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勤政廉政,跨越发展
廉洁是幸福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进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廉洁是幸福》。
首先,请允许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春秋时期,宋国有名贤臣叫做子罕。有人得到了块美玉,把它送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做宝物,你把美玉当做宝物。如果你把玉送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失去了宝物,不如各人自己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说到幸福,每个人内心都会升起一种暖暖的感动。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故事里的献宝人把美玉当成幸福,认为有了财富就有了幸福,而子罕却把清廉作为平生所好,坚决不肯接受别人赠与的美玉。
第二篇:发展 跨越 腾飞[范文模版]
发展
跨越
腾飞
——德江一中“创省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一
莽莽群山,绵延起伏。在武陵山、大娄山深处,德江县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犀山下,玉溪河畔。德江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东与印江交界,西与凤岗比邻,南与思南接壤,北插沿河、务川,下辖20个乡镇,人口50余万,面积2071平方公里,素有“傩戏之乡”、“天麻之乡”、“乌江奇石之乡”之美誉。
1934年6月,贺龙、夏曦、关向应率红三军挺进枫香溪,召开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会议,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红军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德江枫香溪是贵州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巍巍犀山灵气,潺潺玉溪神韵,红红革命火种,悠悠中华文明,孕就了今日之德江一中。
烽火岁月。德江一中是中共地下党活动之地,黔北工委在这里组织“反抓兵、反迫害”斗争,不少学生从这里参加黔东北游击纵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火红年代。德江一中始终得到党和人民的厚爱,一辈辈一中人用心血和智慧书写着一中的历史,一代代德江儿女在这里吮吸着人类文明的乳汁,奔向五湖四海,大洋彼岸。
沧海桑田。德江一中现已发展成为流淌着现代气息的高级中学。挂牌为:铜仁地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贵州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试点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英语教育实验基地。
二
岁月流逝,风雨兼程。德江一中创建于1940年,名为“德江县立初级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易名“贵州省德江县初级中学”;1958年创办高中,更名“贵州省德江中学”;1980年定名“贵州省德江县第一中学”。
老校区坐落于县城东隅,背负巍巍大犀山,面临潺潺玉溪河,占地八十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千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验楼、田径场、篮球场。
建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订有数百种报刊杂志,有藏书四万余册,电子图书十一万册。设有德江一中校园网站,实现了处室、教研组办公数字化,正在向网络化迈进。
校园内楼房错落有致,林木苍翠,芳草如茵;花榭亭台,文化长廊,名人塑像,相互映衬;运动场、篮球场向人们诉说着她有过辉煌的昨天、今天,还有明天。
新校区征地247亩,控规100亩,总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拟建教学楼3幢75间,实验楼3幢45间,学生宿舍6幢,科技楼5000平方米,图书馆3000平方米,有学校餐厅、体育馆、艺术馆、游泳馆、田径运动场等配套实施。
目前,新校区正在修建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定于明年9月搬入新区。县委书记杨德华提出:新校区建设50年不落后,要建设成为全省最好的学校之一。
三
千年伊始,万象更新。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德江一中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学校审时度势,确立“三步走”的办学目标:第一步——创地级示范性高中;第二步
——创省级示范性高中;第三步——办一流学校。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堡垒”建设,实施党、政、工、青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职代会,推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班子成员团结廉洁、勤勉务实,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构建积极对话平台,创设融洽关爱氛围,强调团队精神和文化管理。“以人为本,以人的价值实现为终极管理目标”,实施“管理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人心工程”。提出“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种意识”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思想观念转变、教学手段转变;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倡导“奉献、务实”的一中精神——为集体作奉献,为学生作奉献,为他人作奉献;处事从实、育人求实、学业坚实、成果厚实。
树立“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培优促特”,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学会创造、学会健体。让不同层次学生得到提高,不同个性得到发展,不同特长得到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设立校园网站、文化廊、宣传栏、警示牌、书法墙、教室文化墙,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站和“心语文学社”,师生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教师周吉全、郑刚、付帮译、徐守超、周英富,学生邓健等有著作出版。《德中教育》、《心语文学》,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中获五项大奖。
十年磨剑,天道酬勤。德江一中逐渐形成了“人文为本、科研兴校、艺体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四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网络。实施德育工作常规考核、班级工作月考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打造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推行德育导师工作制,实施课题研究,聘任优秀教师任班主任,实行“老带新”班主任制度,举办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总结提高。
以教育教学工作为载体,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弘扬民族精神,开展“八荣八耻”、升旗暨国旗下讲话、班团活动、艺术体育、演讲竞赛、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组织收看《新闻联播》,定期出时事政治周刊。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
开展军训、入学教育系列活动,进行遵纪守法、规范养成教育;听取宣传部、国防办、公检法、禁毒消防大队领导报告,撰写心得体会,提高道德法规水平和自我防范意识。
实施“三优三讲”文明卫生班级创建活动——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秀成绩;讲团结、讲志向、讲学习。按月考评,实行流动红旗制度,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组织党员、教师前往遵义、枫香溪革命老区,参观会议会址,“唱红歌、颂经典”,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创办德江一中业余党校,现已举办六期,培训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300余人,发展党员5人。强化贫困生帮扶工作。学校采取诸多措施:一是减免收费;二是奖学金制度;三是社会集资;四是教职工“爱心工程”及“校友基金”。每年我们资助学生达30万元。
五
人文为本,科研兴校。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实施“一年入门,三年过关,六年成熟,十年成名师”的教师成长规划,通过“教师走出去、行家请进来、教学重科研、学科大练兵”等措施,结对帮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是重点。要求教师驾驭教材,吃透重难点,着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尖子生的辅导,提高低起点的成绩。抓实验班、示范班的示范作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按照《实验操作规范》指导理化生实验,微机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劳技课组织果树嫁接、电器修理诸方面讲座,定期对学生进行实验、微机和劳技考查。
着力“一德三新”培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实施一月一个校本课题研究制度,组织奥赛讲座、高考讲座和学科竞赛,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校本教研呈现出勃勃生机。
承办了“贵州省高中校长研修班小组互动团队研修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与有效课堂构建”主题研修活动;邀请美籍教授史蒂夫、多恩夫妇,《英语周报》专家黄国斌,清华大学教授关治、蒋新官,北师大历史学院副院长张皓(一中学子)讲学;青岛支教教师益德、纪克宁、张健、程济元等在校组织培训;地区教研室主任唐德敏、石卉芸等到校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利用网络,得到诸多名师的培养。
组建电脑、实验、书法、体育、文学、音乐等课外兴趣小组,培训辅导学生。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绘画、电子版面制作大赛》中,我校选送作品7件获一等奖,6件获二等奖,10件获三等奖。
奥赛成绩斐然。张月乾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代家财获全国化学、生物竞赛一等奖,杜朗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被上海大学、哈工大提前录取。安成、冯珊宝、王栋彬同获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与贵师大附中并列全省第一。
学校获得诸多殊荣。省级“导读导写”课题、《教学案例集》、《学生作文集》三个一等奖,教师7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国家级课题“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4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全国“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罗君飞、冯跃被评为先进个人。
六 艺体见长,和谐发展。我校系贵州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五六十年代的军事体育,七八十年代的田径、排球,九十年代后的篮球、田径,德江体育雄风席卷黔东北大地。尤其是田径、排球、篮球,曾在锦江河畔、省会筑城掀起“德江旋风”,曾获省“三好杯”篮球赛亚军,以体育见长的学子遍布大江南北。
他们毕业于北体、成体、广体等名校,遍及高校、党政、社会各界,有作高级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员,不乏研究生导师、教授,形成了德江一中鲜明的办学特色。
教师周吉全(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任承富(省排队员),学生郭立亚(西南大学体院副院长)、于贵和(贵大体育副部长)、颜世刚(贵师院体院副院长)、王兰(国家级健将)、向忠雄(惠水县委书记)、杨静萍(公司总经理)、田松(奥运火炬手)就是一中师生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我校以国家级阳光体育俱乐部为依托,出台《德江一中艺体生招生简章》,加强特色教育。拥有田径、篮球、音乐、美术培训场所,组建田径、篮球、美术、音乐、书法训练队(班),举办艺术节、田运会、篮球赛大型文体活动。
音乐、美术迅速崛起,体育工作再上台阶——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今年,我校高考术科148人参考,合格146人。全景145.5分排名全省(体育)第三;杨燕子263分排名全省(钢琴)13名;何旭东242分排名全省(舞蹈)17名;美术35人,全部合格。德江一中特色教育再创辉煌。
七
强基固本,枝繁叶茂。我校高考连年取得好成绩,近年来,德江一中连年获得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三等奖、二等奖和四个一等奖,步入同类校的前列。
几年来,学校所获集体荣誉计百余项。地级有:“五好”基层党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先进单位;平安和谐校园;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先进教育工会;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继教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先进团组织;远程教育工程先进学校。
省级有:五好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红十字”示范学校;中小学实验示范学校;“五四红旗”团委;“校园新歌”演唱基地。
国家级有:“新长城优秀高考特困生征文活动”优秀组织中学;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组织奖;“十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和谐德育”先进学校。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省委、省政府明确在未来十年,把德江建成黔东北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为了与时俱进,打造黔东北区域性教育中心,县委政府决定:加大投资,搬迁一中。为了德江一中的跨越腾飞,务实勤奋的一中人,将会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指引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建校训语——“建国储才责任綦重;勉予同侪协力始终”之精神,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乘风破浪,定会有时,直挂云帆,以济沧海!
2011年10月2日
第三篇:发挥优势跨越发展
发挥优势跨越发展
访贵港市科技局局长高祖玉
------------------
张君魏佳
贵港市位于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的几何中心,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贵港市科技局局长高祖玉表示,“十五”期间,贵港市坚持“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加快科技事业为主题,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通过实施三轮创新计划,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积极引导促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建立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基地,科技进步明显加快。
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开发《甘蔗压榨过程全自动化控制系统项目》,填补了国内制糖行业的技术空白,荣获2004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立足本地中草药资源,研制开发肤阴洁牌复方黄松洗液等5个国药准字号新产品,其中复方黄松湿巾属全国首创的中草药制剂新剂型。
“十五”期间,贵港市组织实施三轮创新计划,围绕“科技金源、科技金桥、科技金穗”三金行动,引进、消化先进工业技术成果52项,研制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新产品135项,新产品总产值6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为32%%。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五年,高祖玉认为,要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资源型工业技术升级及新产品开发;
———现代农业,重点引进和培育畜禽、水产、农作物、林木优良新品种;
———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引进开发冶金、化工等流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机械和电子信息产业主导产品的设计生产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产品网络化与智能化协同中小企业ASP模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祖玉表示,贵港市将贯彻落实科教兴桂战略和人才强桂战略,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特色产业和重点领域实现科技发展的新跨越,不断提高总体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能力,为加快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解放思想 跨越发展
解放思想 为昌吉州邮政事业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 连日来,州局党组在全局开展“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跨越发展”的学习和有关文章,深受鼓舞,促动很大,感想颇多。感到州局党组在这加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全局开展“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跨越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大讨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非常重要!
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牢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的,思想观念,也要常变常新,而且思想解放并不能一劳永逸,观念更新也不是一蹴而就。只有把解放思想当做是一项长期任务,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才能为昌吉邮政事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为原动力和突破口,推进改革发展进程,破解改革发展难题。解放思想要培养四大品质。解放思想,要始终保持强烈创新的良好愿望,形成改革的风气、开放的风气、竞争的风气、创新的风气;始终保持容纳创新的宽广胸襟,形成善于创新、锐意创新的风气;始终保持创新的良好本领,形成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提高工作本领;始终保持创新的巨大勇气,形成敢于创新,大胆创新、争先创新的风气,克服怕出乱子、怕犯错误、怕担风险的思想。
解放思想要树立三种理念。一要树立敢于率先突破发展的理念。二要树立捕捉机遇、抢抓机遇、创造机遇的理念。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东风,我们要善于调查研究,捕捉各方信息,透过现象,捕捉机遇,加快发展;要抢抓机遇,用好用活政策,尽量与当地党政机关多沟通,争取更多的发展推动力;要创造机遇,善于争先创优,善于发
现优势,打造优势,利用优势,开发优势,把优势当作发展资源来经营,不求所有,只求所在;不求形式,只求实效;不求表扬,只求特色;不求独树一帜,但求多点开花。要用昌吉现业集邮公司的业务开发经验带动各县市局的定向邮品开发和企业形象年册业务。三要树立长远眼光、共赢共荣、包容发展的理念。只要有利于推动突破发展,有利于加快突破发展,有利于率先突破发展,都可以为我所用,在各县市局的定向邮品开发业务上坚持给予引导、鼓励、支持。使我局定向邮品业务与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达到双赢。
在学习中我们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既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尤其是要突出抓好重点业务、亮点业务的快速发展。既注重总量,又兼顾结构;既注重规模,速度,又重视质量、效益;既注重企业增强实力,又关注员工提高收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推动改革,深入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必须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昌吉集邮专业的改革走在了全疆邮政前头,目前已经显示出了率先改革带来的优势。下一步,我们要加快全州集邮专业全面实施改革进程。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集邮专业发展机制,以集邮专业牵头,促进邮政邮务类业务更好更快发展。
重长远,打基础,坚持技术创新,提升长远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近几年,昌吉邮政集邮公司依靠自身努力和集团公司的支持帮助,在业务收入上有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昌吉州集邮市场一直比较低迷,各县市局定向邮品开发得不到发展等种种因素制约了集
邮业务加快发展的步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优先保证这些关系到邮政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长远发展的项目,坚持科技兴邮战略,走信息化发展道路,推动传统邮政的转型和腾飞。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目前,昌吉邮政经济增长的手段还比较落后,方式还比较陈旧,邮政收入增长中还有不少是通过外延扩张实现的,全员营销方式仍普遍存在。为此,必须积极转变邮政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益质量型的转变。要转变混业经营模式,进一步强化专业化经营和管理,推进市县一体化进程,优化设计管理流程、生产流程、业务流程,加快内部信息的有效传递,不断增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响应客户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活力。
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加强队伍建设,是邮政企业实现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首先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 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素质过硬、求真务实、勤政廉政的领导集体。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增进团结和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协调沟通机制,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我们要转变工作作风,清醒地看到昌吉邮政的基础还不牢固,发展还不平衡,效益还不稳定。因此,对邮政的今天和明天,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还需要全州邮政员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同志,要继续发扬拼劲和闯劲。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昌吉邮政这
个实际出发,既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又要充分考虑建设现代化邮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企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何凝聚创造性,调动积极性,发挥主动性,是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健全权益保障体系,不断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满足员工民主管理需求;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构筑有效激励机制,满足员工价值体现需求;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员工竞争能力需求;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满足员工精神理想需求。只有形成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关系,激发劳动者活力,保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要坚持从我做起。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全局各级干部,一定要率先解放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怕担风险、不敢竞争、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封闭保守的心态和过时落后的习惯观念,坚决破除“官本位”的思想和计划体制的思维定式,努力转变那种缺乏激情、喜好空谈的消极精神状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增强坚持加快发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要把做好本职工作是正常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招引大项目才是大成绩。真正做到每天都有新作为,每天都有新激情,每天都有新作为,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跨越。我作为一名集邮工作人员,又是新上任的公司领导,既是严峻的考验,又是形象的展示,我要急客商
所急,办客商所需,做到主动服务、高效服务,以客商满意为第一标准,以客商需求为第一需求,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不利业务发展的话不说,不利业务发展的事不做,努力查找自身不足,深剖思想根源,深入解放思想,积极投身经济一线,为昌吉邮政跨越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集邮公司:刘亚萍
2010年11月4日
第五篇:跨越发展正当时
跨越发展正当时(修改稿)
——一机厂实现科学发展纪实
岳双才张炜恒
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机厂以创新思维和卓有成效的实践,诠释着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新内涵。2006年厂域内实现经营收入31.25亿元、利税4.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56%和19.15%;产品出口创汇额6.7亿元,比上年猛增了4倍,占经营收入总额的21.44%,全厂多项经济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生产经营连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大丰收。初春时节,记者来到这个厂采访,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实力雄厚、颇具现代化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无不展示出这个厂决胜市场、加快发展的勃勃生机。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高度统一
这个厂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他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仅满足当前,更着眼于长远,始终致力于现实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统一,显示了该厂决策者的超前思维和战略眼光。华北石油管理局局长助理、一机厂厂长、党委书记潘建全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只有发展才有出路,只有发展才有希望,科学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企业的一切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围绕科学发展,他们坚持把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全国市场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准确把握企业发展定位,做到吃一干二眼观三,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他们把企业的发展不只体现在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不是速度优先,而是效益优先,想得更多更远的是哪些装备、哪些产品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宁可在其他方面作出牺牲,也要确保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关键项目建设,每年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建成。2006年4月7日,这个厂年产15万吨的中直缝钢管生产线在扬州正式投产,成为该厂又一颇具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到这个厂,有这样一组数字令记者为之感叹不已。“十五”期间,该厂先后建成了大口径螺旋钢管、大口径直缝钢管、钢管减阻内涂层、外防腐等4个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形成了产业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钢管及防腐系列、专用管材系列、钻采产品系列等三大产业链。钢管年产能从10万吨上升到50万吨,钢管内外防腐产能从95平方米上升到500平方米,专用管涂层产能从45万米上升到95万米,抽油机年产能从400台上升到1000多台,厂域内资产总额从7.3亿元上升到23.2亿元。这些闪光的数字背后,是这个厂科学发展的直接体现和生动写照,也是他们践行“追求卓越、真诚回报”核心价值理念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统筹兼顾 扬长避短 三大市场全面均衡发展
这个厂的产品百分之百面向市场,他们坚持站在企业科学发展的高度,洞察市场风云,谋划市场制胜方略,既搞好原有市场的巩固和扩大,又搞好潜在市场的开发拓展,特别是不把眼睛盯在一个市场上,而是石油市场、社会市场与国际市场三个市场并重,统筹兼顾,扬长避短,努力实现市场的全面均衡发展。
作为一个石油机械企业,这个厂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来自市场的无情冲击和洗礼。近年来,全国机械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渐突出,石油机械行业市场不断萎缩,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挑战,他们大力实施巩固石油行业市场、拓宽国内社会市场、开发国际市场的市场发展战略,使企业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不断转化为市场优势。“十五”期间,是这个厂市场开发取得空前发展的5年,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宗旨,强化市场营销,坚持抓好诚信、信息、质量(含服务)、价格和技巧营销等5要素,实施巩固老用户、开拓新市场的营销策略,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使产品市场不断拓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项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和全国各大油田,主导产品年年实现产销两旺。厂域内人均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17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100万元,提高了5.8倍。螺旋、直缝钢管先后承揽了京石管线、西气东输管线、忠武管线、陕京二线、双兰线等10
多条国内重大管道工程的用管生产任务,其中供应西气东输钢管32万吨,占整个西气东输国产化钢管的42%以上,钢管供应量名列国内各钢管厂之首。弯管产品、石油专用管材及钢管内外防腐、抽油机、固控设备等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扩大,产品销售量逐年增长。
2006年,面对国内没有大的油气输送干线启动建设、钢管产品任务量大幅减少的不利局面,该厂强化市场营销策略,坚持国内与国外市场、油田与社会市场、高端与中低端市场开发并重,全力做好求发展、拓市场、实改革、重科技、强管理等5篇文章,使钢管产品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拓宽。大直缝钢管在稳固中石油市场的同时,新开辟了中海油福建LNG、江苏天然气、天津申奥工程等市场;螺旋钢管在盯住国内重点工程、稳定原有客户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社会市场,先后承揽了江苏井神盐业、唐山燃气、北京热力、石家庄电力、京唐秦管道等工程用管任务,钢管产品市场开发的品牌优势、质量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示。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他们加大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在管理理念、发展项目和经营策略上不断抢占制高点,加快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不断赢得新的更大市场发展空间。2006年,这个厂的三大产品链产品均实现批量出口。螺旋钢管首次打入东南亚市场,印尼西爪哇—苏门答腊岛管线工程。主导产品钢管、抽油机、弯管产品和钻采固控设备实现了批量出口,并相继开辟了美国、加拿大等27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出口创汇从2000年的1500万元上升到2006年的6.7亿元以上。去年这个厂的抽油机大举进入北美市场和澳洲市场,出口抽油机1113台,出口量是2005年的两倍以上,呈现出强劲的市场开发前景。加快调整 做大做强 形成颇具经济强势产业链
如果说市场需求是产品创新灵魂,那麽产业产品结构顺应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则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无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是从市场学的角度看,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对企业科学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厂不断寻求经济良性发展之路,全力扶持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打造企业结构上的优势,再造自身的经济规模强势。
这个厂围绕科学发展,对生产要素不断进行重新组合,使之更加配置科学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厂原来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尽合理,在新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搞好调整,生产要素的潜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难以适应市场开发的需要。为此,他们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生产要素组合。如为把钢管制造产业链做大做强,他们根据国家有关企业重组改制和产权多样化的政策要求,先后组建了华油钢管、巨龙钢管、华龙钢管外防腐等3家中外合资公司,在生产油气输送专用管的同时,及时配套扩展了大口径直缝管、中口径直缝管、外防腐内减阻防腐等新兴产业,形成了颇具市场竞争力的钢管生产产业链。
这个厂在新建项目或招商引资时,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考虑与现有主导产业或重点产品的相互链接或延伸,使主导产业链拉长,进而形成相互系列配套、优势互补、精尖深加工的产业产品新格局,使企业能够握紧拳头,扶优扶强,做大做强。如根据国内抽油机市场基本饱和地实际,他们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国际市场,把原来具有较强机械加工能力的装备分厂的一部分设备和人力资源分离重组,把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自主开发的抽油机生产单位进行重组,并和国外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形成了能够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生产高品质系列的抽油机生产规模产业大大提升了抽油机产能,对扩大国内外市场销售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这个厂已形成钢管及防腐系列、专用管材系列、钻采产品系列三大产业链,通过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建设新项目,发展合资企业,企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跃升中国石油钢管和装备制造业前列,基本实现了“建成国内最强最大的油气输送用管和具有
较强竞争力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目标,为加快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在市场开发中,这个厂积极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为着力点,使科技创新成为带动全厂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一年来,该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完成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改造项目17项,工厂科技成果贡献率达到28.2%。2006年,这个厂又创造了6项中国企业新纪录,荣获全国质量奖提名奖,被评为中国机械500强的189强,名列入选的中国石油石化机械企业之首,“华”牌油气输送用焊接钢管荣获中国名牌,“华”牌品牌荣获2006世界市场中国(石油机械)十大品牌。
2006年11月30日,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在这个厂调研时,对该厂的定位、布局、发展目标和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殷切希望该厂做专、做优、做强、做大,建成“神州第一管”。按照蒋洁敏总经理的指示,这个厂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制定了新的“十一五”发展目标,努力推动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推进企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