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其发展状况

时间:2019-05-14 23:1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其发展状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其发展状况》。

第一篇:浅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其发展状况

浅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及发展

前不久刚上了一篇内容“心中的规则”,当中有这样一则案例: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为自豪的中学,校园网上的电子公告版开通不到一周,学生便在网上发布了一些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恶毒谩骂和攻击老师的话„„。此案例背后不由得我深思,学生平日里对老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些学生在公共场所吸烟、酗酒;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动用“社会力量”,偷同学、老师、家庭的东西„„等。更有甚者学生因为在学校里面受了气,把家长给搬来“大闹天宫”等等,诸如此类事件已屡见不鲜。而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是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当然,这绝对不止这些,笔者认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非常之深,不是有句广告词:“其实,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未成年人来到世间,本来就是一张雪白的纸,他们的人生怎样才能被描绘得五彩斑斓,这主要取决于他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唯分至上的畸形观念,造就了如此暴戾习气十足的学生。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看到不问青红皂白、穷追猛打老师、为孩子解气的家长,就该明白这些家长价值观迷失到何等地步,以及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又是多么的严重。而学校欠缺对“宽容、爱心、尊重”等道德方面的培养,以及名实不符的“素质教育”,估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对学生打老师没有明确说法,进一步助长此类事件的频繁上演。按常理,老师打学生是体罚,是件严重的大事,被批评为“师道沦丧”,家长追、公安查、舆论报、社会谴责,乃至职位不保、丢了饭碗。但是,学生打老师是什么,却没个明确的说法,纵观吉林松原高考生漠视考场老师、西安市48中学生暴打老师等事件,处理很少“伤筋动骨”,至多戴上个“年幼无知”、“藐视师尊”的帽子,最后道歉了事,以至于学生对老师是“照打不误”。

当然,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对此事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事实上,现有环境中的确存在着一些狂妄和嚣张的因子,屡屡欺软凌弱后,靠金钱或权力“摆平”事端,这种无视规则、无视传统、无视道德的事件,有着不可小视的破坏和销蚀力量,久而久之,积非成是,一些人连基本的为人之道、行人之礼都不屑一顾了,进而有了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的“武力”殴师事件。

第二篇: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080101009张双玉 现在的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叛逆心理,容易受外界影响,且现在是信息社会,网络发达,信息渠道众多,很多不良的信息也更容易进入青少年的世界。如今网络和电视催生了很多明星,他们的一举一动对青少年影响很大,使一些青少年迷失了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辨别能力,盲目模仿追捧,特别是明星的丑闻往往具有带头效应,引发一系列类似事件。深入了解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对于改革教育的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代教育由于是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指标,为了获取好的排名和进入更加优秀的学府,学校、家长十分强调学习成绩,对于德育稍显欠缺,使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缺乏有效引导,容易迷茫。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能了解中学生思想道德好的方面和欠缺的方面,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一、中学生思想道德总体状况

为了了解现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我这次借实习机会深入到初中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民主和平等意识、人际关系、现代公民意识等,数据分析显示,现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因时代环境产生的问题。1.爱国情感真切,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从小学到中学,不管是课本还是学校,对于爱国主义都有大量的宣传和教育,社会新闻媒体也经常报道爱国英雄、民族英雄等,特别是今年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玉树地震后,中国国旗降半旗、中央电视台全天报道使大家深受教育,因此中学生已经拥有较强的爱国情怀,懂得国家利益。对于侵犯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事件表示愤慨,对体育赛场上的中国健儿和灾区人民十分关心。如调查数据所体现的“作为中国人 ,你感到 ”,有71.7%的中学生选择“自豪 ”;“当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 ”,有 66.2%的中学生选择“主动参军 ”,有20.0%的中学生“在被征召情况下会去报名参军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人们可以自己选择出生地的话 ”,有 51.1%的中学生还是“愿意出生在中国 ”;有 66.5%的中学生赞同“作为 21世纪的公民 ,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 ”。有 78.4%的中学生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2.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我国有很多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这些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这些是一个国家安定有序的基础,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弘扬和继承传统美德更显重要,问卷调查中,传统美德得到了认同,有77.7%的中学生表示“愿意在父母老了以后照顾父母 ”。在这一问题上值得注意的是: 2004年 9月至 12月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中国、日本和美国三个国家的公立高中进行了一次高中学生规范意识的调查 ,其中一道类似的问题“无论如何都要照料长辈 ”,结果日本有 41.3%、美国有 69.9%、中国有 84.0%的高中生认同这一观点。可见我国中学生对“孝敬父母 ”这一传统美德非常认同 ,这一结果与呼和浩特市情况比较接近。“在复习考试时一位成绩与你相当的同学请教你一个难题时 ”,有 82.3%的小学生和 76.4%的中学生回答“愿意为同学认真解答 ”。有90%的中学生认为“考试作弊 ”是“不诚实的行为 ,我不作弊 ”;有 72.0%的中学生表示“在竞争中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背叛自己的朋友 ”;有

70.1的中学生认为“做人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 ”;有 81.2%的小学生“在买东西时 ,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 ”会“主动退还 ”,可见,大部分中学生是赞同诚实守信这一美德的。有 60.7%的中学生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不会过时 ”,还有 29.3%的中学生认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倡 ”。3.因为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有自己思想和看法,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开始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以证明自己。也希望学校给予自己机会,平等竞争参与学校的生活与管理。在“你认为哪些因素对你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这一问题上 , 70.3%的中学生认为是“个人的努力 ”。“当你遇到困难或想期末考出好成绩 ”时91.5%的中学生会“依靠自己努力 ,争取实现目标 ”。如“在选举班团、队干部时 ”,有76.5%的中学生赞同“全班同学推荐加投票 ”和“学生自荐竞选演讲加投票 ”;“在有关自己的问题作决定时 ”, 60.4%的初中生和

64.5%的高中生认为应“由自己做主 ” 19.6%的中学生认为要“与好友商量后决定 ”,赞同由父母做主的比例为10.5% 4.因为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比较重视人际交往的教育,所以中学生都比较重视同伴情谊,懂得互助合作。如“你认为在你的生活学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 ”,选择“同伴和同学 ”的仅次于家长和老师居第三位 ,远远高于明星、英模、网络等选项。“在复习考试时一位成绩与你相当的同学请教你一个难题 ”时, 76.4%的中学生会“认真为他解答 ”。而“在一场竞争中 ,你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背叛自己的朋友 ”时 , 72.0%的中学生选择“绝对不会 ,平等参与竞争 ”,反映现在中学生比较重视友谊、“义气”。“当你与同学(同伴)发生冲突时 ”,68.3%的中学生选择视对方的态度再考虑,26.2%的中学生选择主动和解,搞好关系,反映了现在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又希望搞好关系。有 78.7%的中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在父母老了以后照顾父母 ”,说明父母与子女关系亲密。

二、新时代下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隐忧

作为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处在一个物质高度发展的社会,不管是饮食、交通、通讯还是信息,发展迅速,作为信息爆炸时代下的中学生,他们的价值理念与老一辈的人们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之广,使他们出现早熟。现在社会上问题青少年越来越多,很多行为也冲击着传统思想道德,这让人们对现在的中学生的评价越来越差。由于时代、年龄的隔阂,人们对现在中学生的很多评价不一定正确,但是问题青少年的增多也的确反映了现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隐忧。

1.缺乏信仰,对“美”的判断出现偏差。信仰,体现为某种信念,某种方向,有信仰,才能知道怎么做。但是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中学生缺乏信仰,感觉十分迷茫,没有方向,导致不知道何为善,何为恶,何为对,何为错。超女、超男、花儿朵朵以及非诚勿扰等节目作为新兴节目吊足现代青少年胃口,许多明星因为漂亮或者帅而受到青少年欢迎,但是这些节目的导向却是使中学生丧失正确价值观,出现情趣低俗化,特别是青少年对明星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明星的行为盲目模仿,甚至是对不良行为的模仿,后果是精神上甚至是生命的损失,也给社会造成巨大伤害。

2.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取向功利化。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功利化特点,一切以达到目的为宗旨,缺乏对过程的人文关怀,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近年的那么多商品问题,如三聚氰胺事件等都是功利化追求利润的结果。对一部分中小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导向 ,使他们在人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和价值目标的确定上存在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过多强调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成分 ,而对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提升有所忽视。这种务实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对中小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具体表现在:过多考虑金钱地位 ,讲实惠思想抬头 ,追明星、穿名牌、图享受在部分同学中成为时尚 ,使中小学生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受成人世界和社会影响呈现多元化特点 ,选择更趋“务实 ”。

3.师生关系受到严峻挑战。当今中学生已经是独生子女居多,因此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呈现过度的趋势,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怕孩子受苦,一旦孩子在学校挨批,家长和媒体便会给学校很大压力,造成老师对学生的犯错不闻不问,学生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走向歧途。师生关系因为老师受到的压力而逐渐疏远,学生看到老师对其的约束力逐渐弱化,对老师的尊重逐渐减弱。在人际关系体系当中 ,父母子女关系、同学同伴(包括男女生)关系、与社会他人的关系 ,均处于一种相对和谐、良性的状态之中。但师生关系的紧张状况却从多方面表现出来。如“你与班主任老师的关系 ”问题 ,只有 19.7%的初中和 13.3%的高中生生选择“亲密无间 ”,44.8%的初中生和 46.0%的高中生选择“若即若离 ”,29.9%的初中生和 32.8%的高中生选择“敬而远之 ”,5.6%的初中生和 8.0%的高中生选择“严重对立 ”,中学生崇拜的对象中 , 4.3%中学生选择“教师 ”,特别是中学生的选择远远低于其他选项 ,在各选项中为最低。中学生中有12.7%会选择“找学校老师 ”, 远低于“报告公安机关 ”(34.8%)和“告诉家长 ”(30.9%),甚至低于“自行解决”(13.8%)。可见 ,中小学生普遍对老师怀有不信任感。作为与广大中小学生朝夕相处 ,作为中小学生人生向导的教师 ,与学生的关系如此紧张 ,特别值得关注。

4.心理压力大,心理素质不够过硬。社会的竞争压力感染到学校的教学,因此学校也讲究竞争,学习成绩影响升学排名和奖学金,为了进入一所好的高一级学府,学生们压力非常大,有时是超负荷运作,精神极度紧张。中学生的特殊年龄段使他们产生爱情萌芽,因此有的爱情的失意让学生感到挫败感。因为抗压能力的薄弱,许多人选择轻生或者其它极端手段。自杀事件和伤人事件越来越多见诸报端,当媒体深入了解事件的原因时,往往是他人觉得微不足道而当事人却觉得十分严重的小事情,这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中学生抗挫能力的薄弱,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单重视学习成绩却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孩子经历贫乏,容易受刺激,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本身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包容和忍让,与别人产生矛盾后不能及时消除而是积在心里,越发觉得不顺,最终导致想不开。

三、如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

中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自然也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人民生活稳定,因此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基于现在中学生的总体思想道德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心理和个性发展教育。虽然说影响思想道德最根本的是自己,但是父母、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进行教育能使其养成崇高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中学生尤为如此,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对自己不自信,因此家长还是老师要鼓励他们好的想法,给他们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培养学生成就动机。中学生有思想,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而做,没有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缺乏成就动机,因此经常觉得很迷茫。这时候要帮助他们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鼓励他们不断去进步。再次,多让学生经历一些,感受生活方方面面,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2、网络伦理教育。网络作为一种迅速便利的传播手段,能实现全球联系,也是老师备课、公司了解信息、学生快速了解时讯的重要渠道,对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他们获得知识渠道、启迪他们智慧等具有积极意义,但网上一些不健康内容时刻诱惑、腐蚀着人们,最近几年,许多人为了出名便利用网络传播迅速的特点制造自己的新闻寻求出名,不惜毁坏自己的名声。因此要加强网络伦理教育,通过价值观、道德判断力与意志力、网络道德意识

及责任感的培植,提高学生辨真伪、求真理、慎判断、善选择能力,以抵御不良信息诱惑,消除上网不良行为。3.加强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防止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尽管进行了很多次教育改革,但是评价教育的标尺始终没有改变,都是以升学率为评优评先为指标,再此压力下,老师只得以成绩为重,而没有时间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特别是德育。从而出现了很多高分低德的学生,他们的存在对于社会弊大于利。只有改革评价机制,把德育列入评价指标,而不能把升学率作为评优、晋升决定性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教育缺陷。为了使德育落到实处,评价机制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个人品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成效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4.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在传统观念中,家长总把教育的全部内容寄托于学校,以为学校就应承担所有任务,殊不知,学校作为一个集体组织,面向的是一个群体,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加之教育包括的内容不是学校所能全部实现,而需家长的家庭教育、引导和社会的关心,学生的许多行为以父母为模板,要加强思想觉悟就得父母来对其施加有益影响,研究表明,思想、性格的形成往往是在0-7岁,这段时间影响到一个人一生,到了13岁左右,正处初中,也是叛逆心理比较强的时期,但孩子对父亲却比较听从,因此家长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去影响孩子,特别是父亲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同时关心孩子的动向,随时与学校联系。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要适时与其沟通,解决孩子困惑,既不能粘住孩子,大包大揽,什么事都要管,最近有个新闻,讲的就是一对父母对孩子的什么事都要管,孩子对其形成了依赖,到了孩子20多岁的时候,孩子整天要他们帮他找个女朋友,让他们十分头疼。当然也不能以赚钱供孩子上学为由整天工作,对孩子不管不顾,这会导致孩子的困惑积在心里越来越多,得不到父母帮忙,无法释放,感觉被忽视,便会去网络世界和社会圈寻求安慰和释放,最终很容易走上歧途。社会作为一个炼金石,能让学生百炼成金,更应关心学生的成长问题,考虑学生利益,为他们营造良好环境。

总之,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建立新的思想道德评价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才能既发挥学生的时代特点,避免束缚个性又能使之明白基本道德规范,成为社会适应型人才。

第三篇:当前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在黄冈市莲花村的社会实践

——当前农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农业之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和地位。纵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个封建的农业大国形象绵延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提倡农业、治理农业、发展农业是历朝历代围绕的大主题。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更是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和思维方式。这些东西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根深蒂固。无论是朝代更替,还是时代兴衰,庞大的农民阶级作为社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稳定发展和推动社会进程的关键因素。近代中国的几次革命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由于特殊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工业化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农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成为经济快速恢复的主体。为此,在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农业的发展在纵向上看是快的,但在横向上却是滞后的。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让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受到了挑战。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农民工进城、农业产量下降、城市就业、社会安定等问题逐渐凸显。在“三农”问题呈现之后,中共中央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中力量帮扶农业、改善农村、惠及农民,提出了“工业带引农业,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逐步解决复杂庞大的农业问题。由此可见,中共在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的同时,也意识到农业在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发展不能不重视农业,不能放弃农业,更不能脱离农业。这是因为中国十几亿的人口需要农

业,庞大的农民阶级需要农业,经济全球化的危机性更要求农业储备。因此,农业是基础的本质变不了;在中国,农业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瓶颈也变不了。

当前,中国农业问题备受关注,各项惠农政策对农业的刺激也收到了显著成效。然而,新时期有着新问题,农村“科技含量低、生活水平低、人均收入低”的现象依然普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似乎是农业和农村在继村民自治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性改革的推动发展后的又一次历史性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寻找和突破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成了首要问题。

在我调查的浠水县兰溪镇莲花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农业现状。该村在丘陵地区,以梯田和山地居多,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水稻和棉花。其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极低,几乎靠人力劳动完成。该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平均年龄达到53岁,留守家中的主要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各家仅靠农业获得的收入不均,差别较大,多者年收入达10000余元,少者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是耕种面积的多少。全村几乎没有农副业,87.2%的农户主要以外出务工作为经济来源。

对于农业生产,全村很少有人响应“科技兴农”的号召,大多数以老的农业种植经验为主,对于当地的耕地结构和土质一无所知,对于适合本地的高经济作物也知之甚少。村民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小学程度,很少学习和获知中央关于农村发展变化的政策。他们主要的信息渠道是电视新闻和村干部宣传告知,几乎没有其他的形式。

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村民表现不积极。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和村委的改制,村务工作大量减少,主要以计划生育及财务工作为主,形成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氛围。他们对于村委的选举重视程度有限,也很少有人能明确知道村委会的义务功能和村民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文化生活主要以麻将等娱乐性质的赌博为主,少有其他积极向上的文娱形式。

目前,93.7%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温饱问题全部解决,家庭子女基本能够保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人均年消费500元。农村医疗合作和农业补贴基本到位,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多数村民对现有的生活状况基本满意,但希望农业自身有新的突破,农民能够完全依靠农业生活得很好。

从上述一个中等农村的发展现状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很多中国现有农业的特点。其一,以城市为中心的郊区农村多处在丘陵地带,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面临着很大困难。其二,科技兴农的含量极低,农民增收的渠道尚未打开。其三,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尚未形成体系,“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其四,农业生产“老龄化”,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其五,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思想不端正,认识偏颇,大量外出务工,造成农业荒废。其六,信息渠道闭塞,村民的民主意识有待提高。其七,村民的文娱生活单一,需要改善和丰富。这七种农业现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解决农业问题难以立竿见影的根本原因。概括来说,他们是欠发展的思想文化和农业科技制约生产体系;欠发展的农业科技和生产体系又侵蚀思想文

化;欠发展的思想文化和生产体系又限制农业科技。因此,这个往复的恶性循环就决定我们在解决农业问题时不能单独从某一方面下手,而是要全面出击,多方协调,综合改善,否则会因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而收效甚微。当然,这七项现状所指向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农业发展的滞后和日新月异的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需要之间的矛盾。对于之一矛盾,我们要正确的把握两点。首先,中国农业的特点和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农业发展不可能超过工业和第三产业,只能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尽一切力量缩小与其他产业的差距。其次,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还很大,是可以逐步兴起的。

在充分把握农业现状和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针对农业的发展,我们应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惠农政策体现着中央的两层意图。其一,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其二,刺激农业生产。任何一个产业,只有充分自救才是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惠农政策的刺激功能,做到缓刺激、区别刺激和有效刺激,达到惠农不是养农而是帮农的目的。

二,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要帮助构建和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金融体系、生产销售体系。构建和完善这三大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具体可以从农业信贷、高经济作物生产指导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做起。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宣传。由政府牵头,对当地农业生产进行利益最大化的规划。在绝对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大力促生

产,收购并帮助销售这些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打开农民增收的经济渠道。

四,对机械化,科技化农业要不断尝试。村委会要注重对当地农民科学技术和文化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力争做到“人人将科技,人人讲政策”的农业生产形势。

五,加强思想引导,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武装人、动员人、留住人,逐渐改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和农业荒废的现状。这一现状的改善是农业发展前进的标志和关键。基层政府要扎实深入的做这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影响人,以鲜活实例说服人,以美好前景感召人。

六,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娱生活。村民活跃的政治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一切可能活跃村民的民主意识,这不仅能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一个层次,还能集思广益创新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发展对中国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庞大的农民阶级也一直适党和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一步一步妥善地处理和引导,做到不调查不发言,不总结不实施,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上述是我调查所得到的情况和分析,希望有所参考价值。

第四篇: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格局、新方式和新问题

学校:

院系: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

学号:

正文:

国际贸易作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的交换活动,早期的从某一集中地域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到地理大发现之后洲际之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从开始萌芽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国际贸易起步发展到今天在全球经济中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的的内容和形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国际贸易实务中,越来越多的实务操作经验也充实到国际贸易理论当中,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向前发展。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明显加速,并且已经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增长期,根据2012年WTO官方发布的数据,2011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18217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19%,中国、美国、德国为前三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比重分别为10.4%、8.1%和8.1%。美国、中国、德国为前三大进口国,占全球进口比重分别为12.3%、9.5%和6.8%。若不考虑欧盟内部贸易,欧盟为世界最大出口方和进口方,占全球出口、进口比重分别为14.9%和16.2%,虽然数据全部反映全球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货物贸易总额看出来,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已经呈现出强势的发展势头,在这个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已经呈现一定的新格局。

首先,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成为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新生崛起力量。

从一贯的经济发展上看,美国、日本、欧盟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这三者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80%以上,反映到国际贸易上,自然体现出三者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2004年,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世界货物出口中的份额已分别达到10%、9%和6.2%。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即是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自然在很多方面制订了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而在国际间的贸易中,发展中国

家又不得不遵循这些规则,事实上严重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伴随政治上多极化的发展,“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发达国家开始越来越多的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展现自信,而中国在近年的国际贸易中已然成为亮点,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排名的不断上升,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对世界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以每年一名的速度上升,在2004年,中国的全球贸易总额达到了11548亿美元,超越了长期处于第二位的日本,跃升至世界第三,而后又再次超过德国,跃升至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在全球货物贸易总量和增量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4%和20%,凸显了自己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重要地位。

另外,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2004年,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四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变。区域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各国争取市场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战略手段,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因为这些新格局的出现,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除了原来在国际贸易当中比较流行的逐笔售定外,包销、代理、寄售、拍卖、招投标、期货交易、对销贸易等等,都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出现并发展,而近年来因为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国际贸易中采用电子商务进行货物和劳务交易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特别是因为采用电子商务方式以后,交易双方都能很快的了解对方,并且可以详细的了解货物信息,同时,得益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际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国际贸易的进行变的更加的快捷和迅速,具体表现在:第一,物色贸易伙伴。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企业就可以找到另外一国的贸易伙伴,同时,国外的客户同样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找到其他国家的货物提供商。第二,提供咨询、洽谈。方便国际贸易业务的开展。第三,网上的订购与交易。第四,交易管理。电子商务进入国际贸易领域可以使国际的间贸易实现无纸化、网络化,从事进出口的企业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办理进出口、银行、税务、运输等有关方面的票据和凭证业务。并大幅削减交易成本和费用。同时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化,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从长远来讲,将电子商务引入国际贸易领域必将推动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必将给国际贸易领域带来一场全新的革命。

正如前面所讲,发达国家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国际贸易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许多方面对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造成了损害,而中国更是成为了10年来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对多的国家,另外一方面,发达国家之间近年来贸易纠纷也非常频繁。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今国际贸易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同样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产业和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以及经贸问题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2004年美国和欧盟就航空业补贴问题相互指控,并最终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二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断翻新。各种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式武器,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争端。三是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社会保障问题、汇率制度问题等已成为摩擦的新领域,资源摩擦与贸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四是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

另外,国际贸易规则的不完善,也是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之前的规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制定的缘由,发展中国家在加入WTO之后,提出对规则适当的进行修正和调整,但是目前还没有什么可观的成果,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出现贸易争端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的步伐,但是往往成效甚微。这就使得WTO必须感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迫切愿望,进一步提高世贸规则的公平化、合理化,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保证全球、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国际贸易得以正常进行,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

第五篇:当前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状况

中学政治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当前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特点与成因

中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发展水平与小学生、大学生相比,处于从不稳定向成 熟过渡的重要阶段。《中学德育大纲》规定:“中学德育即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 治和道德心理教育”。即向中学生进行以基础文明、基本道德、基本思想政治观点 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以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能力的培养。据此,我们对当前中学生 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

一、广大中学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改革开放的进程,希望祖国 早日强盛从调查中我们看到,无论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制 度、爱党爱国、政治稳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改革开放等问题,选择正确 观点和认识的都居多数,尤其对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选择 “理解”的初中和高中学生均占第一位;高中学生选择的比重占到92.7%。说 明党的基本路线受到大多数中学生的拥护,还说明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学校进行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教育,对中学生的 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较好的教育实效。

二、尚有较大比重的中学生,对某些重大政治理论问题认识不清例如对“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表示“不理解”和“说 不清”的,初、高中学生均占第一位,总和比重为40%至50%多。对“爱国与 爱党、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高中生表示“不理解”和“说不清”的占30%多,居高中生“不理解”和“说不清”选择的第二位。对党的基本路线初中生表示“不 理解”和“说不清”的占40%多,居初中生“不理解”和“说不清”选择的第二 位。这些情况表明,中学生在政治认识方面还存在问题,有些问题急待解决。这就 必须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对中学生进行基本政治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的“特 色理论”教育。否则将会使一部分中学生认不清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因而也 就不能从理性上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出现了惊人的发展,但在学校生活中,集体 主义教育影响仍起着较大作用。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学生中出现了一批思想境 界层次较高的学生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生价值的看法,还是对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处理 原则,前两项的取向都比较明确,所占比重是50%左右和40%左右,而对于学习动机、对职业选择的认识以及关于个人与集体关系问题的认识都是从个人为本位 的角度考试问题的,约占50%左右。正确与不正确的几乎各占一半。如果联系湖 北武汉大学附中1992年12月对全校1200余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加以分 析,中学生价值取向较之改革开放前,确有惊人的变化。如果得出“有将近50% 左右的学生已经选择了个人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结论,可能并不是夸大的数字。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在价值观的倾向上,在理想追求的倾向上,带有“公私融 合”、个人为本的特点。说明市场经济既有诱导学生注

重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的积极影响,也有诱发学生个人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 识。

另外,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个人服从集体、主动为班集体多做好事或能完成班 集体交给的工作,仍占多数和绝大多数。然而,这仅限于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范围和 学校集体生活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不是有关学生个人前途发展的重大利益的选择。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和我们国家、社会、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的优良传统教育和集体主 义主旋律教育密切相关的。不过,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斗争会 在各个领域中出现,如果稍加放松,多数可变为少数,纠正起来将更为困难。

在强调重视学生价值观倾向具有个人为本位特点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另一种 可喜现象,即主张人生价值在于贡献的占29.2%;主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 占8.1%;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为学习动机的占15.2%;以社会需要为自 己择业主要考虑因素的占24.6%。他们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我们在调查中发 现,这部分层次较高的学生有些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一位同学向我们讲:“我 认为人活着就应该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另一位同学说:“他虽然说得挺正 统,但他说的是真话,因为他平时就是这样做的。”湖南省汩罗市某中学,在过去 的一年中,先后就有14位高中生陆续入党。我们应该精心培养。中学的德育目标 也应当是分层次的,要因材施教,既不能脱离实际地拔高,也不能一刀切地盲目降 低。

四、当前在中学生思想中,既有长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 表现,也有现代意识和观念的表现调查表明学生心中有祖国,热爱和向往社会主义,且多数学生都养成尊敬国旗 的好习惯,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除选择“考试分数不理想”和“毕 业后的出路”两项位居第一和第三以外,居第二、四、五位的分别是“不正之风”、“社会治安不好”、“社会分配不公”,更进一步说明广大中学生的忧国忧民意识 以及对国家繁荣安定的渴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能做到“尊敬父母、老师”、“尊 老爱幼”(分别占85%左右)。这都有力地证明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 美德、优秀品质。同时,他们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大潮中,思维敏捷,易于接 受新鲜事物和新的观念,例如,在列举的16种现代意识和现代观念中,学生自我 评价为一、二级水平的就有“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法制 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信誉观念”、“竞争观念”、“合作观念”、“时效 观念”、“求实观念”、“求知观念”等11种,均占60%以上。不足60%的,只有5种,它们分别是“市场意识”、“公关意识”、“商品意识”、“创新意识”、“信息意识”。这表明了现在的中学生缺乏市场经济体制下较为重要的一些现代观念,也表明 了我们以往德育内容的缺撼。在学生座谈会上我们发现学生一方面能理解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性;另一方面也感到他们对市场经济的一 些基本特点尚不清楚,问卷与座谈调查是吻合的。这说明德育工作在适应市场经济 体制过程中,尚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

五、学生在文明行为方面、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有些做得较好,有 些做得较差;有相当数量中学生在遵守社会公德上严重缺乏自觉性,某些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存在,距离文明社会的要求,相差较远从调查中看,7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尊、善良、团结、自信、正直等品质 具备得很好或较好;50%左右的学生对于谦虚、自律、勤俭、勇敢等品质自我评 价不高。70%以上的学生表示能做到的道德行为是尊敬父母、尊重老师、升国旗 奏国歌时脱帽行礼、在外国人面前文明礼貌、不卑不亢、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尊 老爱幼、参加义务劳动等;30%多至70%的学生做不到或只是有时能做到遵守 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关心集体、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拾金不 昧、遵守纪律、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等。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上,正直、善 良、尊重长辈等方面做得较好,而谦虚、勤俭、互助友爱、拾金不昧等方面做得较 差;由于自律品质较弱,在遵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维护清洁、爱护公物等社会 公德方面十分缺乏自觉性,打架、骂人、喝酒、说谎、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在相当 数量的中学生中严重存在。

六、在家务劳动方面,一般不做和基本依赖家长的初中生占45.4%,高中 生占52.9%虽然能参加义务劳动的人数初、高中学生均在72%,但在学校参加义务劳动 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而在家里的劳动情况更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 度。近半数的中学生不参加家务,不能不说是个严重问题。可喜的是,我们在调查 中还发现,有的学校已开始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困难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校内 服务性劳动并列入课程,经过实践证明学生在参加学校服务性劳动后,在家里参加 家长劳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七、对中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成因的分析

(一)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全国中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是好的。形 成这种主流的原因是:1、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一贯重视,坚持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 旋律的教育。2、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和者坚守岗位,努力工作。3、德育工作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做了新的尝试,如社会实践、军训、升旗活动等,都得到学生较好的评价。

(二)调查资料也表明,中学生无论在政治思想还是道德品质方面,都存在着 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

在调查中能够反映这种现状成因的材料,分析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学校影响力弱化。如问卷中“你最崇敬的人”一项,选择班主任的比重仅 高于“没有敬佩的人”和“其它”两项,位居倒数第三。在“你最爱读的几类书”的选择中共列15项,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修养书籍 位于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心里有事最愿意向谁诉说”的选择,共列七项,学校 团队干部位于倒数第一,老师位于倒数第二。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校班主任、老师、团队干部不仅不是学生最崇敬的人,而且不是他们信赖的人,反映出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力已非过去。但是学校德育却是 学生德育的主要渠道,主渠道发挥不了主要作用,对学生的教育必然难以达到我们 理想的程度。相反,许多信息表明,社会、家庭、父母对中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的 影响则越来越大,如影视、小说、报刊杂志、港台文化、西方文化以及周围人对现 实、对政治的态度都较大地影响着中学生的思想认识。2、重智轻德、升学的压力使学生心态不良,影响其全面发展。从调查中可以 看出,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选择“分数不理想”是最苦恼的事为最多,初中 占79.5%,高中占73.2%.位居第一。而问及“对家长、亲人和教师总告 诫学生要抓紧学习”的感受时,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虽然学习很苦,还是要抓紧” 和“硬着头皮学”。从以上调查看,升学压力和学习重负,使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 了乐趣,这不仅影响着教与学的指导思想,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并自 然会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

3、学校政治课等德育工作实效不大。学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很好”、“较好”的都不超过70%,而对政治课教学效果评价为“一般”的,初中不超过 56%,高中不超

过41%。对问卷列出的12项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中,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的均在 70%以上,最高一项“升旗仪式”,初中生占91.1%,高中生占87.7%。说明多数学生认为进行这些活动对他们是有意义的。但是对这些活动效果的评价则 不高。除对“升旗仪式”一项认为“有收获”的达80%左右以外,其他各项都在 60%和70%左右。所以,德育总体实效是欠佳的。

八、几点结论

(一)多数中学生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是正确的,但在部分学生中也存在一些 糊涂认识。

(二)半数左右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带有公私融合、注重个人的特点,尤其是高中学生。

(三)多数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观念的特点,但对市场经济缺乏全 面的了解,存在不少糊涂观念。

(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既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面,也有基 础文明、道德文明欠缺的一面,尤其是初中学生。

(五)学生劳动观念不强,特点是家务劳动做得很差。

(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中学工作和学生中仍十分严重,是障碍学校德 育工作深入进行的一大问题。

下载浅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其发展状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其发展状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大学生既有相对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智慧储备,又有涉世未深、遇事易迷茫偏激的特点,宁夏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如何?6月18日,由自治区教育工委部署,15所宁夏高校近万名学生参与的问卷......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3年,但制约外贸稳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从国际看,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欧债危机略有......

    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与分析

    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与分析 2008-7-10 14:55:07作者:傅 岩发布人:yangbingtao 来源:《班主任》杂志点击数:247评论共:0条 收藏此页 推荐阅读一、调查目的 中央颁布了......

    浅析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浅析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四川省大竹中学 杨 斌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优劣决定着人生的成败,甚至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从目......

    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

    当前渔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对应策略

    浅议我国渔业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李靖解宁宁衣服田①②③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①②③ 摘要: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良好的水域环境,也是渔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就......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不良社会问题不断发生,道德素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对提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