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闭关锁国与金融危机
科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概论学校:河南师范大学学院:
级别:
学号: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
2009级
论金融危机
摘要:金融危机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相关性。往往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会牵连一个洲,甚至全世界的金融问题,这跟世界一体化是密不可分的。各国领导人在谈及应对金融危机时强调加强联系,但在本国又实行贸易保护,这就是各国实际利益中关系。我今天主要向大家论述各国经济政策的内在含义。
Abstract: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a distinct international, relevance.Often a country's economic problems will be involved in one continent, and even the world's financial problems, this integration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the world.The leaders discussed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stressed closer ties, but in the countr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de protection, which is the real interests of the States-China relations.Today, I discuss to you the inner meaning of national economic policy.【关键词】金融危机各国政策应对方案科学发展贸易保护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危机的认识不断加深,也不断指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相应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一连串的危机接连而生,席卷全球,于是乎,各国经济学家,政府领导人都开始研究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就连中学试卷上也开始出现此类的试题,一时间全球署目。面对外部冲击型的全球金融危机,增长源泉是否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产业结构是否符合比较优势的要求,都影响到一个经济体遭受冲击的程度,也影响其走出危机的时间。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
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在经济衰退时期,各国倾向于贸易保护是历史惯例。如印度尼西亚已宣布对至少五百项产品实施进口管制,要求进口产品必须申请特别许可,并须加税。俄罗斯也要调高汽车、家禽和猪肉的关税。法国则拟设立一项国家基金,防止本国 企业 被外国企业并购。美国一些保守派媒体和政客提出购物要买美国货,在经济危机中首先被裁的应是在美工作的外国人,全然不顾这些外籍员工同样是纳税人,同样为美国缴纳了大量“救市所需税款”这一事实。保守势力要求,获得逾1500亿美元救市资金的银行“要优先保证美国公民的工作”。
各国“自扫门前雪”,贸易保护愈演愈烈。经济衰退是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根源。经济衰退与贸易保护好像一对孪生兄弟。一国经济衰退,其对本国贸易的保护必有抬头,而当前的情况正激发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
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通过提高关税、影响他国货币汇等手段来设置进口壁垒,同时也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谈判等手段,积极地推动本国的出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第三次保护贸易主义高潮,主要是通过非关税限制的行政 法律 措施和对不盈利的工农业部门给予补贴,以达到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保护其已有市场的目的。自从这种政策兴起之后,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
与以关税壁垒为特征的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隐蔽性。和可以通过谈判实行减让的关税措施相比,绿色和技术贸易壁垒很难通过外交努力或谈判来弱化和消除,而且其具体形式复杂多变,花样翻新,常以最新科技为支撑。
目前,在金融风暴肆虐全球的形式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阻碍自由贸易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比如阻碍美国签订新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另外还涉及到一些知识产权保护的争端,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表现为对中国的市场开放提出越来越多要求,相应的进一步开放金融等领域的市场,以此来释放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还要注意一些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其他理由来设置贸易壁垒。比如美国国会中就有人试图依照碳排放标准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一些人以环保的名义支持这种措施,这就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知识产权、碳排放和金融开放,就成为新形式下新保护主义的三副面具,需要引起各方的警惕。科学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战胜危机的能力。因此,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到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是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本文从转变发展方式、最大化就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论证科学发展对于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的重要意义。这是我国政府,学者所提到的主要问题,而美国则是提出一种新的模式,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大房屋贷款融资机构,这种做法史无前例;9月16日,美国政府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濒临破产的私营企业国有化成为本轮救市最突出的特点。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
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由美国首创救市这个词风靡一时,不少学者均以为目前救市乃是各国当前刻不容缓的措施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根据测算,美国大约有2万亿美元坏账,今年通过采取这三招大体解决了1万亿美元坏账,明年还将要解决剩下的1万亿美元坏帐。
第一步完成后,就是遏制经济的下滑,就像我国的经济保八,如何遏制实体经济下滑,是全球高度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加大出口的三条途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各国政府都启动了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并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而采取共同行动。
在中期,各国政府会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其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补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活力。第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抓住目前大批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关闭的时机,推进并购重组,推进企业改造发展。作为美国政府,除了启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推进产业、企业的结构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之外,还要亡羊补牢,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滋生金融六个环节弊端的根本问题,健全金融制度。
最后,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再度爆发,就应该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国际收支趋向恶化,出现全球性“美元过剩”,美国黄金大量外流,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能支撑美元的泛滥。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美元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日强,但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
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者,本应该恪守世界金融制度,增强美元的货币责任意识,防止滥用货币发行权。但从这几十年特别是近十来年的实践看,美国没有肩负起职责,利益和责任失衡。2005年,美国GDP12.5万亿美元,贷款余额18万亿美元,超过GDP50%,股票市值20万亿美元,超过GDP60%。美国政府欠债超过1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3万美元。各项金融指标的狂涨意味着大量的泡沫,必将带来金融动荡。从宏观上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现有世界货币体系的积弊所致。因此,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是必然趋势。怎样的世界货币体系才是合理的?我认为,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应该是美元、欧元、亚元(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的亚洲货币)三大世界主体货币三足鼎立的新体系。三大货币之间实行相对稳定的浮动汇率,各国货币与三大货币挂钩。
三大主体货币对应的国家应实行“G本位”——以GDP为本位。即GDP与银行贷款余额、与股市市值、与房地产市值应该大致相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比例。
无论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这是高中政治课学到的,而这次经济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我国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关注发展中国家。第一,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第二,切实保持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第三,切实保持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同时我国要积极应对(1)加强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本身就是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2)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从全球角度来看,世界的事情就应该世界来应对,各国若想尽快遏制金融危机带来不良影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二、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三、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四、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五、适度调整税收政策,适应国际减税趋势
六、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助推企业兼并重组
七、破解技术创新难题,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从法律上来看,各级法院应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民商事纠纷增多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准确把握“保增长、保发展”的司法需求,及时出台司法应对措施。为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上级法院应积极出台一系列涉及经济、民生审判的规范性文件,以指导下级法院依法审理因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涉及金融、债务、房地产、企业改制、破产重整等案件。
3.妥善审理各类经济纠纷案件,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恢复生机。针对涉诉企业面临的困难,各地法院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促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加大和谐司法工作力度,用足、用好司法手段,全力保障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尝试建立案件受理“绿色通道”,依法受理因经济形势变化引发的诉讼案件,引导相关矛盾纠纷通过司法途径有序解决;或者积极运用破产重整等法律手段,挽救濒临停产倒闭企业,加强诉讼调解和执行和解,通过帮助制订还债计划、设置担保等灵活多样的方法。
总而言之,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其必然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
物,而因其巨大的破坏性令世界人民为之侧目,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世界各国,无论发展程度与否,必须团结起来,积极应对。以便尽快走出金融危机。
[ 1 ]易宪容.“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 J ].人民论坛
[ 2 ]付敏.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3 ] [芬兰]大卫·G·梅斯等著.方文等译.改进银行监管[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4 ]徐孟洲,徐阳光.论金融机构破产之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 ]祁敬宇.金融监管学[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6 ]巴曙松.美国“次贷危机”的三大悬念[ J ].人民论坛
[ 7 ]黄晴.人民日报海外版.[ 8 ]周世俭.财经
[ 9 ]明金维.新华国际时评
[ 10 ]李小年.文汇报
[ 11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二篇:论金融危机的成因
论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及法律分析
【摘要】:2007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简要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其法律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信用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距离发生于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性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会反复出现呢?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成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以及我国应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或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美国过度投机、消费超前、过度透支、金融机构过度膨胀、金融创新过于超前、监管缺位、金融责任失责等方面。
(一)房地产市场降温
可以说房价下跌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美国房价上升,大众买房热情高涨,各金融机构为了争取房贷,对于借款者的要求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收入情况不甚良好的借款者,也可以通过消费信用买房,但是需要承担更高的利率,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他们有能力还房贷,然而当房地产开始降温,一方面他们的资产开始缩水,另一方面收入可能下降,这些刺激贷款者就有可能被迫断供,这又影响到那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的收入,从而影响其还款能力,如此层层相扣,恶性循环导致了次贷危机。因此房地产市场降温,是信用链条中断的第一环,是诱发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原因。
(二)金融衍生品创新过度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衍生品的最重要的创新之一,美国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在给购房者提供房贷之后,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以便能提供更多的贷款,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出售给银行,再由银行将这部分资产证券化,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出售给各类投资者。借款者未来偿还抵押贷款所支付的本息,就成为房地产金融机构向MBS的购买者支付本息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本来很具有风险性的基础资产经过层层信用增级,甚至可以将评级调高至A,而投资者根本无法清楚辨别经过层层包装过的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状况,因此有些人甚至倾其所有投资于次级贷款衍生品上。通过层层包装、层层衍生,本来客观存在的风险被掩盖了,因此,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是危机存在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
(三)过度投机
投机是市场的润滑剂,但若是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就会严重损害市场稳定的基础,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回顾历史上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几乎没有一次不与过度投机有关。无论上世纪30 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投机行为泛滥、不注重风险管控而引发的。
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传统上以赚取佣金收入为主、对资本金要求很低的投资银行,大量介入次贷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目前,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中很多与衍生品相关,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需交少量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大额交易。“钱不够就借”,投资银行实际上悄然变成了追逐高风险、高回报,使用高财务杠杆化的“对冲基金”。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在市场较为宽松时,尚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填补交易的资金缺口,而一旦信贷紧缩,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评级公司降低其评级使融资成本上升,便可能造成投资银行无法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
(四)金融市场监管缺位
早在2004年初,美联储已经注意到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标准进行贷款活动,但从鼓励消费的角度,美联储仍然支持包括次贷在内的另类贷款,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统计,2005年一季度,次优贷款的拖欠率为10.25%,而次贷拖欠率高达15.75%。2005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才开始拟推出监管指引,2006年9月份这份指引最终定稿。而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开始爆发。由此可见金融监管的不力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美国超前的消费模式是美国现有的经济所不能支持的也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原因。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使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危及实体经济,还将改变经济政策导向,它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出口增速减慢,GDP增速放缓
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美国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美国经济迅速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导致中国的GDP增速减慢,据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2.3%,回落4.8%,尤其是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放慢。显然,如果出口增长速度放慢或下滑,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势必放慢。中国2008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率仅是9.9%。
(二)外汇储备管理和对外投资的风险增加
目前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在金融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格局下,管理如此大的规模的外汇储备并保证其保值增值,是有难度的,而中国一向缺乏境外成功投资的经验,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大量的美元储备投资于低风险美国国债,结果却遭受汇率损失。
(三)是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的经济结构确实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也早已采取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比如说限制“两高一资”企业的投资和出口,适度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商品出口退税率等。然而,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涉及到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更涉及到就业市场的稳定。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乱了我们既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一些原本兴旺上升的行业形势大变,企业不断破产,失业人数尤其是农民工暴增,迫使我们不得不逆转政策导向,保就业、保增长,推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金融危机的法律分析
一个有序市场的基础是法制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一旦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
(一)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中国金融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少弊端,无法保证金融活动合理、有效、规范地实施。首先是配套法规不完善,大法不少,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却不配套。其次是法律法规普遍缺乏科学定量,实际执行中尺度不易把握,可操作性不强。
如上所述,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尚有不足,应尽快完善金融法律法。同时,制定与金融法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并对原颁布的有关法律制度进行清理,对不适应的条款进行废除或修订。
(二)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
金融系统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监督两者的关系,坚持把防范案件和金融风险的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与业务同布置、同检查。要严查密堵变通、违规经营、帐外经营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对各类投融资和贷款的变化、使用状况合规性搞好调查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违规违法问题,保障各项金融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维护好正常的金融秩序。
(三)增强金融法制意识
要大力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讲求良好的个人品质和操守,保证人人知道哪些能做、那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不断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增强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法制意识,加强考察和考核,严格把好用人关。
(四)加强法律监管
针对国际上银行、证券、保险混业经营的新趋势,应本着“监管先行”的原则,以立法形式确立我国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进行统一监管,消除金融监管中的盲区。为此,亟需制定统一的“金融业监督治理法”,就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宗旨、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与责任、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改变现有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在操作层面上的不足,将监管行为涵盖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金融机构日常经营、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等各方面。
纵观全文,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和监管不力。政府不应该将经济危机风险交给市场去承担,而应主动通过法律等手段来监管金融风险,并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经济稳定,探索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蔡奕.跨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2].朱大旗.确保金融安全关键在于以法治促进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N].上海金融报2007,5-8.[3] 黎四奇.对我国有问题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的实证分析[J].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2.[4]郁洪良 陆凯旋等.新编国际金融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
[5] 刘明兴、罗俊伟,金融危机理论综述[J],《经济科学》,2000年4期
第三篇:论金融危机形势与政策3
论金融危机
班级:********学号:**********姓名:****
论文摘要: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关注如今世界的形势,因为它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祖国日益强大之余,我们还要对当今世界形势抱警惕心与担忧。,因为在我们面前还有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强国,对此,国与国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中美关系走向
从经贸中看中国和美国的关系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强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之发展。就中美当前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没有为人民币
升值高定“时间表”。可见,中美双方都是利益相关者,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只有双方更了解对方的国情与现实,才能找到双方平衡的支点。强势压迫并不是解决之道。
知识产权保护,是夹在中美贸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我们中国确实做到不够好,但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方面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我们加强了打击盗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动,并加强了对公众尊重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但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中美双方只有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加强对话,加强监督与合作,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保证充分的自由竞争,最终解决知识产权纷争。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贸易战并不是出路,中美双方谁也打不起贸易战。只有双方妥善处理好贸易关系,才能更好地巩固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好使意识形态,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处理好一个地区发展大国与一个世界强国的关系,不但对两国有益,达到双羸;而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二、中欧关系走向
大家印象中认为中欧关系过去没有这么多问题,问题好像是突然增多的。其实我觉得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一个背景,就是中欧合作在不断加强,这也是近几年中欧关系中一个大的趋势。合作增多主要是因为: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欧洲对华合作的需求在增加。二,近几年,欧洲努力扭转过去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被动地位,希望能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发挥作用。所以,过去中欧合作主要集中在经贸方面,现在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展,包括一些全球性的合作。
金融合作正体现了中欧关系这种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中欧加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合作至少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中欧要加强合作。中欧现在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刺激经济增长。相比中国,欧洲受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大许多,但我们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中欧有共同利益。首当其冲就是要保持经济增长,欧洲一方面在救市,另一方面也出台了很多经济刺激计划,这和中国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任务是一样的。当然这其中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隐忧。12月初,欧洲出台了一些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这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已经在上升,对中国的反倾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其实,贸易保护主义是中欧共同的敌人,双方应该避免贸易战和贸易保护主义。前段时间召开的20国集团会议没有涉及贸易保护主义议题是个遗憾,明年4月份在英国将要举行应对金融危机的第二次20国集团会议,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可能会提到贸易保护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推动现有国际金融制度和体系的改革。金融危机为中欧在这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个契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型经济体的崛起使得过去的国际金融制度和体系越来越过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体现的非常明显。金融危机表明,八国集团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它的作用可能会被20国集团取代。虽然这个结论有待观察,但八国集团确实引来很大的争议。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机构是由美国以及欧洲控制和主导的,比如,世界银行的行长一般是美国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则是欧洲人,这是二战后的惯例。现在看来,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和世界银行都没有独自解决金融危机的能力,八国集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实际上,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面,欧洲的态度比美国要积极。美国不愿意放权,不愿意把既得利益拿出来。但欧洲人已经意识到,这个体制中美国的话语权太大;而且,他们认为仅仅依靠欧洲加美国,也就是所谓的“西方”,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一个说法叫“相对大国论”,就是说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绝对能控制国际格局的单一力量。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西方力量在相对下降,新型经济体作用在不断上升。所以,与美国相比,欧洲更愿意把新型经济体纳入未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增加他们的话语权。在这方面,中国也认识到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有不合理的地方,应该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所以,中欧在拉动双方的经济增长和推动现有国际体系金融体系改革这两方面有共同利益,双方应该展开积极的合作。
参考文献:
[1]《界金融危机论坛》
第四篇:闭关锁国的近义词
闭关锁国的近义词是什么?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闭关锁国的近义词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闭关锁国的近义词
闭关锁国
【读音】:
[bì guān suǒ guó]
【释义】:
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近义词】:
故步自封
闭关锁国造句
闭关锁国意味着一个国家将会死亡和毁灭。
他从闭关锁国中获益,他的继承人延续到250年后。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长期实行贸易开放的国家比闭关锁国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更快。
因为近代的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都表明,闭关锁国只能停滞落后。物质文明的发展是这样,精神文化和道德建设也是如此。
海军准将马泰.佩里在东京湾抛锚,从而迫使日本重新打开国门,结束长达3个世纪的闭关锁国。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了紧闭的国门,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14我来中国不是为了评说那些将我们分隔开来的东西,而是为了强化那些将我们维系在一起的东西,不是为了回顾闭关锁国的过去,而是为了敦促我们去展望前程似锦的未来。
这个牌匾上可以告诉我们很多种关于这里被破坏的事情其中最后一个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这是对于当时中国闭关锁国的一举重创。
中国面临的挑战一百多年前,衰弱落后的旧中国被来自国外的势力搞得混乱不堪。闭关锁国使20世纪的中国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是,坐拥这些东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将目光转向世界,思考当我们的伟大的先贤在创造功绩之时,别的国家在干什么,当我们的愚驽的先人在闭关锁国之时,别的国家又在干什么呢?
近义词造句
同时,他在思想上故步自封,几乎无新的发展。
11一个人永远不要故步自封,而要面对世界,去探索人们应如何应付世事变迁。
但是,一旦创建者与世长辞,偏离初衷的管理者们将故步自封,而基金会也会僵化不堪、迷失方向。
很多人都知道,我为人保守,但保守主义的意义,在于保留和延续我们懂得和珍惜的事物,而非故步自封或倒行逆施。
不过,政府不会故步自封,并会继续致力建立电子政府,实现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的目标在全球网络相连的世界里,把香港发展为一个领先的电子商务社群和数码城市。
第五篇:论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家的作为与责任
论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家的作为与责任
摘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领军人物的企业家应增强必胜的信心,不断提升素质与能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勇于承担责任,完成历史赋予中国企业家的使命。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家;责任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9-0014-03
当前,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许多企业受到重创甚至倒闭。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作为企业领军人物的企业家无疑应当而且必须担当重任,有所作为。这场金融危机一方面给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带来了少有的困难,但同时又使我国企业家见识了全球化时代经济运行中所包含的巨大风险,为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速成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企业家应以这场金融危机为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承担责任。
一、增强必胜的信心
全球性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信心危机。要使金融和经济体系恢复正常,就必须正确引导公众预期,重建市场信心。稳定的预期和稳定的市场信心,是市场维持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灵魂和公众人物,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风向标,企业家的一言一行会对社会大众产生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因此,越是困难关头,企业家越要率先坚定信心。企业家的信心不仅是企业自身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法宝,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企业家丧失了信心,企业的行为就会发生偏差,并通过上下游产业链传导形成风险的共振,从而对整个社会的信心和经济行为造成伤害。这种必胜的信心并不是“无源之水”,它首先来源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经济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仍处在前列;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改革开放30年持续发展为我国打下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全球经济面临的调整和重组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种信心还来源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及时果断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先后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十项规划、七大措施”,制定并实施两年4万亿投资计划,推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揽子计划,力度空前、重点突出、内容丰富。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企业应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不断提升素质与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家队伍整体上能力与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这也是支持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为数不少的企业家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忧患意识等方面还存在欠缺,亟待提升改善。当前,这场金融危机更是对企业家的能力与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开展广博的教育。开展广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提高企业家全球化思考能力与策略化思考能力。全球化思考能力与策略化思考能力是指企业家善于在全球背景下思维、多因素复合思考。另外,企业家要有广泛的商业知识和能力,如懂得财务、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家要努力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二是要拥有快速行动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互联网的普及和新闻传播的个人化,各种市场变化层出不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就是企业家必须具备对迅速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市场应变意识。三是要培养个人特质或魅力。企业家必须具备超凡的个人特质或魅力,如过人智慧、专业特长、非凡气度或典雅风范。这样,他们的部属才能对自己的领导人更信任,工作表现更出色。
三、制定正确的决策
在一个外部环境和影响因素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里,企业的生存发展越来越依赖企业家的决策,任何决策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衰亡,而企业家的正确决策往往又能极大促进企业的发展,有时可力挽狂澜。当前,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不断恶化,经营风险不断增加。企业家决策时的首要考虑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回避非常时期可能出现的风险。企业家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管理的规范化、体系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可能产生的重点风险,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一是财务风险。要适时关注现金流量、负债比例、预付款、应收款等财务指标的变化。二是金融期货、衍生品交易风险。要保证企业稳定经营,而不是去追求利益最大化。三是外汇波动风险。前段时间,一些企业因澳元持续下跌造成的汇兑损失又给企业家们敲响了警钟。防范外汇波动风险的有效办法是运用多种结算方式及其组合来预防。四是国际化经营风险。包括并购前的政治环境、法律法规、劳工保障、资产评估风险及并购过程中的融资、接管风险和并购后的整合风险等。
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当前,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诚信经营。企业家首先要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诚实守信的价值观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真正把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贯彻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全体员工树立诚信意识,深刻理解诚信是企业兴盛的应有之道。其次,企业家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科学的诚信管理制度。诚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理念和行为,必须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这样才能保证诚信理念和行为准则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二是善待员工。企业家要牢固树立“以员工为本、本固业兴”的理念,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员工与企业、社会共同发展。在当前困难中,更要珍爱和善待员工,要尽量做到不裁员、少裁员。
五、积极发扬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要发扬三种精神:一是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本质特征,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纵观30年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在以往许多重要时刻,我国广大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起到关键作用。当前,克服金融危机同样需要企业家发扬创新精神去开拓新市场、新产品。二是敬业精神。我国企业家身上从来不缺乏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30年改革历程中推动中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重要力量。当前,抵御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更需要我国企业家发扬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投身于企业的现实经营活动,做一名尽心尽职的企业家。三是合作精神。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离不开企业、企业家间的合作。一些地方企业家们成立互助会,在资金上相互支持,力争不让一个企业倒闭。只有在合作的基础上,企业家才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顶住危机的压力与挑战。
六、搞好团队建设
从世界范围看,建立高效的管理和执行团队一直是企业领导者最主要的职责之一,也是许多企业成功的重要秘诀。前些年,国内许多企业在快速扩张中,企业家往往醉心于市场、销售和利润,或多或少都疏忽了企业的团队建设和培养人才。在当前危机环境下,企业家思考未来发展战略时,必须补上这一课,要首先考虑搞好团队建设。前不久,柳传志在《中国企业家应该如何过冬》一文中提出,为顺利度过危机,中国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管理基础,首先要做好三件事: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即企业要有一个好的领导核心,懂得如何制定正确的战略,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为搞好团队建设,企业家首先必须科学设计组织架构与企业流程,在此基础上授权赋能,避免“事必躬亲”。企业家要懂得,当企业由弱变强时,企业家要由强变弱,变成“懒惰的聪明人”,从亲力亲为的“工匠操作”层面过渡到“战略家思考”的层面上,因为“领导者的第一要务是思考,公司未来的前途全要依靠他清晰的思考、批判性的思考和独创性思考的能力”。企业家要善于权衡轻重先后,因人因时地授权,注重培养下属的能力素质,激励下属的工作士气,这将有助于焕发企业所有人的激情和智慧。
七、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企业家是一个创造财富和辉煌的精英群体,又是一个饱受磨难的“弱势”群体。近年来,不同机构对国内外数万名经理人所作调查均显示,绝大多数经理人都感觉压力较大,压力对工作、生活和身心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逐年恶化。种种迹象表明,巨大的工作压力已经侵蚀了经理人的身心健康,给经理人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作为承受职业压力远远高于普通人的特殊群体,企业家应积极应对挑战,善于识别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在当前危机环境下,更需要减压,确保身心健康。首先,要保持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那些身心健康受到威胁的企业家,其心态与情绪具有很多消极成分,侵蚀他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是来自自身的消极心态。很多企业家在尚未遭受生命中最大压力的时候刻就轻易放弃,由原来的积极心态转变为消极心态。人生态度的积极与否,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始终起着挽救健康乃至生命的重要作用。其次,要保持事业与家庭、成功与幸福的均衡发展。企业家必须认识到:发展需要取舍,需要支持。企业家应善于调控认知,厘清并权衡多维价值取向,把握“舍”与“得”的辩证关系,时刻在迷惑中探寻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企业家必须学会发展自己的支持系统,家人尤其是配偶是最有效的支持系统之一,必须保持它的有效性。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也是企业家获得支持的一种途径。心理咨询是一个触扶生命的过程,企业家可以在一个专业的氛围里重塑自我。再次,企业家在工作之余要自觉建立并保持稳定的业余爱好和兴趣,这是给许多企业家心理处方的重中之重。
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硕果之一就是造就了一大批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作为改革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我国企业家以巨大的勇气率先冲破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与国民经济发展。本次金融危机是进入新世纪后商业社会全球化的第一次巨大阵痛。逆境中必定能够诞生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家是能在关键时刻担当重任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应责无旁贷地发挥企业家精神,勇于担当重任,共同应对危机,完成历史赋予中国企业家的使命。
(责任编辑: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