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镇——侠骨柔肠护百姓(下)

时间:2019-05-14 23: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光镇——侠骨柔肠护百姓(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光镇——侠骨柔肠护百姓(下)》。

第一篇:金光镇——侠骨柔肠护百姓(下)

金光镇,三地任职,披肝沥胆,勤政为民,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他说,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

视百姓为父母

为什么警察那么辛苦破案,老百姓还不满意?反复考虑之后,金光镇觉得,老百姓不喜欢警察,不满意警察,主要还是因为个别民警没有用感情对待老百姓,没有把自身的位置摆正。

刚到安图,金光镇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小沙河镇的老百姓因为人参的问题找到公安局反映情况,两个代表话还没讲完,就被派出所的民警给轰走了。下午,老百姓找到了金光镇。金光镇听完情况后愤怒了,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老百姓!他马上给承办该案的派出所所长打电话,要求限期办理。

“当警察,就要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要不是遇到实在难忍的委屈和困难,是不会来找我们的。”金光镇以此事为契机,提出“视百姓为父母”的要求,对侵犯百姓利益的警察给予了严肃处理。

群众事无小事

从在安图县当公安局长开始,金光镇创造性地提出并一直实践着“群众报案无小案、群众上访无小事、对待群众态度无小问题”的工作原则。

和龙市有一对老年残疾夫妇,靠开公用电话亭维持生计。一天,电话亭被人砸坏,两位老人哭着来到公安局报案。民警几经周折破了案。按常理,将犯罪嫌疑人法办已尽公安职责。可是金光镇认为,此案特殊,必须处理好被害人的赔偿问题。于是,民警反复做犯罪嫌疑人家属的工作,终于使两位老人得到3500元的赔偿金。

金光镇想老百姓之所想,办起“流动派出所”,把服务窗口移到田间地头。凡是农民急需办理的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都由民警办好后直接送到家中。

听说金光镇要离开和龙市时,众多的父老乡亲自发地组织起来为他送行。现任和龙市民政局副局长的关湘萍,当时是和龙民慧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许多年过去了,说起当时为金光镇送行时的情景,她仍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金光镇在和龙真正为老百姓撑腰,为老百姓办事,是老百姓的好局长。”

舍小家为大家

金光镇在外7年,带给家人更多的是辛苦、寂寞。一天,拖着疲倦的身体从安图回到家里,眼见妻子和女儿吃力地抬着煤气罐,他却累得一头倒在床上。在延吉侦破一起大案时,相隔不远的家,他竟然80天没有回过一次。老母亲去世时无暇在身边伺候,也成了他心头永远的痛。

工作中的金光镇却是有情有义。

延吉市三道湾镇有一位革命荣退老军人宋协友,金光镇每次到三道湾调研,总是专程去看望老人家,得知老人身体不好,他安排三道湾派出所的民警把老人接来,做全面的身体检查。

延吉市东新村有一位名叫尹生今的87岁老人,儿子被本村的一个村民杀死,凶手装成精神病,企图逃避惩罚。此案三年未决,老人找到金光镇。金光镇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周密调查,很快将此案移交到检察院和法院,使凶手受到应有的惩罚。老人感动地说:“我的儿子没有了,你就像我的亲儿子一样啊!”

第二篇:一个时代的侠骨柔肠

一个时代的侠骨柔肠

《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0日 13 版)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霍达积极参政议政。

霍达说:“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1971年,画家王为政为爱妻画像。

伉俪情深

霍达与冰心先生

她着一身家常便服,随性、朴实、爽朗。说话时,整个人都会变得抑扬顿挫:时而低眉敛目,柔声细语;时而一板一眼,绘声绘色;说到不平处,横眉怒目,声音也高了八度,仿佛随时会拍案而起。

一位有着充沛激情和正义感的女作家——这就是我对霍达的第一印象。

故人故事:活在文学中

提起霍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穆斯林的葬礼》。这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冰心老人誉为“奇书”的小说,问世20多年来,数十次重印,达数百万册,至今畅销不衰。在信息多样化时代,显示出纯文学的强盛生命力。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众多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的原型是谁?那位在玉的长河中沉浮一生的韩子奇,那位以短暂生命赢得无数读者的深深怜爱和感叹歔欷的韩新月,那位用文弱书生的双肩撑起爱的天空的楚雁潮……他们和作者有着怎样血肉相连的关系?20多年来,不断有读者向霍达询问这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在信中说:“天儿凉了,代我向韩子奇一家问个好吧!”

这些看似“痴情”的问题,让霍达无比欣慰,她却不能满足读者这真诚、朴素的要求。因为对于小说创作而言,虚构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往往是必须的,诚如鲁迅所说,“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生活中的原型只是素材,不能等同于艺术形象,如果一切都是现成的,作者只是记录下来,那岂不是太无能了?如果原型、素材比小说更生动、更精彩,还要小说干什么?霍达决心把故人故事留在心底:“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这些人物,都是已经完成了的艺术形象,在读者心中活了起来,就让他们在你们心中继续活下去吧!”

在《穆斯林的葬礼》贴吧引起热烈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何时能把这部书搬上荧屏。读者甚至讨论起角色的分配:当下走红的影视明星,谁最适合演韩子奇、韩新月,楚雁潮又非谁莫属?据说,多家拍摄单位都曾找上门来,希望获得拍摄电视连续剧的授权,并且不惜付出天价片酬,却一次次被霍达婉言谢绝。

霍达说,她创造了各色人物,也深爱着这些人物。她相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韩子奇、韩新月、楚雁潮,一旦化为具体的影像,也许难以符合原先的想象。她不忍看到笔下的“生命”被扭曲、异化,与其如此,不如让他们仍然以文学形象留在世间。

这个回答似乎让人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这正是霍达一向对于写作的全情投入与严肃态度的延伸。《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销量最大、读者最广的作品,如果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受众面必将更加大大扩展,也许会创造一个收视率奇迹,但她并不把销量和票房等同于文学价值。对于文学,她有着独到的理念,并以整个人生践行。

报告文学:呐喊生涯

1988年11月2日,江苏某县发生了一起由于乡干部催粮引起农民喝农药自杀身亡的事件。霍达从一份文件中得知此事,春节前夕,她与人民日报记者高宁一起赶赴发生此事的县里采访。

当地领导千方百计阻挠:“哎呀,路太远,要走十几里山路。车子开不过去……” 霍达坚持:“不管路多远,我们一定要去!”

一路上,陪同的人一再停车,请两位记者参观糕点厂和雨花石厂,她们哪有这个心思?下午5点钟,那人又说:“县委来电话了,宴会都准备好了,等着你们呢,咱们得往回赶!”

霍达说:“人命关天,还吃什么宴会?快走吧!”

赶到村子时,天已经黑了。当地干部没让她们进村,在村外一间废弃的空房里,她们终于见到了 死者的妻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她的丈夫因为不配合纳粮,遭干部捆绑,不堪受辱,服毒自尽。农妇不擅言辞,只会哭:“我的男人死了,我没得用了!”这哭喊,道出了她的柔弱无助,丈夫(在当地干部的口中只被称为“那个男劳力”)是她的全部,死了男人,她就真的“没得用了”,谁来为她伸冤呢?

霍达把这呐喊写进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发表在《中国作家》1989年第4期,《报告文学选刊》1989年第6期转载。文章关注的是粮食问题。1984年我国粮食大丰收,使高层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的经济形势,过高地估计了“包产到户”的威力,忽视了对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继续创造,农业投入逐年减少。此后连续4年,粮食产量徘徊不前。一些地方干部为了完成粮食订购任务,甚至上门抢粮,干群关系紧张。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粮食减产,全世界面临粮荒。霍达以沉重的笔写道:“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未来的10年、20年,如果再出现„失误‟,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了!”

文章面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有质疑和抵制的声音,说此文是“给社会主义抹黑”。

我问“您当时觉得有压力吗?”

她答:“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的确,霍达无需害怕,她牢牢把握着行文尺度,大量的采访调查和一手材料,让其作品无懈可击。

霍达另一部引起巨大反响的报告文学,是描写中年知识分子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国殇》。促使霍达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是与她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高建民。高建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程师,他以首创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一反沿用百年的西方传统,独辟蹊径,设计出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的无缝钢管轧机。1986年,高建民的这一创造发明已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旦得以确认,我国在无缝钢管的轧制理论和应用上都将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当他以必胜的信念准备最后的答辩之际,却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危在旦夕。手术前医生问他:“你是要生存质量,还是要生存期?”高建民面临残酷的自我抉择。选择前者,可以正常工作,但肿瘤随时可能复发。选择后者,生存期或许能够延长,但会丧失工作能力,苦战多年的研究成果将功亏一篑。死神在拷问一个大写的“人”,高建民毫不犹豫地回答:“要生存质量!”

这一答案让霍达震动。她亲眼看见手术后的高建民戴着个帽子匆匆奔走,为他的无缝钢管进行最后的冲刺。霍达也在与死神抢时间,对这个视死如归的硬汉进行跟踪采访,写成了《国殇》中这一撕心裂肺却又慷慨悲壮的章节,没等到文章发表,高建民就辞世了,年仅45岁。

与高建民接踵而去的,还有著名数学家张广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王振泰、农大讲师谢以铨、北师大讲师徐志英,一个又一个,英年早逝。很难描述一场场死亡给霍达带来的冲击:“我那时还年轻,如果是现在,不光是体力,恐怕在心理上也受不了那么连续的强烈刺激了。”据当年统计,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远远高于老年人,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要短十年。在祖国经济腾飞的时候,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窘况让她悲愤,她大声疾呼:“为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抢救我们的国宝!” 《国殇》发表后,《新华文摘》立即转载,当年8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部作品。她在病中含泪写下评论:“《国殇》的作者,听说是一位女作家,没有同她见过面,但我佩服她的勇气,她把半边天撑起来了!我向她致敬!”

补天的人:以文学手段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1982年,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那“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民族自豪感,激起了霍达的创作热情,为香港写史的念头就此萌发。在经过长时间的读书准备之后,1994年,霍达南下香港,开始了历时三年往返京、港两地的采访和调查研究。

这是一块很硬的“骨头”。要想在历史框架下创作小说,首先必须将香港的150年殖民史梳理得清清楚楚。而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许多民间资料已散佚流失,要挖掘整理,犹如海底捞针。

霍达初到香港时,十分艰苦。她早晨8点起床,有时走访到深夜12点才搭上地铁末班车,回到住处。给家里的电话简短至极:“我今天没事,平安。”然后整理资料,准备次日的工作。全部妥当后,往往已是凌晨两三点,靠四片安眠药才能朦胧睡去。

香港有句谚语:“有钱到香港,没钱没话讲。”住在那里,步步要花钱,大把地花钱。一次,丈夫来电:“钱还够吗?”

答:“还够一张机票钱,我得回北京了。”

那边说:“你箱子旁边的袋子里,我还放了一万块钱。”

就这样,又可以多采访几天了。

不是没有“借水行舟”的机会。有关部门曾介绍霍达给一位香港富豪写传记,不但可以轻松解决在港的房、车问题,还付给天价稿酬:500万港币,这在当时——即便是现在,也不算少了。

霍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为金钱摧眉折腰,她不屑于做。“我来香港,是为了写百年沧桑史,而不是为了钱,否则,回去何以面对江东父老?”

这是响当当的文人傲骨——公爵有很多,贝多芬只有一个。

为了写这部书,霍达让自己成为不折不扣的香港史专家。在中英双方的档案馆、图书馆,她查阅了近千万字的文献资料。她对资料的爱护到了“强迫症”的地步:每份资料都要复印三份,一份传真回家,一份用快递寄回家,还有一份随身携带。“即使我飞机失事了,这些史料也不会丢失。”

她靠两只脚踏遍港岛的街头巷尾,走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从港岛穿越海底隧道,登上九龙半岛,翻越大帽山,从吐露港到大埔墟,从林村谷到石头围,从锦田到屏山、厦村,她沿着抗英志士的足迹到山村农舍去挖掘史料,记下的采访笔记无法胜数。

她来到抗英义士邓菁士生活过的村庄,她的真诚感动了邓氏家族后裔。村民们捧出邓氏家谱,拿出百年前使用的油灯,找出抗英斗争购买枪炮的账簿……邓氏家族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对霍达说:“霍老师啊,我们是大清国的弃民。我们真没想到,你来写我们来了。”

历史的碎片渐渐地拼合。然而,小说家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要把英占香港长达150年的历史包容在一部小说之中,很难,因为不可能有一个150岁的主人公贯串始终,这是对作家的挑战。

一个夜晚,霍达在冥思苦想中突然悟到:英占香港的三个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割占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割占九龙,以及“展拓香港界址”租借新界)之中,发生在1898年的“拓界”是最后的总结,是三次事件的累积,离今天最近,从谈判开始到拓界结束,整整一年。如果在这一年之内作文章,事件紧凑,人物连贯,戏剧性强,符合艺术规律。这一灵感给她带来难以言喻的兴奋,如同找到了“芝麻开门”的钥匙!她把手头的调查研究分为四部分:一是查清香港拓界谈判的来龙去脉,以及谈判代表李鸿章、许应骙、张荫桓,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的“底细”。二是港英政府在拓界前后的行动,有关的文件、信件,总督卜力、辅政司骆克、警察司梅轩利等人物的籍贯、民族、履历、性格、爱好……都要做到了如指掌。三是对当时广东省新安县(现在的新界)领导抗英斗争的五大家族,特别是邓氏家族,对他们的家族史进行调查研究。四是对大清朝廷、两广总督衙门以及戊戌变法等相关事件和人物进行缜密的史实梳理。

此外还有一些旁及的领域,比如为了写一位基督教牧师,霍达研究了香港的宗教史;还有香港的商人、佣人、苦力,当时的建筑、车、船、轿子、服饰、饮食,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方式,香港的方言、俗语,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还原了历史,她便让她作品中的主人公一一登场了:京师举人易君恕、新界抗英义士邓伯雄、英国牧师林若翰、林若翰的养女倚阑、香港商人迟孟桓,让这些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一起,参与真实的历史事件。“在历史的缝隙里进行自己的创造,而又让别人看起来浑然一体,这正是作家的乐趣所在”。

经历漫长而艰苦的三年,1997年春,《补天裂》终于脱稿。

香港回归前夕,《补天裂》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出版,众多报刊转载、连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并且在7月1日零时之前,播出该书的部分章节,作为直播回归仪式的前奏。此后,这部作品获得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和同名电视剧两个奖项,十年后又改编、重拍成电视剧《苍天圣土》。

霍达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因为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以文学形式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她至今记得走访抗英义士故乡锦田的一个细节。那正是清明时节,细雨如烟,她去寻找一处古迹——掩埋着抗英义士遗骨的“义冢”。锦田平原和周围的山间开满了黄白相间的小花,白茫茫一望无际,让远方来客的内心悸动不已。

她问当地人:“请问义冢在哪里?”

得到却是漫不经心的回答:“唔知呀(不知道)。”

“唔知呀”——这是霍达在香港采访初期无数次听到的回答。对殖民记忆的麻木,对爱国志士的淡忘,对血泪历史的懵懂无知,使她惊愕而又痛心。她竭尽心血去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把“无知”变为“有知”,用一颗赤子之心,唤醒民族的灵魂,补全残缺的历史。当她终于找到义冢,肃立在冢前三鞠躬的那一刻,长眠地下的抗英义士在她的心中复活了。

创作谈:正直与诚实最重要

霍达在青年时代师从著名史学家马非百研究中国历史,最终并未走专门治史的路,而进了文学之门。这是不是一个误会?霍达说,她至今感谢恩师马非百,甚至觉得,如果不先下一番功夫读史,几乎无以为文。

霍达最喜爱司马迁的《史记》。她后来写历史剧,写小说,写报告文学,可以说,无一不是受了太史公的影响和启发。她也热爱古典文学,尤爱苏东坡和辛弃疾。苏词豪放,辛词悲壮,二者均影响了霍达作品的精神气质。

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霍达喜欢《水浒传》的张扬个性,喜欢《三国演义》的斗智斗勇,喜欢《西游记》前半部美猴王率性天然的反叛精神,却不喜欢孙悟空被紧箍咒逼着去遭受九九八十一难,也不大喜欢《红楼梦》的脂粉气。

这样的阅读偏好,使霍达的作品结构宏大、视野开阔、激情充沛。在她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般女性作家作品中极为少见的侠义色彩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感。常常有读者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没想到,霍达先生是位女作家!”

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和话剧剧本,霍达均有涉猎,且屡屡获奖,偶有余兴还喜欢赋诗填词。她用钱锺书先生的一句诗形容自己的创作体会:“寻诗争似诗寻我。”这个“寻”,就是寻找最佳表述方式。一件作品总会有一种最佳表述方式,好像已经完成了,埋在地下,你把它找出来。你找它,它也在找你,等待你把它发掘出来。这个寻找的过程很折磨人,也很诱惑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创作的最佳境界,是使作家惊喜和陶醉的时刻。

什么是作家必备的品质?霍达说:“第一条,天赋,包括与生俱来的感悟事物的能力和正直、诚实的人格。第二条,智慧,指的是丰厚的学养和表达技巧。第三条,韧性,就是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刻苦自砺。”

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有着卑劣灵魂的人写不出真善美的好文字。”

作家定位:做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霍达以十年为界,把人生划分成不同的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她接连发表多部报告文学和长、中、短篇小说,包括《穆斯林的葬礼》。九十年代,她完成了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和长篇报告文学《海魂》,苦心研究、采访、创作三年,拿出了见证时代的历史小说《补天裂》。

新世纪,她带来了什么呢?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她关注的是民生。从2008年起,霍达把目光投向涉及千家万户的住房问题。京城房贵,居大不易。当代中国再没有一个词汇,比“房子”更能牵动人心!在拔地而起的楼群前,昔日的胡同宅院已是断垣残壁,三三两两的“钉子户”们,怀着焦虑也怀着梦想,在窃窃私语。霍达以“老街坊”的身份加入其中,倾听他们的苦衷:几辈子的老北京,凭什么搬到五环外头去?开发商卖楼赚钱,凭什么让我们给他腾地儿?她还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到拆迁现场调查研究,和有关人员座谈,了解真实情况,探讨政策得失。这一切,都浓缩、升华为沉甸甸的三幕话剧《海棠胡同》,2010年9月在北京公演。

贴近生活是《海棠胡同》的最大特色。舞台上,四合院和新楼盘的争夺,“钉子户”和开发商的博弈,社会公平和市场杠杆的较量,一切仿佛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该剧由霍达之子王剑男导演,荟集了宋春丽、郭冬临、郭达、杨立新等明星大腕联袂主演,观众反响热烈,现场极其火爆。当演到梁德宝迫不得已在拆迁协议上签字时,观众发出喊声:“不能签!”当著名诗人萧穆的故居即将被摧毁之际,由宋春丽扮演的萧穆遗孀、鼓书艺人苏宛君击鼓而歌,为这座老宅子和二百多年树龄的名贵海棠献上一曲挽歌,气氛达到高潮。

霍达说:“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作为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时代走向的认知把握,对人生和人类前途的关注,这就是„士‟的本质。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你生产的是精神食粮,总应该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古今中外,凡是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品,都必然是民族形象的写照,时代精神的代言。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本报记者 吴丛丛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第三篇:侠骨柔肠 剑胆琴心 企业文化之我见

侠骨柔肠 剑胆琴心 企业文化之我见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89次)时间:2003年04月15日 20:09 来源:解建辉 原创-财经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珍贵内涵。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端,中华文明不仅培育了中华民族这个占世界1/5的“黄色人类”,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认识、剖析和反思,对于正确地把握中华文明的历史命运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对于形成我国企业文化的民族特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如何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与人们耳熟能详的通俗文化相结合才能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广为传播。

2、企业文化要道法自然,要与人性的张扬,个性的伸张相结合,这样才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3、企业文化要与民族性的人文文化相结合,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

4、企业文化要符合民族的审美标准,要与人们的喜好和美好追求相结合,企业文化才容易被人们所认同。

5、企业文化要有民族大义,具有现代意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若问当今中文作家中拥有读者最多的是谁,大概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金庸!”金庸作品造就了千千万万个“迷”,在各类报刊中像吸星大法、凌波微步、四两拨千斤、独孤九剑、狮子吼等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名称术语常见于文章之中,也带来了许许多多个“谜”。

“金庸热”之所以构成一种奇异的、令人注目的阅读现象,不仅由于拥有读者之多,还因为它具有下述四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持续时间长,几十年长久不衰.二、是覆盖地域广。金庸的读者不但在海峡两岸和东亚地区,而且延伸到了北美、欧洲、大洋洲的华人社会,可以说全世界有华人处就有金庸小说的流传。

三、是读者文化跨度很大。金庸小说不但广大市民、青年学生和有点文化的农民喜欢读,而且连许多文化程度很高的专业人员、政府官员、大学教授、科学院士都爱读。

四、是超越政治思想的分野。金庸迷中有各种政治观点的人物,对金庸小说的看法却很一致,都爱读。

金庸是一位自觉追求思想性的武侠小说家,他自己说过:“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谈武侠文化,必需谈中国文化,中国的人,中国的传统和哲学观念。金庸对中国文化的有深厚了解,金庸是按照正宗的中国侠义观念──儒家之侠这个观念来书写的,金庸笔下的大侠多,最为经典的就是郭靖了,不但在江湖中行侠仗义,更会忧国忧民。为国为民,这也就是“侠之大者”的风范。侠成为一种向不公道的命运抗争的精神;一种临危不惧、克服困难的精神;一种维护正义、虽死不悔的精神。金庸小说却从根本上批评和否定了“快意恩仇”任性杀戮的观念,小说界以平等开放态度处理中华各族关系的第一人——纠正黑白分明的正邪二分法,以是否“爱护百姓”为新尺度——揭示权力的腐蚀作用.渗透着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精神,锐利的针对现实的批判锋芒——用现代心理学观念剖析、塑造人物形象.武侠在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帮助等许多精神和理想,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积极意义。

从管理观点看金庸武侠小说,似乎“侠”的基本价值和文化与今天的组织现象、组织文化会有所抵触、矛盾。管理,它的基层是组织,在今天的社会里,人和人、组织和组织之间基本逻辑就是交易,相互间有妥协和让步、利益分配和行政规范。金庸在个人与社会总体的关系上,主张要为多数民众的利益着想。同时主张尊重个性、保持独立人格,同情和肯定上述一大批具有真性情的人物:也可以同时看到中国文化的两大特质:伦理制约的权威与相对的价值体系。这正代表了现代意识的两个重要侧面。人,总是既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又要保持独立的个体人格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不像近代西方有些人那样只讲个性自由,以至自我膨胀,人欲横流,社会公众利益受到侵害,这个社会就会发生种种问题。也不像古代中国有些思想家那样,只肯定群体或王权利益,过分抑制甚至无视个体利益,牺牲人的个性,这个社会也会死气沉沉,令人窒息,造成许多悲剧。这都是不可取的一种社会价值观。只有将社会责任和个性自由两者兼顾,才真正是人类现代社会所应有的健全意识。才真正是金庸所要表达的现代团队意识。金庸小说的现代意识从根本上说,还在于将侠义精神从单纯的哥儿们义气提高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高度,从而突破旧武侠小说思

十五部看似荒诞不经的武侠小说,深含着儒家的刚正、道家的飘逸和佛门的慈悲。中国走向未来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其实,金庸本人 何尝不是在用小说诠释“中国特色”。金庸告诉我 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崇高,什么叫道义,什么是 人生境界的极致。对于人人的平等的观念,金庸通过《天龙八部》智光大师佛学色彩的揭语:“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荣辱,俱在灰尘。”曲折地作了回答,金庸所诠释的是千百 年来中华民族最为纯正的那一脉人文精神。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无形中充当了普及中国传 统人文精神的“识字课本”。许多人可能没有读过先秦诸子和 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辨,但从金庸的笔下深深地感悟到中华民族 的厚重和伟大。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庸小说也是一部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的不朽教科书。推崇的是至大至刚的孔孟之道,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节。

唯识宗可能是印度佛学中的精华所在,但过于繁琐罗唆,所以尽管有高僧玄奘、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极力倡导,在中国却始终推广不开。鸠摩罗什断言“秦人好简”,中国人喜欢简单明了,确是实情。禅宗简易,直指人心,雅俗共赏,所以望风披靡。金庸正是以一种贩夫走卒的贴己语言和引人入胜 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故事,结合儒家的刚正、道家的飘逸和佛门的慈悲,把中国文化的精义传递给海内外的华人,也同时以一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简捷明快的方式把中国文化诠释给众人。

笔者对武侠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吸收和理解是这样的,对传统的武侠文化采取扬弃的方法结合西方在企业文化方面建设的成就进行融合,基本概括为:侠骨柔肠,剑胆琴心。

侠骨--乐于助人,敢于接受挑战,铁肩担道义,一诺重千金。

柔肠--心细如发,善解人意,理解互通,爱惜人才。

剑胆--豪情万丈,不怕困难,敢于创新,勇于开拓。

琴心--为国为民,追求卓越。

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就像一个人文化内涵一样,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他内在的气质上,作为一个企业首先有侠骨柔肠,剑胆琴心。侠客是以武行侠,行走江湖,企业是以科技来立业,纵横商海。在企业的本质上必须有侠骨,即乐于助人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不如意之出为生产服务的宗旨,也有追求风险,包容失败,对变化充满热情,珍视爱惜英雄,崇尚英雄,以坦诚守信,一诺千斤为行为准则;铁肩担道义,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要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而柔肠在企业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在企业的人事管理和对待客户的关系处理上,要体现出心细如发,善解人意上,对企业内部员工,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激励人的角度出发,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一个舒心的人文环境,企业要有识人之眼,爱才之心,用才之长,护才之短。主张要为多数民众的利益着想。同时主张尊重个性、保持独立人格,理解互通,提倡一种人人平等,公平竞争环境。爱惜人才,像对待爱人一样爱护人,为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创造出一个美好的环境。对待客户,从客户的利益出发,心细如发,善解人意,理解互通,从客户的角度着想,善于从细微处着手,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

剑胆就是企业要有创新精神,有不惧怕困难,一种临危不惧、克服困难的精神;有一种维护正义、虽死不悔的精神,企业要敢于开拓,敢于自创武功即技术,掌握技术不怕吃苦,提高服务不具艰难的胆略,在风险和突发事件面前有临危不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琴心就是企业的追求格调要高,即追求品质卓越,永远争第一,即重社会公德,有要雅俗共赏。深刻融入中国的人文文化内涵,把儒家的刚正、道家的飘逸和佛门的慈悲与企业的经营结合起来,练好管理这个内功,灵活纯熟运用营销这门外功,使企业有一个高超的武功,为企业创立一个卓越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五大要素: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企业应进行持续的创新和变革,创造出竞争力资源,这比管理的作用还要大得多。张维迎说,“企业文化”的英语是glue,“胶水,粘贴”它的意思,就是把企业里的人聚合在一起,从而使企业有竞争力。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正如一个人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人生价值观,人生理想,交友标准,技术素养一样.在企业里的大多数人的文化内涵,概括提炼出来,便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不是靠建立企业文化部而构建出来的,他深深地存在于企业的员工和领袖人物的身上,精英人物的素质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精华,也是引导一个企业的文化的主导,是企业文化的主要体现,但企业员工的道德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躯干,精英人文的文化素养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在精英人物的引导下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表现,这正如一个人有思想,但他的做和说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一样,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体现思想,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总体表现,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华,人才也必须通过企业的其他员工来实现企业的?br> 企业文化不是空洞地说教,只有把企业的人文文化完全融入到企业的大部分员工的精神之中,更主要是溶入人们的生活和理想之中,让员工积极地参与,不是理论地说教,更是行动的支持,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真正魅力所在,才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理解,才能相知.这样才能体现出企业的素养和气质来,变成一个无招胜有招的企业能力来,文化和制度一旦形成以后,将会产生独立于人,大于人的力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的凝聚力,成为企业的灵魂,企业不仅仅是精英人物领导下的一个躯体,不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即不再是一个人治的企业,完全是一个道法自然,合乎天理的运作体系。真正实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五大要素: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企业文化不再是附庸,是企业的主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商海中搏击风浪,鹏程万里的动力所在。是企业永远不老的,永葆青春的生命力之所在。

第四篇:更喜欢你侠骨柔肠散文

在美国前总统里面,我原本不是很喜欢乔治.W.布什的(俗称小布什),觉得太强势,西部牛仔的味道太浓。别个元首去访问他们国家,在白宫大草坪前,你就庄重一点来,把别个肩膀拍啊拍的,象在外面的“混社会”的哥们一样的。

相反对他父亲,乔治.H.布什总统(老布什)印象还强一点。最早知道老布什,是他当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那年(1971年)中国刚返联合国,乔老爷(冠华)一上讲台,把美帝苏修痛扁一顿,让坐在台下老布什很抓狂。尼克松访华后,老布什成了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他和他夫人骑自行车在天安门前的照片,后来他回到美国,当了中情局局长,两届副总统、一届总统,总的来说对华还是比较友好的。

最近我看了小布什卸任后,写的回忆录《抉择时刻》,其中有一段他十几岁经历的一件事情,让我对他印象有所改变:“记得一次父亲在外地公出,我才学会开车没几天,母亲把我叫进卧室,让我立刻开车送她去医院。…,车出车库,妈妈嘱咐我稳点开,尽量绕开公路上凸凹不平的地方。然后她说,‘我刚刚流产了。’这个消息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当时我不过十几岁,压根儿没想到母亲会对我说这样的事,接下来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妈妈拿出一个玻璃罐子,里面竟是流产的胎儿。想到罐子里是过早离去的小妹妹或是小弟弟,我伤心极了。……妈妈自己办好手续后就被护士推进检查室,我只能在医院走廊里紧张地来回踱步。一位好心的女士对我说:‘小伙子,别担心,你妻子不会有事的。’在病房里,我把走廊里发生误会告诉母亲,她象往常一样开怀大笑。这让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写这本回忆录时,征得母亲同意后才把这段故事公诸于众,这件事对年少的我来说是重大事件,让我开始懂得如何冷静、乐观地面对人生的坎坷和不幸。”

我真的没想到在一个总统回忆录,会记录这样一件事情,让我看到一个强悍的政治人物的内心,也有他温情和柔软的地方。这个故事给我印象深刻,远远胜过同本书中阿富汗战争和攻打伊拉克的“沙漠风暴”。

我这里不是作个简单类比,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我之所以比较喜欢杜甫。是因为他作品充分表现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不同的情感,方才绘成精彩纷呈的内心世界。杜甫既写“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稀”的明亮,也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杀;既写“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的美丽,也写“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的强悍;既写“明月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惆怅,也写“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杜工部诗作,让我初略懂得什么是诗,什么是人,懂得了所谓文学大概就是人学。

实际上,每一个伟大的人物,都有平凡的世界。就拿我最喜欢读的主席诗词来说吧,我钦佩润芝先生雄才大略,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写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但我同样欣赏同一时期他在另一首词中(贺新郎赠杨开慧)表现出侠骨柔肠:“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多么亲切,多么丰富的情感。原来伟人与我们一样,他们的灵魂,其实也不愿意踞在神坛。

我没有能力去评价历史人物,用我妻子话说,你就是坐在屋里一草民,评价有木有也无关紧要。我只能说,人是个很复杂多面体,在同一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质不同风格的东西。正是这种双重性和多重性,我们才能更加感受到人格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

第五篇:赵军友--侠骨柔肠的名人保安

侠骨柔肠的“名人”保安

记江苏连云港市苍梧物业公司副总经理赵军友

他,在江苏连云港是位名人,他的名气因为他有颗正义之心、海洋之心。从部队转业到连云港这十几年,他敬业奉献,嫉恶如仇,在连云港这片土地上,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

2007年,他当选“感动港城”十大典型人物,当时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他嫉恶如仇,不畏强暴,侠肝义胆,铮铮铁骨,让窃贼胆寒,保一方平安。他双肩挑着正义和责任,心里装着群众和安全。在和谐港城的大家庭中,他守护安宁,无私奉献。他,就是连云港市苍梧物业公司副总经理——赵军友。

赵军友,男,1967年8月出生,江苏淮安人,1985年11月入伍,1987年6月入党,1999年10月从部队转业到江苏省连云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苍梧小区、市级机关后大院、市各民主党派、市档案局的治安保卫工作。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几年来抓获小偷140多人,被他改造好的失足青年40多人,先后受重伤6次,轻伤无数次,在工作中他和他的保安同志们,为人民群众找回被盗、未锁车辆六千多辆,其中轿车四百多辆,挽回经济损失四千多万元。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又去做义工(志愿者),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家人、亲戚朋友、战友、同事等四千一百八十多人加入义工(志愿者)行列,其在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读高中三年级的儿子赵震(新浦区爱心市民)成为义工(志愿者)队伍年龄最小的成员,更难能

可贵的是赵军友同志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并组织、宣传和发动义工朋友一起参加无偿献血,帮助二十八户家庭找回失踪、走失的老人、小孩,被传销组织控制的青年人,帮助三十七名外来人员、城镇,农村籍退伍战士找到工作,帮助十九名流浪汉返回家乡自食其力,帮助六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小孩在就近的小学、中学入学,帮助三十九名婴幼儿顺利入托,八年如一日,坚持陪伴88岁江希涵老人聊天,每天一个半小时,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署,从不间断,直到老人家96岁(2012年10月)过世,九年如一日结对帮困新浦区浦东办事处菜市社区徐乃侠一家,徐乃侠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零就业户、低保户、特困户,还承包照顾社区一名老人,为地方政府,民政部门解困分忧传佳话,七年如一日带领全家人参加清洁海岸义工团,为港城的蓝天碧水作贡献。曾经是军人他炼就了刚强的意志,他坚持认真研读各种理论书籍,学以致用,他先后参加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本科自考和函授等学习深造,并取得了经济管理助理经济师职称和江苏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在全市抗击非典工作中,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卫生局评为抗非十佳自愿者,同年被市级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2005年,他因工作突出,被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先进个人,连云港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2006年4月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机关义工,2006年6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8月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2007年1月被评为连云港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2007年7月被评为“感

动港城”十大典型。2008年5月他的家庭被连云港市新浦区委区政府授于“和谐家庭”荣誉称号;同年11月,赵军友同志的事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核心期刊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政工导刊”大篇幅专题报道,并号召全军指战员向赵军友同志学习;同时赵军友也被连云港市新浦区委区政府授于“爱心市民”荣誉称号;2009年1月,赵军友同志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授于“服务之星”荣誉称号;2010年11月,赵军友同志被市苍梧晚报评为清洁海岸十佳义工,2011年1月赵军友同志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授于“服务之星”荣誉称号,2011年6月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7月被连云港市新浦区委、区政府授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9月21日,赵军友同志作为中国志愿者唯一代表,在联合国环境署组织的西北太平洋海滩清扫活动中发言—关注环保,爱护我们的海洋环境;2012年1月荣获江苏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2012年5月荣获连云港市十大青春榜样提名奖,中国五星志愿者;2012年10月荣获连云港市红十子爱心大使;2012年12月荣获连云港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2013年3月荣获市“与雷锋车同行”优秀志愿者;2013年5月荣获连云港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9月荣获江苏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并受到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的亲切接见;2014年1月荣获“感动连云港”十大典型人物,2014年6月荣获市十大最美家庭、最美港城“叶欣仁”、最美港城人,中国十大海洋人物等。

一、军威显本色

赵军友同志从1985年应征入伍,至1999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在部队整整服役了15个年头。入伍时刚满18周岁的赵军友,因表现突出,第二年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他曾经为抢救落水儿童,钻进冰窟;为保卫祖国领土安全,他在祖国的黄海前沿站岗放哨。1991年安徽长江段洪水泛滥,他奉命参加抢险战斗在前列。1998年,江西九江特大洪水,他拼搏在抗洪第一线,度过无数个日日夜夜,2012年7月江苏连云港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他奋战了三天三夜,累倒在抗洪一线.他的英勇无畏,他的顽强搏击,先后荣立5次三等功,十多次受到部队团以上领导机关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正是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铸就了赵军友同志铮铮铁骨和献身精神,以致于他转业到地方的十一年时间里,仍然保持着一个战士的本质,忠于职守,听从于党的指挥,服务于人民的需要,这就是他的人生定位。

二、铁腕擒盗贼

赵军友同志1999年转业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后,便开始从事治安工作。几年来,他用铁腕擒住小偷140多人。2004年,他曾创下5个月内抓获24名小偷的惊人记录。

2003年,机关后院及民主党派办公区频频被盗,这儿位于中央百货商业圈附近,商贾云集,流动人口多,是新浦区的治安重点区域,治安问题一直困扰着机关家委一班人。在这特殊时刻赵军友来到机关后院。长期的保安工作经历,使他练就了一双在人群中又快又准地“捡出”小偷的好眼力。他一到岗就对保安队伍进行整顿,制定一系列工作流程,以身作则,从我做起。通过纪律制度和认真教育,后院保安人员的纪律性有了质的改变。接着,他挨家挨户走访,排除治安隐患。

保安工作是一项高风险职业,如果没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强烈的正义感是很难胜任这项工作的。以往小偷在尝试了居民见他们行窃时不

敢管的情形后,变得有恃无恐。由于赵军友同志工作认真,防控手段严密,近年来他共在其负责的防区抓获小偷一百多人。在这惊人数字背后,隐藏着他太多的血汗和付出。窃贼在面临他抓捕的时候,所采取的反抗手段是极其残忍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他记不清自己为此负了多少次伤。有的窃贼特别是吸毒窃贼被放出后,对他实施报复:到他家砸门窗,在马路上对他及小孩拦劫,进行恐吓威胁,但是赵军友同志面对恶势力从不低头。他以大无畏的气概和凛然正气制服小偷,赢得辖区干部群众的啧啧称赞。

三、柔肠挽失足

面对盗窃,赵军友是个疾恶如仇的人,同时他也是个具有宽大胸怀的人。在赵军友的眼里,只有那些屡教不改的惯偷才是真正的小偷,对那些一时失足的青少年,承担起挽救的责任,他是光荣的机关义工(自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他永远坚守的信条。

一名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在市机关后院偷自行车,被赵军友逮住。这名少年当时就承认错误,表示痛改前非。赵军友了解到少年因家境贫困而起偷自行车邪念、做糊涂事时,当场给他200元钱并为这名少年找了一家物业公司做保安工作。这名少年非常珍惜,工作认真负责,赢得同事和居民的信任。最近这两年多来,有40多名初犯的盗窃分子在赵军友的教育帮助下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先后给予他们经济帮助一万四千多元。

春节期间,受赵军友同志帮助过的年轻人,纷纷给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们一把的热心人打电话和发短信,一方面给赵军友拜年,一方面向他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并对赵军友当初的教育表示感谢。

四、烈火见真情

2010年11月13日上午9点半,苍梧物业公司的一名保安正在机关社区内巡逻。当他走到一幢居民楼下时,发现二楼一户的窗户正在向外冒出浓浓的黑烟并窜着火苗,失火了!保安立即上楼 “咚咚”地敲门,但并没有人来开门。邻居告诉保安,住在这屋里的老太太出去洗澡了。

保安立即和苍梧物业公司联系,物业公司副总经理赵军友闻讯后立即赶到楼下。

“要想救火,先得开门!”得知老太太去离小区200多米的一个浴室洗澡后,他立即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去浴室取钥匙。

很快,钥匙拿来了,赵军友顺利地将户门打开,浓烟和火苗已经从整个屋子的各个窗户四散窜了出来。此时,站在门口都被烟呛着了,烟和火太大,进不去啊!”眼看黑烟越来越浓,火苗一个尽地往外窜,此时的赵军友一边大喊,你们快撤,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液化气管道会爆炸的!一边猛地冲进屋内,(一个保安也跟着冲了进去,不到1秒钟给浓烟和大火逼了回来,又冲进一个保安被浓烟和火苗掀翻在地。)迅速找到厨房,迅速关闭液化气阀门。

“当时,整个铁锅烧得通红,锅内的土豆炖鸡正向上蹿着火苗。”为了把火扑灭,他随手抓起一块大抹布,四处扑火。好在火势没有进一步蔓延,很快,火就被扑灭,浓烟也渐渐散去。

从发现浓烟到拿到钥匙进门,总共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而进门扑火,也只用了1分钟左右时间。

“幸好发现及时,大火被救的及时,如果再这样烧下去,引爆液化气管道,后果不堪设想,离着火点不到5米的地方就是好几百号婴幼儿正在上课的幼儿园,赵军友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而给赵军友带来的却是肺部感染,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才有所好转,眉毛和头发到现在才看不出被火烧过的迹象。

五、无悔保平安

赵军友从事保安工作,节假日是重点防范时期,加班加点对他来说已习以为常。每到下半夜或吃中饭、晚饭前后,小偷经常出没,他无论盛夏严冬,除了吃饭、睡觉时间,几乎全是扑在保安工作上。三年前,市民主党派办公楼时有遭窃。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分配他负责党派办公楼治安,三年来,市民主党派机关从未少一样东西。从事治安工作的十多年间,赵军友极少能抽出时间到淮安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由于担心小偷报复殃及家人,赵军友很少和妻儿外出。他的妻子多次劝他调换工作,但赵军友同志总是含着愧疚的泪水婉言拒绝。他决心无怨无悔地做好治安工作。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愿意为此献出自己的一生。

保安工作是平凡的,平凡到许多人会冷视而过。但赵军友同志却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勤勤恳恳地站好每一岗,守护万家平安。赵军友,一位普通的治安保卫人员,在本职工作中用汗水和血水保一方平安,唤失足良知,特别是经过国家,省,市主流媒体的屡次报道,他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位知情者。他疾恶如仇,有崇高的正义

感和社会责任感;他追求信念,不畏强暴,遇到强敌机智勇敢地面对。他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连云港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个个成绩、荣誉、光环背后的付出不是亲身经历又怎能感同身受。重担在肩,使命神圣,赵军友同志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客观理性及身为保安的心细严谨,奋斗在的最前线。他用忠诚、心血、精神意志在蓝天下奋力绽放,为完成党和人民群众交付的使命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动人心弦、感人至深的贡献。

赵军友同志的先进事迹先后在,中国政府门户网、中国新闻网、星岛环球网、凤凰网、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日报网、人民网、中央文明网、中央电视台道德与法之道德观察、央视网、新华网、光明网,共产党员网、新华通讯社“半月谈”、解放军总政治部“政工导刊”、中国国际在线、新浪中心新闻、搜狐新闻中心、网易新闻中心、360新闻、中国网络电视新闻联播、中国青年报、国家能源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基层党建网、中国网、中国海洋报、中国日报、中国日报网、中国丝路网、央广网、中国军网、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生态网、中国国防部网、中国国土资源部网、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公益中国、中国广播网、新京报、江苏党建、新华日报、江苏卫视、东南卫视、中国首都网、扬子晚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香港文汇报、福建日报、辽宁日报、四川日报、传媒中国、国家海洋局门户网、中国海洋在线、中国首都网、中国工人网、天津政府门户网、山西政府门户网、福建政府门户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门户网、江苏国际在线、连云港政府门户网、连云港宣传网、连云港党建、连云港日报、连云港电视台、连云港年鉴、苍梧晚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在茫茫的人海中,他是一朵普普通通的浪花,但他用瑰丽的青春,迸发出生命的火花。他用劳动与汗水,打造了一方平安;他用热情和温暖,使无数失足少年重获新生----------。)

下载金光镇——侠骨柔肠护百姓(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光镇——侠骨柔肠护百姓(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铁护工作汇报材料

    新店坪镇铁护工作总结 沪昆铁路途经我镇白马铺、一里街、水上、新田四个村。我镇辖区范围内总长8.6公里,沿途群众居住情况复杂,铁路沿线村民32户,耕牛户58户、耕牛64头,五残人......

    xx镇2011年百姓直通车年度工作总结

    xx镇2011年百姓直通车年度工作总结一年来,我镇百姓直通车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十七大精神......

    护河镇商会新年贺词

    在护河镇商会第一届年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恰逢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护河镇商会第一届年会。在......

    镇下访工作总结

    2010年下访工作总结 根据制定了下访工作实施方案,深入下访企业、村,走访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解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严格工作程......

    兴隆镇百姓大舞台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

    兴隆镇百姓大舞台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 工作计划 兴隆镇百姓大舞台是兴隆镇新一届党委政府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在2012年4月开始成立,是隶属于兴隆镇精神文明建设指挥部的文......

    巨峰镇:百姓幸福就是最大的民生

    巨峰镇:百姓幸福就是最大的民生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正是这种朴素的民本理念,督促着巨峰镇党委、政府在建设新农村,普惠百......

    镇六护巡查人员工作纪律

    (三) 十里堡镇六护巡查人员工作纪律 为了不断加大打击盗采、盗运矿产资源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每名执法人员的积极性,维护执法行为的严肃、规范、公平、公正,特制定本......

    共青团上护镇委员会工作职责

    共青团上护镇委员会工作职责一、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全面加强团的组织、思想和制度建设。 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共青团工作的方针、政策及上级党团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