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时间:2019-05-15 00: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第一篇: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仅能够起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因行政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犯罪而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近年来,渑池县交通局结合行业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和实行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预防工作措施,起到良好效果,有力地保证了渑池交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强法纪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范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预防职务犯罪首先要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和遵纪守法的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

我们结合交通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开展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利用“二五”文明学校、党员电化教育等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学习教育活动,使警示教育经常性、深入化。二是结合业务培训开展法制教育。从抓基础知识入手,有计划地、经常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保证这项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逐步提高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举办形式多样的职务犯罪预防的各种活动。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党风廉政、党内法规条例和职务犯罪预防知识竞赛活动,邀请专业政法人员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专题讲座等,使干部职工对预防职务犯罪知识做到了人人皆知,条条皆

懂。四是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营造良好氛围。我们把职务犯罪法规和交通行业从业人员的有关规定等内容通过编简报、办板报、印发传单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大力营造预防职务犯罪的浓厚氛围。

二、深化交通体制改革 规范完善行业管理

职务犯罪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不科学,深化行业改革,消除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可以从根本上起到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目前,交通工程管理和交通行政执法方面的部分规定还不很具体、不很完善。因此,要遏制和防范交通行业职务犯罪的产生,铲除滋生的土壤,必须进一步深化交通体制改革,整顿交通管理秩序,建立一套完备有序的交通行业运行机制,化解和防范因体制“脱节”、“无序”和“失控”产生的各种交通系统职务犯罪。

实现交通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一是要严格执行交通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有关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让工程建设和管理公开化、透明化,使之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和规范交通行业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自律行为;三是实行交通工程建设和行政执法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制度,使岗位上有一定权限的工作人员既有权又有责。四是健全和完善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体系,用规章制度真正把那些素质过硬、能力较强、作风踏实的人员选拔进领导班子,安排到重要岗位。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及时更新行政手段,以高科技的管理手段应对高科技的职务犯罪。

三、强化内部督促检查,巩固提高预防效果

管理的关键是制度,制度的关键在落实,而要抓好落实就必须依靠认真的督促和严格的检查。交通行业只有严格按照交通法规和有关制度及操作堆积进行,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大监督力度,才能形成严格的防范机制。

我们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每一起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以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复检和社会群众公开监督相结合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和工程建设、廉政建设双合同一起签的管理手段,强化交通工程监理工作。针对某些工程从业人员长期固定的岗位组合可能产生弊端,定期不定期对调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以遏制可能产生的犯罪动因。一是积极开展业务监督检查。要求分管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对业务进行经常性与突击性的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认真抓好职能监督。经常联系纪检、监察和上级业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灵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全面与专项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交通工作进行认真检查,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实现督促检查的最佳效果。三是力求搞好社会监督。要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我们通过公开工作流程和管理目标,积极主动地征询群众意见,定期与纪检监察、检察和

审计机关沟通情况,将内部监督与群众监督、党纪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紧密结合,协同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预防工作的效果。

四、坚持打防结合原则,标本兼治突出效果

实践证明,职务犯罪和其他的犯罪一样,在认真做好预防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与适当、严密的打击相结合。只有打防结合,才能标本兼治,更好地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

首先要加大打击力度,惩前毖后。要与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发动群众举报,对案件线索一查到底,凡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坚决依法惩处,决不手软。其次是克服部门保护主义思想,针对交通行业个别干部职工利用职务之便,搞权钱交易情况,及时主动向司法机关告发,追究其法律责任。对违规违纪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宽容;对触犯刑法的要通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时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分子,对潜在的犯罪者起到警告和劝诫作用。三是在惩治交通行业职务犯罪的同时,必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减少和消除产生职务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做好职务犯罪的源头治理和防范工作,从而把职务犯罪遏制到最低程度。

总之,交通行业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交通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

第二篇:电力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2016年电力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学法懂法守法 自觉廉洁从业 珍爱美好家庭 远离职务犯罪

第一讲 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检察机关的主要职权 ·检察机关的管辖权 ·检察机关体制改革

一、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宪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中,确立了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二、检察机关的主要职权

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对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对于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的监管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对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三、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管辖权

1、地域管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由犯罪嫌疑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管辖;

2、级别管辖:基层人民检察院管辖本辖区内的犯罪案件。也就是犯罪行为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管辖。

四、检察机关的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司法体制进行部署,那就是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设置和行政区划设置高度重合,法院、检察院人财物高度依赖地方,使得案件的公诉和审理容易受到地方干扰,影响案件公正审理。这次改革表明党中央下大力气解决司法体制问题,将涉及到地方两院人事权提级,即由上一级法院、检察院对人事任免进行提名,而不是由地方党委进行提名。地方两院开支也不再由地方政府进行拨款,彻底将两院独立出地方行政体系。

第二讲、职务犯罪

一、职务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2013年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预防职务犯罪就是出生产力,我很以为然”,充分肯定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反腐倡廉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总书记的反腐语录: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三、《刑法》对“职务犯罪”的界定

1、职务犯罪的概念: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 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职务犯罪的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贪污贿赂犯罪:常见的有:

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

5、行贿罪

6、对单位行贿罪

7、介绍贿赂罪

8、单位行贿罪

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0、私分国有资产罪等等。

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5个罪名。常见的有:

1、滥用职权罪、2、玩忽职守罪、3、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常见的有:

1、非法拘禁罪

2、非法搜查罪

3、诬告陷害罪等等。

以上犯罪均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电力行业的职务犯罪主要是由检察机关管辖的贪污贿赂类经济犯罪案件,也包括由公安机关管辖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和国有企业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案件。第三讲 电力行业的职务犯罪

近几年来,电力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城市电网改造、电力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深刻变革,电力投资大量增加,企业管理运行更加规范,行业规模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整体提升,较好地满足于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当今社会,电力部门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近几年电力行业的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一些人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污、受贿,严重损害了电力行业的形象,造成了国家和企业利益的严重损失,而且,有的人就在大家身边,曾经是领导、同事,如今却深陷于职务犯罪的泥潭,成为了罪犯。大家或许会从震惊中深思:他们为什么会犯罪?他们这样的结果值得吗?今天,我有幸和大家一起探讨职务犯罪的原因和对策,充分表明了电力系统的领导和同志们对反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体现了电力系统在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和决心。下面,我就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手段、主客观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预防对策,供大家参考。

一、对电力行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简要分析(一)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

1、从犯罪形式看,窝案串案比较突出

电力行业职务犯罪,往往牵涉面较广,常常查出一个端出一窝,带出 一串来,这显示,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在贪污案件中往往涉及多人相互勾结共同作案,这一点在各地查处的乡镇供电所的贪污截留电费、伪造单据套取工程款等案件中表现非常明显,而在电力系统物资采购等活动中,行贿人往往在销售电力设备材料等电力物资过程中,层层向握有采购权力的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行贿,导致行、受贿串案比较明显。

2、从犯罪类型看,贪污、贿赂犯罪所占比例较大

贿赂案件表现为典型的权钱交易,集中体现了公共权力行使的不规范、不公开和不公正,而犯罪者往往是掌握大权的公司老总、部门领导,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职务犯罪,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影响也更为恶劣,而贪污案件犯罪行为人多为具有一定职务的单位负责人或直接经管单位帐目、钱款的财务人员,拥有财物的管理权和支配权,他们利用手中的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大肆进行贪污、犯罪活动。

3、从犯罪主体看,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的趋势

从所查处的案件来看,电力行业职务犯罪中,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作案比较突出,在其他一般工作人员中,也多为拥有一定职权的出纳、会计和收费员、保管员、电管员及等工作人员,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35岁至50岁之间,而且向年轻化发展,学历水平进一步提高,原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大,而现在是大专、本科学历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4、从犯罪后果来看,影响严重,危害巨大

由于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电力系统的贪污贿赂等职务 犯罪,往往直接给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如广东省广电集团番禺供电分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何崇基,与番禺区供电局局长黄彪互相勾结,利用负责审批、土建装修、发包承包、车辆购买、建筑材料购买等业务的职务便利,疯狂侵占国有资产,触犯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等多项罪名,涉案总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给单位带来了难以估算的损失。

(二)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的主要作案手段

1、高官利用基建工程、干部提拔收受贿赂

案例1:原华中电力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林孔兴与其妻王萍受贿一案。林孔兴一案,系近几年强劲的审计风暴“卷”出的电力系统腐败窝案之一。据了解,当年国家审计署通过审计查出5起大要案,其中难度最大、最曲折的就是审计林孔兴一案。林案牵涉到“原国电”高层30多人,此外还牵出12起案件,受到司法机关处理的人数已超过35人,其中还有副部级、正厅级干部。

2005年4月1日,湖北省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林孔兴和其妻子王萍 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分别判处林孔兴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0万元;判处王萍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0万元。追缴赃款人民币36.9万余元。

★(备讲)【林氏家庭非法牟利900余万元。主要是在“中天山庄”项目争取上一次受贿200万、装修购材料、设备上虚报,再给回扣等。

林孔兴在最后陈述时说:“我在1995年至2000年任职华中电管局局长、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期间,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弃了党的原则,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以及不正当的经济往来熟视无睹,错误地认为这些是小事,无碍大局。这是我犯罪的内在原因。其实,我们家并不缺钱,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很高的工资待遇,我自认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贪财之徒但我还是在经济上出了问题,犯了替人办事收人财物的受贿罪。”

“法治意识淡薄,对法律知之甚少”是林孔兴对自己犯罪原因的另一认识。“我平常很少学习法律知识,不学法,不懂法,以至于违法,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我违反了党纪,犯了法,应当受到党纪的处分和法律的惩罚。但请审判机关能对我给予从轻处理,减轻处罚。”】

2、利用对电力工程的各项管理权力进行贪污受贿

由于长期以来对电力工程的垄断经营、电力工程技术要求比较高及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电安全与效益,电力部门对有关电力工程实行从立项、设计、预算、发包、材料采购、施工到验收结算的一条龙式管理。因此电力工程基本上是在电力行业系统内运作,外界介入很少。实 践中,一些电力公司的计划建设部门承担了对电力工程从立项、预算、发包、材料采购到组织验收结算等一系列监督管理职能,这种管理模式工作效率可能比较高,但是其中隐藏的腐败风险也比较大。

从查处的案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在工程资金管理上随意性比较大,缺乏严格的监管制约机制,执行预算不严格以及存在以付工程款为名等手段挪用工程专项资金等情况;

二是工程发展承包环节不严格进行招投标,内部指定施工单位比较普遍,这样既不利于节省工程建设资金,而且容易诱发职务犯罪;

三是一些施工单位采取虚报工程承包费,虚增工程量,虚开票据贪污工程款;

四是一些供电公司要求施工单位或者供电所以高于市场价格从本公司下属的物质或服务公司购买电力材料,有关部门负责人从中分得好处。

五是在工程验收、结算环节收受贿赂。

案例2:原赣州市电力建筑安装公司经理李治平虚列工程量、虚报工程材料、贪污工程款获刑。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李治平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二十万元。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李治平于1998年2月至2006年1月,在担任赣州市电力建筑安装公司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采取虚报工程量、虚报工程材料费,套取、截留工程款的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共计145.5万余元。

3、利用改制进行职务犯罪

近几年来,电力系统经历了深刻的企业变革,如发营电分开、主辅业 分离、城农网同价管理、三产改制等,电力系统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在电力企业改制变革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管理脱节、电力系统三产和多经企业的人员,资产和财务没有真正与电力部门相分离以及客观存在的关联交易和内部垄断等原因,使得电力系统的很多职务犯罪都与电力公司的三产企业及其下属单位有关。

如:利用改制贪污公款

案例3:四川雅安电力公司原董事长刘德刚贪污受贿被判无期 2007年9月,四川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雅安电力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德刚涉嫌贪污、受贿等犯罪一案,数罪并判处刘德刚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在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改制过程中,刘德刚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职务便利,违反会计制度规定,擅自决定不将控股的名山县、芦山县、宝兴县电力公司和雅安市大石板电厂的会计报表与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进行资产审计和评估,造成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漏报4800多万元。

改制后这部分资产流入改制后的企业中,刘德刚又以其在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13.66%的股份比例,实际控制并非法占有了少申报的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660多万元,并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1999年至2001年,刘德刚在担任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雅安电治厂厂 长肖某等人现金19万多元,并为行贿人谋取利益,其行为构成受贿罪。

2004年至2006年,刘德刚与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解除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后,在担任雅安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分公司销售经理江某等人现金共17万元,其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4、利用农网改造工程收受贿赂

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由于一些制度不严密、不合理,甚至流于形式,导致一些电力公司负责人,特别是部分物质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对各种电力、设备材料组织招标和进行采购的权利,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为个人谋取私利,乃至进行单位受贿。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用对电力物质设备材料采购组织招标的权利,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江西省电力物质公司利用负责组织全省农网改造工程重要物质材料采购招投标工作的权力,采取强制要求中标的电缆生产企业向其下属单位江西省农电物质供应站每吨加价600—700元购买钢丝以及向某一家欲入围的电缆生产企业收取所谓管理费等手段共收取单位贿赂435万余元;二是在农网改造过程中,一些电力物质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物质统一配送和物质接收、交接等权力收受甚至索取贿赂。

如: 1999年至2002年期间,川犍电力供应部副部长兼公司驻成都办事处主任刘丽英在负责该公司农网改造等项目的电力设备采购供应中,向官平提出平分供货单位给予的“回扣”,官平表示同意。之后,刘在向多个商家采购电力设备过程中,要求在实际购进价格基础上虚增合同价款,并要求厂商返还虚增的设备购进款,官平在不知刘虚增价款套取公司资金的情况下,签字同意上述购买设备款报销入帐。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刘先后4次将套取公款中的128万元为官平在成都购买商住房(面积282平方米)以及附属车位、花园。1998年3月,官平出任一水电站二期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后,刘丽英之兄以一工程局名义参与竞标并要刘帮忙,刘又请托官平给予帮助,后工程局顺利中标。1999年至2001年3月期间,官多次通过刘收受其兄送给的现金共计137万元。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和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官平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5、利用电力设备材料的采购进行贪污受贿犯罪

电力系统设备材料的采购涉及到巨大的经费开支,也是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

案例4:郑州电业局物资公司经理李明学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2004年12月7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经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妻张海英因转移赃款赃物,被判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当年37岁的李明学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工作,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任物资公司副经理,主持工作,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任经理。李明学利用采购电力物资的机会,疯狂贪污受贿,法院审理查明:李明学利用单位小金库贪污作案11次,贪污公款199.7万元,利用职权收受贿赂28次,收受贿赂81.9 万元,巨额财产人民币586万元,美金2万元,欧元7600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备讲)【一个科级干部何以能在短短的3年间敛财千万元?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在公布此案基本案情和侦破经过的同时,分析了李明学犯罪的成因及案件带来的深刻警示。检察机关认为,贪婪成性的李明学职务虽不高,但手中大权在握,加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监督严重失控,导致其在贪污腐败的道路上走向疯狂。

办案人员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李明学之所以铸成大错跌入深渊,除了他自己本性贪婪的主观因素外,企业内部财务混乱、监督和管理失控是重要外因。

随着地位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他的胆子越来越大。贪婪的本性逐渐暴露,对送上门的钱,无论多少,他都来者不拒,甚至发展到主动向厂家索要。特别是2002年1月以后,在担任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常务副经理、经理期间,李明学敛财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据调查,两年间李明学一家共存款700多万元,可谓“日进万金”。

李明学所在的物资公司,是电力系统一个权力比较集中的下属机构,负责全市电业系统所有电力、电气物资设备的采购,每年经手资金上亿元。但是,推荐和采购哪个厂家的设备,什么时间付款,都由经理李明学一人说了算。他虽然只是一名科级干部,但手中大权在握,远非一般科级干部所能比。据李明学交代,每次开招标会,他都一个人住在宾馆,供货厂家的负责人和业务员在门外排着长队给他送礼,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一般都放在事先装好的信封内。由于送钱的人多,行贿人员进屋后来不及细说,把信封放下就走,有的人实在等不及,就从门缝里将信封塞进屋内。其权力之大,由此可窥一斑。

李明学不仅个人大肆受贿,连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对外也有一条规矩:凡中标供货厂家,在结帐时必须支付物资公司1%—5%的回扣,名曰“技术咨询费”。这些数额可观的回扣,最终源源不断地流入公司的“小金库”。由于财务管理混乱,李明学可以不打任何收据,从“小金库”中随意支取现金,保管员也不问资金用途。每到月底,李明学就与会计核对帐目,再将帐目销毁,过往资金除李明学和会计以外无人知道。“小金库”实际上是李明学个人的“钱箱”,他贪污的199.7万元,都是从“小金库”拿走的。

本案的发生,还与其缺乏外部监督有很大关系。监督李明学的部门不止一个,郑州市电业局设有纪委,李明学上有主管局长,物资公司与其他处室有相互制约的机制,同时在每次物资采购时也都成立有招议标领导小组,监督他的部门和领导虽然不少,但多数是徒有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他们对李明学的犯罪行为没有丝毫察觉,直至案发。】

(三)电力行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职务犯罪的次要因素

①内部管理漏洞多,监督机制不健全,给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空间。②财务管理不健全,是导致电力行业贪污、挪用和私分国有资产犯罪产生的条件。③行业的垄断地位和权力的相对集中,给诱发职务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④打击、查处力度不够,法律威慑力不足,也是电力行业职务犯罪频发的重要原因。

2、主观原因——是职务犯罪的决定性因素 ①法制观念淡薄

一是明知不可为,偏要以身试法;

二是对法律惩治职务犯罪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②价值观念错误

一定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一定的行为选择。因此,行为人即犯罪主体价值观念的选择错误,是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观认识因素。即我们所说的犯罪动机或腐败念头。主要包括:

一是个人与社会的错位。在心理上表现为个人至上,以个人为本位,社会为次位,强调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置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于不顾。

二是索取与奉献的失衡。索取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向外界谋取必要的条件的行为。在人类社会中,个人在自我索取中,必须顾及到他人的索取,在向社会索取时,必须同时为社会作贡献。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三是本能对人格的凌驾。人自出生就有生存的本能,由这种本能便产生了诸如性欲、食欲、获得欲、占有欲、攻击欲等等。人格是指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前者是原始的人性,后者是理性的人性。正所谓“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理性是人对本能的一种思考力和制约力,缺乏理性的人,首先是无知者,即缺乏起码的伦理道德。这样的人一旦拥有权力,往往容易凭借权力而放纵自己的本能。当然,理性中虽然包含思考和分析的要求,但理性却无法保证每个人的思考都会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世界和多元的价值选择,行为主体可能由于分析权衡的价值错误,而作出善恶颠倒的选择。如钱与法、情与法、色与法等等。

★(备讲)【③心理防卫的失当。职务犯罪动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而导致的价值错位方面的原因,也与心理防卫失当有关。心理防卫机制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往往典型性的采取习惯性的潜在意识方式,以消除或保持其自身的内心疑虑、焦虑、罪恶感以及失去的信心、自尊心等。即不少人明知自己选择的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内心却理直气壮,就在于其内心有心理防卫为其壮胆,而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性格是每个人在应对社会现象时表现出一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具有消极性格特征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实施职务犯罪时,容易出现心理防卫失当,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合理心理。这往往是一些职务犯罪分子在犯罪时,故意编造各种理由来欺骗自己,歪曲事实,表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以寻求或实现自身心态平衡的一种普遍性心理。这种心理对犯罪动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如“劳苦补偿”心理,认为收入过低,把各种非法收入看作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人之常情”心理,收一点情有可原,人情 难却。如春节往往是受贿犯罪的高发时段。“为公无过”心理,认为谋取小集团或部门、单位的利益问题不大,等等。

二是“攀比心理”。这种人走上职务犯罪道路,多是基于心因性动机。他们平时性情暴烈,易于冲动,心胸狭窄,爱慕虚荣。一旦在物质生活上有不如他人,特别是有不如朋友、同事、对手等人之处,便会产生嫉妒、仇恨甚至报复的负面情绪。

三是侥幸心理。侥幸是指偶然的因素而使人的社会行为得到成功。侥幸心理是行为人明知不一定能达到某一目标,或者明知实效某一行为会得到惩罚,而试图蒙混过关的一种心理体验。

四是安全心理。当相当多的社会成员违反某一条社会规范时,统治者或管理者往往感到处罚无法下手,即法不责众。职务犯罪分子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安全保证”,导致自己心理防卫失当。如从众心理,放弃独立性,保持与大多数人一致;乘众心理,一种带有功利性的心理状态,即先把水搞混,自己从中“混水摸鱼”;聚众心理,避免单枪匹马,力量不够而遭致追查,采取所谓集体决策以求安全,这往往是一些职务犯罪分子精心策划的一种犯罪谋略,如当前一些部门、单位出现的单位行贿、受贿犯罪等。在我们查处的所谓职务犯罪的“窝案”中,其中处于帮助或者辅助等次要作用的从犯,一般都抱着“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往往对犯罪的后果心存侥幸,受到刑罚的处罚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五是敏感心理。从大量的职务犯罪案例来看,职务犯罪以身处临近退休的年龄和中青年阶段为敏感的易发年龄段,故有“59岁现象”和“39 岁现象”之称。“59岁现象”是指那些濒临退休年龄阶段的国家工作人员,害怕在不久的将来失去权力后,无法再享受权力所能带来的各种利益,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和“不捞白不捞”等错误心态进行自我暗示,大肆实施职务犯罪的一种社会现象。而“39岁现象”则是那些正当壮年的国家工作人员,身居重要的工作岗位,有职有权,既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又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具有较大的晋升愿望和法潜力。他们为了得到提拔重用、受到上级青睐、获得更多荣誉、享有更多机会、实现个人价值,不惜重金行贿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同时,他们为了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行贿、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转而又向下伸手,大搞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一旦他们的要求没有达到、目的没有实现,他们就立时会产生“怀才不遇”的失落感,认为政治前途无望,不如在经济上寻求点补偿。】

三、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预防职务犯罪是指采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行政、法律手段,不断消除和抑制引发职务犯罪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以遏制、减少乃至最后消除职务犯罪的预防活动。预防职务犯罪应坚持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建立“不愿犯罪”的自律线。

1、加强家庭责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多算一算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

2、加强法制教育和权力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宣示、警示教育;做到争先创优、警钟长鸣。

努力建设一支价值取向正确,业务技能精通,精神风貌良好,纪律道德严明,品位格调高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队伍。

(二)创新体制,健全管理,建立制约有效的制度防线,筑起“不便犯罪”的“防火墙”。

1、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物资的管理;

2、完善内部审计和督查制度,不定期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和对领导干部进行任中和离任审计;

3、实行轮岗制度,对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人员,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岗。

(三)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架起“不能犯罪”的“制衡网”。

1、建立权力的运行机制。应建立起上下级之间的制约机制,推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制度。

2、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市场规则,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完善工程招标、物资采购、人员提拔等环节的工作程序,防止暗箱操作。

3、拓宽监督渠道。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对重点工程项目和大宗物资采购进行公开监督。

第四讲 故事中的大智慧 最后,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是我从报纸上看到的故事,一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事: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快下课时,教授对学生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名女生走上台。

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20个人的名字。”女生照做了,她写下一连串邻居、朋友和亲人的名字。

“请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教授说。女生划掉了一个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女生接着划掉了一个同事。教授再说:“请再划掉一个。”女生又划掉一个„„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看着教授,感觉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教授平静地说:“请再划掉一个”。女生迟疑着,艰难地做着选择„„她举起粉笔,划掉了父母的名字。

“请再划掉一个。”教授的声音再度传来。女生惊呆了,她颤抖地举起粉笔,缓慢地划掉了儿子的名字。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

教授待她稍微平静后问道:“和你最亲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和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去找的,为什么他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那位女同学。女生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随着时间 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独立,肯定也会离我而去。能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其实这是一节心理课,主题是:谁是我最重要的人?

这个课程有些残酷,不过实在应该让那些游走在公权与私欲边缘的人好好思量一番。举手投足,总有几个最重要的人令我们割舍不下,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牵扯着我们痛感最深的神经。

有人在满足心理快感时,或许不会想到那几个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更不会想到自己的错误将会怎样惩罚他们。原本要让他们感觉幸福与快乐,不想却因为贪婪与疯狂让事态走向了相反方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金钱成为人们心灵的主宰时,悲剧也就上演了,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理想的美满生活,反倒因为自己的贪婪带給他们最爱的人以最深的伤害。在亲人的泪光里,有多少悔恨与痛苦自己无法承担。一部车、一座房子都是有具体价值的,而亲人的痛苦、悲伤、牵挂、愤恨、压抑、无奈等感觉与情绪却无法用金钱衡量,自己的生命、自由、幸福、从容、平安更是花钱买不到的。许多贪官在被查处后常常给自己算经济帐、政治帐,其实还有一笔大帐被他们忽略了,就是亲人所承受的打击与痛苦,因为亲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算好人生七笔账 “政治账”—— 不要自毁前程 “经济账”—— 不要倾家荡产 “名誉账”—— 不要身败名裂 “家庭帐”—— 不要妻离子散 “亲情账”—— 不要众叛亲离 “自由帐”—— 不要身陷牢笼 “健康账”—— 不要身心憔悴 ★★★慎微,谨防小恶积大恶

●有人认为收一点、拿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

●有人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原谅;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是这小节无害的心理,滋长了放任心理。于是今天占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贪一点,最后越陷越深,酿成大错

●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家,为了我们一生的平安幸福: 我们可能不能选择做什么,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做什么;

我们纵使不能改变什么,我们也要坚守一些什么!

各位领导,让我们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廉洁从业,珍爱美好家庭,远离职务犯罪。

谢谢大家!

第三篇:行政执法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行政执法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一、为什么要讲这一课

首先是司法、行政机关正确履行职责的需要

各个司法机关、各行政机关都有各自的职权,如法院行使审判权、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煤炭安全监察机关行使煤炭安全监察职权。这些权力都是依据宪法和法律或行政法规赋予的,法律在给予权力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限制,就是要正确行使权利,权利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滥用权力、不用权力造成后果的,不是违法就是犯罪,不承担行政责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我这里所说的违法是一般违法行为,不是应负刑事责任的那种违法行为,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的,这是法律理论的问题,不多说。既然滥用权力、不使用权力造成一定后果的,要负责任,那么作为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就得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也就是说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守法,才能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与履行职务行为有关的犯罪就两种,一种是贪污贿赂犯罪,一种渎职侵权犯罪。我们今天主要是研究渎职犯罪,弄清楚渎职犯罪与履行职责的关系,就能促使我们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预防渎职犯罪。所以我们学习是为了履行职责的需要。

其次是检察机关宣传反渎职侵权工作的需要

刑事诉讼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渎职侵权犯罪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两种犯罪统称为职务犯罪。从现阶段来看,这两种犯罪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贪污贿赂犯罪由于检察机关近二十年来的宣传和打击,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一般人都知道将公家的钱揣自己兜里,给别人办事收取好处费是犯罪。但对什么是渎职犯罪,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多大,都不是十分了解。就连我们 1 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是很清楚。有的人认为,我们不贪不占,都是为了工作,就是没干明白,出了点差错,也不是故意的,怎么会是犯罪,所以当被查处时,觉得怨屈。我们在办案中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犯罪嫌疑人不理解,说情者也不以为然,认为我们小题大做。其实,不贪不占就不是犯罪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渎职犯罪不需要具有贪和占的情节,它需要看的是你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是否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经济损失。从危害的后果来看,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要远远大于贪污贿赂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比如渎职行为引起的矿难事故,既有人员伤亡,又有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这种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贪污贿赂犯罪造成的那种财产的单一损失。之所以渎职犯罪的危害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是因为我们对于渎职犯罪的宣传不到位、查处的力度不够造成的。近几年来,检察机关加强了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宣传和查处力度。首先将检察机关渎职检察部门升格为反渎职侵权局,与反贪局同级,从组织上、人员上、装备上给予了保障;其次,组织了保障人权、查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查处危害资源渎职犯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加大了查处渎职犯罪的力度,再次,重新修订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从法律角度界定了查处的标准和范围。近年来,市检察机关查处渎职侵权犯罪的工作一年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反渎职侵权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查处案件并不是我们实施法律监督的最终目的,查处只是手段,预防才是根本目的,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习渎职犯罪的有关知识,就是想让大家了解渎职犯罪,认识渎职犯罪,从而能够在思想上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知道怎么做才能不违法犯罪,从而在源头上遏制渎职犯罪现象的发生,这是我们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正确理解渎职侵权犯罪的概念、特点

(一)什么是渎职侵权犯罪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我国刑法的分则共规定了十种类型的犯罪,像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等。之所以刑法对犯罪的类型进行分类,是因为每一种犯罪都侵犯了不同的得利益,也是是法律所保护的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叫做犯罪的客体。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就是由于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使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受到了侵害,侵犯财产的犯罪使国家的、公民的财产遭受了损失。那么渎职犯罪就是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使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受到了侵害,使社会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公正性的信赖受到了损害。所以说,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所谓国家机关的活动,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执行国家职能,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活动。这种活动除了必须具有合法性之外,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性,所以说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实际上是指合法、客观、公正地执行国家机关职能的活动。根据权责利相统一的学说,国家赋予你一定的权力,就要求你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合法、客观、公正地履行你的职责,如果你滥用你的权力,该使用权力时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你的权力,给国家或人民群众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就构成了刑法所规定的渎职犯罪。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

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不同的构成条件。这就是刑法上所讲的犯罪构成要件,分为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样的犯罪,需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判断,像故 3 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已满14周岁,具有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故意。渎职侵权犯罪做为一个类型犯罪,也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也就是构成要件:

1、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犯罪有的表现为徇私舞弊,即出于私情而不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有的表现为滥用职权,即超越职权或者玩弄职权;有的表现为故意不履行职责,即故意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职务行为;有的表现为失职行为,即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总之,渎职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很多,用一句概括就是干工作没干明白,根据自己的职责,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做了。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并不是工作没干明白就是犯罪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出台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前面我所介绍的那些渎职犯罪的表现形式,只有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达到一定标准时才构成犯罪。要不然,只要失职就构成犯罪,就要被追究责任,就没有人去干工作了,至于达到什么程度才构成犯罪,在后面介绍具体罪名时再详细说。

2、犯罪主体,渎职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里需要大家注意一下,从事公务的人员不是指我们通常理解的具有行政或事业编制的公务员,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和通常所说的公务员在刑法上是有区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渎职罪主体适用的立法解释是:“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末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我们规划局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这个司法解释,在我们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无论你是不是公务员,只 要你代表规划机关行使了审批职责,有了渎职行为,并且构成犯罪的,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3、犯罪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心理态度。一个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说有故意和过失两种基本形态。渎职犯罪中,有的是故意犯罪,有的是过失犯罪,像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等就是故意犯罪,而玩忽职守、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环境监管失职等就是过失犯罪,那么如何区分故意和过失呢?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希望是积极的追求,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漠不关心,发生也行,不发生也行,听之任之的心理态度。如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途中又抛下不管,致使被害人死亡就是放任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属间接故意杀人犯罪。一般来说滥用职权犯罪很少有人是抱着积极的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去滥用职权的,绝大部分都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说出于本身的职责,明知自己无权决定、处理事务,也知道违反职责行为如果出了事应承担责任,可是他对可能出现的结果是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态度的,所以属于间接故意犯罪。那么过失犯罪呢?过失犯罪对危害结果是不希望发生的,分为两种,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避免。故意犯罪是明知道,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或已经预见。玩忽职守就是典型的过失犯罪。

渎职罪只是一种类型犯罪的总称,它包含了42种具体的罪名。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违法发放森林采伐许可证、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由于一些罪名与我们煤矿安全监察机关没有联系,所以我今天只就一些主要的罪名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滥用职权犯罪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前面说过分析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从主观、客观、主体、客体四个方面来分析,由于我们不是专门学习法律,所以没有必要研究那么深,主体、客体、主观方面我就不说了,我只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这几种犯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和检察机关立案的标准。

滥用职权犯罪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不正确行使职权,二。是超越职权。不正确履行职责,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定职责处理公务,或者利用手中的权力随意处理公务,具体表现为应该这样做而那样做,应该那样做而这样做,不应该做而做,应该做而不做等。比如说,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有负责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和矿长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工作的职能,那么根据行业的规定,只有煤矿或相关人员具备了一定条件和一定的资格,才能给他们发放许可证明或资格证。如果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或上级领导,在明知对方不具备发放许可证和资格证的条件,不应该发放却擅自发放或强制发放。那就是不正确行使职权,如果因此而发生矿难事故。那么谁决定发放的,谁就得承担滥用职权的刑事责任。原江源县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冯某与原白山市煤炭工业局生产科科长许某,在2000年1月分别受朋友亲属所托,在江源县松树镇红利二井主副井没有通贯、通风系统没有形成、没上主扇,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没有经过该局生产技术科和安全科审查的情况下,在该矿煤炭生产许可证申请 6 书审查意见栏加盖江源县工业局的公章。许某还通过个人关系为该矿办了煤炭生产许可证副本,并违反规程未将煤炭生产许可证副本下发到江源煤炭工业局,而是直接通过其亲属将许可证副本交到松树镇红利二井矿主手中,以致该矿在非法经营中转变为合法化,使该矿在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冒险生产,导致2000年3月4日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2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这就是不正确履行职责。

超越职权,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定职责而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也就是说行为人手中没有此项权力,却超越了其职权范围,擅自行使此项权力,违法地作出处理决定。讲一个林业方面的案例,抚松县兴隆乡林业工作站站长王毅在担任站长期间,东岗村有个村民在自己承包的林地内,按照正常的林业规划设计采伐林木后,觉得不够,找到了王毅,想多采伐一些,林木采伐应由县林业局批准并下发采伐许可证,林业工作站没有权力批准。王毅为徇私情,以交罚款代替批采伐指标的手段,同意那个村民继续采伐,致使该村民在原设计采伐量的基础上滥伐林木蓄积200立方米,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王毅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追究。所以说没有权力却行使权力就是超越职权了。

不正确行使职权与超越职权的区别就在于行为人所滥用的权力是否属于其依法所应有的权力,属于其应有的权力而滥用,就是不正确履行职权,不属于其应有的权力而滥用,则属于超越职权。如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合法经营的煤矿进行行政处罚,就是不正确履行职权。如果我们在查处煤矿违法违规事件时,擅自决定对相关人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就是超越了职权了。

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滥用职权犯罪,应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末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反、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

直接经济损失的问题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我们在计算损失时一般都是对死亡人员赔偿多少就算多少直接经济损失,但有关物品或其他的损失可能没有计算在内。这在将来我们对事故调查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 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这部份我们在事故调查报告中没有计算,由谁计算,怎么计算,值得研究。

玩忽职守犯罪

玩忽职守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客观表现:一是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行为,二是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行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两者必须兼备,缺一不可。那么怎么理解玩忽职守行为呢?是指行为人在工作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是指根据职责要求,应该作而不作,或者放弃职守,擅离职守;不认真履行职责,一般是指虽然履行了职责,但不认真,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或者草率从事,敷衍了事。原白山市八道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科长张某,在2005年年初工作检查时发现,八道江区泰安矿业公司在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生产经营,这按照规定,应该立即停止生产,可张某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制止泰安矿业这种无安全生产许可证违规生产的情况,致使该公司长期违规生产,2006年发生了事故,死亡2人。这个案件中,张某在履行职责中,严重不负责任,该制止的不制止,导致事故发生,是玩忽职守。

立案标准规定: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9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5、虽末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0万,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1年以上,或者破产的;

7,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来负责任,造成100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监察等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即在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海关工作人员等。没有行政执法权的机关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煤矿安全监察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是本罪的主体。

客观表现: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行政机关在对行政违法行为处理过程中,对于已经涉嫌构成犯罪,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依法按照刑事案件管辖 的规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2001年国务院公布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0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工作联系的意见》;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又下发了《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这些文件对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煤炭安全监察机关在对煤矿进行监察时,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应该按上述文件要求向司法机关移送。发生矿难事故的,不仅对涉嫌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的案件要移送,对于在事故处理中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渎职犯罪案件,也应当向检察机关移送。这里简要介绍一下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区别(责任事故主体为自然人,劳动安全事故主体为单位,责任事故表现为不服从管理,违章作业或强令工作冒险作业,劳动安全事故是有关部门或职工发现事故隐患,经提出后,直接责任人员仍不采取措施改正,以至发生事故。)

解释一下本罪中的几个概念,所谓的徇私舞弊,在本罪中指捏造、隐瞒事实,仿造、隐匿证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等。所谓应当移交而不移交,是指明知他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但却不移交司法机关而故意使犯罪嫌疑人逃避刑事追究的行为。

立案标准

1、对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

2、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及3人次以上的;

3、司法机关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

4、以罚代刑,放纵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5、行政执法部门主管领导阻止移交的;

6、隐瞒、毁灭证据,仿造材料,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

7、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牟取本单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节严重的;

三、如何看待矿难事故与渎职犯罪

我们通常所说的矿难事故并不是一个法律名词,在法律上他是指重大责任事故或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矿难事故不仅造成人员的伤亡,而且造成了财产的巨大损失,社会危害性极大,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煤炭产业是白山市的支柱型产业,大大小小的煤矿有200多家,近几年来煤炭行业矿难事故频发,2005年白山市共发生死亡的事故53起,死亡67人,2006年发生死亡事故43起,死亡64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所以说社会危害性是巨大的。在这96起矿难事故中,我们查了其中13起渎职犯罪案件,只占13.5%,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并非每一起矿难事故都存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我们是煤炭安全监察机关,对所发生的每一起事故的原因是最清楚的,在我们地区,矿难事故一般都是责任事故,很少或根本没有自然事故或技术事故。既然是责任事故,我们就得分析出现这种责任事故的原因,归纳起来说,出现责任事故的原因都是违章操作,违章操作造成事故可以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犯罪,但这背后不一定都存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根据最高检和国家安监总局的规定,当事故发生时,检察机关同时介入调查,我们介入调查的是事故企业是否证照齐全,来源是否合法,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是否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到位。由于对煤炭企业进行行业管理的部门很多,如煤管局、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劳动 局等,这些部门对煤炭企业各有各的监督管理职责,如果是由于监督管理不到位而发生的矿难事故,那么,这些部门就存在渎职行为,我们就要侦查。但如果事故企业证照齐全,来源合法,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也到位,那就不存在渎职行为,也就不是我们检察机关所能监督的事了。所以说矿难事故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些行政执法机关人员的渎职行为,但不是绝对。2000年3月4日,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红利二井发生了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2002年年7月4日,富强煤矿(红利煤矿改名)在非法生产中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39人死亡。我们在对这两起矿难事故的侦查中,发现松树镇红利二井在取得证照过程中违法,富强煤矿在转让、办理证照过程中也存在违法,涉及到地矿局(国土局)、煤管局等部门。为此我们共立案侦查了9人,现已对其中8人作出了有罪判决。

矿难事故与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

渎职行为能否必然导致责任事故,这是一段时间以来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有的人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一般系违章作业,而渎职行为仅是间接原因,为此相关责任人不能构成渎职犯罪。从因果关系角度看,这一观点是按照一因一果的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渎职犯罪不是这样一种因果关系。有这样一个案例:某县一小煤矿,在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中,由于证照不齐和工作面无进风巷、回风巷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发现并被责令停产整顿,同时派出两名监管人员24小时现场监督,电力部门被通知给该矿拉闸停电,煤监部门被通知停止审批火工品,后由于有关现场监管人员脱岗、电力部门人员在矿主私接电路后为多收电费而不加制止、煤监人员继续审批火工品,导致该矿得以非法生产,10天后由于瓦斯超标、通风不畅和工人明电照明引起瓦斯爆炸,造成14人死亡。在这起事故中,虽然引发事故最贴近的原因系该矿电工明电照明、明刀闸、明接头所致,但这不是唯一原因。那些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特定义务人的渎职行为,矿主在停产整顿期间的非法生产行为,均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 因。其中缺少哪一个原因都不可能引在形式逻辑中的因果关系,主要有一因一果、多因一果、合因一果等几种形式。一因一果,是指只有某一特定原因,才能产生某一结果;多因一果,即不同的原因,均能产生同一结果;合因一果,则是指几种原因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某一结果。就上述案例而言,渎职行为、非法生产行为和违章作业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共同原因。三个原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就像一个链条一样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在司法实践中,事故型的渎职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合因一果关系。所以说,在煤矿行业这种多部门监管的环境下,任何一个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监管到位都不可能出现矿难事故。

四、如何预防渎职犯罪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共同参与,而且需要通过法律的、机制的、体制的教育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近几年我院先后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在分析这些职务犯罪案件根源时认识到:渎职侵权职务犯罪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预防职务犯罪单靠打击是不够的,必须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源。

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我们认为要克服一个认识,做到一个具有,五个坚持。克服一个认识是:不贪污不受贿就不能犯罪的模糊认识。在工作中超越职权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也能导致犯罪。一个具有: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避免在工作中由于不认真履行职责而犯罪。五个坚持:一要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物必自腐后生虫”,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首先来源于执法人员本身价值观念的质变。一个执法人员要想实施贪污、贿赂、14 徇私舞弊等犯罪,任何看似严密的监督机制和严惩措施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每个单位都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执法人员进行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执法人的自律意识。自律是最好的自我防腐剂,也是预防渎职犯罪的根本措施,每个执法人员要严于律已,清心寡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切不可轻小节,而忘乎所以,所谓小洞不堵,大洞受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个人犯罪都是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每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法中,都要正确使用自已手中的权力,不越权、不失职,树立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服务,做依法行政的楷模。二要坚持法规学习,要坚持所执行法律、法规及相邻法规的学习,熟悉本行业务,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增强行政执法能力。做到执法中不越权,不失职。三要坚持制度监督。教育不是万能的,每个单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管理特点和规律,要针对本单位或本行业的特点、分析容易滋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建立健全执法制度、规范程序、明确责任、减少漏洞,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健全监督机制,并抓好落实。四要坚持执法公开。执法标准、程序要公开化。每个单位执法权力都有自己的程序、特点和规律,外部力量很难介入,执法权力运作的封闭性使人民群众很难监督。无数事实证明:发生职务犯罪最重的原因就是对权力约束不力,行使权力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权力失去制约越大,发生职务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执法部门要将执法标准、程序向社会公开,便于群众监督、防止执法人员权力滥用及失职。五要坚持联系制度。要与有关部门建立联系制度,请司法部门给予授课,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法制观念,使工作人员知道该什么不该做什么,与有关部门及当事人建立联系制度,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才能增强执法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减少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动因,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形成自律机制,遏制和减少职务犯 15 罪的发生,才能促进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增强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进行。

第四篇:2008年电力行业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2008年电力系统法制教育讲课稿

学法懂法守法 自觉廉洁从业 珍爱美好家庭 远离职务犯罪

常德市检察院预防科

李宏

近几年来,电力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城市电网改造、电力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深刻变革,电力投资大量增加,企业管理运行更加规范,行业规模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整体提升,较好地满足于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当今社会,电力部门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近几年电力行业的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一些人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污、受贿,严重损害了电力行业的形象,造成了国家和企业利益的严重损失,而且,有的人就在大家身边,曾经是领导、同事,如今却深陷于职务犯罪的泥潭,成为了罪犯。大家或许会从震惊中深思:他们为什么会犯罪?他们这样的结果值得吗?今天,我有幸和大家一起探讨职务犯罪的原因和对策,充分表明了市电力系统的领导和同志们对反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体现了市电力系统在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和决心。下面,我就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手段、主客观原因谈谈看法,并提出一些预防对策,谨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的界定

1、职务是指管理国家、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公共事务的权力和责任。

“职”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就是职者所具有的权限、责任和任务。

2、职务犯罪就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员实施的与自身职务有关的犯罪行为。这种特定身份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3、根据我国《刑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4、我国《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具体规定: ①《刑法》第八章 贪污贿赂犯罪

②《刑法》第九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

③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侵权案件。

④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以上犯罪均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

电力行业的职务犯罪主要是由检察机关管辖的贪污贿赂类经济犯罪案件,但也包括由公安机关管辖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和国有企业 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案件。

二、对电力行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况的简要分析(一)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

1、从犯罪形式看,窝案串案比较突出

电力行业职务犯罪,往往牵涉面较广,常常查出一个就端出一窝,带出一串来,这显示,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在贪污案件中往往涉及多人相互勾结共同作案,这一点在各地查处的乡镇供电所的贪污截留电费、伪造单据套取工程款等案件中表现非常明显,而在电力系统物资采购等活动中,行贿人往往在销售电力设备材料等电力物资过程中,层层向握有采购权力的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行贿,导致行、受贿串案比较明显。

2、从犯罪类型看,贪污、贿赂犯罪所占比例大

贿赂案件表现为典型的权钱交易,集中体现了公共权力行使的不规范、不公开和不公正,而犯罪者往往是掌握大权的公司老总、部门领导,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职务犯罪,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影响也更为恶劣,而贪污案件犯罪行为人多为具有一定职务的单位负责人或直接经管单位帐目、钱款的财务人员,拥有财物的管理权和支配权,他们利用手中的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大肆进行贪污、犯罪活动。

3、从犯罪主体看,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的趋势

从所查处的案件来看,电力行业职务犯罪中,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作案比较突出,在其他一般工作人员中,也多为拥有一定职权的出纳、会计和收费员、保管员、电管员及等工作人员,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35岁至50岁之间,而且向年轻化发展,学历水平进一步提高,原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大,而现在是大专、本科学历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4、从犯罪后果来看,影响严重,危害巨大

由于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电力系统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往往直接给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如广东省广电集团番禺供电分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何崇基,与番禺区供电局局长黄彪互相勾结,利用负责审批、土建装修、发包承包、车辆购买、建筑材料购买等业务的职务便利,疯狂侵占国有资产,触犯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等多项罪名,涉案总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给单位带来了难以估算的损失。

(二)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的主要作案手段

1、高官利用基建工程、干部提拔收受贿赂

如:2004年10月27日,华中电力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林孔兴与其妻王萍因涉嫌受贿在湖北省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同堂受审。二人于2004年2月2日因涉嫌受贿被捕。该案由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交由随州市检察院审查起诉。9月28日,该案被移送起诉。林孔兴一案,系近几年强劲的审计风暴“卷”出的电力系统腐败窝案之一。据了解,当年国家审计署通过审计查出5起大要案,其中难度最大、最曲折的就是审计林孔兴一案。林案牵涉到“原国电”高层30多人,此 外还牵出12起案件,目前受到司法机关处理的人数已超过35人,其中还有副部级、正厅级干部。最高检察院将有关案件指定湖北省检察院办理。

林氏家庭非法牟利900余万元。主要是在“中天山庄”项目争取上一次受贿200万、装修购材料、设备上虚报,再给回扣等。

林孔兴在最后陈述时说:“我在1995年至2000年任职华中电管局局长、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期间,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弃了党的原则,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以及不正当的经济往来熟视无睹,错误地认为这些是小事,无碍大局。这是我犯罪的内在原因。其实,我们家并不缺钱,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很高的工资待遇,我自认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贪财之徒但我还是在经济上出了问题,犯了替人办事收人财物的受贿罪。”

“法治意识淡薄,对法律知之甚少”是林孔兴对自己犯罪原因的另一认识。“我平常很少学习法律知识,不学法,不懂法,以至于违法,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我违反了党纪,犯了法,应当受到党纪的处分和法律的惩罚。但请审判机关能对我给予从轻处理,减轻处罚。”

2005年,原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文学因收受贿赂人民币208万元,美元61万元,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当年59岁的王文学,1996年1月任陕西省农电局局长,1998年7月兼任陕西省农电局农网改造领导小组组长,2004年3月任陕 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正厅级)。

王文学受贿犯罪主要包括:①在办公楼基建中受贿32万美元。②在农网改造中受贿29万美元。③在干部提拔中收受贿赂人民币108万元。

2、利用对电力工程的各项管理权力进行贪污受贿。由于长期以来对电力工程的垄断经营、电力工程技术要求比较高及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供电安全与效益,电力部门对有关电力工程实行从立项、设计、预算、发包、材料采购、施工到验收结算的一条龙式管理。因此电力工程基本上是在电力行业系统内运作,外界介入很少。而且实践中,一些电力公司的计划建设部门承担了对电力工程从立项、预算、发包、材料采购到组织验收结算等一系列监督管理职能,这种管理模式工作效率可能比较高,但是其中隐藏的腐败风险也比较大。从查处的案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工程资金管理上随意性比较大,缺乏严格的监管制约机制,执行预算不严格以及存在以付工程款为名等手段挪用工程专项资金等情况;二是工程发展承包环节不严格进行招投标,内部指定施工单位比较普遍,这样既不利于节省工程建设资金,而且容易诱发职务犯罪;三是一些施工单位采取虚报工程承包费,虚增工程量,虚开票据贪污工程款;四是一些供电公司要求施工单位或者供电所以高于市场价格从本公司下属的物质或服务公司购买电力材料,有关部门负责人从中分得好处。五是在工程验收、结算环节收受贿赂。如原赣州市电力建筑安装公司经理虚列工程量、虚报工程材料、贪污工程款获刑。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原赣州市电力建筑安装公司经理李治平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没收财产二十万元。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李治平于1998年2月至2006年1月,在担任赣州市电力建筑安装公司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采取虚报工程量、虚报工程材料费,套取、截留工程款的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共计145.5万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治平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侵吞、骗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贪污罪。鉴于被告人犯罪后自首,认罪态度较好,且赃款全部追回,具有法定和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依法对其从轻处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3、利用改制进行职务犯罪。近几年来,电力系统经历了深刻的企业变革,如发营电分开、主辅业分离、城农网同价管理、三产改制等,电力系统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在电力企业改制变革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管理脱节、电力系统三产和多经企业的人员,资产和财务没有真正与电力部门相分离以及客观存在的关联交易和内部垄断等原因,使得电力系统的很多职务犯罪都与电力公司的三产企业及其下属单位有关。

如:(1)利用改制贪污公款

四川雅安电力公司原董事长贪污受贿被判无期

2007年9月,四川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雅安电力公司董 事长兼总经理刘德刚涉嫌贪污、受贿等犯罪一案,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等罪名数罪并罚处刘德刚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在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改制过程中,刘德刚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职务便利,违反会计制度规定,擅自决定不将控股的名山县、芦山县、宝兴县电力公司和雅安市大石板电厂的会计报表与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进行资产审计和评估,造成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漏报4800多万元。

改制后这部分资产流入改制后的企业中,刘德刚又以其在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13.66%的股份比例,实际控制并非法占有了少申报的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660多万元,并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1999年至2001年,刘德刚在担任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雅安地区水利电力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雅安电治厂厂长肖某等人现金19万多元,并为行贿人谋取利益,其行为构成受贿罪。

2004年至2006年,刘德刚与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解除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后,在担任雅安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分公司销售经理江某等人现金共17万元,其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2)利用改制私分国有资产 如:2005年4月20日,四川省梓潼县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王元春、易金旭私分国有资产及王元春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一案公开宣判,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和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王元春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5万元;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处被告人易金旭犯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1995年4月,王元春任国有企业北川县电力总公司(简称北电)总经理。后北川电力下属的苦竹坝发电厂铁合金分厂、沙坝电冶厂从北川电力分离,设立绵阳市禹发铁合金厂(简称铁合金厂)。被告人易金旭经王元春同意并与农行北川支行协商后,将北川电力在农行北川支行的1131万元贷款划到铁合金厂。

1996年10月,铁合金厂向北川县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同年11月北种县人民法院裁定宣告铁合金厂破产还债。农行北川支行对该1131万元本金及利息进行了债权申报,并被以一般债权列入了破产财产处理。

1997年10月北川电力改制时,易金旭经被告人王元春同意,以农行北川支行不认可划出的1131万元由铁合金厂承担为由,将分帐时划给铁合金厂的1131万元农行贷款又调回北电一并申报,并经改制,成立了股份制企业四川省夏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夏电),被告人王元春任董事长、总经理,易金旭任财务负责人。

1999年9月,夏电收购铁合金厂全部资产后,再次将铁合金厂 帐上1131万元农行贷款并入夏电帐上,导致1131万元贷款重复入帐,从而虚增负债。其后,被告人王元春安排被告人易金旭将虚增的负债1131万元转到帐外,并于2000年至2002年,以归还银行借、贷款的名义转移550万、511万,经被告人王元春、易金旭等人决定,将上述通过帐目转移的1061万元集体私分。

2002年,王元春多次从夏电公司财务人员陈华、王冬梅处索要夏电1999年至2002年的会计资料,并将部分资产留存,后予以销毁。2003年5月,王元春再次从陈华处取得夏电1999年至2002年的部分会计资料并予以销毁。

2003年9月初,王元春主动到绵阳市人民检察院,如实供述了其销毁夏电公司部分会计资料、凭证的事实。经查,被告人王元春销毁的会计资料涉及金额为1.7亿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王元春、易金旭作为国有企业北川县电力总公司及其改制后形成的股份制非国有企业四川夏禹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者,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1061万元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被告人王元春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销毁的会计资料涉及金额达1.7亿元,情节严重,侵害了国家会计管理秩序,其行为已构成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罪。

本案中,铁合金厂从北电分离、破产,北电改制为夏电及夏电收购铁合金厂,以及国有资产在夏电被转移和处理,是密切联系的一个 完整过程。被告人王元春作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易金旭作为直接参与私分和具体实施私分行为的其他责任人员,应当以自然人身份承担罪责;易金旭在羁押期间的行为起到了阻止他人税逃犯罪的作用,其行为性质是有益于社会的,应当认定为立功,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王元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其销毁夏电公司部分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事实,属自首,可从轻处罚。

4、利用农网改造工程收受贿赂。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由于一些制度不严密、不合理,甚至流于形式,导致一些电力公司负责人,特别是部分物质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对各种电力、设备材料组织招标和进行采购的权利,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为个人谋取私利,乃至进行单位受贿。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用对电力物质设备材料采购组织招标的权利,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江西省电力物质公司利用负责组织全省农网改造工程重要物质材料采购招投标工作的权力,采取强制要求中标的电缆生产企业向其下属单位江西省农电物质供应站每吨加价600—700元购买钢丝以及向某一家欲入围的电缆生产企业收取所谓管理费等手段共收取单位贿赂435万余元;二是在农网改造过程中,一些电力物质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物质统一配送和物质接收、交接等权力收受甚至索取贿赂。如: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和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官平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99年至2002年期间,川犍电力供应部副部长兼公司驻成都办事处主任刘丽英在负责该公司农网改造等项目的电力设备采购供应中,向官平提出平分供货单位给予的“回扣”,官平表示同意。之后,刘在向多个商家采购电力设备过程中,要求在实际购进价格基础上虚增合同价款,并要求厂商返还虚增的设备购进款,官平在不知刘虚增价款套取公司资金的情况下,签字同意上述购买设备款报销入帐。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刘先后4次将套取公款中的128万元为官平在成都购买商住房(面积282平方米)以及附属车位、花园。1998年3月,官平出任一水电站二期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后,刘丽英之兄以一工程局名义参与竞标并要刘帮忙,刘又请托官平给予帮助,后工程局顺利中标。1999年至2001年3月期间,官多次通过刘收受其兄送给的现金共计137万元。

5、利用电力设备材料的采购进行贪污受贿犯罪。电力系统设备材料的采购涉及到巨大的经费开支,也是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

如:郑州电业局物资公司经理李明学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2004年12月7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经理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妻张海英因转移赃款赃物,被判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当年37岁的李明学199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工作,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任物资公司副经理,主持工作,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任经理。李明学利用采购电力物资的机会,疯狂贪污受贿,法院审理 查明:李明学利用单位小金库贪污作案11次,贪污公款199.7万元,利用职权收受贿赂28次,收受贿赂81.9万元,巨额财产人民币586万元,美金2万元,欧元7600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一个科级干部何以能在短短的3年间敛财千万元?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在公布此案基本案情和侦破经过的同时,分析了李明学犯罪的成因及案件带来的深刻警示。检察机关认为,贪婪成性的李明学职务虽不高,但手中大权在握,加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监督严重失控,导致其在贪污腐败的道路上走向疯狂。

办案人员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李明学之所以铸成大错跌入深渊,除了他自己本性贪婪的主观因素外,企业内部财务混乱、监督和管理失控是重要外因。

李明学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兄弟姊妹多,他从小生活困难,深感金钱的重要性。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他发奋学习,198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物资管理专业。上大学的4年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李明学靠倒卖人参维持学业。1991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当上了一名业务员。他贪婪的本性逐渐暴露,第一年就开始收受厂家的贿赂,后随着地位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对送上门的钱,无论多少,他都来者不拒,甚至发展到主动向厂家索要。特别是2002年1月以后,在担任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常务副经理、经理期间,李明学敛财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据调查,两年间李明学一家共存款700多万 元,可谓“日进万金”。

李明学所在的物资公司,是电力系统一个权力比较集中的下属机构,负责全市电业系统所有电力、电气物资设备的采购,每年经手资金上亿元。但是,推荐和采购哪个厂家的设备,什么时间付款,都由经理李明学一人说了算。他虽然只是一名科级干部,但手中大权在握,远非一般科级干部所能比。据李明学交代,每次开招标会,他都一个人住在宾馆,供货厂家的负责人和业务员在门外排着长队给他送礼,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一般都放在事先装好的信封内。由于送钱的人多,行贿人员进屋后来不及细说,把信封放下就走,有的人实在等不及,就从门缝里将信封塞进屋内。其权力之大,由此可窥一斑。

李明学不仅个人大肆受贿,连郑州市电业局物资公司对外也有一条规矩:凡中标供货厂家,在结帐时必须支付物资公司1%—5%的回扣,名曰“技术咨询费”。这些数额可观的回扣,最终源源不断地流入公司的“小金库”。由于财务管理混乱,李明学可以不打任何收据,从“小金库”中随意支取现金,保管员也不问资金用途。每到月底,李明学就与会计核对帐目,再将帐目销毁,过往资金除李明学和会计以外无人知道。“小金库”实际上是李明学个人的“钱箱”,他贪污的199.7万元,都是从“小金库”拿走的。

李明学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敛财上千万元,还与其缺乏外部监督有很大关系。监督李明学的部门不止一个,郑州市电业局设有纪委,李明学上有主管局长,物资公司与其他处室有相互制约的机制,同时 在每次物资采购时也都成立有招议标领导小组,监督他的部门和领导虽然不少,但多数是徒有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他们对李明学的犯罪行为没有丝毫察觉,直至案发。

6、利用电费管理中的漏洞进行贪污、挪用。电费收入是电力部门的主营收入,电力部门中发生的贪污、挪用和私分国有资产等很多都与电费收入有关。虽然各级电力部门都非常重视对电费收入的管理,但是由于电费的收取涉及城镇乡村的千家万户,涉及各行各业,管理面非常广,难度比较大,暴露的问题也很多。从发案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一些电力部门尤其是乡镇供电所利用上级公司对其用电客户信息资料掌握不全(如隐瞒不报有关用户信息资料或故意将民商用户混淆)和对供电所电费收入财务监管力度不够及一些用户不需开发票等机会,采取收入电费不入帐进行贪污,或者私自截留电费设立小金库进行私分或挪用;二是电力部门一些涉及电费管理的抄表员、稽查员与一些用电大户相勾结,采用倒拨电表度数的方法,将本应上缴的电费截留私分。如南昌供电公司市中分公司职工王某,利用自己从事反窃电工作的职务之便,勾结有关用电大户倒拨电表,造成电力部门电费损失66余万元,王从中分得赃款12.63万元;三是抄录核计人员利用职权为不法分子偷电提供便利,从而收受贿赂。如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黄埔配电营业部抄表员夏某、郑某在抄录电表度数的过程中,告诉用电客户偷电方法,并多次共同收受该客户贿赂人民币100多万元。四是经理财务人员合伙贪污挪用 电费。如:2005年陕西汉中东塔电力公司经理范茂全与财务科长刘超兰合伙贪污电费100万元,各分得50万元,分别被判刑12年、11年。石门三江口水电力公司原经理刘某伙同财务人员四人共同贪污电费20万元被判刑。五是贪污利息。如:湘潭电力公司电费抄收人员张某、蒋某利用职务便利勾结银行人员将其收取及保管的承兑汇票“短票长签”,贪污利息差额款几十万元。

(三)电力行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职务犯罪的次要因素。

①内部管理漏洞多,监督机制不健全,给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空间。

②财务管理不健全,是导致电力行业贪污、挪用和私分国有资产犯罪产生的条件。

③行业的垄断地位和权力的相对集中,给诱发职务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④打击、查处力度不够,法律威慑力不足,也是电力行业职务犯罪频发的重要原因。

2、主观原因——是职务犯罪的决定性因素 ①法制观念淡薄

一是知不可为,偏要以身试法;二是对法律惩治职务犯罪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

②价值观念错误 一定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一定的行为选择。因此,行为人即犯罪主体价值观念的选择错误,是产生职务犯罪的主观认识因素。即我们所说的犯罪动机或腐败念头。主要包括:

一是个人与社会的错位。在心理上表现为个人至上,以个人为本位,社会为次位,强调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置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于不顾。

二是索取与奉献的失衡。索取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向外界谋取必要的条件的行为。在人类社会中,个人在自我索取中,必须顾及到他人的索取,在向社会索取时,必须同时为社会作贡献。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三是本能对人格的凌驾。人自出生就有生存的本能,由这种本能便产生了诸如性欲、食欲、获得欲、占有欲、攻击欲等等。人格是指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前者是原始的人性,后者是理性的人性。正所谓“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理性是人对本能的一种思考力和制约力,缺乏理性的人,首先是无知者,即缺乏起码的伦理道德。这样的人一旦拥有权力,往往容易凭借权力而放纵自己的本能。当然,理性中虽然包含思考和分析的要求,但理性却无法保证每个人的思考都会正确,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世界和多元的价值选择,行为主体可能由于分析权衡的价值错误,而作出善恶颠倒的选择。如钱与法、情与法、色与法等等。

③心理防卫的失当。职务犯罪动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认识上的 错误而导致的价值错位方面的原因,也与心理防卫失当有关。心理防卫机制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往往典型性的采取习惯性的潜在意识方式,以消除或保持其自身的内心疑虑、焦虑、罪恶感以及失去的信心、自尊心等。即不少人明知自己选择的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内心却理直气壮,就在于其内心有心理防卫为其壮胆,而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性格是每个人在应对社会现象时表现出一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具有消极性格特征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实施职务犯罪时,容易出现心理防卫失当,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合理心理。这往往是一些职务犯罪分子在犯罪时,故意编造各种理由来欺骗自己,歪曲事实,表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以寻求或实现自身心态平衡的一种普遍性心理。这种心理对犯罪动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如“劳苦补偿”心理,认为收入过低,把各种非法收入看作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人之常情”心理,收一点情有可原,人情难却。如春节往往是受贿犯罪的高发时段。“为公无过”心理,认为谋取小集团或部门、单位的利益问题不大,等等。

二是“攀比心理”。这种人走上职务犯罪道路,多是基于心因性动机。他们平时性情暴烈,易于冲动,心胸狭窄,爱慕虚荣。一旦在物质生活上有不如他人,特别是有不如朋友、同事、对手等人之处,便会产生嫉妒、仇恨甚至报复的负面情绪。

三是侥幸心理。侥幸是指偶然的因素而使人的社会行为得到成 功。侥幸心理是行为人明知不一定能达到某一目标,或者明知实效某一行为会得到惩罚,而试图蒙混过关的一种心理体验。

四是安全心理。当相当多的社会成员违反某一条社会规范时,统治者或管理者往往感到处罚无法下手,即法不责众。职务犯罪分子往往认为这是一种“安全保证”,导致自己心理防卫失当。如从众心理,放弃独立性,保持与大多数人一致;乘众心理,一种带有功利性的心理状态,即先把水搞混,自己从中“混水摸鱼”;聚众心理,避免单枪匹马,力量不够而遭致追查,采取所谓集体决策以求安全,这往往是一些职务犯罪分子精心策划的一种犯罪谋略,如当前一些部门、单位出现的单位行贿、受贿犯罪等。在我们查处的所谓职务犯罪的“窝案”中,其中处于帮助或者辅助等次要作用的从犯,一般都抱着“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往往对犯罪的后果心存侥幸,受到刑罚的处罚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五是敏感心理。从大量的职务犯罪案例来看,职务犯罪以身处临近退休的年龄和中青年阶段为敏感的易发年龄段,故有“59岁现象”和“39岁现象”之称。“59岁现象”是指那些濒临退休年龄阶段的国家工作人员,害怕在不久的将来失去权力后,无法再享受权力所能带来的各种利益,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和“不捞白不捞”等错误心态进行自我暗示,大肆实施职务犯罪的一种社会现象。而“39岁现象”则是那些正当壮年的国家工作人员,身居重要的工作岗位,有职有权,既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又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际 关系网络,具有较大的晋升愿望和法潜力。他们为了得到提拔重用、受到上级青睐、获得更多荣誉、享有更多机会、实现个人价值,不惜重金行贿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同时,他们为了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行贿、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转而又向下伸手,大搞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一旦他们的要求没有达到、目的没有实现,他们就立时会产生“怀才不遇”的失落感,认为政治前途无望,不如在经济上寻求点补偿。

三、电力行业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预防职务犯罪是指综合采取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不断消除和抑制引发职务犯罪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以遏制、减少乃至最后消除职务犯罪的预防活动。预防职务犯罪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预防与打击相对应,广义的预防除包括狭义的预防外,还要包括打击,是指一切预防职务犯罪的活动。预防职务犯罪应坚持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育,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建立“不愿犯罪”的自律线。

1、加强家庭责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多算一算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

2、加强法制教育和权力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宣示、警示教育;做到争先创优、警 钟长鸣。

努力建设一支价值取向正确,业务技能精通,精神风貌良好,纪律道德严明,品位格调高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队伍。

(二)创新体制,健全管理,建立制约有效的制度防线,筑起“不便犯罪”的“防火墙”。

1、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物资的管理;

2、警善内部审计和督查制度,不定期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和对领导干部进行任中和离任审计;

3、实行轮岗制度,对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人员,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岗。

(三)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架起“不能犯罪”的“制衡网”。

1、建立权力的运行机制。应建立起上下级之间的制约机制,推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制度。

2、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市场规则,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完善工程招标、物资采购、人员提拔等环节的工作程序,防止暗箱操作。

3、拓宽监督渠道。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对重点工程项目和大宗物资采购进行公开监督。

(四)继续保持查处职务犯罪的高压太势,高悬“不敢犯罪”的“除妖剑”。

1、对一般违纪违规,纪检监督部门应认真查处,本着教育、挽救的原则,防止其滑入犯罪的深渊。

2、对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警示教育其他人,挽救更多的人。

3、检察机关与电力部门密切配合,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与惩罚相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腐败实践充分证明,打击只是治标之策,预防才是治本方略,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最后,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是我从报纸上看到的故事,一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事: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快下课时,教授对学生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名女生走上台。

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20个人的名字。”女生照做了,她写下一连串邻居、朋友和亲人的名字。

“请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教授说。女生划掉了一个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女生接着划掉了一个同事。教授再说:“请再划掉一个。”女生又划掉一个……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看着教授,感觉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教授平静地说:“请再划掉一个”。女生迟疑着,艰难地做着选择……她举起粉笔,划掉了父母的名字。

“请再划掉一个。”教授的声音再度传来。女生惊呆了,她颤抖地举起粉笔,缓慢地划掉了儿子的名字。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

教授待她稍微平静后问道:“和你最亲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和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去找的,为什么他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那位女同学。女生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独立,肯定也会离我而去。能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其实这是一节心理课,主题是:谁是我最重要的人?

这个课程有些残酷,不过实在应该让那些游走在公权与私欲边缘的人好好思量一番。举手投足,总有几个最重要的人令我们割舍不下,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牵扯着我们痛感最深的神经。

有人在满足心理快感时,或许不会想到那几个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更不会想到自己的错误将会怎样惩罚他们。原本要让他们感觉幸福与快乐,不想却因为贪婪与疯狂让事态走向了相反方向。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金钱成为人们心灵的主宰时,悲剧也就上演了,有些人非但没有获得理想的美满生活,反倒因为自己的贪婪带給他们最爱的人以最深的伤害。在亲人的泪光里,有多少悔恨与痛 苦自己无法承担。一部车、一座房子都是有具体价值的,而亲人的痛苦、悲伤、牵挂、愤恨、压抑、无奈等感觉与情绪却无法用金钱衡量,自己的生命、自由、幸福、从容、平安更是花钱买不到的。许多贪官在被查处后常常给自己算经济帐、政治帐,其实还有一笔大帐被他们忽略了,就是亲人所承受的打击与痛苦,因为亲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同志们,让我们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廉洁从业,珍爱美好家庭,远离职务犯罪。

谢谢大家!

二○○八年四月

第五篇:预防乡镇村干部职务犯罪讲课稿

预防乡镇村社干部职务犯罪专题讲座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受区、院领导指派,在这里和大家一同谈谈乡镇干部职务犯罪预防的问题,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今天我们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1、非法开采砂石涉及的职务犯罪问题;

2、非法用地、占地中涉及的职务犯罪问题;

2、乡镇村社干部职务犯罪涉及的主要罪名。

一、非法开采砂石问题

(一)目前新都区非法砂石开采的表现及引发的问题

1、未经审批非法采砂严重。在新都境内,砂石开采必须经过河道上级主管部门即都江堰河道管理处审批,但据调查得知,从2006年开始,都管处没有审批同意一起砂石开采申请,但非法开采却更为严重,采砂业主纷纷采取“夜间作业,白天撤退”方式,使得目前这些河道河床平均下降2米,砂石开采率已经接近100%。

2、从土地非法采砂,致使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为河道几乎无砂可采,许多开采业主开始悄然侵蚀耕地,通过非法挖掘耕地获取砂石,在新都区泰兴镇张家庵、土桥村、斑竹园镇永丰村等地的部分耕地上已经出现大量砂石堆积,致使农田荒废,成都市供电局2006年在泰兴镇张家庵、土桥村、普河村建成的3座铁塔,也由于耕地上大量挖砂石,导致基座发生松动最终倒塌,花费1万4千余元将砂石回填才得以修复。

3、无序采砂,致使水源匮乏和枯竭,造成村民日常生活用水困难,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村民普遍反映,由于采砂船超深采砂,开采区域附近村民为取水平均打井深度要加深6米左右。如2005年对此,水文专家表示,过度采砂不仅造成河床变低,而且影响河道下形成暗流,造成毁灭性损害。

4、非法采砂往往伴随商业贿赂、钱权交易等职务犯罪行为。如原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饶某,在担任某基层管理站站长期间,先后5次收受龙桥镇、三河镇个体砂石老板所送现金5000元后,形成非法利益共同体,便对砂石老板故意延长开采时间的行为采取放任态度。那里打击非法采砂活动不利,那里就必然存在非法采砂背后的“利益链”问题。这必然会涉及相关的乡镇村社干部。典型的如2005年鄱阳湖采砂领导小组受贿窝串案:

鄱阳湖中千百年来沉淀的黄砂在部分人眼中,就是成捆成捆的钞票,甚至被人戏称为“水中海洛因”。而鄱阳湖中的黄砂以永修县吴城镇的位居榜首。

2005年4月,永修县政府为规范鄱阳湖吴城镇河域采砂权,对外公告将收回采砂权,并进行公开拍卖。可就在4月5日,几百名群众强行闯入昌九高速公路,拦截过往车辆,堵塞交通。在防暴警的协助下,混乱的局面才得到控制,当场抓获了聚众闹事的松丰、松门、吉山等村的肇事者多人。经询问,永修县政府才了解到,这起事件是因当地老百姓受几名村官煽动,要求政府放弃拍卖行为,继续让老百姓自发开采而引发的。事件发生后,永修县检察院办案民警分析认为,每一种经济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或多或少的职务犯罪,巨额利润是导致这场采砂权争夺战的重要诱因,这之中是否存在着某些公职人员的犯罪?对此,县检察院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秘密调查。

办案人员对可能涉嫌犯罪的人员进行逐个分析,最终决定将吴城镇松丰村委会会计甘某某作为案件的突破口。办案人员将甘某某秘密传唤至检察院。通过法律政策教育,甘某某交代了他个人收受采砂老板7.5万余元以及村委会其他干部收受采砂老板钱物的有关情况,他还向检察机关提供了个体老板通过村里干部向吴城镇主要领导和永修县主管采砂的政府部门领导行贿100余万元的重要线索。最终,永修县检察机关共挖出贿赂窝案11件13人,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6人,10万元以上大案6件8人,涉案金额达800余万元。案件涉及永修县河道采砂领导小组办公室多位成员及领导都涉嫌收受贿赂。

彭某某,原吴城镇党委副书记,慑于法律威严,第一个主动向检察机关投案,彻底交代了自己多次收受多个采砂老板的贿赂共计3万余元的犯罪事实。

范某某,原吴城镇党委书记兼永修县鄱阳湖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交代了多次收受贿赂2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袁某,原永修县水务局副县长局长兼县河道采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交待了自己受贿10余万元犯罪事实。吴某某,原系永修县公安局吴城水上分局局长兼永修县河道采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交代了分3次收受采砂老板15.5万元贿赂的犯罪事实。

二、非法用地、占地问题

表现形式:

1、村镇以租代征,牟取利益。如2008年3月11日,我院公诉的首起非法占用农用地、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被告人黄衍其被新都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被告人黄衍其身为新都区龙桥镇普文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着组织社区居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私营、合伙、个体等形式的经济,对本社区各种经济组织或者经济实体进行管理,依法管理原属三多村、普文村土地和其他财产等,2005年9月30日至2006年12月17日,被告人黄衍其以招商引资,繁荣经济为名,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改变耕地用途,将农用地出租给他人建厂办企业,并擅自以普文社区的名义先后与任直艳泡菜厂等27家单位和个人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将普文社区的基本农田80余亩,出租给27家单位和个人建厂办企业。经成都市新都区国土资源局勘验:该区域被27家单位和个人占用地总面积达80余亩,占地四周均用红砖围占,建筑物占地及道路硬化面积44.1余亩,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36.7余亩、混凝土硬化面积7.4余亩,浇注混凝土平均硬化厚度29厘米,土地灌溉、排水设施已完全损坏,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无法恢复耕地种植条件。并且被告人黄衍其在土地出租过程中,先后收取承租土地方钱财19500元人民币。2008年3月11日,法院对被告人黄衍其进行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5000元,其违法所得的款19500元予以追缴。

2、非法转让土地。如引起中央高度重视的浙江乐清市各镇非法转让土地问题。黄华镇沪屿后村村委会未经国家土地部门批准,擅自将该村集体土地13.75亩以每亩两万元人民币的价格,非法转让给乐清市申通电器厂,得赃款27.5万元。被非法转让的土地经乐清市国土资源局认定为基本农田。案发后,张良巧、吴碎华投案自首。法院以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罪判处黄华镇沪屿后村村民委员会罚金30000元,没收非法所得27.5万元;分别判处该村村委会主任张良巧、村支书吴碎华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分别判处15000元罚金。

柳市镇薛宅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中,薛宅村村民委员会未经土地主管部门批准,将村土地37.94亩(其中基本农田为34.06亩)分别转让给个人和部分企业。3年时间,卖地17起,收取转让费287万余元。

龙泽村毗邻104国道,村庄人口多,经济来源单一,在乐清,属于比较落后的地方。利用村庄位于交通主干道两边,地理位臵优越的条件,打起了土地的主意。龙泽村村两委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与14家企业签订协议,非法出让了244亩村集体土地,得到的土地出让金总计1300多万元。有关部门对龙泽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后发现,买卖土地得到的1300万元,除了用于修建村里道路以及照明建设外,已经全部被村民平分。尽管至案发时,龙泽村被卖土地还保持着耕地的样子,没有被破坏,但乐清市检察院仍然认为,龙泽村的做法已经触犯刑法,以涉嫌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如2006年查处的原国土局局长文某某,非法批地30多亩,造成企业损失700多万。

三、乡镇村社干部职务犯罪的现状及涉及的主要罪名

现状:

1、被举报率居高不下。根据江苏某县检察院统计数字表明,自98年以来,该院控申部门所受理的反映镇村二级干部经济问题的举报共150件,其中反映村干部的举报共108件,占举报总数的72%。

2、农村“三大员”以身试法。从所查处案件的犯罪人员来看,犯罪嫌疑人都是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会计,这农村“三大员”。他们往往利用自身的职务便利,要么相互勾结,共同作案;要么各自为战,中饱私囊;要么拉拢腐蚀国有企业、乡镇干部,共同腐败。犯罪主体以村支部书记犯罪为多,村委会成员犯罪相对较少。在所查办的10件案件中,有10人系在任村支部书记,只有1人为村委会成员,而且年龄都在40-50岁间,平均为45.7岁。

3、土地赔偿款、征用款成为侵害对象,涉案金额逐渐上升。农村职务犯罪对象集中在两大款项:一是土地塌方地赔偿款。如:查处的某镇部分农村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对象集中在附近几大煤矿拨付的塌方地补偿款。二是对土地征用款中饱私囊。其中贪污犯罪占多数,占60%,受贿次之,占40%,挪用公款案件最少,占20%。基中贪污犯罪的形式和手段多样化.从形式上看有侵吞、截留、骗取等,从手段上看有白条子入账、收入不入账、重复支出、以及擅自毁、改记帐原始凭证等。如某村村支书徐某,在该村土地征用过程中,收取了相关补尝费用2万余元不入帐据为已有;某村支部书记赵某,利用职权重复报支发票将公款3.6万余元予以侵吞等。而受贿犯罪则大多是利用搞开发、发包工程、企业改制、审批结算等权力受贿索贿。如某村支书许某在该村村属企业改制过程中,收受有关人员贿赂4.5万元。

4、案值呈现逐年增大趋势。调查表明,2000年以前所查处的村干部职务犯罪数额平均为3.5万余元/件,2000年以后平均为21万余元/件。如2000年8月立案查处的某村支书夏某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款60万元,案值巨大,影响极坏。

5、犯罪次数多。10件案件人均犯罪次数为3.3 次,其中某村支书项某在该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先后7次实施犯罪,共计收受他人贿赂10万元,侵吞公款1.9万余元。

6、大案窝案,常常引发集体上访。从被查处的案件来看,大案窝案特点非常突出,农村“三大员”往往一起被查处,且案件的性质一致,有的连同国有企业、乡镇干部一起被查处。由于农村干部犯罪侵农、害农,成为引发部分农村村民集体上访的导火索,有的地方甚至干扰了正常的“村两委”换届工作,给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压力。

7、胆大妄为,手段简单。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手段大都相同,手法简单,大胆妄为。一是隐瞒收入暗中私分,农村干部将本应属于农民的各类款项以发补助奖金的名义,暗中密谋进行分发给自己,如查处的某镇某管区三个村支书和管区书记集体私分公款10万元案。二是直接侵吞,将有关部门拨付的专项款物直接截留装入个人腰包,如今年查处的某村“三大员”私分公款31万元等。三是直接挪用公款,对国有企业、有关单位支付给农村的土地征用补偿费等大笔资金,直接挪做自己或者自己的亲属经商盈利。

8、利用手中权力,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牟取暴利的案件上升。新都连续5年都接到大量反映土地问题的控告、检举。涉及的主要罪名:

1、贪污罪(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第394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注: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

特别强调:①包括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国有财产人员,如聘用人员。②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处罚:①无数额起点; ②10万元以上,特别严重可判死刑;③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内外勾结贪污的,以贪污罪论。

2、受贿罪(刑法第385条、386、388)概念(索贿、受贿并为他人谋利)强调:①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罪论

②两高最新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7.7.8)界定了新型受贿手段:交易形式受贿、入干股、委托理财投资、赌博形式、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等。

典型案例: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曾锦春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今年4月23日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

3、挪用公款罪(第384条)概念及表现(见材料)

4、环境监管失职罪(第408条)

概念: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非典、手足口疫

5、滥用职权罪(第397条)概念及立案标准(详见材料)

6、玩忽职守罪(第397条)概念及立案标准(详见材料)

7、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第402条)如工商所、派出所等具有行政执法的部门。

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第406条)

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②直接不满30万,间接150万元以上;③其他。

四、预防乡镇村社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

1、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加强村干部的任用和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村干部行使着同国家干部同样的权利,而且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是任何一层国家干部无法比拟的。据调查,我市共有行政村335个,村级干部数1000余人,只有用好、管好、教育好村干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才会有保障。

2、深化村务公开,加强财务管理。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规定,规范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通过推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彻底杜绝白条子、假票子、堆账等现象,实行收支两条线。要从全面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基层民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确保村组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村组财务镇级代理,以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3、积极改革,探索有效监督途径。一是可以试行村会计异村任职,将各村的村会计在上岗前进行统一培训后,乡镇范围内异村任职,让村会计监督好各村的“钱袋子”,制约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权力。二是试行乡镇统一对各村财务进行监管的办法,将村级财务工作集中到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各类收入和开支分别建立村级帐户,重大开支由乡镇纪检监察介入监督。三是尝试建立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其成员由村民代表直选产生,独立行使监督村务的权力。四是建立村主任负责,村支书领导监督的权力运作机制。

4、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真正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5、加强协调配合,严查农村职务犯罪案件。充分发挥各乡镇纪检、监察、审计、会计、农经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用足用好基层监督力量,加大对基层纪律监察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查处农村干部违规违纪违法的能力;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检察机关处理,以查办案件的实际行动震慑农村职务犯罪分子。

下载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工商银行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2010

    工商银行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2010年5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潍坊市人民检察院、中国工商银行潍坊分行关于联合举办法制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借这次机会同大家探讨......

    2014年公务员全员培训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市公务员全员培训预防职务犯罪课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来自**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今天很荣幸的来到党校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知识。今天我......

    财政局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渎职犯罪有关问题之探讨

    渎职犯罪有关问题之探讨 (管城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邵经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法律方面的问题。 我从事检察工作已有26年,其中大部分......

    银行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2016(共5则范文)

    ——2016年银行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增进法律素养 预防职务犯罪 第一讲 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检察机关的主要职权 ·检察机关的管辖权 ·检察机关体......

    茌平县院在行政执法监督会上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依法行使权力 远离渎职犯罪 -------在开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专项监督活动动员会上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根据领导安排,我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讲课稿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讲课稿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讲课的主题是有关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如何预防自我犯罪,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讲课稿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讲课稿 法制副校长 佘明 同学们:大家好! 讲课之前,我要向大家先介绍以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讲课稿

    青少年安全常识预防违法犯罪 什么是安全?简单说就是没危险, 怎样才安全?学习、生活应注意什么? 1、时时有安全意识,从小树立安全第一潜意识 2、注意“走、水、火、电、食、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