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科学家对上帝存在的否认(推荐)
美国科学家对上帝存在的否认
摘要:自20世纪开始以来,美国科学家信仰宗教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特点,尤其 是宗教信仰者与无神论者之间的争论日趋激烈.而这些变化、特点和争论已初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对 宗教信仰立场的一个观点的正确性:“上帝在信仰他的自然科学家那里得到的待遇比任何地方得到的都坏.” 关键词:科学家;宗教信仰;有神论;无神论
在世纪转折之际,美国科学界又出现了一场大辩论,最近出版的一些书刊呼唤所谓的物理学、生物学,乃至计算机信息理论方面的神性.前年,美国著名的杂志《新闻周刊》竟然在其封面上颂扬什么“科学中出现了上帝”.其他一些杂志也纷纷拣起如此之招牌.此外,有些单位或部门还举行了以“两种学问途径”为主题的会议.其中有一篇会议报告宣称,到目前为止,美国高等教育界已开设了1000多门有关科学与宗教信仰问题的课程,每60名学生中就有一名甘愿“刻苦钻研,以便发现上帝的存在”.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重新找到信仰证据只是时间问题而且.
当然,这一运动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而是2000年上半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举行标题为《科学与宗教探索》的一次重要座谈会之后兴起的.这次座谈会是在美国亿万富翁、大慈善家约翰·特姆普莱顿(John Templeton)赞助下举行的.他对宗教信仰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极感兴趣.他呼吁信仰什么“谦让之神学”.他甚至愿意献出巨资赞助或奖励涉及此类课题的课程、学术论文、讲座以及学术会议等.在他的鼓励和资助下,美国有些大学的基督教组织,如加利福尼亚大学最著名的“大学基督十字军”(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也不惜任何代价地资助会议和讲座,以便兜售其虔诚信仰上帝的观点.
然而,在美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许多闻名通途的男人和女人依然在高效地从事其研究工作,前进的车轮依然在迅速转动,而且越来越快.对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而言,结果依旧是知识对超自然的嫌恶.倘若如美国《新闻周刊》所报道的那样,科学家可以发现上帝,那么,美国的科学家都会承认这种观点吗? 1调查与结果
美国《新闻周刊》的编辑以及特姆普莱顿等人之所以如此惊恐不安和匆忙上阵,这与20世纪美国的几位科学家所进行的关于科学家信仰宗教状况的调查与结果具有密切关系.
首先进行调查的是20世纪初期的先驱人物、心理学家詹姆斯.H.雷马巴(James H.Leuba)1914和 1933年先后两次调查了美国一些生物和物理学家的宗教信仰状况.他调查的具体内容是关于对基督教信仰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你是否认为存在上帝?第二,人死后其灵魂是否不灭?
他认为没有这两条,对基督教的信仰就不可能延续迄今.他还认为有
无此两条信仰,对科学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科学家在当今世
界,具有重大影响.
但对1914年雷乌巴的调查及结果是需要加以说明的.当时,他先
是随意选择了美国的1000名科学家.调查结果是 58%的人表示不相
信或怀疑上帝的存在.接着,他又在这一数字中选择了400名他认为
是“更著名的”科学家.结果,他发现其中有超过 73.0%的人不相
信或怀疑上帝的存在(请参阅前面之图表).20年后,他又重复了1914年的调查,结果与前一次又有所不同,两个百分比分别上升为67.0%
和85.0%.
1996年,美国乔治亚大学两位历史学家爱德华.J.拉逊和拉利.威哲姆(Edward J.Lar.n and Larry wltham)重复进行了雷马巴的调查并将其结果发表在英国出版的杂志《自然》上.他们发现,美国一般科学家的宗教信仰状况又有所变化,表示不信仰或怀疑上帝存在的人的比例是60.7%.而在“更著名的”科学家中认为上帝存在的人数进一步下降,在回答调查问卷的人中只占70%.
雷马巴还认为,在“更著名的”科学家中不相信上帝存在的比例之所以较高,是因为他们拥有“卓越的知识、理解水平和经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皮特·阿特金斯(veter Atkins)评论他们的调查结果时说:“你显然可以是一位科学家并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用最深切的语言表达,我不认为你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因为他们与知识涉及的范围是多么格格不久.
”在如此之类评论的推动下,拉逊和威哲姆两位历史学家才又对雷马巴所说的“更
著名的”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不过,他们自己选择的“更著名的”科学家是美国科学院(NAS)的院士.他们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美国科学院的自然科学家几乎普遍不承认超越物质世界面存在的事物.在美国科学院的生物学家中,不相信上帝存在和人死后其灵魂不灭之说的分别占65.2%和69.0%.而在科学院的物理学家中此种比例分别是79.0%和76.3%.其余的多数人是对这两者持不可知论观点,只有少数人是信仰者.他们还发现,在科学院的数学家中,拥有此两种信仰的比例最高.他们两人1998年再度进行了类似的调查和研究.而对1914、1933和1998年对“更著名的”科学家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结果的比较,均列于前面的图表之中,请参阅.
拉逊和威哲姆所采用的调查方法也并不是对雷乌巴所用方法的简单重复.就雷马巴的“一般调查”而论,他随意选择进行调查的科学家是列入美国标准参考文献《科学中的美国人》的早期版本,而拉逊和威哲姆使用的则是最近的版本.在雷马巴进行调查的年代,该书的编辑在其收录过程中设计了“更著名的”科学家项目,而雷马巴也就把这些科学家视为他所说的“更著名的”科学家了.然而,该书如今已撤消了此种设计.因此,拉逊和威哲姆在选择“更著名的”科学家时,自然就把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作为其选择对象了.他们采用的方法实际上可以比雷乌巴的方法更好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精英,也可以更明显地表现回答调查问卷者的极低的信仰比例.
1914年雷马巴对其选择的“更著名的”科学家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主要是采取邮政问卷的方法.两个问题如前文所述,但回答者可选择信仰、不信仰和不可知等三种答案之一而以匿名方式回复.拉逊和威哲姆进行的调查包括了相同问题,并同样要求以匿名方式予以回答.
但两者调查的具体对象则有所不同.1914年雷乌巴进行调查时是把调查问卷发送给400名“生物和物理学 家”,而后来拉逊和威哲姆进行调查时,其选择的对象除生物和物理学家以外,还包括数学和天文学家.但由于当时美国科学院的规模相对较小,拉逊和成哲姆只对核心学科的517名院士发寄了调查问卷.1914和1933年雷马巴收回答案的比例分别为70.0%和75.0%以上.拉逊和威哲姆1996年调查“普通科学家”的问卷收回率为60.0%,而对美国科学院院士调查问卷的收回比例仅仅略高于 50.0%.
拉逊和威哲姆编纂并发表的调查结果自然也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尤其科学院人士的关注.美国科学院主席布鲁斯·阿尔伯特(Bruc Alberts)说:“在本院有许多相当著名的院士是十分信仰宗教的人,而在相信进化论的人中有许多则是生物学家.”然而,从拉逊和威哲姆的调查结果来观察,此位主席所发表的言论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2信仰的特点
自1914年以来,美国自然科学家在世界上的显赫形象并未有发生过根本性改变.但是,以对宗教信仰的尺度来衡量,其模式却是颇为可观:专业科学人员的信仰模式很像埃及的金字塔.顶部的科学家是不信仰宗教的.中间部分之无信仰的科学家的比例比一般市民的小一些,约占美国科学家总数的一半多一点.宽阔而又厚重的基础是具有牢固信仰的工程技术人员,有证据表明,在医生、工程师以及从事其他技术职业的人员中有较多信仰宗教的人.
此种金字塔模式的揭示或许使许多见多识广的人心慌意乱.美国被认为具有渊博知识的历史学家保尔K.孔金(Paul K.Conkin)获悉前述雷乌巴和拉逊等人调查结果之后说:“今天,受教育的水平越高,或者在智力或实际测验中获得的分数越高的人中,成为基督教徒的似乎就越少.”他或许还可以说,在收入较高阶层的人中的信仰状况同样具有类似模式.
把美国科学家划分为“更著名的”和“不著名的”两类似乎存在着某些风险,不过,区别必然是具有其价值的.当然,有神论者可以以其领袖人物为例而问道:哥白尼、克卜勒和牛顿不也是伟大科学家吗?今天在金字塔阶梯的顶部不是还有更坚决的有神论者牛顿类型的人物吗?当代最深刻的科学思想难道就终止于无神论者或达尔文的解释,精英科学的社会选择就只是为了发现不信仰的特征吗?
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美国科学院院士、传奇式进化论生物学家埃内斯特·迈尔(Ernst Magr)自 1954年以来对其所在哈佛大学的同事进行了一项有关信仰与否的调查和研究.他回忆说:“其结果竟然表明我们都是无神论者.我发现存在着两种情况.”他所说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像他现身说法所阐明的,他本人很早就成了无神论者,他不相信超自然事物的存在.另一种是其他人告诉他的:他们不可能相信世界上存在着拥有一切罪恶的上帝.他还补充说:“多数无神论者都把两者结合起来.此种结合使相信上帝存在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美国华盛顿大学关于宗教社会世俗化发展的早期研究者、社会学家罗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指出:“倘若你想成为科学家之一,你就不得不使你的思想摆脱宗教羁绊,这类值得选择的方式已存在两百余年了.”他坚决主张,尽管人口学上的统计已给予区别:一位在南达科塔执教的教授似乎比一位芝加哥的学者更虔诚地信
仰宗教,但芝加哥的高等教育界已开始扬弃有关上帝存在的思想,或信仰他的人.斯塔克说:“在重点从事科学研究的大学里,信仰宗教的人供若寒蝉,而不信仰宗教的人则歧视他们.在那里的金字塔阶梯的高层存在着对不信仰宗教的人的褒奖体制.”斯塔克还认为更多的科学院院士可能仅仅是把信仰视为应当给予承认的政治事务才那么做的.
像其他许多科学组织机构一样,美国科学院是在脱离公众的背景下而幸存下来的.科学院的首要工作是平均每日编撰一份技术报告,为国会和其他立法机构提供咨询,排除公众对科学意外事件的担心,以游说的形式,筹集科学研究资金以及推进优秀科学成果的获得和公众对科学的兴趣等.科学院也留意其应服务于公众的职责,但这一点也只能是漂亮的演练过程.不信仰和信仰宗教之事也经常成为与科学有关的主要公共关系问题.
不过,美国科学院的许多院士对进化论的关心也足以表明其对宗教信仰并不十分重视胸顿向.康乃尔大学的著名进化论者、科学史教授威廉B普罗温(William B.Provin)说:“我问科学院的一些人为什么他们不做进化论者中的一部分时,他们说,这是个存在太多争议的课题.”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承认进化论的.1998年,美国科学院发表了一份引以自豪的报告,推动公立学校讲授进化论.报告开宗明义但又十分小心谨慎地宣称:“上帝是否存在仅仅是个与科学是中性有关的问题.因此,可以将其置于对宗教存有异议的争论之侧面进行讲授.”然而,其所具有的讽刺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是一批几乎完全不信仰宗教而完全相信科学的专家才迫使科学院作出如此之结论的,它告诉公众在有关上帝的问题上,“科学是中性的”.
当然,问题并未到此为止.在科学院的报告被允许发表的新闻发布会上,宗教依然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名声显赫的与会者反复阐明:“多数宗教是与进化论没有冲突的,而许多科学家都是宗教信仰者.”美国科学院主席阿尔伯特发表献词说:“在本院有许多院士,他们既是相信进化论,又是信仰宗教的人.”当然,他并未宣告,像雷马巴在调查过程中所界定的那样,这些“信仰宗教的”院士是相信上帝存在的.无论如何,他的声明有可能成为许多人在面对普通公众时对自然进行解释的框架.
3西方的争论
尽管如此,雷马巴和拉逊等人关于美国科学家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和研究结果以及科学院推动公立学校讲授达尔文进化论的报告还是激起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科学家之间的巨大反响和激烈辩论,尽管主要集中在是否应当传播达尔文进化论有关的一些问题上.
信仰宗教的科学家甚至提出“智力设计”和“诺亚洪水”(intelligent design and Noah’s Flood)概念,用以抵制无神论者的主张和行动,竭力推行“创世说”.1996年,前述美国大学基督十字军组织在洛杉矾的思想比较保守的大学毕奥拉大学(Biola University)资助并召开了关于科学与上帝关系的《神抵创世会议》(Mere Creation Conference).在此次会议上,许多演说家大讲特讲所谓关于科学发展有利于上帝存在之观点的证据.这一翼主要是由“古老地球创世说”的拥护者构成的.他们钦佩传统的科学,因为其引出了宇宙和时间无限之长的概念,并可以接受除与进化论有关的现实部分之外的任何事物.他们渴望有一种所谓的“友好——上帝”之科学,允许使用“智力设计”和“有神论科学”等术语学科的存在.在这一辩论的背后,是20世纪初由雷乌己所界定的新教中的上帝,因为上帝可以为祈祷者作出“回答”,并预言人死后其灵魂不灭.
此外,有神论的右翼甚至把所谓的科学创世论者聚集起来.他们寻求给圣经以“年青的地球”的概念,即科学领域中的一种华丽名称.他们的核心研究计划是“洪水地理学”,试图寻找诺亚方舟的赖以漂浮的世界范围的洪水,并利用这一大灾大难去考虑地球的主要地理特征,由于他们同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的“科学与宗教探索会议”(Science and the Spiritual Quest Conferenc)上已处于敌对者的包围之中,利用模糊不清的个人信仰的上帝的概念并对“创世”概念作出诗化的解释.主张世界曾有过洪水之说的地理学家与科学上的世俗学者都出席了此次会议,但主张“古老地球创世说”的阵营希望把后者转变成拥护他们观点的人,并且共同工作,把正统的新达尔文主义观点冲破,因为后者似乎发现了含糊不清的无神论.
这些有神论者不但拥有理论,而且还具有行动.尽管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9年前已作出强迫公立学校讲授“创 世科学”是违犯宪法的裁决,但进化论的反对者依然推行其“智力设计”.1999年,在有神论科学家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思维和伦理基金会”推出了题为《关于熊猫和人:生物起源核心问题》(Of Pandas and Peopie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Biological Origins)的教科书,并在美国 12个州的公立学校兜售了19000多册.教科书告诉学生说,进化论与生命的复杂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然而,持有无神论观点的科学家,也无法保持缄默,他们撰写文章,著书立说,不得不采取针锋相对的立场.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著名女细胞生物学家、教授阿尔萨拉·古德诺丝(Ursula Goodnough)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1999年,她出版了标题为帕然的深奥》(Sacred Depths of Nature)的专著.她在该书中明确提出了两个无
神论观点:第一,“自然”不仅赋予人类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而且也赋予他们对自然的科学理解.她雄辩地认为,此种理解可以是一种欣慰和享受的源泉c第二,对宗教信仰的体验作出了颇为有趣的定义.倘若宗教信仰像敬畏、感激或愉悦一样,它会使人感到惬意,就不管人是否把此种与传统宗教教条、神性或超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了.她毫不含糊地表明其本人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并极为深刻地描绘了宗教与宇宙的关系.当然,她的描述是植根于她对诸如原子和行星等现象的详尽理解基础之上的.她的此种理解显然进一步澄清了她所说的“宗教自然主义”的实质.
倘若说古德诺兰在其专著中对有神论者观点的批评还比较隐晦,那么,美国哈佛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斯蒂芬J古德(Stenhenjay GOuld)针对有神论者反对传播进化论行径的分析和批判就更加明白元误了.1999年,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作为社论而发表的一篇标题为“达尔文的更为庄严的大厦”(Darwin’s More Stately Mansion)文章中主张,应当把进化论与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从而在进入新千年时结束尚有一半美国人拒绝接受进化论的现实,使美国真正成为拥戴科学技术的国度.
为此,他还提出可以指导美国人向着这一方向努力的三项原则:①进化是真实的,而真理肯定会使美国人自由.②进化论可以使人类在精神上获得解放.从原则上讲,事实上存在的自然不可能回答有关伦理学以及所有人都要为自身而解决的深刻问题.当美国人停止向自然提出更多要求而甘愿作出奉献时,那么,美国人就解放其本身为E更清醒地洞察自我了,科学也就随之能够忘却与哲学、宗教以及艺术和人道的真正伙伴关系了,因为每种事物都应提供一份补充.③就全然之刺激而论,作为来自现实的进化论,已经击破了关于以光计算的人类起源的任何奥秘.“一种家系之结”可以追朔到40亿年之前,而现在的范围则仅仅是从地球表面以下几英里厚岩石内部的细菌到最高的红木树的顶端以及月球上的脚印而已.
古德在其文章中甚至发出了进一步传播达尔文进化论的呼吁.他还写道:“当真理的价值与内心的活动如此结合在一起时,那么,正如达尔文在其伟大著作中最后所说的‘庄严就存在于此种对生命的观察之中了’.” 4结论
美国科学家雷马巴和拉逊等人所进行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已经无庸置疑地摆在美国公众面前,科学界人士对宗教信仰的金字塔般的模式——特点的认识也已十分清楚,但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科学家之间的辩论尚未结束,相反,其尚有继续进行下去的趋势,尤其对信仰宗教科学家而言.然而,两方争论的最终和实际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正如恩格斯100多年前在其题为《自然辩证法》文章中所精辟论述的.他说:“上帝在信仰他的自然科学家那里所得到的待遇,比任何地方所得到的都坏.唯物主义者只管说明事物,是不理睬这种名词的.只有当那些咄咄逼人的善男信女们把上帝强加于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加以考虑,并且简单地给予回答.”恩格斯还形象地指出:“但上帝不得不受他的保卫者的气!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历史中,上帝在他的保卫者那里受到的待遇,就像耶拿战役中的弗里德里希一威廉三世在他的将军和官兵们那里受到的待遇一样.在科学的猛攻之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把恩格斯所作的形象论述与当今美国科学界发生的事情相比较,任何人都不得不佩服哲学家恩格斯的预言天赋.20世纪美国科学界在有关宗教信仰方面发生的事情,除了国家不同之外,它们与恩格斯所论述的有多么相似啊!而且,美国科学界未来的历史,看来也很难逃避恩格斯所预言的结局.随着美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科学家中维持有神论观点人的比例将进一步缩小.与之相反,淡泊宗教信仰,反对愚昧迷信,相信无神论观点的科学家阵营必将进一步增强.而且科学界由唯物主义科学家“主持沉浮”的时日的到来肯定不会太远了.
第二篇:证明上帝存在
证明上帝存在
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藉者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
比如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享受的灿烂的阳光、我们所领受的天上降下的雨水、雪、我们所吃的地里长出的粮食、我们所饮用的江河湖海的水、我们所吃的瓜果蔬菜,哪一样不是神赐给人的恩惠,这是普遍的恩典,是每个人都能领受到的。
在一个还有特殊的恩典,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是临到那些爱神的人,神给予我们特殊的领受。这些特殊的领受神赐给谁,谁就有特殊的恩典。比如:疾病得到神的医治、在绝望中的人看到了神的救恩而悔改不在轻生,生命没有归属的人来到上帝面前得到了心灵的安息。世界上有那麼多人信仰基-督上帝,科学家、总统、医生、学者、平民、、、跟随基-督的人数不胜数,多如天上的星辰,就是最好的证明。
21.信仰的必然性
人人都有所信。一个人若不相信某种无法完全证实的事物,就不可能承受生活的重担和焦虑。无神论者并不能证实上帝不存在;万神论者也无法证实万物都是上帝;实用主义者也无力证明他们今天的筹划一定会在明天实现;不可知论者也未能证明人不可能认识上帝。信仰不可避免,即便我们选择只相信自己。可以确切地说,我们思想的这一现象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解释这一现象,考虑应该信谁或信什么(路加福章16章16节)。
2.科学的有限性
科学方法受制于一定的程序,就是可测量和可重复操作的过程。就其定义而言,科学不应该阐述有关终极起源、终极意义和终极道德方面的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因为科学受制于使用者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因此,科学有巨大的潜能,可用于良善,也可用于邪-恶;科学可以制造疫苗,也可以制造毒药;可以建造核能设备,也可以制造核武器;科学可以洁净环境,也可以污染环境;科学可以用来为上帝辩护,也可以用来反对上帝。科学本身不能提供制约我们的道德方针和价值观念,它只能告诉我们自然的法则,却不能告诉我们自然的起源。
3.进化论的难题
有些人以为,运用进化论来解释生命起源,就使上帝可有可无了。这种思想忽略了一些问题。即使我们假定科学家有一天能找到足够的「缺失环节」,可以证明生命是经过漫长的时间产生并仍在逐渐进化,但或然性的一些规律仍旧昭示着创造者不可或缺。其结果是,许多接受进化论的科学家仍相信,宇宙的广阔无边及其复杂性绝非「偶然产生」。许多人感到有必要承认可能或极可能存在一位智慧的设计者,他提供了生命的诸种要素,并设定生命赖以运行发展的各种规律。
4.人心的习性
人类常被描写为具有不可救药的宗教信仰倾向。在不经意的愁烦或惊异、祈祷或亵渎瞬间,都或隐或现地昭示着神明。那些否认这些想法,只将这些表现视为坏习性或社会罪恶的人,就会产生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否认上帝存在并不等于就消除了生命的奥秘,即使把上帝从大众生活用语中剔除,也无法清除人们长久以来对此生之外的渴望(传道书3章11节)。总有一些有关真、善、美的东西在撕咬着我们的心灵,即使我们对一位容许不义和痛苦存在的上帝发怒,我们仍然会凭着道德良心说,生命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罗马书2章14-15节)。即便是不乐意,冥冥之中,似乎总是有一只手在主宰着我们。
5.《创世记》的背景
翻开圣经,它开门见山地就表明上帝的存在。然而,《创世记》并不是随意写于历史的某一时期,而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摩西写下「太初,上帝......」,此前他和千百万以色列人和埃及人都亲历了许多神迹奇事。从出埃及到弥赛亚来临,圣经所见证的上帝都借着真实的历史事件来显明自己。若有人怀疑这一点,不妨去访查圣经记载的实地和真人,让事实说话。
6.以色列民族
常有人把以色列作为反驳上帝存在的口实。不少人觉得很难相信一位偏待「选民」的上帝;另有许多人认为,相信一位未能保护自己的「选民」逃离箱罐车、毒气室、奥斯维辛和大桥集中营的上帝,更加困难。然而,以色列的未来早在旧约历史之初已经预先写明。摩西和其他先知都预言以色列的国土会被侵占,也会遭受史无前例的苦难,会流散于万国,而且预言他们最终会悔改,在末后要复兴(申命记28-34章;以赛亚书2章1-5节;以西结书37-38章)。
7.基-督的宣告
许多怀疑上帝存在的人常用这样的想法来说服自己,「上帝如果愿意我们信他,他就会向我们显现」。就圣经的记载来说,这正是上帝曾做过的事。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以赛亚先知就宣告说,上帝要给他的百姓一个兆头,就是童女怀孕生子,要给他取名「以马内利」(意为上帝与我们同在)(以赛亚书7章14节;马太福音1章23)。以赛亚说这个孩子将被称为「『奇妙的导师』,『全能的上帝』,『永恒的父亲』,『和平的君王』。」(以赛亚书9章6节)。先知还预言说,在上帝使他年日延长、得享尊荣之前,他要为百姓的罪孽受死(以赛亚书53章)。根据新约圣经的记载,耶稣宣告自己就是旧约预言的弥赛亚。由于罗马巡抚本丢.彼拉多的失职,耶稣因被控自称为以色列的王和宣称自己与上帝平等而被钉十字架(约翰福音5章18节)。
8.神迹的证明
最初跟随耶稣的人宣称,耶稣所行的要比他所讲的更能表明他是人们盼望已久的弥赛亚。他们见证说,耶稣医治瘫子、在水面行走、并自愿屈辱惨死、然后复活,这使他们相信他是弥赛亚(哥林多前书15章1-8节)。最令人信服的是这些人宣称,有许多人在发现耶稣的空墓之后、目睹他升-天进入云中之前作见证说,他们亲眼看见过基-督,并与他交谈。这些见证人并未因为他们的宣讲而获得任何世俗的利益,他们也不期待财富和权势。他们宣称以色列人长期以来翘首盼望的弥赛亚就活在他们中间,他为赎人类的罪而死,又从死里复活。因此他们确信他有能力把信他的人带到上帝那里去。许多见证人为他们所宣讲的而成了殉道者。
9.自然界的细微之处
有些人相信上帝却不大认真思考上帝的存在,他们认为一位创造宇宙的伟大上帝太超越,不会关心我们。然而,耶稣讲明了自然界的设计和细微之处所彰显的意义。耶稣表明上帝非常伟大,足以关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讲论的上帝不仅知晓我们的每一个动作,而且鉴察我们的心思意念。耶稣教导说,上帝能数算我们的头发,查验我们心中的焦虑,甚至知道落在地上麻雀的情形(诗篇第139篇;马太福音第6章)。
10.经验的证明
圣经说上帝设定我们生活的环境,能促使我们寻求他(使徒行传17章26节)。那些没有找到他的人,圣经也说这位上帝离他们如此之近,完全可以找到(27节)。按照使徒保罗的教导,上帝是灵,「我们的生活、行动、存在都在于他」(28节)。然而,圣经又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按照上帝的方式而非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寻求他。上帝应许寻找的人就能寻见他,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只有那些承认自己不足,愿意否定自己而信靠他的人,才能寻见他。
第三篇:证明上帝的存在
证明上帝的存在
相信上帝存在的十大理由
1.信仰的必然性
人人都有所信。一个人若不相信某种无法完全证实的事物,就不可能承受生活的重担和焦虑。无神论者并不能证实上帝不存在;万神论者也无法证实万物都是上帝;实用主义者也无力证明他们今天的筹划一定会在明天实现;不可知论者也未能证明人不可能认识上帝。信仰不可避免,即便我们选择只相信自己。可以确切地说,我们思想的这一现象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解释这一现象,考虑应该信谁或信什么(路加福章16章16节)。
2.科学的有限性
科学方法受制于一定的程序,就是可测量和可重复操作的过程。就其定义而言,科学不应该阐述有关终极起源、终极意义和终极道德方面的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因为科学受制于使用者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因此,科学有巨大的潜能,可用于良善,也可用于邪-恶;科学可以制造疫苗,也可以制造毒药;可以建造核能设备,也可以制造核武器;科学可以洁净环境,也可以污染环境;科学可以用来为上帝辩护,也可以用来反对上帝。科学本身不能提供制约我们的道德方针和价值观念,它只能告诉我们自然的法则,却不能告诉我们自然的起源。
3.进化论的难题
有些人以为,运用进化论来解释生命起源,就使上帝可有可无了。这种思想忽略了一些问题。即使我们假定科学家有一天能找到足够的「缺失环节」,可以证明生命是经过漫长的时间产生并仍在逐渐进化,但或然性的一些规律仍旧昭示着创造者不可或缺。其结果是,许多接受进化论的科学家仍相信,宇宙的广阔无边及其复杂性绝非「偶然产生」。许多人感到有必要承认可能或极可能存在一位智慧的设计者,他提供了生命的诸种要素,并设定生命赖以运行发展的各种规律。
4.人心的习性
人类常被描写为具有不可救药的宗教信仰倾向。在不经意的愁烦或惊异、祈祷或亵渎瞬间,都或隐或现地昭示着神明。那些否认这些想法,只将这些表现视为坏习性或社会罪恶的人,就会产生一些无法解答的问题。否认上帝存在并不等于就消除了生命的奥秘,即使把上帝从大众生活用语中剔除,也无法清除人们长久以来对此生之外的渴望(传道书3章11节)。总有一些有关真、善、美的东西在撕咬着我们的心灵,即使我们对一位容许不义和痛苦存在的上帝发怒,我们仍然会凭着道德良心说,生命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罗马书2章14-15节)。即便是不乐意,冥冥之中,似乎总是有一只手在主宰着我们。
5.《创世记》的背景
翻开圣经,它开门见山地就表明上帝的存在。然而,《创世记》并不是随意写于历史的某一时期,而是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摩西写下「太初,上帝......」,此前他和千百万以色列人和埃及人都亲历了许多神迹奇事。从出埃及到弥赛亚来临,圣经所见证的上帝都借着真实的历史事件来显明自己。若有人怀疑这一点,不妨去访查圣经记载的实地和真人,让事实说话。
6.以色列民族
常有人把以色列作为反驳上帝存在的口实。不少人觉得很难相信一位偏待「选民」的上帝;另有许多人认为,相信一位未能保护自己的「选民」逃离箱罐车、毒气室、奥斯维辛和大桥集中营的上帝,更加困难。然而,以色列的未来早在旧约历史之初已经预先写明。摩西和其他先知都预言以色列的国土会被侵占,也会遭受史无前例的苦难,会流散于万国,而且预言他们最终会悔改,在末后要复兴(申命记28-34章;以赛亚书2章1-5节;以西结书37-38章)。
7.基-督的宣告
许多怀疑上帝存在的人常用这样的想法来说服自己,「上帝如果愿意我们信他,他就会向我们显现」。就圣经的记载来说,这正是上帝曾做过的事。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以赛亚先知就宣告说,上帝要给他的百姓一个兆头,就是童女怀孕生子,要给他取名「以马内利」(意为上帝与我们同在)(以赛亚书7章14节;马太福音1章23)。以赛亚说这个孩子将被称为「『奇妙的导师』,『全能的上帝』,『永恒的父亲』,『和平的君王』。」(以赛亚书9章6节)。先知还预言说,在上帝使他年日延长、得享尊荣之前,他要为百姓的罪孽受死(以赛亚书53章)。根据新约圣经的记载,耶稣宣告自己就是旧约预言的弥赛亚。由于罗马巡抚本丢.彼拉多的失职,耶稣因被控自称为以色列的王和宣称自己与上帝平等而被钉十字架(约翰福音5章18节)。
8.神迹的证明
最初跟随耶稣的人宣称,耶稣所行的要比他所讲的更能表明他是人们盼望已久的弥赛亚。他们见证说,耶稣医治瘫子、在水面行走、并自愿屈辱惨死、然后复活,这使他们相信他是弥赛亚(哥林多前书15章1-8节)。最令人信服的是这些人宣称,有许多人在发现耶稣的空墓之后、目睹他升-天进入云中之前作见证说,他们亲眼看见过基-督,并与他交谈。这些见证人并未因为他们的宣讲而获得任何世俗的利益,他们也不期待财富和权势。他们宣称以色列人长期以来翘首盼望的弥赛亚就活在他们中间,他为赎人类的罪而死,又从死里复活。因此他们确信他有能力把信他的人带到上帝那里去。许多见证人为他们所宣讲的而成了殉道者。
9.自然界的细微之处
有些人相信上帝却不大认真思考上帝的存在,他们认为一位创造宇宙的伟大上帝太超越,不会关心我们。然而,耶稣讲明了自然界的设计和细微之处所彰显的意义。耶稣表明上帝非常伟大,足以关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讲论的上帝不仅知晓我们的每一个动作,而且鉴察我们的心思意念。耶稣教导说,上帝能数算我们的头发,查验我们心中的焦虑,甚至知道落在地上麻雀的情形(诗篇第139篇;马太福音第6章)。
10.经验的证明
圣经说上帝设定我们生活的环境,能促使我们寻求他(使徒行传17章26节)。那些没有找到他的人,圣经也说这位上帝离他们如此之近,完全可以找到(27节)。按照使徒保罗的教导,上帝是灵,「我们的生活、行动、存在都在于他」(28节)。然而,圣经又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按照上帝的方式而非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寻求他。上帝应许寻找的人就能寻见他,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只有那些承认自己不足,愿意否定自己而信靠他的人,才能寻见他。
如果你承认上帝的存在,但对自己能否接受圣经的宣告:「上帝肉身的显现」没有把握的话,你也能有所依靠。拿撒勒的教师应许说,他会帮助那些愿意遵行上帝旨意的人。他对我们说:「一个人若决心要实行上帝的旨意就会晓得,我的教导是出于上帝的旨意还是凭着我自己讲的。」(约翰福音7章17节)。
上帝借着自己的独生子启示他自己,你若接受这些证据,就请你把圣经论及基-督的话存在心里,他为我们的罪付上了赎价,一切信他的人都能得到赦罪和永生的恩典。基-督救赎我们不是酬报我们的努力,乃是赏赐给一切因着这些证据而信他之人的恩典(约翰福音5章24节;罗马书4章5节;以弗所书2章8-10节)。
欢迎来信索取更多的资料,学习作为上帝的儿女如何使自己的新生命更有长进。也求上帝引领你加入以爱的精神和基-督的样式忠实教导圣经的教会。那么,你就收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这礼物是上帝亲自送给你的。
第四篇:上帝存在证明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中国是儒家文化,西方是基督文化,因此至少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上帝是不存在的,而且我们的执政党也在宣扬无神论的意识形态,如此一来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对我们来说上帝是不存在的。可是为什么在西方人眼里上帝是存在的?如果我们不能反驳他们的论证,就不能承自己是真正的无神论者。来看一下他们证明上帝存在的理由吧。
首先声明一点,在他们的各种证明中有很多他们的预定的假设条件,而且好像都有点逻辑色彩。尽管有漏洞但至少也是一种证明方法。
一、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
第一推动
在他看来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而一个物体要运动必须要有某种力量去推动它,物体不会自己去运动。如枫叶飘飘那是因为风在吹动,风扇旋转是因为电的推动。这时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如果A的运动是由B引起,B的运动是由C引起,C又是由D引起„„如此推下去会有什么结果。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万物是有限的,最后我们必然找到这样一个推动者,它是第一个推动者,自己却不为任何别的力量推动。而这个第一推动就是上帝。 因果联系
这个证明和上面那个运动证明大同小异。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必然有某种原因,这样一来,A是B的原因,B是C的原因,C是D的原因,如此下去不能无穷,肯定有一个第一原因,即上帝。
可能性和必然性
万事万物虽然存在着,但并非是必然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比如我们现在是安阳师院的学生,但假若我们当初没选报安阳师院,或者我们没参加高考,我们也就不是安师的学子了。但如果万物只是可能的,暂时的,即他们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或许某一天他们都不存在了。那么无中能生有吗?当然不能,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什么都不存在,某物开始存在,这是不可能的”。既然可有可无的事物存在着是一个事实,所以在这世间可有可无的万物之上,必然有一个必然性存在。这个必然就是上帝
事物具有等级性
托马斯看到万物不仅在运动,有原因,存在可能性,而且还有等级性。从无生命的金木水火土到有生命但不能说话的动植物,再到有思想有生命的人,这明显的形成了一个等级结构。然后托马斯便就问:有没有一个最完美,最高级的存在?当然有了即上帝
目的论
万事万物虽然错综复杂,但似乎都有某个目的,万事万物都绕着这个目的运行,各大行星都沿着各自轨道有序进行,自然各种各样的动物都在有序存活着。但好像除了人以外,这些花草树木都没有思想感觉智慧呀,是什么让他们看起来有目的的生存运行呢?那就是上帝使他们互相协调地朝一个目的前进。在此应该也可以把他所说的“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律吧。
这就是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而且这五种证明都是先验证明即从结果的存在回推原因的存在。可以看出以上五个证明很容易举出例证进行反驳,但他强调完全用理性或逻辑去证明上帝是不可能的,上帝的存在更多来自启示或信仰。
二、笛卡尔的证明
他认为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最高本体的观念,他是全知全能最为完美的。但我们自身却是不完美有缺陷的。所以这个绝对的完美不是我们自己,也更不会是由我们产生出来的,不完美者不可能产生完美。由他的“我思,故我在”,得出“凡我们能够设想得很清晰很显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真的”。既然这个最完美者如此清晰的存在于我们心中,那它必然存在了,是真的了。那这个必然存在的最高的绝对完美的就是上帝喽。
其实他证明的出发点就让人有些不服气,他怎么就知道人的心中一定有一个最完美的本体呢?笛卡尔自己说“虽然这是完全不能证明的,但是人人自然而然地肯定”。或许就像我们都相信个1+1=2但却不能证明。
三、安伦瑟的证明
在安伦瑟看来所谓上帝就是无法设想比他更伟大或更完美的存在,而且我们心中都存在着一个上帝,这也是他论证的前提条件。存在有两种即观念的存在和现实的存在。如作家创作一幅画,这幅画不仅在他脑中还在现实中。作为最伟大最完美的存在者不能只存在于我们心中。如果那样我们会设想出一个比上帝还完美的存在者。所以上帝不能仅存在于我们心中,还必须存在在现实中。即上帝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四、康德的道德律论证明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美德和由此获得的恰当的欢乐。人生在世的意义就是要实现这个最高境界,并且也有可能实现它。而只有至高无上的存在才有能力为我们带来美德和欢乐的和谐,所以上帝是我们人生追求的必然推论。而且康德把世界分为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此岸世界即现象世界,它是由彼岸世界缔造的,对于彼岸我们只知道它是客观存在的,但他却不可被我们认知。是不是就意味着上帝是存在的但我们无法了解他。
五、奇迹论证
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面对这个无限的世界,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对于现在不能解释的事物,人就把他归结于上帝了。
六、个人观点
在我看来我们不能把上帝理解为有具体形象的神,应把上帝从我们想象中的人神模样中解脱出来,也许把他理解为宇宙万物的演化发展变化规律会更好一
点。认识世界是人类两大活动之一,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我们一直在寻求把握世界的规律。信仰上帝,追随上帝的过程何尝不是一次探寻规律之旅呢?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证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论出个胜负。其实单纯的去争论上帝存在与否是毫无疑义的,说上帝存在也好,说上帝不存在也罢,只是表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但殊途同归。我们都是在寻求世界的本质与规律,为了更好地改造这个世界,让人类生活更美好。哲学的最高意义是为了人类的幸福!
第五篇:如何证明上帝的存在
如何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藉者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 比如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享受的灿烂的阳光、我们所领受的天上降下的雨水、雪、我们所吃的地里长出的粮食、我们所饮用的江河湖海的水、我们所吃的瓜果蔬菜,哪一样不是神赐给人的恩惠,这是普遍的恩典,是每个人都能领受到的。
在一个还有特殊的恩典,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是临到那些爱神的人,神给予我们特殊的领受。这些特殊的领受神赐给谁,谁就有特殊的恩典。比如:疾病得到神的医治、在绝望中的人看到了神的救恩而悔改不在轻生,生命没有归属的人来到上帝面前得到了心灵的安息。世界上有那麼多人信仰基-督上帝,科学家、总统、医生、学者、平民、、、跟随基-督的人数不胜数,多如天上的星辰,就是最好的证明。2 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可重演的、被动的、是受人控制的;是可量度的。十分明显,我们的研究对象——上帝并不符合上述条件,所以它不能被科学证明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如何知道上帝是存在的呢?我们可以听一听基-督徒们的见证,如果楼主有基-督徒朋友的话,不妨这么做。
二、神只存在于缝隙之中吗?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神只存在于未知领域之中,即当人们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时;需要把神抬出来作挡箭牌。随着人们认知的增加,未知领域越来越小,神存在的空间也随之减少。当人们完全认识宇宙时,就再也不需要神了。人们常常以牛顿的一个故事作为例子。牛顿能用万有引力定律准确地算出月亮绕地球转动的运行轨道,但他不能解释地球为什么会自转,他写信给剑桥大学老师的信中说:“地球为什么能自转,我不能用万有引力推算,所以要用神的手去转动它。”(神创造一切,牛顿的话并没有错,但一直受到嘲讽和曲解。)随着科学的进步,抬出神来解释未知之事的机会越来越小了。几年前一位颇有名气的科学家在牛津大学演讲时说:“宗教是不必重视的,宗教已渐渐被科学推翻了,科学方法证明极有效能。”医学的进步,使求神治病的人越来越少。有人说:“艺术的价值可以等于大量的祷告了!” 阿基米德和拉普拉斯的夸口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常常暴露出人的骄傲和无知。“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举起来!”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大声地这样宣告说。他的依据是杠杆原理。但他尚不懂得能量守恒原理,否则便不至如此狂傲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被确立之后,不少人以为宇宙的一切都可以用物理公式来表示。十九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Lanlace)即为一代表人物。他认为,给定了方程和初始条件,宇宙的一切都是可以预测的。据说,一次当他把一本天文学著作献给拿破仑大帝后,拿破仑问道:“神在你的学说里还有什么位置呢?”他回答说:“皇上,我不需要神这种假说!”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确立了相对时空观。除光速保持不变外,时空的一切量度都会随观察者的运动速度和参照系的不同而改变。此时,拉普拉斯的豪言便显得浅薄了。勃克感言
首次登月成功是人类科技史上一件值得庆贺的划时代大事。此时又有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报纸上鼓吹说:“这次登月成功证实《圣经》创世记的记载,也成为神话。„„证明了人类合作的力量,人类高度的智慧,提高了人类的地位,确定了人类更高的价值,人类从此开始可以无愧地说,我们不只是万物之灵,更是宇宙的主人。”
相比之下,美国太空计划的一位关键人物、美国水星计划及双子星计划的总执行者华特·勃克(Walter F.Burke)的头脑却冷静得多。他说:“我喜欢用尝试征服的字眼,而不单用征服一字,人将永无完全征服太空的一天,只要想想离开我们最近的星球的距离。你若在基-督降生时,就以每小150万哩的速度旅行,到今天为止,你还没有到达那里。再想想约翰·格林的飞行,他飞行的最大高度为 150哩,而我们地球的直径为8000哩,因此我们第一位太空人所飞的高度与地球的大小相比,不过是刚离地而已。” 我曾更直观地画了一个图,将地球缩小为一个直径10厘米的球,格林的最大飞行高度仅离开地表1.8毫米!勃克的结论是:“不论人已有的这些太空发展,人想在他的一生中,越过我们自己的天河的机会,极为微校就是以光速的速度飞行,需要十万年去跨越地球所属的银河,而我们知道太空中有无数的银河存在着。这种由速度乘时间而得的距离,简直大得难以想象。如果把星际间的距离和人的寿命相比的话,人以一生的时间也不可能在宇宙间走得很远;换言之,人活得还不够长,旅行得还不够快,去侵犯神的宇宙。以现有的知识看,人只能在一小部分的太空里作有限的探索而已。”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惊异地发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未知领域却越来越多,现仅以几件事为例。
人能造一个活细胞吗? 五十年代的生物学基本还是宏观生物学。一提及生物学人们立即想到捕蝴蝶、采花草。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人们可以研究、观察到细胞的各种结构和变化,六十年代,生物学发展为细胞生物学。到七十年代末期,由于基因重组技术等的问世,人们已可以在分子水平研究各种生命现象了。分子生物学的崛起,为生物学、医学、农业带来革命性变革,生物工程已成为若干前沿学科之一。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尽管生物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但人们仍无法造出一个活细胞来,不少人认为,人造活细胞是遥遥无期的。光的本质
三百年前,牛顿根据他长期研究的结果,认为光是由粒子组成的。虽然与牛顿同时期的荷兰科学家海更斯Huyghens)的实验证明光由光波组成相触,但因牛顿名气很大,科学界没有重视海更斯的学观。1801年,杨多马(Thomas Young)发现,光穿过两条狭缝会发生于扰现象。光的这种衍射现象强烈地支持光是波的理论,但那时光波性质仍未被充分认同。1864年数学家马克威尔(Clerk Maxwell)从理论上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1887年,赫兹(Hertz)在实验室中成功地用震荡电路放射出电磁波,证实了马克威尔的理论。自此以后,欧洲大陆的科学家才接受了光的电磁理论,牛顿的光粒子学说被认为是错误的,光波学说高于一切。到十九世纪末期,光电效应的发现又对光波学说提出挑战。当光撞击一个金属面时,会把金属面的电子打击出来,这叫光电效应。电子流的强弱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弱和波长。当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某一个值时,则无论怎么增强光的强度,也不能产生电流。光电效应只能用粒子学说来解释。因为光子的能量与它的震动频率成正比,只有频率大于某个值的光子才有足够的能量击打电子使之脱离金属面而形成电流。同时,入射光越强,表示入射的光子越多,打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也越多,故电流越强。所以,光电效应与光波理论不符。1900年蒲朗克(Max Planck)推出量子光学,认为光是由量子(Quanta)组成的理论,才解释了光电效应。于是,人们对光的认识又翻了个儿。到底光是粒子还是波,这个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现在科学家承认光有两重性,既是粒子又是波。光的反射和折射既可用粒子学说也可用波动学说来解释;光的衍射现象只能用波动学说来解释;光电效应则只能用粒子学说来解释。光是如此重要,又如此奇妙,令人感叹不已。人们日前对光的性质只能用颇为矛盾的两重性来解释。但光的这种两重性已被科学界凭信心接受。我联想到,我们读《圣经》时,也同样面对很多难解的地方,如道成肉身的耶稣,同时既有人性又有神性,既是人又是神。我们是否也可以象科学家接受光的两重性一样,谦卑下来,凭信心接受耶稣的神、人两重性呢?而目一,耶稣就称他自己是光、是世界的光!真是太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