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意义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6:0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意义》。

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6个方面的要求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要的进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可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有广泛的世界意义。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努力使当代人类1/5以上的人口进入和谐状态,这无疑具有世界意义。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将对当代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国际政治体系由基本政治单元组成,体系的特点既取决基本政治单元,也取决于基本单元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体系自身的结构状态。因此,应该从国际政治研究的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即主权国家层次与国际体系层次,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较客观的发现国际政治体系的一般特点。(1)国际政治体系的相对稳定由一般国际行为规则维护。国内政治体系属一种集中的等级政治体系,中央政权有相对权威,制定相应法规,维护国内体系的正常运作。(2)基本单元的共同行为与相互作用构成体系的基本特点。国际政治体系的特点,取决于基本单元所处时代的基本性质。基本单元行为的出发点或动机,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①生存动机。②发展的动机。③其他的动机。例如称霸、扩张、吞并、掠夺等。(3)基本单元的多样性决定国际政治体系的表现形态的复杂性。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体系中稳定性最强、消亡率最低的基本单元,相比之下,其它国际行为体的生存期就短暂多了。(4)基本单元的综合国力的对比关系决定了国际政治体系的存在形式。在相互作用与依存的社会中,基本单元的综合国力的大小,决定了他们再国际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也决定了国际政治体系的存在形式。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知道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

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

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

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

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拥护。因为它既吸收了人类历史上有关“和谐”思想的丰富养料,又体现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潮流;既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份;既学习和继承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的优秀成果,又借鉴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又以崭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乃至18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蓝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石,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及其内涵

在人类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过实现和谐状态的经历。这种经历或者是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是某一局部地区。正是这些局部地区、某一时段社会和谐的经历,经过不断的量的积累,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探索夯实了前进的道路。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想

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理想社会方案;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创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墨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家各派的主张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和谐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儒家思想中“和”的理念,还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以及墨家思想中的“兼爱”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精神追求。各家各派为人们勾画出的未来和谐社会美好蓝图,也成为后世之人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存在着封建主义的糟粕和浓厚的空想色彩,但其基本的精神追求却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03年12月,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论

西方社会中对富有、幸福、公正、民主、自由为内容的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大约始于两千多年前,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代表的先知们的构想表露了西方先哲对人类和谐社会的早期向往。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西方传统社会开始急剧向现代社会转型,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给西方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失序:政治秩序混乱、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社会生活极不和谐。这种混乱状态引起了当时的许多先进思想家对资本主义文明制度合理性的质疑,空想社会主义者更是明确提出改变旧制度代之以一种新的和谐社会制度。英国的莫尔早在十六世纪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针对16世纪初期的欧洲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他提出了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的乌托邦理想。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对“和谐社会”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傅立叶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那么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当有和谐的秩序,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构建工业与农业、家务与教育、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而易见,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未来和谐社会无疑是指共产主义社会。

源远流长的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土壤,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则是我们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根基。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尽管距离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和谐状态尚有相当长的历史距离,但也正是处在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迈进的过程中。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直把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随即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就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暴露出不和谐的严重社会矛盾,最为突出的是苏共召开的二十大和波兰、匈牙利事件。为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避免出现不和谐的矛盾冲突,毛泽东适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党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没有把上述正确思想付诸实践,但总的看,这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探索是有益的,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78 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探索。(1)领导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党对执政地位的自觉,即从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建设的党,从而纠正了以往对于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2)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3)强调要安定团结。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是,“要安定团结,也要生动活泼!”“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两者是统一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没有矛盾,也不应该有矛盾。”(4)创立爱国统一战线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5)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协调。邓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这个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关系,特别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人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层面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社会指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生活领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即“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并列的关系,这是从狭义角度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层面,即强调的是社会建设的内容。具体包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广义社会指的是与自然对应的,强调与自然相区别的领域,也是与个体对应的,强调作为整体的人类群体关系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狭义)在内的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就是从广义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二个层面。

当然,再微观一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包括人自身的和谐;再宏观一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包括中国与其外部世界的和谐乃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但就其核心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上述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第一层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着重点,第二层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建设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自2005年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就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思路角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1.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项原则中,首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指的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入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的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只有真正把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民各方面的需要和权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作为衡量是非得失、成败功过的标准,才能真正体现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毫无疑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毫无疑问,经济因素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经济发展应当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人类追求的目的。然而,如同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一样,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就是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仿佛只要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但现实的结局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的确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环境的破坏、贫富分化加剧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等等。据统计,2003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15%。长此以往,即使到2020年中国的GDP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但环境成本可能将增加4-5倍,同时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并不是要忽视个人的合法利益,相反,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个人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富裕,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国际、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追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人过着非人的生活,处于受屈辱、被奴役的地位。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又被“物”所统治。“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短视所奴役,为他们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生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这种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状况必然要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代替,使人真正成为人。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就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丰富,从而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2.全面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关系着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具体生活问题,也有关系到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千头万绪。因此,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突破。“三农”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从解决这些重点问题入手。

首先,要努力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彻底消除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平等。要逐步取消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从以身份管理为主向以职业管理为主转换;二是统筹城乡就业制度,消除各种歧视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彻底消除二元经济;三是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扩大内需,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负面影响的最佳选择;四是加大对农村公共用品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要建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此,邓小平已经给出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现在就已经到了让共同致富成为中心课题的时候,因为贫富分化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要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要确保“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垄断行业的收益分配管理和取缔非法收入;二是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三是完善国家税收调节体系,推进税制改革。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完善国家税收调节体系,一方面要科学制定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避免出现缴税的主体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现象。另一方面要研究个人所得税征收与消费挂钩的办法,研究开征财产税。此外,完善社会捐赠的免税制度,等等。

第三,要惩治腐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在当今世界的所有国家,不管大小和贫富,都存在腐败这一丑恶社会现象。但腐败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具有破坏力。因此,党中央历来将反腐败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走出了一条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反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惩罚和预防并举,注重预防。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2008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化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项工作部署拓展为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项工作部署,形成了对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这部重要行政法规的出台,填补了中国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法规的空白,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反腐倡廉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助推剂。因为反腐倡廉不仅可以减少公共支出,让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在刀刃上,而且随着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必将吸纳更多的资本注入,提高经济增长的水平;反腐倡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腐败案件的查处,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不仅打击了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而且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了社会公平,伸张了社会正义。

第四,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造成社会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有人们观念认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支出在GDP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社会发展总支出指的是国家财政和企业用于文教科卫、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支出,也可称为公共消费品的公共服务事业的总支出。它的发展直接影响人口素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文教科研卫生的事业费和基建投资、在岗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的保险福利、社会保障补助等。

我国的社会发展总支出长期处于偏低的水平。据统计,社会发展总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5.9%,1990年为7.65%,2000年为10.6%,2006年为12.6%。我国社会发展支出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各国相比较明显偏低。以基本可以比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合计,我国只占10%左右,低于美、法的16%和30%,也低于波兰、俄罗斯、伊朗、巴西等国20%左右的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国际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的4.8%和发达国家7%左右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左右的水平。

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总支出偏低,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相互脱节的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教授的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至少5-8年的时间。因此,加大对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首要的是转变发展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去,因为投入经济见效快,投入文教卫生周期长见效慢,所以一直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社会发展,把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作为硬指标来完成,把社会发展放在次要位置。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要把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事业看作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把社会发展经费支出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将软指标转变为硬指标,甚至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

3.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这就是要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层次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积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素质。

其次,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我们这个劳动力大国来说,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一要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就业市场机制;二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三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四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第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安全阀”。构建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探索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免去人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三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以及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四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和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以及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工作。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关键是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体地说包括: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或颠覆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其自身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的社会基础来自于最大多数人的拥护,而最大多数人的祥和幸福、和谐相处,自然就是最大的执政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四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姓名:刘北罡班级:机电0906班学号:1010209608

指导老师:郭新华

【摘 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作长期而艰辛的探索。需要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构建良好的教风、学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立科学严格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的管理制度,建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和谐校园;构建;策略;意义;和谐校园文化;科学发展观。

一、和谐校园的含义:

所谓和谐校园,应该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首先,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织部分。党中央和国务院不久前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英明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全面协调的社会。其次,和谐校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再次,和谐校园是和谐发展的。所谓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心里之间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执政规律的新把握,反映了党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途径的新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①校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所谓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学生间、师生关系和谐,它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通过确立以人为本的成才目标实现主体和谐,创新以人为本的成才模式实现管理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成才环境实现校园环境和谐,这三个和谐的复合效应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灵魂。和谐校园是人文教育的纽带、根本。每个成员都是这个和谐关系中的主体,他们之间人际关

系的性质决定着学校人文精神的塑造。人际间真诚的爱和沟通,将引领大家崇尚自然、崇尚纯洁。校园内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这样的人文精神,体验真、善、美,在体验中感悟真理、真情,让教育触动心灵、滋润心灵。在和谐的氛围中,激发个体的自我意识,激励他们充分地体现自我生命的价值,这是教育者实施绿色、和谐教育的共同愿望。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现代意义的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相处融洽,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构建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2.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使在学校学习、工

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进而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学习、工作,干事业、求发展,进而促使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教科研秩序呈现出一种平稳、持续、连贯的运行态势,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与不断发展。

3.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学校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校园内人际关系和谐,就能使学校每个

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就能不断增强校园的创造活力,推动学校的前进与发展。

4.构建和谐校园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事业就一个地区来说,只

有推进构建和谐校园,坚持以人为本,亲和互助,才能让每一层次的学校,无论大小,都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态势,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5.构建和谐校园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自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全党

全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分别结合自身的实际落实党的这一决策,我院也不例外。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②他的这个讲话是就全国而言的,具体到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也容不尽相同,但精神实质是不变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从人的需求与利益出发考虑发展问题,“人”(包括一切参与者)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尊重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不忽视少数;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让人民过得更好而发展,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发展要克服片面性,边发展边解决问题和矛盾;发展的过程应该平稳踏实,尽量避免大的波折;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吃子孙饭;注意发展的连续性和永续性,争取代代荣昌。

长期以来,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差距、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在学校中反映出来。

社会、家长,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当中都存在着对教育功利、浮躁的观念,一味强调竞争而忽视

合作;重视知识而忽视德性;对优质教育资源攀比性占用而不顾其对个体发展的实际效果;对教育商业性的盲目炒作,只顾借教育赚一时之利,却忘记了教育对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尤其是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因而必然也必须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基础阶段的学校教育应同时考虑学生身心成长的主观需求和社会文化的客观需求。在教育运作上,应视学生身心成长的主观需求为本,社会文化的客观需求为用。因为只有过着和谐美满、充实健康和有意义生活的人,才具有真正的生产性。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我们更应该重视人的发展,只有当我们拥有了健康的个体,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会拥有健康的社会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如果一个民族的学校教育不能培养出健康的个体,那么发展中的经济也迟早会由于社会道德的瓦解而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学校教育应把“全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③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三、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作长期而艰辛的探索。我们要立足学校实际,对构建

和谐校园这一工程的各要素进行分析,针对各要素的和谐特征,在管理上下工夫。④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象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态

度影响和教育学生,热情关心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知识,教做人,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把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同时,教师要善于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心态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同样,学生也要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氛围。

2.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关爱,互相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

园的温馨。在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宽以待人中,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另一颗真诚的心,不断拓展同学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相互交流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也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⑤

3.构建良好的教风、学风。要不断启迪和引导全校教职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工作。争做品德高尚,行为高雅,忠于职守,开拓进取,勤于耕耘,勇攀高峰,爱岗敬业,追求一流的教学水平,追求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学生的楷模。在学生中,要大力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4.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是凝聚

历史、凝聚师生、凝聚学校、凝聚社会的法宝。这样的校园文化应该为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党、爱校。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讲诚信、讲文明的作风。这样的校园文化更应该树立师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校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5.建立科学严格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的管理制度。没有科学的管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就难以开展;当然,不恰当地强调制度的严格,也容易造成人的创造欲望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学校管理既要科学规范,更应体现人文精神,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管是为了不管”,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构建刚性制度与人性化管理和谐统一的学校管理模式。在出台制订各岗位职责、教职工考勤考评、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制度时,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发动教职工参与讨论修改,重要的规章制度还要通过教代会讨论表决,有的规章制度也必须发动学生参与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制订出来的规章制度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得到学校全体成员的支持,大家执

行起来也才心情舒畅,营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

6.建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学校的教学活动将难以正常开展。学

校的各项工作要以稳定为前提,不断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要加强学校的保安保卫工作,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对学生,开设心理辅导,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健康地学习和生活。、构建和谐校园不但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等。所以,校园在构建和谐的进程中,一定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每一位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要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师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在这所校园的快乐、自信、幸福和自豪。事实上,只有学校快速发展了,才能把更多更好的人才、科技成果与和谐文化推向社会,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体现学校的魅力和价值。要强化群众意识,这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把师生员工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满意与不满意、赞成与不赞成、高兴与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学生感到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好,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德育为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学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先进的和谐文化之需要。面对社会

变革给教育工作带来的大量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文化渗透的新挑战,面对改革给师生员工思想观念和利益带来的新问题,学校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和谐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把握新规律,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思路、新方法,营造新环境,构建新机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是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深藏不露,飘逸于浮云之上。它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给懵懂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中共党史出版社)

[2]胡锦涛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作出新贡献”作出重要讲话

[3]《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福建教育》2006年第6期)

[4]《建设和谐校园六要素》(《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6日.付留鑫文)[5]《学会生存》——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

第五篇:老子的和谐观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老子的和谐观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来源:《新学术论坛》09年第11期供稿文/罗丽平何静

摘要: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两大问题,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必须要在一定的社会规律中进行,这个规律体现在老子“道”的哲学思想体系中。老子的和谐思想是以他的道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分析老子的和谐观的理论,解读其中的以人为本的内涵,对我们深化对以人为本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道和谐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道:老子的和谐观的理论内涵

老子创立了著名的“道”的理论,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它包容一切,统摄一切,一切事物统一于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道是无为的。他告诉人们要“唯道是从”,爱道,循道,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那里,“道”是统摄万物的本原。道既不是物质性实体,也不是精神性实体,它是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是总的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正如《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老子认为整个生态世界是联系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道循环运动的产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 ,势成之”。道缔造了生物,•德养育了生物, “天之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道使生态系统自然趋向平衡。老子的道包含着和谐观,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道就是事物的和谐统一关系,道的本质就是和谐,和谐是道的本质特征。老子的道论,讲了许多的辩证法思想,提出辩证法的“和谐规律”。他认为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矛盾,诸如,福与祸,这些矛盾,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老子认为,美与丑,善与恶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与丑,善与恶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善,美和善都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两者是相对来说的。第二,道是和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老子经常用“归根”,“复命”这些语汇,指的都是和谐循环的意思。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在“道”这样的系统下进行的,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反和复,“反”指的是离开的过程,它可以包含若干阶段;“复”指的是返回来,它也可以包含若干阶段。老子用一个“反”字表达了两重含义,即“反”是反与复的统一,二者构成了运动的和谐结构。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自然界的规律就是物极则反,过盛必衰,盈满则覆。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同样离不开道的规则,“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之道,为而不争。”有最高道德标准的人是并不是完全不争的,而是“为而不争”,因为他们按照“道”的法则行事,摒弃了个人的私欲和偏见,所以没有人可以和他们争,而一般的人看不到道的存在,体会不到道的重要,为自己的欲望所蒙蔽,这是造成自身困扰和社会混乱的根源。老子说“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不要无休止地求高与贵而排除贱与下,失去了贱与下,高与贵也终将失去其存在。“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也即是孔子所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过犹不及”,列宁也说:“真理再多走一步,即是谬误”。

二、老子和谐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关系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对此,老子同样有这样的主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指出,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都是道缔造的,都遵循着道的自然和谐规律。以人为本,首先要清楚人之初始是什么。人由哪里来,又该往何处去?在老子看来,人的初始状态是一种自由和可能状态,保持初始状态是要把行为的每一点都作为始点,向各种可能性敞开,他以 “婴儿”的特征来描述这一状态。婴儿是自然生命的象征,它自然纯真、朴实无华,但它蕴含着发展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人生的一切,将从这里起步。可以说,只有从婴儿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源泉的完美,人类的真正美德,也将从这里产生。然而,老子深深担忧的是这种淳厚之德会随着人涉世渐深而消失,这是因为一般人在社会生活中贪婪多欲,为了物质利益见利忘义,丧失了婴儿的美好本性。因此,老子希望居高位的有道之人使人心思归于浑朴,抛弃私欲,回复到婴孩般纯真的状态,从零开始,即老子所说的“慎终如始”,老子把这看成是处事的一个原则,既不占有过去,又不执著于未来,处于一种应和当下的状态。

社会现象是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性格是丰富具体的,“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贱之本欤,非也?”只有展现丰富的性格才是活生生的人,如果一味地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就会导致生存的危机。无休止地追求“纯”,其结果往往是非议。人是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的,在我国的文学创作中的“高大全”形象即是片面追求“纯”的表现,这些形象没有了人味,变成了抽象的、冷的、僵化的人,从而失去了人的本来价值和应有之义。

老子说:“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要保持在清静寡欲的自然状态。“养心莫善于寡欲”。人需要保持婴儿般的自然状态,应该有自由选择方向的智慧,不要人为的扩张欲望、盲目的仿效他人。为此,老子提出为人处事一定要谦虚谨慎的原则,戒骄戒躁,柔顺自然,持中和之道,无过无不及。这样才能排除欲望的干扰与侵蚀,积极进取。“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有可能犯错误,让谦虚为妄知和改正错误在心中预留天地。故而,只有谦虚方能明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在这里,老子主张一切都要以内在本性为依据,指的是人为的自我夸张,失其本然之性,人自身也应该保持这种谦虚的本性。这些对我们今天深化以人为本的认识,保障人的自由权利和人的价值的实现都有着启示作用。

三、老子和谐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为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所提出来的新理念和目标,也是对中华民族千年理想追求的传承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借鉴我国古代、近现代甚至西方的经验,而我国古代哲学家老

子的和谐观对于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在老子看来,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对矛盾及其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为奇。但问题在于,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和关系?以达到实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止息,这才是关键所在。因此,老子的社会“和谐”,根本在于要止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实现和平共处。为此,老子认为,统治者要将“有为”变为“无为”,将“刚强”变为“柔弱”,并甘居“柔弱”的地位,以之实现向被统治者的立场靠拢和一致,使之出现上下“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共同推进社会向前发展。

第一,老子的对于社会公平的思想体现在“不争”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老子反对人为地制造不公平。他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散”。怎样才能保证社会公平呢?在这里老子既主张对人要公平,不要有贤与不贤之分;也主张对物要公平,不要有贵与不贵之别。老子提倡大公无私,在老子看来,人类最大的祸害是人的私心欲望,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吝莫大于欲得”,“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这里的“道”具有公平的含义,要按照道的要求公平处理社会矛盾,同时老子提出了公平和道德是有密切联系的,按照公平的原则处理事情就不会有怨恨,这个方法就是按照“契约”办事。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他认为,靠“和解”、“调解”等办法,可以了结大怨,不能了结余怨、小怨。故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即认为,“德”是凭借契约办事表现出来的,同时,在老子看来,以“契约”精神来办事,是符合天道的。正是符合天道,故其间就没有亲疏,不讲人情,大家的利害得失机会均等。只有这样,靠“契约”办事,方才能够做到“对等”和“公平”,做到“以德服人”。由此,凡是那些超越了契约范围的欲望和追求,是被社会所反对的,从而使人们保持淳朴的本色,这就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而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在“契约”的范围内,人们有了一定的“自由”、“自主”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就能调动起人们发展生产、发展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中实现和谐,而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突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出现了相关规则的空白,不能一味的牺牲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部分,而应该按照公平正义的要求来实现各个领域的和谐发展,可见,老子的这些主张在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子的这些思想都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思想资源。

第二,根据和谐规律,老子提出了和谐的原则,即适度原则

“反者道之动”,这是和谐的规律。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大小诸侯你争我夺,争战不已。老子提出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强调为政治国者要“去甚,去奢,去泰”,要把“俭”当成治国根本。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核心是不要走极端(去甚)。和谐就是适度,适中,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过分的吝惜,一定会造成巨大的耗费,过多的保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人们要“知足”,“知止”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人们知足,就会感到灵魂的安宁。老子说“小则得,多则惑”,就是我们小取反而能多得,相反我们贪多就会迷惑。比如杯子里有满满的东西,我们无法再加上东西。但如果杯子空空的话,我们可以加上很多东西。

现代辩证法也讲适度原则,度是质的数量界限,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要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要坚持适度原则,使量变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做到无过无不及。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也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含着各个方面的发展,政治和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环境和谐等等,在发展各项文明的时候要不仅要注重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三,老子“无为而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治国之道

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句,主要是强调遵循规律,顺其自然,但也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治国之道。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以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勿作。他主张不把统治者的意志强加于人民,老子的无为而治也称为圣人之治。老子所尊奉的东西,如他所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主张“人”治,并给统治者提出了很高的道德标准,也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从而提出了“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老子又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他认为,道所蕴含的抽象“权力”、“统治”生长养育出来,不把它据为已有,不为个人所依赖,不以个人的意志去主宰它,这就是极其高尚的品德。以此,形成了老子的“忘我”、“无私”的思想。?可见,老子虽然赞成“圣人”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治世办法,但是,老子却对其中的“我”赋予了“为而不争”和“忘我”、“无私”的全新思想。因此,表现出了老子“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的思想,从而使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先前“圣人”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本区别开来。

在当今社会,和平与民主是时代的主题,这需要有一种宽容的氛围,通过对话、沟通、谅解来解决问题,比一味的争执或对抗更能解决问题,“皆得其欲”,这样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即“柔能胜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取代邪恶与战争,人们向往民主自由、和睦相处,反对战争建立一个和谐世界已经是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老子所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治国须代表老百姓的意志和愿望,把老百姓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而不能有他们个人的私心和欲望。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坚持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理念,可以说是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高度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老子的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我们今天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时代特征和人民的需要,继承和发展老子的这些思想,让这些古老的民族智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发挥新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兰喜并.老子解读 [M].?北京:中华书局,2005.[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 中华书局.[3]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M].长沙:岳麓书院,1987.[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作者简介:

罗丽平宁波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何静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意义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意义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1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发行之路浅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发行之路浅析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和谐社会建......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大一本科生,现要做一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需要的您的配合与参与,这里一共有17道问题,您只需在......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目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既是xx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

    附录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社会实践小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小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精选5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就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面我来发表下我的见解。 说起中国,我不......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5篇)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摘要]农村土地、债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治安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平安建设......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查问卷 亲爱朋友,您好! 我们是xxx学校的学生,现要做一份关于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希望您能就此话题提供宝贵意见。请您选出您认为最符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