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老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xx老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xx县县城西26公里处,南与xx市相邻,西与xx市接壤,素有一脚踏三县的美称,猪龙河从村庄环绕而过。xx历史文化悠久,xx河畔有面积45000平方米,厚两米的仰韶文化遗址—xx台,是进入xx县境内第一村。全村有1800多口人,有党员32人,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有3人,全部交叉任职,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5岁。辖8个居民小组,有机耕地2882亩,村庄占地面积600余亩。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交通位置偏僻,农民以种粮为主要收入。
二、制约老区发展的因素
(一)由于是三县交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处于不发达地方,村里没有集体和私营企业,市场信息不灵,种植结构调整困难,农民以卖粮食收入为主,兼打零工为辅,年人均纯收入较低在1500元左右。
(二)由于xx河河道严重污染,造成地下水质污染,村里成了食管癌和心脑血管病的多发村,发病年龄低龄化,近两年,35岁-55岁男性因病死亡15人,偏瘫丧失劳动能力的30多人,慢性病家庭因家中缺少劳动力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盖房致贫的人数逐年增加;由于距离县城较远,农民受技术培训的较少,素质相对低下,外出打工就业的机会较少,增收致富困难。
(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xx地貌处于青峰岭漏斗区地下水位较深,每年都有机井报废,群众因资金困难,多以小口径浅井为主,旱天浇灌困难。种粮成本不断增加,形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四)2005年,村两委为了打通祖祖辈辈没有出村路的历史,原来要拐几道弯,借道三陵村、范庄村,才能上交通大路,村两委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下定决心,拿出30亩土地,赔偿白沟作、三陵、范庄,冲破重重阻力,借资15万元,修通了通向交通大道的出村路,从而,村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因债务压身,削弱了为民服务的精力和职能。
三、老区发展的思路
(一)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硬化村内道路,改变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并在村内安装路灯,给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方便;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增强抗旱保丰收的能力,降低种植成本,最大化的确保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二)积极引导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力量,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促使土地流转,是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
(三)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村两委牵头,外出联系劳务输出,同时积极联系镇政府、劳动局对村民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篇:十堰老区建设调研报告 项目调研报告
根据省扶贫办和省老促会关于开展老区调研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各县市调研的基础上,又分别到房县、郧县和郧西县的部分老区乡镇进行了调研,广泛听取了基层党委、政府和广大老区群众对老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堰老区的基本情况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集老、少、边、穷、库为一体。全市辖郧县、郧西、竹溪、竹山、房县、丹江口六县市及茅箭、张湾、白浪开发区和武当山特区四个区,有117个乡镇,国土总面积23680平方公里,农村总人口249.4万人。全市有老区乡镇69个,总人口130.71万人,分别占全市乡镇及农业总人口的59%和53%。其中,省定重点扶持老区乡镇23个,人口53.9万人,占全市乡镇和农业人口的20%和21%。
十堰老区是一片殷红的沃土,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邓仲夏、柳直荀、王树声、程子华、徐海东、陈先瑞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郧阳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红三军进入武当山区,创建了以均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地方政权。1946年7月,李先念领导的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经我境入陕,上万名新四军战士和十堰人民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从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郧县成立第一个党支部到1949年郧阳全境解放,牺牲在这块“红土地”上的革命者和人民群众达16万人。十堰老区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伟绩。建国后,十堰人民弘扬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积极参与丹江口水库、黄龙滩水库、东风汽车公司、襄渝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二、老区建设工作情况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市老区建设坚持以扶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依托优势资源抓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老区群众收入;
坚持科技领先,着力提高扶贫开发的科技含量;
坚持弘扬老区群众艰苦奋斗精神,加速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使老区贫困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老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到2000年底,老区乡镇实现财政收入132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1356元,人平占有粮食238公斤,农村“三通四难”问题基本解决,通路村、通电村分别占93%和98%,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1%和72%。
进入新阶段,国家将十堰列入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这是实现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十堰老区人民继续发扬老区革命传统,抢抓机遇,加快老区建设步伐。到2003年底,全市老区乡镇实现财政收入212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5元,人平高效经济林园0.56亩,人平当家地(田)0.68亩,人均占有粮食267公斤。
多年来,我市老区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老区宣传,为老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政府关于新阶段老区建设的方针、政策。二是狠抓了《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的宣传。组织分发《条例》读本,印发老区宣传材料,深化全社会老区建设的法律意识。2002年,在《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我市人大农工委组织人员,对《条例》宣传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宣传学习《条例》的新热潮。三是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深入开展老区革命传统教育和人文、历史、资源宣传,扩大老区影响,呼吁全社会关心老区建设。四是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我们组织六县市,配合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编辑出版了《中国老区建设·湖北专辑(十堰篇)》,共8个版面,赠送给十六大代表。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老区群众生活条件
针对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底子薄,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频发,返贫人口居高不下的实际。多年来,始终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一是大做水土文章。全市上下把冶水、冶山、冶土有机地结合一起,按照“一冬一春,一劳一分”的要求,坚持夏季挂锄战、冬季大会战的方式改田治地,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办法,大搞库、塘、堰、渠、窖(井)建设,累计兴修饮水工程10万多处,渠堰700多万米,治理小流域1500平方公理,新建水窖(井)10万多口,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90多万亩,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二是大搞退耕还林、能源建设。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对25度以上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步伐,解放老区群众生产力。三是加强交通建设。通过国家扶持、民工建勤、民办工助等形式,加快全市公路网建设步伐,县乡等级公路建设全面铺开,全市村级通路率达到98%。
(三)实施科技扶贫,提高扶贫工作的科技含量
一是实施“温饱工程”,发展抗灾减灾农业。坚持以膜代奖、技物结合、综合配套的措施,大力推广“两杂、两膜、两段育秧”(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玉米地膜全覆盖、玉米地膜育苗移载,水稻温室育秧、大田寄插)技术。积极推行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地膜覆盖领域,首创并推广了水稻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莲藕地膜覆盖厢作节水增温高效技术。这两项新技术以其实用、增产、抗灾、增效的特点,不
仅深受广大老区群众的欢迎,而且引起了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其中水稻地膜覆盖技术已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列入全国农业丰收计划项目,莲藕地膜覆盖技术也向全国推广。坚持利用旱地预留行的季节、时空差,推广粮经多元多熟高效间套模式,耕地复种指数由1993年的213%提高到2000年的246.6%,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二是努力提高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根据我市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组织野生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力引进名优特新品种,加速低劣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先后引进名优特新品种60多个;
大力进行科技示范引导,各县市区都先后建起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区。三是实施种子工程。坚持南北分工的制种体系,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可靠的种源保证;
不断加强技术开发,选育出适宜广泛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鄂玉10号,全市每年推广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四是组织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按照每户培养一个科技致富明白人的要求,实施“治愚”、“扶智”工程,通过建科技示范村、办各类“成人”学校和技术培训班、举办现场会等形式,每年科技培训均在15万人次左右。
(四)调整农业结构,增加老区群众收入
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稳定提高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打好有机牌、生态牌、神农牌、武当牌,大力培育山区特色农业。全市黄姜、蔬菜、茶叶、魔芋、食用菌、柑桔、山羊等产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研制开发的有机茶、山野菜、无公害蔬菜、武当蜜橙、魔芋面条、生物药材等30多个品种市场前景看好。按照多村一品、数乡一业、每县市突出一两个骨干品种的格局,全市支柱产业初见成效,多种经营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76%以上。二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全市从事魔芋加工的企业达30多家,年加工魔芋角1万多吨,加工精粉3000吨;
加工茶叶1000吨,产值过亿元;
多元投资、多类经营的黄姜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效果看好。全市农村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达30多万人,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经营大户不断发展壮大。三是调整优化农村生产要素布局。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多万人,老区乡镇群众的外出打工收入已占现金收入的60%以上。农村山场、土地、水面等生产要素经营权流转正在有序进行。
(五)加强检查、跟踪督办,管好用好老区资金。
对省每年下达我市的老区建设项目和资金,我们坚持严格按照省下达的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并按项目进度拨付扶持资金,全程跟踪服务、问效监控管理。按照《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全市老区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分级设立了专户、专帐,实行了封闭管理。切实发挥老区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开展老区建设。
老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政府行为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在认真做好中直、省直机关对口帮扶单位的服务工作外,继续坚持了“八七”扶贫攻坚期间的各项社会帮扶制度,组织市、县直单位,开展驻村扶贫奔小康建设,发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农户活动,并向老区倾斜。在市直133家单位组成的87支工作队中,老区乡镇就占72家单位、52支工作队,市直50%的工作队在老区开展工作。此外,人武部门的“开联帮养”,统战部门的“光彩事业”,妇联的“381巾帼扶贫”,青团的“希望工程”,卫生部门的半价医疗扶贫等,也都对老区建设予以了支持。
三、目前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市老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老区群众的期盼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30元以下,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5.8万人,占全市同类人口的28%;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30-872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9.9万人,占全市同类人口的24%,饮水困难人口还有14.4万人,老区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
1、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比例高
到去年底,全市老区不得温饱的特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分别为5.8万人和9.9万人。大多数老区自然条件恶劣,一遇灾害群众极易返贫。特别是多灾的气候和脆弱的基础,导致干旱、低温、风暴、洪涝、病虫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持续时间长。正常年景下,返贫率高达15%左右。去年,我市连续遭受阴雨寡照、干旱高温、暴雨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造成部分农房倒塌、人畜伤亡、基础设施被毁、农作物减收,受灾194万人,成灾126万人,经济损失5.3亿元。
2、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配套差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后,我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是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已建的基础设施(除农村通电外)标准低、配套差。一是当家田地少、耕地质量差。受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其它因素影响,我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老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8亩,比全市平均水平少0.19亩,比全省平均水平少0.23亩,且耕地质量差,产出率低。农村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3%;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数老区村级公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差,80%晴通雨阻;
农村饮水困难人口仍有14.4万人;
相当一部分农户房屋破旧,修建难;
农村改厕、改厨、改栏任务重、难度大。
3、结构调整困难多,农民收入低而不稳
近几年,我们运用市场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突出发展以黄姜、茶叶、柑桔、药材、魔芋、蔬菜等特色产业,现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通、观念等多种因素制约,产业基地面积小,产品加工单一,龙头企业尚未形成,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特色产业在短期内对老区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还不具备较大的拉动作用,致使农民收入低而不稳,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
4、科技文化落后,普及提高差距大。目前主体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推广和应用在农村普及率低,老区群众对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普及接受能力差,难以
适应市场需求。全市青壮年文盲半文盲33.9万人,文盲率12.85%;
痴呆傻等社会救济对象12.4万人。
四、建议
1、应把老区作为扶贫工作的“特区”,实行特区特扶,凸现工作特色,在扶贫系统要定期研究部署老区工作,制定扶持老区政策,解决老区问题。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能把老区工作与“大扶贫”工作等同起来,“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
2、加大老区宣传工作力度。老区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产物,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应不断加大老区宣传力度,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专刊、专题,宣传老区的历史,宣传老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成就,宣传老区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全社会开展致富思源教育,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区、关注老区、关爱老区。
3、加大对《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的执行和执法检查力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省老区建设工作已经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凝聚着老区建设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各地人大应把对《条例》的执法检查列为工作计划,用《条例》来规范老区建设行为。
4、按照《条例》第二条确定的老区乡镇的划分标准,把所有应列入老区的乡镇纳入扶持范围。根据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87农明字第177号)关于“同意郧西县和郧县为专项贴息贷款扶持的老区贫困县……”的批复,我市郧西县和郧县所有乡镇均为老区乡镇。还有我市房县的重点老区乡镇应为19个(现为8个)。武当山特区过去一直是全省重点老区乡镇,现由于体制的变化,没有享受老区政策扶持。茅箭区茅塔乡大沟村是苏维埃政权所在地,也没有享受到扶持。建议省里搞一次老区普查,严格按照标准,从实际出发,确定老区乡镇数量。
5、老区建设项目应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上。由于老区均为山大人稀的边远地区,水电路、文教卫等发展滞后,急需扶持。因此,在老区项目选择上,应把老区群众的公共需求作为“第一需求”,选择与解决大多数老区群众生产生活关联度高的基础设施项目,选择与解决老区乡镇社会事业发展关联度高的公益性项目进行扶持。对老区建设项目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实施一定数量的老区乡镇项目,使多数群众能够受益,树立老区项目的品牌。
6、明年在确定老区重点村时,与扶贫开发重点村进行交叉安排,这样使老区乡镇在使用老区建设资金的同时,还能使用其他扶贫资金。
7、在安排老区乡镇扶贫资金时,宜用加法,不宜用减法,不能因为使用了老区资金而扣减其他扶贫资金的数量,应比照老区资金的使用比例,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进行集中扶持。把信贷扶贫资金的使用向老区倾斜,对老区的产业发展项目,用财政扶贫资金作为贴息部分,通过使用信贷扶贫资金来发展。
8、加大对老区建设的投入力度。我市有23个省重点老区乡镇,46个非重点老区乡镇,省里每年分配到我市的老区资金在500万元左右,平均每个乡镇使用老区资金仅为7万元左右,对于困难重重的老区乡镇来说,真是怀水车薪,很多建设项目难以为继。
9、加强老区资金的使用管理。老区建设资金是中央专门下拨、各部门筹措和社会各界捐赠用来支援老区建设的专项资金,在使用上更应严格管理,严肃纪律,应全部用于老区建设,不得挪作他用,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10、适时解决好老区建设周转金的遗留问题。老区周转金过去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生产。但已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年久失修,水毁严重,现基本没有发挥效益,扶持的产业已被市场淘汰,扶持的企业已经改制或破产。目前这笔资金老区乡镇和群众无力偿还,市县扶贫部门难以组织偿还,又不能以拨代扣,建议予以豁免。
11、加大对老区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对于革命中心地带已建的历史纪念碑、纪念塔、纪念馆,列支专项经费进行维修保护,对正在遭到破坏的革命历史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
第三篇:革命老区情况调研
革命老区XX镇综合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XX区老促会《关于开展革命老区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组织力量认真准备,使调研工作重点突出,抓住核心环节。通过调查了辖区4个行政村,采用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等形式,向村干部、老党员及农户充分调查了解老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我镇下辖有XX、XX、XX、XX等4行政个村,5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7.14平方公里,总人口11135人,以汉族人口居多。辖区内有镇直单位7个,有党组织19个,管理党员364名。全镇耕地面积2218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200元,4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平均约为171100元。各通村公路硬化基本完成,安全饮用水设施也有较大的改善,目前人畜饮水困难的村尚有2个,分别为XX村以及XX村大户片,涉及村民350户,约1000人。老区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等方面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个别村如XX村,还存在搭乘公交车难、路灯设施不完善、绿化带遮挡路口等道路交通方面的困难。全镇共有危房220间,无病险山塘水库。
我镇所辖的XX村为贫困村,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1-
5个自然村。有924户农户,总人口3750人,总劳动力231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110人。土地总面积2188.4公顷,其中耕地61.2公顷,林地1320公顷,有果园面积44.3公顷。全村年产粮食361吨,人均占有量只有0.096吨,部分靠买粮过日子。全村牲猪出栏1280头。农民增收来源十分有限。全村共有110人外出务工,务工收入是现在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纯收入只有1608元。一直以来,我镇紧抓新一轮扶贫政策,坚持以脱贫开发为导向,以扶持贫困人口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2011年我镇共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改造危房23间、修建村内道路1公里;投入2.5万元,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受惠农民达140多人。今年,我镇计划投入450多万元,用于建设珠品组道路硬化、大户组道路拓宽、XX至XX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2万元,开设科学种养培训班,帮助村民掌握种养知识,增强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综合能力,助力他们增收致富。
近年来,老区建设虽然还有若干遗留问题,但从总体上
看,老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为老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二、老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三农”问题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老区农村发展变化大。从纵
向对比来看,老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现代特色农业得到了发展。近年来,我镇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加大扶持力度,紧抓基地建设,强化优质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了种植甜笋、观赏类桃花等产业,已形成区域规模。在民生方面,新农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粮食农资综合补贴直补,农村低保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使群众受益不少,老区农民负担越来越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但是,从横向对比来看,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扶贫开发工作也存在不少新问题、新矛盾,老区发展仍然滞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欠发达、总量小。以2011年为例,我镇工业总产值为98428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36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04036.2万元,招商引资完成45521万元,财政收入2131.7万元,出口交货值4601万元。全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的村有个,占%,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的村个,占%。
(二)老区村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由于老区农民居住点比较分散偏远,仍有部分自然村行路难、用水难,耕作和居住条件差;公路前修后损,养护困难现象普遍。农田水
利基础设施老化,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老区行政村基本上通了安全卫生饮用水,但由于水质、水源,设备落后,条件等方面限制等原因,仍有个别村饮水存在困难。
(三)社会事业有发展,但又出现新问题。老区农村孩子大多合并到中心小学就读,教育教学质量有可提高,但护送低年级儿童上学的家长增多,增加家庭负担。新农村合作医疗推行后,由于补助标准偏低,报销机制不健全,急病重病家庭仍有困难,导致因病返贫。
(四)老区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生产项目少,老区乡村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主要收入主要来源于提供初级农产品及原料,仍然以种养结构较单
一、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的传统产业为主;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仍较落后,主导产业定位不够清晰,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规模,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投、融资体制不健全、不畅通,农民增收缺乏稳定持续的机制,增收的后劲不足。碰到大病住院、孩子上高校的高额费用,容易造成农户出现返贫现象。
四、加快老区发展的意见建议
老区人民曾经对革命作出积极贡献,老区发展的滞后,需要上级有关部门针对老区出台特别优厚的发展政策,促进老区的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在调研过程中,老
区的干部群众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转变观念,破除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解不解放、观念更不更新,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效。因此,在推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解决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进一步破除保守、落后的思想,坚决清除影响、制约发展的一切思想障碍,放开手脚,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干,要有敢为人先、敢担风险的意识;其次要坚决摒弃等、靠、要等依赖思想,坚持自立更生,积极创造条件、抢抓机遇,依靠自身力量自谋发展。
(二)夯实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薄弱的基础设施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强基础、增后劲作为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努力降低农村群众的劳动成本投入,切实减轻发展负担,加快发展步伐。对老区自然村中人口较多、自然条件较好、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自然村,要加大扶持力度。
(三)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种养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要重点抓好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创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优质优价,提高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最终目的。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典型示范,提高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水平,逐渐使合作社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纽带和桥梁。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线路,如我镇,就可以利用区位交通便利、特色种植上规模的资源优势,加快农家乐、休闲农庄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进一步加大对老区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产业发展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本。因此,要因地臵宜,发展适合的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希望有关部门出台更多、更优厚的老区发展政策。
(五)进一步加大对老区的互助资金投入力度。因为通过金融部门贷款,门槛较高,因利益关系,金融部门也不愿贷款给贫困户。因此,贫困户要发展生产,便利的渠道就是通过资金互助社取得资金。希望上级扶贫部门扩大资金互助覆盖面,要让有发展愿望和发展能力的农户能真正享受到互助资金的帮扶。
二〇一二年九月七日
第四篇:关于兴宾区革命老区情况的调研报告
***革命老区调研报告
根据***召开的全市革命老区情况调研工作会议的精神和要求,我区在部署全区范围内的调研活动的同时,又专门组成四个督查组,分赴五山、三
五、小平阳、桥巩、良塘、七洞等16个乡镇,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与乡村干部座谈、进村入户走访、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对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还对乡村干群对今后老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广泛征集,并进行分类归纳。
一、革命老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辖20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257个村(居委会),全区总面积4364.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万公顷。2011年末***总人口1075870人,其中老区人口614980人,占全区人口的57.16%;全区有老区乡镇16个,占全区乡镇的66.67%,174个村委,占全区村委的67.7%(其中贫困人口44680人,占老区总人口的0.07%)。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和老区特殊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老区人民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奋力改变老区贫困落后面貌,努力改善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减少贫困人口6万多人。2010年老区地方财政收入118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65元。
二、老区建设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年来,党和国家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显而易见。但是由于我区部分革命老区所处地理位臵生态环境恶劣,资源十分匮乏,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极度脆弱等原因,导致老区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建设明显滞后。一是部分乡村道路建设进展较慢,农民行路难问题还没有大面积解决。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交通建设非常重视,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特别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老区农村的交通难题得到很大改善,基本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路的目标。但是,由于路只通到行政村,我区仍然有寺山乡上水村委、迁江镇雷山村委、七洞乡桥勒村委等共32个自然村不通公路,一部分群众出行难,迁江镇雷山村委有3个自然村没有通电,14个自然村未通广播电视,严重制约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二是饮水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引用不安全水的人口仍有128165人,占老区人口的20.84%,缺水吃的人口仍有63581人,占老区总人口的10.33%,如寺山乡上水村委、平阳镇帽山村委、尖山村委,良塘乡龙林村委等村民,这些居住在大山区里的的村民饮水“雨天有、天旱无”的现象经常发生,遇到大旱时,需到5公里以外处挑水吃,有的半天只能辛苦的挑回一担水。牲畜饮水困难,大多数的村民主要靠自挖水井,建水柜接下雨屋檐水,自接山里流水,饮水很不安全,种植业、养殖业都受到严重损失。三是水利设施薄弱。水库、水塘、渠道、等水利设施本来配套不完善,又由于大多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缺乏投入,维护不善,使部分设施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
(二)特色产业培植艰难,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全区老区主导产业基本确定了粮食、甘蔗、蔬菜、畜牧、林特等品种,但目前仍然处于引导发展、激励发展,甚至是逼着发展的状态,还没有达到
“市场需求,我要发展”的境界。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效益都还处于较低层次,加上难以抗御的自然、市场、政策风险并存,农民增收没有根本保障,外出务工创收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限制。老区乡镇连片土地少,基本是零零星星,而且土层薄、土质差、坡度大、不肥沃,产业难成规模。二是投入短缺。农民本身没有多少富余资金投入产业发展,财政贴息贷款指标有限,近几年全区贴息贷款每年在1000万元左右,贴息50万元左右,贴息贷款程序繁杂,手续过多,贴息金额小,没有真正解决群众的实行困难。筹资困难重重,加上对市场前景的把握不准,产业大户培养不起来,示范效应发挥不了,产业化推进非常困难。三是效益不高的影响。效益是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终极目标,效益不好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原因。
(三)住房困难仍然突出,直接影响安居乐业。据统计,全区有4万多人,居住在高山、深山、石山区,住地远离公路主干道。这些房屋大多坭瓦结构,以危房居多,居住很不安全。这些户资金短缺居住偏僻,加上交通不便,异地搬迁难实施,改造整修不合算,使他们尽快走出困境,实现安居乐业非常困难。
(四)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直接影响转移就业。老区农村劳动力多数是小学文化,劳动力素质的不高,接受新事物慢、转移就业难、外出打工的人,由于缺乏技术,大部分只能做体力活。收入也相对较低。没有一技之长,自我发展、自我脱贫能力差。
(五)师资力量缺乏,山区儿童教育待遇不平等。由于边远山区生源较少,如迁江镇雷山、寺山乡新步等村委按教师编制配备教师,出现了一个教师教几个年级的局面,在同一个教室里一个年级在上课,另一个年级却在自习,不论是对于上课的教师或且是自习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六)“劳务大军”大量外出,农村发展缺乏活力。打工是贫困的标志,我区有94612人常年在外务工,占老区劳动力的38%,由此引发的农村社会问题十分突出:一是发展产业难。外出打工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有技术的工资更高,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希望出门挣现钱,不愿在家发展产业。靠妇女、老人来兴办农村特色产业是很难的。二是农村建设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使老区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基本建设非常艰难,三是农村矛盾突出。留守老人和儿童无人照顾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三、促进老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扶持老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扶持乡镇通老区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设,扶持具备条件、500人以上的老区自然村通机动车路。由交通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逐年解决人口较多村庄老区群众人行路难等问题。加大对老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对老区小流域的规划治理。加快解决列入饮水安全规划的老区饮水安全问题。优先扶持老区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建设,把老区乡镇卫生院的危房问题解决好,解决老区看病难的问题。
(二)扶持老区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大对老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老区丰富的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扶持老区乡、村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一乡、一村的支柱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老区农户发展经济。走农、工、贸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特别要组织好老区特色农业的供销服务工作。加大农村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度,提高土地山林使用效益。
(三)扶持老区发展民营企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到符合条件的老区乡(镇)、村投资办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老区人民致富。对在老区举办的民营企业,要在土地使用、市场开发、资源配臵和人才引进、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扶助老区民营企业发展。
(四)加强培训和转移富余劳动力。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部署,制定规划,加快转移老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加强对老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优先安排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家庭未能升入高中的子女免学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并给予补助生活费。劳动力承接地要制订规划,优先吸纳老区富余劳动力就业。
(五)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以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人才留在老区工作,加快引进急需人才,开发使用好老区人才资源。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老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老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指导老区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坚决打击“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净化社会风气,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认真做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活动旧址和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维修工作,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七)加大对老区扶贫开发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老区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要通过党报党刊、影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老区的历史,展现老区的风貌,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致富思源”教育,进一步弘扬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增强建设老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整个社会敬仰老区、关注老区、热爱老区、支持老区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关于深坝革命老区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沈坝革命老区情况的调研报告
汉滨区老促会:
我镇根据区老促会[2011]2号文件及中省市革命老区调研部署,从5月12日起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由镇领导带队分成5个专题调研组深入辖区内20个村,就沈坝镇革命老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查座谈、查阅文献、实地走访等方式,初步了解我镇革命老区情况现状,现报告如下:
一、革命老区的基本情况
(一)人口分布。沈坝镇由原沈坝乡和元潭乡合并而成,位于汉滨区西北部,距市区68公里,东与双溪乡、大河镇毗邻,南与汉阴县田禾乡连接,西与汉阴县铁佛寺镇接壤,北与叶坪镇相连,属省民政厅[2001]66号批复的革命老区乡镇之一,也是六、七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的著名战士作家崔八娃的故乡。总面积111.74平方公里,辖桥头、西元、阳山、庙沟、石梯、沈坝、沙沟、富田、阴湾、小沟、花红、码头、罗仙、北沟、关耀、元丰、田心、高锦、张四营、银杏河20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3420户,13190人,耕地面积15111亩(水田3986亩),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枫树河、刘家河环绕纵贯全境,集镇四周山峦叠障,形成宽广平坦的小盆地。
(二)革命历史。沈坝镇曾是新四军李先念部队战斗活动的地方,曾在现在的张四营村五台山建立药厂,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推翻国民党反动腐朽统治,在李先念部队与贫苦大众共患难、同生死的感召下,沈坝人民也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
20公里,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促进老区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
4、三农民生。近年来,捆绑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公路硬化、通达工程、人畜饮水,扶贫重点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电改造、生态移民等民生工程,全镇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因农业种植效益入不敷出,举家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土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房倒人无现象较为普遍。全镇2010年外出务工4100人,年劳务收入7380万元,占全镇总收入67.5%。
二、老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一是道路等级低、路况差。近年来,全镇有14个村通水泥路,还有6个村未通水泥路,虽然村村都修通了到组到户公路,但受资金限制,大部分通组到户公路还是土路,缺乏养护,路况极差,通行十分困难。二是人畜饮水因难。全镇9个村有人饮,因山大人稀,居住分散,饮水站也只能满足居住相对集中的少数农户,受益人口不到50%。因受地域、资金和群众居住现状制约,还有11个村尚无人饮,致使这些村组农户无安全饮用水。三是农田水利设施差。近50%水田受地理条件限制,河道较短,靠天灌溉,加上外出人口多,农田荒芜现象较多。因水利设施严重滞后而导致水田弃水种旱,坡地靠天吃饭,农业收益严重下滑,种地吸引力越来越小。
(二)经济发展落后。一是经济基础薄弱。沈坝镇地处汉滨北部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此阻碍了我镇经济的发展。全镇20个老区村均无集体经济基础,无村财收
有11个村因修路、电网改造等公益事业负债。虽然近年来上级在想方设法解决,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支出,无法触及。特别是“三个一点”资金配套机制,使村上公益事业基础设施更是越办越穷。沉重的债务使大部分村根本无心无力办事。加之现行的村级干部待遇有限,作为一村之能人,误工补助实属杯水车薪,出现基层事难办,村上无人干的局面。
三、当前革命老区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汇总的情况看,我们认为急需解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老区山村的交通状况。交通是否便捷直接关系到老区人民生产能否发展、生活是否便利的问题。目前急需解决的有沈涧公路拓宽改造为县级公路实现油路化;沈元、沈双两条主干线加固拓宽;北沟、石梯、庙沟、小沟、元丰、银杏河等6条通村主路硬化,约25公里。
2、解决高山、危险地段农户住房问题。目前,我镇还有1800户居住在高山、危险地段,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这一实际问题急需解决。
3、解决老区山村安全饮水问题。由于老区山村过于分散,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村民无安全饮用水,需逐步加以解决。
4、扶持生产,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一要扶持建设、整修、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二要扶持核桃产业发展壮大,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加大科技扶持与产供销信息服务的力度。
四、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我镇绝大多数革命老区村发展
济增长空间,使革命老区乡村尽快摆脱贫困。
(四)实施转移搬迁。对常住在条件恶劣深山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国家应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扣除物价因素的基础上,提高深山群众转移搬迁补助标准,省、市、区、镇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鼓励农民进城定居的政策和山地危居搬迁规划,把人口向集镇和公路沿线集中,把更多的危居地带群众搬出来,解决搬迁农户的安置用地及生活生产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由政府统一出资购买迁出群众原有以山坡林地为主的生态资源,并利用政府财政资金就地在人口适宜居住区,通过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实施农田改造,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低成本让农民入住,发展农业产业,使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加强基层建设。提高村级转移支村标准,改善村级干部待遇,使老区基层干部在村级工作的价值观得以体现。加强对老区村干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抓好基层工作和发展乡村经济的技能。下派挂职干部来推动基层组织薄弱的老区村的工作。同时及时出台村级债务化解政策,依托国家扶持集中发展老区村集体经济,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干部工作动力倍增,且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有收入愿意办事,最终达到村强带民富,民富促发展。
汉滨区沈坝镇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六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