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研修培训思考

时间:2019-05-14 22:2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美研修培训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美研修培训思考》。

第一篇:赴美研修培训思考

培育学生的自信乃教育之魂

--赴美研修培训思考

湖北省特级教师、正高职高级教师、宜昌市夷陵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万永翔

湖北省首批特级教师赴美教育培训团研修活动已经如期顺利结束,但“训有尽而意无穷”,此行带给我们每个人的震撼和思考永远不会结束。这种震撼和思考必然会渗透到我们今后的教育活动中,乃至伴随我们终身。

在培训结束前的汇报交流会上,我们不少老师在发言中表达了他们一些独到的感受和思考,比如美国社会的环境优美、多元包容、社会公平、人文关怀、忧患意识、创新教育等等,不一而足,给人良多启迪。对同行们的感受和思考,我深表赞同。但我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美国社会飞速健康发展起到根本支持作用的教育,究竟培育了学生怎样的精神,以至于他们能肩负起美国发展、发达、领先的历史重任?

经过认真的观察、感受、学习、参观、交流和思考,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美国学校教育是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自信。质言之,培育学生的自信乃美国教育之魂。尽管中国教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着自己的成功经验,但这一点上,恰恰是我们非常缺乏的,或者说是我们在理论上、口头上宣扬着,在教育实践中却有意无意地漠视着。

其实,美国学校对学生自信精神的培育,早已在社会上生出了巨大红利,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美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和强大。事实胜于雄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应该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美国的地理环境固然得天独厚,但并非处处优美宜居,也有很多沙漠和荒漠,但美国为将来和子孙计,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可谓不遗余力,尤其是建立了科学有序的长效机制,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杀鸡取卵,去破坏它或先破坏后治理。这是不是一种自信?别的不说,加州、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等,境内都是动辄几百公里长的沙漠,但固沙的耐旱植物整齐地点缀其间,大风过处,居然见不到沙土飞扬的景象;在洛杉矶二十来天,每天在街上行走多次,竟没有擦过一次皮鞋。这些是不是奇迹?

我们培训所在地洛杉矶,除了拥有少量高楼的市中心外,其市政建设远远赶不上中国,没有中国的豪华铺张,更没有中国的面子工程。这里的街道有些破旧,也偶尔有些零星的垃圾,房屋也似乎有些沧桑感。但街道两旁是造型别具一格的卖场和餐饮店,是设计颇见匠心的别墅式住宅,花草树木各成美态,争奇斗妍,让人疑为园林仙境而非繁华都市。我们所见到的旧金山、圣迭戈等城市莫不如是。可以说美国人将住宅、庭院、街头的建筑和装饰当做了一种艺术在追求,而非蝇营狗苟的世俗实用。没有高度的自信,是很难达到这种境界的。

在国内,几乎见不到车让人的场景;但我们知道,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是车让人。但只有身临其境,真切享受到车让人的“礼遇”后,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的尊严,体会到美国人对生命的尊重。十字路口,只要是行人在通行或正准备通行,按交通信号灯的指示,本可以通行的车辆却都停下来等行人过去。入主干道的路口没有交通灯,明明有充足的时间进入主干道,但看到行人远远地走来,车主会将车停下,耐心地等行人走近、走过路口,再启动车辆;如果行人迟疑,车主会伸出头来,友好地请你先行。这让我们这些在国内习惯了小心翼翼避让牛气冲天的车辆的国人,在美国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更感受到“人比车高贵”的尊严。美国人的这种素质根源于良好的教育,根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的濡养,更是一种自信的展示,因为,自信的人展示自身的素养和内在的力量,而不是借助外物的风光来掩饰内心的虚弱。

在国内,由于几千年封建等级制度的奴化,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文化根深蒂固,职业分贵贱,做官受追捧。君不见每年考公务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甚至出现了五千多人争一个职位的奇观!在美国,见不到这些。在幼儿园和小学里,在旅馆和饭店里,这些在国内为“有志男人”所不屑的工作场所,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各个年龄阶层的男性,他们满脸笑意,充满幸福感地工作着,根本看不到职业贵贱、男尊女卑的痕迹。美国人这种平等的职业观从何而来?大的方面当然是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学校对学生正确而自信的精神的培养,也是功不可没的。当地时间5月10日,我们参观的普纳姆小学(pLUMMER ELEMENTARY SCHOOL)就给了我们一个最直观真实的答案。边午餐边师生交流的时候,该小学校长让六年级的部分孩子对我们这些中国访问者谈谈自己的理想。有孩子说要读南加州大学,将来当一个医生;有孩子说自己要读一个社区大学,将来当一个服装设计师;有孩子说自己要读烹饪学校,将来当一个面包师;有的说自己要当一个警察,有的说要当一个心理咨询师,有的说要当一个救火队员,有的说要当幼儿园老师,有的说要当一个科学家……尤其是那个要当面包师的男孩儿,说得是那样自信和坦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如果我们的孩子这样说,不被痛斥为“胸无大志”才怪!而这正说明美国人没有职业贵贱的区别,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给自己带来幸福即可。这就是美国学校对孩子自信精神和正常人格的培养,也正是美国教育成功所在!

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也是美国社会充分展示其自信的重要方面。我国对社会弱势群体也非常关注,但提升到全社会关注的层次,却是近几年的事,很多方面还做得很不够,有的甚至还没有起步。而美国在这方面起步早,配套制度完善,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停车场几乎有与正常人对等的残疾人停车车位,各种建筑物和公共场所都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无障碍行动,公交车上对残疾人更是提供了人性化设施和服务。每辆公交车前门,残疾人的轮椅车都可无障碍上下。公交车到站后,如果有残疾人要上车,其他乘客需等候。前门会自动放下类似吊桥的跳板,残疾人乘轮椅车上车后,自动跳板收起,司机会帮忙将轮椅车固定在残疾人专用座位处;这时其他乘客才能上车。要下车时,司机将固定轮椅车的部件打开,放下前门自动跳板,残疾人下车后,其他乘客才能上车。

美国没有专门的残疾人学校,而是将残疾人正常安排在学校里,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但必须有几个持专门执照的老师为残疾孩子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把残疾人当成一个正常人对待,有利于培育残疾人的自信精神,养成其健全人格,也让其他孩子自然接纳残疾孩子,不歧视他们,从而为今后正常人和残疾人和谐相处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学校里,我们看见残疾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正常学习,快乐玩耍,一点都不自卑,心中不由得震撼不已!我在想,我们的学校教育有给残疾孩子以正常人的自信了吗?有给正常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残疾人的胸怀了吗?

文化的多元包容是美国强盛并且永远领先的法宝之一。半个世纪前,马丁·路德·金以《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说唤醒了世界,他梦想有一天,他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他的梦想早已实现,黑人总统、黑人科学家、黑人将军、黑人文体明星等等,已经成为美国的一大风景。而且,其他肤色和种族的人,也在美国享受着平等的待遇。有调查统计,美国在家里不说英语而说自己本民族语言的人有54%,也就是说,美国现在少数民族至少在54%以上,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众多不同民族的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度里,必然产生碰撞,这就需要包容,最后相互吸纳,形成合力,共同进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容乃大的胸怀和高度的自信,需要学校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参观的山谷艺术与科学高中,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样本。该校是一个根据“将艺术融入每个学科”的设计理念而兴办不到一年的高中,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多元包容、高度自信的精神内核。该校学生虽然住在附近,但他们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全校学生说165种民族语言的,很多人的英语基本交流关都没有过,但他们却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和很多公立学校一样,学校还专门开设了“英语学习者”课程和家长学校,帮助那些英语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和家长,使他们建立自信,迅速融入美国社会。

大胆的自我展示是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惯用手段。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师会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合作探究,大胆表现。由于美国中小学班额小,一般只有24-30人,老师会照顾到每个学生。无论是知识型课堂,还是能力型课堂,抑或二者结合的活动型课堂,老师都会在说明学习要求之后,略作引导,让学生或读书,或思考,或谈论,或合作完成任务,最后配对或分小组在台前展示。无论对错,学生都会大胆说出来;说不出来时,老师会鼓励引导,其他同学也会加以提示。展示完后,老师和学生都会给予展示者以激励性评价,老师也会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课堂上,有高年级的学生做老师的助教,这既是学生的一门课程,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还有学生会主动做些诸如分发纸笔、学习道具、实验工具等服务性工作。若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经老师认定合格后,学生可以中途离开教室。有陌生人进教室,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自己主动打招呼问好。学生在课堂上不必一本正经,自由度比较大,可以下位喝水,可以下位拿纸擤鼻涕,可以小声交流,等等。但前提是自由有度,以不破坏课堂氛围、不影响老师情绪和其他同学的学习为基本要求,不允许睡觉或喧哗。这些本质上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育学生的自信精神。

上述美国社会现象或特征,美国中小学不同寻常的做法及取得的成就,自然也有其他深层次的因素,但教育尤其是对学生自信精神的培育,无疑是最本质的因素之一。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灵魂在于培育学生的自信精神。换句话说,把学生培育成了具有自信精神的社会人,教育方能被称为成功的教育,国家才能有无穷的发展原动力,才能强大无敌。

反观我们的教育,虽然有不少成功的地方,但也存在太多的问题。而根本的问题,我认为不在课程设置,也不在教学方法,而是我们的教育缺乏对人应有的尊重,缺乏对学生自信精神的培育;甚至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还在共同地有意无意地摧毁着学生的自信。这并非危言耸听!比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常常提“全面发展”,结果在教育实践中被异化成“各科优秀”。但谁都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禀赋、兴趣和爱好,按照被异化了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教育,不仅会挫伤很多学生的自信心,还会造成如韩寒所抨击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的恶果!具体到教学中,学生总有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我们常常不是鼓励学生在优势学科方面有所作为,而是突出和放大学生的薄弱学科,让学生觉得在这些科目上一无是处,并花大量的精力去弥补。最终薄弱学科没补上来,优势学科倒没了任何优势。当然,为了高考,薄弱学科肯定还是要补的,但不能没有限度。再比如,学科教学,本应该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材的使用和训练题、考试题的难易度,但我们就有理科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公开宣称:“题目就是要难!”结果,成绩不仅没起来,反倒把学生吓怕了,仅有的一点兴趣和自信被摧毁了。我不知道,我们这些老师都干了些什么!

还有,我们有同行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比美国好,美国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比中国强”。对这种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一是因为,说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比美国好,无非是中国学生成绩好。但这种“好”值得打个问号,因为充其量就是会做题,而且是用高压手段,采取时间战术(学生是没有周末和假期的,新课程教学实施后情况更严重)和题海战术获得的,至于说相应的能力,尤其是进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严重缺失的。既然如此,还能说我们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比美国好吗?二是这种说法本身就严重不合逻辑。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然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比不上我们,那“美国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比中国强”又从何而来,难不成高中和大学教育是上帝突然赋予他们灵光?!所以,我认为,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是成功的,仍然比中国强。而这种强,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去比的那个成绩,而是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精神尤其是自信精神的培育。这是我们应该也必须正视的。

我常说,教育应该是一件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幸福的事!可是我们很多时候,不是在给学生幸福,而是把学生原有的一点幸福给残忍地剥夺掉了,甚至是无情地加以摧毁!现在我们正不断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合作交流,进行比较研究,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是我希望,我们不只是在比较静态的结果,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不只是在学习教学方法等细枝末节的东西,在那里沾沾自喜、吹嘘卖弄。我希望我们能抓住美国教育最根本的东西--培育学生的自信精神,因为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教育的真谛和灵魂所在,实在是教育走得远的不竭原动力!

2012年5月25日定稿于宜昌

第二篇:中国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美培训研修报告

中国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美研修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部署和中西部地区各省教育厅的选派,在中国教育交流协会的组织下,我们5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美进行了21天(2月19-3月8号)的培训学习。我们是“农村骨干教师赴美研修”第一团,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参加为期21天培训学习,共25人,男教师15人女教师10人,小学教师7人中学教师18人,接待我们的是州立大学中国所的苏教授,曾在中国就读基础教育,后来在教育部工作,留学后留在了美国,对中美双方都比较了解,一直致力于中美的文化交流,她利用这种双方互访,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了世界,为两国的教育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整个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15位不同教授的教育研究,4次走进3所不同特色的学校,领略不同的办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了解到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尤其是加州改革名校“旺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周末我们进行了近郊游,走进了神秘的好莱坞环球影视城、感受了有国际城市气息的圣地亚哥、体验了快乐的儿童王国迪斯尼乐园、参观了博克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多年教育研究的传递、改革成功学校的参观、大学校园的欣赏、著名景点的游览,让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融入了新的思想。对美国有了初步、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模糊印象,感性认识。

在我们去美国以前,虽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美国的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军事等方面有一定了解,但是对美国的认识,好像犹抱琵笆半遮面,仿佛遮盖了一层朦胧的面纱,通过21天的短暂考察和学习,虽不能全面了解美国,但是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美国,也对这个国际一流国家增加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一)土地广,资源优。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国土面积为世界第四位。平原、森林面积、耕地面积均占世界前列。

(二)人口少,汽车多。

美国地广,人口只有3亿多人。每人平均1.2辆车,是一座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在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停车场的车更是多的难以数清。

(三)房子奇,绿化美。

洛山矶的房子低矮,但是都很有特色,风格迥异,每条街的房子设计各不相同,前有草坪,后有院子,房前房后有草、有花、有树,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马路宽,路不堵。美国的交通网络发达,高速公路如网如织,路面设计科学、超前。路面宽、路况好、车速快、路牌清、车让人、人守规、路不堵。

(五)不讲究,素质高。

在美国学习期间,听到人们讲得最多是:“Excuse me.Sorry.Thank you.You’re welcome.”。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是一个文明度高、个人修养好的国家,我想这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美国人饮食比我们更为简单,往往一餐就是一个汉堡包、一袋薯条、一杯可乐或咖啡,他们从不浪费。穿着也很随便,不拘小节,除非正式场合,很少看到他们穿的西装革履。在马路上电梯里楼道中,他们总是会为别人留有余地,开会吃饭后他们会自己让物归原处、走在前面的人总会自觉地为后面的人开门,学生咳嗽时老师会递上纸巾,我终于明白美国为什么没有德育课,他们已将德育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外显为一种道德行为,融化在身边所有的公民素养里。他们用行动在感染着每一个人。

(六)尊重人、不歧视。

在美国,无论在那里,都会看到倾斜的坡,残疾人的通道,他们总是把最方便的地方留给最不方便的人,残疾人的停车位都是画在停车场最好的位臵上,正常的人绝对不会占用。

三、勤奋学习,转变思想。我们这个团25名教师,在教育战线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很多教师也小有成就,但是我们从不满足现状,勤奋学习,在语言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学习,挑战自我,也体会了团结的力量和友情的珍贵;在学习美国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管理经验中,领会到美国教育的发达和超前。在15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北岭分校的教授20多节风趣、精彩的课,加利福尼亚大学北岭分校教授知识渊博、教艺精湛、风趣幽默、讲解精炼、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超前理念。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改变了思想,树立了理念。牢牢记住了“学生主体,特殊教育、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师生平等、注重实践、教育公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理念。

四、参观学校,心灵震撼。

1、学校整洁,环境优美。

高的是树,矮的是房,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

2、小班教学,学生自由。

每个班级学生只有24人到35人左右,上课没有那么多规矩,可以外出,可以喝水,可以席地而坐。他们会以最轻松的方式享受知识。

3、残疾生少,照顾周到。

虽然一个班级只有1到4个残疾学生,但是他们会受到特殊的关照,除了有一个教师授课,会有一至二个护理教师在教室里专门照顾这些残疾学生,一对一的陪同、翻译,让他们与正常学生一起学习,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提高自信心。

4、分组学习,课堂活跃。

班级分组有多又少,5人或4人一组,学生课堂活跃,问题多,教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5、教师敬业,乐于奉献。

从校长到教师,他们都爱岗敬业,充满激情,他们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小学专职教师是采取包班制,教师要从早晨7:00忙到晚上5:00多。才能回家,有时教师还会辅导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到很晚,所以他们老师是很辛苦的,但由于是他们自己选择和喜欢的工作,干起来就特别有激情,并且毫无怨言。

6、学生安全,家长负责。

美国保险覆盖全面,学生安全有保障,学生入学,首先会与学校签订协议,学生的安全由家长和保险公司负责。外出活动时会提前通知警察维持秩序。

7、教育工会,维权保证。

公立学校有工会组织,工会组织会要求学校,让教师按时上下班,否则就会让学校额外付工资。

四、教育有法,运转有序。

美国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教育法规也很健全。中国的教育是从上往下管理,而美国的教育是从下往上管理,即中国教育部管理省教育厅,再到市县教育局,再到学校。而美国则没有教育局,小学初中教育由各个州自行管理,包括学校管理也由学校董事会选出的校长管理。美国的校长职能是特别小的,每一个决策都得由学校董事会批准通过,联邦政府可以制定法律,各州也可以制定法律,虽然不一定相同,但是由于法律监督机制健全,法律和法规能做到有效贯彻执行。所以即使美国没有教育部,但是由于法律责任明确,职责范围清晰,各自在独立运作起来会很有秩序。教育工会会为教师维权,教师协会会承担教师资格认证、继续教育、培训等事务。同时他们会用社会力量来监督教育机构,州教育委员和学区委员都由民主选举产生,不拿薪酬,尽社会义务。因此,学校不仅要对当地的民众负责,更要真正去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以人为本,健全人格。

美国的教育是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中,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能力,更重要的是强调创新能力培养。注重阅读写作、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疑问,允许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用写来促进做,用做来促进写。促进学生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学生幸福奠基。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心里有学生,眼里有学生。

六、精辟讲解,提升本领。在苏教授的精心安排下,加州大学北岭分校的教授们瞄准我们教师的实际、针对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结合美国的教育实际,对中美教育进行了比较与思考,讲解翔实,生动有趣,让我们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也让我们感受到中美教育的差距和寻求改革的方向。从美国学校的组织及改革方向一直讲到美国学校科学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教授们用一本本精美的ppt、理论的阐述、生动有趣的例子来佐证和诠释着。同时,他们还设计了风趣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去学习、在练习中去归纳、在学习中去反思。

七、创设氛围,熏陶思想。

从参观学校的教室的物品可以看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大厅、走廊上全是学生的作品。手抄报、泥塑、版画、照片、格言仿佛让我们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教室里有学生的作品展示,名人头像的张贴,学生信息登记卡片,成长足迹栏,个性专栏,奖励陈列栏,生日陈列栏,物品放臵柜,图书陈列柜,成长记录档案陈列柜。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作品,琳琅满目,目不暇自。教室里的每一处空间都有孩子们的印迹。

八、讲究科学,积极反思。

通过15天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美国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主动与积极,每天他们会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用他们的话说,“学生不是产品,可以回炉,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有渊博、跨学科的知识,要懂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会吸引孩子、使课堂趣味化、使教学高效化。他们的通识教育使孩子们能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如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等。他们不会因为赶教学进度而忽略任何一个孩子,他们也相信每一个坐在校车里的孩子有一天有可能会成为总统。因此每一个孩子会受到同等的教育和待遇。

九、家长心态、有效结合

中国的家庭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子女成长成为了一个家庭永恒的幸福,子女成才就意味着家庭教育的成功。即使是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对教育的投资和寄予的期望几乎都同比最大。家长总期望把教育的责任全部交给好学校好老师。无论是偏远山村家长对教师的尊敬或是大城市家长拼命地为孩子择校,都能充分感受到他们对优质教育的一种渴望,他们不想参与学校管理,但又生怕孩子受伤和吃亏,剥夺了很多让孩子锻炼的机会。

而在美国,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相对要脱离的早些,孩子会更加独立。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孩子从父母身边分离越早教育就越成功”,所以他们愿意让孩子去尝试,也允许孩子去失败,他们会用事实告诉孩子每一步成长都是自己的责任。他们会把生活与书本相结合来教育和感染下一代。

十、教育差距

【特殊教育】不离不弃的特殊教育,让我颇为感动。每一个教授讲课都会提到特殊教育,而特殊教育的内涵很广,包括身体残疾、心理问题、智力障碍、写作与阅读困难、以及天才孩子的等等区别需要,都会实施特殊教育。对教育者的角度讲,研究领域更加细分,从文化角度讲,彼此的包容性很好,重要的是联邦政府对特殊教育投入很大,有完善的特殊教育体制和特殊教育经费保障,而且有很多老师也愿意去从事和研究特殊教育。他们已完成了普12,有财力、有时间也有尽力关注到特殊需要的人群,而中国的教育才开始普12,还处在关注普通孩子的教育阶段,教育重点在关注中间而没有真正落实到两端。

【课堂教学】自由宽松,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以小组合作讨论为主体,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在同伴互助与分享中去学习。中国的教育现在还主要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老师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为止。我们要向美国学习,让学生讨论为主,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为佳。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正在学习,教育改革也迈向学生合作学习的轨道,只是地区和学校之间改革的步伐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他们的教室按学科功能划分,突出学科特色和氛围,留给思考与启发。科学课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现象到结论。中国教师善用演绎法,做实验来求证。在美国数学课不太重视基础知识,总喜欢把抽象思维形象化,便于学生直接理解,年龄的增长与抽象思维的形成没有同步。所以他们的学生在数学逻辑思维、心算能力和抽象思维都赶不上中国学生。

计算机课已不是电脑操作层面的培训,而是学科教学的辅助和补充,它可以为数学课找规律、为科学课做验证,为艺术课做创造、为调查分析提供快捷而准确的描图,带给学生和老师直观的感受,极大地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咨询】专业化、多元化的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咨询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但他们对学校心理学家的资格认定很严,素质要求也很高,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综合的能力,他们在学校发挥的作用很大,既要做个性化的特殊教育计划,又要给老师和家长做理论指导,还要对特殊教育做客观的评估,填补了教育的盲区。而中国对特殊教育的定义还很单一,教育方案还很粗糙,心理学家的素质和作用还有较大差距。

【岗前实习】美国对教师的实习有系统的培训和把关,教师对实习老师的指导具体、深入、仔细、真诚。不仅要交给他们方法,在过程中还要传递教师的责任,对每个实习环节层层验收,真正做到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双丰收和教学相长。对实习生的评价与验收做得细而实,加之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就是事实求实、说一不二,所以在实习生取得教师执照时把住了源头关,他们岗前就有了真正的教学经历。中国的实习生也有这些流程,但很多就只是一个流程而已,其实在上岗时根本还不具备教学的锻炼经历,而是在工作中摸索。【教育机构】美国的教育管理机构带给教育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予了有力的监控,尤其是教育委员会和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简单、分工明确、目标相同。而高等教育的层次也很分明,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都定位很好,学生在上大学是对自己的未来有方向上的定位,但中国的大学不多元,高中毕业生填高考自愿不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而是依据高考分数,所以有50%的大学生要换专业。学生和家长对大学内涵的认识很模糊,对职业学院的认识有偏见,当然中国的职业学院也没有做到美国社区学院的水平,政府和教育部已经认识到了,也在努力引导,但还没有形成气候。

十一、积极改革,敢于创新。

(1)校长是课改的灵魂。只要校长有课改意识,并付至于行动且持之以恒,那么一切事情都能办好。美籍华人陈校长就是一个实例,她就创造一个奇迹。(2)管理是创新的基础。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效益。学校管理千头万绪,但是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围着学生转,就会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

(3)创新是学校的支柱。没有创新,学校就是一潭死水,学校就没有生命力,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就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4)校文化是净化心灵的催化剂。我们要有理念,更要落实。

中国有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也有优良的传统,虽然与美国的文化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去改变,有必要的是去了解。尤其是让我们的学生去了解,因为教育国际化将是趋势,我们要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在这三周里,在我个人眼里观察到的美国教育发展和社会的其他领域,处处显示出了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良性循环并仍然不断奋进的一种景象,这向我们充分地展示了世界一流发达国家的面貌,令人大开眼界、收获良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不断加大的支持力度:“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推广、“两免一补”“蛋奶工程”“特岗计划”“基层教师出国研修”“异地高考”等等项目上都显示出了我国政府力图使教育步入一个全新阶段的决心。恰逢此时传来好消息:在前几天温总理两会作政府报告时说: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将首次达到数年前的承诺——要占全国年GDP的4%,我们陕西省更表态将确保今年全省教育支出将占到财政支出的16%!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去,无论结果如何,奋斗的过程也必然十分动人!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赴美研修之行,对我们来讲真是印证了这句老话。零距离的接触美国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使我们对西方的“先进”有了更准确的认知,修正了以前一些偏隘的看法,对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视野也更加开阔,这势必会成为对我们日后职业发展路途中的最佳鞭策和动力,促使我们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戒骄戒躁、脚踏实地、虚心求知、完善自我。带着此次美国之行的思考和感悟,带着对生活的感恩,牢记责任,努力工作,将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实现!用行动来感染、影响和提高更多人的素质,向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同时非常感谢岚皋县教育体育局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2012-3-19

第三篇:赴美研修学习总结报告

赴美研修学习总结报告

感谢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提供这次赴美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这些工作在最偏远地区、最基层的普通教师能够近距离感受美国教育。二十一天的美国之旅,我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视角观察美国教育的特点,对比中美教育的异同,在思辨中理解美国教育的理念,感受良好的教育环境、全新的教育思想、多样的教学方式及良好的教育成果对我们思想的冲击。

一、赴美学习概况:

在加州的二十几天时间,我们主要在洛杉矶镇考察学习,中途去了旧金山两天。由于时间和活动范围的限制,我们没有机会参观更多的学校,我们看到的只是美国教育的一角,但我们还是努力地通过这个窗口尽量多地去感受美国教育。

在美期间,我们生活愉快而充实。联系人苏教授对我们的行程做了周密的安排,各学校校长、教师、翻译黄老师和谢老师、导游杨先生给予了我们热情的接待和细心的关怀,我们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在整个培训期间,聆听了15位不同教授的教育研究,4次走进3所不同特色的学校,领略不同的办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了解到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尤其是Vanghn Next Century Learning Center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还参观了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柏克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我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尽最大努力多看、多听、多问、多讲、多思考、多学习。有多年教育研究的传递,有改革成功学校的参观,有大学校园的欣赏,融入了新的思想,打开了新的视野。

1.中小学听课、学习。我们参观考察了2所小学和一个教育中心。参观了他们的教学设施,听了不同科目的课,包括中小学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美术、体育、音乐,了解了美国的课程设置、知识程度、学校教学体制、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让我们大开眼界并深受触动。(后面有专题介绍。)2.聆听专家讲座。在北岭我们共听了18节讲座,从中美教育的比较与思考到美国学校的历史与改革动向,从各科教学研究到特殊教育研究,从教师的培养与评估到学生的考试与评估,从宏观到微观,从学校到学科,从老师到学生,丰富的内容设置让我们感受到苏教授的良苦用心和北岭大学教育学院丰厚的教育基垫。教授们严谨的置学精神和风趣幽默的谈吐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让我们敬佩的是很多有博士学位的教授都有一二十年的中小学教学经验,所以他们的讲解不仅仅是理论还有更多的实例做依托。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一个个设计新颖的活动把我们带入到学科教学情景中,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在同伴的互动中内化了理论。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丝毫没有受到语言不通的影响。

3.参观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这所大学建校于1958年,为一所州立综合大学,属于加州州立大学系统,是国家级大型高等教育机构。它以其优异的教学和研究著称,小班制以及强调与教授间的互动,是其让学生能够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设备齐全:图书馆拥有超过1百多万册的图书和期刊藏量,并拥有最先进的电子操作管理系统;拥有设备完善的计算机教室,高科技的实验室,运动场,休闲运动设施等等。这所大学没有大门,没有围墙,大学与城市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它的开放与包容;行走在大学校区内,整个校园的一切都显出不凡的气度。随处可见的松鼠,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4.参观柏克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全名柏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一所公立大学,也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者之一。柏克莱加州大学为世界学术的知名学府,在众多权威的大学排名里名列前茅,130个以上的系所被组织在14个学院中。这学校培育了一批对早期互联网发展、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很关键的技术,其校友遍布各领域,其中包含61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3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一所私立大学,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斯坦福大学拥有的资产属于世界大学中最大的之一。它占地35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二大的大学。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始建于1885年。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曾担任加州州长的老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决定捐钱在帕洛·阿尔托成立以他儿子命名的大学,并把自己8180英亩用来培训优种赛马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他们的这一决定为以后的加州及美国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尽管当时这里在美国人眼中还是荒凉闭塞的边远西部。直到现在,人们还称斯坦福为“农场”。因此,在斯坦福大学,自行车是学生们必备的交通工具。斯坦福大学的楼房都是黄砖红瓦,四平八稳,一律是十七世纪西班牙的传道堂式——没有哈佛、耶鲁大学那些年代不同、风格各异的楼房,更少了东北部大学墙壁上爬满的常春藤,进入大学,首先看到的是土黄色石墙环绕下的红屋顶建筑,拱廊相接,棕枷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斯坦福大学中最有名的建筑有:胡佛纪念塔,斯坦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它是为庆祝斯坦福建校50周年而建,同时为了纪念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对学校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纪念塔下面特别设立了一个展室用来介绍胡佛总统的生平及业绩;Old Union兴建于20世纪初,缘于时任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的提议。一开始Old Union是用来作为学生集合、活动、娱乐的场所,里面设有小礼堂、餐厅、图书室等等。有一段时间,其中部分建筑被征用做学校行政办公室。目前,所有建筑已经恢复初始的功能并对学生开放;斯坦福纪念教堂,兴建于1903年。20世纪,旧金山发生的两次大地震给教堂造成了严重损坏。虽然整体结构并未倒塌,但钟楼和外墙上精美的马赛克损毁严重。1989年大地震之后,教堂整整关闭了4年以进行修复,修复无疑是很成功的,现在在教堂内外均看不出地震破坏的痕迹了。纪念教堂只在工作日的白天向游人开放,没门票,但只能在一层参观。

5、座谈。

(1)与中国教师工作坊的苏教授座谈,了解美国的教育体制;加州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学区确定学段、课程及教材的依据;对辖内学校的管理和评价;提高本学区教育质量面临的阻碍和有效的措施等等。

(2)与特殊教育专家座谈,了解州政府及本学区的特殊教育情况。特殊教育团体由特殊教育专家、心理辅导老师、特殊教育老师、社区人员组成。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有三种,一是残疾智障学生,由护士和老师全过程陪护和教育,;二是学习障碍学生,他们由特殊教育老师辅助学习;三是智优学生,学校没有义务提供特别的课程教育,但学科老师可以针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学,(数学从五年级即实行分层编班)学校也鼓励这些学生根据能力修高一年级的课程,高中学生可以提前选修大学的课程,拿到更多的学分,为申请名牌大学增加筹码。

(3)与各学校校长副校长座谈,了解校长的主要工作,各学校课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谈的最多的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他们没有如我们一样的考核细则,量化管理,绩效工资。虽然有每学年州政府的统考成绩,但学校不会以此来考核老师。他们评价老师的工作主要有三种途径:最主要的是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天观察课堂,一种是五分钟观察,在上课的不同阶段短时观察老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二是十五分钟观察,每节课听十五分钟左右,观察学生在这一时间段的学习状态;三是四十五分钟听课观察,这个不是每天进行,而是不定期观察;四是在各种会议和研讨活动中观察老师的发言和表现。每个月由校长副校长组成的评价委员会对每个老师的课堂教学状况作出总体评价,写成报告,并反馈给该老师。存在问题的老师,校长将与其谈话,并提供帮助。其次是通过年级的大组长每周一次的汇报来了解评价老师的工作。我们对其提出质疑:大组长反映的情况可信吗?校长们对我们的疑问很诧异,他们相信大组长反映的情况绝对可信。还有就是通过家长、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来评判老师工作的优劣,但是这一点会非常慎重,家长学生的意见需要辩证地看。他们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监对学校的评价(依据校长自己递交的本校工作情况报告来评价学校的工作)都建立在一种公平、诚信的系统之下,否则这些措施均无法实行。

(4)与教师的座谈。了解老师的工作量,备课情况,提高课堂效益的措施,家庭作业的布批,对待工作的态度等。老师们非常辛苦,比我们的工作量大得多,小学教师每天在6节课左右,还要组织学生的午餐;中学教师至少也要4节课。但他们很少有疲惫和倦怠,包括六、七十岁的老师也是充满热情和活力。我想这应该是宽松的环境,课堂教学创新的快乐,让他们体验着工作的乐趣。

(5)与学生座谈。3月6日,我们与小学的学生进行了座谈,参加座谈的是学校学生会的的学生,下面是谈话记录整理:

1.老师提供很多课外知识,很感兴趣。2.老师们都非常关心学生,很有安全感。3.学校有很多动手操作的课程,学生很喜欢。4.喜欢敬业而有学问的老师。

5.州政府的统考压力不大,SAT和ACT考试对同学们来说压力更大。从谈话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为此而付出的努力。美国学生的学习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自由,他们如我们的学生一样,为升入理想的大学准备着,拼搏着。不同的是,我们准备的只是知识,人家除了知识,还有能力。

二、美国之行的反思与收获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教育模式也不同。教育模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构成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教育差异。长期在中国古老传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人,形成了谦逊与内敛的性格。这种性格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即是老师关注学生的缺点,希望通过弥补不足来完善学生品格,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美国第一代拓荒者开垦这块新大陆时那种对征服与梦想的追求传承下来,形成了美国的文化传统,体现在教育中即崇尚民主、张扬个性,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欣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两种教育模式各有优势,不好说孰优孰劣,也无法直接移植,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于中国现在的社会。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包含在其中的一些教学观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的。同时,在美国看到的一些现象不时地冲击着我的心灵,感到美国教育很多方面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一)学习美国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日常渗透性教育。

走进美国学校的第一天,就看到了美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2年1月21日,是我们非常期待的日子,因为这天我们将到一所美国小学校园,全天参与教师上课,去亲眼看一看传说中美国学校浅显的教学内容和自由、混乱的课堂秩序。不知老师在课堂上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管教这些顽劣的孩子,让他们学会知识进而提高能力的?带着好奇与疑问,我们早早来到学校。

到校:学校两位老师带领我们走进校园。学生书包大多非常有秩序地放在教室外面,校园内特别安静,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连回应老师的问候也是轻声细语。这种情形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很难将此与校园持枪案、酗酒、吸毒、寻隙滋事等现象联系在一起。

上课:教室里桌椅随意地排放着,学生歪着、趴着、翘着腿,以各种各样自己舒适的姿势坐在座位上,但他们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没有一个人走神。分组活动或自由练习的时候,他们可以跪在椅子上,趴在地上,但他们都在做,没有学生趁机偷懒或玩耍,而是努力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课间:美国学生课间只有四分种。下课后,学生快速地到自己的柜子里拿取下节课需要的书本。时间紧迫,但学生动作迅速、秩序井然,没有推搡打闹、大声喧哗。上课铃响后,走廊里一个人也没有,地面上一片纸也没有。

厕所:厕所里的取纸机旁是一个大大的纸桶,擦手后的纸塞满了纸桶,地上却没有一团。

午餐:由于餐厅的限制,学生各年级轮流午餐,从十点半开始到下午一点二十才能全部结束。每个学生吃完后,都自觉地把餐盘送到规定的地方,餐具分类放置。餐桌上没有饭粒,餐桌下没有垃圾。所有学生吃完后,食堂里依然非常整洁。就餐的餐厅只有一个义务服务的家长负责管理。

美国是个法制国家,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也植根于美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学校实行的也是制度化管理,每个方面都有制度加以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严格的制度管理。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过这样的案例:

在上计算机课之前,学校发给每位学生家长一份纪律规则,由家长和学生分别在上面签名,然后交给学校存档。规则明文规定所有不允许违犯的纪律,并有相应的惩罚条例。条例规定的非常细,处罚也很严格明确,并且毫不留情。果然,在计算机课上有的学生开始犯规,下载不允许下载的游戏,去不应该去的网站。学生侥幸地认为没有人知道,岂知老师在学校计算机终端将学生的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违反规定的学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不允许再使用学校的计算机。家长学生苦不堪言,但已在规定上签定认可,也无可奈何。

在学校参观时,问到其中一位教师是否真有此类事情,她说有,不过学校还是愿意给学生多一些改正错误的机会的。学校有各种规章制度,都会在学期初下发给学生和家长,他们有意见或建议可以提出来,学校会非常重视,对于合理的建议也会接纳。但家长学生签过字的制度、规定就一定要严格执行。

他们爱学生,欣赏学生,但对犯错误的学生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据学校教师介绍,他们学校的规章制度非常精细,从方方面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每违反一次规定都要由教师、学生写出情况报告并签字。累计到五张,即请家长到学校,由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累计到十张,就要填空红色表格,由副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填写(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力),并关禁闭室。对于情节恶劣,影响极坏,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有权停课,最长可停九十天。停课期间学生要完成规定时间的社区服务,回到学校后有专门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这样的经历以后,学生大都会有所转变,不过因为个人情况和生活环境不同,效果会有差异。

没有制度就没有规范,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其实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关键是如何惩罚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这是最需要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来自于严格的管理制度,也得益于学校日常的渗透性教育。

美国学校没有思想品德课,但他们的品德教育天天都在进行,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的血液里。

不管在哪个城市,美国学生每天上学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对国旗宣誓:“我宣誓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和它所代表的共和国效忠。上帝庇佑下的国家不可分割,民众自由平等。”然后唱响国歌《星条旗永不落》。每次正式的集会也都要宣誓。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据统计大约有80%左右的美国人都是基督徒。教堂遍布每个城市。每个周日上午,那些去做礼拜的基督教徒,总要带上他们的孩子,去参加专门为孩子准备的主日学。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通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圣经故事,主日学的老师们向孩子们传递着爱人如已的道理,孩子们学会了爱与无私。

我们在美国的学校中,看到学习优秀的孩子,会放下学习,去帮助那些残疾或智障的孩子,陪件他们上体育课,协助他们进行训练。

(二)教师高度的职业精神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美国听的一节二年级的写作课,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课始,老师简单地介绍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要求每小组先上网查查“全世界今日的热话题”,然后以“今天”为主题谈谈关于今天的话题,最后以写或者画的方式展现你关于今天要表达的内容。

学生四人一小组,围坐下来很认真的在互联网查询了解“全球今日热题”,接着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开始热烈的交流,共同分分享不同角度的有关于今天的主题,其间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也有小组有问题需要老师帮助,接着是各自完成自己的作业,最后是全班展示。他们用流畅的语言大方地宣读着自己的作品。

很多学生都以一幅画表达了他今天一天所做的事情以及感受,有一位学生很特别的是,在他的图画中,他加进去了一群中国人的画面,并且在画面边缘还画了一个兴奋和高兴的笑脸,最后老师把他的画在全班展示了,并且做出了很高评价,原因在于:他更善于发现身边发生的细节,并有自己的感受。

这节课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教师的职业素养值得我们学习。研究问题的设计、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和指导、学生展示时的精彩点评等,无不看出老师精心的备课,充分的知识准备。没有人检查她的教案,没有人迫使她写多少页的备课,这一切都是她的自觉行为。这位老教师说,这是她的职责和责任,她必须这么去做,每一个老师也都必须这么去做。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因为他们每天在思考,在改变,在创造,所以他们激情永驻。

2.对美国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的培养值得我们学习。美国学生能快速地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出必要的内容,并对其分析整理。这节写作课中,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速度和质量即可以看出美国学生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这种素养和能力来自于美国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对学生扎扎实实的培养。这体现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为21世纪的教育作好准备,从而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3.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美国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始终强调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介绍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以便于学生获得知识并提高理解能力。美国的“2061计划”特别强调学校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告诉其现成答案。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像能力并解决实际问题。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本节课的主角始终是学生,学生在查找、分析、思考、交流和表达的整个过程中,懂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应该具有怎样的观察视觉和领悟能力,这才是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我想起了在国内某中学听过的一节作文课,与美国这节课相比,教学方式是大相径庭。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利用多媒体投影给学生展示了大量的资料,并从中归纳出写作时使用各种资料的合适时间和地点,让学生记到课本上,然后让学生独立的完成写作任务。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是什么,对其终身发展又能够起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们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我们学生那么多,怎么能够做到人手一台电脑?是,我们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去查阅资料,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把问题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前去查阅资料呢?我们学校可是有电脑教室啊,我们的学生有的家庭也都有电脑啊。这还是应试教育思想在作怪,新课程理念理解得不到位,不能够真正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三)学会欣赏与尊重

赴美之前的培训会上,培训老师告诉我们,到美国要多说“谢谢”,要多夸奖别人。曾去过美国的陈老师也跟我们说,要多冲他们竖起大拇指。懂得欣赏与尊重,这是美国之行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

1.校长对学校和员工的欣赏与尊重——镜头:对食堂人员的介绍和感谢。

美国校长接待像我们这样的来访客人早已是家常便饭,但我们接触到的校长没有丝毫的应付差事,没有居高临下,他们的真诚的欢迎、灿烂的笑容、热情的话语、不倦的脚步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旺恩教育中心的陈校长,她已经是68岁得高龄,亲自带领我们参观学校的教学设施,一丝不苟地介绍着这些设施在培养学生方面所起的作用,伴随着我们一起欣赏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从校长的介绍中,我们感受到她对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热爱,也感受到她对自己工作的尊重与热爱。

在走廊里遇到教职员工,校长都停下脚步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姓名及在学校所承担的工作,从校长的语气中我们感受到每一个人对学校来说都是那么重要。最给我触动的是在我们就餐,看到了正在送食物进来的校工。陈校长赶快站起来,向我们介绍说,这两位妈妈是学校非常出色的厨师,因为有了她们,老师和学生才能在干净的餐厅享受美味的午餐,话语中充满尊重与欣赏。校工一脸的幸福,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向我们介绍她们的工作,对我们的问题有问必答,没有丝毫的羞怯与自卑。陈校长是个非常漂亮的女校长,她的行为与她的人一样的美。每个校长带领我们走进老师的课堂时,都是先轻轻地敲门,得到允许后才悄悄地进去,并且示意我们要轻声慢步,不要打扰了孩子们上课。对人的尊重已经渗透到美国校长的每一个管理细节之中。

2.校长对学生的欣赏与尊重——镜头:小学师生午餐会。

参观有一个小学时,学校组织了学生会学生和我们共进午餐,见面地点没有华美的灯光,吃的午餐也非常简单,而且师生吃一样的饭菜,午餐完毕,我们建议在场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学生一个一个非常认真的介绍自己并说出自己对学校的看法,专注于学生发言的还有一个人,她一直站在台边,笑看欣赏孩子们的发言,不时地鼓掌叫好,她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发言结束时,她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说,孩子们很好的展现了自己和学校,她为孩子们感到骄傲!校长的微笑,是对孩子们最好的鼓励!

3.老师对学生的欣赏与尊重——镜头:美术老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

走进美术课堂,学生正在练习色彩的搭配。热情的老师让一名学生给我们看他的作品,并请他说说这样设计的理由。老师说,这个学生对色彩很敏感,有绘画天赋,也许将来他会成为一名画家,他们这个班里都是绘画天分很好的学生。然后带我们去了与教室相通的材料室,从不同的箱子里拿出学生的各种作品,有绘画、设计、陶器、布艺、手工作品、粘贴画等,一一向我们展示,这些作品很稚拙,很粗糙,比我们学生的作品差远了,但老师对这些作品极具赞美之辞。如陶器的花纹多么艺术,作品的设计多么新颖,绘画的设计多么有创意,手工作品多么可爱,粘贴画的材料选择多么出人意料„„老师兴奋的表情,赞赏的语气,让我们觉得她手里的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艺术品。

这种欣赏是一种对工作的责任感,也是一种享受工作的乐趣,欣赏和尊重学生成为美国教师工作的活化剂!我们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四十岁就觉得老了,厌倦了教学,而美国的老师六七十岁了仍然热情不减,从对学生的欣赏中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应该是其原因之一吧。

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还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课堂中老师蹲在课桌边跟学生一起讨论的情形让我们深深感动。我们常说老师要俯下身子跟学生交流,这不仅指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一种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尊重。4.营造欣赏的氛围——镜头:学校的装饰。

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都能从学校的装饰陈设上感受到学生的被欣赏和被尊重。他们的学校不像我们张贴的是名人字画,是名家画相,他们的走廊里张贴的是学生获奖的照片,是学生做的专栏等。教室里更是学生作品的天地,就连图书馆里书架上摆放的都是学生的陶艺作品。学生看到自己的制作被学校和老师奉若至宝,这是多么大的鼓励。

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欣赏和尊重,虽是职责所需,但更是爱之使然。这样的一份责任,加上一份欣赏和尊重,成就了美国孩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给了学生多少赏识?我们天天做的事情似乎就是用敏锐的眼睛,来寻找学生的不足。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特别关注他回答不恰当的地方;批作业的时候寻找的是他做错了的地方,有时候还会把这些不足不断放大。试想,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我们的学生怎么热爱学校,渴望学习,怎么能能够充满信心,不断进步呢?

(四)关爱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有感于美国的特殊教育

在美国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即特殊教育。美国是一个人权国家,在教育领域,体现了对每个人受教育权的尊重。每个儿童不管他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如何,也不管是否是残疾,都有权利接受优质教育。美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国家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法律保障,但我们感受最深的、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老师的责任感和爱心。

美国的特殊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对残疾儿童的教育和对学习有障碍学生的教育服务。

1.对于残疾儿童,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怀、照顾,通过教育让他们学会去获取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教育的职责。

美国特殊教育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障和促进。1975年颁布《残疾人教育法案》,2004年被修订并更名为《残疾人教育促进法》。这一法规包含如下原则:家长参与决策,非歧视性评价,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免费的适宜的公立教育,宽松的受教育环境,适当的法律程序。这一特殊教育法规确保了残疾学生有权利接受跟普通学生相同的教育,并且有权力享受特殊教育服务。

在美国学校参观学习期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些存在智力障碍、行为失常等问题的孩子所受到的特别关注和优质教育。

在一个特殊学生比较多的学校,教室里布置得与众不同,墙上张贴着色彩缤纷的卡通图画,由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组成的简单图案等,地上摆放着玩具,桌上的电脑键盘等都是彩色的、还有专门的轮椅、学习机等等,最震撼的是有一名专门的老师协助这个特殊学生学习。

(1)中年女教师在耐心地教一个智障且语言障碍的学生读单词。老师手把手地教学生输入单词,学生迟缓地在键盘上寻找着字母,老师微笑地看着她,每输对一个,都会拍拍她的肩膀以示鼓励。然后再教发音。学生的发音很含混,但老师不厌其烦地轻轻地教读。看到我们,老师让她跟我们打招呼,并介绍她自己。她含混地说着,我们听不懂,翻译听不懂,但她的老师能听懂,因为老师已经陪伴了她好几年了。老师拥抱着她,夸奖她说得非常好,孩子一脸灿烂与天真的笑容。我想这个孩子一定会逐渐地学会表达和交流,她也一定会生活得很幸福,因为有爱相随。

(2)年轻美丽的女教师在教一个智障的孩子认识颜色。桌子上放着几个色卡,老师一个一个教他辨别着色彩,并拼出单词。老师说,她计划用两个周的时间教会这个孩子所有的表示色彩的词语,这很重要,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经常说,教会孩子一个新问题,要做好二十遍的准备,可这个老师说,一个单词用多种方法教他一百遍他能认识就很好了。老师就这么不厌其烦地、认真地做着。孩子很听话,也许在他混沌的脑子里,也能够感受到这份爱与关心。

(3)男老师正在用一个模拟的色彩艳丽的钟表教另一个智障孩子判断秒针所指示的时间。老师说,经过两周的努力,这个孩子已经基本学会了认识钟表。老师夸奖他非常努力,是个好学生。老师拨动指针,让他读出所指示的时间,他说的很准确,我们为他竖起大拇指,孩子露出了非常天真地笑容,并主动跟我们打招呼。

然后老师又用一个彩色的收款机模型和印制的模拟纸币教他利用收款机收钱,找零钱。他们的身后是一个摆满各种食品和小物品的货架,教师介绍这是他设计的,是用来教学生学习购物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为他将来融入社会,自食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魁梧、粗壮、满脸胡须的老师却心细如发。

(4)非常奇怪的是一个很胖大的男孩子躺在桌子后边的角落里,身上裹着薄薄的毯子,抽噎着。老师蹲在他的旁边,不停地抚摸着他的腿,孩子闭着眼睛,身体在蠕动。老师介绍说,这个学生是个自闭证患者,他会无端地发脾气,或者浑身颤抖,有时又非常恐惧。很少与别人交流,老师也无法走进他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无端地捂着脸害怕得厉害,既而嚎啕大哭,躲到桌子后边的墙角里。老师轻轻地安抚他,一会儿就会好了,他的这些表现是没有任何规律的。这就极大地考验着老师的耐心。果然,很快他自己就起来的,整理好衣服,擦干眼泪,主动地做到课桌前。现在他很适应教他的老师,他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跟我们做一些简单的交流。

这些老师的工作就是每天形影不离地陪伴这些孩子,从早晨迎接他们到校,到下午把他们送上校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无怨言,他们是教育行业中最可爱的人。

为了让这些孩子学会跟正常的孩子交往,体育课、音乐课由学生志愿者陪伴他们一起上。体育课上,四个已掌握了所学内容的学生,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陪伴四个学生学习篮球,他们两两结对,练习运球、传球、断球、投篮,非常投入。另有一特殊教育老师跟班照料。

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他们没有健全的大脑,但他们又是幸运的,生在这样的国度,有这样的老师和同伴。

2.对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服务。

有些学生虽不属残疾或智障,但具有某些方面的学习障碍,他们也需要特殊的教育服务。

2002年2月8日,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改革法案。其法案的预期目标中指出了要建立绩效责任制。首先,州、地区和学校都必须把提高学生成绩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凡业绩突出者获得奖励,业绩不明显者将受到处罚;其次,家长有权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此外,3-8年级学生在州阅读和数学评估中的表现将与学校教育效果的评判相结合。同时赋予家长权利,家长有权了解子女所在学校教学质量信息,绩效差的学校必须给学生另行择校的机会。学校要在绩效评估取有好的成绩,就必须保障这些学习障碍学生学习不断进步。

法案针对目标,制定了优先政策。其中前两条即: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教师素质。同时要求政府对这个项目增加投资力度。

在联邦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指导下,各学区在特殊教育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何确定哪些学生需要特殊教育服务呢?这就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对那些可能需要特殊教育服务的学生进行“非歧视评价”,确定他们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及其程度,评估小组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不能有语言、文化、种族上的歧视。

需要特殊教育服务的学生,跟正常学生一起上课,除了任课老师之外,学校配备专门的老师跟班指导。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教室里有两到三个老师,指导老师跟学生一起听课,在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时坐在学生的旁边,随时进行指导。

每个走廊里,都摆放着桌椅,这也是为了方便对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指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实施,尤其是作为该法核心的责任制,正一步步在全美得到落实,并且取得了巨大进展。有研究证明,这场改革在提高学生、尤其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阅读和数学成绩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有了制度和财政的保障,这一点我们无能为力。但作为一个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也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有的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经费,没有那么多老师,没有那样的条件,这是事实。但我们不可以没有那样的意识,没有那样的爱心。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强调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是不是有针对性地去教育过他们,有没有平等地去看待他们,是否真正用爱去关心过他们,我们有多少次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有没有去追根究底弄清楚他们落后的真正原因?

让我们用爱心、耐心、恒心去关心教育帮助那些落后的孩子吧,让他们有阳光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会生活的技能。在我们的努力下,让他们有快乐的童年和幸福的一生。

(五)校本课程的卓越教学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课程体系日趋完善。为了顾及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方案,各地区、各学校都做了积极的尝试。但在实施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非常薄弱的方面,疲于应付,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它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如何开发利用好校本课程,是我一直非常困惑的事情,带着困惑踏上美国之旅。

在美国学习期间,了解到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我们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了“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执行、校本课程、周期修订、分综合理”的特点。但两种课程体系都关注到了校本课程。美国校本课程的开发有较长的历史,自十九世纪初以来,美国地方学区就利用“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进步教育运动”、“课程改革运动”等契机,强调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活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学校完善运动”和“学校有效运动”,学校进一步积极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所以,学习期间,我们为此做了特别的关注。但由于参观考察范围和时间所限,我们在加州主要了解了所在学区校本课程的设置及实施情况,观一斑而窥全豹,从中透视出美国校本课程的卓越教学。

美国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体现出如下特点:

1.根据本校学生和老师的特点向学区申请开校本选修课,这其中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资源。一旦学区通过学校设置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得到州政府教育部和学区资助的课程经费。

2.根据学生的兴趣决定要开设的选修课类型。有兴趣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努力而又快乐地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3.通过校本课程,开掘学生潜力,给予学生自信。他们有一种理念,即无论是谁,至少有一项应该是出色的。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固然好,但如果某些方面的学习有困难,即可通过特色的校本课程去开发学生潜力。文化课不好,可以学厨艺,厨艺学不会,可以做木工„„只要孩子有一项出色,就有了自信的资本。

4.校本课程开设得扎实有效。专业的教师、详实的计划、完备的设施、有效的评价,加之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教学效益。

三、几点困惑与思考 1.如何实现全员育人?

美国没有班主任,每个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关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大功能,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职责。但在我国,育人的功能基本上落在了班主任的身上,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班主任拿着补贴。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使每个教育工作者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也许需要班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但如何改革呢?很困惑。

2.教师迫切需要培训的是什么?

在美国,每一位老师都充满着工作的热情,六七十岁依然活跃在课堂上。而我们的老师三四十岁就产生了职业倦怠,原因很复杂,我也说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与美国的老师相比,我们很多老师缺少了一种职业精神。我认为只要有了高度的职业素养,老师们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去提高,去创造,去享受教书育人带来的乐趣。所以我们的培训最重要、最迫切的应该是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根本的东西。

3.如何实现学科教学的协作?

在美国初中的历史课、阅读课、写作课、科学课及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我们都发现教师教学生单词的发音和拼写。据了解,在美国,教学生学习语言是每个老师、每门学科的任务,特别是在低年级更要如此。我们各门学科教学分工明确的多,除语文老师外,其他学科教师很少在课堂上教学生认汉字,因为这是语文课的功能。如此明晰的功能划分,“各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影响了学习氛围的营造,降低了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实现各学科教学的相互协作?值得我们思考。4.我们把培养人的任务寄托给了谁?

我常常思考我们的教学目的,想来想去,都没有脱离开“升学”二字。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来试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指的就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量,目的还是升学。小学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能上好的中学,把培养人的任务寄托给了中学,而中学又把教育任务定为让学生能上重点高中。而学生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学校、老师就在想方设法让学生努力为高考做准备,而把培养人的任务寄托给了大学。大学里松散的管理又无力承担这一重任,且大学阶段错过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那么,我们把培养人的任务寄托给了谁?

近年来,湖北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文件,采取了很多措施,应试教育的情形正在逐渐地发生改变。希望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思想能够深入到每个教育者的内心世界,教育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梅芳 2012年3月

第四篇:赴美教师培训

赴美教师培训

经营机构:红中汉语学院

背景:红中汉语学院(CLE),是一家专业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交流的培训机构,也是国际汉语教师协会唯一授权可以颁发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培训机构。红中汉语学院先后获得了美国驻华使馆、加拿大驻华使馆、诺基亚等等外资机构的高度认可,并于2010年和2011年先后与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密西西比大学以及马里兰大学的合作,使得国际汉语教师真正走出国门,从事汉语教学,推广中国文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项目名称: 赴美汉语教师项目-马里兰大学项目

证书: 马里兰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及马里兰州教师资格证书

时长: 马里兰大学的教育硕士课程,现在有短期(13个月)与常规(2年)两种课程可供学员选择 申请条件: 需提交托福考试成绩。13个月项目要求托福最低100分,2年项目要求托福最低84分或雅思最低6.5分。费用:

一、留美期间主要费用(单位:美元)

二、红中汉语学院收取的相关培训和服务费(单位:人民币)

项目名称: 赴美汉语教师项目-明尼苏达州立大学项目 证书: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

时长:2年,教育硕士课程

申请条件:托福61分以上,雅思5.5分以上

费用:

一、留美2年期间主要费用(单位:美元)

二、红中汉语学院收取的相关培训和服务费(单位:人民币)

经营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背景: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知名特色大学,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设有英语学院、日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跨文化研究院等22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阿拉伯语、日语、英语、俄语、旅游管理、德语6个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美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翻译(MTI)、旅游管理(MTA)和工商管理(MBA)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研究基地。学校注重国际化办学,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埃及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合作科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等,年均赴外留学学生300多人,来校外国留学生1000多人。学校还在墨西哥、摩洛哥、英国、法国承办了4所孔子学院,积极参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项目名称:英语教师夏季英语语言培训项目乔治·华盛顿大学 时长:21天(8月5日出发)

经营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中学 背景:

项目名称:第二届附中教师赴美培训路易斯安那学院

经营机构:重庆文理学院 培训学校:美国西北理工大学

经营机构:重庆邮电大学

培训学校: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教育学院 时长:30天(2011年7月17日-8月18日)培训内容:对外英语教学(TESOL培训)

经营机构::淮阴师范学院

培训学校: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 时长:15天(2011年11月出发)

经营机构:真光中学 培训学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时长:21天(2012年7月中旬出发)费用:39000元人民币 培训目标:

1.对培训中介绍的教学法有基本的理解【知识面】

2.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比较熟练的应用所学教学法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力面】 3.能够对所学不同的教学法在其使用功能上作出一定的分析和评论【知识面】 4.在使用相应的教学法时有一定的自信度【情感面】 5.自己的课堂教学英语用语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能力面】 6.对培训所在国家的文化有比较深的了解【知识面】

经营机构: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培训学校: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时长:3个月(2012年8月中旬至11月中旬)

经营机构: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学校:美国加州圣马克斯州立大学 时长:21天

经营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培训学校: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 时长:2012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 内容:

费用:约4万元人民币(含机票、保险、食宿及培训费),学校和教师各承担1/2 经营机构:北京君诺鼎金咨询有限公司 培训学校: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项目名称:赴美汉语教师岗前春季培训班

经营机构: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 培训学校:芝加哥埃尔金学院 时长:15天

培训内容:ESL英语教学培训

第五篇: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

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美国

调研时间:2006年8月31日至9月19日

二○○七年元月

赴美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引言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大国的地位冉冉升起,逐步成为全球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好莱坞、迪斯尼、时代华纳等一系列响亮的名子在全球几乎家喻户晓,并为美国带来了丰厚利润。为进一步了解并学习、借鉴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作法,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应美国二十一世纪学会邀请,带着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托,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秀余为团长的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一行12人于2006年8月31日至9月19日,赴美国进行了为期19天的培训、学习和考察。我们先后到旧金山、芝加哥、华盛顿、纽约、瑞博、橡树溪、洛杉矶、圣地亚哥等文化产业发展相对发达和有特色的城市进行了考察,并听取了美方相关城市政府工作人员对本地区在文化娱乐业发展方面的讲解介绍。现将调研情况和我们在调研中的一些感受简要汇报如下:

一、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一)美国文化产业对美国经济社会的贡献

经考察,在美国,“文化”一词的内涵范围有限,一般是指那些与知识、美学相关的文科,如绘画、雕塑、古典音乐、歌剧、芭蕾、纯文学、剧场表演等。而对广播、电视、报纸通称为“媒体”,新媒体则包括互联网、个人电脑、手机等。“出版”是指所有书报、杂志等的印刷。另外,还有“流行文化”,包括流行音乐、歌曲等。文化产业他们称之为版权产业。对于版权产业,美国并没有一个准 1 确全面的定义,对于文化产业所包括的产业门类也没有很清晰的界定。然而,美国对于文化产业却有一个比较概括的分类,在美国,版权产业中以视听为主的版权产业被称之为核心产业,包括影视、书刊以及衍生产品销售等文化产业门类。与核心产业有关的配套服务产业称之为总体产业,包括旅游、游艺、零售等相关产业。

近些年,在每年美国商品的出口项目当中,视听产品的出口额(紧随航空业和食品业之后)总是名列前茅。每年还能为美国提供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占全美就业人员的20%左右。在1997-2002年,美国核心文化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率。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中位居第二(首位是军工产业),在GDP中比重高达25%以上。因此,文化产业在美国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主要行业的发展概况

1、文化艺术业

美国的社会组织按其经济性质可大致分为政府机构、商业机构、非营利机构三种。美国对非营利性机构的基本界定标准一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二是盈利不分红。在美国,除了“百老汇”的音乐剧团等少量团体属于商业机构外,美国文化艺术业大都属于非营利性机构。

考察中我们对美国文化艺术业的商业运作方式进行了了解。试以表演艺术和艺术博物馆为例加以说明。

表演艺术。在美国,演出团体的最高机构是理事会,由各界著名人士组成,重大事宜均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负责招聘剧团的 艺术指导和行政经理。艺术指导负责剧团的演出和演员等一切与艺术创作有关的事宜。行政经理负责所有的经营性事务,包括市场发展、票务、财务等。

在美国的演出市场上,演出活动主要是在演出经纪公司、表演团体或个人、剧场或演出协会三方之间形成的。演出经纪公司是美国演出市场的重要枢纽。演出经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艺术团体或个人利益。演出经纪公司对艺术家演出的场次、场地、方式等都作精心设计,以尽可能提高艺术家的知名度及身价。演出经纪公司向承办演出活动的各地剧场及演出协会推荐艺术团体和演员,并分别商签演出合同。各地剧场或演出协会承办演出的宣传广告、售票及剧场安排等一切具体事务。

艺术博物馆。美国境内有1200多家大大小小的艺术博物馆,其中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影响最大。大部分艺术博物馆实行董事会制度。除了政府资助、企业赞助、捐赠等收入外,一些大博物馆举办的特别展览和巡回展览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匪的收入。美国艺术博物馆每年至少举办1200出大型展览。这些展览规模大,通常展出名家的作品,或者向公众展出一些平时很少有机会看到的古代文明展。观众对此十分踊跃,博物馆因此也收取较高的门票收入。

2、影视业

美国的电影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洛杉矶市的好莱坞地区,好莱坞已成为美国影片的代名词。现在,美国影视业基本上被迪斯尼、索尼、米高梅、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兄弟共七家大 公司所瓜分。

从全球市场范围看,美国影视产品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美国电影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美国的电视节目在世界125个主要市场播出,在欧洲电视台播放的电影中,美国电影占70%以上,全球销售的各类影视录像制品大多数都是美国公司生产。据统计,2000年后全球视听产品中,美国公司生产的视听产品占50%――60%之间。

考察中还了解到,美国电影票房收入并不是电影收入的主体。以1999年为例,美国电影在美国和全球的票房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26%。而录像带和电视发行成为主角儿。准视频点播和视频点播等使得人们必须掏更多的钱来收看各自喜好的电影。据介绍,美国一部电影拍摄完成后,至少可以在七个环节赚七次钱。

另外,好莱坞影视城为美国特别是洛杉矶市带来巨大的综合收入,全年来自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游人多达一千多万人,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对当地的商业、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图书业

美国现有图书出版社约1千家,主要包括大众类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和美国政府下属的少量专业性出版社,其中约20家大公司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美国出版社的稿件来源,一种是接受作者投稿,这类稿件数量很大,另一种途径是通过“代理人”获得稿件。“代理人”负责物色高水平的作者,向出版社推荐,并代表作者与出版社谈判合同。作者通常根据图书销售情况接受版税,售出越多,得 到的版税越高。

4、音乐唱片业

全美有约1000家唱片发行公司,主宰唱片业的主要是华纳兄弟、索尼音乐娱乐等十几家公司。2000年,全球音乐唱片市场总值是385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所占份额为37%,达到了143亿美元;而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几大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依次为16.7%、7.6%、7.4%、5.5%。另据统计,由美国公司生产的音乐唱片已占世界音乐唱片消费总量的60%。

(三)美国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美国文化产业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政府在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经考察我们得知,美国并没有统管全国的文化部门(即使在地方政府有相关部门,其工作人员也大多是临时雇员)也没有成形的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体制全部以市场为主导,以民众的选择为市场,文化企业采取市场化行为为文化产品找到合适的国内国外的销售渠道。并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发文化衍生产品,美国的文化产业带有很强的自发性、市场性、科学性,文化产品带有很强的原创性、衍生性。

然而美国政府也并不是无所作为。如1965年成立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1967年成立的“公共广播公司”,是美国几个主要的国家级文化机构。这些机构都由美国国会直接拨款,负责支持艺术和非商业广播电视的发展。它们对文化行为和观念都没有“管理权”,其影响力仅在于调配手中有限的资金给那些值得支持的项目。美国政府虽然没有独立设臵文化管理部门,但政府却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障。美国对文化产业采取的是多方投资和多种经营的方式,鼓励非文化部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在这种自由和安全氛围的促进下,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使流动的资本继续集中在文化产业中寻觅商机。

美国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相当健全的,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当重视的,就连一些孩子也很清楚盗版是重罪,就连使用刻录机复制一张音乐光盘留做资料,也被认为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在美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当完善的,没有人敢以身试法。在原创得到充分尊重的法制环境下,许多杰出的创意应运而生,使独立的知识产权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美国政府为避免民众被迫收看纯商业节目,还出资兴办公共广播电视。不过,在美国的公共广播媒体中,私营成分也占有相当比重,美国公共广电业的资金就主要来自当地的私人捐赠或企业赞助,因而,公共广播电视公司也必须在资金和创意方面参与市场竞争。

另外,在美国各级地方政府比如州县,他们会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筹办各类文化节,并向全球广泛宣传,吸引国内外游客。比如,我们考察的伊利诺依州瑞博市,市政府苦思冥想,基于本市养猪在美国远近闻名,就琢磨出每年七月筹办一次“烤猪排节”,通过这个听着又土又俗又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烤猪排节”而引来了大量的游客,而且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企业争相赞助,为瑞博市的旅游、住宿、餐饮、游艺等带来大量收入,当地政府还规定其中一定比例 的税收用于发展文化娱乐。我们认为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我们国家难以想象的东西,在美国却是一种创意,还能受到众多人喜爱。

二、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原因试析

美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并占定全球文化输出的霸主地位,除了与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的充分扩张以及美国传统的民族心理有关外,也不能否认,这种产业霸主地位的取得与下列因素是分不开的。

(一)投资主体多样化

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等组织对文化艺术业给予资助,州、市政府以及联邦政府某些部门在文化产业方面也提供一定资助。而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得到的主要社会资助则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比如瑞博市的“烤猪排节”、纽约的百老汇、芝加哥的“爵士乐节”等,应该说,我们所能知晓并了解的,在美国各地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都有许多个人和大公司给予涌跃捐赠和赞助。

(二)注重文化创意 +科技支撑

好莱坞和迪斯尼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重要的原因首先在于它们非凡的创意:游人可以乘坐电动火车参观好莱坞电影的外景地,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各种场景;在迪斯尼,创新涵义和创新作品更是无处不在,走进迪斯尼世界,意味着创新、意味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可以感受冒险的刺激、体验卡通的可爱、触摸未来的脉搏;立体影院中将舞台银幕上的形象 实现立体化,将观众区变成了可以“活动”的区域。这些都是伟大创意的结晶。

创意要转化为现实,离不开科技的综合应用。好莱坞、迪斯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将好的文化创意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形成一种人们喜闻乐见和充满神秘的载体。如在好莱坞的外景设计、制作过程中,综合应用和集成了光、机、电、声、化学、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技术,通过活灵活现、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去体验影视文化和高科技所带来的愉悦、紧张、轻松、惊恐等不同的感受。在好莱坞,每一项对影视产业的创制与传播可能产生影响的最新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运用于电影电视之中。

总之,创意+科技的投入,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新意,增强了视听效果,又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从而带来巨大的财富。

(三)商业运作、按市场规律经营

实行商业运作、按市场规律经营是美国文化产业常胜不衰的重要保证。我们前文已经提到,经纪公司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表演艺术业,形成了演出者、经纪人、剧场三方共同组成的产业格局。可以说经纪公司是联络演出者和剧场的不可或缺的纽带,有了经纪公司,演出者便省去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市场调查和编剧上,创作出观众所需要的剧目则是他们唯一所需要考虑的,那些外联式的工作交给专业的经纪公司去做,而支付他们报酬就可以了。

同时,美国的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乐唱片业已建成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控制了许多国家的销售网和众多电影院、出版机构 及连锁店。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采取全球战略的跨国文化企业从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中受益,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扩张海外销售市场,占据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他们的企业在把握市场规律、经营中显得更加成熟老练。

(四)注重引才育才

拥有丰富的人才是美国能够在文化产业上领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从世界各国搜罗了大量优秀艺术人才。仅1990-1991年间,独联体各国就有10万文化界人士外流西方各国,移居美国的就有3万多人,其中著名人士达1500人。这些移民对美国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美国对文化管理学的研究和文化管理人才的培训处于领先地位。文化管理已形成一门专门学科。全美有30所大学开办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大量高质量的文化管理人才,提高了文化管理水平。

(五)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

为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对文化艺术进行支持,早在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就明文规定对非营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1965年,美国通过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依据此法,美国创立了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发展的机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这一立法,保证了美国每年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文化艺术。

美国政府非常注重文化及其产业是否合乎法律的规范,凡是违法的,政府有权给予取缔,而对侵犯知识产权(如盗版)的行为更 是严惩不怠。对于盗版问题,在美国被确定为重罪,一旦发现盗版,美国政府或司法机关会给予极其严厉的处罚,轻则倾家荡产,重则终身监禁。这样,知识产权得以保护,使创作者可以大胆的创作,而不必担心被他人剽窃,使努力创意的意识得以鼓励和弘扬。

当然,美国这个法治国度对文化也有道德的监督,比如电影的等级制和MTV的监察制等等,同时要求文化观念的自由表述不能侵害种族、宗教等社会结构,或引发社会**等。

(六)充分利用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其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来支持美国的文化商品占领国际市场。一直以来,美国都在积极推动包括文化商品在内的所谓贸易和投资领域自由化,为其文化商品输出提供保障。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中,美国坚决要求中国开放文化市场,要求中国在视听服务行业允许设立外资企业,让外资企业从事视听产品的制作和发行,并强烈要求中国取消进口配额,接纳美国各类影视制品。美国在与欧盟就影视业进行的谈判中,同样强烈坚持影视业应和其他产业一样实行贸易自由化和公开竞争,并受多边规则监督。

(七)产业全球化运作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运作,这一点是美国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以好莱坞为例,不论是作为产业还是作为概念,全球化生产格局也已经形成。

一是娱乐产业的多国投资与跨国产权。比如,现在好莱坞企业资产包括很多国家的资产,如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甚至很多鼎鼎大名的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为外国公司所收购,著名的哥伦比亚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就为日本索尼公司收购;

二是资本的“灵活积累”。好莱坞的资本不仅限于国内,更分散在海外。我们在考察时有这样的感觉,作为一个地名,我们可以找到它,而作为一个产业,我们却不知道好莱坞在哪里。其实,这意味着好莱坞已“无所不在”。全球化生产格局已经是全球化格局的一个重要表现。由于美国政府曾一度反对国内大财团的经济垄断,好莱坞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主动向海外发展。从1950年到1973年,只有60%的美国片完全在美国国内生产。海外劳工低廉是早期海外策略的决定因素之一。1949年,在海外生产的美国电影仅19部,1969年则增至183部,多数在欧洲拍摄;

三是全球销售。在好莱坞,没有哪一部大片,只在国内上映,而放弃海外市场,几乎全部是全球同步上映,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遭遇盗版困境,但并没有对他们全球放映的理念造成太大影响。另外,更要求以全球预售权的经费来预支基于好莱坞的拍摄工作。为此,好莱坞早就开始购买或合营海外的发行公司和电影院线,以达到共担投资、票房风险的目的。到了90年代,作为全球发行公司的华纳已在世界各大都市经营多厅的“华纳影城”。

三、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几种现象

美国文化产业的产业化程度高,这是不容否认的。然而,我国和美国在国体、政体以及文化传统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应在借鉴的同时,注意摒弃与我们自身发展不相适应的作法。

(一)过分迎合市场

美国文化产业因受市场利益驱动,文化产品的制作大都旨在满足人们的娱乐性需求,过多迎合通俗文化和流行艺术的需求,过分应用技术来渲染,因而使文化制品更多地趋向娱乐性色彩,使创作活动受到制约,降低了文化产品的艺术品味,助长了文化产品媚俗化的趋势。

(二)表面的“无为而治”,背后的霸权主义

美国在文化体制上看似“无为而治”,其实,这一国度盘踞着全球文化的制高点,它本身就是全球文化游戏规则的操纵者,即使没有任何文化政策,也会在全球市场中独占鳌头。实质上,这是一种更深层、更有效的文化霸权战略。美国由于在文化产业上具有经济主导性,因而,他们反倒无需文化上的特权,而只需其它国家和地区不设臵文化保护之类的障碍即可。假若其它国家的政府如法炮制,那美国将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排除了文化限制的自由市场,会为美国文化产业大开方便之门,其实质就是他们需要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地位。

(三)文化产品和文化侵略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政客和商界就惊喜地发现出口一英尺的美片就可以促销一美元的美国产品,出口一万个电影拷贝,就等于派出一万个“美国大使”。如,美国一部宣传其现代化工厂的工作场景的影片曾引发法国巴黎工人的大罢工,美国的新型缝纫机拍进了电影后,引发海外产品脱销,美片中影星不穿内夹衣的境头竞造成阿根延国内内夹衣滞销等等。美国是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最 大受益者,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的趋势可能是造成贫富差距加大的诱因。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好处过多地流向了发达国家,而且制定游戏规则的多是那些富裕国家。美国就是利用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垄断地位,通过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来兜售本国的文化制品,贩卖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占领对方国民的心灵来影响和改变人们对本国的认同,达到“首先被吸引,然后被教化”的目的。对于那些人口占多数、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全球化背后也蕴含着危险的文化侵略。

四、考察的启示及建议

美国是一个建国时间仅230年的年轻国家,文化史不过二百多年,可是却能创造数以千亿美元计的产业(一年)收入,有很多先进的理念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于优秀的方式和方法,我们不妨汲取并为我所用,对于美国独有的现象和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东西,我们绝不照搬,以促使我们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在培训和参观考察期间,通过与当地州、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广泛接触获知,政府部门基本不涉足产业的发展,产业的运作全部是企业的行为。走访的这些城市也并没有支持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供我们借鉴,对此我们略感遗憾。然而,通过19天的学习,我们也得到了不少发展产业的理念和启示,对于我区发展文化产业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也看到,中美两国体制不同,中美文化产业的背景与发展也不同,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区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几 方面的建议。

(一)要确立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强烈意识

我区新城区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理念是有极强前瞻性的,前文我们分析到美国近些年咄咄逼人的文化攻势和意识渗透以及获得的巨大利益,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文化市场的国际竞争,使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在业已掀起的全球文化产业“瓜分狂潮”中如何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因此我们应该广泛宣传并教育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树立起发展“文化产业基地”的强烈意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一切力量广泛参与“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中,举全区之力,打总体仗,真正使文化产业发展为推动全区两新建设,构建和谐通州,强区富民而服务。

(二)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投资

美国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是多元的,是全球化的,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不妨通过多方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从而激活现有投资,拓展产业规模和门类。同时还要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要注重质量,要做大做强。

(三)将现代科技溶入产品研发和推广

文化创意总是和科技进步分不开的,科技程度越发达,创意产品则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具有新颖性,产生更高附加值,带来更高经济效益,也会更多地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更多的科技手段的运用,会使产品推广更加快速、更为广泛。

(四)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美国文化产业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壮大,都遵循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规律,企业扎根于市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需求是文化产业产生的基础,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企业对市场资源的不断挖掘。在文化产业这一链条中,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才能使产业发展壮大。我们眼下发展的现实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五)组建或引进经纪企业

分析中我们看到,在美国,经纪公司对于发展文化产业起到的较大作用,经纪企业是以承办各类活动、各种项目为经营对象的经营体,他们大多有一定的资金储备和专业团队,有一定经营和企划能力,经营理念一般较为先进。充分利用运营商,比如,筹办节庆活动,可以将具体运营操作交给运营商来完成,政府可腾出更多精力做好调控,文化企业也可以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主要去研究创作方面的事情。重视引进或组建运营企业,形成运营商队伍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环节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因素,具体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卖的就是知识产权,说到底文化产业的成败就在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否成功。从长远看,我们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抓好政策制定、司法、执法、守法这几个关键环节。

(七)引进人才,使文化产业保持生命力

人才是发展产业的核心,是基础,政府应加强包括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等人才的引进,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 我们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的长足后劲,使文化产业保持生命力。

(八)对于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

美国文化史不过200多年,不得不从全球汲取文化素材。据考察,美国每年要花200多万美元向西班牙等国购买曲调优美的民歌。我们国家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文化古迹达3500多处。我区拥有2200年建制史,古运河川流不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我们大量的文化素材还没有加以利用,这是以后我们在工作中应值得思考的。我们在打造文化产业园,和制造文化产品时应该更多的提取运河文化元素,挖掘运河文化的精髓,使文化园区具有明显的运河特征,使文化产品更多的融入一些运河典故,这样,既弘扬运河文化,又使园区和产品拥有独特的风格,而产生耐人寻味的持久生命力。

(九)适时搭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筹办文化节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文化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高质量的文化节可以给参展商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提升当地文化氛围和知名度,从而带来可观的直接和间接收入。我区在很多方面还是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然而并不影响我们平台的搭建,可以高起点、快发展。

除筹办文化节外,还可组建运河文化产业网,构筑信息平台、组织系列论坛、构筑基础性研究平台、健全统计指标体系、构筑决策指导平台、建立企业联谊制度、筹办会展等,从而构筑合作发展平台。

(十)加强宣传,打造文化品牌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也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宣传,通过不同方式将通州新城及文化产业推向社会,让国内外更多的投资者和公众了解通州。

首先,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要担负很重要的职能,对于规划产业的发展,引导重点产业门类,给予资金扶持等方面政府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工作在目前情况下,是社会力量暂不能完成的,也是不能替代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在我国,尤其是在我区,政府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次,就政策而言,在经济活动中,企业是核心,而企业如何选择投资,优惠政策是其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优惠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中小企业作用更加明显。而中小企业其数量较大,如能健康发展,作用力不可小觑。

以上就是我们赴美培训期间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培训期间,虽然学习和考察安排比较紧凑,但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还不能详细和全面地了解全美文化产业的整体情况和更深层次的东西,仅就所见所闻作一个简要的归纳和整理,并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建议,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通州区赴美文化产业培训考察团

二○○七年元月

下载赴美研修培训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美研修培训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美培训学习总结

    赴美培训学习总结2009/11/17 成果名称:赴美培训学习总结 成果内容: 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陕西省25名正处职领导干部赴美国杜克大学“政府服务与社会管理”培训团已经按计划......

    转帖:赴美培训汇报初稿

    探寻中国孩子的幸福路径 市中区赴美培训团队 2010年11月初,教育局选派我们十人参加了中国基础教育第十期高级研修班,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培训。(人员组成:刘绍辉副......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为了学习、借鉴美国农业推广方面的经验,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工作水平,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持续发展。经农业部和国家外......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

    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一二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据介绍现有人口2.6亿,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2%左右,一个农民......

    中国将每年公派10000人赴美研修[推荐5篇]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中国将每年公派10000人赴美研修 中美两国政府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磋商期间,中方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每年公派1万人......

    赴美学习城市规划的思考-浅谈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浅谈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赴美学习城市规划的思考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仍停留在封闭状态,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传统管理模式,缺乏一个公众参与的机......

    赴美农技推广培训考察情况报告

    赴美农技推广培训考察情况报告一、培训考察情况我团到达美国后的培训工作是由美国洛杉矶国际咨询公司负责接待和安排的。在美期间的培训考察活动主要是在加利福尼亚及哥伦比......

    赴美企业审计培训团总结报告

    赴美企业审计培训团总结报告 一、美国的审计体制及审计目标 美国审计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机关由立法机构的审计机关和行政机构的审计机关两部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