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程扩展阅读及课外讨论要求

时间:2019-05-14 22:1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扩展阅读及课外讨论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组织行为学课程扩展阅读及课外讨论要求》。

第一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扩展阅读及课外讨论要求

2011-2012年上学期,组织行为学课程扩展阅读及课外讨论要求:

推荐教材:

《组织行为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胡立君唐春勇王重鸣著

《管理心理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唐春勇编

《组织行为学》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蒂莫西.A贾奇(Timothy A.Judge)著李原孙健敏译

1.三十部必读的管理学经典(列表见附件1);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的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本部分内容作为课堂扩展阅读,希望大家从这三十本管理学经典中,获取知识与营养,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2.关于量化研究的文章(附件2);

本部分要求每位组员选择性地精读至少一篇文章;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文献内容,与同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为最后的课程大作业做文献准备。

3.学习“战争迷雾-The Frog of War"中演绎的罗伯特的传奇人生;

该电影副标题为:“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生命中的11个教训/Eleven Lessons From the Life of Robert McNamara”,讲述的是麦克纳马拉这位美国二战时期的战地指挥官、前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以及前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国防部长对其亲身经历的自述。本部分要求大家抽空进行学习,并在课堂上踊跃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

第二篇: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要求

通选课《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要求

1、选题要求

(1)成语故事等的分析与启示

例如

杯弓蛇影、守株待兔等故事的来历,其中人物的性格、认知方式等,及其对以后发展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杯弓蛇影的事件分析。

(2)学校生活及学习中的现象及人物分析

例如我院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认知及其表现、影响。

(3)社会现象的分析

例如

“非诚勿扰”类节目流行的原因及影响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成因与影响分析。

(4)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拟题目分析

2、字数要求:3000以上。

3、质量要求

(1)须运用所学的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

(2)不准抄袭与剽窃,否则分数很低或者要重做。

4、格式要求:见参考文章。

5、上交时间:第17周周五之前交,过期不收。

6、作业形式:以班级为单位,交纸面板及电子版。

第三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报告

组织行为学课程报告

浅谈自身目前可能的人格、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沟通特点及

适合我的员工激励方式、组织结构类型

摘要:通过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分析自身的人格、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沟通特点并且简要分析这些对自身以后的工作将会带来的障碍,同时分析叙述适合我的员工激励方式、组织结构类型。

关键字:组织行为学 人格 价值观 态度 需要 动机 沟通 激励 组织结构

正文:在关培兰编著的《组织行为学》教材的第一章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该门学科的文字:“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和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的行为,理解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引导人的行为,控制或改变人的行为,以便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运用科学手段,对人做出科学客观的诊断,以便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激励他人。”于我而言,我学习了组织行为学的收获大概便是了解自己,完善自己罢了。我没有雄心去当一位领导者,所以预测和引导甚至是控制改变人的行为于我而言是没有信心去做的。学了这门课程,我要会的就是了解、完善自己,了解、理解他人。

下面我大概就我自身的人格、价值观、态度、知觉与归因方式、需要、动机、沟通特点等方面,分析且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人格。

人格:人格又称个性心理,它是个性动力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其核心是由气质、能力和性格组成的,使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他们表现着我们每个人的独一无二和始终如一。

我做了老师提供的AB型人格的测试,测试的结果不太出乎我的意料,我是B型人格,得分为91分,而据测试的描述,得分90分一下者为极端B型人格,我的人格已接近了。B型人格:从来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其他类似的不适感、认为没有必要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如此、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充分放松而不感到内疚。并且在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中,我自认为我比较偏向于艺术型,喜欢不受常规约束,以便利用时间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不拘小节,自由放任。这样的人格对于以后我的工作将带来必不可少的障碍,因为从未有时间的紧迫感,认为没有必要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所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不会太高,对于自己的工作状态及水平不会有太高的要求,以至于没有上进心,在工作岗位上势必会碌碌无为,平淡无奇,没有建树。

再者是关于价值观的。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在满足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代表一系列的理念和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包含判断成分,反映了一个人关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观念。)价值观和价值体

系决定了你对事物的态度和渴望,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根本心理基础,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老师给出的奥尔波特的六种价值观中,我觉得我倾向于审美型和社会型,重视外形协调与和谐均称的价值,强调对人的热爱,对他人和群体的关心。在老师向我们提供的终极价值观及工具价值观的调查中,我的终极价值观位列前三位的是:家庭安全,舒适的生活,国家安全。而工具价值观的前三位是:心胸开阔,欢乐,富于想象。记得当时有位女生起来说到自己的排序时,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家庭型的。我的排序也和她相差无几。

我觉得就我的价值观而言,我是比较自我的,比较故小家,而不太把自己与国家大事甚至身边的人过分紧密联系。就我本身而言,我追求的不是高职位,而是自由的生活。在我的价值观中,事业等等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家庭和欢乐及无忧虑。

我认为这样的价值观带来的障碍,同我的人格带来的障碍是相近的,没有过高的事业追求,缺乏上进心,对于工作是得过且过,但是追求舒适的生活。这样的价值观使我不能从事过分枯燥严谨的工作。

然后再谈谈我的态度。

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

我对于一个人的态度常常源于别人所言,我很容易听信他人的言语,将他人的情感带入自己的态度中,使自己不能有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一个人或物。

然后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一种缺乏且渴望求得满足的主观状态,通常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可以对行为产生动力性和激励性影响。卡内基说:“ 世界上唯一能够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给他所要的东西,而且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

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成就需要。这是由低向高排列的,最低层次便是生理需要,最高则是成就需要。

而我的需要也是同这五个层次相同的,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理需要,所谓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能力糊口,没有多余的钱去看病,那么后面的四个需求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当生理需要满足后,自然会有更高的要求。就需要而言,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我会努力工作,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实现了物质需要才有精力实现精神需要,我的价值观是希望自由的生活,不被束缚,但这一切都的建立在我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连温饱都不能保障,也没有能力,没有资格谈精神。

再则是动机。

动机是有机体在外在诱因刺激下,内在需要不断强化至一定强度,为满足需要而进行活动的主观心理状态。

动机可以分为身体方面的,与环境的关系,与别人的关系,自我方面。

我在这四个方面的动机:1.身体方面:获得愉快的味、嗅、声音等感觉经验,极少锻炼,身体常有不舒服的状态。2.与环境的关系:回避危险的动物和可怕的丑恶讨厌的物体,保持一个稳定、鲜明、可靠的环境。3.与别人的关系:回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恶化敌意。4.自我方面:把自己与别人或与理想的我比较时,回避产生的自卑感,和失败的情感。

这些动机给我带来的障碍在于,没有健康的身体,也就没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对于环境及与人的关系我大都选择回避,没有积极的去参与。使我不能很好的融入工作的环境及人际圈中去。而对于自身,虽然有理想,但是觉得是无法实现的,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做事畏手畏脚。

最后是关于沟通方面。

沟通可分为:1.个人内部沟通, 指自我对话、自己与自己交流的过程。2.人际沟通, 指发生在两个人或数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相互理解的过程。3.群体沟通, 指群体成员之间的意

义分享和目标整合过程4.公共沟通, 指利用个人公共关系权力,说服影响公众的过程。5.大众沟通, 指利用大众媒体影响公众的过程6.跨文化沟通, 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意义分享的过程。

沟通在组织中的作用 1.信息传递2.准确传递各项决策与计划,并使管理者全面把握人员的情况,提高管理的效能3.体现并实现组织成员对管理工作的充分参与,发挥激励员工的作用4.缓解组织内任何变革的阻力,有利于组织发展5.有助于创建组织内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员工的满意感,具有心理保健作用6.满足了员工的归属需要,并及时提供员工身心发展的信息.

我在沟通中常出现的问题有这些,信息表达方面的表达能力不佳,词不达意,口齿不清,或者字体模糊,使人难以了解发讯者的意图,语义的差异。很多时候自己与人沟通是,明明内心里的想法是好的,可说出来去不是那么回事了。总是事后啰嗦的说很多去补救,惹得别人误会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老师提供的美国管理协会的 “良好沟通的十项建议”是值得我学习的:

1.既沟通前先澄清概念;2.检查沟通的真正目的;3.考虑沟通时的一切环境因素;

4.计划沟通内容时应尽可能取得他人的意见;5.沟通时应简化语言,既注意内容,也要注意语调;6.尽可能传递有效信息;7.进行跟踪反馈和敦促;8.沟通时不仅着眼于现在、还应着眼于未来;9.管理者应言行一致;10应该成为一个好听众。

谈完了关于自己目前可能的人格、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沟通特点及它们可能带来的障碍。我想再谈谈适合我的员工激励方式、组织结构类型。

先说员工激励方式。激励是通过外界的刺激(外因)使人的内在动机(内因)发生强化作用,从而增强人的内驱力以完成行为目标。工作激励: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性制度设计以有效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过程。激励的实质在于通过有效的外在刺激来引发内在动机,达到激发潜能、发挥能力、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员工激励的出发点应是通过系统地设计适当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以满足员工的需要。要达到好的激励目的,就应该了解员工的需求,比如薪资,成就等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经济利益,物质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个人物质利益的需求,来调动其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成就激励,员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企业应使工作本身对于员工而言更具意义和挑战性。荣誉满足了人们的自尊需要,是一种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的内在精神办量。企业应重视运用表扬、认可等荣誉激励手段。

对于我来说薪资和一定的赞美是很重要的,所以适合我的激励方式就应该是,提高一定的薪资待遇,并且适时的给予赞美。在物质及成就上给与了我满足,我就觉得应该努力为公司工作,不然会辜负公司给予我的报酬和肯定。

然后是组织结构类型。

组织结构分为: 1.直线型组织结构 2.职能型组织结构3.直线一参谋型组织结构4.分部制组织结构5.委员会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希望我所在的公司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我希望在直线型组织结构中加上一些委员会式的优点,领导应该在一段时间内听取下属对于工作和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我不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人,没有活跃的头脑,可以听从上级的命令做事而不会自己找事做。所以这样的组织结构比较适合我。而听取下属意见,我认为这是每个公司高层都应该定期做的。

在学习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后,我对自己的行为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自己在人格和价值观方面的缺陷导致的障碍也被自己发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克服,翻越这些障碍。

参考资料:

1.关培兰 《组织行为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来讲,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大量借鉴了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它把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对象组织化程度,划分为4个层次:(1)对个体行为的研究,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层的单位,是组织的细胞。从人自身的角度看,人又是组织的主体,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立的人格。认识个体是了解组织行为的基础。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知觉、价值观、个性和态度的认识,以及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2)对群体行为的研究。群体是组织的基层单位,在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有着重大影响,组织行为学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等方面做专题研究。(3)对组织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并应用这一理论对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进行研究。(4)对社会环境的研究。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研究组织与社会的交换关系,社会环境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等,领导行为也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得到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众多的领导理论。

二. 教学目的要求:

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提高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组织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由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组织行学领域中人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存在着分歧,针对某个观点,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争论,通过互相矛盾的正论和反论的形式,使学生有机会探讨不同的观点,了解不同观点如何互相补充,从目前组织行为学的争论中获得启发。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 参考书目:

1.《组织行为学》边一民、徐力等编著

2.《组织行为学》詹虹编著

3.《组织行为学》张德主编

4.《组织行为学》龚敏编著

四.教学安排:

第一章绪论

一.管理者的人际技能

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管理的功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从事的活动。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征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劳动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学科特征:跨学科性;层次性;情景性;权变性;系统研究代替直觉。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四.不同管理阶段的人性假设及管理措施

“经济人”的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第一次作业题:书面完成(打印)

第二章知觉差异与管理

一.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所在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二.知觉的选择过程:

知觉对象因素;知觉者本身因素;情境因素。

三.知觉的组织过程:

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归类原则;知觉防御

四.错觉:

社会知觉方面的错觉――

选择性知觉:根据自己的需要等选择知觉对象。

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要概面的方法。

投射:是一种以已度人的思想方法。

刻板现象:是一种以个体所在群体的特征为依据判断个体特征的方法。

五.归因理论

个体行为归因:内因行为;外因行为。

影响归因的因素:

区别性: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体行为是否不同;

一致性:在相同的情境下个体行为是否与别人一致;

一贯性:个体行为是否在任何时候都一样。

第三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

一.个性概述

个性是个体所有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

二.气质差异与管理

三.性格差异与管理

四.能力差异与管理(自学)

第四章价值观、态度与组织行为

一.价值观

1.价值观的概念及形成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总看法、总评价,是个人的基本信念。

2.价值观的分类

斯普兰格尔的分类:理性价值观、唯美价值观、政治性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价值、宗教性价值观。

格列夫斯的分类;反应型、宗教式忠诚、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经营管理价值观。最大利润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生活-质量型。

3.价值观对组织行为、组织管理的影响

影响对其他人及群体的看法,从面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影响个人所选择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影响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影响确定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

影响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或组织压力的程度;

影响对个人或组织成功或成就的看法;

影响对个人目标或组织目标的选择;

影响对管理或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看法。

二.态度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心理评价)。

2.态度的组成成份

认知成份、情感成份、行为成份。

3.有关态度的理论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为人们降低不协调的意愿取决于-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体对导致不协调的影响;不协调带来的后果。

海德的平衡理论:(自学)

4.态度的改变

技巧:根据态度之间的距离;引导对方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改变事实以改变态度;通过组织规定;通过改变行为以改变态度。

5.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单一整体测量法;工作因素的总和评分法。

6.决定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具有心理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分配制度的晋升政策;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7.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绩效

第五章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需要、动机、行为、激励的定义及关系

二.基本的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论.X理论和Y理论

3.双因素理论

4.克莱顿•爱尔德弗的“ERG理论”

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6.维克多•弗鲁母的“期望理论”

7.J•S•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8.爱德温•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9.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第六章 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一.群体的定义和类型

二.非正式群体

三.人们在群体中工作的原因:

四.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成果的主要因素:

五.群体决策:

第七章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的平衡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

四.人际关系分析理论

第八章 信息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定义及模式

二.信息沟通中的障碍及改善

三.信息沟通的基本形式:

四.相互交往理论

第二次作业:案例分析。(打印)

第九章冲突及其处理

一.冲突的定义

二.冲突的原因

三.冲突的处理

第十章领导的心理与行为

一.领导及领导的影响力

二.有关领导的有效性理论

1.特性理论及其评价

2.行为理论及其评价

3.权变因素及权变理论

三.领导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四.领导者与追随者

第十一章 工作设计(本章内容放在第五章中讲授)

一.工作设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专业化

第二阶段: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

第三阶段:工作丰富化和工作特征的再设计

二.工作设计的特征

1. 工作的多样性;

2. 工作的自主性;

3. 工作的完整性;

4. 工作的难度;

5. 绩效反馈

四.作业要求:

1. 案例书面分析每篇1000-2000字左右

2. 书面作业要求打印。

五.考试方式:

开卷考

六.考核方法:

1. 案例书面分析20%;

2. 考勤10%;

3. 最后考试70%。

第五篇:《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40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和任务:《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提

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

组织成员个人满意度的科学。该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

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

解决管理中涉及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说,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有

以下三点:

一、学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的理论

基础;

二、学习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组织行为学概论

教学内容:组织的类型和作用、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习方法。

3、熟悉组织的概念、类型、作用,能够认识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重点难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二)个体行为

教学内容:人的行为分析,知觉与行为,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气质、能力与性格,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

2、掌握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

3、了解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掌握知觉、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的关系;理解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内容。

5、掌握激励理论及实务的内容。

重点难点:

1、着重理解个性、态度、价值观以及激励的概念。

2、个性与行为的关系如何。

3、激励理论的内容。

(三)激励

教学内容:激励概述,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综合激励模式,如何提高激

励的有效性。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激励的内涵。

2、理解常见的几种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

励理论。

3、简单掌握激励的技巧及如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重点难点:

1、对常见的三种激励理论的认识。

2、如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激励的手段有哪些。

(四)群体行为

教学内容: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群体互动,群里中的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团队管理,弱

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

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影响群体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及主要方法。

2、掌握群体冲突来源及处理。

3、了解人际关系的特点、功能和研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4、人际交往的原则,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5、掌握沟通的概念及影响沟通的因素。

重点难点:群体的概念,人际交往的原则及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群体冲突来源及处理,沟

通的概念及影响沟通的因素。

(五)领导行为

教学内容:领导的概念与领导工作的作用,领导者素质理论、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

论,领导决策,以及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基本要求:

1、掌握领导的概念与作用。

2、掌握提高领导行为有效性的方法途径。

3、掌握领导的有关理论。重点难点:

1、领导的概念。

2、领导理论。

(六)组织行为

教学内容:组织理论,组织设计,工作设计,压力,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等。

基本要求:

1、掌握组织的概念,组织理论,组织设计的意义、要素与程序,组织设计应遵

循的原则。

2、掌握工作设计方法、工作压力的来源与后果、对付压力的方法和措施。

3、掌握组织文化的涵义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建设。

4、了解组织结构的类型。

重点难点:组织的概念,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七)组织变革与发展

教学内容: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组织变革与对策,组织发展与工作生活质量,当代组织

变革的趋势及关键问题。

基本要求:

1、了解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都有哪些。

2、掌握组织变革以及相应对策。

3、理解组织发展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关系。

4、了解当代组织变革的趋势及关键问题。重点难点:理解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

三、学时分配

四、参考教材

《组织行为学》,孙成志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五、审核

编写人:卞子全系(部)主任:周翔

下载组织行为学课程扩展阅读及课外讨论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组织行为学课程扩展阅读及课外讨论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织行为学》课程心得

    《组织行为学》课程心得《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让天下彩。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系统对组织内部行为影响的学科。2012年9月20日,我有幸的作为武大EMBA2012......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组织行为学2.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 Behavior3.课程号:43100410二、学时总学时36 学时其中:授课36 学时实验0 学时三、考......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精选合集)

    《组织行为学》课程 论文题目:职场能力培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学 期:______2013年上 _______ 系 部:______管理工程系____ __ 姓 名:______张晓飞________ __ 专 业:_......

    《组织行为学》课程作业评析

    《组织行为学》课程作业评析一、关于作业的说明本课程作业类型主要有:1、案例分析2、小组讨论案例分析3、调查报告4、综合性练习二、关于作业的答题要求重点说明多项选择题、......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键入文字]中国矿业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姓名班级学号2014年 1月日高绩效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摘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需要团体的集......

    《组织行为学》课程报告(合集)

    EMBA课程报告《组织行为学》课程报告姓名:班级:常 江EMBA 山东班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任课教授:傅永刚副教授上课时间:2010年3月1、随着ANC公司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流失问题逐步成为......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中的运用 目录 摘要: ................................................................................................................................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核论文 标题: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 姓名:葛秀琴 学号:1310261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如何提高企业内部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