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22:0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

第一篇: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

教基一〔20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借机传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部署了一系列“扫黄打非”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行动,并在2009年11月底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再次强调了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有效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中小学生的侵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的指导,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指导各地中小学校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校会、班(团队)会等,集中开展对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组织学生通过开展绿色上网承诺等活动,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提高对黄色网站、暴力和淫秽色情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登陆不健康网站,不玩不良网络游戏,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努力在校园内和学生中形成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风气。

二、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重点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教育学生拒绝使用侮辱性、猥琐性、攻击性语言,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慎交网友,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增强网络法制教育的针对性。要通过邀请法律专家讲座咨询、运用典型案例等方式,增强网络法制教育的感染力。鼓励中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过程中,遇有不良网站链接和不良信息特别是淫秽色情信息传播时,及时举报。

三、加强绿色网络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校园网络进行检查,指导中小学在网络服务器和计算机上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屏蔽或删除含有低俗、淫秽、暴力、反动等内容的信息和攻击性言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使网络处在可监控状态。加强对网站管理、维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切实做好校园网的信息更新和监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和开放绿色上网设施,依托校园网设计一些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

四、加强重点关注和引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指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适当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有沉溺网络、行为举止异常或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等状况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要十分关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深入了解他们在校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促使其监护人对他们的校外生活进行有效监管。校外活动场所要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五、加强学校家庭合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注重家庭参与,联合家长共同做好抵制互联网和手机不良信息工作。各地中小学要利用放假前、开学后等时机,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手机短信提醒等多种形式,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学校和家庭要提醒学生上网时不轻信网上言论,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回复不明提问。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和使用手机进行引导和合理约束,教育孩子远离成人聊天室和黄色网站;尽量避免孩子在家独自上网;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有益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一月十三日

第二篇: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工作总结

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工作总结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网络作为连接信息化社会的主要介质,以其便捷、高效、经济的运转与使用特征,而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由于其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和世界观还未最后定型,很容易受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小学生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当前,非法破坏他人的数据、非法使用他人的信息及资源等网络犯罪盛行。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他们情感世界中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爱、或恨都有强烈的表现。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被诱惑,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去寻找色情和暴力信息,导致道德意识淡化、道德行为扭曲,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宣泄自己的情感,把自己和自己的情感甚至身处的社会都移入到网络中。长期上网往往造成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和思维迟缓,甚至会出现自残的意念和行为,网络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冲击与种种负面影响,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有效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小学生的侵害,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做了下面几项工作 ;

1.学校道德教育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信息课和班队会,集中开展对小学生的网络的道德教育,认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向全体学生播放。

(2)加强网络法制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重点培养小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教育学生拒绝使用侮辱性、猥琐性、攻击性语言,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慎交网友,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鼓励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过程中,遇到不良网站链接和不良信息特别是淫秽色情信息传播时,及时举报给学校。

(3)加强安全上网教育。利用专题讲座,教育小学生熟记上网安全规则:一是明确每次上网的目的,要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二是只与网上有礼貌的人交流;三是不告诉网上的人关于你自己和家里的事情;四是不与在网上结识的人约见;五是不打开陌生的邮件;六是密码只属于您一个人;七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人讲的话;八是要有公德心,在公共场所、学校或家庭上网,不要改变计算机的设置,未征得别人同意,不要删除别人的邮件,以免影响别人的工作和使用计算机;九是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切不可沉迷上网(或玩电子游戏)把它当做一种精神寄托;十是在学校、公共场所上网后要关闭浏览器。2.家庭教育:

我们采用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让家长明白:家庭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人格培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开发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家庭培训项目,发挥在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一导、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他们合格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不要一味强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表现为理想目标追求的短期庸俗性,急功进利,忽略了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3.小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能进行自醒,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类财富中找到自己榜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这个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小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和自我教育上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4.社会教育

营造社会文明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加强小学生道德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构筑以小学生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区和学生相结合的预防小学生网络犯罪的“四位一体”防治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不仅是小学生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媒体,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在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加强学校与各方的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与社会进步相一致的小学生网络伦理精神的构建是关系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一定要转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观念,改变旧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提高小学生道德自律水平,培养判断是非、善恶的科学、理性的辨证思维,遵守网络规则,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使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第三篇: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教学设计

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教学目标:懂得如何防止沉迷网络游戏; 教学重点:学会如何健康上网。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及带来的危害。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网络利弊谈

(二)小讨论:网络利弊谈

1、网络的利:

第一、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方便人们生活、学习、工作。

第二、可以上网聊天,倾吐心事,缓解压力;开博客,建论坛,与同学交流;发帖子,上传作品,张扬自己的个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第三、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2、网络的弊:

青少年学生上网目的是好奇心、虚拟聊天、刺激游戏、甚至到网吧游戏,陷入了网络陷阱里。

有的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忘记了学习,有的人在网络中忘记了现实生活,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三、如何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

四、小结

第四篇:网络道德教育总结

网络道德教育总结

一年来,政教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决贯彻“文明上网”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网上工作,德育活动有效推进,现总结如下:

一、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生的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班会课、信息课等一系列的网络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更强、充分表达着大家对于网络的认识和看法,享受着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也对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加以抨击。比如近期在高年级信息技术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网站中的“大发现”直击行动,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兴致勃勃、争先恐后陆续是上传自己的“发现”成果,踊越畅淡自己对安全的认识和想法,个个感受颇深。

为坚决抵制网络中的不健康信息,做个文明的“网民”,学生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活动、网络问卷,网络征文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我体验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喜怒哀乐,利弊得失,增强文明上网的自觉性。

二、加强引导,实现“文明上网”,加强网络德育工作。

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必须落实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在网络条件下,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必须学会“选择”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提高辨析判断能力,从而能够正确上网“道德知识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丰富的校园网内容来充实学生的生活,不断满足 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知识需求。教师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来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多,网上聊天交友的学生越来越多。由于网络交友是一种新鲜事物,初中生迷恋网络交友是自然的。但有些学生迷恋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影响于现实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流。所以,通过一系列的网络道德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的“网上行为”日趋规范。

三、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实施网络监督。

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我们应与家长多沟通、多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让家长采取适当措施监督学生上网。家长要尽量帮助孩子选择上网内容,提醒孩子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对孩子上网时间也应有所控制。另外还应安装对不良网络资源进行过滤的工作软件。我们还要协同社会各方共同实施网络德育教育,呼吁全社会,给予学生一片成长的净土,让学生们能够享受到整洁安全的上网环境。

总而言之,我们要鼓励学生上网,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教育学生不能一味地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动员家长赞同学生上网,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我们应该在日常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下审时度势,做到深入了解、研究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学生思想的变化,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初中生的网络道德教 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认同、实践网络道德规范,能够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从而正确地利用、研究、开发网络这把“双刃剑”,建立起一种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内在自觉,做一个网络文明人,从而达到培养信息化社会需要一代新人的目标。

第五篇: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探微

[摘 要]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导致未成年人道德失范,引发未成年人的人格问题。分析了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并就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网络服务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未成年人 网络 道德 图书馆 [分类号]G258.7

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未成年人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建设对构建整个网络伦理有着重要意义。2004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青少年,如果引导得当,无疑将会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反之,则可能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甚至带来**。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未成年人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未成年人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的遗憾。1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据一项“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调查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1 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 的语气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

1.2 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在对“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进行调查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可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1.3 人格冲突突出

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

相当一部分生活在网络中的未成年人存在双重人格的倾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未成年人还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他们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与网

络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一样,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2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原由

2.1 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构成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未成年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未成年人网络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未成年人道德失范,引发人格问题。可见,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2.2 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未成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城市青少年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和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产生矛盾,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樊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空间。由于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2.3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

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未成年人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学校、家长、社会德育)传输给未成年人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特别是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未成年人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未成年人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

统的德育显得滞后与低效;而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

总之,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对个体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体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未成年人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更未将这种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已部分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3 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方略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网络知识的教育仍旧停留在资格考试的层面上,甚至不少学校根本就不涉及--对学生不仅没有网络知识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更是一片空白。而少儿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课外最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网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爱好,循序渐进地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使其从小就学会在一个信息化的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应有的是非观念和自制力。

3.1 更新德育教育观念,德育目标应以培养道德主体为核心

今天的德育教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家庭、学校的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当青少年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的道德选择。

未成年人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青少年选择的权利。我们必须尊重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辨析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举措。道德教育 的目的再也不能仅仅要求未成年人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锻炼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3.2 强化信息道德观念,规范网络伦理行为

网络属于大众媒体,网络秩序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素质。目前,我国网络立法方面尚未完善,信息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因此,要注意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规范未成年人的网上行为。要教育未成年人自觉维护网络文明,树立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对网络信息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抵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面前,要自律、自控、自辨、自我约束,提高免疫力。

少儿图书馆对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既要有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具体的网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同时还要有对网上不道德行为或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的宣传与曝光。要让青少年在网德的学习教育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从而达到自我约束网络行为,切实履行维护空间秩序的社会(包括现实和虚拟的)责任和义务的目的。

3.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在少儿图书馆网站可开设“德育快讯”、“德育论坛”、“法制天地”、“知心姐姐”、“心理热线”等栏目,鼓励青少年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及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同时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素质的馆员,直接在网上与青少年对话,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作出解答,使青少年因上网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排解。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了解未成年人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使网络道德教育贴近青少年,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从而引导未成年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会自主发展、自我教育,努力做网上文明人,体验做一个道德人的快乐。3.4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目前,我国上海、深圳、北京、南宁、福州、大连等地少儿图书馆都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网站,并吸引了不少小读者上网访问。“中国少年儿童信息大世界--网上图书馆”就是由全国十四个省市少儿图书馆共同建设的我国第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数字图书馆项目。该项目通过互联网络向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及各类型少年儿童工作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全国各地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作用,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该项目自2002年6月在互联网开通以来,建立了拥有书目数据120万条,电子图书80000余种,各类型资源库20多个,总容量达525G的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经过两年多时间,共有517000多人次的读者登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3.5 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齐抓共管局面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家庭、学校应当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少儿图书馆要加强与信息产业部门、教育部门的联系,共同制定出本地区为未成年人网络服务的方案、计划,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引起重视,争取支持;要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加强对校园网络或其他青少年网络的协作协调及联合开展活动;要帮助家长提高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指导作

用,让家长成为管理指导的主力军。我们要加强与各类型图书馆,主要是少儿图书馆的协作协调,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综合各馆实际,协调分工,不搞重复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信息资源和全国范围内的一个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少年儿童信息资源网络。

参考文献: 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霜梅.试析青少年网上信息保护[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2)3 任瑞■.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对青少年教育的职能[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9)李建途.中学生上网成瘾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1)李新娥 女,1965年生。馆员,副馆长,已发表论文数篇。(收稿日期:2005-04-17;责编:李德戈。)

下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计划

    福安市溪尾中心小学网络教育工作计划福安市溪尾中心小学网络教育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抵制网络谣言倡议书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倡议 抵制网络谣言依法文明 办网 4月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出倡议,呼吁互联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传播。倡议书说,网络谣言的传播成为......

    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 卓卷教育专家指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空间,庞杂的信息、多样的价值观,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考验。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会对青少年......

    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总结 ——与时俱进 因势利导 努力开创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新天地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

    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总结

    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总结 2012—2013学年度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腐朽落后反动的思想文化和有害......

    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构筑心灵的防火墙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对网络资源正确地加以取舍应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增强上网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构......

    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怎样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教育主题班会 一、 背景分析: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学生中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上和心理上存有很多的困惑,班上有一部分同学自暴自弃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