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郑大力
村级党组织处在农村社会生活的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和带领党员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如何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很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当前村级党组织构建和谐农村的基础
以顺德区北滘镇西滘村为例:西滘村位于顺德区北滘镇西部,距北滘镇区2.5公里,佛山市区18公里,广州市区2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4.967平方公里,下辖桥东、桥西、伍坊、清沙4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5042人,外来暂住人口4300多人;耕地总面积4989.8亩;辖区内现有企业70多间。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3.7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84亿元,农业总产值0.8亿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1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7700元,人均股份分红1200多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物业租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从事农业生产、股份分红、物业出租、外出打工等。村党支部委员5人,平均年龄为39岁。村委会委员4人,两委交叉任职率100%。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34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下辖桥东、桥西、伍坊、清沙4个党小组。
(一)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基本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农村提
供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结构已由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如西滘村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3.7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只有0.8亿元,占21.2%。二是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西滘村户籍人口5042人中,有劳动能力(18至60岁,其中女为55岁)的3152人,只有892人在农村从事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种植等现代农村生产,其余72%的劳动力都从事非农产业,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西滘村积极扶持农民参加城乡住院合作医疗保险、门诊合作医疗保险,生病住院有报销,门诊看病只需2元;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村活动,2006年通过了广东省卫生村考核验收;募捐到慈善基金200万元,对弱势群体建立长期和临时帮扶制度,对五保户、病困党员等定期慰问,每年还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一定资金,对党员的党龄进行补助,让党员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组织基础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通过换届选举、先进性教育、固本强基工程和“三级联创”等载体,村级党组织构建和谐农村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如西滘村党支部,2003年通过党员选举,组成了以李锡基为书记的党支部,支部一班人积极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发展经济,工农业生产总值每年都以7.5%以上的速度增长,党员群众的经济收入、集体经济、股份分红等每年都有10%以上的速度提高,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组织基础。
(三)农村党员奔康致富的模范作用增强,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了骨干力量
“农村发展快,全靠党员带”,构建和谐农村,必须发挥农村党员主力军的作用,引领广大农民群众奔康致富。广东美的集团的总裁何享健先生是西滘村人,大力支持家乡建设,仅去年就在村慈善事业、创建广东省卫生村、慰问孤寡老人弱势群体等方面投入230多万元;西滘村的其他党员,如何顺标、陈少海等,或是自己办企业,或是与人合伙做生意,个人资产过百万元,跨入先富行列,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骨干力量。
二、构建和谐农村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村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出新要求
1、对村级党组织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征地问题、治安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利益分配问题、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等,都涉及到复杂的利益调整,解决难度大,对村级党组织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农村新的不和谐,引发群体性事件。如2004年1月,西滘村发生了部分村民聚集、围攻村委会的事件,导火索就是佛山一环路征地款、土地租金和慰问金等利益分配问题。
2、对村级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是建设和谐农村的根本,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基础。农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土地、电力、信息、交通等因素制约,增长乏力,发展后劲不足。如西滘村,70多间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用尽了村的土地资源,而土地租金基本没有什么变化,集体经济增收难的问题比较突出:04、05、06这三年,村工农业总产值增速逐年下降,从04年9.4%,05年的8%,到06年的5%;人均股份分红每年只增加200元,从04年800元、05年的1000元到去年的1200元,增长速度与党员群众尽快富起
来的愿望差距很大。每年路灯安装、村道改建、小学幼儿园教学设备更新等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投入三、四百万元,而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二百多万元,对村级党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3、对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西滘村党支部中的企业主、产业工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青年党员,离村工作生活,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多;留在村居的老年党员,主要靠出租祖屋讨生活,他们对党组织的依靠有所弱化。因此,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密切同党员群众的关系,对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4、对村级党组织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农村的各种资源呈现多元化,有党组织、村委会、股份社,还有工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团组织,有的还有各种行业组织、经济组织、中介组织、自治组织、公益组织等,如何整合这些社会力量和资源,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的合力,对村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考验。
(二)构建和谐农村使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遇到新情况
1、村级党组织的传统设置模式遇到了新的情况。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在行政村设支部,在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设党小组,将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党员、企业中的流动党员、在职党员及60岁以上的党员等设置在一个支部内,人数较多,不利于支部活动的开展。如西滘村党支部有党员134名,每次活动都因活动室空间有限,部分党员只好坐在外面。
2、村级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方式遇到了新的情况。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农村党员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流
动党员逐渐增多,对这些党员的管理难以到位。有的是外出多年联系不上;有的长期不交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也放任不管,怕得罪人失选票。每年召开支部大会时,生病、身体不好的党员来不了,外出的党员一时召不回,人员集中难。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部分党员成为企业主、产业工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将他们与老年党员、流动党员、学校幼儿园及村委会等党员编在一个支部内,共同语言不多;加上农村党员的个性需求明显,采取的“一刀切”教育内容和“一锅煮”的教育方式,只局限于传达上级精神、读文件、看影碟等,对党员缺乏吸引力。
3、村级党组织的职能设置遇到了新的情况。目前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社)的运作方式,制度规范不明确,各自管理边界不清晰,人员任职没有交叉的,都声称对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管理权,书记、主任、股份社经理谁也不服谁,谁说话都不算,“三权分立”;而人员任职交叉的,书记兼主任、股份社经理的,则是一人独大,办事武断,家长式领导。同时村工作人员编制没有制度规范,任意设置,重复设置,村委会、股份社都有会计、出纳,一个村的工作人员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如西滘村,有工作人员23人,还有22人的治安队),加重了村集体负担,削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三)构建和谐农村对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要求提出新挑战
1、对农村党员的党性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受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有些农村失地党员,埋怨情绪大,思想较为消极;有的生活困难党员,由于得不到党组织的及时关怀,党性观念、党员意识逐步淡化,理想信念动摇,对生活前途感到迷茫,甚至产生自卑、消极心理;还有的党员由于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就基本丧失组织原则,对党的农村政策说风凉话,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利用派性、家族、宗亲势力与组织对着干。如西滘村,每当进行土地发包、宅基地招投标、厂房招租、两委选举等时期,都会有少数党员群众反对,有的还向上级单位写匿名信,干扰“两委”的正常工作。
2、对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与构建和谐农村的要求有差距。如西滘村党支部目前有党员134人,60岁以上的党员62名,占46%;35岁以下的党员只有28名,占28%;平均年龄超过60岁,71%的党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3、对农村党员后备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滘村有户籍人口5042人,党员134人,仅占总人口的2.66%。经过多渠道培养,近三年来每年只有2—4名积极分子入党,大部分有本事、有能力、素质较高的优秀青年,都外出打工、做生意,党组织看不见、管不着、培养不上,加上有的农村青年只顾自己埋头发家致富,政治上无所追求,使村级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遇到了困难。
三、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抓好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
1、选好村级党组织书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领路人。要结合换届选举,按照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即充分发扬民主,又要防止农村派性、宗亲、家族、黑恶势力的干扰,注重把那些经济发展思路新、致富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民主作风好的党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要拓宽选拔渠道,积极从本村的经济能人、先富党员以及回乡大学生、乡镇企业职工、复员退伍军人等党员中选拔党组织书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政治保障。
2、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党组织具有高超的建设和谐农村的能力。要积极从村级后备干部中提,从致富能手中选,从乡镇干部中派,真正把党员群众信任、干净干事、愿意为党员群众服务、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选进党组织班子,集中力量,凝聚智慧,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构建和谐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3、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为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制度规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各种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既防止过度民主,议而不决,又防止家长式领导,独断专行。要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借十百千万干部驻村的时机,搞好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构建和谐农村的骨干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树立党组织的形象和权威。要加强对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其他组织的领导,支持这些组织根据各自章程依法开展活动,凝聚构建和谐农村的合力。
(二)创新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方式
1、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实力雄厚,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的特点,市、区、镇、村四级联动,强力推进党员人数在100名以上、硬件条件较好的村成立村党委、总支,自然村、村民小组党员人数超过3名、具备条件建立党支部的,要单独成立党支部,实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纵向延伸、工作重心下移,完善组织网络,筑强战斗堡垒。
2、改进党组织的组建方式。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行业分布等特点,本着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对
规模较大、条件成熟的实行属地设置与农业产业链设置相结合,分类别设置老年支部、流动支部、行业支部、临时支部等,改变过去“支部是个筐,什么类别党员都往里面装”传统粗放设置方式,增强党组织的吸收力。
3、实行新的编组形式。要根据党员的技术专长、从事行业、所在经济组织以及党员的流向等,把党员的个性需求与组织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坚持小型、灵活、分散的原则,把有共同语言、爱好、特长,有相同或相近交往、生活方式的党员,编成一个或若干个党小组,使农村党员各得其所,各尽所长,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每次换届选举后,要充分利用市委党校这一阵地,抓好村级党组织书记、支部成员的培训,打牢思想基础,提高为党员、村民服务的综合素质。要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通过集中辅导、分散自学与电化教育相结合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法规,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强化构建和谐农村的观念。要结合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采取专家学者巡回辅导、党员能人结对帮学、典型示范引路、参观启发提高等方式,就地培训农村党员,提高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
2、加强党组织的后备队伍建设。要将那些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愿意履行党员义务的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种养能手、先富能人、村民小组长等35岁以下优秀青年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建立重点帮扶机制,指定专人培养教育,激发政治热情,变等待入党积极分子自然成熟为主动上门教育启迪,促使其尽
快成熟,改善农村党员的结构。要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严格落实发展党员责任制、公示制、票决制,切实保证农村发展党员的质量。
3、顺畅党员队伍出口。通过各种组织措施,对三、五年联系不上,不履行党员义务,带头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利用派性、家族、宗亲势力与组织对着干,丧失了组织原则,带头上访闹事的党员,分批分期严肃处理,疏通出口,纯洁党员队伍。
(四)强化农村党员的管理机制
1、健全党的组织生活。要按照《党章》要求,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党内和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加强先进性建设,广泛开展党员评议支部成员和群众评议党员活动。要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从、根据党员的政治觉悟、工作能力、文化程度、身体条件,把党员安排到民主理财、计划生育、创建文明村卫生村及各种公益事业建设中去,促使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创新农村党员管理办法。要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将党员的基本情况、特长和技能、教育培训、就业、参加组织活动情况等进行全面登记,使农村党员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外出报告制度,要求党员外出前向党组织报告登记,及时发放流动党员证。建立党员跟踪管理制度,及时与外出党员所在地或工作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要求党员通过各种方式与党组织保持联络,定期汇报在外地的思想工作,注意查看党员在外地过组织生活的情况,加强跟踪管理。实施信息化的动态管理,完善农村的《中国共产党党务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数据,完善党员、党组织基本信息库,实现农村党员实时、在线和动态管理,推动农村党员管理上新水平。
3、建立健全激励保障制度。构建和谐农村,既需要村级党组织、党员讲大局、讲义务、讲奉献,又要创新机制,给予必要的激励,激发党组织、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树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典型,大力开展评比“五好党组织”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活动,增强政治上的光荣感,调动积极性。要结合村级集体组织的经济发展,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按贡献大小定报酬。要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对党组织推行的涉及到党员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召开党员大会,让党员有一个参与的渠道、一个说话的机会、一个管事的空间,激发党员的责任感。要帮助解决好农村党员的实际困难,利用七
一、春节等时机,组织力量对农村病困党员、老年党员进行慰问,有条件的如西滘村党支部,还对党员的党龄进行补助,让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四、村级党组织在构建和谐农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和谐农村建设
构建和谐农村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保证,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构建和谐农村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村级党组织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发展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用活资源,走工农互促、城乡互动的协调发展之路,采用土地入股等方式,大力发展工业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带动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要带领党员群众全民创业,支部成员、党员要带头致富,自己先富起来,对群众进行
示范引导,结对帮扶,先富带后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致富路上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二)以发展民主完善村务管理促和谐农村建设
民主是和谐农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村级党组织领导力的民意基础。要强化党内民主,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从制度上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保障,通过召开支部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员意见,集中党内智慧,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构建和谐农村贡献更多的力量。以公开促民主,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推行民主理财、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完善村务管理,提高村级党组织推进民主政治的能力。上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规范、监督,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以发展民主完善村务管理促和谐农村建设。
(三)以加强服务改善农民生活促和谐农村建设
构建和谐农村,关键是要维护、平衡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公正、公平,农村才能和谐稳定。要牢记党的宗旨,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等民心工程,不断探索为民服务新途径,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络,积极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先富党员帮困难群众等各种主题活动,为党员服务群众搭建有效平台,将党的宗旨转化为每个党员的具体工作和实际行动,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信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农村合作医疗、贫困群体等生活问题,使村民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建设美丽农村,实现千年和谐梦想。
(四)以化解农村矛盾维护稳定促和谐农村建设
稳定是农村发展的前提,是农村和谐的基础。村级党组织处在第
一线,直接面对大量复杂的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和艰巨。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学习教育,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处理矛盾,向农民群众讲清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处置合理诉求,理顺情绪,自觉支持农村改革和党的农村政策,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消除农村不和谐因素。建立综合治理网络,制订突发应急机制,动员农村各方面的力量,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作者系市委组织部驻顺德区北滘镇西滘村干部)
第二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是需要经过诸多的探索、研究、努力才能有所成效,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而今天我将就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问题结合我们家乡的情况来作一个阐述。
自古以来,想要成大事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我们家乡,天时、地利已经是存在的现有的因素了,我的家乡在江苏连云港,连云港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很适合耕种,但在人和方面有所欠缺,现在有很多年青一族远离家乡,到外打拼,遗忘了还有自己的家乡等待着他们来建设,来发展,逐渐淡化了同乡情,少了凝聚力,对家乡的热爱逐渐减少,严重影响到家乡的和谐,亲朋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是一个很严肃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对于这些现象我认为可以鼓励家乡的人在家乡拼搏,为家乡做事,想发展自己块的经济,虽然开始可能会很累,也会迷茫,觉得实现目标遥遥无期,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所收获。另外,可以让家乡的学子在学业有成时回家乡发展,竞选村官,把在高校学到的先进的知识用于对家乡的建设之中,发展和谐新农村。但是在竞选村官方面也存在者一些弊端,现在的一些村干部大多数都是村里的“老人”,在竞选的时候,有的暗箱操作,有的以利益来拉选票,有的以家庭的背景来获取选票,甚至有的时候村民们根本不知道有选举的事,很少有真正透明的选举。虽然近几年来国家提倡大学生到村里去当村官,但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青涩的大学生们说到底是斗不过那些“老人”,要想在村官上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还需要更多的努力,需要更多的支持,那么这是就需要媒体的力量来宣传大学生当村官,来进行透明的政治,在阳光下进行的政治。
在我看来,想要真正的理解“和谐”,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
1、思想
发展党员时总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入党要思想上先入党”,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即“要和谐先要在思想上和谐”,只有思想上和谐了,人们会有共同的理念、利益,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培养村民的共同意识,不能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而影响到集体的利益,不能因为自己偏误的理解而使小性子,影响村里的和谐,影响整个家乡的和谐。
2、经济
经济发达是社会和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如俗话说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不论多么恩爱的夫妻,如果在经济上不富裕的话,也会产生矛盾,出现摩擦甚至于争吵。那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我们村的领导请来了一些专家,测出我们的土地很适合芦蒿的生长,就组织了一些留守在农村的妇女们从事这方面的事业,这样不仅缓和了一些村民之间的矛盾,也能增加自己的家庭收入,满足了生活所需。另外,我们村也进行了小麦和水稻种植方面的培训,用专家的专业知识来进行耕种,增加了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使得村民们更致力于农事,现在有好多在外打工的人已经回到家乡,进行土地承包事业,这样不仅集中了土地,更利用了多余的人员,调动了村民们从事农事的积极性。村民们有事可做了,就少了一些家长里短的矛盾,有利于乡村的和谐。
3、文化
拥有一份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孟母三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那么在建设和谐农村的问题上,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像我们的村里就建造了一个小的图书馆,里面有一些关于党史、党政的书,有关于耕种、培植等技术的书。为了鼓励村民们多读书、读好书,我们村还进行了有奖知识问答;同时,也鼓励村民们参与设计,我的爸爸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我的爸爸经过多番的试验、失败、再试验,终于在去年的10月份申请了专利,前几天,我接到了爸爸的电话,说他的专利已经批下来了,这对于我来说十个一很好的消息,同时也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向爸爸靠齐。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我的爸爸与几个伙伴一起研究、商量,虽然会有争执,但到收获的那一刻,脸上那个喜悦、幸福的表情是真实绽放的,鼓励了村民们更加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发展和谐家乡。
4、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培养村民共同参与的意识,要知道民主政治,关于村里的一些事项和决议,会及时的通知村民,让他们参与到其中,经过共同的努力,同时商量,以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双赢的效果。不能一意孤行,损害村民的利益,影响家乡的和谐。要把村里的事务在阳光下进行,实现透明的政治,建设和谐新农村。
以上,就是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的理解,虽然语言朴实、简单,但却是我的真情实意;虽然思想可能还不成熟,但却是我真实的阐述;虽然逻辑可能混乱,但却是实际的表白。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可能与别人不同,但是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是我的主观意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能只靠某个人,或者靠做某件事来完成,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把自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文章标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适合各行各业特点的守法纪、讲信誉、讲公道的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人们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中摆正位置,掌握正确的善恶标准,使之成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体现在职业实践中。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各行各业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职业道德建设要把共同理想同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职工的职业观念、职业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干事业,才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职业道德要求职工在本职工作中不怕艰苦,勤奋工作,既讲团结协作,又争个人贡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职权。但有些人凭借职权钻空子,谋私利,这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要紧密联系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准绳,查优质服务的现状,查不正之风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总之,各行各业都要针对本行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以人为本,卓有成效地进行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纪律的教育和技能训练,把职业道德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做到以人为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公正诚实,形成道德新风尚。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基础抓起。现阶段的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都有极大的自主权。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建设、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突出表现为管理水平低、物资消耗高、科技含量低、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差,新旧经济体制的转变已进入到了交替的胶着状态,旧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失去了效应,而新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同时,人们在认识上还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缺乏可持续的发展观。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制、行政的调节机制,但运用道德手段来调节和规范企业及职工的经济行为也是合乎民心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应当加强而不是削弱。现在,各行各业从宏观到微观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并与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从业者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物质利益观念、效率观念都很强,这使得各行各业产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相对转弱,又往往会产生只顾小集体利益,不顾大集体利益;只顾本企业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等问题。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职工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旧思想、旧道德对职工的腐蚀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促进企业内部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团结协作,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和谐集体。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讲经济效益,这就促使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生存发展,这是极大的好事。但行业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会产生很多新的矛盾,形成自我力量的抵消,使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单纯追求利润、产值,不求质量,或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顾社会效益,损害国家、人民和消费者的利益。这不仅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违反了科学的发展观,而且还带来了不安定、不稳定的因素,用职业道德来规范各行各业、各从业者的行为,使他们从思想、感情、作风、意识和行为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事,这既能保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又能正确处理好职业外部的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还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大批具有良好的管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问题。由于国际交往日益扩大,难免有外来的不良影响,使一些经历浅、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缺乏事业心、责任感,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形形色色的极端个人主义,分不清是非、真假、荣辱,不懂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知道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
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
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
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
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拥护。因为它既吸收了人类历史上有关“和谐”思想的丰富养料,又体现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潮流;既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份;既学习和继承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的优秀成果,又借鉴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又以崭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乃至18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蓝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石,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及其内涵
在人类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过实现和谐状态的经历。这种经历或者是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是某一局部地区。正是这些局部地区、某一时段社会和谐的经历,经过不断的量的积累,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探索夯实了前进的道路。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想
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理想社会方案;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创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墨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各家各派的主张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和谐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儒家思想中“和”的理念,还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和谐思想,以及墨家思想中的“兼爱”观,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精神追求。各家各派为人们勾画出的未来和谐社会美好蓝图,也成为后世之人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存在着封建主义的糟粕和浓厚的空想色彩,但其基本的精神追求却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03年12月,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底蕴,历来酷爱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论
西方社会中对富有、幸福、公正、民主、自由为内容的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大约始于两千多年前,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代表的先知们的构想表露了西方先哲对人类和谐社会的早期向往。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西方传统社会开始急剧向现代社会转型,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给西方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失序:政治秩序混乱、两极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社会生活极不和谐。这种混乱状态引起了当时的许多先进思想家对资本主义文明制度合理性的质疑,空想社会主义者更是明确提出改变旧制度代之以一种新的和谐社会制度。英国的莫尔早在十六世纪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针对16世纪初期的欧洲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他提出了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的乌托邦理想。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对“和谐社会”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傅立叶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那么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当有和谐的秩序,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构建工业与农业、家务与教育、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而易见,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未来和谐社会无疑是指共产主义社会。
源远流长的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土壤,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则是我们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根基。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尽管距离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和谐状态尚有相当长的历史距离,但也正是处在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迈进的过程中。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直把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随即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就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暴露出不和谐的严重社会矛盾,最为突出的是苏共召开的二十大和波兰、匈牙利事件。为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避免出现不和谐的矛盾冲突,毛泽东适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关系和矛盾,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党在后来的探索中发生了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没有把上述正确思想付诸实践,但总的看,这个时期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探索是有益的,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78 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探索。(1)领导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党对执政地位的自觉,即从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建设的党,从而纠正了以往对于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2)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3)强调要安定团结。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是,“要安定团结,也要生动活泼!”“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两者是统一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没有矛盾,也不应该有矛盾。”(4)创立爱国统一战线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5)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协调。邓小平同志的上述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这个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关系,特别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人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重大课题。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层面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社会指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生活领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即“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并列的关系,这是从狭义角度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层面,即强调的是社会建设的内容。具体包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广义社会指的是与自然对应的,强调与自然相区别的领域,也是与个体对应的,强调作为整体的人类群体关系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狭义)在内的各种关系构成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就是从广义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二个层面。
当然,再微观一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包括人自身的和谐;再宏观一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包括中国与其外部世界的和谐乃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但就其核心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上述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第一层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着重点,第二层次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建设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自2005年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就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思路角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1.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项原则中,首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指的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他们的根本利益为本。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入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的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只有真正把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民各方面的需要和权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作为衡量是非得失、成败功过的标准,才能真正体现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毫无疑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发展的目的,以人民为发展的动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目的。毫无疑问,经济因素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经济发展应当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人类追求的目的。然而,如同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一样,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就是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特别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仿佛只要保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但现实的结局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的确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环境的破坏、贫富分化加剧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等等。据统计,2003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15%。长此以往,即使到2020年中国的GDP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但环境成本可能将增加4-5倍,同时人民的生命健康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并不是要忽视个人的合法利益,相反,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个人通过合法途径实现富裕,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国际、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追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人过着非人的生活,处于受屈辱、被奴役的地位。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又被“物”所统治。“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一台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物,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短视所奴役,为他们由于接受专门教育和终生从事一个专业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这种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状况必然要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代替,使人真正成为人。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的就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丰富,从而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2.全面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关系着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具体生活问题,也有关系到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千头万绪。因此,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的重点问题,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突破。“三农”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腐败问题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从解决这些重点问题入手。
首先,要努力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彻底消除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平等。要逐步取消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从以身份管理为主向以职业管理为主转换;二是统筹城乡就业制度,消除各种歧视政策,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彻底消除二元经济;三是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扩大内需,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负面影响的最佳选择;四是加大对农村公共用品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要建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此,邓小平已经给出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现在就已经到了让共同致富成为中心课题的时候,因为贫富分化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要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要确保“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垄断行业的收益分配管理和取缔非法收入;二是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三是完善国家税收调节体系,推进税制改革。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完善国家税收调节体系,一方面要科学制定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避免出现缴税的主体是中低收入人群的现象。另一方面要研究个人所得税征收与消费挂钩的办法,研究开征财产税。此外,完善社会捐赠的免税制度,等等。
第三,要惩治腐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在当今世界的所有国家,不管大小和贫富,都存在腐败这一丑恶社会现象。但腐败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具有破坏力。因此,党中央历来将反腐败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走出了一条从运动反腐到制度反腐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反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惩罚和预防并举,注重预防。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2008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深化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项工作部署拓展为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项工作部署,形成了对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这部重要行政法规的出台,填补了中国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法规的空白,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反腐倡廉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助推剂。因为反腐倡廉不仅可以减少公共支出,让有限的财政收入用在刀刃上,而且随着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必将吸纳更多的资本注入,提高经济增长的水平;反腐倡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对于腐败案件的查处,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不仅打击了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而且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了社会公平,伸张了社会正义。
第四,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造成社会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有人们观念认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直接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支出在GDP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社会发展总支出指的是国家财政和企业用于文教科卫、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支出,也可称为公共消费品的公共服务事业的总支出。它的发展直接影响人口素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文教科研卫生的事业费和基建投资、在岗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的保险福利、社会保障补助等。
我国的社会发展总支出长期处于偏低的水平。据统计,社会发展总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年为5.9%,1990年为7.65%,2000年为10.6%,2006年为12.6%。我国社会发展支出占GDP的比重与世界各国相比较明显偏低。以基本可以比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合计,我国只占10%左右,低于美、法的16%和30%,也低于波兰、俄罗斯、伊朗、巴西等国20%左右的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明显低于国际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的4.8%和发达国家7%左右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4%左右的水平。
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总支出偏低,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相互脱节的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学艺教授的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至少5-8年的时间。因此,加大对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首要的是转变发展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去,因为投入经济见效快,投入文教卫生周期长见效慢,所以一直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社会发展,把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作为硬指标来完成,把社会发展放在次要位置。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要把科教文卫和社会福利事业看作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把社会发展经费支出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将软指标转变为硬指标,甚至将其纳入法制的轨道。
3.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这就是要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发展教育事业,一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层次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积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素质。
其次,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我们这个劳动力大国来说,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一要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就业市场机制;二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三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四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第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安全阀”。构建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探索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免去人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三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以及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四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和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以及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工作。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关键是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具体地说包括: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或颠覆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其自身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的社会基础来自于最大多数人的拥护,而最大多数人的祥和幸福、和谐相处,自然就是最大的执政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