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征文—读圣贤之书,做明理之人5篇

时间:2019-05-14 23:0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征文—读圣贤之书,做明理之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征文—读圣贤之书,做明理之人》。

第一篇:弟子规征文—读圣贤之书,做明理之人

读圣贤之书,做明理之人

北四平中心小学 四年二班 李思佳

指导教师 佟金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以前,我没有读《弟子规》的时候,任性、无理取闹、没有礼貌。记得那一天,妈妈带着我去逛街,我看见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发卡,我特别想要,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这个发卡。”妈妈说:“宝贝,今天不行,妈妈没带足够的钱,下次,下次妈妈一定给你买。”我任性的说:“不嘛!不嘛!我就要这次买,我现在就要!”这些话持续了好久好久,妈妈终于受不了了,一脸无奈的买了下来。

现在,我读了《弟子规》,知道了“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和“德有伤,贻亲羞。”我认识到了那天自己所犯的错误,因为我的任性让妈妈感到了丢脸。

《弟子规》真的让我受益了很多。有一天,我上街,坐在车里,望着窗外的风景,突然车停下,车门开了,只见上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那个小男孩看起来好像是那老奶奶的孙子。老奶奶的孙子三步两步就走了上来,而那个老奶奶走起来却好像很吃力的样子。这时,老奶奶望了望四周,好像发现了什么,赶快把她的孙子拉到了身边。啊!原来是一个空座,老奶奶让她的孙子坐着,自己却站着。我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你坐着吧!我快要到了。”老奶奶却说:“谢谢你,小姑娘,不用了,我们也快到了。”那甜甜的微笑深深打动了我,尽管那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老奶奶的孙子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我不禁走过去对那个小男孩说:“小朋友要尊重长辈啊,你怎么不给你奶奶让座呢?”老奶奶对我说:“没关系,孩子还小,不懂事。”听了老奶奶这番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好回到座位上,继续望着外面的风景。

这件事情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道理就是“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希望这个小男孩因为这件事而改变。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弟子规》是在中国历来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要放在评价人的第一位。《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现在我们在家里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还要继续学习《弟子规》,以它为宗旨,做一名遵守纪律,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使我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名国家栋梁之材,为社会服务。

第二篇:读有用之书 做有根之人

读有用之书 做有根之人

摘要: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要有选择,要选择好书。提取书中的精髓,为己所用。不遗余力,把书读好。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书读好,落实到阅读教学中。读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读书.形式多样化。要重视朗读,强调背诵,但形式要灵活多样。读书要用于实践。把书读厚,提倡

“每天阅读半小时”。建立学生“读书成长档案”。提倡“亲子读书”,使书香校园延伸到家庭、社区。读有用之书,做有根之人。在校园营造书香氛围。

关键词: 好读书

读好书

把书读好

把书读厚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读书,可以丰富生活,充实自我;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积淀智慧;读书,可以远离尘嚣,宁静致远;读书,可以滋养心灵,温润生命。

“只有书籍,能把遥远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带来给你;只有书籍,能把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美好与智慧对比着丑陋与愚蠢呈现给你。”这是余秋雨的原话,读了它,唤起了人们对书籍的珍视。“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原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的话,振聋发聩。读了它,我们明白了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一种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这一切的获得惟有靠阅读。以读书为信仰,坦然而宁静、明朗地面对人生;以读书为己任,无声地润泽学生,默默地葱茏自己。读有用之书,做有根之人。在校园营造书香氛围,把孩子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体会中华文化的智慧,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一、好读书,读好书

人们都说生活就是一切,但我以为更重要的还是读书。

——洛根•皮尔索斯•史密斯 2010年4月27日下午3时,温家宝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读书的心得曾说,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读书要有选择,浩如烟海的书,恐怕每个人倾一生的时间都不可能把这些书读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书当中值得每个人读的也并不一定那么多。因此,要选择好书。如果选择一本不好的书,就等于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好书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当然,读书不能只停留在看热闹、消磨时间的层面上,一定要有所得,要提取书中的精髓,为己所用。

读书是快乐的,读书是在如画的风景中拾捡朝花,寻找生命感悟的花絮。有的书像陈年佳酿,百读不厌;有的书如倒啖甘蔗,渐入佳境;有的书像一枚青青的橄榄,苦涩后显清香„„翻开《格林童话》,闻着它淡淡的墨香,我们就像走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翻开一本高尔基的《童年》,仿佛经历了寒风的凛冽后,聆听生命在春天里莺歌燕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活着的意义。在主人公遇到困难时,让我们懂得要做一个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在主人公的勤劳中,我知道了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主人公乐,我会跟着大笑,主人公悲,我会泪流满面„„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见闻,很多我们无法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事物,书本都告诉我们,所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读一本书,就算其中只有一两句对我有帮助的话,也是值得的。读到一句我们真正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这种心里的快乐,只有喜欢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到。好书令人拍案叫绝,你笑起来、跳起来,甚或拍着桌子,在心里暗叫:“原来早就有人想到我所想到的,也正说出了我要说的话了!”这种高兴不是世间其他的娱乐能给我们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特级教师、清华附小窦桂梅副校长推荐的小学生经典诵读内容(一——六年级)(附目录),分别从经典诵读、必读书目、泛读书目、必背古诗词等方面体现大量的课外阅 读不仅能够使学生识大量的字,而且学生的语言得到积累,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俗语说得好,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书是有了,但如何去读,才能读好它?这可是最重要的问题。

二、不遗余力,把书读好

书如花圃,人是园丁。

——谚语

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指导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师、学生、家长的读书意识,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教与书相伴,行与文相随”的浓郁读书氛围…

郭沫若说读书不妨“读破一本”,就是强调读书一定要读好、读透。清人袁枚说:“蚕食桑而所吐着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着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会吃者长精神,不会吃者长痰瘤。”这也说出读书一定要读出其精髓。读书就要从书本中寻觅理味、趣味、情味、艺术之味,乃至人生之味。

1.阅读策略化。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交谈时畅谈阅读的收获和体会以求达到信息的共享。把书读好,落实到阅读教学中,正如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提出的要求:要由分析课文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学的教学,注重读书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如,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初读,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出现在我们眼前,不由想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么,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文章读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参加了陕西省、西北五省课堂教学大赛、咸阳市名师学科带头人的评赛工作,选手们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内容确定两个读书层次仍历历在目:A、执手而眠的画面—初读,感悟几处细腻的细节描写;课件去掉细腻描写的文字,对比读,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爸爸妈妈之间平淡而身后的爱就像茉莉一样,星星点点地散在文字中,流淌在细节里,要用心才能读出来。B、自主合作阅读文中其他的细节描写“直奔”读出了爸爸心急如焚、一 心牵挂;“每天都去”,那该是一种怎样持久的关怀…..这种基于教学实践的读书简洁、高效,充分显示了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在用“教材教”,利用课文的“例”得意、得言、得法,运用更简的教学方式,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从“教会知识”转向了“教会学习”,从“教课文”转向了“教语文”,从“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了“以读书策略为导向的教学”。

2.方法趣味化。小学生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的读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画演法:许多经典诗词可以演绎成一个小剧目,师生、生生合作表演,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猜译法:经典诵读中最大的困难是精粹语言的理解。如果教师讲学生听,会很枯燥,在理解中让学生猜经典诗词文句的意思,调动兴趣,帮助理解,学生是很喜欢的。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3.形式多样化。重视朗读,强调背诵,但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低声玩味,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如人教版第十一册《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一篇富有挑战性的阅读课文,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千古绝唱。我校青年教师董海英将此作为全国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参赛课。磨课过程中,教者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高山流水深相知;伯牙绝弦谢知音 ”,源于老师对语文的满腔热情,源于老师充满魅力的才气,源于老师“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师生在高山流水的乐曲中,体会伯牙、子期的相见恨晚。:“原来钟子期不仅在听伯牙的琴声,也听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象峨峨泰山一样的志向,洋洋江河一般广阔的胸怀。伯牙的琴艺妙绝天下,许许多多的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而荣幸,他们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 的美妙,但是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这种志向,这种情怀他们能得知吗?(唯有谁能得知?生:钟子期。师:唯有谁必得之?生:钟子期。师:这才叫伯牙所念 生:钟子期必得之。)(古筝乐曲起,师:伯牙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生1:善哉善哉,世上知音唯有钟子期也。师:真有古文的味道,寻寻觅觅原来你就在这里,世间知音唯有钟子期也!真妙。生2:伯牙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子期也。”师:伯牙兄,幸会幸会,谁再说说?生3:善哉善哉,终有人懂我心,懂我志向,懂我胸怀,懂我者,钟子期也。师:相识满天下,知音只一人呀!是呀,伯牙和子期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默契呀,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可是当第二年中秋伯牙兴致满满地来与子期相会的时候,天意弄人啊!此时,高山默默,流水五语,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暗然失色:“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老师巧用文本,努力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多向感受,让学生把心放进课文里,设身处地去读,去想。让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书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同文本真切地畅谈,与老师真情互动,使他们在课堂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澜,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收获了对生命的感悟。这样的课堂是有着灵动的生命,有深沉的人文内涵的。我想,也可以肯定地说,有了这样的文言文启蒙教学,学生是会爱上这些难啃的“文化瑰宝”的。

三、源头活水,把书读厚

一本好书的最大效果,就是鼓励读者去行动。

——托马斯·卡莱尔

温总理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其实讲的就是读书要用于实践。一本书的厚薄,是由读书人决定的。读书人说它薄,它就是简单的几页,甚至几句话;读书人说它厚,它就没边没沿儿,要多厚有多厚。

读书在于判断,在于寻找,而把书读薄,就是在判断,在寻找。读薄以后的环节应该是读厚。读厚的过程就是自己找乐的一个过程。把书读厚,首先要有一个基础,即掌握最根本的原理。其二是要会用,会联系实际运用书上读到的东西。其三是要学会佐证和延伸。

读书活动是一个长期工程,更是一个序列工程,为确保此项活动的有序开展,须做到:拓宽阅读途径,大力提倡师生广泛利用身边的网络资源,实现纸质书籍与网络阅读的结合;实施“亲子阅读”工程,倡议学生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购买一定的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和报刊,学校也要适当组织活动,为“亲子阅读”交流展示活动创建良好的平台。.“每天阅读半小时”。知名作家纷纷表达过自己的读书观点。阎崇年说“读书是第二生命”,为读书寄予了生命的热望;白烨则倡导“让读书丰富自己的人生”。毕淑敏则自己算了一笔小账,如果“每天阅读半小时”,那一个月就是2天,一年就是24天,如果能长久地坚持下去,积少成多,读书就会让人生变得不一样。卢勤则从“仙”、“俗”二字中悟到了不一样的见解:同样是“人”字旁,在山顶的是“仙”,在谷底的却是“俗”,所以说眼光决定未来,书是最好的朋友。谈到如何坚持读书,虹影自有巧妙“绝招”:“如果我们对书的感情就像爱情一样,我们就永远不会遗弃它”。我校的经典诵读已成为“营造书香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坚持每天的晨读、暮吟,认真开展诵读活动,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各班级、各学段每学期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小能手”的评选。在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积累的形式。要在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在班队会活动时间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课程管理部组织开展阅读与积累展示活动,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建立学生“读书成长档案”。为了能把阅读与积累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一定的实效,我们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立学生“读书成长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阅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撰写的读书笔记、作文或日记,创作的优秀书法作品、创办的“读书手抄报”等实践作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及 获奖情况等记录保存下来。如,本学期,六1班学生的读书笔记共一百余篇,其中《我和“名人”面对面》(习作例文)、《源头活水——<观书有感>赏析》(《观书有感》朱熹)、《夹叙夹议有学问》(《学与问》)、《走进“大自然的课堂” 》(《大自然的文字》)、《永恒的爱》(《给家乡孩子的信》赏读)、《 讴歌顽强的生命》(《 青海高原一株柳》)、《追 求幸福》(《 牛郎织女》)、《送给儿子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怎一个美字了得?》(《 草原》)、《用生命铸就师魂》(《 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剪纸有爱》(《姥姥的剪纸》)、《只要努力,小草变成大树》(《小草和大树》 夏洛蒂 · 勃朗特)„„并真正实现:阅读一篇文章、一本好书:读完、读懂、读透;学做一点笔记:认真、实用、高效。

3.提倡“亲子读书”,使书香校园延伸到家庭、社区。

一段时间以来,家长成为我校书香行动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直接参与者、建设者,我们通过发告家长书、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明确了“打造书香底蕴,构建和谐家庭”的要求。

父母和孩子共阅读。有些家长说:“我的小孩就是不爱看书,有什么办法可想?“我们不妨委婉地告诉他:“这很简单!你读书,他们就爱读书了!”没有比这更简单的方法了。父母要成为读书的主体,成为和孩子一起阅读的学友,成为孩子读书的引领者。引导孩子边读边写,并把日记、读书笔记、作文以及网络下载、报刊剪辑的资料等分类整合成书,家长为孩子亲自作“序”,与孩子一同制作、装帧,作为家庭的“珍藏版”,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从每周一次的亲自阅读做起,孩子同家长共同阅读一篇文章,在分别在孩子的读书笔记中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分享阅读,那种体验要及时捕捉,否则会转瞬即逝的。每当夜晚来临或闲暇假日,和孩子共同读书,书籍的芳香弥漫着清秀的庭院,家庭弥漫着温馨的氛围。这随之而来的必将是知识的增长、精神的滋润,也是实实在在地引领孩子远离浮躁、奔向前程的实际行动。

读书,需要姿态、悟性、精气。当我们引导孩子在知识的“跑道”上,在思想的“楼道”中,在时间的“隧道”里,完成一次又一次“读书之旅”,“就这样把书读好、读厚”的时候,我们会毫无愧色地说“很充实,很快乐!读有用之书,做有根之人!”

第三篇:读国学经典做儒雅之人

田黄镇中心小学“读国学经典,做儒雅之人”实施方案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小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让诵读经典之风充满校园,提高师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养。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发掘发展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5、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奠成才之基

三、策略与方法

1、发挥整体效应。经典诵读活动始易行难,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善始善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合力。教师要全员参与,理解支持,找到各自工作和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和渗透点,并且师生共读,发挥师表示范的作用。

2、实施快乐学习法。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读经典,按照“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理念,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适当讲解,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风学风建设中,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举办读书节,召开诵读会,组织演讲赛,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题写传统经典中的名言警句,丰富校园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让学有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加强班级读书氛围的营造,办手抄报、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和文娱表演活动。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背、默、做”等环节进行自评、互评、组评、师评,激励学生。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经典与课外阅读列为重要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四、活动安排

(一)诵读内容

小学1—2年利用两个学期背诵完《弟子规》3—4年级利用两学期背诵完《弟子规》及20首唐诗。5-6年级利用本学期背诵完《弟子规》.(二)诵读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

晨读:早上9:35——9:50 午读:15:40——15:50

2、保障诵读进度:各年级制定诵读进度计划,按进度计划组织进行诵读和考核。

3、各年级诵读进度计划:(后附)

五、评价、考核与奖励办法

1、学生评价(占40%):包括过程性的评价、抽查评价相结合。过程性的评价采取分段抽查制,班主任落实好进度计划,落实每周诵读内容和辅导,对本班学生进行抽查和评价。学校教务处和年级组每两周对班级各抽2名学生进行背诵抽查,每学期8次。依据本年级制定的进度计划内容,根据背诵情况确定优、良、中和差等级,分别为班级加3分、2分、1分、0分,纳入班级国学经典诵读考核。

2、学校抽查(占40%):班级平时在学校抽查中,组织有序,表现突出的加2分,一般的加1分,较差的计0分,对要求上报的材料不按时报的减2分。学校设立“书香班级建设展示榜”,每两周公布结果,荣获本年级展示榜金榜的另加1分。抽查结果依据每次教务处督查通报。

3、班级活动评价(占20%):在平时学校或年级组织的诵读主题活动中荣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分别加5分、3分和2分。

4、学校奖励:在学期末总分荣获年级组第一名、第二名分别奖励100元、50元,最后一名扣除班主任津贴50元。分数相同依据获本年级榜金榜次数多者优先。

第四篇:学弟子规做诚信之人,弟子规读后感

学弟子规做诚信之人

姓名:俞杨杨 班级:高一(14)指导老师:刘大迪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弟子规---做诚信之人。

弟子规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儒家千年的生存智慧和处世哲学。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毋庸置疑的,次谨信同样人也是靠新支撑起无比睿智的人生。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因诚信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因失信而遗臭万年。诚信是从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是从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我国古代韩信穷困落魄之际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妇人给了他一点帮助,也许这时换做任何人都会说‘您的恩情我一定不会忘,将来有机会一定会报答您的’但是不久之后,曾经信誓旦旦的话就像过往云烟随风逝去了。但是韩信他做到了,他后来做了楚王,奉上黄金千里以表感谢。这不正是他诚信待人的体现吗。诸如此类的故事比比皆是,曾子杀猪取信,一诺千金等等。当今社会,瘦肉精、假奶粉、三聚氰胺等失信问题层出不穷。诚信缺失成了当今社会最严重的道德问题。但是同时各地有纷纷举办诚信考场。所谓的诚信考场就是无人监考,考场内全凭考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这样既考了文化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从小诚信的品格。失去了美貌有健康追随,失去了健康有才学陪伴,失去了才学有机遇相跟,而失去了诚信一切都蒋是镜中花,水中月。弟子规将这个道理为我们演绎的淋漓尽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让我们沐浴着柔和的晨风共同聆听弟子规带给我们的淳淳教诲。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读《弟子规》,做文明人

读《弟子规》,做文明人

有人说:“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如此悠久的岁月,古人留给我们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财富都如夜空中的繁星,无法估计。物质与精神,人人都知道精神比物质要宝贵的多,虽是如此,却仍有许多人为了物质上的满足而丢弃了自己难得的精神财富。每当这时,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存储物质的空间,而是小小的一本传统教育书籍——《弟子规》。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它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处事。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则笑话,说中国人似乎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早晨掀开黑心棉的被子起床,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一杯含三聚氰胺的牛奶,吃一根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鸭蛋。中午在饭店吃到一份用地沟油炒的鱼香肉丝,加一盘敌敌畏喷过的辣白菜。晚上吃有福尔马林的火锅,喝两杯甲醛酒。这些现象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试想如果人人都知道弟子规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系可焉。”那么当今社会还会有如此多欺诈现象出现吗?

说完社会现象,再来说说我们自己吧。《弟子规》的每一句话都是灵魂深处的话语,细细品味,耐心学习,让人受用终生。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们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工矿建筑系12级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班徐小卫

下载弟子规征文—读圣贤之书,做明理之人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征文—读圣贤之书,做明理之人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弟子规做有礼人

    读弟子规做有礼人《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以《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为本......

    读“敬礼之文,做爱国之人5篇

    读“敬礼”之文,做爱国之人 学校:沙溪小学年级:六年级学生姓名:柯玲圆指导教师:吕室军当雄浑庄严、令人激情澎湃又肃然起敬的国歌响起时,你在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我们大家在做什么?比......

    读经典名著 做有根之人(优秀范文5篇)

    读经典名著 做有根之人 ——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了语文教学大练兵暨“阅读指导课”观摩研讨活动 2014年10月29日上午第一节课,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小学五楼电教室内书香涌动,气氛......

    会读“有字之书”、更会读“无字之书”《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精选合集)

    会读“有字之书”、更会读“无字之书” ————《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 为庆祝建党91周年,新疆油田公司采气一厂党委开展“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有奖征文活动,作为党员必读书......

    征文爱 在 车 间——读《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有感

    爱 在 车 间 ——读《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有感 浙江省 温岭市 松门小学 六(5)班林涛“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是人们对雷锋叔叔的赞歌。回忆如电影镜头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