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美德有约的函大全
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小学“我与美德有约”读书创作
大赛活动方案的函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通联站,各相关学校:
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我省第二届“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根据教育厅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江苏省中小学“我与美德有约”读书创作大赛的通知》(苏教办社[2014]2号)精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为组织好本次大赛,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江苏省文明办、省教育厅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评审委员会。
二、活动安排
开通“我与美德少年有约”微信公众账号,《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同时开设“美德少年专栏”和大赛专题网页,广泛宣传第二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的优秀事迹。活动专题网面和微信公众账号及时发布大赛相关信息、展示参赛作品、进行网络投票。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组织动员、读书学习(4月10日—6月30日)
积极推广宣传 “第二届江苏省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利用集体晨会、阅读课、主题班会等渠道,由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学习美德少年故事,传扬美德少年精神。-1-
2.作品报送、网络投票(6月1 日—9月10日)
各学校在认真组织学生读书学习的基础上,动员学生积极完成征文、书法、绘画、摄影、美德随手拍等参赛作品,由学校推荐优秀作品上报。江苏教育新闻网开通网络投票页面,接受网络投票(8月16日-9月15日)。
3.作品评审、表彰颁奖(9月11日—9月30日)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分高中、初中和小学三个组别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奖。获奖名单通过《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新闻网、《阅读》、《初中生世界》等媒体将选登部分获奖作品。10月下旬举行仪式,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成果展示、汇编出版(10月1日-10月31日)将获奖作品整理、汇编,进行各种形式的展示,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正式出版。
三、参赛作品要求
(一)作品形式
品读“美德少年故事”,感悟美德、崇尚美德、传颂美德,以“我与美德有约”为主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共分感悟篇、书画篇、影像篇、微视篇四个系列,具体包括:
1.感悟篇:品读“美德少年故事”,体悟美德正能量,结合自我美为宜,体裁不限。
2.书画篇:充分展开想象,用书法、绘画作品传递自己对美德美少年事迹的感悟,具体形式不限。
3.摄影篇:以摄影作品的形式记录身边的“美德人物”,捕捉身边的“美德现场”。
4.微视篇:以手机、DV等工具即时记录下身边发生的美德故事,制作成微视频、微电影等作品提交。
参赛作品必须由本人创作,严禁杜撰抄袭。
(二)作品提交
江苏教育新闻网开通“我与美德有约”主题宣传网站,同步开设微博、微信。参赛者登录主题网站提交参赛作品,同时可扫描大赛二维码,参与网络投票,了解最新大赛动态。
(三)作品评审
本次大赛依据参赛作品网络投票数量确定初选作品,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初选入围作品进行复评和终评,最终确定获奖作品。
四、丛书征订
《第二届江苏省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一套五本,为方便学生阅读和参赛,特推荐按年级进行征订。建议征订内容如下:二年级学生订阅《长翅膀的校服》,三年级学生订阅《爱笑的“倒霉鸭”》,四年级学生订阅《向着阳光奔跑》,五年级学生订阅《飘扬的黄哈达》,六年级学生订阅《十八岁有多长》,七年级学生订阅《飘扬的黄哈达》,八年级学生订阅《十八岁有多长》。
为了让家庭贫困的学生也能读上该书,以大市为单位,由我社各免费赠送50套(250本)图书,优先供贫困生阅读参赛。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2014年4月18日
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征订单
订阅单位(盖章):
联系人:电话:
第二篇:我与美德有约
我与美德有约
最近我读了《美德少年丛书》的事迹,那一则则故事如同冰清玉洁的荷花在我脑海中绽放。其中有一朵最为璀璨、耀眼,那就是江苏省徐州市中央工艺美院附中初二(4)班学生小孝星邵帅献髓救母的故事。
是啊,我们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邵帅献髓救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做一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虽然上三年级,但我从小就很孝敬父母。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洗碗、叠被子、洗袜子等等;我还坚持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学习放心。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打扫卫生、一起锻炼,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由于我的孝心加上努力学习,那次感恩征文《我给爸妈洗脚》得了省一等奖呢!在重大节日,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爸妈过生日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让他们开心。为了不辜负爸妈对我们的期望,在学校我听老师的话,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身边的同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
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对父母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一定能做得更好。其实孝敬父母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能让爸妈欣慰,高兴和快乐。那我们又何了而不为呢?
初二:快乐我的
第三篇:我与美德有约
我与美德有约
如果你是苍鹰,你是否回报过给予你搏击长空机会的蓝天;如果你是鱼儿,你是否感谢过展现你翱翔浅底的流水;如果你是小溪,你是否帮助过装扮出你的灵动窈窕的大山。
——题记
小时候,我淘气地向妈妈撒了谎,我指着我那沾满油腻的小嘴说我从没偷吃过桌上的羊肉串。妈妈谆谆教导我的是诚实,俗气点也就是良心。于是,在每次犯错误时,我都是拍着我稚嫩的胸膛承担。
懂点事了,我毫无悲伤的举着我考的一团糟的成绩单时。爸爸的批评就在让我明白羞耻心。于是,我在学习上与同学你追我赶,有了动力。
在默默无语的中学时代,我自己明白了责任心。
母亲一如既往地,进厨房中,油烟机发出熟悉的呜鸣。见我过来,便习惯性地抛出了一个微笑。可我分明见到微笑中,夹杂着些许特殊的神情。那担忧的目光,仿佛向我喷吐出孤单的色彩。那丝丝飘挂在耳边的零乱的秀发,也似乎一直拨动着我的心弦。
也许是因为今日我必须一个人生活,母亲几乎收拾了一会儿东西就停下来望一下我台灯底下的背影,我也感觉到那热切的目光。母亲表面上不说,但那整理得比旅行箱更整齐的食物柜足够说明一切。
今日的交通,也像是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的急促,那样的忙乱。我拿起书看着,可眼神却时常飘向母亲的脸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阵地。
夜晚,独自望着灰色的墙壁,直到自然的闭上双眼。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的电话竟然准时得像一调好的闹钟一般催我起床。我做好作业,望着充满诱惑和无比深邃的电视电脑屏幕,仿佛又见到你那缕飘扬的秀发了…… 我转身又看起了课本……
一切就像没发生一样,但这就是我对父母对自己的责任吧!“在人格心理学内,美德的概念是指: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攻击,力量,勇气,自信等,都可称之为美德。当良心、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你的心灵中永远扎下根来的时候,你就会形成一种有道德的个性。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我望着“美德”二字,嘴角裂开了真心的笑容。
苍鹰以双翅回报,映衬天空辽阔;鱼儿以腾跃以感谢,让水流充满生机;小溪以苍翠雄浑以帮助,荡涤山间尘埃。舞动乾坤,万物之灵,岂也呼唤美德之音!
指导老师:陈志超
第四篇:“我与美德有约”征文
我欣赏的那种美德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岗位?
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岸,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中。
有人说:“雷锋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真的离开了吗?不,没有!虽然他的肉体离开了,可他的崇高灵魂却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的美德之花开遍中华大地。
你看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感人事迹有很多,谭千秋舍己救人,王洪发舍亲救人,他们在生与死的选择上,毫不犹豫地把生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事迹可歌可泣,他们就是“雷锋,是时代前进中的“雷锋“。
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老师把自己的知识和道德力量传播给莘莘学子们;工人农民们用自己的汗水描绘着祖国的蓝图;警察叔叔们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守护着人们的和平、安宁……他们也是雷锋。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却很难”同学们学习雷锋就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帮别人捡起丢在地上的文具盒,帮别人找寻丢失的东西,帮别人提起沉重的行囊,这就是雷锋精神,这就是雷锋美德。
同学们,让我们与文明握手.向雷锋同叔叔学习,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翻不平凡的事吧!
我与“尊老爱幼”同行
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记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姥姥去北京旅游,一件传统美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天,我们准备乘地铁去游玩,一到地铁站,那里人山人海,非常拥挤。我们上了地铁,里面早已经没有座位了,我们都只好站在那里,姥姥年纪大了,站的非常吃力,爸爸妈妈左看右看,想找一个座位让姥姥坐,可是周围已经没有座位了。这时,只见一个年轻人站起来主动给姥姥让座,但是,姥姥怎么也不肯坐,年轻人没办法,就假装接了一个电话,然后说自己到站了,就往后走去。周围的人看着姥姥,谁也没有抢那个座位,甚至也帮着劝说姥姥坐下。在爸爸妈妈和周围人的说服下,姥姥终于坐下了。我们在心里都非常感谢那个年轻人,他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愿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好风气能得到更多人的重视,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美德少年
生活中处处有美德,宽容是一种美德,勇敢是一种美德,自律是一种美德,勤奋是一种美德,团结是一种美德,坚强是一种美德,文明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种美德,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俗话说得好“美德就像一朵花,美德少年人人夸。”在我的身边也有那么一位美德少年。
这位美德少年就叫做——童欣宇。童欣宇是我们班的班长。童欣宇非常乐于助人。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不慎将语文书弄丢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童欣宇将自己的语文书借给了他,那位同学对童欣宇说:“你的书给我了,那你怎么办?”童欣宇不慌不忙的说道:“没关系的,我自有办法。”接下来的课,童欣宇都是和他的同桌一起合看的。第二天早读,童欣宇拿着一本旧书在读书。下课后,我打开旧书一看,封面已被撕裂,书页上角向里翻,书脊线断了,并且少了两页……
童欣宇不仅乐于助人,而且是个勤奋的人。童欣宇的成绩非常的好,总是名列前矛,这都是因为她的勤奋。每当我们在课余时间玩耍的时候,总能看到她在座位上安静地看书学习。记得有一次,老师让她写一篇征文,童欣宇只有一有空就会坐下来开始写。过了几天她将征文给了老师,只见纸上斑斑点点,有很多涂改的痕迹,可见童欣宇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呢!
这就是我的同学童欣宇,是值得我学习的美德少年!
我身边的美德故事
三(3)苏文静
在我家楼里住着一位张爷爷,他那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传统美德事件,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我家从平房搬进了楼房。楼里又脏又臭,小山似的垃圾就堆在楼门口,夏天的时候回引来许多的蚊子,自从张爷爷来了,小山似的垃圾堆不见了,而且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经常打扫楼道,还在楼门口对面的花坛里种上了一些美丽的花朵,这样不仅使小区增添了光彩,也美化了环境。像这样的张爷爷为人民服务的小事真是数不胜数。
记得,有一次,放暑假的时候,当我翻开作业本正要写作业时,可我怎么也找不到我那新买的自动笔,我翻遍了抽屉怎么也找不到了。妈妈说:“你想一想,是不是刚才收拾抽屉时,把笔和废纸一起扔了,你赶快到一楼旁边的垃圾堆看看。”于是我找了一根棍,急忙跑到一楼垃圾堆里翻来翻去,正巧张爷爷看见了,问我:“你在找什么?”我也没回头说:“笔。”于是张爷爷马上把我手上的棍夺过来,翻了几下,也没找到,只见张爷爷在垃圾堆旁左翻右翻,也没找到,我说:“张爷爷,别找了,不要了。”“别着急,马上就找到了。”垃圾堆里很脏,我直往后退,可见张爷爷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似的,在那儿找了一会,终于帮我找到了,我对张爷爷说:“谢谢张爷爷!”张爷爷张着又黑又臭的手笑着说”“不用谢,快回去写作业吧!”
张爷爷为人民服务的小故事数不胜数,他那慈祥的面孔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传统美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城市里有
许多有着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人,他们就像煤一样,燃烧了自己,无私的奉献,心甘情愿的把温暖献给人类。
我喜欢,敬佩张爷爷和那些像煤一样的人。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张爷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我永生难忘。
发生在我身边的美德故事
三(3)陈轩宇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乘公交车去外婆家。上车时公交车上已经挤满了人,还有人在车上抽烟,外面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地面、晒进车厢,仿佛要将人烤出油来似的。
这时,我既被难闻的烟味、汗味熏着,又被火辣辣的太阳烤着,简直憋得都快受不了了,我前后左右地看,真想找一个空位子坐一下。正在这时,我后面坐着的一位阿姨对我喊:“小朋友,小朋友,你来坐我这儿吧。”我正在犹豫时,阿姨一把将我拉到她的座位上坐下,然后微笑的对我说:“小朋友坐吧,我一会就要下车啦。”我马上说:“谢谢阿姨!”。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站了,下车时,我看见那位阿姨并没有下车,而是站到车厢前面去了。
啊!她是多么好的一位阿姨呀!她有着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我们应该向这位阿姨学习。
第五篇:我与美德有约》读后感
我与美德有约》读后感
《我与美德有约》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模拟外交官》,书中的一个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故事,如:《义卖》、《一个都不能少》、《多面手》„„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多面手》,故事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陈颖琪是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每到假期时,她总会和几位同学到敬老院替老人们表演自编的节目,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替老人们洗头,剪指甲,整理床铺,打扫庭院。
陈颖琪不仅有爱心,而且学习也非常好,每次考试总是在班级的前五名。同学们都很信任她,从三年级开始,她便开始“当官”了。被选为大队委员,到了六年级,担任大队长的职务。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应该以陈颖琪作榜样,学习她乐于助人,热情善良的精神,做一个美德少年。
同学们,你们读过这本书吗?如果还没有,赶紧去读一读吧!我相信你一定会被这本书吸引,一定会被书中的人物所感动!
初一:张俊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