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研
供你参考按照河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研组的安排,结合我校学生工作的实际,学工部(处)对我校16个系(院)四个年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89份,有效问卷564份。其中性别抽样分布为:男36.52%,女62.41%;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党员8.51%,团员88.65%,生源地分布为:城镇21.45%,农村77.13%。此外,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9.43%的学生干部,有10.28%的学生为独生子女。从调查中显示,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学生比较关注时事,拥护党的领导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人生态度比较积极,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现将具体状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根据调查情况和对结果的分析,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分为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状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和成才愿望等四个方面。
(一)政治态度
我校大学生政治思想比较健康,能够用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观点观察、分析、思考政治问题,政治评价比较积极,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
1、关注重大政治经济热点问题,表现出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思考政治问题的成熟和理智。我校大学生普遍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及社会政策。在回答“你关注或了解国际方面的大事”(按优先顺序选三项)时,“反腐倡廉”(58.33%)、“与台独势力的斗争”(57.62%)、“三农问题”(51.77%)、“构建和谐社会”(31.91%)等分别排前4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66.13%。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看好,持“非常乐观态度”和“比较乐观态度”的共占73.04%。这说明我校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收到显著成效,学生高度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能站在国家大局的制高点上认识重大政治事件。
2、政治视野比较开阔,政治评价更为积极。广大学生已跳出传统视野,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看待政治问题。学生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与进步,政治心态渐趋成熟。调查显示,63.30%的学生认为“目前我国的基本国策”非常好和比较好。52.48%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能力”很强和较强。在“你对近年来国家在哪些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满意”的问题上,学生选择“经济发展”、“三农问题”、“对外关系”、“教育改革”等选项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2.41%、55.32%、36.88%、24.82%,反映广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满意,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
3、对政治问题分析日趋客观、理性,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在问及“从抗战胜利60周年看中日关系的发展”时,78.72%的学生认为“应该本着„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态度发展中日关系”,“如果有重大事情发生,你持什么态度”时,79.79%的学生认为应“冷静理智,视情况发展而定”等,从答案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已能比较冷静地思考一系列政治问题,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为。学生的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增强,并能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看待国际关系。
但也必须看到,我校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有所下降,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对学校组织的形势报告和政治学习”,“非常愿意参加”的学生仅占7.62%。在问及对“目前的基本国策”和“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时,回答“说不清”的学生分别有8.16%和6.38%,这种比较消极的政治参与态度,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如在问及“你对于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时,有59.22%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还有16.49%的学生认为“党员称号所具有的自豪感”,这说明部分大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又不想过多的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功利倾向较明显。
(3)、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以来,我校在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坚持德育“五个一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显著成效。但从调查情况看,新时期、新形势条件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上,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学生只有17.9%,对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只有7.62%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参加”,而“不愿去”的学生则有10.82%,两者相差3个多百分点。在问及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时,有42.13%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法”,有17.02%的学生选择了“教师队伍”。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和落实中央、河南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会议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二)人生观、价值观状况
调查显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自主、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从整体看,多元价值取向并存;从个体看,多数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
1、从价值主体来看,我校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较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调查表明,有53.35%的学生表示愿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仅有29.19%的学生表示要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在“你对待人生的态度问题上”,67.38%的同学选择追求“积极进取,辉煌灿烂的人生”。
2、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特点。在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评价上,我校大学生的主流选择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求。“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47.52%的学生首选“集体利益”,但仍有2.13%的学生选择“个人利益”,46.63%的学生选择“根据情况而定”。在价值判断的标准问题上,60.72%的学生认为“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64.72%),“地位的高低”(6.38%)、“权力的大小”(2.84%)、“个人财富的多少”(5.50%)、“生活是否美满”(21.45%)共占36.17%。当问及“一名大学生因抢救老农民而牺牲”时,有63.30%的学生认为“实现了崇高的个人价值”,远高于选择“未能实现个人的价值”(32.62%)和“毫无价值、得不偿失”(3.72%)的学生。
3、价值选择的二重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调查表明,部分青年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看到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这使许多大学生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徘徊。在问及“你认为最能体现个人价值”是什么时,有64.72%的学生选择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但是在回答对于“无私奉献”的理解时,居然有38.72%的学生选择了“无私奉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有困难”。本次调查给我们的突出感受是,当代大学生是在求新与守旧,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形成了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4、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自立自强、讲究诚信和追求效率的时代特征。在回答“当前大学生最需要加强的品质”时,有64.72%的学生认为自己应强化诚信意识,列第一位,有45.57%的学生选择了“勤俭自强”。从调查情况来看,有72.16%和55.85%的学生最关注“就业问题”和“学业问题”,有76.6%的学生认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而在回答“你感到目前最重要而又比较缺乏”的是什么时,有高达71.63%的学生选择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这说明我校学生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讲究效率、注重学习实效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价值取向。
(三)思想道德状况
道德作为公民内在的观念系统,无疑是个体选择行为和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道德状况如何,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人格完善,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对人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是信守和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他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也日趋稳定和成熟。例如,对如何“看待考试作弊问题”(限选三项),排在前二位的是:61.17%的学生认为“学生不应该作弊”,50.35%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缺乏诚信的表现”。在如何“看待公交车上给老人、伤残者让位的行为”时,88.12%的学生认为,这是“讲求公德的表现,应大力提倡”。对于“无私奉献”,58.69%的学生肯定“无私奉献是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从自身做起”。这说明,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道德高尚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境界。从调查情况看,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关注自我、淡化社会责任。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关注自我,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淡化。在问及“对学校组织的形势报告和政治学习的态度”时,7.62%的学生回答“非常愿意参加”,但也有13.12%和10.82%的学生认为“听不听无所谓”和“不愿去”,显现出冷淡的态度。调查表明,如今的大学生欣赏鱼和熊掌兼得的责任意识。他们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观念,另一方面又不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他们在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方面,开始抛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力图二者兼顾。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人民贡献力量,但同时也要求索取应该得到的报酬。本次调查发现,有58.69%的学生认为“无私奉献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要求”,但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又有46.63%的学生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他们推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73.94%),崇尚社会公德,但一旦有违背公德的事情发生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暧昧的。在问到“对公共场所发生的不文明行为,你的态度”时,“马上进行制止”的仅占19.50%,而“劝阻一下,听不听由他”(46.28%)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22.70%)的比例远远超过付诸行动者。这种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上客观存在的矛盾,实质上表明当代大学生在集体责任意识上既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又存在着问题,这恰恰是转型社会多元化思想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上的表现,如果不及时解决,我们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往往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
2、道德评价存在双重标准。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生呼声很高,但在要求还本付息时,仍有26.06%的学生回答“视个人情况而定”,1.95%的学生回答“不还也可以”。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道德观念在冲突中整合。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在对“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看法是,有58.69%的学生认为“能理解,我自己不会做”,有44.8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不宜结婚”,但也有25.71%的学生认为“是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在对“大学生同居现象”的看法上,有17.38%的学生认为“违背中国传统道德”,但也有34.57%和33.3%的学生认为“视两个人的感情而定”和“个人的自由,别人不应干涉”;关于大学生恋爱的动机问题,28.72%的学生选择“寻找终身伴侣”,而选择“丰富大学生活”和“说不清”的学生分别占20.74%和19.33%。这说明新时期大学生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怀念和依恋,也有对新的价值尝试的激越和冲动;既有对价值超越的向往和喜悦,也有对现实社会的迷惘和困惑。
(四)学习和成才愿望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渴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占领就业上的制高点,赢得发展上的主动权,以适应社会的竞争。因此,我校学生学习动力强劲,学习空气浓厚,学风端正。调查中,有71.63%的学生“感到目前最需要而又比较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76.60%),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43.26%),以此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53.35%的学生准备做一个“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由此看来,我校学生学习目的性强,成才愿望迫切。调查表明,由于我校地理位置较偏,生源大多来自农村(77.13%),就业、经济、学业问题成为困扰我校学生的“主要问题”,也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依次为就业56.21%、经济52.6%、学业47.34%。由此可见,我校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就业、经济和学习三个方面,最突出的是就业压力。当然,这与近年来高教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毕业生自主择业等政策有关。
二、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容否认的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给大学生的思想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主要的反映在人们对利益关系看法的改变,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膨胀,由此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多的采用实际利益标准而不是是非原则标准。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改革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培养,但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与此同时,教育回报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三)、网络的影响
互联网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侵入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休闲、娱乐和交往的一种主要方式。调查显示,有54.79%的学生认为“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网络”,它位居“报刊杂志”(53.72%)、“广播”(48.90%)、“看电视”(29.79%)等渠道之首。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如果大学生不能建立良好的信息选择机制,必将对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不良影响。
(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了不良影响。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地位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以权谋私,挥霍国家财产,腐化堕落,成为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腐败分子。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给国家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巨大冲击,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价值观上也出现了偏差。
三、对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新的历史条件和德育对象变化的新特点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上出现的新问题,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思考和研究的不仅仅是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新形势下对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建立一种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学校党委、行政和各职能部门、各系(院)要把“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和运行模式,要实行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我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抓总,学工部(处)牵头,两办、组织、宣传、教务、财务、“两课”教学部门、共青团、后勤等各部门之间分工负责、协作实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要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合理确定该项工作的经费投入科目,列入财务预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通过上述方面的努力,力争形成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规划、部署有组织、任务有落实、经费有保证、活动有场地和总结有反馈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抓好“两课”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调查显示,有51.24%的同学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一般”,同时有30.50%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较差”。当前,我校少数大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种种困惑与偏差,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他们对基本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改革及改革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看待,以及他们自身对社会变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造成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中央和河南省有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主义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甄别力。另一方面以思想品德课为基础,增开相关的选修课,如人生观指导课等,拓宽、丰富“两课”内容,使“两课”教学既有理论上的坚定性与彻底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
(三)、硬化内容,优化载体,活化资源,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辅渠道贯通
要按照中央、河南省有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以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为保障,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要以德育“五个一”工程为依托,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去。《思想政治教育材料选编》在坚持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的前提下,选材要追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进一步突出时代特色、贴近青年学生实际;德育讲师团的运作要与我院现行学生工作体制相符合,进一步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学校选题规划、指导检查,各系(院)定题、选人,具体负责实施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系(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要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助学贷款与贫困生资助、学术讲座、日常行为管理、社团活动等工作统筹安排,贯穿其中,活化学校各种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况和网络成为影响学生思想的主要因素。因此,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网络管理。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校报、橱窗栏、广播、校园网(景明网)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大学生共有的心理问题,及时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在低年级举办人际交往、学习方法、心理健康标准之类的辅导报告,在高年级做恋爱心理、择业前的心理准备、如何面对挫折等方面的讲座。要完善心理辅导机构,构建校、系(院)和班级三级心理健康辅导服务网络。要进一步建设好景明网,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服务,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多上健康网站,抵制网上不良信息。与此同时,各系(院)学生工作干部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关键性因素。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必须优化我院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对于我院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构建,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和专兼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今后,我院学生专职辅导员要面向全国高校,按照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党委决定的程序,从应届毕业生中公开招聘,严把入口关。要加强对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的培养和管理,通过培训、考评、奖惩等各种途径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学校要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福利待遇和业务培训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政策。专职辅导员的业务培训要列入学校师资培养计划,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从学生政工干部中选拔推荐一批思想政治教育骨干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管理工作。要建立服务期制度,在服务期内严禁转岗、离岗。服务期届满后,学校应鼓励他们继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需转岗,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到管理岗位上工作。对于转向教学、科研岗位上的同志,学校应优先安排他们到相应的高校从事专业学习。通过优化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五)、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目前,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河南省也召开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会议,新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正式实施。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形势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对于我院有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我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规范化操作。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些特点:
崇尚良好社会公德,但对不文明行为持宽容态度。98.51%的学生赞赏有教养的道德行为,对浪费现象、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表示鄙视。但多数同学在否定这些不文明行为时态度比较平和,63.67%的被调查者把它看作“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
注重个人职业理想,对传统职业精神提出挑战。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更看重“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比例高达47.56%,是“服从国家需要,报效祖国”(9.06%)的5倍还多。近五成的同学认为“跳槽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安贫乐道是无奈的选择和懦弱无能的表现”。
追求自我纯洁爱情,但缺乏承担婚恋责任的思想准备。有30%以上的学生认可“不求天长地久,但愿曾经拥有”,甚至对婚外情现象不表示反对的占到一半以上,38.13%的同学认为女大学生“傍大款”是个人问题,不必关注。渴望良好人际关系,但人际交往中功利化倾向明显。多数大学生都渴望建立一种良好、健康、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但部分学生把同学当作对手,甚至把老师当作可利用资源。
呼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但不放弃有条件下的作弊、投机。多数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等行为破坏公平竞争秩序,但29.69%的学生认为作弊“虽不好,但可以原谅”,还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这是“对不合理的学习内容和考试制度的反抗”,并表示自己也会这样做。
应当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在调查中,有近五成的同学选择“共产主义”为自己的信仰,并认为“无私奉献精神非常崇高”,71.25%的同学认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应该兼顾”。90%以上的同学认为“仁、孝、忠、礼、信、义、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仍有保留的必要,并且对“孝”的选择率最高。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困惑或问题主要有: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知、情、意、行不统一;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对他人要求主流化与对自己要求流行化的矛盾心态,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德育工作者和全社会予以认真的重视和解决。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大学生既有相对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智慧储备,又有涉世未深、遇事易迷茫偏激的特点,宁夏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如何?6月18日,由自治区教育工委部署,15所宁夏高校近万名学生参与的问卷调查报告出炉。从调查结果看,我区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的主流是好的,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宁夏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课题研究组于2008年-2009年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全区15所高校发放1287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009份,问卷发放对象涉及各个年级和专业。五成学生 “为社会发展而努力学习工作”
调查显示,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和国家利益。在回答“你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的问题时,选择“为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学习工作”者占50%、“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而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的占42%、“珍惜光阴,享受生活”的占8%。有的同学在这道问题下,还加上了“国兴我荣,国衰我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祖国利益同个人联系起来,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化作效国之行”,令人欣慰。
同样是一道关于思想道德水平的题目,在回答参加升旗仪式的感受时,90%的同学有神圣、自豪和责任感的体会。大多数大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进取的思想意识,敢于竞争、积极向上。
一半学生择业标准为“工作条件好,能发挥才干”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家庭、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出了理想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社会上的热点行业、追逐物质利益,这一点在以下几个调查中可见一斑。
在回答“你上大学的目的时”,选择“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者占了40%,选择“改变生活环境,提高社会地位”的占28%,选择“谋求一份稳定并且收入高的工作”者占23%,选择“获得学历文凭”的人最少,仅为19%。
在“你选择职业的标准”问题中,50%的人选择了“工作条件好,能发挥才干”,选择“学习条件好,有利于深造”的占18%,选择“经济收入高”的为29%,选择“社会地位高”的占13%。与此相关的一道题“你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什么”的回答中,选择“在奉献中得到快乐”的有60%,选择“金钱”的有24%,选择“地位”的有16%。
在“你是否愿意到基层或边疆锻炼”的调查结果中,有51%的人回答“愿意”;在“如果愿意下基层或者边疆是因为”的选项中,各有33%的人回答“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人们改善生活”。
六成人择偶先看人品
在大学生选择配偶的要素上,可以看出学生们能够以一种纯洁的心态面对自己未来。
在一道题为“下列择偶条件中,你看中的最主要是”调查中。调查结果分别为:人品(64%)、才能(37%)、职业(30%)、性格(24%)、外貌(19%)、地位(12%)、健康(12%)、财产(7%)、家庭背景(5%)。
过半学生存在作弊行为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一般都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遵纪守法等,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出现了“知行”脱节的现象。如出现考试作弊、网络道德失范等。
调查中,当被问到“考试时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也决不会作弊”,回答“是”的占43%,“不一定”的占42%,持“否定”态度的占16%。说明半数以上的学生,会出现作弊行为
第三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
前言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加强和改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真实数据和理论依据,营造关注、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做了本次调研。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面谈、网上调查等形式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和社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银川市绝大部分未成年学生政治信念正逐渐成熟,爱国热情高,思想品德正向健康方面发展。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
(一)关心和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1.对国家的前景充满信心。在问到“你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景的看法”时,有79.8%的学生对我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有20.2%的学生表示正在考虑或还未考虑;没有学生表示问题较多,前景渺茫。
2.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时事。在“对于当前的时事新闻,你的态度”调查时,天天关注和经常关注的占90.3%;偶尔关注的占8.5%;不感兴趣从不关注的占1.2%。
3.关心国家社会制度的改革。在问及“你认为我国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时,认为惩治腐败、打击犯罪活动的占25%;关注择业就业问题的有10%;关注教育体制改革占27.5%;关注弱势群体的有12%;关注台湾问题的占15%;关注提高国民素质、节约社会资源的占10.5%。
从上述中可以看到中学生对涉及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问题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兴趣,并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期望与信心。
(二)诚实守信,奉献爱心,成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共识。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而他们在这个年龄段所形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仅对他们自己将来成人后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今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调查显示,95.6%的未成年人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向社会献爱心;95.1%的未成年人在公交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75.4%的未成年人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讲诚信。
(三)社会公德及关爱能力
社会公德状况较好,88%的人认为“校园有纸屑,不是我丢的,我才不捡;在操场上体育课,教室灯亮着,不关我的事;自来水没关,又不是我交钱,不管它。”三种行为是错误的。
关爱能力。青少年关爱他人的能力欠缺。据了解53%的人对父母回家晚了不关心,56%的人对“有一位同学
视力不好,老师让你和他换位”一题选择的是勉强换位置、找借口不换及坚决不换,17%的人对“如果你有一本非常好的辅导书,你愿意与同学分享吗”一题选择的是“不”,原因是怕同学看后超过自己。
(四)渴望个性的张扬和自我能力的体现。
当问到“将来你选择职业的标准可能是什么?” 时,有60%的中学生选择了“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发挥个人的特长”这一选项;9%的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22%选择了“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9%选择了其他方面。
在问答“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有83.1%的学生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过好日子”。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环境不尽理想,社会文化环境需要净化。
随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逐渐减轻,中小学生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多,这就给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而如今我们的一些社区环境还不尽如人意,社区里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尤其是一些丑恶现象还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文化在繁荣的同时,一些“文化垃圾”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中小学生那棵幼小、脆弱的心。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对社区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满意率较低,分别为28.8%和28.0%。
(二)注重自我,缺乏奉献精神。
调查中我们对学多学生表现出来的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态度以及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心态让人担忧。有近52%的学生对老师将学习较差的同学调到自己的旁边表示“勉强接受或者不同意、婉转拒绝”;25%的学生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会宽容和忍让。对自己的父母的生日完全知道的仅占37%;在对“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时”,有30.3%的学生认为“奉献与索取应该完全相符”。
(三)追求时尚但不注意节俭。
当前许多的中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着“皇帝、公主”般的生活,有着“丰厚”的经济后援。根据调查,96.55%的学生表示每月父母都会给他们零花钱,41.38%的中学生每月有近200元以上的零花钱;
77.01%的学生认为时尚即是”适合自己,能展示个性魅力”。他们购买商品追求质量、款式、包装、用途,少有人问津价格。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内的“纯洁”教育与社会现实形态使得我们的未成年人产生迷茫的心态。
现实社会一些领域中道德失范、诚信缺实、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的蔓延使得一些未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潜滋暗长。
(二)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
地方和部门对未成年人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关爱不足,社会上“三室两厅”(台球室、录像放映室、歌舞厅、卡拉OK厅)和网吧千方百计吸引未成年人消费,而我们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不明显。德育基地、实践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匮乏,未成年人课外活动非常单调乏味,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三)学校及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学校围着高考、中考转,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盼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意识观念占据了家长的思想。以金钱代替对子女的奖励和表扬,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与约束,以及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限制孩子课外活动时间这些不科学做法,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不少的影响。
四、建议
坚持实践育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青少年特点,广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前青少年成长中出现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如,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其根本原因都和青少年道德缺失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时,要注意使之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在团内和青少年群体中营造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2.要进一步加大青少年科学馆、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的投入,并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办好适合未成年人年龄特点的电视、电台的节目、栏目,以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3.当前,一些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教育好未成年人,首先成年人要做好。另外,要加强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师德修养建设,使教师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真正做到德智双馨。
4.坚持文化育人,用高尚的思想道德文化塑造青少年先进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启迪美好心灵的火炬,通过文化育人这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集广场文化、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与一体,运用互动的教育方法和生动的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广大青少年自我教育的作用,使他们对思想道德建设入脑、入耳、入心。
5.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举办或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家校联系制度,改进家访内容和方式,多沟通、多交流、多理解、多配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声齐。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了解了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大部分未成年学生政治信念正逐渐成熟,爱国热情高,思想品德正向健康方面发展。只存在个别问题相信经过社会、学校、家长采取合理的措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一定会有大幅度地提高。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不良社会问题不断发生,道德素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对提升全民族,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了一个调查。我想,这个调查报告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关键词:人生态度,让座
基本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匿名。由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主流是好的,他们责任心强,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奉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受到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一些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了偏移。现将题目简要列举如下:
对人生的态度:超过一半的人对人生的未来很乐观,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听天由命”,一小部分人对未来很悲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上所述,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大部分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那一小部分对未来感到悲观的人。他们的悲观态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或者自己的专业不好
让座问题: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修养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xxxx”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因此,我们要在大学期间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要学模范、创先进,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关键词 道德品质 道德修养 道德教育。
一、一个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在校大学生所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全方位的。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也无一例外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西方文化产品诸如麦当劳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观音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更有西方腐败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会通过诸如互联网、对外文化交流、考察旅游等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切无疑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存在部分问题: 1.人生观、价值观有些模糊。大部分学生了解自己的任务,清楚现在的社会竞争情况,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潜在的人生危机。2.素质方面有所欠缺,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当代大学生,虽然有文化,有知识,但是我们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当今激烈的竞争,那就根本无法谈及为社会做贡献、无法达到社会以及老师家人对我们的期望。3.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欠缺。对党和共青团没有浓厚的兴趣,就很难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不能很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让当代大学生切身的参加和体验政治活动,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
三、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改变这些现状呢?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得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
但是,作为我们学生更应当从自身来考虑和解决问题。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明白我们肩负的重担,应当明确我们的任务。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们大学生自身反省,自我认识。
四、结论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关注社会,关注我们身边的事。在许多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掌握一些在社会竞争中生存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大学生应当多多树立模范形象,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来改善我们今天的大学思想教育。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非典”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应当向她们学习,实际上“非典”时期,她们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也相当于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
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下,我们应当更好的响应国家的要求,应该更多的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增强我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给社会奉献我们微薄之力,为祖国的建设努力拼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真正明白我们年轻人需要什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实施行动。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断奋斗、不断进取,同时也要不断的反思:我们年轻一代需要的是什么。
七、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道德与政治修养》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