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宁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济宁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4年的中考语文命题本着“坚持改革、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而不偏”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力度,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一是体现了《新课标》精神,试题内容更加灵活;二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三是命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及社会生活;四是试卷更加科学、规范、简约、合理,命题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考生以自己的眼光,谈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抒自己的真情。全卷共分四大部分,21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今年是第二年实行网上阅卷,试卷的评判更加科学、公正、公平、合理。全市共61695位考生参考,平均分为52.58;及格率为33.75;优秀率为0.33;最高分为94分。现对具体试题、试卷分析如下:
一、积累与运用
(一)试题分析
试题的积累部分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包括拼音拼写、常用汉字书写、古诗文默写、名著导读的积累与运用等。考查全面,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相比去年是稳中稍变,“病句”考查演变为“成语运用不当”,这样既考查了词语,又考查了句子,可谓一举两得。语言运用试题富有地方特色,既考查学生对济宁文化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集积累与运用于一体。本题15分,全市平均分7.60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第1题,题干突出了语文的学科特点,说明了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语言能力培养和个人素养塑造,强调了语文综合素养的积淀。此题考的虽是拼音字形,更是语文学习理念的浸染,相比干巴巴的音形选择题更富有生命力。这是与考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对话。“塑”的注音是区分平翘舌,有的注成翘舌音,个别的标调错误;“熏”字笔画繁多,学生错误在于书写潦草,笔画不清晰;错字为“即”,让学生区辨“既„„,(更)„„”和“即使„„,也„„”,有学生改的是“品位”的“位”、“浸染”的“染”、“熏陶”的“陶”、“积淀”的“淀”等,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
第2题是古诗文默写题,此题考查了孔孟经典、唐诗宋词、思乡诗,主题鲜明,简单易诵。学生答题错在:一是错别字,“信”的第三横长,“人和”写成“人合”,“落日”的“落”为左右结构,“干嶂”的“嶂”写成“幛”,“归雁”的“雁”写成“燕”、“洛阳”的“洛”写成“落”等;二是答非所问,学生不理解《使至塞上》《渔家傲》的异曲同工之妙在哪里,答成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里应回答边塞的奇异和雄壮的风光;还有思乡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思乡呀!三是记忆不牢,《论语》中的句子写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颠倒了。
第3题是成语考查题,题干的设计非常精心,这里有课文中的句子,也有对中学生成长和积极向上的引导。成语的错误非常明显,A中“参与实践活动”怎能是“开卷有益”呢?
第4题考查中外名著,四个选项侧重于作品的内容主题、写法和主要人物形象。C、D两项错误明显,《简·爱》为第一人称写法,祥子最后堕落。A项的内容是错的,应是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不少学生选择了A,应选B。
第5题是综合性活动题,此题欣赏图标,契合了“莲文化”的主题,此题既与课本密切关联,又与济宁地方文化息息相关,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生活气息。由于受平时训练的影响,学生审题造成偏差,回答了“荷花”变形的含义,而不是象征义和寓意。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试题分析
6---9题为古诗文阅读,共计15分,其中第6题是诗词赏析题,一题两问,前一问侧重考查学生概括诗词内容的能力,后一问考查的是对所蕴含情感的感悟能力。7—9题是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纵观三个问题:课内、课外分值比重均衡,各占一半。其中第7题的解释词语改为选择题,考查内容更为丰富,第8题依然是两个句子翻译。第9题对内容的理解和个人感悟分值比重明显增大,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重视能力,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念。本题全市平均分7.25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第6题古诗鉴赏,所选的古诗是唐朝诗人崔季卿的《晴江秋望》,主要考查诗的内容和情感。对于所见之景的概括,其实诗的题目《晴江秋望》就有所提示,有的学生简单罗列景物,没有抓住特点“秋、晴、江”。对于诗的情感,诗文中没有明确的表达,但是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就蕴含着赞美、喜爱的情感,属于融情于景,而学生很多想当然地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沉重的心情”“对腐败统治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忧国忧民的沉重”等,毫无依据。
文言文阅读课内考查的是韩愈的《马说》,与之进行比较的短文是《韩非子》中关于“老马识途”的选段,文章短小精悍,对文本内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这一部分共设计了三个题目。
第7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实词“食”“智”,虚词“而”“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面细致的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其中A选项包含通假字,B选项“而” 的用法不同,分别为转折和顺承,C选项干扰较大,前一个“之”为虚词,无意义,后一个意为“的”。D项意为“智慧”。
第8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翻译。第一句的问题主要是漏掉关键词“且”“等”的意思和“安”的反问语气。第二句主要错在“师”名词作动词未翻译出。
第9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以及托物寓意的写法。甲文“千里马”寓人才,很多学生答成“怀才不遇的人”“被埋没的人才”,缩小了其范围。根本原因“不识马”“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者也可用自己的话答成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乙文成语“老马识途”出现错别字不得分,故事的道理主要应从动物、自然、规律方面回答,而不应该理解成文章的道理,即向前人、老人、有经验的人学习。
三、现代文阅读
(一)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一共选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周露的说明文《睡眠为身体解毒》,第二篇是宋庆发的议论文《等》,第三篇是丁立梅的散文《秋天的黄昏》。从文体上看,考查较为全面,说明文、议论文、散文都涉及到了;从题量上看,前两篇文章各考了3道题,第三篇文章考了5道题,总共考了11道题,和往年选两篇文章时设置的题量相当,并没有加重考试负担。从内容和情感上看,选文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紧扣时代脉搏,能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本题满分30分,全市平均分13.10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第16题考查写景顺序,要求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第二问是要求也是提示,从选文中可以找到“选一处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等词语,根据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写景是按空间方位为序写的。大多数学生能得到满分,少部分学生写了时间顺序,还有写逻辑顺序的,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写景顺序概念不清,不能从文中梳理有效信息。
第17题考查字词赏析。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得3分,他们从“吞”字的语境含义、修辞手法、描写对象的特点和下文内容的联系、表达情感等几个角度入手,得出了非常完整深入的答案。如“吞,吞下的意思,富有动感,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市街道的灯亮得早,又特别亮的特点,与下文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乡下黄昏的怀念与喜爱。”大多数学生此题得2分,丢的1分普遍是没有写出和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这个要点,这反映出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注意上下文内容联系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18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此题得满分的特别少,用联想手法这个要点学生普遍都没想到,即便这个地方降低要求不扣分,下面三个要点“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还念”一般也回答不全。学生虽然字数写的不少,但思维不严谨,语言啰嗦,答不到点子上。
第19题考查语句赏析。学生大多数得2分,答案普遍写到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在童年的快乐”,缺少“写出了棉花的洁白和柔软”这个要点,这反映出学生对“写了什么”这个内容分析有失偏颇。
第20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安详”与“丰满”两个关键词,从第四段开始往后找,可从文中梳理有关语句,进行整合。能紧扣文本,结合体现秋天安详和丰满的语句来分点回答的学生大多能得3分,得2分的人数最多,回答不全面,普遍只注重了安详忽略了丰满,没有把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类似的要点答出。
四、作文
(一)试题分析
作文题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好,无审题障碍,贴近学生生活,利于学生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利于学生抒写真情实感。今年作文的亮点是“提示语”给的非常充分,一反近几年的常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学生思维,降低了考查难度。本题满分40分,全市平均分24.63分。
(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1.审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题目中“兴趣”,“老师”应该是不可偏废的,尤其是“提示语”当中“牵引”“指引”“引领”等词更是明确了这种关系。考生作文中,有的只围绕着“兴趣”来写,而忽视了“老师”这个关键词,更有甚者是抛弃了“兴趣”,竟然只写了某一个或某几个具体的“老师”。还有的极偏的现象是,有的考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其文根本与“兴趣”“老师”无关,通篇不知所云,根本就没有审题。
2.立意
其实,题目摆在那儿,如果是写记叙文的话,那就是文章的主题;如果是写议论文的话,那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考生作文中的问题在于:弃而不用,另起炉灶。其结果是,跑题、偏题,文不对题。
3.文体的选择
作文要求明确——“文体不限”。一般常态化的选择是: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考场作文一般都是常态的呈现。“奇葩”有两种:其一,选择“诗歌”,但明显创作无意境,语言太苍白,毫无表现力,或者只能算作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分行”化创作;其二,文体“四不象”。有一部分考生创作太随意,文章开头即有300字左右的文字围绕“兴趣”摆事实(大部分集中在牛顿和苹果、爱迪生和鸡蛋、瓦特和蒸汽机、莱特兄弟和飞机等)讲道理,大有论说一阵的仗势,但忽然笔锋一转又开始记叙起“自己和兴趣”的故事,简单的叙述、苍白的表达、让人昏昏欲睡的陈词滥调后,又开始阐述“兴趣”意义及兴趣养成的方法,最后再来个号召或者干脆最后一段就是再把提示语抄一遍。此种忽视文体的作文居多,要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4.选材
“要求”鼓励创新,但选材几无创新。
考生作文记叙文选材主要集中在学校生活中的学习兴趣、课外生活中的兴趣活动(绘画、书法、舞蹈、体育活动等),比较出彩的是“阅读兴趣”,但把握不准容易丢“兴趣”而写“书籍”。考生所写议论文中的事例典型但比较陈旧,很多考生用得牵强,不能针对事例作出对论证有力的阐释;论证过程和道理论据许多来自于“思想品德”教材,因此有些考生的作文像在回答思想品德论述题。
5.构思
有所创新,但需改进。
①题记式:有些考生根本不理解“题记”的含义,因此“题记”写得太随意,甚至可以说是“滥竽充数”。
②论坛跟帖式:有些考生表达随意,中心不突出。
③书信式:此类作文比较“走心”能以情动人。
④病历式:生动、有趣、⑤童话寓言式:一般比较牵强,鲜有精品。
6.语言:
议论文:①语言缺乏逻辑性,论证不够有力是主要毛病;②许多语言来自《思想品德》教材,没有自己的语言。
记叙文:①议论和抒情喧宾夺主; ②语言平淡,缺乏生动;③表现手法的运用单一从而导致表达的单调;④背作文的现象表现得比较明显,甚至直接抄写前面的阅读文章,没有自己的创作。
以上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佛山市顺德区语文评卷组
一、积累与综合性学习
第11小题属于古诗词默写。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学生默错的地方有以下几个地方:第一句,“梨”字的右上角和下面的部首有误;第二句,“畏”字左下角多写一撇,“望”写成“万”,;第三句,“赢”字书写错误较多,“生前身后”写成“身前生后”也较多;第四句,“断肠人”写了“断桥人”,“天涯”写成了“天崖”;第五句是古文名句,“全”写成了“存”,“诸侯”写成了“诸候”。当然,还有个别特殊的错的答案。
第12小题属于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选择《〈论语〉十则》或《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的语句作为话题,写一段80字以内的演讲词。多数学生得分在3—5分之间,但有少数学生没有审清题目而导致失分严重。
本板块共15分,全市平均分在12分左右,本组的平均分与市的平均分基本持平。
二、现代文及名著阅读
(一)《大自然之歌》 一○设题情况
1、试题基本遵循了从易到难的原则,题目的设计考虑了考生的认知水平,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
2、选择有浓郁现代气息的文章,紧密结合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对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进行反思,突出了试题的启发教育功能
3、同往年散文阅读文段相比,本次散文文段设题偏易,选拔功能不够突出。
二 答题情况 ○本文段共设4道题,满分为13分,平均分8.1分。
第13题:考查考生在指定的文段中寻找信息的能力,因答案为“五选二”因此本题学生满分率很高,优生、中下层生区分度不大。
第14题:考核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效果的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评分标准,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答出一种即可,因此本题对修辞的表达效果的考查很易得分,但一部分学生往往因漏写或错写一种修辞手法而先行扣2分,丢分有点惜。有的评卷老师认为,本题设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但对学生的答题得分的要求过于苛刻。
第15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掌握及作用的理解。第一问有的学生写成了“作比较”说明方法,文体不分。第二问一部分学生出现答题不扣点或“扣点不全”而被扣分的现象。
第16题:考查结合选文内容对生活态度情感及感悟文本的能力。
主要问题有:(1)学生扣点不准;(2)语言表达不流畅、不到位、不够精准,综合来看,散文阅读四道题对答题的套路、程式化要求考察过多,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考察得不够,同以往的中考散文阅读题相比,其应有的选拔性作用发挥得不够突出,个别题设置也欠合理。
三今后散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
1、要继续加强整体阅读能力训练。也希望设题时能注重查找信息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检测,使优生的能力得到彰显。
2.加强语言体察。教学时万不可架空语言,而应当踏踏实实的沉浸到课文语言中,领悟语文的真谛。因此,如何在每次大考中踏踏实实地考“语言”,也是设题者需重视的。
3.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现在的“现代文阅读”几乎全部采用简答题题型,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在平时教学时要注重能力训练。
4、加强书写训练。部分学生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写错别字等现象也比较常见。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训练。
(二)《财富与幸福》
第17题:得分情况:一般学生能答到“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并 比较准确地用到“不等于、不一定、并非、不大”等表示关系的词,从而得到满分。少部分学生摘原文划线句“幸福与财富的关联性非常低”得到1分。
失分情况:文章有些句子如“财富无法使人幸福”“物质本身并不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给学生对作者观点的理解造成了障碍,从而影响学生的得分。少部分学生的答案偏颇武断如“财富不是幸福的标准、财富不能带来幸福”等导致失分。
第18题:第一问“第5段主要分析了什么”,大多学生会答题,知道找段落的中心句——“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第2问论证方法的判断,不难,学生基本能答出“举例论证”,从而比较完美地得到3分。
失分在于少数学生抄段尾原句 “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论证方法写出3种或者答比喻论证。
第19题:“补充论据”这个考点要求宽松,答案范围宽广,事实或道理论据均可,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到,学生补充事实论据的比较多,其中不乏典型的名人事例,如“张国荣”“贝多芬”“张柏芝”等。学生能从“拥有财富不一定幸福” 2 或“贫穷不一定不快乐”两个角度来提供论据,学生理解到位、答法有创意。
本题失分在于:有的学生只摆出论据,没有简要分析,也不扣住观点,造成论据与观点分离,从而失分。
第20题: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论证思路”的基本答题方法:首先(第6段)+论述内容概括→接着(第7段)+论述内容概括→最后(第8段)+论述内容概括,一般得到3分左右。
此题失分情况:学生对第8段结尾引用的道理和事实论据的作用(起补充、再次强调、深入论证),采不到点,故大多失去这一分。少数学生知道答题思路,但只是套话如“首先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或者内容概括不到位,从而导致失分。
(三)名著阅读
第21题:问题:分别用本名著回目的语句概述A、B两段材料的主要情节。(2分)考生作答及得分情况:几乎所有学生都明白这两个材料的内容,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严格按要求作答,拿到这2分,但也有不少学生没仔细审清题目要求,或忘记了回目,故未能按要求作答,如鲁达拳打镇关西、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鲁提辖拳打郑屠,武松痛打蒋门神,等等,这些都判0分。
第22题:大多学生熟识故事情节,如:武松为了报答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而醉打蒋门神;鲁达路见不平,因为镇关西强骗了金翠莲。但对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本质是什么,许多学生就分析得不够透,或有偏差,特别是对武松的江湖义气把握不准。
另外,少数同学对问题把握不准确,答偏或答错现象也少量存在,如答成 鲁达为了保护自己、武松为了报仇,等等。
总的来说,本题答题情况较不理想,这与题目有一定的陌生度、难度有关,同时也体现出学生读解分析能力上的不足:
①分点答题意识不强。题目的二者比较紧密关联,但实际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打人的目的,二是打人的本质。答题时,应紧紧围绕这两点展开,最好二人能分开进行分析。但学生这种分点分析的意识不强,很多都是杂糅在一块讲,显得缺乏条理、说理不清。
②扣题分析意识不强。分析过程中不理题目,机械套用人物性格特征,胡乱分析,就是不回归题目关键词“义的不同”。
第23题:本题考查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对人物描写方法的把握。本题答题情况较好,学生基本都能答出几种 3 突出的描写手法,且能结合文本内容稍作分析,体现出较好的阅读分析能力,甚至有同学的分析比参考答案更加丰富具体。
该题得分以2—3分居多,基本上能抓住人物描写方法入手,但有较多学生不懂得抓住语句来分析,而是直接写出他的性格特征,至于是怎样得出这个性格特征的,他就不去考虑了,这样的答案至少会被扣掉2分。还有部分考生答题引用了句子,却不会分析,而是引用了某句话之后直接说“体现了„„性格特征”只得2分。
存在问题:
答题表述还欠规范:一是举例分析与描写手法对应不上,表述较为混乱;二是仍有学生缺乏实例分析,只是停留于罗列手法;三是个别学生只是罗列文段语句,而未能形成总结分析。
三、作文
(一)审题没有深刻地理解“诗”的比喻义,而过分强调突出“每一天”,甚至部分优生作文对“诗”的解读比较粗浅。
(二)由于不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抄袭诗卷中的阅读文段,作文字数不够,硬凑字数的作文篇数比往年多得多,五类作文、低分作文大量涌现,拖低了平均分。
(三)部分考生盲目地追求作文形式的新颖,如采用律诗式小标题“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或用一首绝句的四句诗拆开来作文文章的小标题,而每个板块的内容与小标题完全脱节,或者不能很好地体现小标题的内涵。
(四)有一小部分教师在复习备考上,投机取巧,用所谓的“范文”来训练学生,发现不少形式很相似,甚至相同的作文。
(五)选材上同往年一样,比较陈旧,大多围绕家庭生活—父母亲情之爱,校园生活—老师之恩、同学之谊来写,但没有写出自己的新意,叙事比较粗燥,缺乏真情流露的细节。
(六)考生作文时间安排不合理,作文中出现一些虎头蛇尾的现象,或者作文前面部分铺垫较好,文笔也不错,但由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作文没有点题,甚至没有结尾。
何伟松老师:
1、作文整体水平不高,得分偏低,佳作较少。主要原因还是初中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考生审题不清,写作思路难以打开,眼界狭窄,选材 4 单一,“师恩”“父母之爱”的选材占了三分之一。
2、小标题形式的作文占半数以上,小标题或陈旧,或不通顺,或过于造作,对整篇作文没太大作用,仍有“题记”“后记”等形式,对于500字的作文显得多余,或可直接作为作文的开头、结尾、或者可以直接删去。
3、“套作”较多,生硬训练的痕迹比较明显,“早、午、晚”,“前、昨、今”的片段堆砌在一起,或几个“镜头”,几片“日记”连缀在一起,上下没有必要的过渡,也没有内在的关联,只是在最后一段生硬地总结为“诗情画意”,牵强地点题。
4、学生的生活阅历少,编造故事的作文不少,或者照搬杂志故事,缺乏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一味地空洞议论,浮于表面地概括学校、家庭的事,空洞无物,缺少具体、细腻、感人的细节。
5、语言基本功欠佳,错别字、白话口语、网络词汇、英文单词混杂,“体现”与“体验”大部分考生用错,如“从这件事中我体现到了母爱的伟大”,片段作文中几个事例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
6、常冬梅老师:
今年的中考作文《每天都是一首诗》,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审题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故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大多作文显得牵强生硬,行云流水之作颇少。中上学生在审题方面的障碍导致写作的优势未能很好地发挥,中下学生的缺点暴露无遗。
1、审题方面:能透彻、准确理解题意的约20%,能正确理解题意的约45%,不能正确解题,生拉硬套的约25%,错误审题的约10%。审题错误较典型地表现在①每天写一首诗②每天背一首诗③每天都和某句诗对应(当然此类作文在改卷时不能纳入离题,只是反映出学生在审题中出现的某种偏差。)
2、选材方面:在考生作文中出现的角色,按比例依次为:妈妈、奶奶、爷爷、伯伯、路人(盲人、清洁阿姨、陌生人„„)同学,老师几乎在淡出学生生活观察的视野。从具体内容上看,呈现出以下几类:①妈妈的关爱,如送汤、补衣服、送医院、考试失败后的鼓励教育等;②老人的呵护疼爱;③爸爸登山、旅游过程中的教育;④同学在运动会上的加油、考试失利后的鼓励、生病时关心、共同学习玩乐等;⑤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春夏秋冬四季。⑥一天的经过,早晨—中午—晚上。
3、形式方面:多为常规形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使用题记、小标题的抄袭现象不少,主要是抄前面的散文文段,抄作文题目的提示与,硬凑字数,导致五类作文的数量也不少,甚至有零分作文。
形式,但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同心湖鹅较少,使用小标题的同学中很多是三个片段的拼凑,如宿舍—学习—家庭,春—夏—秋—冬,酸—甜—苦—辣,昨天—今天—明天,早晨—中午—晚上,老师—父母—同学等,片段之间缺乏连贯性和必要的过渡,只是空有形式而缺乏内容,拼凑痕迹过于明显,在每一个片段中空洞无物,叙事写人过于粗糙(折射出作文教学中功利性过强,老师过于强调形式的整齐而忽视了内容的充实。)
小标题的拟题上也显示出僵化的痕迹,如有一部分同学直接用:片断一二三,或者用:奶奶的毛衣、妈妈的做饭等。
还有小部分同学用诗歌体,但文章的内容却毫无诗意,只是将一小段话分行排列,或是抄上某段歌词。
至于考生中出现的书信体的文章,拟物类的文章,在立意和语言方面都堪称优秀,但此类作文数量太少,而且在改卷过程中也存在争议,真心地希望我们改卷老师能抛开对题目先入为主的一己之见,多一点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之处,多一点肯定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突破和创新。
4、补充:在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下学生的作文中呈现出古典诗歌的泛滥,最起码折射出古典诗词教学在背诵默写这一方面的成功,从优生到中下成绩的学生在作文中都能成功地引用某些诗句,而另一方面也有牵强俯会之嫌。
四、附加题
(一)评卷情况:
1、由于今年加入了诗词欣赏,附加题板块变成了4道主观题,而且每题的采分点都有2个以上。第1题翻译句子4分,有5个小分句,浓缩了往年的字词解释和翻译句子,涉及到了7个采分点,再加上题目难度大,学生答题出现的不确定性也大,大部分学生的试卷都写得满满的,什么样的答案都有,大大增加的阅卷的难度,一点也不比散文阅读好改。
2、由于分工时对附加题的改卷难度估计不足,第一天和第二天4:00之前,本题组只有9位老师改卷,人员严重不足,导致前两天只改一半试卷。但即便工作量大、阅卷难度高,全组教师一样非常敬业,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全市组长试评的评分细则给分,从头至尾不随意更改评分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答题情况:
1、试题的难度较大,尤其是课外文言文,区分度大,适合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占有明显优势,高分的有8分、9分,但0分的学生大约也占1/6,平均分仅为2.27分。
2、第1题翻译句子,句子长,词语解释难点较多,极少学生能拿3分以上,大部分都在0-2分之间,“比穷”一词很多学生译为“比较穷”“一起比穷”“比 6 不上孔子穷”;“荣”应为意动用法“认为„„光荣”或“以„„为荣”,“光荣”的主体是有前面表现的人,不少考生译为“我感到荣幸”“荣耀”“我很光荣”等,出现偏差。
翻译句子方面,“身与草木俱朽”和“文与扬雄为双”两个小句有较多考生译得出来,但其余三个小句中的“声”不少考生译为“声音”;“彰”译为“光亮”“表彰”;“行”译为“行人”“行动”等,影响了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导致扣分。
2、第2题要依据原文内容概括“作者不赞赏什么样的人”,且要用自己的话回答,一般考生只能答到一两点,一部分考生没读懂原文,便随意发挥,答“与世俗同流合污”“贪污受贿”“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贪慕虚荣”“不体恤百姓”等,将“德细”具体细化,使答案过于牵强。
3、第3题描绘诗歌首句所写之景,很多学生能扣住“晴”“烟”“柳”三种景物来展开想象,但部分考生只写到一两种景物,语言也比较平淡。还有少部分考生把整首诗解释了一遍,反映了考生审题意识不强,答非所问。
4、第4题在概括诗的主要内容时,大部分考生能写出与“友人分别”,但很多考生写不出“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置酒宴”这一情景。而诸如“离开家乡”“离开江南”“离开国都”等答案都没分。概括感情方面,大部分考生能写出“无奈”“忧伤”“惆怅”“依依不舍”等正确答案,但也有部分考生写了“对江南风景的喜爱”“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怀念”“思乡之情”等则没有分。
(三)建议:
1、发现几十份扫描不全的试卷,都是第4小题没扫描到,导致无法辨认,建议少一些这种技术上错误。
2、课外文言文难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第1题翻译句子4分,可以分为两个小题,如词语解释2分,句子翻译2分,会更容易把握评分标准,更符合考生的答题习惯。
3、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表达能力和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2011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评分补充细则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
11题:积累部分,第5小题每横线1分。其他要求与中考评分标准相同。12题:综合性学习
(1)、只写出一段话即可,不强调演讲词的格式要求。(2)、能写出这两篇课文关于学习或修身的语句或话题的可得1分,针对话题发表看法1分,语言表达3分。
(3)、没有具体语句或话题,只是泛泛而谈的,只能得1——2分。
(4)、超字数或结尾不完整的,适当扣1分。
(5)、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通顺、没错别字、标点准确的得满分。
散文
13、(1)如果照抄原文原句,抄录第⑥段中2、3、4句中任两句,即给满分。
第⑥段第1句不做采分点。(学生答出不得分也不扣分)
(2)答案范围仅限第⑥段。
14、(1)分开答或合答都可以。
无论是分开答还是合答,修辞方法正确,才有后面的作用、情感分。修辞方法错误,后面的作用、情感回答正确也不给分。
(2)若回答出两种修辞方法,而只答对一种,则只按2分起评。若回答出3种或3种以上的修辞方法,只要答对了两种,不扣分。
(3)无论是分开答还是合答,“生动形象”和“增强语句的气势”二者全无,扣一分;二者有其一,不扣分。
(4)若有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优美的自然环境,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相同或类似的答案,可给2分。
若有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相同或类似的答案,只给1分。
15、(1)答出对比、衬托、反衬都给分。
(2)若学生答出结构作用不扣分也不给分。
16、(1)回答“对喧嚣、嘈杂的城市生活的厌恶之情”也给1分。
(2)谈启示时正反角度都可以。
议论文
17.本文的观点应扣紧“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回答,说清“财富”不一定会带来“幸福”即可得2分。如观点表述不通顺扣1分。不能从“财富”与“幸福”的关系的角度来表述本文观点,不能得分。
18.主要论证了什么——也可答“论证了大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如先答“论证方法”,后答“主要分析了什么”也可。
“论证方法”只答“道理论证”不给分;答成了两种,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当中有“举例论证”,可不扣分;答成三种或以上的论证方法,不给分。
19. 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均可,但必须扣紧“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能按上述要求陈述,得满分。不能紧扣这个观点来论述,不给分。表达不清晰、不完整、不充分,扣1分。
20. 具体说明论证思路,必须扣紧文本,按照⑥—⑧段每段论述的主要问题概括陈述,语言不要求与答案一致。每答对一点得1分。“承上启下”不做要求。
名著
21题: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给分,不能多、漏、错一字,否则该小题0分,如鲁提辖不能写鲁达、鲁智深。
22题:二人各占2分。这2分,打人的目的1分(要提到故事情节);本质占1分,武松的尽量扣住“江湖义气”“报仇”“报恩”,鲁达的扣住“弱小”“正义”。如每个人物各扣0.5分,可综合给3分。
23题:描写方法1分,性格特征1分;另2分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简要分析,才有,如没有分析,而是引用了某句话之后直接说“体现了„„性格特征”只得1分。
鲁达的语言、动作描写,只写其中一个,先有0.5分,然后根据整体答题情况给整数分。
如二个句子都写有答案的,只判第一句。
附加题
1.①全题4分:“比穷”、“荣”作为赋分点,每个1分,共2分;整题表意正确、语言通顺2分。
②整题只答对一小句(如:只答对“身与草木俱朽”)不给分,答对两小句给1分。③除标准答案外,以下答案亦可判为正确:
“俱”解释为“全”、“都”;“朽”解释为“腐烂”、“腐朽”;“彰”解释为“光辉灿烂”、“彰显”;“行”解释为“行迹”;“比”解释为“一样”、“同样”;“穷”解释为“穷困”;“文”解释为“文采”;“为”解释为“是”;“荣”为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荣”、“认为„„光荣”。
④错别字不另外扣分。(下同)
2.答对一点或者两点均可给1分;答对三点或者四点均可给2分;抄原文不给分。3.扣住“晴天”、“云烟”、“杨柳”三个点来描写。平实写出可给1分;能生动描绘,语句通顺,2分。
4.此诗为与挚友离别之诗。主要内容能写出“描述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即可给1分;情感答“愁苦”、“悲伤”、“伤感”、“惆怅”、“无奈”等皆可给1分。
作文
一、文题解读
1、关于“诗”的解读:显然易见,文题中的“诗”,是一个喻体。这里的“诗”就是指生活的美好,美妙,这其实是整个题目的内涵所在。
少年时代,是人生中难忘的诗章。每一天都是新生、新鲜的,都在创造着未来。这样的生活是美妙的,生活是诗——创造是诗,尝试是诗;昨天是诗,今天是诗,未来是诗。每一天都是一首诗,一切都能成诗。
诗,可以是一种生活的领悟。闲情淡事的品味,平平无奇的发现、无法预知的迷惘,痛定思痛的感悟,到中流击水的豪情,悲欢离合中的思考。每一天可能是无奇,无奈;每一天又可能是精彩的„„每一天,幸福地生活,于是一切都能成诗。
诗,又可以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与韵律。昨天是汗水挥洒,今天是掌声相迎,而明天或许又再循环如斯;前一刻是眼泪相伴,这一瞬笑脸绽放,而下一刻或许又再循环如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天看起来是如此的平淡。这如斯的循环,就是生活的节奏和韵律,其中包含着生命的抑扬,懂得生命的珍惜,也孕育着新生和创造。人生或许也是像格律诗一样,从首联到颔联到颈联到尾联,起承转合,展现如诗的画卷。
诗,也可以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深情状写生活中和谐的情景,以抒发“和”的情愫;由衷叙写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情怀,以表达自己对诗意人生的感悟;诗意描述河岳山川的壮美,以寻踪自然的奥秘;畅怀论说古今兴衰缘由,以展现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从此刻起,期待每天都是一首诗。
诗,还可以是具体的篇章,把具体的诗句与生活的展开巧妙结合,更是生活的诗化。因此,无论鲜花美酒,还是风雨历练,或者是闲情淡事,只要细心品味,都能够给我们美妙的体会,心灵的感悟,都有着诗意的栖居。在写作上,可以通过写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说理等,表达生活如诗般的意境美,或者表达生活如诗般的节奏美,韵律美。
2、关于“每天”和“一首”的理解。其中“每天”不是一个具体的确数,而是一个宽泛的概数,它的外延就是指生活,因为生活其实就是“每天”构成的。关键在于考生能否以点带面,围绕中心,由某件事情、某些片段、某些情景、或者几个角度,拓展到生活的整体。同理,“一首诗”中的“一首”的理解也可以不是一个具体数字(当然,理解成为一个具体的确数也可以,如将高低起伏的人生历程的一段比作“一首”),关键点在于“诗”。
二、几种情况的判定
1、切题:通过写人叙事、写景抒情、或者议论说理表现生活像诗歌那样的美妙,令人感动,甚至获得深刻的感悟。由点带面,照应生活的‘每天’。
至于写作的人称和时空,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障碍。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也可以他人生活。
2、偏题:文章只是事情的陈述分析,体现不出“每天”的内涵——生活。
3、严重离题:文章内容只是事情的简单陈述,体现不出生活的诗意。
三、评分补充意见
1、要求写得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倡导写真、写实、写细的朴素文风,反对华而不实、片面追求形式美的文风。
2、突破作文分数36、37、38扎堆的现象。评卷老师按要求给分,大胆给分,达到什么要求的就给什么分。
3、作文的评分,对考生的升学影响非常大,评分要认真慎重。严格把控好低分作文(四、五类作文),评不合格的作文要慎之又慎。对有疑似离题、偏题,要与题组长协商,解决不了的要向上反映,以求作出较为恰当的解决。对判为抄袭的作文,更要慎之又慎,要“证据确凿”。
4、对那些确实是因时间不够而没有写完的作文,如果写得扣题,文章的主体已具备,中心明确,字数已超500,只是少了个结尾的,要人性化处理,不要判为四、五类作文。应该在按正常作文评分后,再作适当的扣分。
5、对那些写得扣题,思想健康,有一定内容,又有中心,但字数较为不足的作文评分意见:①200字左右的评14—20分;②300字左右的评20—25分;③400字左右的评20—29分。
6、对改动题目,或没有标题的作文,一律只扣2分。不要因为标题的问题,而去打压考生的作文分。而只写了标题,没有写作文的判为零分。
7、对下面的作文统一评2分:①从前面阅读文本中抄袭的作文,②只是凑够字数,胡乱拼凑文字、语句的作文。
四、试评作文
1、第一篇:三类(中上),评37分。
特点:①立意明确,结构完整,点题意识较强,能扣着“诗”。②但过于偏重于形式,生硬地拼凑材料(不是片断式),没有整体感(缺乏一条主线),内容不具体,写得不够实、不够细,属于华而不实之作。
2、第二篇:二类(封顶),评44分。
特点:①立意明确,属于切题之作,内容较丰富,也较有内涵;写得具体细腻,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语言较优美。②但文章略显“虎头蛇尾”,最后一个片断大不如前两个片断。
3、第三篇:三类(上),评38分。
特点:①语言较生动优美(四篇中,最有语言功底),结构也完整,有中心,但不突出,有点题。②但文章内容空乏,写得笼统,行文思路混乱,没有主线,整体上太“散”了。(如果不语言上没有突出的地方,此文应评为34分)
4、第四篇:三类(封顶),评39分。特点:①中心明确,以点带面,叙事完整,下笔的角度小,描写较具体细腻,基本上达到了写真、写实、写细的要求。②但选材和立意太一般化,语言通畅,但过于平淡。③像此类的作文,如果在选材上有点新意,结尾能深化或升华一下,应该能成为一类作文。
说明:这四篇作文,都是中等之作,希望评卷教师不要把它们视为代表之作。
第三篇:2000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200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说明:
1.本卷满分120分,其中包括4分卷面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其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3.答选择题时,请将所选项的编号填进题后的括号内;答填空题和简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默写或根据要求填空。(6分,每小题2分)
(l)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出师表》中诸葛亮论述前汉后汉兴衰的原因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则应用文,有四处错误,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4分)
招聘启示
因工作需要,我社急需招聘业余编辑一名,须本校学生,性别不限,男女均
可,懂电脑操作者优先。有意者请与高二(1)班张明亮同学联系。
此致
敬礼
粤升中学海潮文学社
2000年6月20日
答:①_______(2)____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18题。
(-)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订的圆规.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外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是感化,所以意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责人眼高„„”“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放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闭?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闭?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听,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3.杨二嫂特意登门看“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答_______
4.从整段文字看、杨二嫂对“我”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这段文字中的一些相关语句作出简要分析。(3分)
5.作者刻画杨二嫂这个形象可谓匠心独具。写其出场就有______的特点,这样描写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了她性格中_的一面;写其肖像是按___的顺序来完成的。(3分)
6.这段文字有一处动作描写足以表现杨二嫂贪财自私的品行,试用简洁的文字将它概括出来。(2分)〔答」_
7.从记叙顺序来看,这段文字以__为主,中间又用___介绍了杨二嫂年轻时的情况。(2分)
(二)①我们往往只注意文字的学习,而不注意甚至不理会语言(口语)的学习。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天天讲“语文”教学,实际上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括“语”,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
②这种情况自然不难从历史上找到解释。半个世纪以前,那是文言的时代,文言是没
法子当作活语言来教的,自然只有文字的教学,没有口语的教学。文章要写好,说话不妨乱七八糟。而文字的教学也只能依靠“目治”,不能从口语得到多大的帮助。
③时代不同了,可是人们有惰性。现代的儿童学习的是白话,是普通话,是活的语言。
活语言的教学应该是耳目并用,并且先耳后目。可是我们的教学法并没有根本性的改革,基本上还是“目治”,还只是抓书面作业,不从口语训练入手。
④在当今时代,口语表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好像不用强调大家也会承认,可是在语文
学学上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撇开。语训练本身的用处不说,光从书面语训练来说。口语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一个人一天不知道要说多少话,可是一年不一定能写上几封信、几篇文章;一个学生一天上好几堂课,要答问、要讨论,而作文只有两星期一次。抓住口语这个环节,让学生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句式有变化,字眼有讲究,还愁他不会作文?放过这个环节,让他说话随随便便 ,乱七八糟,只在两星期一次的作文课上才要求他立意谋篇,字斟句酌,那就是一曝十寒,么精批细改也不容易提高作文的水平。
⑤总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矗语文教学从口语训练入手,是顺乎自然,事半而功倍。
放过口语训练,孤立地教学书面语,是违背自然,事倍而功半。
8.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3分)答:_
9.用横线在第(4)段画出能体现“事半功倍”这一短语具体含义的语句。(2分)
10.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第④段的主要意思。(3分)答__________
11.不文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试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3分)答。
12.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答〕_
(三)①每年春天,旧年冬天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②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
单纯,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③今年春天,因事无暇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天,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也因没空,就胡乱地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拨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的蜜蜂儿。
(4)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
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社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⑤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
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根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农盂里。
(6)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7)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
二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8)1946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8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
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副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一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去世了。
(9)现在.我已衰暮,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许多往事。我又觉得,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有把它写成一篇小文)
13.本文写了哪几种菜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分)〔答」_
14.文中所写的几种菜花的共同之处是什么?(3分)答:
15.联系上文来看,在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将案头的那株菜花称作“天赐之物”?(3分)答:_____
16.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第②段对白菜花所作的描写和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白菜花的欣赏、热爱和赞美之情。
B.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批评那些竭尽全力,想把自己的一生撰写成一篇宏伟文章的人们。
C.本文的线索就是菜花,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D文章语言明丽自然,简洁顺畅,颇为耐人寻味。
17.仔细品味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然后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3分)(答〕___一
18.本文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列序号间标明。(3分)①(2)③④⑤(6)(7)(8)(9)
三、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爱莲说》一文,完成19—22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变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予谓萄,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益__.(2)植:_(3)鲜: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3分)〔答〕_
2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_____
2. 的世风的鄙弃。(3分)2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_
四、写作(50分)23.按题目和要求作文。题目:惊喜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否则扣分。[附加题](1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一(3)题。(6分)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①,军人有病疽②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日:
“将军于若子如是,尚河为而泣?”对日:"吴起吮其父之创③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注释〕①中山:国名。②疽:毒疮。③创:伤;伤口。
(1)用现代汉语翻译“将军于苦子如是,尚何为而泣?”一句。(2分)答_
⑵“伤者之母”为什么要“泣”?(2分)答_
(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吴起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答_
2.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枝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部分不得超过10个字。(任选两句作答;4分,每句2分。)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勤劳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
困难说: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挫折说:人生就是______
广东省200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卷面
4分3分2分1分
字体端正
卷面整洁字体清楚
卷面干净字体潦草
卷面杂乱字体难认
卷面脏乱
一、积累与运用(10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错、漏、多一字扣0.5分,扣完为止。)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错、漏、多一字扣0.5分,扣完为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错、漏、多一字扣0.5分,扣完为止。)
2.①“示”改为“事”;②正文开头应空两格;③“性别不限”与“男女均可”意思重复,删去其中之一;④删去“此致”“敬礼”。答对一处给1分一处给1
分。)
二、现代文阅读《44分)趁“我又变卖老屋之际,从“我”这里捞取点东西。意思对即可;只答“想从‘我’这里占点便宜”也对。)可以说是先热后冷。(1分。答“先与‘我’套近乎,后对‘我”表示不平、鄙夷乃至愤恨”也可。)前者可以从她一见“我”时的惊叫和她所说的“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这句话中看出来;后者可从她的神情(“不平”“鄙夷”“愤愤”)及说“我”“贵人眼高”“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等语句中看出。(2分。两方面都能抓住关键语句作说明即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1分,意思对即可。)
泼辣放肆。(1分,单答“泼辣”、“泼悍”“放肆”也可。)由上而下。(1分)顺手牵羊(答“窃取手套”或“输手套”也可)。顺叙(1分);插叙(1分)。
我们的语文教学只重视书面语(文字)的教学,而忽视口语(语言)的教学。(答“我们往往只注意文字的学习,而不注意甚至不理会语言(口语)的学习”或“我们教的和学的都仅仅是‘文’并不包括‘语”’,均给3分;若只答“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则只给2分。)抓住口语这个环节,让学生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句式有变化,字眼有讲究,还愁他不会作文?(画不完整的扣1分;每多画一句扣1分,扣完为止。)口语训练不容忽视。(若答“口语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或“口语训练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或“谈日语训练的重要性”均给满分;若答“谈口语表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则只给1分。)第②③两段写不同时代的情况用了对比:半个世纪以前,文言不能当活语言教,自然只有文字的教学,没有口语的教学;现时代儿童学的是活语言,教学应该口语和书面语一齐抓。第④段讲口语训练的作用时用了对比:抓住口语这个环节,作文水平容易提高;放过口语这个环节,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第⑤段将两种做法的效果作对比:从口语训练入手,事半而功倍。放过口语训练,事倍而功半。(任举以上一例作说明且表达通顺即可给满分;否则酌情扣分。)语文教学要抓好口语训练。(若答“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书面语教学,还要重视口语教学”也给满分;若只答“语文教学从口语训练人手,是顺乎自然,事半而功倍”则给2分。)本文共写了三种菜花:白菜花、萝卜菜花、油菜花。(1分;三种菜花均答对给1分。)特点:白菜花,黄色,无香味;萝卜菜花,白中带点紫色;油菜花,黄色,有香味。(2分;花色和气味各1分。)平凡,自然,朴实,易生易长易开花,无需精心养护。(意思对即可。)。
①这株菜花是意外所得而非自己特意种植的;②这株菜花的出现既消除了自己因萝卜菜花被毁坏而感到的遗憾,又出乎意料地满足了自己今年对白菜花的欣赏需要,因此,对它的钟爱之情格外强烈。(答对第①层意思给2分;答对第②层意思给三分。意思对即可。)B 本文写了菜花及与菜花相关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朴实、自然、平凡的人生的赞美和追求。(文章内容概括1分;所表达的思想,能完整回答的给2分,回答不完整的酌情扣分。)①②||③④⑤(6)||(7)(8)||(9)(每画对一处给1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1)益:更,更加(2)植:立,树立(3)鲜:少(答对一个给1分。)我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能准确完整通顺地译出给满分;字句不必拘泥相同;后一句译为“沐浴在清水中却并不妖媚”也对;漏译“予、独、出、染、灌、妖”中的任何一个词即扣0.5分。)世人甚爱牡丹(1分)。追求富贵(或“贪慕富贵”、“追逐名利”)、趋炎附势。(前后两层意思,各1分,意思对即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三层意思,每层1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50分)
评分标准
一等45—50
1.立意正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等40—45
1.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通顺,很少错别字。
三等:31—39
1.立意基本正确,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错别字不多。
四等15—29
1.立意不明确,材料不能较好地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等14以下
1.无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多。
(1)加分;具备下条件之一即可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感情真挚;语言优美.(2)扣分:①不足500字的每少30字扣1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文章中出现了真实姓名或真实校名的,降一等给发.附加题](10分)将军对你的儿子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哭呢?(两句各1分,意思对且文字通顺即可。)因为当年吴起为孩子的父亲吸过伤口,孩子的父亲非常感动,为报答吴起的关爱,作战时他英勇异常,结果战死沙常“伤者之母”预见自己的儿子也会像他父亲当年那样为报恩而战死沙场,所以哭泣(意思对即可;不提及伤者之父,只答“怕儿子战死”只给1分)。是一个爱护士兵(或“爱兵如子”)的将军。(意思对即可。)(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那双桨。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老黄牛。
(困难说:人生就是)那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挫折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对1句给2分)若多答则按答得最好的两句给分;此题可有不同答”案,关键在于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自己对于人生与奋斗或“勤劳、困难、挫折”)之间关系的见解。)
第四篇:济宁市201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简明答案
济宁市201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试题简明答案
1~10(3分×10):ACADBCCDBB
5211~15(3分×5):18;;;6;3 33
16.(5分)1。
17.(5分)(1)200;(2)20;(3)300。
18.(6分)0.90 h。
19.(6分)(1)m2,k5;(2)3。
20.(6分)(1)全等,证略;(2)转化为(1),证略。
x450,70x110;21.(7分)(1)y(2)经济时速为90 公里/时,经济时 18x
速的百公里耗油量为11.1升。
22.(8分)(1)由∠AOB=90°起,证略;(2)24;(3)转化为(2),证略。
23.(12分)(1)2;(2)2或4;(3)t4时,S最大,最大值为16。
2013年6月15日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孔凡代
第五篇:佛山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佛山市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二)说明:
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
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在试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共23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慰藉.(jí)旁骛.
(wù)重蹈覆.
辙(chè)B.犷.野(guǎnɡ)晦.
暗(huǐ)强聒.不舍(ɡuō)C.颓.唐(tuí)窥.探(kuī)参差.不齐(cī)D.迷惘.
(wǎng)
妍.
丽(yán)险象迭.
生(dié)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D.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3.请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_____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②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_______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③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____造出来的。
A.湿润组成望文生义B.朗润构成断章取义C.湿润组成望文生义
D.朗润构成断章取义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积极参与并响应净网行动,保护广大青少年免受网络有毒有害信息的侵害。
B.用手机耳机听音乐,因为耳机接近耳膜,能将声音信号提高大约10分贝左右,时间长了,时间长了会对耳膜造成伤害。
C.截至昨日,佛山多家受访的出境游旅行社已暂停组团前往越南旅游,纷纷为报名出游越南的游客办理转线或退团手续。
D.这场史无前例的雾霾袭击让我们陷入巨大的环境危机当中,同时也让我们对环境保护问题付诸实际行动以及进行深刻反思。
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___________过孤独,___________过孤独,___________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
A.体验和认识遭遇与感受把握与拥抱B.把握与拥抱体验和认识遭遇与感受C.遭遇与感受体验和认识把握与拥抱D.遭遇与感受把握与拥抱体验和认识
二、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A文段
文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文段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何乃若.是(像)B.事是而臧.之(赞扬)C.何故.(缘故)D.矫之则逆.而有祸(违背)7.选出下列句中的“以”与“则凡可以辟患者”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以居百姓之上B.属予作文以记之C.屠惧,投以骨
D.不以物喜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A.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君王自以为是,那么大家的谋略便不敢提出来)B.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假如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国家就不像国家了)C.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具体解释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
D.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纠正你的错误)
9.选出对“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做的坏事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担心有些东西不能躲避。B.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可怕,所以担心有些东西不能躲避。C.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做的坏事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些祸患也不去躲避。D.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可怕,所以有些祸患也不去躲避。10.选出下列对B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子思是根据卫国现实中存在的弊端指出利害关系,有的放矢、一针见血。
B.身为一国之君的卫侯,他的想法和谋略得到了手下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也就自以为是起来。C.子思认为国君不能明察是非,就会被属下的阿谀和谄媚所迷惑,并会给歪风邪气推波助澜。D.为言明事理说服君王,子思多以引用、类比的手法来剖析因果,体现出他高超的论辩水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7分)
三、古诗文与名著积累(共15分)
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在被物质和名利充斥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洁身自好,不和世俗同流合污,正如《爱莲说》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名著积累(5分)
班级举行了“读经典名著,说心中英雄”的综合性活动,有如下活动环节,请你参加。备选书目:《名人传》《格列佛游记》《水浒》
(1)活动一:名著知我来荐。请你选择备选书目中的其中一部,从主要内容或艺术特色的角度来说说推荐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英雄我来说。请你根据上个活动推荐的名著,概述书中主人公的一个典型情节和相关人物性格,并发表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3至23题。
(一)不求答案的叩问[陈益]
①时光漫漫似水。至今回想起来,只读过三年小学的母亲并没有给我留下金钱和尊荣,甚至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我始终感受着。这令我明白,做永远比说来得重要。最难忘的情景,是一灯如豆的夜晚,她在缝纫机旁默默劳作,而我们在饭桌上写着作业。忽然发觉空气中有焦臭味,原来是灯火燎到了我的头发。偶尔,母亲也会抱怨,也会唠叨,可是手脚从来也不肯停歇。她始终是温厚而乐观的。到了晚年,右脚的脚弓蜷曲变形,乃至神经性瘫痪,只得躺在床上,与‚尿不湿‛为伴,她不过为再也无法干活而沮丧。或许,这么多年来我以六根清净的心态在寂寞中案牍劳形,正是继承了她的秉性吧?
②我为母亲做过一件事,写了一篇散文《十八双鞋》。自幼,我们兄妹四人就习惯于穿母亲做的布鞋。千针百纳的布鞋,凝聚着少年时代温馨而艰涩的记忆,历久弥新。散文是由此引发的岁月与亲情的写实,没有一点儿虚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来中国,为了翻译《十八双鞋》,特意从上海去往锦溪古镇访问母亲。分手时,她向母亲讨了一只买菜用的竹篮带回日本。她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这是你的幸福。
③这没有故意夸赞的水分。母亲是平凡的、朴素的,甚而因过度劳累而病残,却让每一个认识她的人敬重。印象中,她右边乳房明显下垂,颇不对称。这是哺育四个孩子的结果。自小我的耳畔总有她脚踩缝纫机,为我们缝纫衣服的声音。然而命运弄人,多年来,我偏偏不能给脚弓畸形的母亲买到一双合适的鞋,令人无法言说的疼痛……
④平心而论,我们并非上一辈人的复制,没必要,也没可能。时代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岁月。若干年以后,我也会像母亲一样走完最后一步,消逝得无影无踪。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每一天作为最后一天,珍惜它,不浪费,度过余生。我不再有挥霍的资本。远离那些虚名假誉,似是而非,妄想攫取,烦嚣纷扰,让自己脱离桎梏,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还能做点事,对社会有用。
⑤过分地强调自我,仿佛是给自己设臵了一具牢笼,人的一生都可能局促在这难以突破的牢笼里。理智扰乱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陷入无边的忧虑,最终却告诉我们行为的指归。正是在精神与肉体的冲突间,我们品尝到了忧虑与痛苦的真实内涵。
⑥可惜,往往很晚才懂。
⑦当年,子贡对孔子诉苦说,自己一直在如此艰辛地奋斗,感到太累了,心里实在是畏难和厌倦,很想歇下来干一些不太累的事情。一贯主张安贫乐道和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耐心地回答道,作为君子要尽一切义务,即使是厌倦了,也要勉而为之。只有当像山峰一样、像大鼎一样的坟墓与自己相伴时,君子才可以享受安息。
⑧这就是‚大哉死乎,君子息焉‛。
⑨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走向那一站无非两种方式:快快乐乐地踱步,充满忧虑地攀抵。结局也只有两种:有的人活着仿佛死了,有的人死了依然活着。是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到达终点,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呢?
⑩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
(选自《散文》2013年第9期,有改动)
13.第②段提到:“日本友人在信中对我说,你有一个可敬的母亲。”阅读本文第①至③段,说说母亲有哪些“可敬”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⑨段画线句“所以我们永远会在两者之间徘徊”一句中,“两者”具体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行文思路来看,第⑦段写子贡与孔子的对话跟前面回忆母亲的内容有何联系?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叩问没有答案。不必求答案”,有人认为,其实作者的“答案”隐含文中,请你结合文本探寻作者“叩问”的“答案”,并阐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足常乐半称心(章中林)
①杭州灵隐寺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初遇它,心底感到困惑:我们都祈祷着人生如意,万事称心,它却怎么说人生没有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呢?人生半称心,还能知足常乐?
②看到一则寓言故事才对这个疑问豁然开朗。一个猎人进山狩猎,与一只黑熊相遇。这时,猎人只要举枪就能击毙黑熊。但是,当黑熊说,如果要想获得完美的熊皮,就应该把枪口对着它的嘴巴,他就停住了。熊皮毛油光发亮让他陶醉了。黑熊把自己的嘴巴往枪口上放,猎人也顺其所为。结果,猎枪在黑熊嘴里移位、弯曲直至脱手,猎人在这场游戏中丧失了性命。
③狩猎能打到一头熊就该满足了。如果不满足,还与熊谋皮,那只能是悲剧的结局。这个猎人的下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有度,切不可恣情纵意,贪得无厌。
④季羡林曾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称心是人生一种常态,我们怎么能奢求十全十美呢?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情冷暖,淡泊面对荣辱得失。这样,我们经历风雨时才能从容大度,豁达淡定。
⑤白石老人是深谙其中况味的。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的画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是百年难现的艺术大师;也有人责难他是挂羊头卖狗肉。但是白石老人却一概臵之不理,听之任之。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只是以他的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以对。
⑥人生天地间,必然会遇到不同的眼光。有人称赞,是对自己的肯定,‚一笑‛,笑出的是自信和从容;有人诋毁,是对自己的否定,‚一笑‛,笑出的是豁达和超脱。这‚两笑‛里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和智慧啊!荣辱糊涂一点,得失看开一点,胸襟宽广一点,心态平和一点,处在怎样的境地都能做到从容平和,无愧我心。
⑦追求事业的过程中,毁誉是必然的存在,这时做到‚半称心‛不容易;但是事业到达巅峰时,还能‚半称心‛则是对人性的更严峻挑战。
⑧牛顿晚年对青年才俊的打压,海明威的自杀等等现象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一点。而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曾国藩就参透了这一点。在平定太平天国过程中,他手握兵权,权倾天下。当有人鼓噪着要他坐天下时,他毅然自裁湘军,功成身退。儿子对此不理解,他只是让儿子想一想自己的书斋为什么取名‚求阙斋‛。‚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他就是告诉儿子,凡事只求半称心才是人生的圆满。如果当年曾国藩举兵,就有可能功败垂成;而选择退隐则给自己留足了转身的空间。他不就是这样给自己留下了一世英名吗?
⑨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只是人们美好的祝福,是不能得到的自我安慰。如果凡事求完美,那么就必然陷入无端的痛苦和无奈之中;但如果凡事只求‚半称心‛,那么即便遭遇失败也能够从中找到幸福与快乐。就像杨绛说的:‚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不贪婪,不强求,不攀比,明白自己的幸福,活出真实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能知足常乐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12期,有改动。)
18.请分析第⑨段“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只是人们美好的祝福”一句中,“只是”一词的妙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围绕“人生没有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一观点进行论述,论证过程严密,请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题目“知足常乐半称心”意蕴深长,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题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钻石为何如此昂贵
①世界上近200种宝石中,钻石非但因其坚硬和无与伦比的美丽独占鳌头,而且在自然界中也最为稀少,因此被誉为‚宝石之王‛。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
只有几百年,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
②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它是金刚石经过琢磨后得到的成品,而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的物质,也就是钻石的原石。最年轻的金刚石也有3500万年以上。金刚石是世上最坚硬的石头。全世界绝大多数的金刚石形成于地表以下150千米至200千米的区域,这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地球内部越深则压力和温度越高。例如深30千米附近的温度是数百摄氏度,压力超过1万个大气压;如果深100千米,则变为温度1000℃,3万个大气压。人们常说百炼成钢,金刚石的形成条件要比其苛刻严酷何止千倍!早在亿万年前,地球诞生之初,距地表150千米至200千米的地幔深处,存在着高达1000℃至1300℃的高温,约4.5万至6万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极高气压及缺氧环境下,碳原子才结晶成为珍贵的金刚石。
③金刚石矿床的寻找,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不小心摔一跤就能发现一个金刚石矿床。金刚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劳动,耗资巨大。如原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了18年的艰辛,才得以发现;博茨瓦纳的‚欧拉‛原生矿床,耗资3200万美元,历经12年的奋斗才挖掘出来;近几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则是经历了几代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耗资至少达几亿美元才找到的。
④金刚石矿床的开采,可以说是一件规模巨大,却又细心备至的工作。开采过程中,既需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谨小慎微,以确保矿石中金刚石原石颗粒完好无损。不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项声势和场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
⑤钻石的加工非常复杂,工时量大。对开采出的矿石经精心破碎和分选后,并不像其他金属矿床一样,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炼,而是要对钻石毛坯进行逐粒精心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下切磨方案,以确保其重量、净度和款式。这往往需要对钻石本身物理光学性质有充分了解、经验相当丰富的人员来进行。一般步骤是:设计标线、劈钻、锯钻、车钻、磨钻、清洗分级。而这每一步骤中还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小程序。每一小步都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就拿世界之最的库利南钻石来说,原石重3106克拉,3个经验丰富、技艺超群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共耗时8个月,才将它分割成4颗大钻和101颗小钻。有些世界著名钻石的加工,往往仅设计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1年至2年的时间。
⑥根据比利时安特卫普钻石高级委员会所述,要将250吨的岩石、沙和砾石处理之后才可能得到1克拉的钻石胚,1克拉钻石胚经切磨,只能保留40%至50%的重量。1克拉等于0.2克,250吨等于2.5亿克。开采出来的钻石大部分品质不佳,只能用作工业使用的磨料或钻头。能用作宝石的钻石往往不到钻石原矿的七分之一。而真正到达我们消费者手中的钻石,更加稀少。据有人初步.....统计..,一颗钻石,从它的开采、分选、加工、分级、销售,到最后卖到购买者手中,约涉及200多万人,一枚钻戒是天然造物主和200多万人心血的结晶,钻石的无比珍贵也就在其中。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10期,有删改。)2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钻石如此昂贵”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第①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人说,第⑥段加点的“据有人初步统计”一句可以删去,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想过把“青春”与“色彩”联系起来吗?你想为你的青春描一笔与众不同的色彩吗?拿起笔来,诉说你的经历、你的志趣、你的梦想„„
请以“我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1.这首诗写的是“残荷”,诗人是如何表现“残”这一特点的?请结合前两句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题。(4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