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自丁香园】寄语口腔实习医生
这些年,接触了不少刚毕业的口腔医学生,对他们的印象是:专业理论上可以,动手能力较差。其中也有动手能力强的,在正规的教学医院实习,老师严格要求,做的病例比较多,也有到基层医院实习,病人多,好讲话,动手机会多,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这只是占其中一小部分,指的是很勤奋、很钻研、悟性好、手巧、运气好的少数口腔医学生。现在的情况是城市里面独生子女多,农村里的孩子,虽然兄弟姐妹不止一个,但都是一门心思读书,他们都是在家很少动手做事,而我们口腔医生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口腔医生是要点天分的,要心灵手巧,病例诊断的再准确,还是要靠我们医生一双巧手,完成好治疗和修复。2009年底某大学医院所谓的非法行医事件媒体报道后,更是负面影响我们一代医学生,带领老师也不敢让学生们多动手了,你们失去很多机会,这恐怕以后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以前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这以后的学生理论可能学的好些,没有操作机会,只有看书了。回想我们当年实习生活,医疗环境比现在宽松、和谐,临床实习操作机会多,提高的快,在这里和实习的口腔医学生谈谈,在目前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下,怎样提高实习效果。
一.多看:在学校都学到的是理论上的东西,到临床上要多看。各种病例、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有些和书本上可能还有些不一样,有的学制长的医学生还要到临床其他科室轮科实习,口腔科医生不仅仅是学习口腔这个范畴,因为一个人不光患有口腔疾病,而且全身还有其他疾病,有些和口腔疾病是相互联系的,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其他科的病例也只有实习时才能看到。但多数口腔医学生没有这个机会,只局限于口腔科实习,老师的治疗方法、手术程序、修复技术,要熟记在心,一个一个步骤,是怎么做的,先从器械材料认起,熟悉牙椅操作方法,每一种治疗需要哪些器械,先给老师当好助手,当他治疗下一个步骤需要什么东西,你提前给准备好,你就是一个用心的学生。不要眼睛看着老师,思绪飞到九霄云外,那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二.多问:首先把实习的科目教科书复习一遍,书上有的东西不要问老师,要问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老师觉得你用心钻研了,不能问患者一样的问题,你毕竟还是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层次不一样。有些问题当着患者面不能问,老师有可能忙中出错的时候,你看出来了,有时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你不理解,只能私下问。现在医患关系不好,不要让患者抓了老师的瑕疵,引起了医患纠纷,有些时候是不能多嘴多舌的。
三.多记: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记下老师的临床经验,和自己的感受体会,疾病的治疗方案,技巧,新方法,自己提出的问题及老师的答案,以及专业书籍,杂志上的新理论、新技术,点点滴滴记录下来,逐条清晰,不要随手涂鸦,过一段时间,自己都不认得。当你走向工作岗位,笔记对你肯定有指导作用,这样的习惯,保持若干年,当你挤满几大本时,你肯定也成为一个有经验的牙医了。
四.多做:虽然医疗环境不好,患者挑剔,动手机会少了,但是机会是人争取创造的,首先你要勤快,取得老师的好感,和老师多交流,让老师记住你的名字,有时老师带几个学生,让谁上牙椅,老师说了算。闲暇时,在模型上多练练手,离体牙上多做几个根管治疗,在石膏模型上多备备牙,修复室里做假牙的每一个程序多练练。还有与患者沟通能力也要锻炼,基本过关了,碰到信任你的病人,你表现的很老练,处置的很规范,患者相信你,你动手机会就来了,老师也愿意把病人交给你。实习中要多看病人,要不怕吃苦。治疗之前,把工作步骤回想一遍,哪些重点,防止出现的问题,都要想到,做时加以注意。工作时,宁愿慢一点,不怕反复,足够耐心,把病例做好,完成以后自己总结一下,还有哪些做的不满意的地方,下次改进措施。不断地总结经验,你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技术水平才能一步步提高。
第二篇:腹股沟区解剖经典总结(转自丁香园)
腹股沟区解剖经典总结(转自丁香园)
随着近年来我国腹膜前修补方式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兴起,我们必须掌握腹股沟区后面的腹膜前解剖。这就构成了一个前后的“立体解剖”。这种立体解剖对于我们了解疝是很有必要和帮助的。在临床实践中,熟悉腹股沟区的立体解剖对于完成高质量的手术是有着关键作用的。有鉴于此,我将腹股沟区的解剖归纳为“12345”。陕西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瑞鹏“1”指1条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女性)。“2”指2条韧带,分别是腹股沟韧带(后面是髂耻束)和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3”指3个区域,分别是肌耻骨孔(或腹股沟盒)、危险三角和疼痛三角。“4”指4个解剖层面,从前向后分别是①腹外斜肌和腹股沟韧带、②腹内斜肌和弓状下缘、③腹横筋膜和④腹膜。这里面包含还有两个很重要的间隙,腹股沟盒(Inguinalbox)和腹膜前间隙((preperitoneal space)。“5”指5条腹股沟区的神经,分别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12345”概念并没有涵盖腹股沟区的所有解剖元素(当然这些解剖元素也是由相互交织的),只是将目前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基本上包括进来。所以希望对年轻医师的腹股沟疝的解剖认识有所帮助。从而对手术规范化的推进有一定帮助。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手术中看到的解剖是“活”的,是有着较多变异的。(1)精索(spermatic cord)精索包括输精管、生殖股神经、蔓状静脉丛、睾丸动脉以及来源于腹内斜肌和精索外筋膜的提睾肌纤维)从内环穿过。(2)内环(internalring)内环是腹横筋膜上的卵圆形裂隙。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精索和子宫圆韧带经内环穿出盆腔。内环附近的部分腹横筋膜延伸为精索内筋膜。精索内筋膜、睾丸、精索(包括输精管、生殖股神经、蔓状静脉丛、睾丸动脉以及来源于腹内斜肌和精索外筋膜的提睾肌纤维)从内环穿过。(3)腹股沟韧带(inguinalligment, poupart ligment)和髂耻束(iliopubic tract,Thomsonligment)腹股沟韧带是由腹外斜肌腱膜在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向后上方反折形成,其内侧的部分纤维向下后方反折,形成腔隙韧带(又名陷窝韧带,Gimbernat韧带)。腹外斜肌腱膜在外环口又分为上方的内侧脚和下方的外侧脚,而外侧脚分出部分纤维(反转韧带),向内上反折,经耻骨结节表面和内侧角的后方,与腹白线相附着,参与腹直肌前鞘的构成。反转韧带及附近的腹直肌前鞘是我们固定补片的重要结构(而不是固定在耻骨结节的骨膜上!)。髂耻束由Hesselbach 曾在1814年予以叙述,于1836年由 Thomson作了详细描写,故髂耻束又称为Thomson韧带。髂耻束是腹横筋膜增厚的部分,起于髂前上棘,止于耻骨上支。通常在开放式前进路手术中较难看到,在开放式后进路修补术或腔镜修补术中可以看到,尤其是直疝更为明显。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的关系“只是位置非常接近而已”。(4)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ligament, 又称Cooperligament)耻骨梳韧带在解剖上是有争议的,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可以理解是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在耻骨梳的延续,覆盖于耻骨上支有光泽的纤维结构由骨膜、髂耻束反折的纤维和腹股沟韧带组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韧带。是用于固定补片的主要结构,但固定时要小心走行于其上的死亡冠血管。(5)腹股沟盒(inguinal box)和肌耻骨孔(MyopectinealOrifice)通常把腹外斜肌下的腹股沟管里一个封闭的解剖间隙即腱膜下间隙,称为“腹股沟盒”。国外测定值平均结果为:从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为12cm,内环到耻骨结节为5cm,腹外斜肌腱膜在腹直肌前鞘的插入处到腹股沟韧带倾斜缘的凹面端为5cm。其研究报告表明这个间隙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设计一种定型补片,使之适用于所有原发性疝修补成为可能。在Lichtenstein术式中,Amid建议补片的大小8×15cm(原来5×10cm)。这个尺寸文献报道不一。我们国人的这个大小较欧美人要小一些,但至少也要6×11cm大小的补片。肌耻骨孔由法国医师Fruchaud在1957年提出的。人体的腹股沟部位有一个薄弱区域,其内界为腹直肌外缘,外界为髂腰肌,上界为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下界为骨盆的骨性边缘,这个区域称为肌耻骨孔。肌耻骨孔内无肌层结构,抵挡腹腔内压力的只有腹横筋膜,当腹横筋膜薄弱时就会发生腹股沟疝。肌耻骨孔概念的提出为腹膜前修补疝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解剖依据。图2-1 腹股沟区肌耻骨孔示意图(Myopectineal Orifice,MPO)(5)危险三角(又称Doomtriangle)1991年由Spaw提出。是指在输精管和精索血管之间,其中有髂外动、静脉通过。值得指出的是这个三角平面的角度是多变的,是因人而异的,在做腔镜疝手术时要注意。(6)疼痛三角(pain triangle)疼痛三角位于精索血管的外侧、髂耻束的下方。有腰丛神经的分支(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和股支、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穿过。比较容易损伤的是股外侧皮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股支。所以不能在该区域内钉合补片!(7)腹横筋膜(transversalis fascia)的再认识腹横筋膜的解剖非常诡异,我们对它很熟悉但同时知之不多。目前认为包绕腹膜的一个有广泛连续性的筋膜:腹横筋膜在腹股沟区较增厚,紧贴于联合肌腱、腹横肌腱膜、腹股沟韧带的深面与之形成较坚强的腹股沟管后壁,覆盖了腹横肌腱膜弓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裂隙。腹横筋膜在内环处呈漏斗状包围精索,形成精索内筋膜。如发育不良或退性形变,腹膜由漏斗口向外突出,是造成腹股沟斜疝的重要因素。有些文献将腹横筋膜分为两层进行描述,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其实是和腹膜前间隙分为两层搞混淆了。在手术中,特别是在TEP过程中,我们发现腹膜前间隙分后两层:前层(浅层):紧贴腹横肌及其腱膜的深面,富含脂肪,腹壁下动静脉从此通过,又称腹膜下筋膜。所有的操作都在该层后方进行。后层(深层):由不规则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易于和腹膜分离,又称为腹膜前筋膜,术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分离。我们操作的层面应该放在浅层和腹膜之间,这也是我们放腹膜前补片的地方。有鉴于此,为了统一开腹式腹膜前疝修补和腔镜腹膜前修补的认识和说法,有利于术式的描述。我建议把腹横筋膜分为“三层”,1.透明筋膜层,其实是半透明的。最致密,起主要加强作用。在腹股沟区增厚,甚至局部加强为髂耻束、凹间韧带、直疝的假疝囊等;2.腹膜前脂肪层(原腹横筋膜浅层),分布很不均匀,在脐韧带处几无,在髂血管前、内侧陷凹、外侧陷凹处最多。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腹壁下动静脉走行其中。在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中,往往以“脂肪瘤”的形式存在。3.网状纤维层(原腹横筋膜深层,有些作者称之为脐膀胱前筋膜)最薄的一层,为纤维结缔组织,几无血管,与腹膜结合松散,在腔镜充气后很明显。是腹膜前理想的操作层。当然,也有很多学者把腹横筋膜分为两层,认为前面所说的第二层腹膜前脂肪层因为质地太软且不连续而不能自成一层。但我认为,鉴于腹膜前脂肪层在手术中有着定位的重要意义,还是着重强调的好。(8)髂腹下神经(iliohypogastric nerve)髂腹下神经在髂前上棘内前方约2.5cm处穿过腹内斜肌,向内下方走行于腹外斜肌深面,然后在外环上方约2.5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离开腹股沟管。(9)髂腹股沟神经(ilioinguinal nerve)髂腹股沟神经较髂腹下神经细,在其外下方,几乎与之平行,在腹股沟中与精索伴行,然后出外环,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10)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生殖股神经来自腰丛(L1-2神经),进入腹股沟管内环前分出股支和生殖支。股支进入股鞘,支配大腿近端前方皮肤的感觉,损伤会引起股三角区的感觉过敏。生殖支:穿过腹股沟管,在精索的后外侧穿出,分布于睾提肌和阴囊肉膜,提供提睾肌、阴囊和大腿内侧感觉的神经支配。损伤会引起射精障碍、射精疼痛感。(11)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nerve)股外侧皮神经来自腰丛(L2-3神经),在髂耻束的下方通过髂肌的前面,提供大腿外侧皮肤感觉的神经支配,位置较表浅,较其他神经相比最容易损伤。(12)股神经(femoralnerve)股神经是腰丛最大的分支,主要支配大腿前方皮肤和伸肌。位于比较深的平面,通常不易损伤。但是要小心其细小分支的损伤!(13)Retzius间隙、Bogros间隙和间隙分割韧带(intervalligament)Retzius间隙由瑞典解剖学家Retzius提出,指的是耻骨膀胱间隙。它位于正中线, 前方有腹直肌、腹横筋膜和耻骨, 后面是膀胱。这个间隙上至脐平面, 下至盆底肌, 外至腹壁下动脉,主要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 基本为无血管区域。Bogros间隙可以看作是Retzius间隙在外侧的延续,它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在下腹部两侧各有一个这样的间隙。此间隙最早由Bogros提出,后来由Nyhus将这一概念引入LIHR中。这个间隙内有一些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操作上必须小心谨慎。值得一提的是,在Retzius间隙和Bogros间隙之间,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有分隔的,在TEP手术中特别明显,表现为一层薄层较韧的韧带,我称之为“间隙分割韧带”(应该不是凹间韧带,凹间韧带在腹壁下动静脉的前方,和髂耻束是一个层面)。必须用剪刀予以剪断,使得两个间隙得以贯通。
第三篇:转丁香园:研究生科研总结
转丁香园-研究生科研总结
一、有关文献阅读和检索:
对于刚刚进实验室的我们来说,检索和阅读文献是首先必须要认真做好的,这是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步。老师在实验室所推行的weekly report 是非常好的培养方法,如果每一位新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都能够这样执行,收获将是非常大的。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1、中文文献: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很茫然,内心里有很多想法,浑身也后使不出的劲,到处都是看不完的文献,但就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个人感觉首先阅读CNKI和万方数据库的优秀硕博士论文对于寻找课题和开拓思路很重要。首先选好你所感兴趣的方向,下载大约10篇左右的论文,好好的读一下。等这些论文读完了,基本上对该方向的实验方法,实验思路和相关的英文单词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有武大的同学的话,可以上武大的数据库,相对华工的来说,它的比较全,且新一些。对于我们实验室发表的一些文章,尽量的读一些,读的懂更好,读不懂也没有关系,但需要对我们实验室有一些了解。
2、英文文献:主要就是Pubmed。基本的方法就是在其检索栏中输入关键词,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大部分文献,通过学校图书馆可以下载绝大部分全文。如果不行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①Pubmed里面有个Linkout选项,当其首选数据库不能够查到全文的话,可通过Linkout链接到其他的数据库查找;②向国外通讯作者索取,有时候给别人发了email,别人不理你,不要怕,继续发,或者换个邮箱发,我们常用的163或sina有时候国外就收不到。不管别人给不给你全文都会给你答复的,越牛的人越会给你回复。③上DXY检索区求助,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特别是你的积分大于20分的时候。所以需要自己在DXY上回答别人的问题以获得积分,给别人帮助,收获的是自己。当你在Pubmed上查文献的时候,有很多重要的信息需要注意:①在Pubmed的Abstract状态下,右边是其链接全文的网址,下面是与这篇文献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很重要,需要仔细看看。②进入全文网站之后,在全文的右侧有这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在文章的最后有引用改文章的文献列表,这些非常重要。③ 关于引用文献可以查Scopus数据库,很全很新的。查找这些引用文献,可以找到很多与你所查文章相似的文献,有时候的收获比直接在Pubmed里面查还要多得多。
3、文献整理和归纳:有时候明明查到多该文献,但过一段时间就是找不到,关键的原因是我们对文献的整理和归纳不够。个人感觉一下几点需要注意:①文章的名称一定要写明,有时候直接下的时候它都是数字或字母表示,一定要当时就更改过来,有时候文章名很长,就需要我们给其简化命名;②用关键词建立文件夹,并标明日期(如CR-20080705);③如果对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或references manager熟悉的话,用这两个软件管文献会非常方便,但个人感觉并不推荐这种用法,因为我们用的都是D版软件,万一那天被限制使用了就完蛋了;④经常整理,将相关的文献合并,改删的就删。
二、关于课题设计和实验手段:
掌握了基本的检索方法,并且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献之后,就需要对自己的课题做一些基本的规划。
1、课题设计:总的原则是在老板课题的范围之内选题,同时提出自己新的想法。老板的课题都是大的方向,有时候是非常好的idea,但具体的实施过程也需要我们去创新,要把握基本原则,但又不拘于表面形式,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想法和老板的课题完整结合起来。个人感觉研究生开题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过程,写一份开题报告非常能够锻炼能力和思维。其内容可以与老板的课题相结合,但最好是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同时如果每年每位研究生都能够写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这种锻炼对研究生尤其重要,同时也可以给老板提供一些好的idea。
2、实验手段:了解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技术(从理论原理到基本的操作),精通一种实验技术(能够解决该门技术中大部分的问题)。比如我们实验室大部分人都会膜片钳,但我个人感觉精通的人并不多。实验技术只是手段,实验的思路才是最重要,同时必须掌握一门核心技术,这样就可以和人合作,与人交换。在实验上能够赢得合作者的尊重同时能够保证实验又快又顺的进行。为了掌握实验技术,对于刚进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来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打杂,要舍得吃苦,不要怕吃亏。你给师兄师姐们做了很多无私的贡献的同时,你也学到了实验技术,同时还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这些非常重要。今天的付出,也许很多年后才有回报,但没有付出就永远不会有回报。吃苦耐劳,与人为善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三、关于论文的撰写和投稿:
论文的撰写是个非常锻炼人的过程,需要耐心,细心和平常心
1、总的一些看法:最初写英文基本就是抄,选择20篇左右的相关英文文献,将其中的关键句子标明出来,使用的时候对于语法和整个句式不要做大的修改,主要就是改一些名词,副词和形容词。在使用的时候句子来源于introduction的就用在你的introduction之中,来源于discussion就用在你的discussion之中。在撰写过程中,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用词都非常恰当,也无法保证语法不出错误,但有几点错误是绝对不能犯的:①单词拼写;②文中的插图的标注;③参考文献的引用。这几点出错的话审稿人会认为你不严谨,想当然对你的实验结果产生看法。为了保证减少以上错误,有几点可尝试:①使用word的拼写和语法功能;②将文章多给几个人看看,不要太保守,怕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③ 自己在不同的时间点看看,一定要打印一份出来,这种查错方法很不错的。
2、Introduction撰写:基本上是三段式:①首先是介绍与你课题相关的前人研究进展;②提出自己想做的问题;③你做了那些内容,有一些什么基本的意义。
3、Results撰写:①你的结果相互之间没有很必然的联系,但都是为了证明你的实验,他们是并列的关系,基本上按照别人文章的排序进行就行了,自己不要搞创新,免得到时候自己都说不清楚;②结果是递进式的,如研究信号通路,按照前后次序就行;③大多数是前两种方式的混合,需要多想想,自己明白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让别人看得懂,因此写文章时多和人交流非常重要。
4、References:建议用endnote软件进行管理,学会使用这个软件可以减少编写references的错误,可以减少工作量。软件很复杂,个人觉得知道使用以下方面就可以了:①会用endnote上pubmed查到你要的文献;②能够将你选择的文献插入到word文档中;③懂得选择适合你的参考文献方式;④ 如果有兴趣的话懂得编辑参考文献方式更好。
5、文章中的插图制作:①建议用PPT操作,它做出的是矢量图,结果非常清晰,用arial的字体,8-10号,excel图表直接复制到PPT中的、;②画图板和PS做出的组合图都比不上PPT;③个人感觉sigmaplot和excel做的统计图没有很大区别,是在PPT中进行组合的时候比较的;④在PPT中作图最初是不用管其像素,但其宽度一定要设定好,PPT的横图基本上就是一个页面图;⑤投文章是可以用PDF,当PPT做好后,可以用adobe软件将其转化成PDF;⑥如果需要tiff的话,在转化成的PDF中截图到PS中,然后调整像素和大小,这种方式好像比直接复制到PS中的效果要好的多。
第四篇:临床监察员:戴着镣铐跳舞的行业(转自丁香园)(
临床监察员的任务就是,让我们不敢得罪的医生们,按照我们不敢得罪的药监局的要求,完成临床试验。
定义:
临床监察员(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CRA)是由药品研究注册人任命的,主要负责与临床研究承担单位的联系工作,其任务是保证临床试验严格遵循以批准的实验方案,并及时报告和监查试验的进行情况和审核数据,确保临床研究报告真实、客观。在《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还明确规定,为确保监查员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制定详细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以确保整个试验研究是在监查员监督下按临床方案进行。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合同研究组织。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申办者可委托其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此种委托必须作出书面规定,其目的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CRO 可以作为制药企业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可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和具有丰富临床研究经验的临床研究队伍,并能降低整个制药企业的管理费用。
简而言之,CRA是指sponsor透过CRO等方式雇用的从事监督、监测、协助和管理临床试验的工作者,介于受试者与研究员之间。职责是确保临床试验有序进行。CRA自己的理解和定义:
首先,作为一个准备应聘临床监察员这个职位的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明白,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
我先说自己的看法,我的理解,监察员的工作,广义的来说,是从事临床试验组织工作的一个行业,也就是说,从一个项目,从拿到国家的临床批件开始,到整理出临床试验所必须的资料上交给注册部门,这中间的所有环节,都是一个监察员所需要涉及的,包括基地和研究者的筛选,费用的调研,方案草案的制定,试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牵涉的一系列问题,试验结果材料的整理,等等,有的可能还包括和销售部门一起组织总结会的召开等;而这中间,有一部分是属于总经理的事情,有一部分是属于项目经理的事情,但是,虽说一个新的监察员不会被直接安排负责整个项目,但是并不代表着工作的时候完全不会涉及,因为有的老板会让你帮助他们做其中的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说在筛选基地的时候,很有可能让你以私人的身份去打电话到那些目的医院的检验科去了解检查项目的收费情况,从而在费用谈判的时候不至于太被动,也可能会让你翻译一些相关的国外文献以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者手册等。
而狭义上的临床监察员的工作一般是负责上面所说的那些环节中间的一部分,而其中最核心的是去医院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包括资料的完整性,内容真实性,时间的逻辑性,医生的合作性等,发现试验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同的问题,包括坏的问题比如不良反应、好的问题比如新的适应症等。
这其中,你未来所做的事情最大的差别的原因可能是你所在的单位不同而引起的,一般来说,大的公司分工比较明确,做的事情比较专一,小的公司分工较为模糊,所涉及的面更宽。
可以说,上面所说的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应届生应聘监察员这个职位的时候,所被问到的最多的一个问题,一般的面试人员都是先让你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就让你谈一下对这个职位的理解,去年我找工作的时候,几乎每一次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那么,第二个问题接着就来了,对于这个职位的性质,我们是怎么理解的。
和前面的那个问题不一样,前面说的是做什么,属于有规定答案的东西;现在问的是对于职位个人的看法,完全是个人感想,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这个问题很难回到,包括到了现在,我加入这个行业已经好几个月了,都不敢说假如再次面试的话,我的回答能够让对方感到满意。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处在销售人员类似的身份地位,却非要去做有着管理人员职责的工作不可的职业,用一句文艺理论上常用的话说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像前面所说的那些工作,其实,什么制定方案、什么整理材料等都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在这个行业中间最难的是如何和那些医院的医生们打交道。
众所周知,医院的医生们都是牛气哄哄的人物,而我们所合作的往往都是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权威的专家们,属于牛人中的牛人们,他们对于我们来说是得罪不起也绝对不敢得罪的家伙;但是,我们的另外一头,是药监局,属于国家机关,那更是说一不二的地方,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我们不敢得罪的医生们,按照我们不敢得罪的药监局的要求,完成临床试验。
于是,这个行业是一个很考验人的能力的行业,我们对于医生采用各种办法,使尽浑身解数,包括好言好语请求,拿着国家局的牌子吓唬,使用经济方法刺激,哭丧着脸苦苦哀求等等。总之就是想方设法的让他们能够按照要求国家局的要求,不出任何差错或者尽量减少差错的把这个试验给做下来。
这中间可能还要考虑到公司的经济支出,注册和销售部门的特殊要求等等,总之来说是多头受气,一切的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就是我对这个职位的理解!
第五篇:丁香园工作感想
昨天丁香园CEO丁丁发朋友圈这么一段话:直接向我汇报工作的人离职,我一般都会了解一下原因。这些年,我听到的回答很多,比如:在沙滩上走的太久了,想倒掉鞋里的沙子然后继续前行;不出去看看,怎么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精彩;人总要勇敢一次,不然老的时候会后悔;既然他们可以成功,我为什么不可以;女孩子嘛,还是找一个稳定一点的工作比较好„„我知道,你们都是照顾我脆弱的感情,给我留了一点颜面,而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谢谢你们。
在此工作3年后的我,想回过头去谈谈为什么加入了丁香园,这几年我收获了什么,以及我正在招兵买马,我想要什么样的你。我只想通过我的经历,告诉在找工作的你,即使迷茫也是正常的,你要做的就是继续寻找。
我就职于丁香园旗下AME出版社,而这个出版团队从我2011年入职时候的4个人,已然快要扩充到40个人了。3年来,涨了将近十倍。其间有人来了,亦有人走了。让我心生疑惑地是近期有两个刚入职才3个月的人,一个说要去考研了,一个说要申请出国学建筑了。
其实我也经常扪心自问,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刘媛媛说,No Zuo No Live(不作就不会活)。在职场上,我属于爱作的人。大学毕业后,我从广州跑去了上海参加工作,2年后离职去了杭州,然后今年我又自己申请调回了广州。跨省跨市搬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对我这种东西多到发指的人。然而工作地点虽变,我从事的行业和职业未变,就做学术出版,可能说SCI期刊,比如容易理解。这几年来的坚持,感觉面宽了,也深了,也慢慢从迷茫中找着点方向了。
早上阅读MacTalk君池建强的文章《Linus,一生只为寻找欢笑》,他提出一个观点,引用如下。"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很小的时候就能在某个领域内头角峥嵘,展现出一些东西,然后经过长期的练习和创作,最终成为一代传奇。在这个过程里,环境是很重要的,逆境出人才基本上是个伪命题,这句话唯一的作用就是遇到困难时给自己打打鸡血。李纳斯是个高知子弟,10岁就开始玩计算机了,我们10岁还在打沙包甩方宝”。
我赞同他的看法。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被问及你长大想当什么的问题。相比当时同学们伟大的理想,我的却是这样的。从小我追求的是只要能摆脱农田,大热天不用撅着屁股收割稻谷,不需要以烈日为穹庐,能穿着干净的衣服,坐在四面白墙的整洁的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下午5点半下班回家。还有,再也不用喂猪。没错,这就是童年时期的我曾经梦想的世间最大的美好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超级演说家《寒门贵子》的片段听说很多人看完流泪了,我似乎没有那么激动。因为我也算出身寒门,你可以看看我写的《父亲的臂弯》(1)、《母亲的臂膀》(2)。对了,《北京青年报》看到后登了,还占了一个版面,然后操蛋地加上个未经我审核的副标题“一个弃婴对养父母说的话“。我估计这位传说中的主管压根儿没看过文章,才会用那两个扎人眼球的字眼。扯这个是想告诉你,我的家庭背景下,我的童年,高中和大学时期,基本没有遇到池老说的大师成才的那种’环境’。
然而,我的工作却给了我这样的环境。你可以看看《一趟发现自我的难忘旅程》(3),算是我对5年职业生涯的一点总结和感悟。
此刻,我对这个好的工作环境的理解是,你遇见什么样的人,读什么样的书。说得跟找老公似的。是的,我觉得寻找这样的工作环境比苦心寻觅另一半还要重要。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办的一本SCI期刊,叫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主编王一飞教授。08年的我,肥脸,短发,背个大书包,赶了20个小时的火车去上海参加面试。走进大院的那一刻,我就被那里的绿树林阴、科学气息和坐落其中像曾经的法国领事馆那种别样的建筑深深吸引。09年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我们对门儿就是《中国药理学报》,院子里还经常能看到李党生前辈横跨个小包走着或在食堂里遇见。因为期刊编辑部依旧在上海分院的老院子里,牛人比比皆是。16号楼的一楼,就是丁光生老先生。
你可能会说牛人多跟你有半毛钱关系啊,那你就错了。09年AJA举办第三届亚太男科学论坛,这是真正的国际会议。有20多个邀请的国际讲者,有正规出版的会议论文集,口头报告也是从投稿里经几轮交叉评审筛选出来的。邀请和接待讲者、修改和组织摘要评审这些就是刚毕业的我的主要任务。会议上,第一次听到王一飞教授完全脱稿的全英文大会主席致辞Opening
Speech还有闭幕式的有一个对3天大会的完美总结Closing
Speech。王一飞教授曾在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WHO做过医学官员,见识、圈子、口才和记忆力惊人。记忆力惊人是指他主持一场2个多小时的研讨会,会上各方华山论剑,然后王教授总结的时候就会1,2,3,4一直到10,精确、精准、精彩。大会的几次筹备会我都惊讶地目瞪口呆。后来有次北京出差,坐他边上,我请教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练出来的,在WHO每个人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对了,曹可凡当主持人之前,是他的学生。跟着这样的大师,每篇稿件均要终审定稿,差不多每个月来一次编辑部,是极其幸运的。尤其你还能在不同的场合,感受大师的为人儒雅之风。
另外一位牛人是丁光生老先生,他是《中国药理学报》的主编。今天刚读完老先生的90华诞纪念册。从1921年他出生开始的黑白老照片,一页一页的往后翻,就感受着时代的变迁,看到50多年来他走过的很多地方,以及在某些场景下照片拍摄的地点,我也竟然到过了这些地方也在同一个SPOT拍了照片,比如芝加哥大学门前,比如哈佛大学John Harvard的铜像前,比如Mayo
Clinic的钟楼前。顿时觉得特别感慨。因为丁老就是出生于高知家庭中的贵子,父亲丁绪贤清朝末年留学英国,目前也是英国留学后在追随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时相识。他自己也于1945年公费到美国留学。1951年30岁的他学成归国后就职于上海药物研究所,一干就干了60余年,现在还天天要去办公室,风雪无阻。一个双目失明的老者,仍每天坚持到办公室阅读,听收音,甚至审稿,你不得不敬佩这样的大师。看不见如何阅读?我很荣幸当过一段时间他的眼睛,更像书童,呵呵呵,这也成了上海2年里难忘的回忆。帮他读书读报读稿,敲打老式打字机记录他的审稿意见(he insists),听他讲述1920s年代开始的经历与故事。他抖着手,摸出芝加哥大学带回的纪念水杯让我倒水喝。他办公室的白墙上挂着的那副毛笔贴,“淡然无极”,今天照片里再次看到后有些泪光闪烁。因为美好可以被记录,被传承,但时光却留不住。我给他打了个电话,老先生精神不错,明天周一出院,然后跟我说,周二又要回办公室了,言语里透露着无以言表地激动。
当然,前两年好环境里遇到的高人远不止这两位,像AJA刚交接到Nature出版社旗下,那自然就学习了一翻国际一流出版社的工作方式,规范的流程,像秒表一样精确的Timeline。
后来,我离职了。因为我现在所记录的这些美好,当年全被排山倒海的稿件,被只身的孤独和失落,被高烧39度8起不了床等着同事蓉蓉姐给我送饭的两行清泪,被大上海精英和楼宇的气势打击得灰飞烟灭,被那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迷茫,觉着留在上海永远也买不起房子,干下去永远就是一篇稿件完了下一篇稿件,一期稿子登完右下一期的周而复始的一眼望到死的日子感到了恐惧和绝望。这样的状态,我如何去感受美好?最终我卷铺盖回乡下老家了。
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我现在的boss汪道远得知我离职了,告诉我联合丁香园要开始做医学英文期刊了。一问,旗下有两本英文期刊,当时还没有SCI。有几个人呢,就我,他,还有长沙2个同事。面试除了他自己,还有李天天。我估计到死我也记得天天问的那些别具一格的问题。你用什么手机啊?你知道几种浏览器啊?现在想想,估计当时那个传统期刊出来的无知土老帽儿让他捉急。我用的,诺基亚300块钱的手机,大学表姐给我买的三星使了4年坏了。浏览器当时我就只知道IE和遨游。
于是就这样,不男不女地混在一堆技术男中间,中午晚上就跟他们打乒乓球。当时要跟一位来自广东程序员邱锦森协作,这人是普通话都说不清的那种。每每沟通,我就发觉我说的他听不懂,他说的,我更听不懂,然后就急,就吼。终于有天开周会,那时人少,盾安的会议室还能塞得下DXY编辑部的人,我就跟张老板说了这个问题,他说,因为你们中间缺个产品经理。啊?产品经理是啥?不过好歹消除了他是来自火星的怀疑。我每天就跟他在工作上直接打交道,什么故事估计你猜出来了,单着太久的我终于拍拖了,然后,我们现在都回了广州,我可能死了会葬进他们家祖坟的了。
对于一路被高考洗脑过来再加上大学四年瞎混的土老帽儿,逐渐知道了设计师不叫设计师叫UI设计师,知道了产品经理叫产品狗,知道了程序员还分前端、后端。到现在出版社还没有产品经理,过去两年,我就赶鸭子上架顶着,搞得我在总部的两年从来都不敢和丁香园的CTO冯大辉@Fenng对视,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儿,我怕我对互联网的无知让他无语。他下周和要张老板来广州了,我打算请他喝早茶,稍微侃两句。因为,无知少女现在已经会配置Redmine,设计出为自己出版社定制的流程来处理稿件了。
因此,工作地第3、4个年头,除了招兵买马培养团队,还学了一些跟产品相关的新知识。这对于我,绝对属于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我曾经觉得园子里那些天天跟机器打交道的人不善交流,事实上,是因为他们沉浸在代码的世界里,用命令操控着一切,比跟土老帽们交流有意思太多。用YC创始人Paul
Graham的话说,他们是一群有好玩、高智商、拥有探索精神的’黑客’。而且他们这个群体,相比医学界的人,更加开放,更加愿意分享,实时都在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实践。如果你觉得我这是在美化屌丝,那我何必身体力行地找这个群体里的一员做另一半呢。还单着的文艺女青年们,尤其是园子里的丁香妹子们,就在身边找个黑客吧。(冒死鼓吹办公室恋情,TAT)
是的,他们,也成了后天环境里给我带来美好的人。他们教会我要更高效的工作,应该使用哪些工具;他们教会我要寻找信息,应该翻几重墙,破几道关;是他们让我知道了除了乔帮主,还有史蒂夫·沃茨,保罗·艾伦,林纳斯·托瓦兹,蒂姆·伯纳斯·李和互联网之子Aaron
Swartz等等很多很多的天才。
我改变不了我的出身,也找不回大学以前的那些遗失的时光。但是加入正确的团队,是可以找到大师的。
出版团队我招的第一批人像少灵,清华,都在杭州待了一年。她们现在个个可以披荆斩棘,一个人奔赴美欧大陆,扛着一堆物资,参加像ASCO这样的大会。搭建一个10平米的展台,采访一些像大会主席这个级别的专家,会间写几篇漂亮的新闻稿,会见十余个编委和数不清的作者读者,再安排个正式的dinner和专家们神聊一晚。教授们甚至会驱车几十公里赴机场去接她们,带她们游览小城大城,待遇比社长还高(LOL)。可以看看少灵同学写的《星空下的遐想》,也是她对这份工作的感悟。(4)清华同学现此刻正在旧金山ASTRO会议上码稿呢。小悦,我们团队的另一员大将,正在北京的长城泌尿外科论坛在众国内外听众前全英文演讲呢。还有我的宝贝们像思华、朝秀、嘉慧、晓曼、小媚、姗姗、丽桃、小红、子钰和欣欣等很多很多人,都能独当一面了。我由衷地为她们高兴。
但我还需要更多这样的宝贝。我希望你们能像丁香园的神级产品经理二爷的一篇文章《求求你,让我教你》(5)提到的那位徒弟一样,而我也很想当他那样的师傅。我曾经说,我想我的团队一起,to
learn, to try out, to make things happen.那么除了招聘贴(6)里面的基本要求,我还希望你拥有这些特质:
1.有勇气走出舒适区去学习新鲜的事物,如热衷于这样做,更好 2.拥有万难中也要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一问三不知也不去学习
3.即使还没找到自己想要什么,却愿意去尝试,去挑战,但关键,要耐得住寂寞和守得住时间,而不是来了3个月就撒丫子走人
4.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读读书写写字跑跑步什么的,都是很好的Linkedin CEO Jeff Weiner说,最喜欢和同时拥有三种特质的人共事(work with),那就是Dream Big, Know How to
Have Fun and Get the Shit Done.最后一句,我简单译为别什么都想等着别人教你怎么做,自己想办法学,学不会再学。等领导给你擦屁股是大忌。去找他的原文来看看吧,去哪里找?读书的时候白做那么多阅读理解题了。
你可能会问我,待遇高吗?能转递党组织关系吗?我能有朝一日不像曾经的你逃离上海那样逃离广州吗?第一个问题,我作为副社长仍旧无车无房漂流他乡,能每个月花几K住上奢华的高层公寓,何必花300万住在郊外眺望雾都呢。第二个问题,人力资源专家会解答你。第三个问题,那就要看你自己了。
你可能又会问,你要一辈子待在丁香园了吗?冯唐说了,将来的事情别瞎想,谁知道将来。我也不会不现实的奢望我能一直留住你,Mac君说了,有的鸟儿羽毛是那么光亮,当他们羽翼丰满的一天,终将飞去他们想去到的地方。原话忘了,就这么个意思。当我希望这里可以让你成长为那样的鸟儿。
你最后问,你找到你想要的了么?我觉得我找到了,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微信号Artiq,主要编译、探寻和实践学术开放分享先驱者们的文章和观点;讨论理想化的未来学术出版传播模型。
说实话,2011年加入丁香园AME出版团队的时候,我充满未知。但时至今日,我知道了我为什么而来。这里给我提供了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最后,用孙燕姿的《完美的一天》来畅想我的和我们团队每个人的未来。
完美的一天
孙燕姿
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大的落地窗户 阳光洒在地板上 也温暖了我的被子
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多很多的房间 一个房间有最快的网路 一个房间有很多的吉他 一个房间有我漂亮的衣服 一个房间住着朋友和他的爱人 一个房间一个房间 我也不知道该放些什么
告别暗淡生活
我们晚上不睡觉 白天在床上思考 小狗在屋里奔跑 度过完美的一天
我为什么加入丁香园(2)
不好意思,停不下来。小媚可能又会觉得这是酣畅淋漓、剖心剖肺的一篇,读的过程中,会笑、会哭、会反思、会感悟,然后就会懂,我们都是会飞翔的鸟儿,不要让现实折断我们的翅膀,反之,我们要迎着现实的风,飞往未知的地带。
开头先摘录几段穿梭在《MacTalk·人生元编程》各个章节中作者池建强君(1)的几个感悟。好吧,这本书我现在奉若圣经。我打算去找点赞助来,先买个100本,4500人民币,送给我身边最珍贵的朋友。加上邮寄费,我估计至少得有个5K才行。当然,如果我真做到了那必须要他每本签名。放心,以后可以拿去拍卖的,然后你再把钱分我一半儿,我就当理财了。
他说到......“无论你现在处于哪个境地,是手握优质资源还是即将被裁掉,其实都是自己之前的选择造成的。我们不能改变出生的国家、年代、家庭背景、运气,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把自己训练成通才之上的专才,这个道理很多人懂的晚,做的晚,但是,就像写MacTalk一样,写的慢不要紧,重要的是持续的写!证明完毕!
其实每个人在某个城市待久了都会疲惫,每份工作干多了都会厌倦,为了疲惫和厌倦的改变,那不叫改变,那叫逃避。面对无数的选择和变化,你沉溺其中,但是依然无法获得理想中的生活。
只要你没有一个强悍的爹,就要先忘掉那些小鱼小蟹还有珊瑚丛,那些暂时还不属于你,踏踏实实的练习和提升才是正道,为自己规划一个十年的长跑,可以时不时停下来休息一下,低下头汗水就落入尘埃,抬起头就看看夕阳西下,你抹去疲惫,然后继续前行。十年看似很长,但实在很短,十年以后你回头看看,你究竟是成了人中龙凤,还是小鱼小虾,是你认知了世界,还是世界抛弃了你。
当你在夜里独自思考,反复打磨你设计和创造的东西,在清晨的微光中看到自己的作品,我想告诉你,你为之付出的每一分钟都是值得的。”
先问一下,你有过多少感受清晨微光的时刻?
医生肯定有很多这样的时刻,还有作家......昨晚在《我为什么加入丁香园》自诩招聘史上最长贴(有待HR考证)发表两个小时后,我收到了非常多的评论。我遥想近期会有很多简历砸过来?但比较意外的是其中有两个大学死党,一个刚从新西兰农场回来的Evelyn
Qiu,对,就是跑新西兰去享受了一年的Gap Year,还有一个去美国读医学博士的Jiabao Xu转发时这么评论。Evelyn同学问我她这样的要不要?一个班混了4年,知根知底儿的,我知道她也是个不作就不会活的主,农场干了一年该找着自己了吧,我当然欢迎。徐博士呢,说是动了曾经想加入我们的念头,阴差阳错去美国了,开学了呢还得继续回去读完的。谢谢两死党,至少表示还是认同我在做的事情,虽然后者我还是迟严重怀疑的态度。她就是那种不管你怎么努力,你都无法超越的死党。但无需超越,一路相随,甚好。
今天的Part 2我主要想就昨天文中(2)提到的两个点,再展开说一说。不然我的队友还有即将到来的队友估计还是很难有比较深的体会。
关于每个人小时候都会被问及你长大想当什么的问题,我说相比当时同学们伟大的理想,我却追求摆脱农田,不用大热天跟着父母下地,不用撅着屁股收割稻谷,不需要以烈日为穹庐,能穿着干净的衣服,坐在四面白墙的整洁的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下午5点半下班回家。还有,再也不用喂猪。
你能理解么?估计不能,那我就负责给你说两真实的段子。
小学3年级,10岁,我每天的生活除了上课下课,还得在夏季中午午休的时间去松阴溪边割一箩筐猪草。我现在都还记得非常清楚那些知了吱吱叫的你以为整个世界只剩下你和那些知了的炽热到光脚走着都要起泡的中午,严重发育不良,才1米多点的个头。挽起裤脚,走下湍急的溪流里的捞水草的时刻,全身的每一条神经都紧绷,真心怕被溪水冲走。还有怕草丛里突然爬出条蛇啊什么的,还好有知了陪我,不然那种安静估计即使大白天我也得吓死。被冲走过几回的话呢可能就能像老友文建科那样自学成才,什么狗刨蛙泳蝶泳仰泳通通拿下了。也记得很清楚那会儿的小个子放学后,骑着父亲的对当时的我来说巨型的中间有个三脚架的自行车,后面驮着曾经装着我挂在门口的那个篮子,嗯,就那个,驰骋在泥土地里,留下一溜烟儿的尘土。让我想起了《红高粱》抬轿子时扬起尘土的场景。放学我母亲让我去地里采个蚕豆,或者挖个地瓜什么的,然后驮回家。(你可能觉得我写得有些句子读得特别的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是由于小学语文没学好,大学英语学多了,句式语法什么的都串味了)
然后说说喂猪。我家猪圈,现在还在,但没养猪十几年了。这个猪圈能养两头猪,每年两头。小学的时光,很多真的就跟猪过了,是不是想想得觉得很气愤。前面不是捞了水草了吗,母亲把草切碎,煮烂,然后我放学到家早就要装满一桶去喂。有一天,我不高兴,跟我父亲抱怨,我说我转世投胎要当猪,因为就他们可以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啥也不用干。结果他很无情地毁了我的梦想,一点儿也没怕伤害当时的我的幼小心灵,他说,当猪不合适,一年后都要被宰了的。嗯,这个梦就这么当场碎成了一声长叹,当猪都不让。当然了,一路成长也有他们的功劳,小学学费就靠他们了。
所以10岁,你说我能有什么愿望比想脱离这种生活来得更迫切。我知道刚喂猪那段你快笑抽了,但是你要是过这样的生活几年试试,在当时,我全属被逼无奈。一放暑假,我就逃之夭夭去外婆家,不但不用干活,还能有一群伙伴地里水里树上一起抓瞎。人家毛主席这个年纪,已经开始饱读文史兵法了,林纳斯·托瓦兹已经开始编程了。
初中高中真是不值得一提,还不就那些被洗脑的无聊透顶的天天做题的永无天日的日子。大学也跟很多人一样,此前读书读得太苦太累终于远离父母几千公里可以撒丫子放任自由了。大二,我的体重一下子从92飙升至了112,超过了死党里的部分男生。我很庆幸现在我又恢复原型了,这至少表示我在思考,我在做事。好吧,上帝他老人家又该发笑了。那就给救苦救难拯救了那么多苍生之后可能正郁郁寡欢中的他带去点儿欢乐吧。不思考不做事的最佳临床表现于我就是体重飙升。而大学毕业后,就从来没有超出98斤了,现在估计是下限的临界点了,升点逼格就叫threshhold。可我现在住的小区附近居然找不着一个体重秤,邱大森去的健身房里听说有一台,但居然放在男浴室里。很有充进去称一下再滚出来的冲动。前两日好不容易回了趟杭州没有时间去找,所以,每个人见我说,瘦了。这是个噩耗你知道么。
再扩展一下昨天文中轻描淡写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儿,从上海卷铺盖回老家继续挖地瓜的那段。昨日文中所记录的初入职场遇见的大师和那些美好,着实被排山倒海的稿件,被只身的孤独和失落,被高烧39度8起不了床等着同事蓉蓉姐给我送饭的两行清泪,被大上海精英和楼宇的气势打击得灰飞烟灭,被那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迷茫,觉着留在上海永远也买不起房子,干下去永远就是一篇稿件完了下一篇稿件,一期稿子登完右下一期的周而复始的一眼望到死的日子感到了恐惧和绝望。这样的状态,我如何去感受美好?最终我卷铺盖回乡下老家了。”
现在说这些,可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可对于那时的我,就是整个天都塌下来了。这就是我从小苦苦追寻的穿着干净的衣服,坐在四面白墙的整洁的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下午5点半下班回家的日子的本色么?为什么还不如当年割草喂猪来的幸福,为什么我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快乐?那是一种痛彻心扉地绝望,就是你‘奋斗’了几十年才过上的想要的生活,过着过着发现不是,然后郁闷了,就大雪天大上海零下了天空飘起雪了,改着稿子里的那些没有感情的逗号句号就憋屈的眼眶湿润了,冲下楼找个角落就大声地像个家里有人去世了那样的哭起来。郁闷到什么程度呢?我的室友邓雪城让我去找她的朋友,一个心理咨询师聊聊。我真去了,以为就聊聊,结果她收了我300块钱。给钱没什么,而且毕竟人家付出了专业知识和时间,但这感觉像是被盖了个邮戳,此人曾经有过问题。
我真就感叹为什么不早点遇到池建强呢,算了,他当时都还没开MacTalk,怎么就不早点遇上Boss汪和现在AME旗下期刊里头的很多主编、编委、学术沙龙委员里的大师们呢?怎么当时郑主任就没给我个机会去趟美国什么的呢?Boss郑是极其严厉的一位前辈,属于体制里头极其有追求的前辈,不然AJA的IF怎么能年年涨?虽然不再一起了,但她给了初入社会的我第一份工作。09年经融危机,工作很难找,但我08年就被录用了。这辈子都得感谢她。我之所以困惑,不是因为AJA,而是因为当时必然要经历的那种困惑。
我不是抽风昨天写了6个小时写到22:00,然后一直睁着两眼到3:00,然后凌晨5点多又醒了还激情飞扬的写完这篇。有时候记录这种感悟的冲动没了,就写不出了。我冲动是因为我真得感谢园子,让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找到了我为成为想成为那种人,该做些什么。园子现在据上周最新统计是253人。我估计我跟园长李天天一块出国或者在国内参会等等同行机会是属于比较多的,他从我一入职就知道我叫季灵艳,原因好像是我过去办公室之前他对内部宣称,要来一个英语口语比他好的人,新东方出来的。我就不在这儿吐槽XDF了,但由于天天这个误导,一去大家都喊我季老师,一去还就在园子里开起英语口语课了。后来,一忙只有一个学生了,后来一个学生也没了。也跟CEO丁丁喝过好几次大酒,还一起坐火车去长沙的路上听他说他小学时光着屁股和同学们一块在露天下冲凉的故事,没记错吧?错了也别激动,反正你现在又看不着了。在园子里头时还故意晚半个钟去食堂吃饭,就可以在一个固定的SPOT找着一位大师,周总,然后趁着吃饭的半个小时跟他聊聊困惑,然后他总能给我一些启迪。我觉得他们堪称铁三角金刚葫芦娃三兄弟。
你看,环境里的大师是很多的,就看你怎么去膜拜去靠近去效仿去学习去追寻吧。像我这种先天不足的土老帽,只能靠后天努力了。
园子最近是获得了C轮7000万美金,肯定要招很多人了。我就想跟园子里的还有园子外的领导们,请教个疑问。对于创业型公司,不知道是不是更喜欢上进的好学的人拥有我昨日文中提到的那些特质的人,成就公司然后成就自己,当然也需要那种追寻稳定生活亦或和生计不那么作的人。不过,一个你一开始就知道不是为了生计还特别爱作的人你会要么?或许当他找着更有意义的事情了,他就卷铺盖回老家了。你还会要么?不管怎么着,我觉着7000万什么的用广东话说是洒洒水,只是个开始,真得,只是个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仨,更因为园子里各路团队里的人。未来不可斗量的,就是园子这样的。
昨日我的师爷,也就是AJA的第一任编辑部主任肖宏老师,此师爷乃科学出版界不可撼动的泰斗级人物,还会吟诗作赋。作为徒孙其实倍感荣幸,虽然遥不可及,但你好歹能让你仰望让你追寻不是,不然真是会活得太没劲儿。
差不多就这么收了吧.....等一下,经典桥段 One more thing,三毛说
“如果有来生,她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
也就是说她活着死了都是无憾的。
你如果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的,在这儿待了3年多,在职场摸爬滚打将近6年的我,就想成为这样的人。即使我很快要死了,是的啊,你怎么就确信你坐的公交不会爆炸你乘的飞机永不失联或者你穿梭广州火车站时不会被无名刺客选中一刀捅死了。我属于长得不好的,但还庆幸不至于长了一副欠揍的脸,可能被选中的几率会低一些。反正活着,就得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