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情怀》《永恒》《力量》有感
观《情怀》《永恒》《力量》有感
4月23日-4月28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观看了《情怀》《永恒》《力量》三部电视专题片。
《情怀》这部专题片,重温着一位位平凡教师献身教育的事迹,我的内心一次次充满感动。
我常常想,做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初登讲台的我,满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兴奋与喜悦。等到真正加入到教师这个行列,我才逐渐明白了教师的甘苦。从教十年,教过的学生成百上千,我依然是名平平常常的教师。当看到同龄人容颜依旧,满身名牌,珠光宝气,开着名车的时候,我禁不住有些许的不平衡,也曾泛起过点点自卑。但是,当我看到在一个人的校园教着三名学生的孟敏老师;当我看到身患癌症经历了化疗痛苦的时健美老师;当我看到默默无言七年间用十万字与学生交心的杨兴菊,跋山涉水走访留守儿童的贾晓霞……还有一位位皱纹深深,白发斑斑的不知名的老师时,我深深懂得了教师这个职业,理解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情怀。
选择了教师行业就等于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师行业就要选择坚守。当物质超越了精神,我们有责任教化;当迷茫遮挡了前途,我们有责任开辟;当浮华取代了朴实,我们有
义务引领。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是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是社会的脊梁。我们执着的追求着我们的梦想,努力地建设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杏坛一年又一年,我们无怨无悔,我们义无反顾,我们勇于担当,我们无愧苍天!
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变的情怀。
《永恒》这部关于“沂蒙精神”的电视专题片,运用大量历史文献和亲历者讲述,跨越了七十年峥嵘岁月,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和故事揭示出一种“永恒”的沂蒙精神。
沂蒙人也是人,为什么对共产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显然是共产党首先做得好。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党和人民群众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鱼水、血肉联系。刘少奇、罗荣桓、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那里战斗过。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纪录片《永恒》告诉我们,是人民用鲜血和乳汁供养了我们,是人民用双手和脊梁支撑着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力量》全面详实的反映了革命老区人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争取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
贡献。片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让观看者无不动容。
《力量》充分展示了群众力量是无穷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执政的核心基础,只有拥有了群众基础,只有与人民群众共甘共苦,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心连心,肩并肩,就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能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亲人,群众才能把我们当成亲人。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下去,要照照革命历史这面镜子,照照人民群众这面镜子,看看我们的作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符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不符合广大员工群众的利益。当前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日益突出,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不让密切联系群众成为一句空话,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认真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第二篇:观《红色力量》有感
观《红色力量》有感 Thoughts on Red Force
今天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红色力量》,讲述的是习近平同志走过的足迹,特别是他在河北正定县的那段岁月,也促使着我参加完活动后从网上搜索着有关正定县的故事。
正定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常胜将军赵云故里。面积不足5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万,曾是有名的贫困县。
1982年,习近平同志到河北正定县工作,1983年任正定县委书记,当时的习近平年仅30岁。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大念“人才经”,礼贤下士,爱才敬才,聚才用才。根据习近平同志提议,1982年,正定对全县知识分子进行三次大普查,对各行各业技术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对23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专业、特长、工作经历进行分类、汇总,建立了正定有史以来的第一本“人才账”。同年11月,正定下发了《关于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改善知识分子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规定》,给各类人才安心工作、献计出力吃了定心丸。
习近平同志亲自撰写面向全国的“招贤榜”。1983年3月,正定颁布了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以大布告形式在各生产队、机关、学校、工厂张贴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3月29日,“九条规定”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以后,在河北“一石激起千层浪”,并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
全国各地人才开始关注古老而又青春焕发的正定,许多有一技之长的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来人来函要求到正定工作,为正定的经济腾飞出力。正定当年就引进各类人才46人,在一年多的时间招来了科技人才257人。
习近平同志亲自向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发出100多封邀请信,组建正定经济顾问团。
习近平同志坚持“下挖”、“内用”并举选拔县内人才。起用县社商品生产中一批崭露头角的改革者,为他们清障除卡,让他们领路示范,从基层“挖”出人才。根据“人才账”对每人所学对号入座,合理安排工作,让他们“人得其所、才适其用”。(以上五段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1981年,恢复研究生考试。能够在1982-83年间,有此设想和做法,可见习近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全国各地开始重视知识分子,开始引进人才,应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了,而习近平同志重视选拔人才的做法至少比全国早了十多年。
人才是一个地方飞跃发展的一大法宝,必须发现人才,重视人才,必须让人才得其所适其用,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放心、舒心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既引进外来人才,又从内部挖掘人才,让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又要把熟悉内情、被埋没的人才或者崭露头角的有志有才者启用起来。内外兼修,不但充实了新鲜血液,也促使内部人员积极向上,增强了活力。
反观我们有些地方的做法,真的让人不敢苟同,出台的引进人才的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还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地方官员曾坦言,自政策制定以来,没有一个人才是按照这个规定来引进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制定的文件有问题,不切实际,不实用,只是应付公事,没有实际调查。这样的地区何以发展?
有理想有信念,这是前提,但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落在纸上,要落到实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讲得再好写得再棒,不去实际执行,或者无法实际执行,不过是一纸空文。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制定任何政策都是一样。
《红色力量》给了我很深的启发,有远见卓识,然后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富民兴国之道。一个家庭有好的家长,一个地方有好的官员,一个国家有好的领导人,这是家庭之幸,地方之幸,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第三篇: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边院中学武厚英
在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际。我观看了《力量》这部影片。这部纪录片运用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亲历者叙述的方式,讲述了沂蒙山区人民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述了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的血肉之情。看后,我感慨万分。
影片带着我穿越七十年的时空隧道,来到沂蒙山区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沉重震颤着我的心扉。
明德英,一位靠替人看坟谋生的聋哑妇女,在抗战年代为救伤员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滴进伤员的嘴里,救活了战士、支持了抗日。这一情景在当年那种旧道德观的氛围下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位红嫂没有犹豫,她知道八路军是抗日的、是救国的、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其他的都顾不得了,质朴的沂蒙人。沂蒙红嫂不止一位,在那个年代,每一扇柴门背后都可能存在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红嫂、每一家都有一个烈士。共和国忘不了你们、忘不了红嫂。
王换于,沂南县东辛庄村战时部队托儿所的“所长”,入托的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才三天,都是革命军人的后代,王换于和乡亲们悉心照料,节俭一尺布、省下一口粮,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后来40余位孩子陆续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而先后夭折。同在一个屋檐下成长,同在一口锅里吃饭,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们的父母打鬼子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咱得把人家的根留住了”,看到此处我无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朴实的妈妈,伟大的母亲!
《力量》是一面镜子,透过鲜活的画面,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涤荡思想,净化心灵。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们一定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增强对党的信任,努力工作,把我们的水文事业做大、做强。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与学生在一起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我认为自己个性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党员的行为,映照着人心向背;忠诚,是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并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要立足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自觉地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做出一名优秀党员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观梦想的力量有感
观《梦想的力量》有感
赵金环
五月,我有幸与同行相聚民族大学,参加“魅力教师,经典课堂”语文教学研讨会。聆听了全获优秀教师虞大明。张龙、白雪等几位名师的观摩课,感受颇深,真切体验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几位老师则展示了老师们展示了语文不同内容的课:蒋军晶老师的作文教学,张龙老师的略读课文教学,宋连海老师的古诗教学,白雪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真可谓丰富多彩!在此,我想将我的收获与大家分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虞大明老师的略读课《梦想的力量》。虞老师设计的目标十分明确,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着重指导学生深入细致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读课文。导入时通过图片欣赏,教师深情低昂的声音,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在讲读课文时,虞老师读吾相容,以读会吾。语言风趣幽默。培养学生浏览课文的能力,在整个读课文过程中,常用“快速”两个字,培养学生看得快,读得快,找得快,脑子转得快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圈出重点词句。在阅读课文时,边度便在书旁写下你的阅读感受。时指导学生画出瑞恩为攒钱做的事情,引导学生通过深入体会,理解他的耐心和坚强.虞老师在教学中,体现了略读课文与讲读课文的区别:只有舍才有得。第6自然段进行精读处理其余为略读处理,抓大放弃。中心问题统领全课。浏览为主,朗读为辅,形成略读的能力。特别是虞老师的课堂评价,比如说,同学们真会读书。。。谢谢你帮助我。。。。你说的非常直白。。。。我赞成我,我接受,我同意。。。孩子你太了不起了。。。。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直观教具的运用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通过自治课件和借鉴课件,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提高教育质量,课文结束的时候,在超越梦想的歌声中,学生自由畅谈梦想。大屏幕出示:梦想之火可以燎原。。。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播下梦想的种子,去努力,去超越。。。给学生思想的熏陶,情感的培养。在一堂课中,教师将知识、做人、技能结合,体现教师知识的渊博。
总之,听完虞老师的课,真舍不得下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他那风趣幽默的语言,落落大方的教态,严谨措辞的能力,是我今后学习的目标,让我知道了在略读课文讲解中,什么叫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叫只有舍才有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观摩优质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论,并能在自己的教学中得以体现。
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多加强自己的示范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性检查,多对学生进行常规性检查,并努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
两天的教学观摩课结束了,各位名师的经典课堂,一幕幕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我新的教学征程就这样开始了。。。
第五篇:观《公司的力量》有感
观《公司的力量》有感
---公司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数百年前,一个叫公司的组织出现了。从中国明清时期兴盛的商帮,到欧洲近代的各种的商业同盟。几千年来世界上有过各种各样的商业组织,公司在岁月中逐渐成形。合作和自利结合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公司。公司热闹过,也沉寂过。它生存下来,强壮起来,并且一点点的渗入到社会的血脉中,终于把自己变成无处不有的存在。
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改变着一切不是宗教、不是政治,甚至不是科学半身,而是一个名叫公司的组织。自从有了公司。人类很多的新知识、新发明、新创意,都有了明确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据统计,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经济学家人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都是由公司完成的。今天全世界70%的发明专利和三分之二的研究开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2006财年,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为1320亿美元,而美国公司的研发预算则达到了2000亿美元。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道,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是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因为在创新活动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
人类天生就是生意人,交易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引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当我们享受产品或服务的时候,当我们找工作或是想创业的时候,抱怨老板或是与同事竞争的时候,公司就在我们身边。NBA是一种篮球比赛,也是一个公司,每一次完美的对决,都会转化成合约和钱。公司能将一个人、一只脚或是一个拳头,包装成明码标价的产品。公司能让形而上的艺术待价而沽,把最高贵的艺术享受换算成一个具体的数字。国事访问,站在总统身后的显赫人物,不是大将军而是大老板,影响现代世界格局的不再单单是政治的考量,还加上了公司的订单。现代战争看得见的是硝烟战火,看不见的是提供物流和信息保障的公司。军队的效率是外来的、强制性的。公司的效率确实内生的、主动的。终于军队这个最有效率的组织,也不得不向公司学习管理。
早在100多年前,有位中国人就写道: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公司向往每一个市场,奔赴每一个市场,连接每一个市场。近几十年来,它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一如既往的力量,穿越民族国家的疆域边界,扫除建立世界市场的障碍。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公司早于政府建立起世界沟通的渠道。即使政治力量将世界一分为二时,公司也一直在无孔不入的寻找商机。
一个没有公司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一个没有企业的国家是贫弱的,一个不能诞生伟大企业家的时代是缺乏创造力的。运输业、制造业、百货业,越来越大的公司改变着国家和个人的面貌。公司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幸福都极为重要。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有形到无形的种种成就,纷纷写下公司之名。例如美国,公司创造出的庞大生产力,将美国的财富和权力托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力超过了英、法、德三国的总和。胡佛总统宣称,我们正处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1939年,美国的失
业率又一次超过17℅,刚刚抬头的经济又被推入谷底。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惹祸带来了社会的重建。
在人类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些公司用特别的方式赚取了知名度。公司贡献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物资,它还创造了一种称为管理的新产品。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利润。管理是公司创造并自我消费的产品,也是每一个成功组织的必修学问。在工业化初始的100多年中,福祸相依,人们一次次地走远,又一次次地回头。一个公司化的世界还在不断向前奔跑,带着喜悦和疼痛。
利益由利益的相关者共同决定,那是公司在鲁莽的青春期所得到的重要训示。在市场经济当中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这时候就需要有人能高瞻远瞩,看清未来,具有这样一种素质的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就是这种社会制度、文化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20世纪末由公司带来的技术突破,正在改变它自己,也改变世界。今天,无数家大大小小的公司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创造着一些我们想象之外的新事物。对未知的探索永无止境,公司还将与梦想相伴远行。创新---公司生存的宿命,公司---人类创新的先锋。
今天,当我们从公司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时,全球的版图可以有另外的线条来勾勒。国与国的竞争、人与人的关系,都可以重新定义。全球逐鹿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在当代要以一个世界人的眼光作出判断,作为一个经济的世界人必须利用本民族文化的优长才能从事世界性的经济活动。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率和利润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环境,唯有更好地调动起自身文化中激发个人潜能的优势,更好的解读人与组织的关系,才有可能赢得竞争。一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每一个国民,决定了它在人类进步历程中的位置和高度,而这一点将深深镌刻进本国公司的文化中,成为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为了国家的更好发展,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与发展公司。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现在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