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对于处于基础地位的广大农村来说,任务则更加艰巨,意义也更加深远。因为,目前大多数农村还比较落后,各种问题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多,直接
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从我区情况看,高新区成立一年多来,共发生19起集体上访,有16起发生在农村,占总数的84.2,有12起是反映村干部廉洁从政方面问题的,占总数的63.2。除少数几起属无理取闹外,多数都是因村干部的法制观念淡薄、党性观念不强、损害了群众利益造成的。表现之一,是有些村干部理论和政策水平不够高,理想和宗旨观念有所淡薄,不愿做或不会做群众工作,为追求政绩,对群众缺乏说服教育和耐心疏导,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明知上级规定不允许,也敢为之,甚至以身试法。表现之二,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够高,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得不够多,在驾御市场经济和维护农村稳定上本领不够强,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办法不多,与群众的要求有很大距离,群众对此有意见。表现之三,有些村干部作风不民主,决策不规范。有的村党支部很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平时也不安排党员学习,村里大事小情都是村支书说了算,从不与党员和村民代表商量,党员和村民代表在村里起不到应有作用。有些村干部不善于团结广大党员和群众,不善于解决农村的各类矛盾,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表现之四,是有的村干部财务公开不全面,制度执行不严。应当说,目前各村都建立推行了村级财务公开制度,也推出了村财乡管、取消行政招待费、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等措施,监督力度加强了,也增大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但由于监管不够,造成执行中大打折扣。有的村干部做假账,变通报销不合理费用。有的把不想让群众知道的收支不公布,有的变换开支内容进行公布。表现之五,是少数村干部办事不公,私字当头,缺乏公心,在入党、参军、人员使用等问题上,首先考虑亲朋好友。造成个别村的村“两委”成了父子兵、叔侄帮、翁婿连襟窝,理财小组也是近亲繁殖。群众对此怨声载道,十分不满。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问题,事关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培训宣教力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要以区(县)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为阵地,以培训班为载体,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一是注重培育树立身边的模范典型,弘扬正气,有效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作用;以身边的案例为教材,解剖反面典型,深挖根源,使村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围绕执行《廉政准则》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从农村基层的实际出发,集中时间,把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观念教育、党纪政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为做好各项基层工作夯实思想基础。三是农村是否稳定,村书记是关键。要下大力抓好村书记的教育和培训,让村书记每年至少系统接受一次党的政策、党风廉政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其知法懂法、依法办事意识,提高其法律素质、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让村书记始终绷紧党纪国法这根弦。四是因地制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和载体开展培训活动,把党风廉政教育题材寓于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当中,使教育形式更加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哲理性。通过广播电视、简报、专栏、黑板报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使农村党员干部学会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和自己,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自觉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二、健全民主管理和决策工作机制
一是要坚持和完善村级党组织“两推一选”和村民委员会依法直选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基层领导班子集体议事规则,进一步落实党内监督制度,认真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切实加强基层班子内部的监督。确保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防止由“一把手”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三是积极推行民主管理,扩大基层民主,强化民主监督,依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在换届选举、公益事业、项目承包等方面,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让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保证群众依法行使选择权,监督权,减少或避免干部滥用职权。进一步完善“村务”和“财务”公开,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及时公开,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抓好收支两条线,落实完善村级财物乡镇托管、民主理财、取消村招待费等有效制度措施,加强乡镇对行政村的管理与监督,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风气,花好每一分钱,办好每一件事,严禁私设“小金库”,坚决制止和反对暗箱操作,铺张浪费。实行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按
照有关规定,对村主要负责人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同时,每年由乡镇纪委牵头,组织乡镇财政、经管等单位对各村财务进行审计。以达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四是落实村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责任意识。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乡镇党委每年要安排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两委”班子开展述廉评廉制度,推行村主要负
责人年初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报告工作目标,年底报告任务完成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债权债务增减情况以及本人廉洁自律情况的制度,由党员、村民代表评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加强基层信访工作
建立健全区(县)、乡(镇)、村三级信访网络。特别要切实加强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乡镇信访室功能。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乡镇主要领导阅批来信、乡镇领导干部公开接待来访制度。坚持把解决信访问题与保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章立制、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四、加强监督检查
县乡要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使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要重视发挥乡镇纪委对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充分发挥群众舆论的监督作用。要增强主动监督意识,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事中监督。监督检查的重点是: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落实情况,包括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情况、村党员干部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五、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规定
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农业税征管,全面实行涉农收费许可证制度、公示制度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强化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同时,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退耕还林、计划生育、扶贫开发等各项政策落实,促进农村全面发展。采取区(县)乡村三级联动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进程,使村级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土地承包、村民自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步入正规化轨道。
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通过案件查处警示人
以查案为突破口,依法依纪从严从快处理农村少数违纪党员干部,特别是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以一儆百,取信于民,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不正之风问题,要重点加以解决,使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并通过个案剖析、案件通报等形式,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对发生因不负责任或失职而引发的重大集体上访,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而从根本上维护农村稳定。要认真落实乡镇办案工作责任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支持办案,直接过问有影响、群众关注的案件,并在人员、经费上提供保证。乡镇纪委要有访必接、有案必办,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结果。要研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办案方法和改善办案手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二篇:做好信访工作,夯实和谐社会基础
做好信访工作,夯实和谐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实现我们党执政的历史使命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就信访工作而言,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信访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转变信访工作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处理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思想基础。在信访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上访人为中心,牢记党的为民服务宗旨,用深厚的感情、务实的态度和公正的处理赢得群众的满意,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处理好信访问题的实质,在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在于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在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有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帮助信访群众解决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有利于更好地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夯实党的群众基础,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破除以往那种信访工作是“二线”,是“平事、挡事、压事”的观念,确立抓信访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抓信访就是促进改革发展的理念,抓信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群众信访问题调处的具体工作中,把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减压阀”、理顺群众情绪的“调节器”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纽带。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下岗职工、移民征地问题以及需要救助的贫困人群的信访问题,及时纠正侵犯群众利益的问题,对存在利益纠纷的必须给予公正调处,对利益要求合理的必须千方百计给予满足,用维护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在群众上访中,有理有据的是大多数,有的虽然行为偏激,但要求可能是合理或部分合理的,真正无理取闹的只是少数。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群众要求过高、言行偏激就否定群众的正常上访,更不能把上访群众看成刁民,对信访问题推、拖、顶、挡。各级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同志,一定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认认真真处理好每一个上访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畅通渠道,建立完善的接访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乡镇和县直部门在处理矛盾和问题久拖不决,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受访渠道不畅通,许多群众找不到解决问题的人、找不到管事的门。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的做法是,从建章立制入手,全力畅通信访渠道:实行县级领导信访接待日每周一次制,接待时间、地点、人员及分管工作提前通过媒体和公开栏向全县公布;实行电话接访制,县乡各级领导把自己的办公电话和联系方式向群众公开,使群众能随时和领导联系。乡镇村开展了“调访一体化”工作。我县共成立城市信访社区办公室42个,乡镇调访办13个,村调访室140个,配备专兼职调访员420名,调解案件845件。实践证明,建立“调访一体化”工作机制是当前解决基层信访问题的有效方式,有利于解决基层缺少专业信访干部调解员等条件的缺限,整合各方面的有效力量,切实加强基层信访工作。“调访一体化”工作机制,直接深入了村屯,能够在乡镇和村两个层面上,把信访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全面承担辖区内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实现矛盾纠纷的排查、预防、接访、调解、处理的有机衔接和一条龙运作,解决一些基层单位信访工作缺位断档问题,化解当前社会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在维护基层稳定上形成优势互补,构成一道坚定的防线。信访渠道畅通了,广大群众苦有处诉、事有人管、问题有人解决,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也拉近了。
强化责任到人,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由于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一些领导干部和信访工作人员对群众来访不负责任,拖延、推诿甚至不予理睬的现象时有发生,结果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还往往使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大,造成严重后果。在这一问题上,我县敢于动实招、抓落实,建立起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先后出台了《信访案件办理规定》、《突发群体性事件紧急预案》、《关于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等文件。针对实际情况,成立了处臵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措施,如属乡镇管理范围内的要求乡镇主要领导接报后必须在40分钟内赶到现场,县级领导必须1小时内赶到。对不负责任、故意拖延推诿而引起群众不满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因不负责任而导致事件恶化、出现严重后果的,严厉追究领导干部及信访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甚至法律责任。
深化领导下访制度。实行下访和矛盾定期排查制,县乡主要领导每月都要深入基层,使矛盾能及时被发现并解决。领导下访接待群众,是深入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举措。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有利于进一步畅通与基层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有利于面对面地检查督促基层信访工作,有利于发现倾向性问题,深化规律性认识。要认真 总结和长期坚持领导下访制度,通过作示范、抓督查,推进信访工作责任制的落实;通过讲政策、教方法,带领和推动各级干部处理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
建立信访预警机制。一方面要强化信息报送制度,为超前介入,就地化解争取时间和主动;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不稳定因素摸排定期上报制度。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做到超前防范,确保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特别注重把带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否则,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就会无的放矢,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久而久之则小矛盾会演变成大问题,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加大初信初访的处理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教育疏导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立足于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高初信初访的一次办结成功率和就地稳定率,从制度上预防和减少重复信访。
建立劝返应急工作机制。群众上访或是因为利益受损、或是对某事不满,或是对政策不理解,如果不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达不到一定的目的,他们是不愿意回去的。为扎实做好劝返工作,要组建应急劝返工作小组,完善应急处臵工作预案,一旦发生较大规模的越级集体访或异常访事件,能快速反应,迅速处臵。
完善信访处理终结制。定期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律师、新闻媒体等有关人员,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对疑难信访案件实行公开听证。对经听证会研究,确定为无理上访的,予以终结处理,及时报上 4 级业务部门备案,今后如就相同问题再到县级各信访部门上访的,不予登记处理。
信访工作是检验党和政府部门工作成效的一面镜子,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怀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健全工作机制,讲究策略方法,提高我们解决群众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构建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就一定能够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而为嫩江的经济发展建设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夯实基础建设构建和谐企业
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企业
襄樊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襄樊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于1966年4月成立,是国有公益性企业。在市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总公司党委的带领下,公司认真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努力在稳定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公交企业等方面下功夫,为树立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公司荣获 “2009湖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009 湖北省劳动保障诚信单位”、“省一类工会企业”、“2009襄樊市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落实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高度重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公司始终坚持“统筹员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用工理念,以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快乐、从企业发展中享受实惠“为企业愿景,高度重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总经理水波同志任组长,工会主席秦淑芬、总经济师李晓芬、总会计师熊萍英等同志任副组长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委员会,协商代表还有来自营运生产、后勤保障、人力资源、计划财务、企业管理等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员工代表,全方位关注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各种因素,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保障员工的工资收入随企业的效益同步增长,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企业的科学、快速发展。
二是依法依规订立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为了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实行的是全员劳动合同制。与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为100%。按照《工会法》第二十条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并将集体合同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合同依照国家法律、规范就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
1基础上签订,并且按照合同的条款,每月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从未发生过无故克扣和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得到了员工的信赖和相关部门的肯定。为了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签订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
三是依法保障职工的休息休假制度。按照《劳动法》规定,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和岗位的不同,实现标准工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并报市劳动部门进行审批。标准工时工作制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公司保证职工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特殊情况下,确实需要加班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标准发放加班工资,法定休息日安排加班的,按300%的支付工资报酬。并对病假、事假、探亲假、婚假、孕假等休假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四是依法为员工缴纳五项社会保险。每月10日之前公司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五项社会保险费积极缴纳到位。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五是建立劳资矛盾处理有效机制。为妥善处理职工劳动争议,保障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确保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坚持职代会制度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一是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职工民主管理的主要体现,为切实保障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上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总公司工会严格按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职代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2010年2月6日,召开了七届四次职代会,审议通过了行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并制定了新一年的工作目标,总公司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责任状。会前、会中共收集合理化建议20条,其中营运生产类4条,后勤保障类9条,企业管理类7条。为使好的建议得到落实,会后,职代会工作人员将提案交由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签署意见,并进行落实。提案落实情况在公交信息和各基层单位企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布。在职代会中,全票通过了总公司制定的《员工奖励处罚规定》、《安全管理规定》、《营运服务管理规定》,“三项制度”与2010年2月20日正式出台实施。2010年8月21日,公司召开了七届五次职代会,大会以举手表决方式一致审议通过了《2010年员工调资方案》。职代会的召开,充分发挥了职工大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能,通过职代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了职代会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作用。
二是落实企务公开制度。企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行企务公开工作,强化了企业民主管理,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让职工知情、听职工议情、请职工监督的民主氛围,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保障了总公司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就公司的重大决策、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范围进行公布。公布的内容涉及到总公司全年、半年的营运、生产情况、招待费使用、医药费支出、公积金、养老金交纳情况、水电费收缴情况、领导干部的工资奖金分配、安全事故费支出情况,以及对七届四次职代会中职工代表提出的提案在公交信息和各基层单位企务公开栏中进行了公布,增加了公司决策的透明度,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使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抓好安全生产做好职工劳动保护
总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努力为职工创造案发前的工作环境,提供安全工作条件,并要求各下属单位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和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建立了总公司、各单位和部门、线路路队或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为了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公司实行劳动保护监督机制,要求各下属单位和部门必须制定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职责,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切实履行安全职责,落实督促检查制度。安全岗位职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必须上墙,悬挂必须整齐醒目,要建立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并负责对本单位和部门劳动安全保护制度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协助本单位和部门领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处理本单位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
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员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总公司安委会按照本规定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究和处理。
四、创新企业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有先进的文化作支撑。公司创建了“讲感情、讲规矩、讲实干”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使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士气普遍高涨,企业凝聚力大大增强,为建设和谐公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大力培树先进典型,激励职工争先创优。公司每年都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十大岗位标兵”和“劳动模范”,对当选的劳动模范、岗位标兵、总公司召开表彰大会对他们进行了隆重表彰,在《襄樊日报》和各大公交站点上进行了大力宣传,组织劳模、标兵等外出旅游。通过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鼓励各类先进典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弘扬了正气,鼓舞了士气,调动了广大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通过几年来公司“讲感情、讲规矩、讲实干”的企业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关心职工、职工心系企业,营造了浓厚的和谐工作氛围。公司“27路党员文明示范线”就是在这种浓厚的和谐氛围中产生的。“27路党员文明示范线”目前是全省公交战线上树立的一面旗帜,成为我市窗口行业的典范,并荣获“移动杯”“2010感动襄樊十大道德模范”的称号。
五、切实为职工做好事增强企业凝聚力
长期以来,公司着眼于小事、实事,春风化雨,以情感人,让职工充分体会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坚持做到“两个必须”,即;职工有生活困难必须帮;对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春节期间必须访。职工李礁因肾衰竭住院,需换肾,两个月的住院治疗,花掉了李礁家所有的积蓄。李礁的父母是下岗工人,巨额的治疗费用对他家庭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能让李礁继续接受治疗,挽救其年轻的生命,总公司号召全体职工伸出援助之手,为李礁同志捐款,公司班子成员到家里和医院看望李礁,把党委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
职工心中。
在了解到不少基层驾驶员从事公交工作几十年,子女就业困难,总公司召开班子会议,规定企业职工子女可优先进入公司工作,目前,父子同开一辆车、夫妻同跑一条线已成为公交公司的一大特点;当得知部分职工家庭条件困难,子女入学难的情况后,积极协调学校的关系,最终为职工子女办好了入学手续。人们常说:越是节假日,公交职工越是忙,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考虑到公交工作的特殊性,暑假期间组织职工子女在读初、高中生到武汉几所名牌大学参观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职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依法维护职工的权益,才能使企业健康的发展。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励,不断加强劳动关系调整,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而努力奋斗。
二0一0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四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郑大力
村级党组织处在农村社会生活的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和带领党员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如何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很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当前村级党组织构建和谐农村的基础
以顺德区北滘镇西滘村为例:西滘村位于顺德区北滘镇西部,距北滘镇区2.5公里,佛山市区18公里,广州市区2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4.967平方公里,下辖桥东、桥西、伍坊、清沙4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5042人,外来暂住人口4300多人;耕地总面积4989.8亩;辖区内现有企业70多间。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3.7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4亿元,农业总产值0.8亿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1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7700元,人均股份分红1200多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物业租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从事农业生产、股份分红、物业出租、外出打工等。村党支部委员5人,平均年龄为39岁。村委会委员4人,两委交叉任职率100%。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34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下辖桥东、桥西、伍坊、清沙4个党小组。
(一)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基本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农村提
供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结构已由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如西滘村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3.7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只有0.8亿元,占21.2%。二是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西滘村户籍人口5042人中,有劳动能力(18至60岁,其中女为55岁)的3152人,只有892人在农村从事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种植等现代农村生产,其余72%的劳动力都从事非农产业,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西滘村积极扶持农民参加城乡住院合作医疗保险、门诊合作医疗保险,生病住院有报销,门诊看病只需2元;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活动,2006年通过了广东省卫生村考核验收;募捐到慈善基金200万元,对弱势群体建立长期和临时帮扶制度,对五保户、病困党员等定期慰问,每年还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一定资金,对党员的党龄进行补助,让党员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组织基础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通过换届选举、先进性教育、固本强基工程和“三级联创”等载体,村级党组织构建和谐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如西滘村党支部,2003年通过党员选举,组成了以李锡基为书记的党支部,支部一班人积极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发展经济,工农业生产总值每年都以7.5%以上的速度增长,党员群众的经济收入、集体经济、股份分红等每年都有10%以上的速度提高,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组织基础。
(三)农村党员奔康致富的模范作用增强,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骨干力量
“农村发展快,全靠党员带”,构建和谐农村,必须发挥农村党员主力军的作用,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奔康致富。广东美的集团的总裁何享健先生是西滘村人,大力支持家乡建设,仅去年就在村慈善事业、创建广东省卫生村、慰问孤寡老人弱势群体等方面投入230多万元;西滘村的其他党员,如何顺标、陈少海等,或是自己办企业,或是与人合伙做生意,个人资产过百万元,跨入先富行列,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骨干力量。
二、构建和谐农村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村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出新要求
1、对村级党组织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征地问题、治安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利益分配问题、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等,都涉及到复杂的利益调整,解决难度大,对村级党组织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农村新的不和谐,引发群体性事件。如2004年1月,西滘村发生了部分村民聚集、围攻村委会的事件,导火索就是佛山一环路征地款、土地租金和慰问金等利益分配问题。
2、对村级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是建设和谐农村的根本,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基础。农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土地、电力、信息、交通等因素制约,增长乏力,发展后劲不足。如西滘村,70多间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用尽了村的土地资源,而土地租金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集体经济增收难的问题比较突出:04、05、06这三年,村工农业总产值增速逐年下降,从04年9.4%,05年的8%,到06年的5%;人均股份分红每年只增加200元,从04年800元、05年的1000元到去年的1200元,增长速度与党员群众尽快富起
来的愿望差距很大。每年路灯安装、村道改建、小学幼儿园教学设备更新等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投入三、四百万元,而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二百多万元,对村级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3、对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西滘村党支部中的企业主、产业工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青年党员,离村工作生活,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多;留在村居的老年党员,主要靠出租祖屋讨生活,他们对党组织的依靠有所弱化。因此,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密切同党员群众的关系,对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4、对村级党组织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农村的各种资源呈现多元化,有党组织、村委会、股份社,还有工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团组织,有的还有各种行业组织、经济组织、中介组织、自治组织、公益组织等,如何整合这些社会力量和资源,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的合力,对村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考验。
(二)构建和谐农村使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遇到新情况
1、村级党组织的传统设置模式遇到了新的情况。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在行政村设支部,在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设党小组,将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党员、企业中的流动党员、在职党员及60岁以上的党员等设置在一个支部内,人数较多,不利于支部活动的开展。如西滘村党支部有党员134名,每次活动都因活动室空间有限,部分党员只好坐在外面。
2、村级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方式遇到了新的情况。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农村党员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流
动党员逐渐增多,对这些党员的管理难以到位。有的是外出多年联系不上;有的长期不交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也放任不管,怕得罪人失选票。每年召开支部大会时,生病、身体不好的党员来不了,外出的党员一时召不回,人员集中难。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部分党员成为企业主、产业工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将他们与老年党员、流动党员、学校幼儿园及村委会等党员编在一个支部内,共同语言不多;加上农村党员的个性需求明显,采取的“一刀切”教育内容和“一锅煮”的教育方式,只局限于传达上级精神、读文件、看影碟等,对党员缺乏吸引力。
3、村级党组织的职能设置遇到了新的情况。目前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社)的运作方式,制度规范不明确,各自管理边界不清晰,人员任职没有交叉的,都声称对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管理权,书记、主任、股份社经理谁也不服谁,谁说话都不算,“三权分立”;而人员任职交叉的,书记兼主任、股份社经理的,则是一人独大,办事武断,家长式领导。同时村工作人员编制没有制度规范,任意设置,重复设置,村委会、股份社都有会计、出纳,一个村的工作人员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如西滘村,有工作人员23人,还有22人的治安队),加重了村集体负担,削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三)构建和谐农村对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要求提出新挑战
1、对农村党员的党性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受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有些农村失地党员,埋怨情绪大,思想较为消极;有的生活困难党员,由于得不到党组织的及时关怀,党性观念、党员意识逐步淡化,理想信念动摇,对生活前途感到迷茫,甚至产生自卑、消极心理;还有的党员由于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就基本丧失组织原则,对党的农村政策说风凉话,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利用派性、家族、宗亲势力与组织对着干。如西滘村,每当进行土地发包、宅基地招投标、厂房招租、两委选举等时期,都会有少数党员群众反对,有的还向上级单位写匿名信,干扰“两委”的正常工作。
2、对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与构建和谐农村的要求有差距。如西滘村党支部目前有党员134人,60岁以上的党员62名,占46%;35岁以下的党员只有28名,占28%;平均年龄超过60岁,71%的党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3、对农村党员后备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滘村有户籍人口5042人,党员134人,仅占总人口的2.66%。经过多渠道培养,近三年来每年只有2—4名积极分子入党,大部分有本事、有能力、素质较高的优秀青年,都外出打工、做生意,党组织看不见、管不着、培养不上,加上有的农村青年只顾自己埋头发家致富,政治上无所追求,使村级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遇到了困难。
三、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抓好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
1、选好村级党组织书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领路人。要结合换届选举,按照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即充分发扬民主,又要防止农村派性、宗亲、家族、黑恶势力的干扰,注重把那些经济发展思路新、致富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民主作风好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要拓宽选拔渠道,积极从本村的经济能人、先富党员以及回乡大学生、乡镇企业职工、复员退伍军人等党员中选拔党组织书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政治保障。
2、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党组织具有高超的建设和谐农村的能力。要积极从村级后备干部中提,从致富能手中选,从乡镇干部中派,真正把党员群众信任、干净干事、愿意为党员群众服务、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选进党组织班子,集中力量,凝聚智慧,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3、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为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制度规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各种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既防止过度民主,议而不决,又防止家长式领导,独断专行。要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借十百千万干部驻村的时机,搞好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构建和谐农村的骨干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树立党组织的形象和权威。要加强对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其他组织的领导,支持这些组织根据各自章程依法开展活动,凝聚构建和谐农村的合力。
(二)创新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方式
1、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实力雄厚,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的特点,市、区、镇、村四级联动,强力推进党员人数在100名以上、硬件条件较好的村成立村党委、总支,自然村、村民小组党员人数超过3名、具备条件建立党支部的,要单独成立党支部,实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纵向延伸、工作重心下移,完善组织网络,筑强战斗堡垒。
2、改进党组织的组建方式。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行业分布等特点,本着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对
规模较大、条件成熟的实行属地设置与农业产业链设置相结合,分类别设置老年支部、流动支部、行业支部、临时支部等,改变过去“支部是个筐,什么类别党员都往里面装”传统粗放设置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吸收力。
3、实行新的编组形式。要根据党员的技术专长、从事行业、所在经济组织以及党员的流向等,把党员的个性需求与组织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坚持小型、灵活、分散的原则,把有共同语言、爱好、特长,有相同或相近交往、生活方式的党员,编成一个或若干个党小组,使农村党员各得其所,各尽所长,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每次换届选举后,要充分利用市委党校这一阵地,抓好村级党组织书记、支部成员的培训,打牢思想基础,提高为党员、村民服务的综合素质。要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通过集中辅导、分散自学与电化教育相结合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法规,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强化构建和谐农村的观念。要结合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采取专家学者巡回辅导、党员能人结对帮学、典型示范引路、参观启发提高等方式,就地培训农村党员,提高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
2、加强党组织的后备队伍建设。要将那些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愿意履行党员义务的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种养能手、先富能人、村民小组长等35岁以下优秀青年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建立重点帮扶机制,指定专人培养教育,激发政治热情,变等待入党积极分子自然成熟为主动上门教育启迪,促使其尽
快成熟,改善农村党员的结构。要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严格落实发展党员责任制、公示制、票决制,切实保证农村发展党员的质量。
3、顺畅党员队伍出口。通过各种组织措施,对三、五年联系不上,不履行党员义务,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利用派性、家族、宗亲势力与组织对着干,丧失了组织原则,带头上访闹事的党员,分批分期严肃处理,疏通出口,纯洁党员队伍。
(四)强化农村党员的管理机制
1、健全党的组织生活。要按照《党章》要求,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党内和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加强先进性建设,广泛开展党员评议支部成员和群众评议党员活动。要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从、根据党员的政治觉悟、工作能力、文化程度、身体条件,把党员安排到民主理财、计划生育、创建文明村卫生村及各种公益事业建设中去,促使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创新农村党员管理办法。要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将党员的基本情况、特长和技能、教育培训、就业、参加组织活动情况等进行全面登记,使农村党员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外出报告制度,要求党员外出前向党组织报告登记,及时发放流动党员证。建立党员跟踪管理制度,及时与外出党员所在地或工作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要求党员通过各种方式与党组织保持联络,定期汇报在外地的思想工作,注意查看党员在外地过组织生活的情况,加强跟踪管理。实施信息化的动态管理,完善农村的《中国共产党党务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数据,完善党员、党组织基本信息库,实现农村党员实时、在线和动态管理,推动农村党员管理上新水平。
3、建立健全激励保障制度。构建和谐农村,既需要村级党组织、党员讲大局、讲义务、讲奉献,又要创新机制,给予必要的激励,激发党组织、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树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典型,大力开展评比“五好党组织”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活动,增强政治上的光荣感,调动积极性。要结合村级集体组织的经济发展,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按贡献大小定报酬。要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对党组织推行的涉及到党员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召开党员大会,让党员有一个参与的渠道、一个说话的机会、一个管事的空间,激发党员的责任感。要帮助解决好农村党员的实际困难,利用七
一、春节等时机,组织力量对农村病困党员、老年党员进行慰问,有条件的如西滘村党支部,还对党员的党龄进行补助,让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四、村级党组织在构建和谐农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和谐农村建设
构建和谐农村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保证,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构建和谐农村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村级党组织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发展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用活资源,走工农互促、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之路,采用土地入股等方式,大力发展工业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带动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要带领党员群众全民创业,支部成员、党员要带头致富,自己先富起来,对群众进行
示范引导,结对帮扶,先富带后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致富路上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二)以发展民主完善村务管理促和谐农村建设
民主是和谐农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村级党组织领导力的民意基础。要强化党内民主,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从制度上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保障,通过召开支部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员意见,集中党内智慧,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构建和谐农村贡献更多的力量。以公开促民主,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推行民主理财、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完善村务管理,提高村级党组织推进民主政治的能力。上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规范、监督,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以发展民主完善村务管理促和谐农村建设。
(三)以加强服务改善农民生活促和谐农村建设
构建和谐农村,关键是要维护、平衡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公正、公平,农村才能和谐稳定。要牢记党的宗旨,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等民心工程,不断探索为民服务新途径,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络,积极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先富党员帮困难群众等各种主题活动,为党员服务群众搭建有效平台,将党的宗旨转化为每个党员的具体工作和实际行动,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信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农村合作医疗、贫困群体等生活问题,使村民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建设美丽农村,实现千年和谐梦想。
(四)以化解农村矛盾维护稳定促和谐农村建设
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前提,是农村和谐的基础。村级党组织处在第
一线,直接面对大量复杂的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和艰巨。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学习教育,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处理矛盾,向农民群众讲清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处置合理诉求,理顺情绪,自觉支持农村改革和党的农村政策,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消除农村不和谐因素。建立综合治理网络,制订突发应急机制,动员农村各方面的力量,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作者系市委组织部驻顺德区北滘镇西滘村干部)
第五篇:如何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之我见
如何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之我见
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近年来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践经验,本人认为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密切党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越是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反腐工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监督力度,防止各级干部在经济建设中出问题,促进农村基层安定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格局。如何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牢固的防腐阵线?我认为,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党员带头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传统美德,分清是非、辨别美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抓好党纪法纪教育。要求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提高依法行政、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抓好典型教育。要发现、树立、培养一批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使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利用反面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使村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二、健全制度,逐步形成科学、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明确责任分工,县、镇、村(社区)层层签定责任状,严格责任追究。
(二)建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明晰资产产权,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并纳入村务公开内容,规范农村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建立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接受群众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三)狠抓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尤其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中的重点,并要认真检查、督促落实。
(四)定期召开质询会。坚持每季度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召开质询会,认真回答代表们对本村的项目建设和村务公开等方面提出的有关问题,并认真加以切实解决。
三、多管齐下,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一)强化党内监督。将廉政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向村级延伸,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强化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的监督,着力抓好对村(社区)“两委”“一把手”的监督;强化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监督,提倡党支部书记通过民主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全面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一肩挑”。镇党委将党风廉政建设列为界中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对村党支部和
村委会成员村干部进行考核评估,切实保证党风廉政建设的稳步推进。
(二)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村“两委”干部任职期满或调离岗位时,要组织人员对其任职期间的工作及其它方面的情况进行审计,给予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畅通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专项举报箱、村级信访联络员等途径,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强本固基,建立健全农村基层队伍任用机制
(一)加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要把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公道正派的高素质人才推选到两委会班子中,同时,对经常出现问题,工作不力,责任心不强的村支部书记要及时更换。
(二)建立廉政任用考察制度。在选任村委会干部前,要对提名人选进行全面的廉政考察,坚决杜绝思想不端正、作风不良、有劣迹或者有贿选、搞非法组织活动的人到村干部岗位上任职。
(三)大力培养后备干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人才是关键。要着力培养发展一批业务素质强、政治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的农村党员加入到村干部的队伍中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市)党委是关键,乡(镇)党委是基础。作为我镇来说,要充分调动村(社区)的积极主动性,让村(社区)真正发挥纽带和中枢作用。
首先,要建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把廉政教育、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内容作为村(社区)干部指导村(街)组工作的重要方面,纳入对村(社区)干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年终考评实施奖惩。
其次,要提高村干部的待遇。目前,我县各村的干部与市区村干部的报酬差距较大,且没有解决后顾之忧,对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影响。因此,要想办法解决村干部工资问题,真正使村级党员干部安于农村、乐于为民、勤奋工作。
六、严肃纪律,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
对于贪污、侵占等违法乱纪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特别是要将查处农村党员干部严重违纪、影响恶劣的案件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对村干部贪污、侵占、挪用资金等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依纪依法坚决予以查处。纪检、组织、司法等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严肃查处村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该给纪律处分的,就要给纪律处分,该追究刑事责任,就要追究刑事责任,以严肃党纪国法,扫除农村发展障碍,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好转,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农村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