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1:3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第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就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面我来发表下我的见解。

说起中国,我不能不说马克思主义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位是马克思,一个是恩格斯,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他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是这样的,就是代替着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这是他们当时的一个设想,在他们众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成为这样几个中心的意思。一个是未来的社会是物质财富是极大的丰富的,还有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哲学思想,它最主要的哲学思想就是强调唯物辩证法,和谐不是说没有矛盾,而是在解决这些矛盾,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恩和谐,我想这一点,同志们也应该从这样一个方面去理解。

作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来说,从建立新中国之后,就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我们共产党做出哪些努力呢,建国初期,就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解决各党派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级异己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同志们,看一下,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可能年龄大的一些同志,还会记得毛主席说过我们有六亿人口,那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那个时候还提出我们的目标,由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活活泼,这是我们建国之后追求的政治局面。

但是在这里面我们也不回避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以后,领导建设社会主义过程当中,也出现了曲折,比如说犯了阶级斗争最大化的错误,影响了社会和谐,这也是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后来中国共产党自己把它解决了。比如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政治、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个问题,这个错误就克服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把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强调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这和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主张有点接近。从建国以来,到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在邓小平的领导,在江泽民领导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这个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了在全国执政以后,在中国建立一种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样一个路子。

可以说,这十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就突显出来了。

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自此“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国家应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此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是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

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同时,发展也十分需要以和谐为基础,以和谐为条件。不和谐,难以发展。转型期既可以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可以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这一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得从有关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第一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第二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第三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第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在这四点上,有可以有多个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中国共产党对此提出了那些措施来构建和谐社会呢?

1.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

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目前我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约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测算,全国乡级财政要支付的乡公务人员工资、村干部补贴、公共品维护和建设、办公费、困难户补助、债务利息等约2500亿元,而乡镇能够合法获得的财政收入还不到1000亿元,所以只能依靠所谓“创收”和巧立名目向下面收费来维持政权运转,结果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的紧张。

现在穷乡镇和富乡镇财政收入有“土壤之别”,负债运营的乡镇财政估计占全国乡镇的2/3。相当多乡镇困难的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用贷款上缴县级财政)、“买税”(花钱挖其他地方的税源)和“垫税”(用个人或乡镇名义借款垫税)过日子,即便如此很多乡镇还经常拖欠工资。而中央和省级机关周边宾馆,常常住满“跑钱”、要项目的地方政府派出人员。

据专家估计,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因此,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局面,是目前调节基层干群关系的必要措施。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

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

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

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5.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

抓住我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社会抚养系数较低、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劳动年龄人口),两头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人口机遇期”,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30%左右提高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6.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把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从目前的约8%提高到2010年的12%;提高医疗保健和健康水平,把人口的服务医生比例从目前的1.6‰提高到2010年的2.0‰;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7.建立全民的节约型社会

要逐步扭转我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从宏观上打下这些坚实的基础,“不和谐”便会失去其存在的根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在眼前。

第二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里,我谈谈学习《决定》的一些体会。

如何理解和谐社会

要理解和谐社会,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所以古人推而广之,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由此就有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命题。随着百家争鸣的出现,古人对“和”、“和谐”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论语·学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而》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古人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常常把“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理想形态。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运动的、活跃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相反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必须树立唯物辩证的“和谐观”,必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具有生机与活力,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是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战略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必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任何一方面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和谐。比如,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严重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同样,没有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无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者之中第一位的是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人和谐的关键是利益的和谐,核心是建立协调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建立一套保证经济资源高效利用、社会财富不断涌流、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合理分配的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努力使社会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使社会全体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既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借鉴;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我们要正视,要清醒,更要采取积极措施,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理顺利益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不发展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为此,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要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要在改革开放中、在发展中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怎样建设和谐青海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进和谐青海建设,关键在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决定》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各级党委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构建和谐青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加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和谐青海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个领域,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视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矛盾,正视不和谐、不协调的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办实事、求实效上,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

科学发展,促进和谐。青海属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就业率不高,贫困人口比重大,矛盾多,各种利益关系协调难度大等等。要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不断解决造成不和谐的突出问题,统一认识,集聚民意,凝聚民心,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在实际工作中,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我们要加快青海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构建具有地区优势和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工农互动、城乡联动的机制,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生殖健康服务、人居环境改善、人口合理分布等方面的投资,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基础上,搞好人居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和谐青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抓手,重点抓好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工作。要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注重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注重增加向基层和困难群众的投入,努力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沟通协调机制,不断从政策上、法律上、制度上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维护好各族群众生存、发展和民主权利,当前要注重解决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坚持不懈地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事。

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和谐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推进和谐青海建设,要坚持依靠各族群众,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注重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把构建和谐青海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各级组织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善于听政于民、问政于民、谋政于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在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构建和谐青海提供制度保障。

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省份,各民族团结和睦,是构建和谐青海的基础和前提。要继续保持各民族干部群众团结共事、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共同把构建和谐青海的事情办好。要坚持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提倡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团结友爱,增进各民族群众的兄弟情谊。要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的主题,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开展“平安寺院”创建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构建和谐青海的伟大事业。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第三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里,我谈谈学习《决定》的一些体会。

如何理解和谐社会

要理解和谐社会,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原指乐律的调和。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现,所以古人推而广之,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由此就有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命题。随着百家争鸣的出现,古人对“和”、“和谐”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认识,使得古人在设计未来社会时,常常把“和谐”作为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理想形态。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运动的、活跃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相反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必须树立唯物辩证的“和谐观”,必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具有生机与活力,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是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战略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必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任何一方面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和谐。比如,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严重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同样,没有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无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者之中第一位的是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人和谐的关键是利益的和谐,核心是建立协调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建立一套保证经济资源高效利用、社会财富不断涌流、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合理分配的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努力使社会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使社会全体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既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借鉴;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我们要正视,要清醒,更要采取积极措施,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理顺利益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使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不发展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为此,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要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要在改革开放中、在发展中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怎样建设和谐青海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进和谐青海建设,关键在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决定》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各级党委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构建和谐青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使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加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和谐青海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个领域,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视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矛盾,正视不和谐、不协调的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办实事、求实效上,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

科学发展,促进和谐。青海属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就业率不高,贫困人口比重大,矛盾多,各种利益关系协调难度大等等。要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不断解决造成不和谐的突出问题,统一认识,集聚民意,凝聚民心,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快青海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构建具有地区优势和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工农互动、城乡联动的机制,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生殖健康服务、人居环境改善、人口合理分布等方面的投资,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全面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基础上,搞好人居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和谐青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抓手,重点抓好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工作。要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注重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注重增加向基层和困难群众的投入,努力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沟通协调机制,不断从政策上、法律上、制度上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维护好各族群众生存、发展和民主权利,当前要注重解决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坚持不懈地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和谐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推进和谐青海建设,要坚持依靠各族群众,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注重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把构建和谐青海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各级组织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善于听政于民、问政于民、谋政于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在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在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功夫。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构建和谐青海提供制度保障。

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省份,各民族团结和睦,是构建和谐青海的基础和前提。要继续保持各民族干部群众团结共事、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共同把构建和谐青海的事情办好。要坚持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提倡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团结友爱,增进各民族群众的兄弟情谊。要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的主题,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开展“平安寺院”创建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构建和谐青海的伟大事业。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知道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

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

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

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

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拥护。因为它既吸收了人类历史上有关“和谐”思想的丰富养料,又体现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潮流;既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份;既学习和继承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的优秀成果,又借鉴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又以崭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乃至18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蓝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石,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及其内涵

在人类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过实现和谐状态的经历。这种经历或者是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是某一局部地区。正是这些局部地区、某一时段社会和谐的经历,经过不断的量的积累,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探索夯实了前进的道路。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想

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理想社会方案;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创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墨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家各派的主张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和谐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儒家思想中“和”的理念,还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以及墨家思想中的“兼爱”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精神追求。各家各派为人们勾画出的未来和谐社会美好蓝图,也成为后世之人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存在着封建主义的糟粕和浓厚的空想色彩,但其基本的精神追求却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03年12月,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论

西方社会中对富有、幸福、公正、民主、自由为内容的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大约始于两千多年前,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代表的先知们的构想表露了西方先哲对人类和谐社会的早期向往。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西方传统社会开始急剧向现代社会转型,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给西方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失序:政治秩序混乱、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社会生活极不和谐。这种混乱状态引起了当时的许多先进思想家对资本主义文明制度合理性的质疑,空想社会主义者更是明确提出改变旧制度代之以一种新的和谐社会制度。英国的莫尔早在十六世纪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针对16世纪初期的欧洲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他提出了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的乌托邦理想。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对“和谐社会”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傅立叶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那么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当有和谐的秩序,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构建工业与农业、家务与教育、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而易见,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未来和谐社会无疑是指共产主义社会。

源远流长的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土壤,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则是我们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根基。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尽管距离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和谐状态尚有相当长的历史距离,但也正是处在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迈进的过程中。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直把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随即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就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暴露出不和谐的严重社会矛盾,最为突出的是苏共召开的二十大和波兰、匈牙利事件。为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避免出现不和谐的矛盾冲突,毛泽东适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党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没有把上述正确思想付诸实践,但总的看,这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探索是有益的,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78 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探索。(1)领导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党对执政地位的自觉,即从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建设的党,从而纠正了以往对于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2)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3)强调要安定团结。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是,“要安定团结,也要生动活泼!”“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两者是统一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没有矛盾,也不应该有矛盾。”(4)创立爱国统一战线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5)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协调。邓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这个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关系,特别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人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层面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社会指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生活领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即“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并列的关系,这是从狭义角度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层面,即强调的是社会建设的内容。具体包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广义社会指的是与自然对应的,强调与自然相区别的领域,也是与个体对应的,强调作为整体的人类群体关系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狭义)在内的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就是从广义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二个层面。

当然,再微观一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包括人自身的和谐;再宏观一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包括中国与其外部世界的和谐乃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但就其核心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上述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第一层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着重点,第二层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建设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自2005年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就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思路角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1.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项原则中,首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指的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入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的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只有真正把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民各方面的需要和权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作为衡量是非得失、成败功过的标准,才能真正体现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毫无疑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毫无疑问,经济因素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经济发展应当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人类追求的目的。然而,如同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一样,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就是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仿佛只要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但现实的结局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的确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环境的破坏、贫富分化加剧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等等。据统计,2003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15%。长此以往,即使到2020年中国的GDP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但环境成本可能将增加4-5倍,同时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并不是要忽视个人的合法利益,相反,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个人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富裕,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国际、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追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人过着非人的生活,处于受屈辱、被奴役的地位。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又被“物”所统治。“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短视所奴役,为他们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生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这种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状况必然要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代替,使人真正成为人。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就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丰富,从而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2.全面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关系着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具体生活问题,也有关系到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千头万绪。因此,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突破。“三农”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从解决这些重点问题入手。

首先,要努力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彻底消除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平等。要逐步取消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从以身份管理为主向以职业管理为主转换;二是统筹城乡就业制度,消除各种歧视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彻底消除二元经济;三是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扩大内需,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负面影响的最佳选择;四是加大对农村公共用品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要建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此,邓小平已经给出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现在就已经到了让共同致富成为中心课题的时候,因为贫富分化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要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要确保“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垄断行业的收益分配管理和取缔非法收入;二是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三是完善国家税收调节体系,推进税制改革。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完善国家税收调节体系,一方面要科学制定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避免出现缴税的主体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现象。另一方面要研究个人所得税征收与消费挂钩的办法,研究开征财产税。此外,完善社会捐赠的免税制度,等等。

第三,要惩治腐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在当今世界的所有国家,不管大小和贫富,都存在腐败这一丑恶社会现象。但腐败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具有破坏力。因此,党中央历来将反腐败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走出了一条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反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惩罚和预防并举,注重预防。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2008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化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项工作部署拓展为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项工作部署,形成了对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这部重要行政法规的出台,填补了中国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法规的空白,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反腐倡廉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助推剂。因为反腐倡廉不仅可以减少公共支出,让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在刀刃上,而且随着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必将吸纳更多的资本注入,提高经济增长的水平;反腐倡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腐败案件的查处,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不仅打击了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而且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了社会公平,伸张了社会正义。

第四,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造成社会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有人们观念认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支出在GDP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社会发展总支出指的是国家财政和企业用于文教科卫、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支出,也可称为公共消费品的公共服务事业的总支出。它的发展直接影响人口素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文教科研卫生的事业费和基建投资、在岗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的保险福利、社会保障补助等。

我国的社会发展总支出长期处于偏低的水平。据统计,社会发展总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5.9%,1990年为7.65%,2000年为10.6%,2006年为12.6%。我国社会发展支出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各国相比较明显偏低。以基本可以比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合计,我国只占10%左右,低于美、法的16%和30%,也低于波兰、俄罗斯、伊朗、巴西等国20%左右的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国际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的4.8%和发达国家7%左右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左右的水平。

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总支出偏低,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相互脱节的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教授的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至少5-8年的时间。因此,加大对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首要的是转变发展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去,因为投入经济见效快,投入文教卫生周期长见效慢,所以一直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社会发展,把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作为硬指标来完成,把社会发展放在次要位置。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要把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事业看作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把社会发展经费支出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将软指标转变为硬指标,甚至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

3.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这就是要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层次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积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素质。

其次,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我们这个劳动力大国来说,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一要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就业市场机制;二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三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四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第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安全阀”。构建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探索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免去人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三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以及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四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和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以及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工作。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关键是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体地说包括: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或颠覆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其自身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的社会基础来自于最大多数人的拥护,而最大多数人的祥和幸福、和谐相处,自然就是最大的执政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下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姓名:刘北罡班级:机电0906班学号:1010209608 指导老师:郭新华 【摘 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发行之路浅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发行之路浅析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和谐社会建......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大一本科生,现要做一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需要的您的配合与参与,这里一共有17道问题,您只需在......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目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既是xx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

    附录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社会实践小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小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5篇)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摘要]农村土地、债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治安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平安建设......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 亲爱朋友,您好! 我们是xxx学校的学生,现要做一份关于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希望您能就此话题提供宝贵意见。请您选出您认为最符合自......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教育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教育教育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