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持词(课例大教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莅临我校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更要感谢教研中心的领导给予我校这样一次机会,在我校举行这次课例教研研讨会,让我们这些奋斗在数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又汇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开发使用课堂观察量表”,关注智慧、快乐、自主、高效的数学课堂。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网上研讨,到今天为止发帖数已经达到了**张,可以看出大家研讨的热情非常高涨。今天的研讨会再次为大家搭建起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会上,各位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和大家探讨,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与同行分享,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共同提高。
另外,为保证我们每位教师的研讨质量,建议大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振动,谢谢大家的合作。
现在介绍一下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安排:
首先展示两节研讨课,之后是我们的互动研讨时间,最后由吕老师做会议总结,并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议。
下面即将进入我们的研讨课时间,请各位教师用自己学校开发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记录、分析。会议结束时,将以学校为单位上交所有参会教师的观察量表。希望大家都能带着思考关注这两节课。
另外,本次听课之后的评课环节将以校为单位进行研讨汇总,除名师团队的交流外,还将临时指定学校交流发言。
首先为我们做课的是环山路小学的王金美主任,她执教的课题是五年级“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接下来为我们做课的是大众完小的侯晓俊老师,她执教的课题是四年级“3的倍数特征”。
感谢两位教师的辛苦付出,也感谢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1.接下来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各学校的带队领导可以组织学校教师将评课意见进行归纳汇总,以最大范围地反映咱们听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汇总后大家可以休息一会儿,()点准时开始互动评课。
接下来,进入我们的互动评课环节。我们先请两位执教老师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观摩了课堂,听了两位的设计理念,在座的各位老师,对于这两节课您有什么看法?对于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发和使用您还有哪些建议或困惑都可以提出来,请各位老师畅所欲言,表达你的观点吧!
最后由我们的数学教研员吕老师做大会总结,同时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吕老师的总结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希望各位老师继续保持这种高涨的研究热情,将我们的课例教研活动推向高潮,真正打造出智慧、快乐、自主、高效的课堂。再次感谢各位领导与老师的光临指导,今天的课例研讨活动到此结束,祝大家一路平安。
第二篇:课例研究校本教研
2010年城厢镇中小学校本教研研讨会材料
课例研究的实践与探索
主讲人:陆珠艳
一、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在专业理论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运用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讨论与反思、撰写研究报告,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教学研究。
●“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课例研究是教师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教学相长的阶梯。
●以课例为载体的研修,克服了以往通识培训、技能培训学科缺失的不足。
二、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
1.制定计划:邀请专家、教研员参加,共同组成研究小组;制定实施计划,包括研究目的、时间地点、试点教师、具体措施等。课例计划是课例研究的主干,课例计划支撑着课例研究的过程。它为“课例”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剧本”;它向其他教师传递着主讲教师课堂构想的信息;它为教师观课提供了方向和指南,为观察者记录和分享提供场所。
2.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主题从哪里来?主题来自于教学活动中真实的问题,来自于教师们关心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容易引发同事间的讨论。
3.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教师依据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选择相应的研究课。选课时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选这一节课?这节课与研究的主题是什么关系?这节课以往的研究解决了什么?未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4.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 1
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关系的统一,如何依据新的教学论、新的学生观
达到教学的优化?
5.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
6.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
7.撰写课例。由试点教师执笔,教研组其他教师一道参与。认真撰写课例,包括导言、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及策略、反思等部分。课例要有
合适的主题,有独特的思考,着眼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突出教学反思,对
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寻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赋予事件以教育的意义。
8.课例研究总结。小组进行小结,对课例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
结经验,反思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下一轮开展课例研究的初步方案。
三、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
1.一人同课多轮。这里的课既可以是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时间纬度),可以是一篇课文或一个课题(内容维度)。顾名思义,一人同课多轮就是同一个
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行为不断改进。这是课例研究中最有代
表性的一种研究模式,也是我要重点向大家介绍的。这种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
(1)选题、备课:主题的确定是课例研究有效实施的保障。确定研究主题
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突出学科特点,密切关注当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如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单
一、孤立、封闭的现象,我们确定“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其它学科进行扣读导悟”这一主题开
展研究;又如,针对语文课堂过分注重教材分析,忽视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的现
象,可以将“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以读为本、以读悟情、以读悟语”
这一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主题确定之后,选定一个教学课题,确定一位执教老师,全体成员围绕主
题和教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共同探讨,形成初案。
(2)首轮研究课:执教老师进行第一次上课。全体成员围绕确定的研究主
题和既定目标,全程参与课堂观察,并如实记录下教学过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
以将教学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便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3)小组研讨:第一次上课结束后,全体参与者立即展开研讨,讨论要紧
扣研究主题和既定目标进行。先由执教者进行教学反思,谈课堂实施的得与失,然后大家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畅谈听课感受,重点是找出存在的问题,深入分
析,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新的教学预案。
(4)再开研究课:连环跟进是课例研究的特征。因此,将讨论形成的新案,由同一位教师进行第二轮教学,是连环跟进的关键环节。在第二轮教学中,全
体成员再次有目的地参与听课、观察,全程录音、录像,并与第一次上课进行
认真对比,着重检验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改进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
有效性。
(5)小组再研讨:召开反馈会议,讨论听课情形,对第二次研究课的教学
过程进行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6)三开研究课:第二次上课结束后,全体教师仍围绕研究的主题进行讨
论。讨论更多关注的是对前后两次讨论和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追踪反思,进一步明晰问题的解决策略,总结出一些规律,形成一些经验,以便更好地指
导今后的教学。同时,将研究过程中的教案、课堂实录和评议资料进行整理、提炼和总结,形成案例报告。
若有必要,还可继续进行第四轮、第五轮等研究„„直至满意。
“一人同课多轮”模式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确定主题——选定内容——
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再上课、听课——再评课、反思
——直至形成指导性的教学方案。
以上学期我们开展的第一次课例研究为例,谈一谈我们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确定主题,明确方向
根据县教研室提出的教研方向并结合本校实际,我们的第一次课例研究主
题的确立为: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前个学期我们学校语文
教研组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已经分别探索出各个年段作文教学的大概模式,但这
些模式只是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是比较粗略的模式,其科学性、可操作性
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第一次课例研究以一人同
课多轮的形式,以 “有效教学”为核心目标,以探讨“有效作文教学基本模式”
为主题,力争探索出各个年段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全员参与,反复磨课
确定了主题,我们的课例研究就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围绕“有效作文教学
基本模式”这一大主题,语文教研组低、中、高各个年段的全体语文全员全程
参与了研究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课例研究的具体主题,完成研究方案设计,时间是第六、七周。在“探索出有效作文教学基本模式”这个大主题下,低年
段确定课例研究的年段主题内容是:在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
描写童话故事文章背景下,选取《电脑拼音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的实验教材—
—创作童话故事《谁的本领大》这一内容,提出主题“指导小学生读说结合教
学策略”,探索出优化的低年段作文教学基本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爱写乐写能写。
由梁彩芬老师执教。
中年段确定课例研究的年段主题内容是:在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四篇
课文都是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口语交际是“抓住特点,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背景下,选取习作“写自己喜欢的动物”作为内容,提出主题“指导小学生
读说写结合教学策略”。通过课例研究,探索出优化的中年段作文教学基本模式,寻求较好的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和语言积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爱写乐写能写。由邓春玲老师执教。
高年段确定课例研究的年段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习作3“选择
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提出主题“指导小学生读说
写结合教学策略”。通过课例研究,探索出优化的高年段作文教学基本模式。执
教老师是韦杰生。
确定年段教学内容后,各个年段全体老师在两位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分析、讨论教材的重难点,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落实人员的分工,人员分工包括执教教师、课堂实录整理人员、反思札记收集人员、观察学生、观察教师人员、活动记录人员、研究报告撰写人员等。备课组长综合大家讨论的各项内容制定课例研究计划,执教老师写好教案。
第二阶段:具体的研究阶段,时间是第八周。
第一轮研究课——评课反思——整理模式
第二轮研究课——评课反思——调整模式
第三轮研究课——评课反思——形成模式
(若第三轮模式还不成型,继续进行第四、第五轮研究课)
每一轮磨课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执教老师上课,上完课后进行反思,年段
全体老师围绕“主题目标”评课,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展示、总结阶段,时间是第九周。第九周的周三(10月28日)
上午进行汇报展示,分别展示了低、中、高年段各一节作文指导课,之后是执
教老师谈反思和收获,年段备课组长作简单的课例研究活动总结。在展示活动
中,每一节课都全程录像。
经过第一次课例研究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各年段“有效作文教学基本模
式”。低年段习作教学基本模式为:
范文引路,领悟特点↓
依照特点,仿说句式
激趣导入习作指导↓习作练习(教师主导)总结方法,说好句式(学生主体)
↓
展开想象,连句成段
中年段习作教学基本模式为: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
片段欣赏,领悟写法
激趣导入习作指导↓习作练习(教师主导)运用写法,说写片断(学生主体)
↓
范文引路,连段成篇
高年段习作教学基本模式为:
例文引路,审清题意
↓
欣赏篇章,领悟写法
激趣导入习作指导↓习作练习(教师主导)运用写法,布局谋篇(学生主体)
↓
片断赏析,重点指导
收获与反思:
(1)在课例研究中,执教的老师经过集体备课、个人钻研形成一个初步的教学方案,然后再经过反复的上课、观课、议课、反思,形成了一个由少到
多,又由多到少的,由繁杂到有序,由匆忙到从容,由文案到学生的过程。这
里面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然后带来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的改变,继而延伸
到实际课堂教学关注点的变化。可以说,这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一条捷径。
同样,参加研究的老师也在进步。从确立主题——选定内容——参与备课
——观课、议课的过程中,通过看、听、说、想,对主题教学的研究产生了由实践到理论,有肤浅到深刻的认识过程。一句话就是:“红花”与“绿叶”共同成长。这就是“一人同课多轮”这种研究模式的魅力所在。
(2)课例研究真真正正能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为我们所确立的主题都是从本校的教学实际中来,通过集体智慧去研究和解决,研究的成果每个人都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不仅解决了怎样教,还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这就是理论的提升。
经过一轮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课例研究中的确收获颇丰。但是,我们也不否认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如何解决专家的引领问题。
(2)如何提高研究的效率问题。
2.多人同课循环。备课组和教研组教师同上一节课。这种模式与“一人同课多轮”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课的不只是某一位教师,而是教研组的全体成员。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第一位教师上完课第二位教师针对前一位教师上课中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位教师也是如此。每位教师的上课方案都是在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多人同课循环活动能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中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水平,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
第三篇:课例研修教研活动
课例研修教研活动
化学赵洁
为了更好的做好课例研修,11月8日上午,我们化学组与带教老师王春玉在505室对执教老师韩长青的课件进行了研讨,王老师提出了很多很多中肯的建议,大家畅所欲言,对课件进行了改进。谈到二氧化碳制法实验,对于实验仪器的选择,我们打算在学生学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大胆的放手,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仪器和药品,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之后,亲自动手随意选择可行的药品进行实验探究,初步按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装置、药品以及收集方法。再通过各小组辩论的形式得出最好的方案。在学生交流出各种实验装置时,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每种装置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从中选择出最好的供实验所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期待这次初始课圆满完成。
第四篇:课例研讨主持词
课例研讨主持词
各位领导 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 小学语文年级组组织的课例研讨活动,首先,感谢教研室各位领导和学校领导参加这次活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的到来。在此,我们也诚挚的请求各位领导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意见,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下面我们活动开始。
第一步 教学会诊查问题
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逐步趋向简洁、目标性强。但是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家常课”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发现多数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老师们的课堂提问随意性大,缺乏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在:
其一,提问的问题简单化、零碎化、空泛化,对学生来说缺乏思考价值;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最后一段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师:数星星的孩子叫什么名字?生:叫张衡。师:张衡是什么朝代的人?生:汉朝人。师:他长大以后成了什么?生:天文学家。师:为什么呢?生:……
其二,教师设计的问题超过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难度太大,即使再“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这样,学生在接连答问失败后失去学习积极性,抑制了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焦虑、胆怯的心理。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整体教学观念,有的超越儿童知识水平;有的束缚学生思维发展;最常见的是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现状确实让人不尽人意。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是无处谈起,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则是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最关注的话题。追溯原因:为什么会形成上述的原因呢?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盲目追求形似、急功近利,满足于“貌合神离”的形式包装,渴望一蹴而就。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就是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授课时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答、想答、乐答。
第二步 梳理问题定主题
针对上面发现的问题,我们这次课例研讨的主题是 《 精心设计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步 理论学习明方向
为了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组教师认真学习了 《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相关资料,还进行了很多网上学习,撰写博客,互相交流认真反思,在讨论交流中,明确我们语文教师,怎样在授课时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答,想答,乐答。为此我们由 老师确定一课,我们语文组全体成员围绕主题精心设计这课的教学过程,最后由她作课。
第四步 集体备课找方法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紧紧围绕精心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一主题,展开教学。
第五步 大家观课验实效 刚才我们已经对这节课进行了观摩 第六步 个人反思说得失
非常感谢 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研讨的课例,你辛苦了。下面请 老师为我们做一下教学反思。
第七步 同伴互助共分享
谢谢 老师给我们提供这样一节真实的课堂案例,大家肯定非常想把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看法和建议提出来交流,下面请各位老师就 老师提供的课例为载体,谈谈自己的看法。
感谢各位老师都能毫无保留的,坦诚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第八步 专业引领再提高
刚才老师们通过课堂观摩对精心设计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教学课例进行了诊断分析,我们从中分享了各自对教学中的不同思考,下面有请 给我们做专业引领。
感谢 的精辟引领,相信我们组的每一位教师都从中受益匪浅,让我们不仅获得了操作层面的启迪,更得到了理性层面的提升,让我们用掌声再次感谢 领导的精彩发言。
第九步 共同提炼为常规
通过这次课例研讨活动对我们既是一次锻炼,又是一次提高。对精心设计提问 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感悟,总结方法。在这次的课例研讨中,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尤其是领导的专业引领,为我们下一次的活动,确定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更点燃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研究热情,必将为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达成以下共识:
观念先行,奠基课堂有效提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教学观念主要是体现在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正确认识上。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形象的塑造、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端正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追寻有效提问的平衡。在教学实践中,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与教师文本价值引导之间,就要寻求一种平衡,精心设计提问,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又要注意适时引导,让独特体验与价值引导在有效提问中协调发展。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文本,它有自己的生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每一个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都存在着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空间。在新课程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正视“尊重”。每个人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广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要求学生表现对文本的理解时不能只有一把标尺。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面对的是一群阅历、学识非常有限的小学生,有的甚至在阅读面前还没有学会思考。如果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尊重”,缺乏有效的价值引导,那么学生的这种“独特体验”很可能是苍白的,所传达的思想也是肤浅的,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没有益处。
第十步 困惑引出新课题
本次课例研讨接近了尾声,但结合本次活动,我们发现学生的自我感悟是多方面的,是有自己丰富的情感的,今天的课上我们发现学生在感悟文本的方式还是单一,课堂气氛还是不够活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课堂效果还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我们下一步的课例研讨活动就是“如何高效完成略读课文教学”这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地方仍是老地方,不见不散。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参与。
第五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主持词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在这春花烂漫的春天,我们又迎来了我古鄯片区同课异构校际历史教研活动。在此,我代表总堡乡中心学校的全体师生对于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刚才我校马澳星老师、李海鹏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二节精彩的历史教学展示课,感谢她们的精心准备,辛勤劳动。
今天会议流程是这样的:
1、以学校为单位同伴相互交流5分钟对观课情况进行汇总。
2、由我校马澳星老师、李海鹏老师对自己这节课的理解,设计的思路,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预设的达成度进行教学反思。
3、片区学校历史老师根据各自观课点交流发言。
总堡-柴沟-古鄯-隆治-西沟-东沟
4、总堡乡中心学校李全义副校长总结发言
今天我们举行的是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那么两位老师从整堂课的构思设计、师生互动、小组活动、课件设计上究竟有什么不同?哪位老师的师生活动更有时效性?哪位老师设计的哪个小组活动更有针对性?我们始终没有将二个老师的教学效果比个高低,分个上下的意思,因为我们始终就在追寻一种高效的课堂,也是我们举办同课异构活动的初衷。下面我们请二位老师说一下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的思路,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预设的达成度教学反思。
教育界有句名言:交换一个苹果,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我们收获的又岂止是一种思想。接下来,就请各校历史骨干教师就按观课点进行议课。总堡-柴沟-古鄯-隆治-西沟-东沟
感谢各位老师的发言,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艺术,但理想的课堂教学和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停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下面有请中心学校李校长对本次的同课异构的交流研讨活动做总结点评。
相信在我们古鄯片6所学校的共同研讨下,在兄弟学校的不吝赐教下,我们定会打造出更多的优质课堂,见到更美丽的教育风景,绽放更多的教研之花。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让我们在同伴互助中成长,在同课异构中收获精彩。教育没有领域,教学更不应该有地域,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同仁们经常到我们总堡中心学校学校来做客,最后,再一次感谢两位作课教师及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