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丁超校长治学有感(精选)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爱为前提
在读《教师要学陶行知》一书之前,就听某位老师讲过丁校长关于学校与管理的相关教育教学故事。当时刚进入学校当临聘教师不久,听完之后只是觉得这位拥有相当社会地位的校长还能够事事躬亲,医生作则,令人敬佩,此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也许是当时心智的不成熟,也许是没有深入的思考过我要为我的事业做点什么?我能为我的事业做点什么?我今后要在教师这个行业发展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问题,所以只是把它当做个故事对待,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假期接受了新教师岗前培训之后,返回来在读这篇文章,深觉有写反思的必要。何为“死了的”学校?一所学校中生活着学校中的老师、学生。而这些人同时以社会人的方式存在着,也可以说学校就是为了培养能独立生存的,具有一定思想的社会人而存在着,同时学校是连通家长、社会慈善企业的无形桥梁,所以社会——学校应该是影子的关系,无论是文化,还是精神都应该保持形影不离,同生死共患难的关系。但是丁超校长反观当今乡村学校,说它仍是乡村的独立王国,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独立关系,学校不仅没有抢占文化、精神的制高点,反而和各种封建沉渣,低俗文化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教师强奸年幼学生事件屡见不鲜,受贿事件形同潜规则。这就是“死了的”学校。但是为了拯救这“死了的”学校,丁超校长从小事做起,燕子矶坡上常有村民倒垃圾,丁校长就亲自领着学生把垃圾清扫干净,反复数次之后村民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全村整改了次坏习。我认为我们的国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随大流,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不判断事情正误,只要有一人带头,剩下的人就心安理得的说:“他就是那么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也不会,不敢,最可悲的是不带要有人站出来抗议:“这是公共场所,不能倒垃圾。”但其实每人心中对事情本质并非没有定论,缺少的就是行动起来的勇气。丁校长从自身做起,给了村民精神上重重的一击,同时引领社会人一日三省吾身。
说到以身作则,不免想起岗前培训过程中请到的鄂尔多斯市特殊学校教师——郝托娅。她带的班是盲班,每次带学生去搞手拉手活动,走在大街上都会有人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以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这群所谓“不正常”的人。郝老师双眼正常,完全可以看到,听到大家的眼神,讨论声,每次遭受这样的事情都会
让她心中倍感寒冷、受伤,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郝老师自己生的,自己养的孩子。她要求盲班的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他们干什么我们就必须干什么,没有特殊待遇,所以当学校考虑到盲班的孩子看不见,而没有给他们分环境区时,郝老师坚持反对学校的做法。可是结局也略带幽默,学校给他们班分了一段必经食堂,人走的最多,垃圾最多的环境区。打扫第一天:郝老师悄悄走到环境区,听到本班的学生在抱怨:生1:“本来就是瞎子么,甚也看不见还叫打扫环境区,载能看见了?”生2:“管他的哇,老师们敢都不瞎的,能看见了哇,瞎划拉两下,他们看见不干净完了就不让咱们扫了。”郝老师听后默默地离开了。第二天:郝老师早早的来到学校,一句话也没说,拿起笤帚自己去扫环境区,但是没有学生来帮她,她心灰意冷,觉得自己的教育是失败的,这群孩子真让她失望。但思来想去,郝老师决定继续扫一下。过了大约一个礼拜,她的孩子终于来了,但事实和她想的却完全不一样,孩子们说:“老师,你别扫了,你每天扫环境区连口热早点都吃不上,我们着急呀!可是我们每天打扫完教室,在来帮你,你早就扫完了(盲孩的工作效率低),所以我们商量了,教室里明确分工,这样就能早点打扫完教室来扫环境区了。”最让人揪心的是孩子们说:“老师,以后你就别来打扫环境区了,你就负责每天穿的漂漂亮亮的走在这条干净的路上去吃早点。”
我想,这就是教育。让一群本来连屎尿都不能自理的孩子(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一群冬天穿背心,夏天穿棉袄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心疼自己的老师,甚至智力受限的孩子集体想办法帮助心爱的“老师妈妈”(这是孩子们对郝老师发自内心的尊称),真的是老师付出的爱所换来的,特殊学校的老师上课时老师,下课是家长(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躲的不见人影),甚至回家还要因为孩子生病而随时到学校报到,陪孩子输液治病。所以是老师们真心的付出换来那一声声“妈妈”。放到我们没有先天缺陷的老师、学生身上,我实在不敢说同样的事情会有怎样的结局?即使有一样的结局是否出自学生的内心?还是只是顾忌面子,“尊老爱幼”,完成老师的任务?
以身作则,还要以老师的爱心为前提。作为新教师,我要尽量克服自身的不足,遇事站在学生的立场,真心实意的用爱教书。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用心浇灌这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让他们的绚丽开放包含一点点我的爱。
第二篇:校长读《大学》有感
校长读《大学》有感
——爱国二小校长 李桂秋
《大学》是四书之首,其核心内容是修身。内容不多但确值得我们用一生来读。初读时比较生涩,虽然也有个别语句耳熟能详,但只读一遍是万万不行的,因个人感悟能力较差,所以我采取了反复诵读的方式,而且在教师学习型例会上还大胆的为老师们诵读了相关内容,在学习中享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没有细数到目前为止至少也做到了通读十遍以上了。而且我觉得还应该继续读下去,用心感悟《大学》的深刻内涵。其中三纲八目是大学的重要内容,“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纲,引领全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细化的具体内容,这八个方面就像人生从低到高成长的八个台阶,指明了我们不断向上提升自我造福家庭报效祖国的人生道路。这里核心的内容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办法,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细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修身实际上还在于修心,是通过人的内心活动来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修身律已的目的。有几点感受如下:
一、做事要知其所止。
这里的知其所止可决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而是我们要尽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了自己,那么整个社会就做好了。这里的止即是理想目标,又是底线要求,对于我们来说要树立远大目标,同时还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到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指的就是知道自己应该停在哪里,努力做好,直到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而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所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儿子、父亲、上级、下属、同事、朋友等等,关键是我们要充分的认识自己,当好每个角色,才能够做到止于至善。特别是在忙忙碌碌的当下,如何保持淡雅清静的心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值得我们思考。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修养才能让忙碌的心灵找到可以停靠的港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的去打磨修炼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才是知其所止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务本求实才是止于至善的追求。这样的修身这样的追求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完成。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有品德的人会不断的追求自己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做到了盛德至善,才能知其所止,这应该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二、做人慎独毋自欺。
“意”是人心里最初发出的念头,道德修养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真实,否则一伪百伪,真实的念头会让人很快乐,心安理得。所以做人要慎独,这里指一个人独处时,没人看没人监督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也指一个人在众人面前的心理念头,别人虽不知自己的想法但更需要谨慎。因为“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做骗自己的事情,人都有私心,所以有时“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就是说由于溺爱,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过失,由于贪得看不到自己庄稼的茁壮,这都是私心,这都是自欺欺人的现象,这种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我们自己细思量也有自欺的时候,甚至现象也不少,改变这种现象的办法真得要读好经典,从正心诚意做起,从改变我们的心念做起,()用思想觉悟纠正自己不应该有的言行。所以君子要慎独毋自欺这是做人的关键。
三、修心要管好情绪。
大学中写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当人有了情绪的时候,心就不正了,心不正则身不修,当一个人情绪脾气上来时,即影响身心,五脏六腹都跟着做痛,同时也可能伤及他人。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甚至有情绪及坏的时候,所以正心很重要,这是修身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正心,简单的说就是控制情绪呗。《大学》中提到了知止而后定,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这里的定、静、安、虑、得是我们调控情绪的很好办法。我们平时所说的遇事冷静,想发脾气时数上几个数等等都是先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将心念定到一个与当下无关的事物上,使之冷静思考,从而达到安的境界,安是静的升华,有了定、静、安的基础,再去思考问题就会柳暗花明,所以说“定静安虑得”是正心的五个办法,即可以调控情绪还能提高我们的思考力。这里五个办法中重要的还是静,孔子曰:“仁者静”,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能体会到静的作用。最近也试着采用了这样的办法重新思考问题,有时真的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处事时的情绪也更加平稳了,竞然真的得到了同事的夸奖,谈到了校长的变化,我不禁心理有些美哉,真的是读书让自己有了变化,让自己在做人做事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四、治学要格物致知。
我们常说治学要严谨,治学要勇于追求真理,要不断探索在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其实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在治学过程中努力研究、充满好奇心不断去追问寻求真理,从而获得知识,所以说格物致知就是对世界的好奇心。然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孩子们就是缺少这份好奇心,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们的很多知识只是接受的过程而没有了探索的过程,多数答案都是在书本中或网络中找到而不是自己探索研究实践出来或求证出来的,多数孩子不了解答案背后的意义,所以也就很难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孩子缺少的就是格物精神,先致知再格物或不格物的现象是我们当下教育的常态。格物致知就是对世界的追问,对现象的追问,所以做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很重要。只要学习就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做为教师我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不紧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追问真理和真相的态度,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探索研究的欲望,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多给孩子创造思考的情境,这是我们要思考并努力要做的事情,所以说格物应该是我们培养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
格物致知是探索追问世界的过程,诚意正心是我们修养内心的阶段,齐家治国平天是把观念化为行为的过程。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强调的就是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做人做事要以德为首,这才是抓住了根本。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违背规律最终都将是苦果。
第三篇:读丁捷《追问》有感(最终版)
直面人生 追问心灵 ——读丁捷《追问》有感
说起来,和《追问》的作者丁捷也算有缘。一直擦肩而过,到了2017年,终于开始有了交集,我们都成为纪委的一名工作人员。
《追问》这本书是2017年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丁捷在书中说:“从中纪委和省纪委提供的633个案例中,我遴选出28个以上地厅级与省管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最后成功与他们接触。与其中13人面对面长时间交谈,获得了数十万字关于他们人生道路、心灵历程和灵魂语言的第一手材料。最后,又从中选择8位典型,进行深度记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对于我们纪委干部而言,还应该算是一本工具书,“这本书这些原汁原味的事实放在这儿,没有进行更多的分析,它的价值就是给我们的理论者,给我们的思想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版本,一个病历。”
在写作手法上,这本书摒弃了传统反腐题材文学的说教风格,而是通过一群落马官员的口述纪实,描摹他们从破纪到破法的过程。在每个案例后缀的类似“访问手记”中,丁捷为每位受访对象设置了“人生问答”,以“追问”的形式探究:为什么有的腐败分子分明“家外有家”却称自己“专情”;为什么有的看似儒雅正直的高级干部却放纵贪欲。
“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后,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书中讲述了8个故事,涉及多名中管和省管高级领导干部,所有的人物,大都曾经是颇为耀眼的成功人士,也几乎都因为反腐风暴而受到党纪处分,有的成为了阶下囚。落马的很多官员,其实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他们原本属于朝气蓬勃的1980年代,有热血有才华,那时不是有首歌唱嘛,“光荣属于80年代的新一辈”。19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纵深,他们也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开始掌权,但是他们中有些人却堕落了,很多故事是很离奇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他们的心路历程令人惊悚震惊,甚至压抑窒息,他们的如此结局令人五味杂陈,瞠目结舌。《危情记》中的副市长,《最后的华尔兹》里昔日的正部级高官,《曾记否》中的美女书记,《无法直立》中市委副书记,《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双学位教授,《四海之内》里的交通厅副厅长,《风雅殇》里的文化厅厅长,等等,这些人物或男或女,或正部级,或正副厅级,或在地方党政机关,或在省属实权部门,或在高校,或在国企,起点有别,境遇各异。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他们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大都算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可一旦拥有了权力,放松了警惕,任由人性中负面因子肆虐,其人生结局竟然是如此的彻底归零。这本书剖析了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社会和精英群体出现的腐败问题,找出时代的病变和人物内心的病灶,证实重拳反腐和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呼唤广大党员干部扬清涤浊,坚守初心。
《追问》是一部与所谓“落败者”真面交锋的心灵碰撞实录,更是一部哲思蕴含于理性追问之中的“醒世恒言”。看得出来,面对这些曾经的“弄潮儿”,曾经的“社会中坚”,“国家栋梁”丁捷既没有居高临下地先入为主,也没有不无猎奇地照单全收,他与他们接触对话,换位思考,碰撞交锋,既入情入理入心,更是呕心沥血进行理性层面的哲思熟虑。这样的处理方式,应该值得我们借鉴。
其中有几个特别的故事,有着特别的意义,丁捷拨开了当今中国“文化精英”阶层一层脆弱的面纱,让我们发现若是任由其中的一些人身上虚弱的光彩,去昭示社会,导向人心,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曲终人散》这一典型案例,堪称当下某些国企的“厚黑学”,是难得一见的深入骨髓的心灵样本。
本书既有宏观的总体把握,更有微观的个案解剖,但这些解读思考体悟,都不是公文式的有板有眼,更不是一般新闻纪实作品的浅尝辄止,它是贯通了丁捷多年来职业生涯的细致观察,洞察秋毫,它更是打通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缠之中的种种或激情四射。
作家二月河在书中是这么评价的:“《追问》是当下一部难得一见的长篇非虚构文学,更是一部令人震颤的当代罪与罚,是一部融入其中、摒弃说教的人文反腐教材,更是一部运用文学力量贯通历史与现实的劫后人语。”一场场生死较量殊死搏斗,一场场人性善恶的拷问,这样的一场永远在路上的“马拉松”,在治标之中为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赢得时间,取得经验的漫漫长途中,听听一位有良知、有担当、有勇气、有血性的作家的真情独白,看看一位有焦虑、有不安、有感受、更有心得的基层纪委书记的如此文本,于人、于己、于公、于私、于家、于国都是有益的。
直面人生。追问心灵。
第四篇:读《过零丁洋》有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是出自《过零丁洋》这首诗的。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从小文天祥就立志报国,从考中进士开始,就为祖国操劳,自己又与元军孤军奋战了四年。亡国了,自己也没法救国,倍感伤心,如今九死一生,国破家亡,自己被元军囚禁,更是孤苦伶仃。可他仍不投降,与敌人视死如归。
文天祥是多么的热爱祖国,再面临死亡,他仍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仍与敌人视死如归。从古至今,跟文天祥一样的人也有许多,不计其数。鲁迅18岁,见外国海军侵略中国,就考入南京水师;后来,感到发展矿工业祖国才能富强,又去考了矿物学。毕业后,他又转而投医,最后认为人们是心理不好,就决心用笔唤醒民众。刘胡兰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抓住面对着死亡,为了祖国,也不把同伴供出。他们都深深的爱着祖国。
与文天祥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效祖国,可如今有良好学习环境,我都不好好学习。上课时,老师在上面大讲,我在下面小讲,脑子里想的是周杰伦、阿杜的歌声,心中存在的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自己不时还在暗暗发笑。弄得同学们目瞪口呆。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牛头不对马嘴地乱说一气,搞得大家哄堂大笑。到了考试,自己一窍不通,只能乱写一气,成绩出来后,总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努力,可是不到两三个小时,自己立下的'志愿就已经忘了,更不用说去努力了。
可是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后,我知道了一定要热爱祖国,我们青少年热爱祖国最重要的表现是好好学习,练就一身硬本领,将来出社会后,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让祖国耸立在世界强国中。
《过零丁洋》这首诗像我的照明灯,小老师,告诉我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又像多彩的阳光,伴随着我踏向未来的征程。
第五篇:《读书与治学》有感
《读书与治学》有感
思君
想起来读胡适先生的书,是源于一天与人写信引用了胡适先生的“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冤枉者为之辩诬,作伪者为之揭露”,因此想找到这句话具体的篇名,可是度娘了一番竟然没有找到,甚至胡适先生的很多介绍或索引也都被擅节。但后来想到胡先生的各种政治立场,也就释然。世事如此,无可奈何,不若多读两本书,免得日后再无缘得见。
《读书与治学》是其中的一本,与《容忍与自由》不同,这本书与读书治学的方法有关,世间大众一般对这种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名称都敬谢不敏,对课文中选读的文章也多数如咽黄连一般读下去。可是换种时间场合,这些灵魂的力量与语言足以使人慨然落泪。这本《读书与治学》也是一样,其中讲胡适之先生自己的读书方法:一是精,二是博,“精”是指读书时能“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博”指除本身专业之外,不妨多有涉猎,做个“杂家”也未尝不可。文字妙趣横生,多是一些友人亲属的往来信件或是一些讲演,毫无说教之感,文章至少写于五十年前,如今看来,却毫无距离感。至于“治学”,简而言之,便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勤、谨、和、缓”了。这部分毕竟和我们平常的生活距离较远,胡适之先生可于百年中国之中立有一席之地,其成就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由此可见其涉猎门类之多,其于历史、文艺、训诂、生物种种皆有一定的了解,有时人生而在世,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人,更好的事啊。虽然会想,入选教科书的人,必然如此,可是我们本就是读书,不妨把他当作一个平常人,便会觉得是我之幸,如何能于芸芸世间得遇如此一人。
其实说于这本书中有多能受益良多,未必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生活与治学的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生活态度,如胡先生之严谨者有之,有抱有坦然态度者亦有之,高下之间,殊难分明,无所谓好坏,只有各自的取舍。
但是,于今日,我仍然愿意多读一些如这般的书籍,这些文字在如今书籍与学术都要拿来消费与娱乐的今天,在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不过是一些微博或各类传媒之上段子集锦的今天,于我有别样的意义。这样的一本书,从里面可以望到一个灵魂,独立思考,坚立而无畏,他未见得有多曲高和寡,却永远对各种事物抱有着清醒和审慎的态度。他也许面目和善,但内心却强大而冷静。我走入社会的时间并不长,却十分清楚,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太少。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亦语出自胡适先生,我从不认为一个人背着背包,浪迹天涯就能称得上是自由;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工作、学习就能称得上独立,我倒觉得,一个人能够清醒冷静地思考,坚定审慎地做事,内心安定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能当得起这句话。
我们一生的事情,读书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除却单纯为膏粱谋,我想,终极的目的,应当是以自己的喜好的方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曾经与人闲聊自己的男神女神。我说我男神女神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像胡歌这样,是为了看脸的。虽然胡歌已算是娱乐圈里少有的文艺人,历经劫难之后,光华初绽,然而选剧、为人还是差了点。第二种是像胡适先生、梁思成先生这样的人,是想努力成为的。但天赋这种,可遇不可求,只可暂且不论,然而可以学习的是,那样一种人生的态度。priest曾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风雨如晦天地间有一书生。
有人曾说民国学术风气浓厚,写文章说民国的文人,与其说他们这些文人,毋宁说书生,曾有人与我讲书法,说书法气度,书卷气、庙堂气、金石气、山林气、江湖气。最高级的是庙堂气,怎样的气度最好,莫衷一是。但我一直在想,书卷气与庙堂气的区别在哪里,后来大约想到区别应是文人与书生的区别。比如,徐志摩可称得上文人,但闻一多就是书生;若周作人是文人,鲁迅便是书生。所以大约可以想见为何当初林徽因不曾选择徐志摩而选了梁思成,或许也有道不同的意味在其中。
前些日子读鲁迅先生的书,读到“看客”一词,心中发笑,有时觉得风水轮流转这种事极好玩,时光过去,科技比之当时进步不知凡几,可是如今看客无非换了种方式,换了地点,其中精神性格心态竟无甚改变。
如今信息之发达似乎让我们觉得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真相,都有资格评判,每日看种种之乱想,也是有趣之极。众人觉得自己在独立思考,在自由表达,但事实上不过是推手背后的自导自演。有时坐下来不敢想,一想便细思极恐。
胡适先生在书中讲遇到这种情况要“suspension to judgement”.在我看来,如今,大约可换成“No judging”,不去评判别人,多审视自己,大约能独善其身的,也便是兼济天下了。
虽是做起来极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父亲曾说,我快要读书读傻了。读了那么多,然而也并没有什么用。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用呢,我去过洛阳,去过西安,看过那么多博物馆,这些人或是生前显赫一时,或是死后黄肠题凑,最终也不过是卧龙跃马终黄土。那如果这样说,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都没有什么用,我就想啊,我就这样庸碌着做一辈子书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能有一辈子书卷气而不被世俗打磨掉,这是会让我自己骄傲的事。
一如胡适先生,他不愿在大陆,是觉得大陆不够自由开放,去了台湾,觉得蒋公也在违背自由精神,于是又奋起反蒋。如今两边都不讨好,两边皆是遭嫌弃,可这又有什么呢。他一生忠于自己,忠于事实,志于道,亦终于道,也可算得上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了。
书名:读书与治学
作者:胡适
出版社: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