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共5篇)

时间:2019-05-14 22:0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应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应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

第一篇:学校应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

学校应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

沈晓红

[摘要]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但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对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积极有效的对策。为此,本文指出,学校应采取四大举措来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

[关键词]网瘾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网络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一、网瘾的概念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Goldberg)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 Young)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我国专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指出,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即判定他属于“网瘾”。

二、学校防治网瘾问题的欠缺

(一)我国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现状

根据2005年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达1.03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网络成瘾并由此引发的网络受骗、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刻不容缓。

(二)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反映

针对这一严重问题,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等多家部委和相关单位共同主办、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正式启动。全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为代表的教育界、心理学界专家,张朝阳、汪延、丁磊三大门户网站掌门人为代表的互联网界,央视2005年度十***制人物之一张春良和北京中闻律

师事务所李刚博士为首的19位律师为代表的法律界等纷纷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在这么多热心这项事业的各界力量背后,我们没有看到本不应该缺席的方面——学校。

(三)学校应对网瘾问题不够积极。

而我们的学校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呢?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不负责任的推委和简单粗暴的做法。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栏目向我们讲述了17岁的西安少年张磊戒除网瘾的过程。张磊本来是个聪明过人,在学校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仅仅因为和一位老师的“小冲突”就开始走去网吧。后来,逐渐演变到不上晚自习和旷课去上网。2005年10月,他仅在学校上了一个月课之后,连续2个多月不去上学,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其余20多个小时时间全部用于上网。这里,我们并不回避张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但耐人寻味的是张磊原来所在学校,面对张磊多次逃课并因此成绩直线下滑的情况并没有及时制止并与家长沟通,而在其越陷越深不能自拔、问题已非常严重时也只是开除了事。那么,我们学校有没有可能又该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网瘾问题呢?

三、学校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策略:

(一)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网瘾少年拉回课堂,根

除网瘾问题泛滥的深层原因。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那些或学习成绩差或不遵守纪律或不听老师话的学生归为“差生”而另眼看待,因为他们升学没有希望,还会影响这个班级或学校的升学率。而被划归为“差生”的学生,大多对自己失去信心,更加对自己的学业不报任何希望,从而成为网瘾大军的主力。

而更为严重的是厌恶学习,惧怕考试已经成为青少年群体普遍的问题。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有2/3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很大,66%的学生认为“分数对于一个学生很重要”,58%的学生认为“考试对自己的压力很大”,而50%的学生对于“现在的成绩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能力”的说法持否定态度。应试教育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放弃许多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个性发展而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而在这种紧张的学习、考试、升学等压力下生活,使得广大青少年精神恍惚,意志消沉,个性压抑。学生之间的交往匮乏,与教师家长关系紧张。一边是枯燥乏味的、冷冰冰的课堂和学校,一边是新奇有趣的网络游戏、温情脉脉的网络聊天,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泛滥也就不足为奇了。

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我国教育界兴起的新课程改革正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而设计实施的。新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和价值,课堂由传统的的灌输中心变为对话中心,使师生由专制***关系变为平等合作关系,试行个性化选课、走班制、学分制等先进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考试评价不再为了排名次、争第一,使学生在一次次的筛选、淘汰中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而是运用发展性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水平和潜能,尝试学习成功的乐趣,树立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

说到底,戒除孩子上网成瘾的问题要用素质教育来解决。我们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不是强制不让他上,而是让他自己觉得不要去上,是通过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质,让他自己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新课程改革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教师和学校最大限度地关心学生的发展和个性成长,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从总体上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即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二)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软件与硬件建设),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引导青少年转向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校园是学生教师主要的学习、生活的空间,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它具有教育、导向、陶冶、创造、辐射、激励、娱乐和社会化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领导认为学校只要有学生、教师、校园就够了,认为学生在学,教师在教足已;还有部分人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校园环境单调乏味,学校文化设施简陋,学校文化活动更成了奢侈品,试想这样的校园,这样的学校氛围,对正值花季的青少年又有什么吸引力呢?而对学校呈包围之势的“黑色网吧”以及其兜售的新奇、刺激的网络游戏、网络聊天,配套的低廉而周到的服务,无疑在这场争夺中胜券在握。正如一首在孩子中颇为流行的被改造的诗中说的:“学校的门紧锁着,电子游戏机室的门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进来吧,给你快乐!”

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学校不能简单地把封闭式管理当作灵丹妙药,而是从根本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在硬件上,校园应整洁优美,具有必要的文体娱乐设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投资建设微机室、语音室、书库、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设置宣传橱窗、广播站、兴建文化广场,学术报告厅等文化设施阵地。尤其是兴建校园绿色网吧并提供相关服务会极大程度地遏止青少年网瘾现象的发生。

而更为关键的是要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物质载体进行软件建设。以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动为契机带动学生日常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开展,以兴趣为基础建立各种社团、俱乐部,尤其可以利用青少年对网络的好奇和兴趣,组建计算机兴趣活动小组,使他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有正常的宣泄渠道。通过宣传栏、讲座、辩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网络知识的教育,网瘾的表现及其危害,使青少年群体认识到计算机是工具不是高级玩具,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介绍一些健康向上的知名教育网站,抵制网络的过分娱乐化,一起探讨怎样构建校园的网络和网络文化。学校可以利用社会招标的形式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全校师生平等、民主沟通的网络平台。教师不仅要利用这个平台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多媒体学习资料,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更应该利用校园网,和学生进行真诚、有效的沟通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动态。真正把校风由人人谈如何打游戏,谁打得好,转化为探讨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方法上来,形成勤学、乐学、会学的良好校风。

(三)真正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网络成瘾综合症的相关知识介绍,以预防为主。对出现网瘾倾向的学生不歧视,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治疗。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问题,据此各个学校应尽快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工作。前面我们提到的西安少年张磊如果在和自己的语文老师发生冲突后,和学校的负责心理咨询老师及时沟通,而不是自己胡思

乱想认为该语文老师“冷淡”、“孤立”他,自己已经在学校“失宠”,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严重局面。在短时间内不能配备合格的心理专业人员的学校,可聘请当地专业的心理专家给学校的教师学生做一些讲座和咨询工作,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于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视,为科学解决奠定基础。应注意到这些学生在通常情况下是不愿说出自己的秘密的,这时相关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学生对于网络这种特殊沟通形式的好感,通过校园网论坛、教师个人邮箱、博客、网络聊天工具等平台,加强与这些同学的对话、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四)建立以学校为中心、辐射家庭、社区的三维立体德育网络,共同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出现,家庭教育、社会大环境的熏染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学校不能因此就无所作为,相反的,应该在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的同时,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可利用自己在教育人才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学校为龙头,辐射家庭和社区,共同构建三维立体德育网络。首先,学校要及时与家长互通信息,将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填写家长联系簿等形式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在发现学生网瘾苗头时就加以纠正。同时,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印刷网瘾知识手册、推荐相关家教书籍等,向家长传授在家庭教育中的科学方法,切实提高亲子沟通的效率。网瘾青少年出现问题,往往和家长教育方法粗暴简单,亲子间缺乏有效理性的沟通有关,有些家长在这方面的知识明显欠缺,对网瘾的孩子痛心疾首而又束手无策。这就更有必要通过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之类的途径,向家长进行家教方法、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网瘾问题的成因及防治等方面内容的培训。

其次,学校可以主动与所在地的治安、管理部门、街道社区以及网吧等单位联系,要它们协助学校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坚决取缔黑网吧,规范合法网吧的经营,共同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学校也可以与社区共建社区课堂,派骨干教师服务社区的青少年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解决青少年及其家长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学校甚至可以和网络游戏开发商坐在一起,共同策划开发符合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益智而又有教育意义的网络游戏。

总之,上网成瘾猛于虎,尤其是青少年,他们风华正茂,网瘾毁掉的不仅是他们的现在,还有他们的未来,毁掉的不仅是他们本人,还有他们背后的家庭,甚至整个民族的希望。作为专门教育部门的学校,我们有责任为此贡献我们应尽的力量,救救我们的孩子!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R].(2005年)

2、Harris,J.R.(1995).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J].Psychology Review,102,458-489.3、周卫勇主编:《点击高中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陶宏开、李卫华著:《解救网瘾孩子》[M].北京出版社

第二篇: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

青少年网瘾问题个案研究案例

一、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家庭带来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对于网络成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各界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网络的普及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互联网,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由于身体、心智尚不完全成熟,面对网络世界的新事物、新景象,很容易分辨不清,把持不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致容易沉迷其中。有些青少年甚至产生了“网瘾”、“网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业、生活和工作,妨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并给社会带来巨大伤害。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瘾个案的研究找出网瘾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对策。

二、网瘾个案描述

案例一:某初三男生

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不错,只是性格内向。从初一开始玩电脑。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十分在意孩子玩电脑这件事。等到有一天,孩子向父母宣布不去上学了,父母才感到问题的严重。孩子说自己对现行的教育制度忍无可忍,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不管父母怎么劝说,从那一刻起,孩子表现出所有网瘾孩子的特点:第一,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而且大部分是晚上。第二,不管父母采取什么措施都阻挡不了孩子上网的决心,断网后情绪烦躁或者大发脾气,乱扔东西那是常有的事情。第三,除了在网络上用QQ和一些朋友联络外,简直成了“宅男”,整天足不出户。为了让孩子重返学校,爸爸妈妈已经想尽了办法,请老师上门劝说,找他的同学来引导他,所有这些招数都不怎么奏效。与此同时,和父母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差,由于父亲比较强硬,忍不住总要骂他几句,所以,父子之间的对话几乎为零,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妈妈在其中周旋。

案例二:某大二男生

大学里读的是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像很多大学生一样,进了大学后就有一种彻底解脱的感觉,整天把时间消磨在网吧里。大学又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宽松的环境,没有父母和老师直接的监督,电脑一直玩下去,成绩也一路滑下去。一直到考试挂红灯才被父母发现。目前患抑郁症休学在家,感觉做什么都没有意思,日夜颠倒。父母监测时还发现孩子上黄色网站,而在自己的博客里更是把自己内心描写得非常灰暗。孩子与父母很对立,对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性格内向缺少必要的交流。对咨询很排斥,认为心理医生和爸妈是一伙的。

案例三:小学生,10岁

孩子的家庭条件不错,不缺吃不缺穿,口口声声说对学习没有兴趣,迷恋玩电脑游戏。究其原因,他曾经被班主任老师批评过,从此不喜欢上学。唯一的伙伴就是电脑,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父母觉得孩子很难管教。有一次看到孩子在看《大话三国》,发现里面的某些情节黑白颠倒,父母感到非常担心。孩子还这么小,就接触的是一些负面的信息,如果不去看心理医生,以后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案例四:4岁女孩出现网络依赖症状

3天前,家住武昌的张女士带着4岁的女儿晨晨(化名)来到中南医院儿童神经与心理疾病门诊。“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趴在电脑前玩游戏,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让她玩电脑,她就哭闹不止,甚至赌气不吃饭不睡觉,像患上网瘾一样。”张女士苦恼地对医生说,以前丈夫下班回家后经常上网看电影,女儿小时候就时常站在一旁看。半年前,丈夫在电脑上专门下载了动画片给女儿看,从此晨晨就迷上了电脑。如今上网玩游戏、看动画片,晨晨操作起来都熟练得很,完全成了一个小“电脑控”。上周幼儿园放假了,晨晨几乎成天趴在电脑前,也不出去跟小朋友玩,游乐城、动物园对她也失去了吸引力。

三、个案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网络成瘾很多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时间照顾孩子,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很多青少年不愿意将心里想法和困惑告诉家长,从而青少年选择了上微博、博客等网络渠道宣泄自己的情绪,在 MSN,QQ 等聊天环境下和更多的网络朋友谈自己的心情及想法,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亲人,因此,青少年更青睐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更愿意相信网络这个环境,因此家长应当及时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避免网络成瘾。

2.学校的评价体系单一

(1)学校环境单调压抑、竞争激烈。学校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学习竞争使学生成天学习紧张,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迫切需要交流、倾诉、和被理解。学生一旦一旦沉迷于网络,他们就放弃了对人生追求。案例三中10岁小孩对学习没有兴趣,迷恋玩电脑游戏。

(2)学校的课外活动不丰富。一些学校一味的追求升学率,让学生成天学习,生活极其枯燥乏味。为满足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他们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那就是上网。在网上,他们喜欢找网友诉说,发泄情感,放松自己。

3.社会成长环境

网络信息量大,设计网络游戏的人针对玩家的心理,设置带有刺激性的、挑战性的游戏,很容易使青少年上瘾。同时,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但一些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网吧经营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等大开绿灯。此外盗版游戏、光盘、复制品众多且价格低廉,也为青少年的购买降低了门槛。

另外,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的缺乏也是导致青少年网瘾问题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会联合医院和学校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患有网瘾综合症的青少年进行免费药物治疗和心理矫正,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尚处于空白。

4.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极端表现

青少年处于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情绪和行为带有叛逆性和冲动性,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快,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文化日新月异,这些都强烈的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一些微博,博客都流行不断的“吐槽”这种现象正符合了青少年叛逆的心理特征,他们更愿意相信来自网络的“吐槽”。网络的自由化和匿名化特征使得青少年在网络上畅所欲言,是一个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良好平台,这是一种强烈的渴望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愿望,因此有的青少年能很好的在网络上吸收知识表达自我,而有的青少年由于习惯性等原因极端的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案例

一、案例三都体现了这一点。

5.网络文化本身的不规范性 我们从案例三可以看出,青少年由于缺乏自控力和自制力,尤其是没有形成良好的辨别能力,青少年对网络文化的花样繁多不能够准确的辨认和挑选。网络文化本身存在不规范性,使得网络环境不规范,青少年没有选择性的上网,网上的不良信息也不断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等都使得青少年不能自拔,由于网络无限制性,所以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这种现象,规范网络文化,整理网络环境迫在眉睫。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应对措施

1.完善家庭教养方式,给孩子以足够的关爱、理解与尊重

首先,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平等地沟通,给孩子以充足的理解、关爱和尊重。大多数青少年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内心都渴望向父母倾诉、得到父母的帮助,这就要求父母要以理解和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孩子理性、平等地交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总认为孩子还小,有些问题没有必要,也不值得与他们交流。其实不然,现在的孩子对于社会和人生思考的还是比较独到的。虽然有些事情思考的还不是很全面,这正是作为家长所应该了解和知道的,也是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重点。只有在沟通和交流中才能获得孩子最有价值的想法,才能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孩子对于社会和自己的前途的一些看法。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家长要积极地同孩子沟通,在孩子遇到问题后,共同采取对策,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困境。

2.改革学校教育模式,合理引导开发青少年的兴趣爱好

首先,改变单一的分数标准,建立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青少年求知欲高、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设计,力求使学生的求知过程洋溢着乐趣、充满着悬念。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校园文化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促使其对正常的学习活动投入热情和精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比如我校五年前就开设子自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信箱,并在学校主页上开辟心理咨询专栏,学生可以从网站上进行学习和检测,也能通过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信箱等渠道反映自己的情况,从而让专业老师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问题,与老师交流与沟通,防患于未然。几年来,我们的心理咨询室接待了学生二百多人次,其中网瘾问题占30%左右,很好地为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其次,大力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组织少年社团,成立符合青少年成长实际需要的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的娱乐不要只局限在玩网络游戏上。学校提供场地、师资支持,保证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潜力得到应有的开发。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在学习生活中的功用。加强网络知识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认清网络的本质不仅仅是玩具,更应该是服务于人的工具,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习惯。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正确收集、分析、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文化活动的兴趣,培育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3.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为其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首先,全社会都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给予关注,各级部门要加强健康上网的宣传和进行必要的监控。国家应投入资金加强生活娱乐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为青少年发展多样化兴趣爱好提供“硬件”上的保障。其次,国家文化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具体执行措施,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规范引导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网吧、游戏厅等网络经营场所要加强监督管理,大惩治力度,对不同城区的网吧实行分片管理、专人负责;对制作传播网络色情暴力文化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坚决打击,依法惩治,净化青少年上网环境,减少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另外,借鉴国外经验,国家联合学校、医院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专门的心理矫正服务机构,为患有网瘾的青少年提供免费医疗救助,使患有网瘾的青少年得到专业的治疗和服务。

评论:挽救那些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关键不在于简单地让他们去戒网瘾,更不是关闭网游、制定一个网瘾标准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从他们幼小时期就注重塑造其良好个性,并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和价值观,以防范网瘾等各种不良行为或危险行为的发生。

第三篇: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综述

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普及,给人类,特别是给青少年带来深远的影响。它在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网络成瘾”就是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的负面影响之一。据2005年11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当时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青少年群体成为了网瘾问题的“重灾区”。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干预,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干预对策

1对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

网瘾症的概念界定“成瘾”(addiction)一词最初仅用于药物依赖,类似于一些行为障碍,如嗜酒成瘾、嗜烟成瘾。网瘾,是“互联网成瘾症(IAD)”的简称,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美国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IAD在临床上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通常简称为网瘾、网痴或“网络成瘾”。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S·扬博士将IAD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哈佛大学医学院在1996年初专门开设了一个治疗计算机和网络成瘾症的诊所。网瘾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对网络操作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加,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发展成为对网络的高度依赖性。

2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

自2005年的调查网瘾报告起,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即约有1100万的青少年是网瘾群体。至2007年的调查报告的比例显示是9.72%,大体保持在1100万的水平上。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很可能带来类似于毒瘾所致的社会危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我国的青少年网络成瘾有如下三个特点:①网络成瘾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交际成瘾,男孩子以网络游戏特别是暴力游戏成瘾为主,女孩子则以聊天交友成瘾为主;②内陆、西部等不发达地区要比沿海等发达地区多;③男孩子比女孩子多。

3、网瘾症对青少年心理的危害

1.交往方式错位。青少年在网络上的行为往往在虚拟情景下进行,这使得他们与人的交流模式由“人-机-人”取代了“人-人”。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或改变青少年的正常交往方式,导致真实的人际交往萎缩,产生畸形的人际交往行为。

2.人性异化。沉溺于网络中的青少年,关注并满足于网络世界的虚幻环境,就会渐渐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等心理现象,进而导致数字化的“虚拟人格”。

3.自我迷失。网民的自我系统中,有三个“自我”:即真实自我、实现自我和“虚拟自我”。三者有时相互冲突,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结果有可能导致出现多重人格问题。网络有整合世界的功能,同时也有分裂自我结构的作用。

4.道德失范。网络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缺乏约束与监督。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无拘无束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行为披上了漂亮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世界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现象的发生,如粗言恶语、网上多角恋、恶意攻击网络运行(即黑客行为)等。

5.技术崇拜。网络成瘾实质上也是一种网络资源迷信,即“信息人”的上网成瘾或技

术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作用的非生化成瘾症。

6.社会功能退化。部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往往一有时间就去上网,参加社会活动越来越少,人与人真实的互动时间太短,对社会缺乏了解与认同,导致社会经验缺乏、适应能力减退。

4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

1.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缺乏,好奇心强,不具备足够的识别和自制能力等原因,面对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极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特别是男性青少年,由于更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思维活跃而自制力较差,更容易利用网络宣泄负面情绪,甚至导致网络犯罪等更加严重的后果。

2.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沟通的渠道,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大大压缩了他们的社交时间。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因离异或忙碌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或因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和情感交流。另外,不少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微,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

3.学校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在学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为了摆脱现实的困扰,有意躲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同时,学校的教学目的较为单一,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不够重视,仅靠强制性的管理措施进行压制,缺乏有效的疏导手段,也是导致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4.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长,呈膨胀型发展状态。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频繁更新游戏场景界面。有些网吧惟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在市场上,盗版游戏众多,价格低廉,也为孩子降低了购买门槛。另外,我国社会正在转型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不能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也是该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

5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干预措施

有效预防和戒除网瘾的基本原则是“趋利避害、预防为主;疏堵结合,疏导为主”,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北京市和平街街道青年文明社区时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1.家庭方面。家长是青少年网络经验(网络行为和网络意识)形成和改变的最直接影响者。家长首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学习网络知识,与孩子协商上网和共同上网,要适时提醒孩子上网有度,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针对青少年情感缺失问题,一方面应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多为其提供社交机会,引导其多参加交际活动,帮助孩子培养新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其精神需求。

2.学校方面。学校作为青少年最为集中的教育场所,不但要尽快普及网络知识教育,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且要在学校德育课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同时要在学习之余为青少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

3.社会方面。

(1)占领新阵地,变被动防范为主动出击。依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建立三种类型的青少年思想教育网站:专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服务的网站,共青团组织网站,专门为中小学生服务的素质教育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和我国网站的作用。重视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我国网站的网络资源,扩大网上思想教育阵地。提高网站质量,加

大宣传力度。

(2)加快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占领网上思想教育阵地,当前应主要做好两项工作:建立一支以研究网络文明为主要任务的专家队伍。培养一支既懂政治业务,又懂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3)加快立法和普法步伐,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

(4)全社会都要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的教育和引导。在重视依法治网的同时,必须重视以德治网。大众传播媒体,作为信息社会中影响青少年思想的最重要的媒介,更要担负起维护文明网络环境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子舟,肖雪著 《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建设》,2010

2)王文宏 高维钫主编 张德明 梁刚 方明东副主编.《网络文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4)李涛主编.《共青团工作热点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9.5)编委会编《公务员考试一本通》.申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6.6)共青团中央权益部《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今日信息报出版社2007.07

7)何佳梅编.趋利避害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2005

8)秦洪良编.青少年网瘾问题亟待重视.大众科技报出版社, 2006.03.9)林绚晖 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10)边玉芳,钟惊雷,周燕等著.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11)陈斌文.《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症》,2000

12)陈金鸥,林红伍.青少年网瘾研究现状,社区医学,2007.13)赵芸,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14)(美)金伯利.S.杨.网虫综合症——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15)刘婷婷.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进展,安徽省药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2012.16)边玉芳,钟惊雷,周燕等著.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17)顾海根主编, 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8)马春雷,王易鸣,庄永昭主编,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干预,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19)姚海霞,蔡慧怡,夏建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文献研究,2007.3

20)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

21)朱鸣主编.儿童健康与社会责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10.11.

第四篇:青少年网瘾

一、网瘾的含义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二、热点链接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0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如此惊人的数字,实在让人震惊,具调查其中网络成瘾的患者达到250万人。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上网,已成为人们的时尚,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青少年正以巨大的热情置身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交友、娱乐和学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不论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它给人们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参与平台,都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等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疾病-----网络成瘾。基于网络成瘾备受关注的现状,它很有可能成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热点之一,这里京佳老师给出备考“网瘾”的相关背景知识及原因、对策,供广大有志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三、现状

1.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0%-16%,约13%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2.男性网瘾比例高于女性;

3.未成年人网瘾比例较高;

4.中学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严重。

四、危害

长期沉溺与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学习危害极大:

1.对心理的危害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内容,使得未成年人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其它一切事物失去兴趣;而家长严管时就极易使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亲子关系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

2.对身体的危害绝大多数上网者,都是全神贯注,长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眼球离屏幕越来越近,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身体长时间坐在屏幕前而得不到活动,尤其是长时间沉湎于极端紧张和刺激的超级游戏中,导致废寝忘食,夜不归宿,进而四肢无力,精神恍惚,直至身体被彻底拖垮。

3.对学习的危害上网的目的一是为了学习电脑、网络和获得知识、信息,二是为了娱乐、释放学习压力,本来对学习是很有益的,但是,由于网上的内容很容易吸引未成年人,而他们的自制力差,一旦着迷,很容易上瘾而不能自拔,占用学习时间,进而对学习不感兴趣,荒废学业。

五、原因分析

1.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为: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自我意识强烈;

2.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

3.在文化层面来上,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难以适应青少年的要求;

4.从社会角度来看,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教育部门的疏漏、社会关怀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六、应对措施

天下大势,堵不如疏。面对无穷无尽的互联网这个“天下大势”,我们应有积极举措,以求变“网瘾少年”为“网创人才”。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往往都来自于着魔般的兴趣和“沉迷”,如果引导得当,激发得力,网络、网吧都有可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

1.加强教育职能。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育作用,在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网上生活,教育学生学会选择信息,提高自控能力。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青少年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最终帮助其完善人格,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治本的问题。

2.加强家庭教育,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加强学校、城镇社区、农村集镇等的青少年工作,大力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吸引青少年对健康、科学、积极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兴趣。

4.完善网络法律制度,使网络犯罪明确化;加强对网吧进行整治,打击取缔地下网吧,同时要查处色情网站,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使游戏室规范化。

5.加强对网络行业的监管和整治,政府应利用法律手段使游戏软件开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开发优秀健康的游戏,利用技术手段限制上网时间等。

第五篇: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宁杰

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根据网络调查的结果,这一比例还要更高,达到16.6%。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除了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类型。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大体上分为6种类型:

1、网络游戏成瘾。根据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数据,玩游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目的,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

2、网络交友成瘾。通过OICQ等聊天工具、网站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而不能自拔,将网络上的朋友看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和朋友更重要,追求浪漫故事,包括“网恋”。

3、网络色情成瘾。指沉湎于网络上的色情内容,包括色情文字、图片、电影和色情聊天等。

4、网上信息收集成瘾。总是不能自制地在网上搜索或下载过多的对现实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的资料或数据。15、计算机成瘾。对计算机知识特别感兴趣,沉溺于电脑程序,对那些新鲜的软件有强烈的兴趣,迷恋网络技术包括黑客技术,热衷于自建和发布个人网页或网站等。

6、其他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

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网络成瘾者多是以上几个类型的混合体。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互通的渠道,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大大压缩了他们的社交时间,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因离异或忙碌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或因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和情感交流。另外,不少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微,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

2、学校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在学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为了摆脱现实的困扰,有意躲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同时,学校的教学目的较为单一,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不够重视,仅靠强制性的管理措施进行压制,缺乏有效的疏导手段,也是导致该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都以近50%的高速增长,呈膨胀型发展状态。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频繁更新游戏场景界面。有些网吧唯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

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在市场上,盗版游戏众多,价格低廉,也为孩子降低了购买门槛。另外,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救助机制,不能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也是致使该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

4、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缺乏,不具备足够的识别和自制能力等原因,面对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极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特别是男性青少年,由于更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思维活跃而自制力较差,更容易利用网络宣泄负面情绪,甚至导致网络犯罪等更加严重的后果。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1、角色的混乱。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2、道德感的弱化。

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

3、人格的异化。

网络上90%的信息是英文,网络文化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

想,以及网上大量的黄色、暴力等信息滥泛,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迷其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利于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青少年在网络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性,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如将这种习性带入现实世界,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4、学习的挫折。

据华东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北京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美国宾州某大学调查表明,58%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迹象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5、健康的损害。

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

五、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对策。

防范网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治理青少年网瘾问题。

1、家庭方面。家长首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学习网络知识,与孩子协商上网和共同上网,要适时提醒孩子上网有度,用自己对网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针对青少年情感缺失问题,一方面应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多为其

提供社交机会,引导其多参加娱乐或交际活动,帮助孩子培养新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满足其精神需求。

2、学校方面。要在学习之余为青少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组织各种比赛(如体育、绘画、歌唱等),成立各种社团,如文学社、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志愿者服务协会等,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转变价值导向,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长的平台,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肯定。学校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的内容。

3、社会方面。要大力推广“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进一步强化对网络行业的监管,从技术、管理、法规等方面规范网吧、网站、网络游戏制造商等的从业行为;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认清沉迷网络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要利用互联网、影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普及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知识,向家长和教师讲解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远离网瘾的主要做法,不断提高监护能力和辅导水平;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青少年研究和心理矫正机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沉迷网络的青少年进行封闭性训练和矫治;组织招募教师、社工、专家学者等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志愿者,围绕网瘾青少年建立志愿者“一助一”长效工作制度;加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网站的建设,为青少年远离网瘾问题提供咨询和各种现实的帮助。

下载学校应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应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瘾问题(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网瘾(精选5篇)

    青少年网瘾 一、网瘾的含义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 IA)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较差,为什么有人上网会上瘾,而大多数人不会上瘾?上瘾者是否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趋利避害......

    青少年网瘾-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较差,为什么有人上网会上瘾,而大多数人不会上瘾?上瘾者是否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趋利避害......

    2015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5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青少年'网瘾'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为广大青少年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瘾问题介入的浅析(范文)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瘾问题 介入之功能浅析——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网瘾的预防与治 疗中的功能青少年网瘾治疗课程期末论文班级:姓名:学号:09709211 老师: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三日社会......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 中国......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浅议朝鲜半岛问题及其走向 物电09.1 唐鑫 20090341063 一.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近年来,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

    青少年网瘾治理方案

    治理青少年网瘾的政策方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席卷全球并在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互联网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