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养老的探索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人关注,于是一种针对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照料中心便应运而生,也就是所谓的“日托”。据了解,市民政局从2011年开始就在广福街道办事处和万盛街道办事处的两个社区推行社区日间照料养老工作,但是这个工作
推行近两年来,却一直没有正常开展起来。按理说儿女上班,独居在家的老人白天有人照料,年轻人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下班后,把老人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但是看似完美的养老方案为什么就不受欢迎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原因一:
怕别人说儿女不孝
不愿选择养老机构
刘大爷今年78岁,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儿女双全的他,能跑能跳,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子女都有稳定的工作,孙子外孙都长大了,先前他是在儿子、女儿家轮着住,但他脾气不好,经常跟儿子、女儿闹意见。儿女商量后,帮他另外租了房子一个人住,但是刘大爷却不愿请保姆,所以儿子和女儿轮流每天去照顾他。
虽然刘大爷经常到托养中心玩耍,可他却不愿到中心来“日托”或“全托”。“如果我到托养中心来养老,别人就会以为我儿女不孝顺,不愿赡养老人,这样对他们影响不好。”刘大爷说,现在他一个人住,和儿女关系还好些,并且也更自由。
原因二:
放不下家庭琐事
老人选择做“散客”
现在的家庭组成结构基本上都是“2+1+4”模式,两个年轻人成天为生计忙碌,家庭和孩子只有依靠老人照顾,所以很多老人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去“享清福”。
广惠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主要以“日托”为主,刚开始运行时,有几个老人与中心签订了托养协议,但是后来都解约了。不过,社区登记在册的老人却有200多名,这些老人更愿意把这里当做老年活动中心,没事的时候来打打牌、下下棋、聊聊天。
该社区党支部书记黄素兰介绍说:“现在年轻人工作都很忙,家里有一个健康的老人就是宝,买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接送孩子都是他们干,即使老人想到中心来,又放不下家中的大小事情,最后还是放弃,只到托养中心做做‘散客’。”
原因三:
工作人员不够专业
老人住着不放心
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护理人员不够专业,也是难以吸引老人的一大原因。
张大妈2010年因中风,导致偏瘫,经救治后生活不能自理,儿女给她请了好几个保姆,没干多久就走了,张大妈经常一个人在家,躺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张大妈说:“我这样的病人,想到托养中心去,也许他们都不会收。”
在托养中心登记的老人都觉得中心推出的健康服务项目很多,但是不够专业,提供的服务也比较普通,就是量量血压,查一下血糖什么的,再就上一两节健康知识保健课,工作人员的保健知识还不如他们丰富。大多数老人说:“如果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料,还是愿意去,那样比在家住还是安心些。”
记者感言:
“日托”的出现,让很多儿女又喜又忧。“喜”的是因为“日托”确实解决了不少儿女对老人的照顾难题;而担忧的是,“日托”中心存在环境、卫生、资质、安全等问题,一直未有较大改观。养老机构可以借社区这个平台,定期为老人做一些健康保健知识培训,还可以组织专业人员每天为不愿到养老机构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提供服务,在服务结束后,由社区对服务结果做星级评价,并每周进行绩效考核,这样养老机构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第二篇:社区养老服务之探索
社区养老服务之探索
陈志平
1999年10月,在举国欢庆共和国50华诞的时候,新华社发出消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26亿人,占总人口的10%左右,并以每年平均3%的速度递增,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起过总人口的20%,从而进入高度的老龄化阶段。
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养老问题上,虽然单一的家庭养老方式作为传统的优良美德,繁衍养育了泱泱中华民族,其基础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延长。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潜力很大。
一、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家庭养老服务和保障为基础,以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以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为依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福利机构服务体系的雏形。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的老年人企盼获得“精神瞻养”,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社会福利事业造成巨大的压力。据调查,全国现有1400万左右的老年人要求进入福利机构养老,占11%之多,而各类福利机构中能够提供的老年人床位只有104.2万张,不到全国老年总数的0.8%,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机构供养比例。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在养老制度方面同样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一是基础差,积累不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积累明显不足,而且为了偿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欠帐,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额很有限,难以应付未来养老金的给付。二是没有覆盖农村老年人口。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在城镇实行,对农村则实行自愿参与的原则。因此,80%的农村老年人问题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三是服务保障跟不上。日前,我国的家庭养老仍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特别是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对家庭的依赖程度更大。根据《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的调查,全国有98.1%的老年人依靠家庭养老,只有1.9%的老年人由社会养老。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人所需的服务便很难保障。四是经济水平低。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都是在经济发展到高水平阶段才出现的,如日本在1970年成为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年收入已达1689美元,而我国到2000年时,人均年收入才约800美元,如此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要承担如此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决定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由政府包办社会福利事业。同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老年人的收入状况则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即真正的“三无”对象和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数量较少,而依靠家庭和退休金的中低收入的老年人数量庞大,这部分老人中绝大部分无力支持其所需服务的成本费用。因此,只能走一条符合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新路子——养老服务社会化。社区服务建设是我国“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而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空床家庭、独居老人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解决子女对老人生活照料的困难,从而对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起支撑作用;同时,较之入院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受益大、收费廉、见效快的特点,可减轻入院养老服务的压力。因此,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大力、重点发展。
二、如何构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社区养老必须突出社区照护,使之配合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确立全体老人为服务对象,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在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各种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和措施,以形成完整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福利事业。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自80年代末期开展以来,建立了各种设施,开展了各项活动,但总的来说,点小、面窄、功能小,末形成规模,发展不平衡,更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那么,社区服务应如何快速发展,予以实施呢?
首先,逐步建立众多的老人服务中心。
我国各地已建立的老人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室、老年俱乐部,与我们所说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距甚远,无法担当社区照护的重任。原因在于:一则功能单一,只着重于文娱活动,而社区养老服务涉及生活、健康、康复、咨询、教育、文体、社交等多方面的服务;二则规模过小,幅射能力弱,影响力低;三则服务被动,内虽设茶室、图书室、电视机室、棋类、麻将娱乐器具,但每天地开放服务较为被动,缺乏服务活动的主动策划、组织与评估;四则社会化程度低。
有鉴于此,需尽快逐步建立众多的老人服务中心,重点发展老年人综合性服务中心,以发挥社区养老服务的中枢作用,对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予以强力支撑。
其次,逐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
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照顾功能必定削弱。而上述已表明,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必须坚持家庭养老为模式。为此,家庭养老需要外间支持,需要社区通过中心建立与完善专为老人而设的服务,来给予家庭养老的老人以各种帮助。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需要一个过程,这就是必须从老人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1、服务内容由易到难。就服务内容来说,应解决那些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容易先建立起来的服务项目,如中心集中的就餐、洗衣,康复运动等服务,然后再解决分散的上门送饭、家居清洁、看护老人、护送病人就诊以及购物服务等相对较难的服务。
2、服务顺序由急到缓。应先解决迫切需要照顾的老人、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严重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桂世勋教授在上海组织的调查表明,目前中国一般老人在某一方面需要依靠别人帮忙,按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洗澡、穿衣、走路、视觉、会话、听觉、排泄控制、饮食。这表明了,无自理能力、行动不便的老人,急切所需的服务项目。
3、服务项目由少到多。近期国家不可能拿出巨额资金,采取大量补贴的办法去建立老人需要的各类服务项目。所以服务网络的完善需要有一个过程。
4、服务对象由窄到宽。鉴于财力、人力所限,社会对老人的服务面肯定只能由窄到宽,逐步扩展。如送饭上门服务,首先应对那些独居无人照顾的老人,然后才扩展到有家庭照顾的老人。
再次,逐步实现服务人员主动接触受助者,实施上门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需要有个基地,以吸引大批老人来中心参加各种活动,实施较大面积的集中式服务。但服务人员又不能固守基地,应走出去主动接触受助者,实施上门服务。这种服务在香港被称为“外展服务”,它是对社区照顾的拓展和提升,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以社区需要为依归,确保老人需要和资源存量的准确度,确保社区资源利用率的量大化。针对老人不知、无力或不愿接受服务的原因,香港社工采用了多种策略,包括主动的面对面的接触,如家访以消除老人对服务的抵触情绪;通过展览、讲座、传媒,使社区人士认识社区养老服务,关注老人需要;就近或选择老人熟悉的环境提供服务,以减轻老人的忧虑;提供符合老人需要的服务;降低服务费用等,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为尽快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加速社区养老服务,应该做到:
第一、加速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一是资金投入的社会化。服务资金的投入不能依赖国家,而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团体、单位或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实现多层次发展,国家在其中以较少的投入,引导社会的广泛参与。二是服务设施与项目管理主体社会化。目前我国虽拥有一些老人社区服务场所,但相当一部分是单位拥有、单位管理、服务对象为单位职工,如老干科、退休职工活动室、老人之家等。这种各自为政的“单位”服务,既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单位管理、单位服务功能的有效释放、单位管理的快速发展,更难以做到服务设施及项目利用率的最大化,因而有必要将单位服务功能外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
第二,宏观规划。服务设施应予以宏观规划,以使设施分布结构合理,同时应满足老人就近参加活动和接受服务的需求。香港是按照每25000人的规模建立一所老人综合服务中心,也可考虑以街道为依托兴建老人综合中心,也可考虑以街道为主,同时兼顾中心辐射的老人数来进行规划。
第三,国家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国家的责任重在两点: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优惠措施,引导社会的积极参与;通过一定的奖金量的投入,以较快的启动老人中心的开办,扩展老人急需的生活服务项目,满足部分低薪老人收费低廉服务的需求,促进服务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第四,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资源。即有效地利用已经或即将倒闭的企业、商场的厂房、车间、营业场所、空间等,兴建、改建老人中心。
第五,加速老年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社区养老服务需要专业人才,以增强中心活动开展的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实施对老人的生理、心理、经济、社交、日常起居等方面的全面照顾。
第六,兴建、改建的老人服务中心应加强与社会特别是周边其它机构或团体的合作。中心不能自我封闭,必须增强与外界的联系,吸引社会资金、利用单位设施、欢迎志愿服务、诚邀专家讲座、擅用社区资源、维持长期合作。如此才能使中心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人口老龄化虽然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但只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推进社区养老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我国的老龄事业必将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
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
三十团五连 张亚良
社会建设是指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与过程。社会建设的内涵很广,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实体建设,诸如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环境建设等;二是制度建设,诸如社会结构的调整与构建、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等。社会实体建设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制度建设则使社会更加有序与和谐。作为进入社会分析和实际操作领域的“社区”概念,正在通过丰富其理论内涵,加强其解释力度,深化其实际操作意义,为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建设理论作着探索。目前,社区发展的实际操作仍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社区及社区发展研究中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控制出谋划策的实际操作研究多。透过这些经验,则是结构和机制所带来的理论问题。在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中,社区在制度、功能、管理和服务的方式等方面,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将社区建设置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重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一探讨。
《中国老龄事业白皮书》显示:2006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9亿,约占人口总数11.3%。预计,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1.9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3.8%;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 18%;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74亿,占总人口的18%左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5%。城市人口老龄化每年以3.1%的速度递增。老龄化问题己日渐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发展迅速、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和带病老人的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兼顾了家庭赡养、政府福利和社区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政府极力推行的未来养老模式的首选。
一、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经验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
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96.9%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
[2]。200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
8.81%计算,2005年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10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2005年为150万张,2010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市内活动的占15.6%,去外地活动占有1.4%。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探索
我国的社区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城市社会福利事业改革思路。1987年提出了城镇社区服务,其中,为老服务是重要内容。这时的养老服务重点在物质供给,缺少精神慰藉内容。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显现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机构养老方式的认可程度和需求程度得到提高,集中新建了大批养老院。1998年前后,全国很多城市和地区开始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系统探索。90年代末,在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如上海、北京、大连等地出现了居家养老的实践。2000年,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老年人福利体系。2001年民政部在全国社区实施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决定用全国福利彩票总额的80%,靠政府投入、社区参与,建立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星光计划强调为普通老人提供方便周到、价廉质优的福利服务。在此背景下,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2005年7月,民政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启动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60个试点单位,其中城市市辖区(县级市)48个,福利机构12个,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展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以满足”三无“老人、低保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为出发点,在鼓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2008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要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因地制宜和社会化方向。今年“两会”期间,老龄问题被列入人大11类重点建议之一,其中,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占25.5%,与前相比呈上升趋势。这些建议提案要求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设置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增加为老服务专业人员等。目前,大部分大中城市初步建立起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保健、文化娱乐、参与社会和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比较好、比较发达的地方,居家养老开始从城市向农村推行。像北京、浙江、天津、江苏、上海、杭州、宁波、青岛、大连这样一些城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的网络,并着手向农村推广;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像江西、甘肃、宁夏、新疆、贵州才在一些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开展居家养老的社区试点行动。各地的的具体化实践多种多样。综观各地实践,可以将目前的居家养老探索大致分为两种。
(一)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提供服务或街道、社区承办的模式
这一模式大连首创,宁波海曙区创立的“海曙模式”最为典型,上海、北京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较为领先。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采用此做法。目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由其向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提供特定时间和特定服务的服务;第二类是采用居家养老代币券、服务券的形式,由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到中心或特定机构自主选择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
1、“政府直接购买”形式
2002年9月,大连沙河口区开始实行居家养老模式试点,首创了“居家养老院”;北京西城区在区和街道分别成立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以这些组织为依托,开展专业化养老服务;南京推出“以公共服务为前提、民间组织为载体、公共财政为后盾”,实行“居家养老服务网”;宁波海曙区创立了“走进去、走出来”的“海曙模式”,即“走进去”就是由服务人员上门为老人服务。2004年3月,海曙区出台政策,试行为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出资向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走出来”就是政府在一些街道社区建设一批具有日托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走出家门享受社区“日托中心”和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青岛南区“社区福利居家养老标准化服务”;“苏州模式”的做法是,在街道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站负责采集老人信息,把老人信息传到中心,中心负责服务配对,直接面对老人提供一对一服务,服务站跟踪中心的服务,对服务质量进行服务ISO认定。总的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建立了财政资金购买服务,服务组织提供服务,
第四篇:社区居家养老现状探索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探索
所谓社区居家养老,就其内涵,是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通过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的形式,对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需求的规范化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特点是上门进行个案服务,使老年人不脱离自己家庭这一熟悉的环境;作为有子女的家庭,仍接受其家庭其他成员对其晚年生活的照顾。就其外延而言,社区居家养老应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收入保障形式共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传统养老方式的困境二十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10%;到2000年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超过了7%,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有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将经历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和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伴随着这股以人口老龄化为特征的“银色浪潮”,我国的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正处于转型和转轨阶段,年轻子女因工作离开家庭使得家庭结构缩小化,这些问题都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提出了考验。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中国传统的联合家庭(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已经越来越少,核心家庭(由已婚男女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首批独生子女逐渐组合成家庭,“421”甚至“4421”的模式在城市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一对夫妇需要同时承担抚养子女和赡养4到8位老人的重任,家庭养老的现实可操作性愈来愈弱。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的需要,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社
会福利机构及敬老院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这样的养老机构和设施现状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根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市内活动的占15.6%,去外地活动占有1.4%。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支持
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民政部门倡导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致力于推广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事业,鼓励社会承担部分养老责任。199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第35条提到,老年社区服务是中国老龄化战略对策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由此老年化社区服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区建设,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2008年2月21日,由全国老龄委、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10部委联合制定出《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城市所有社区在“十一五”期间都要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力争八成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集院舍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分之一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
三、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主要是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的,服务对象只限于较小的范围,如“三无”老人等,其费用主要由政府负担,一些地方鼓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对此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服务形式主要包括:
(1)老年人用餐服务。有定点用餐及上门送餐两种服务,针对不同自理能力的老人。
(2)老年人家政服务。有专职人员和志愿者到老人家中提供各种家政服务,如家庭清洁、料理家务、帮助购物、维护维修等。
(3)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通过社区卫生院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量血压,进行心理咨询及疏导、开展养身保健知识讲座等方面的服务。
(4)政府资“平安通”助紧急呼援服务系统,为符合政策的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平台,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人遭遇的各种疾病和意外生活事故。
(5)通过“星光老人之家”为老人提供棋牌娱乐、读书看报、电视电影、戏曲评书等老年文体活动。
目前,大多数社区依托社区原有资源,配备了相应的基本设施,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上,仅仅是搭起了一个框架,真正的为老服务项目大多没有开展起来,主要存在问题是:
(1)资金投入缺乏。一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社区的老年福利设施仍然依靠政府、集体包办,没有专门的服务场地,社区居家养老软硬设施投入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基本没有。二是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开展服务的经费来源渠道少,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光靠微薄的政府拔款远远不能启动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2)工作机制不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依靠社区工作人员和一些志愿者参与,受各类主客观因素的限制,社区工作人员现在需要承担社区“两委”的日常工作以及扁平化管理的事务平台的大量工作,因此分摊到居家养老服务的精力有限而,志愿者队伍受限于志愿者本身的专业水平和业余时间,难以全面深入细致地提供高质素服务。
(3)服务项目单一。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服务项目单一,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专业人才奇缺,涉老部门也缺少对这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现有专门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大多只是接受过短期上岗培训。服务内容仅局限于帮助老年人做家务、简单的照料等心理咨询、法律服务、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居家养老需求。
四、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1)建立专业独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拓展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政府买单的服务内容进行项目化操作,可积极寻求与公益类社会团体的合作,甚至将项目经营运作权承包给这类组织,减少政府的人力成本投入和管理成本。可在社区内或依托社区周边的养老护老医疗机构,建立专业独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运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招聘、管理、培训各类提供服务的人员,政府同时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监督,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通过签订协议、合同等办法,明确管理机构、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的权利、义务、责任,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专业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可监督性。
(2)培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队伍。组建一支具有医疗护理、文化和法律等专业技能人才组成的专业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专项服务,也可设立一定数量的公益岗位积极鼓励“4050”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多层次化,满足老龄居民精神上、物质上的不同需求。
(3)政府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拓宽资金渠道,增强有偿服务的内容
扩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政府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政府购买和社会提供的服务。鼓励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自费购买较高层次的服务,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第五篇:社区养老
1.家庭养老指的是我们熟知的老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一般是指老人自费入住公立或民营的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和护理院等,得到相应的医疗和照护服务;社区养老是前两者的中间形式,是指老人晚上住在家庭里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白天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日托、家政、送餐等服务。
2.社区养老的定义和特点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1]。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社区养老和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2]。
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3.参考文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社区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养老文献资料整合》(都在百度文库中可以直接找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