与效率的平衡。因此D项理解最为准确全面。

5.(2018·大同高一检测)下图是美国漫画家纳斯特创作的漫画,发表在“Harper's”周刊上。该画象征“美国的政党选举——驴象之争”。下列表述中,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C)

A.反映两党互相攻击,排挤对方 B.两党政治信仰差异明显

C.两者代表的阶级本质相同,共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从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移植过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据图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仅是表面现象,B、D两项表述错误,两党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政党,信仰主张没有太大差别。

二、非选择题

6.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体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解析] 指通过《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答案] 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

是什么?

[解析] 本问强调解放全国奴隶应该是通过国会立法,而不是由总统说了算。[答案] 原因: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政体形式:总统制共和制。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历史教案_第8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了解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史实;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A.他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把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把主持调整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B.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夺取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领导权,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

3“文化大革命”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林彪反革命集团于1971年“九一三”事件中覆灭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到1976年10月也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已经结束,但是“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彻底扭转。因此,当时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怎样打开新局面?就是本课涉及的内容了。(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

1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当时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因此,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毛泽东个人所做的决策和指示。)

教师指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2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3组织学生细读36页课文和插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先在书上作出明确标记,完成37页“练一练”,然后通过“接龙”活动当场巩固记忆:(A.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组织学生根据填图册第11页第2题思考: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这两次会议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A.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它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解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2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依法办事、有法必依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小结:“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第四篇: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

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3.“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反映 了西周分封制()。

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5.美籍华裔史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在这次“转型”中()。①封建官僚制度逐渐代替世袭制

②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③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得到巩固

④王位世袭制逐渐趋于衰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一描述反映 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分割 7.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 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8.“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9.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0.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11.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12.“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13.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14.“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15.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16.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7.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18.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19.《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 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由此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

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

20.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揭示了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C.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

D.中国纺织生产落后

21.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22.1895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工厂约80余家,到1900年迅速增加到933家,并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① 列强割占了中国大量领土

②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 列强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 列强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

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5.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 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6.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 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历史现象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

27.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8.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 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29.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 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30.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31.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32.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 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D.冷战出现 33.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4.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5.中产阶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成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①中世纪的城市市民②近代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③中世纪的僧侣贵族④当代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行政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任期为四年;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三:美国政体图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一法律文件的出台,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这一政体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政体主要体现了哪三项原则?请对材料三中A、B两处的内容作注解。(5分)4

(3)结合所学史实指出英、美两国政体的实行对中国近代前期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2.政体的演变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请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权利法案》确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康有为说:“(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人群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材料四: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据此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4 分)

(2)根据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认为中国的出路是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一、二,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中国资产阶级在推进近代政治民 主化进程中向西方学习了什么?(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各国政体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3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10:DBACC CDABD 11-20:ABBDC

DCDBA 21-30:CBAAC

CCDBD

31-35:ACDAD

二、材料题。31:

(1)君主立宪制。(1分)责任内阁制。(1分)(2)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3分)A.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B.总统任命联邦法官。(2分)(3)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戊戌变法运动;(2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以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32:

(1)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君主立宪政体。(4分)(2)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2分)(3)颁布宪法、开设国会,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三权分立。(4分)

(4)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保障人民主权和自由。(4分)

(5)近代以来,各国政治逐渐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专制走向民主;各国政体的确立都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各国政体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3分,言之成理即可。)

第五篇:必修1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必修1第8《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

学设计

必修1第8《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一、标题: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必修1)。

二、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通过三者间的分权、制衡从而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这是本节的核心所在。它虽有局限性,但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后来成为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它不仅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因此本节内容的地位十分重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运用活动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搜集资料、合作交流,采用新闻发布会、小品、辩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1.制作本多媒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一方面搜集相关制作资料(美国“白宫”、“国会”、“联邦法院”的外观图片,“尼克松水门事”片段,“议会的辩论”图片等),力争再现历史,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另一方面设计由新闻发布会→小品→辩论的教学流程,制作“板书结构”。2.组织学习小组,要求人人参与。全班分成新闻发布会小组(记者与代表团)、小品小组(总统、国会参众院长、最高法院法官)、辩论小组等。指导各小组搜集资料,探究问题。要求各小组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展开。

(二)学生准备:1.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2.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并进行准备,自主搜集资料,由“题组长”负责,各组员共同探究问题。①新闻发布会小组:记者与代表团进行提问设计并作答。②小品小组:编写台词,准备道具。③辩论小组:赞成与反对方分别从不同立场写辩词。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难点:对“分权与制衡”的理解

七、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放映多媒体:美国“白宫”、“国会”、“联邦法院”的外观图片。教师讲授:这就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权力中枢,它们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联邦政府。那么美国的联邦政府究竟是如何建立的?要了解这一问题,必须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因为它是建立联邦政府的依据。下面请参加制定了这部宪法的代表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1787年制宪会议新闻发布会1.【设计思路】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在提问的设计与解答中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等基本知识点。并完成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教学。2.教师引导新闻发布会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制宪会议简况如何?为何要制定《1787年宪法》?并简单介绍。②美国为什么不借鉴大不列颠、法兰西、沙皇俄国等国的君主制,拥戴华盛顿先生为国王?或者采用君主立宪制?并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③民主共和制建立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为小品“吹牛—谁的官大”埋下伏笔。④制宪会议产生了什么矛盾?为弗吉尼亚州议会的辩论埋下伏笔。3.放映多媒体:“谢司起义”片段、板书结构4.及时指正学生的知识性错误,对于疑难问题后与学生共同探究。.归纳总结:①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简要评价。②归纳本小段基础知识。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的理论是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的学说,主要内容是将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分权与制衡”是1787年宪法的最高原则。问题①:本次会议于1787年月2日到9月17日在费城召开。为了加强政府权力,制定了这部宪法。它由序言和正文组成。序言部分阐明了制定联邦宪法的目的和宗旨。正文部分对联邦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加以说明和规定;对其他立法事项进行了规定;特别提到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问题;规定了修正案的制定和生效等问题。问题②:因唯一适合当国王的华盛顿先生坚决反对当国王。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仅仅政体不一样。在英国,世袭的英王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而美国的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拥有极广泛的权利问题③:是根据著名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的学说建立的。通过分权、制约最终达到平衡,实现宪政的最终目标!问题④:主要有大州和小州、北方州和南方州之间的权利斗争。大州和小州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国会代表的比例分配上。而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黑奴的问题上。

(二)小品“吹牛──谁的官大”1.【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品形式,突破本节重、难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2.教师引导小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有哪些权力?②三者之间又如何相互制约?(可结合尼克松水门事、克林顿受弹劾事分析)3.放映多媒体:“尼克松水门事”片段、板书结构4.及时指正学生的知识性错误,对于疑难问题后与学生共同探究。.归纳总结:①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简要评价。②归纳本小段基础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尤其美国总统的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故称为总统共和制。但三者的权力又是彼此制约和平衡的。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同时,中央与地方之间也构成制约和平衡的关系。问题①:总统有权处理国家事务和联邦政府的各种工作,有权选任所有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总统是美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总统也是负责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官员。能任命驻外大使、公使和领事,接见外国大使及公务人员。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签订行政协定。国会拥有立法权,宣战权属于国会。所有官员的任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也必须要由参议院批准。国会还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及州际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联邦法院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问题②: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总统批准才能生效。联邦法院大法官也由总统提名。但国会可用2/3多数推翻总统对法案的否决。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包括总统、副总统在内的所有美国文官提出弹劾,然后交由参议院审判。而最高法院如果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法律、条约和政策“违宪”,又可宣布它们无效。

(三)弗吉尼亚州议会的辩论──“我为什么赞成(反对)它”1.【设计思路】通过辩论形式,加深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性与局限性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2.教师引导辩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1787年宪法有什么积极性?②1787年宪法又有何局限性?3.放映多媒体:“议会的辩论”图片、板书结构4.及时指正学生的知识性错误,对于疑难问题后与学生共同探究。.归纳总结:①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简要评价。②归纳本小段基础知识。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将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在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是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总之,它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当然,它也有局限性:允许黑人奴隶制的存在,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又剥夺了印第安人、黑人、妇女的选举权等等。问题①: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宪法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代替过去的松散的联盟,不仅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且有利于保卫国家的安全。它还特别规定了修改宪法的程序,后人可以结合当代实际修改宪法。问题②:它根本未提及人民的民主权利,甚至还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使州权被削弱

(四)教师小结独立战争胜利后,由于13州殖民地组成的松散的邦联无力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分权与制衡”成为1787年宪法的最高原则。确立了总统共和制政体,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根据该宪法,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首任总统,并组成首届联邦政府。同年补充了10条关于保障人权修正案,以后又补充了多条修正案。美国1787年宪法一直沿用至今,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

(五)探究习题1.设计思路:通过研究性题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的理解。并将知识延伸向外,更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达到治史的更高境界。2.题:《美国1787年宪法历次修正案调查实录》方向1:历次修正案内容及出台的前因后果。方向2:由历次修正案看美国的社会变迁。方向3:美国历次修宪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3.主要活动: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等形式搜集资料,展开研究性学习。并通过辩论、专题讲座、座谈会、展览等等形式交流学习成果。

八、板书设计

九、其它教法建议运用“情景·实践·创新”模式。从分析华盛顿着手,放映反映其生平的影片,创设美国1787年宪法出台的前因后果的情景。并进一步模拟他在制宪会议的戏剧表演、进行评价华盛顿的观点辩论等,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掌握本节基础知识。在活动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创新。

下载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陕西省兴平市2013高一历史《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同步练习新人教版(5篇)

    陕西省兴平市2013高一历史《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巩固练习】 1.“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5、16课教学设计

    洛阳二中集体备课成果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高一历史备课组主备人:罗华荣日期:11.28 课题: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事,认......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学计划5篇

    高一上学期历史组教学计划 一、明确目标 我们作为2017届新生的历史教师团队,必须首要做好明确目标。所以,教学中首先确立以高考为核心的教学步骤,更要在保证成绩的同时,发挥历......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5篇]

    高一历史期末知识点强化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首相是 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贾翠珍 一、试题评价 本次高一历史期末考试由新区统一出题。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分布合理,覆盖了必修一的整个主要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学......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 (1)政权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权保障。19世......

    2018—2019学年《成才之路》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试题:第8课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安庆高一期末)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英国外交官讽刺挖苦:“怎么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