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作文阅卷的警示(高三必修)
高考作文阅卷的警示(高三必修)
高考作文当中,卷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卷面清晰整洁,才能使阅卷老师认为这是考生是对高考的尊重,从而让他顿生好感,吸引他看下去。对书写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写大字。只有字足够大,才能笔划清晰,笔划不拈连。二是要少写连笔字,字体要方正。字不一定要多优美,但一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三是字数要够。一般情况下,少于四百字,在二十分以下。这对于那些本来作文水平很高,只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时间分配而没有写完的同学来说,将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四不能出现错别字。书写关通过后是语言关。一篇好的作文读来应该是流畅的,不应有不通顺、拗口的地方,更不能出现病句。例如有的考生不是写“宝石也有瑕疵”,而是写“宝石也有缺点”,说明考生没有认真辨析过语言,有些考生由于读书少,用了不少方言土语,多显粗俗,更有甚者,有的用上了外文,并非为了表现人物性格,不乏卖弄炫耀的成分,令人生厌。有些文章在写作前就应该想好是怎样的风格,是要以情动人,还是以理服人,还是以文炫人,谋定而后动,做到心中有数。不可盲目。另外从表达方法来看,记叙的语言就要简洁清楚,抒情就要真实感人,描写一定讲究细节。
论据材料或事例是做菜的主料,要选择自已头脑中最上等的原料来突出主题。原料要求第一.要典型,哪一个事例或名言更能说明主题,就选择它。第二要点明材料与主题的联系。有的考生在论述“透过现象看本质”时写道:“娇艳的牡丹,如果只盛开一支,是不能代表春天的盎然的;威武的舰船,如果单独在海上漂泊,是不能代表大海的广阔的;一棵坚定挺拔的孤松,是不能呈现森林的浩瀚的。”除了个别用词不当外,最重要的是本段所写的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现象与本质的问题。所以虽然语言优美,句法整齐,也属文不对意,被定为走题。第三数量力求充足,尤其是议论性的散文至少需要三个。第四力求高雅不俗。有的考生竞然写“我们带病坚持上学就是成功”;有的考生写自已在学校追求女生,后发现非其所想,而得出“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主题,很让阅卷老师鄙其浅薄。故得分不高成了必然。第五,记叙语言要少,不能拖泥带水。也有个别考生使用材料感情色彩错误。以屈原为例则写其不通世务,从而落魄江边,写陶渊明虽一介清流,高洁自许,却破衣少食,穷困潦倒,都违背了对历史人物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公正评价,表现了考生水平的低劣。
体裁方面,少写记叙文,多写议论性散文。也可适当以书信、日记、演讲稿、相声等形式,但一定要熟悉此种形式的格式,不然,画虎不成反类犬,授人以柄,反而不美。
再说主题。首先要有主题句。阅卷任务时间紧,如果没有醒目的主题句,就耽误了阅卷老师的阅卷速度。也有可能让老师误会无主题或主题不清,导致作文分数降低。此外,主题句应有唯一性。有的考生对话题材料有多方面的思考,并得出了多个结论,但在具体的论述的过程中,却由于没有加以选择集中,在论述的过程中出现了混乱。例:有考生写到:“面对虚假广告,有的人在他的花言巧语下迷失了方向,没有看清事物本质而受骗;有的人头脑清醒,认识事物全面,就避免了受骗。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到底是要
看清本质呢,还是要全面看事物呢,还是要有多种认识呢?所以导致下文论述不清。
最后重点说一下审题。首先要全面理解话题材料,不能割裂材料。从整体上看,本诗上段写星星美丽可爱,下段写星星并不美好。表现的是远望和近观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以及距离与美的关系问题,启迪人们要辨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要全面深入地看问题。有些考生只看了一半材料就开始动手作文。有的高歌“要有理想,人无理想不能成才。”有的考生大呼要“追求,才能成功”,早已离题万里。其次,深入问题看本质,但不能钻角尖。本材料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可有些考生却认为不应分对和错,第三、分清材料与文意。话题材料毕竟只是材料,必须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是关于认识方法的问题还是关于实践的问题,是自然事物的表象问题还是社会人生的本质问题,是社会某一类人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第四、分清修辞方法与主题。在这个话题材料里,“宝石”和“地球”只是作为一个陪衬本体“星星”的喻体来出现,本身并不具有表现诗文主题的作用。有些考生就开始以为写“宝石”的珍奇和保护地球环境。第五、不能脱离材料,无中生有,主观臆断。本文以“星星”为材料,表达的是事物给人的两面性或复杂性。有的考生却用“星星”为线索,表达对关怀自己亲人的怀念,这就严重偏离了材料。还有的考生分不清材料的主次。把“登上月球”这种行为当作写作重点。从而离开认识问题这个范围,对“坚持”“追求”“成就”“成功”“恒心”“拼搏”“艰辛”大书特书。还有的把“同地球一样的”这句话当作主要内容,离开材料,大写“得不到的就最好的”“要平凡”“多理解”“珍恒拥有”等。这些都被评为第四等,与高分无缘了。
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多积累各种语言和材料,多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学欣赏和写作的档次。
本文转自:
第二篇:高考作文阅卷
高考作文阅卷,我挨了“批”
组长们一面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打分,一面却一再强调今年的平均分要控制在42分左右
临时接到通知,高考阅卷还差人,便和师弟去报名。我和师弟是多年的好友,平时都喜欢舞文弄墨,且惺惺相惜。他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做了六年的高中语文老师,而我原来是学医的,后来我们却都考上了华师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而且跟随我们都很钦佩的同一个导师。
在报名之前,我们的院长让我最好不要去,她说我这人虽然有才气,却怕我受不了纪律的约束(现在想来,她所担心的可能不是这个,而是担心我的标准和别人不一样。)她要我考虑清楚。由于最近我在山东的《都市女报》开了一个专栏,每周要为她们提供一篇文章,怕没有时间写文章,当时我答应了我们院长不去报名。但师弟拉我陪他去报名,因为他不知道报名的地点在哪里,我当然义不容辞。
到达报名点后,我又碰到了很多来报名的师弟师妹们,一时心痒难忍。一来我需要钱,二来我并不是不守纪律的人,我之所以答应不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怕自己把握不了标准。但我想,既然师弟师妹们都能把握,我为什么不能呢?在他们的怂恿下,我报了个名。本来我和师弟都分到作文组的,但师弟比我有经验,他对管这事的老师说作文他改不了,要求调到基础组,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的不一样,怕出什么乱子。我本来也想到基础组去,但是基础组的人已经满了,只有留在作文组。
我对作文确实有自己的标准,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句子得写通;其次,就是真诚,我不喜欢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内容却十分空洞的文章。早在数年前,谈到我国当代青年的文化状况时,我曾经说过:“我们的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而对外国文化的精华也知之甚少,他们所有的所谓‘流行文化’就像裁缝师傅做衣服剩下的碎布,花花绿绿地,似乎很好看,然而充其量却只能拿来做拖把罢了。”
今年湖北的作文题目,确实出得有点难,《长江日报》的著名评论员刘洪波先生为此写了一篇《高考作文要把人逼成哲学家?》的评论,可谓切中要害(事实上,很多学生将这篇文章当成了政治题目或马列哲学来做)。我的导师谭邦和先生是中学教材课程标准制定6人小组的成员,往年也是参加高考语文命题的重要成员,由于今年他的女儿参加高考,他没有参加今年的命题。在一次闲聊中,他也对我说今年的作文对于中学生来说太难了。自然,这种题目中学生不可能写好。据我自己和很多阅卷老师所达成的共识,若严格按照阅卷的标准来打分,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只能放到第三类与第四类,也是就0-36分之间,而作文的总分是60分。可组长们一面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打分,一面却一再强调今年的平均分要控制在42分左右。第一天大家都改得比较慢,大多数人没能完成每天200份的任务,另一方面,平均分也比较低,并没有达到组长们42分基准分的要求。学生们的题目可谓千奇百怪,有很多一个简单的题目都没写通。而正文部分呢,1也称得上“异彩纷呈”:有写内因外因的,有写辩证法的,有写进与退的,有写儒道合一的(够我们写一篇博士论文),有写出世入世的,有写感悟人生的„„。还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即很多学生写怎么为人处世的,大多数写这方面内容的学生是在重复中国古老传统的一些所谓处世的“金言”。至于体裁,几乎能涵括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一切文学体裁。大部分学生不是牵强附会,就是完全跑题,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写得好的。谈到语言,应该说,恐怕大部分学生甚至连“把句子写通”这个简单的标准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分要达到42,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第一天由于大家都很认真,按照标准打分,平均分数很低。第二天,组长又再三强调了42分的标准,让大家尽量把分数往上抬。并且说大家的报酬将和阅卷的数量与质量挂钩。评定阅卷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通过率,即同一篇作文你打的分与别人所打分数的吻合程度(每一篇作文至少两个人看)。这搞得大家都很紧张,于是很多老师不时地跑到监控机上去看自己的通过率是不是达到了85%的指标,以便调整自己的评分标准。不久,便出现了围绕着42分的基准分上下浮动的打保守分的倾向,平均分数大大提高,而且出现了一种很荒谬的现象,即看得越快越粗心的人,通过率却越高,而那些看得越慢和越仔细的人,通过率却往往上不来。以至于有老师发牢骚说其实作文也可以用电脑自动阅卷,只要把一些关键字输入电脑,就可以自动打分了;还有老师戏称看作文就像“打电子游戏”,只要过关就行。我虽然也同情学生,尽量想把分往上打,看了作文之后却打不上来——由于平常对于写文章这件事看得太认真,妨碍了我的打分,所以,我的平均分是全组最低的,尽管组长跑到我面前提醒了几次,我打的平均分仍然维持在35分上下。有一次,他开玩笑似地指着自己的头说我的“脑袋有问题”。
第四天的时候,组长把我叫到监控机旁,说有一篇作文让我们讨论讨论,该怎么打分。这一篇作文共三个人看过,三人所打的分数相差很大(超过了9分的标准线)。那文章的题目叫《一块红布,三滴眼泪》,是一篇记叙文,开头却引用古诗词发了一大通无关紧要的议论,与整篇文章的基调显得很不谐调,下面接着写的是一个有关母爱的小故事。我和另一位老师说这篇文章不怎么样,不能打高分,第三位老师却打了50分,他说这篇文章很具“匠心”,前面的议论部分是铺垫,后面的结尾是照应。组长也坚持这么认为。我却一直坚持这文章有点跑题,而且开头与结尾都很牵强,而另外一位说这文章不怎么样的老师却学乖了,不吭声了,于是组长大获全胜,不过,我却在他的心里投下了小小的阴影——我没给他面子。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报复我的机会。坐在我身后的一位老师发现了一篇“好”作文,想给个满分,兴奋地叫组长过来看,按规定,满分作文都得通过组长的审批。我也跑过去看,说实在的,由于很少能见到一篇像样的好文章,我想见识见识这篇文章到底怎么样,另外有几个老师也围过来看了。结果却很令我失望,那正是我所讨厌的“拖把”式的假大空文章,不过作者的语言还是挺流畅,比起同类的文章,确实要算是“好”文章了。审批的结果,是满分。我心里很有些不平。不久,我看到了一篇名为《战国舞姬》的小说,不论从语言还是技巧,都远远胜过那一篇满分作文。我想,如果那篇文章能打满分,我这篇文章不能打满分也就太不公平了。于是,我也把组长叫过来。他坐下来,看完那篇小说,脸色一下就拉了下来,用很严肃的口气对我说:“这篇文章我不可能给打满分,而且也不能超过40分!”他说这是“故事新编”,“我们不提倡故事新编!”
我反问:“为什么不行呢?,鲁迅不也故事新编吗?”他于是说这文章不搭题。但其实从文章深层的内涵来分析的话,却未必与所谓的“入”与“出”没有关系,何况按照他们组长的要求,一般尽量要把分数往上打,只要能牵上那怕一点关系,都算合题或基本合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深入学生的思维,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次他却一反常态——我知道他是在报复我。我恐怕是我们组里唯一的一个要打满分作文却没被通过的,不但如此,他还把那篇作文压到了41分。
今天晚上,我才上机,正在改作文,组长突然走到了我的身边,满身的酒气,涨红着脸,大声对我说:“我严重警告你,今天的校标卷你打的分数太低了,你要好好地学习标准!”其实,据我所知,还有比我打得更低的,我打32分,有人只打了29分,而所谓专家却打了45分,那文章实在并不怎么样——我对于专家们的水平实在也不敢恭维。就算我打的分数与专家有差异,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我的通过率有88%,是正常的,而自评指数也处于中等水平,没有什么好给他说三道四的。他又大声对我说:“你要按照标准打分,不能照你自己的标准给分,否则,你给我停下!”我冒火了,也大声分辨说:“我是按照标准打分呀,何况,不同的人对标准也有不同的理解。”他见我居然敢顶嘴,大声吼道:“你给我停下!别改卷了,我停了你的机!”一边吼着,一边就跑到了监控机旁,忙着要限制我继续递交文章。我再没有理他,继续看我的文章,这时全组的人都吓得不敢吭声了。我不得不说,他根本对电脑和监控程序不熟,自始之终,他都没能限制我,而他自己却以为他真“停了”我的“机”了。
他让我先学一个小时的标准再说。我不想和他闹,我们的院长很忙,为这点小事闹到她那去不太好;再加上我很想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评卷的,于是,我顺着他的意思,将样卷给调了出来。很遗憾,我的感觉是专家的打分非常随意,并没有按照标准打分。或许你们会说的的感觉并不正确,但凭什么说专家就一定正确呢?难道就因为他们是专家吗?那我也可以告诉你们,我读过的书也不算少,并且从事文学创作也有十来年了,多多少少好歹也发表过几十篇文章。我学的是古代文学,最熟悉的却是现代文学,可以说,几乎现代每一位作家的文章我都至少见过一篇,于大多数作家,我是读过一本或好几本作品集的。当然,这并不值得夸耀,但却令我有充分的自信怀疑专家们的标准,尽管我不知道这些专家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后来一位很替我不平的,和我一组参加作文阅卷的高校老师告诉我,按照国家规定,高考阅卷应该有65%的高校教师,只能有35%的高中教师参加。还有人提出,高三的老师不应该参加阅卷,因为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由于高校教师与高中教师的眼光与标准不一样,往年经常发生争执。近年来高校教师参加高考阅卷的人数大大下降,标准便操纵在了高中教师的手里。当然,高中教师的水平未必一定就要比高校教师差,但由于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再加上他们对学生一定程度的同情,使他们很难跳出来客观、冷静地评卷。但这对于那些文章真正写得好的学生,却是不公正的;再加上评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随机因素,使得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真实的水平失去了必然的联系。从这上角度上来观照我与组长的争执,不能不说是有其必然性的。专家制定标准,只是为了便于量化,而对于写文章来说,有很多东西是不能量化且只能感觉的。正因为如此,在高考作文中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八股”作风的文章,而真正写得好的却无法量化因而不能用专家的尺子来丈量的文章却得不到一个好的、公正的评价。
这便是考试的“异化”,正如我在《考试漫谈》这篇文章曾经说的:“其实,考试如果仅仅用于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或能力的参考标准,那倒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考试却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个体的升学、就业、晋级、提工资等等,这便是这种制度的最大的不公正。考试一旦成为唯一的标准,便变成了一种暴力:将具有多样性的人简化为一种可以测量的物。这样,考场便成了一种类似于作坊或生产车间之类的东西,分数的高低是它衡量产品是否合格的尺度,故这个车间出产的成品不能叫‘人才’,虽然我们确实也不能否认其中不乏颇有才能的人,如果套用贾宝玉先生的话,我们不妨称之为‘分蠹’。‘分数线’几乎成了决定个体一生的前途与命运的无形的暴君,相应地便产生了很多‘高分’的庸才与投机者。这种人往往未必有才能,却擅长或醉心于考试:考试给予他们以成就感与自信心,并使他们未来能在社会上占据一个很好的位置,从而有可能继续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强加给全社会,造成一种考试的‘恶性循环’。”
十年砍柴:高考作文的揣摩上意
今年高考,武汉的刘洪波先生对一些地区的作文命题很有看法,认为这是些假把式人生哲学的大杂烩。我对此心有戚戚焉。
这种假把式是“八股取士”时代,“代圣人立言”作文之法的延续,有着悠久的历史,没什么新鲜的。不过所代替的“圣人”已经从历史上存在过的孔孟程朱这类老先生,变成了一个没有具体人格却无处不在、永远正确的意识形态理念。这种作文有着强烈的诱导意味,希望考生们说出命题者想听到的话。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谁没有受过这种“代圣人立言”式的作文训练?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师就告诉我,写作文关键是“立意”要正确,不然文字再好也得不了高分。什么叫“立意”正确呢?就是跟报纸上、广播上的调门一样的。
我从小深谙这种为文之法。小学升高中,作文题目是《家乡变化》,当时正是分田到户后一年,我写了村里一个本家奶奶盖新屋上梁、大宴宾客的热闹情形,然后再写道分田到户之前她家怎样怎样穷。阅卷老师大喜,给了个满分。我入初中后,他特意来我们班看这个得满分的小孩。其实,那个本家奶奶家境以前在生产队就算殷实的,否则的话分田到户这么短时间内,怎能从穷变富呢?但我相信大多数阅卷老师不会在乎这些“常识”,只要你的“立意”高,加上文字还可以,绝对给高分。
尝到这个甜头后我就更加明白,考作文就是考你说大话、套话和假话的水平。一旦思想上开窍,加上勤学苦练,自然就有收获。我高中时班上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我俩平时写的作文,老师和同学更喜欢读他的,因为他的文字更优美,更有感染力。可是每次参加作文竞赛,他总不如我。老师总结是,我更能揣摸命题者的心思。
《儒林外史》中的高翰林,在分析马纯上先生为什么考秀才时成绩不俗,一到正式的科场就折戟沉沙,有这样一番话:“‘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小弟乡试的那三篇拙作,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字都是有来历的,所以才得侥幸。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圣人也是不中的。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他要晓得‘揣摩’二字,如今也不知做到甚么官了!”
所谓“字字有来历”,就是不能说自己话,而是说别人说过的、被证明“正确”的话。叶圣陶在当小学教师时,感叹当时的学生作文,“叫他们将自己的写出来,他们偏偏将自己的隐蔽,却将别人的显示出来”。他感叹“这是我的失败”。因此他告诉学生,“现代练习作文,既不像从前人那样,为要求取功名,也不像一部分青年所期望的那样,为要成什么文豪文学家;最重要的还在练成一种技能,能够以笔代口,意无不宜,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种种方便与受用”。——可叶圣陶这样的教师,今天来教小学、中学,未必受家长和学校的欢迎,关键的升学考试又不是你在阅卷,这样只管写真心感受的文章大约得不了高分。
我高考是十。六年前,那个夏天有点特殊。参加考试前老师一再叮嘱我们:不管你们心里怎样想的,平时怎样议论的,写作文千万不要写出格的话,要和上面保持一致,要说拥护英明决策的意思,否则十年寒窗就付之东流。——大部分人虽是小小年纪,但早就训练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本事,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我现在是靠码字为生,用流行的话来说,是宣传喉舌,当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能否胜任这个工作,关键还看当年受“代圣人立言”的训练怎样。——我自认为自己还算信任。只是尚能保持一份清醒,知道这些文字并不是我的,而是代替别人写的。因为害怕时间一长,自己只会鹦鹉学舌般写作,所以私下里尽量多写说真话的文章,这样的写作是很痛快的。我把这两种写作状态形容为周伯通的“双手互搏”,虽然有点痛苦,但总比只有 “代圣人立言”的独门功夫要好一些。
我相信,由于网络的发达,资讯的丰富,今天的青少年除了接受课堂教师“代圣人立言”的作文教育外,他们明白还有更有趣的写作,一本正经装作思想家、道德家说话,那是为了得高分。如此的教育方式,如此的考试导向,我想最大的成效,可能是培养更多的、更年轻的“双手互搏”高手。
第三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去年的高考阅卷工作,从6月11日开始到6月19日结束,历时九天,这九天很苦很累,但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是战斗,是磨练,也是学习和提升。
以下是我回忆出的点滴阅卷心得体会,可能有点琐碎,但都是我要跟这届高三学生说的肺腑之言。
一。网上阅卷流程:
试卷经高速扫描仪扫描和图像切割校验两个步骤,被传送到阅卷电脑上。扫描出来的图像非常清晰。在阅卷过程中采取双评形式,以降低误差率。
二。作文阅卷流程:
我因为分在作文组(2003年那次高考阅卷也是分在作文组),所以对作文阅卷流程有发言权。
先是阅卷专家组预先从考生答卷中提取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样卷,经反复讨论最终形成标准卷也就是标杆作文;接下来是阅卷组长要求我们尝试着给每一篇标准卷评分;然后自行与专家组的评分仔细对照,等我们基本搞清楚了不同类型作文的评分标准后听专家讲座(合肥一中语文特级教师鲍恒老师主讲),深入学习标准卷得分的缘由,从而掌握更多更细的评分标准。由于去年的作文题反响糟糕(今年的作文题反响更糟糕),学生们差不多声泪俱下地控诉:史上最坑爹的作文,所以专家组老师非常谨慎,尽可能制定出非常贴近现实的评分细则。切合题意和基本切合题意的立意累计有几十种之多,这是往年没有的。专家讲座结束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试评,如果试评过关就开始正式阅卷,悟性好的老师,只需要评百来篇就被认定为吃透了阅卷标准。
所阅的试卷是随机接收的,一份试卷如果两个老师评阅分差在6分以内,系统自动取平均分作为该生作文的最终分数;如果超过6分,系统会自动将其发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取三位老师中分差在6分以内的两人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三评后如果分差仍超过6分,则将其提交专家组仲裁。在整个阅卷过程中,专家组一直不停抽检,每天小组组长的电脑上都会有所在组每位老师的阅卷数据统计和阅卷质量分析,包括评分曲线、三评率、吻合度、平均分……组长随时将无效卷(引入三评)、恶评卷(与其他两位老师分差大于12分)及时通报给各位评卷老师,让其及时修正、调整;同时组长会将已批阅过的试卷中的百分之三四左右发回重评,以检验老师把握标准的能力。组长一边督促我们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一把尺子量到底,向我们要质量;一边又催促我们,发信息告诉我们某某老师已阅多少份,向我们要速度。看到一些不幸的老师因为数量、质量跟不上被劝黯然打道回府,我们时刻是处于紧张状态和拼命状态中,毕竟提前回家是件很没面子的事。
三。关于写作的体会:
1.受阅卷老师青睐的作文共性:
标题:记叙文标题靓丽,议论文标题一针见血,片言知意,题好一半文。
开头:开头简洁有力,开门见山,一针见血揭示中心。
内容:议论文论据正确,一看论据马上知道立意。而且论据来源不能单一,例如全举古代文化名人作为例子的要适当扣分。
结构:结构尽量精巧,并列式、层进式比较受欢迎。
结尾:一定要有结尾,哪怕你写了900字,结尾一句话不完整或缺失了一个句末的点号,都视作残篇,残篇只能打到三类卷。
2.作文最关键是审题立意。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的多。阅卷老师往往根据文题判断文章的立意,然后确定文章大致属于哪类卷,所以文题用词要准确、鲜明。例如:“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属一类文,而“谈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属三类文;“将关爱落到实处”属一类文,而“谈关爱”属三类文;“从多角度出发”属一类卷,而“转换思维方式”属二类卷;“打破常规”属一类卷,而“说创新”属于三类卷……
3.卷面清晰很重要。
虽然书写漂亮不完全能一俊遮百丑,但老师们多以貌取文,没有谁愿意将一篇字迹潦草的文章多看一眼。高分作文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写漂亮。工整的卷面和潦草的卷面带给阅卷老师的视觉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这势必要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毕竟老师们最慢也是一目十行,每篇作文耗时不能超过30秒。
四。备考启示:
1.书写对策:
对于书写潦草的同学要求他每天坚持练字,每天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工整地抄写名句美文,一举两得。
2.针对评分细则详、参考答案多,答题要有方向性、条理性,分点作答,一目了然,不要怕麻烦,不放过任何得分的可能性。
3.避免硬伤,争取高印象分。文题、首尾段、每段第一句话坚决不出现错别字;作文论据不能张冠李戴;作文要完篇;标题不可丢……
4.作文训练求实效。
高三作文训练直接应对高考,立足基础等级,以确保作文不出现大失误,然后冲刺发展等级。
5.作文不玩深沉、不玩哲理、不玩含蓄,不写莫名其妙的科幻题材、离奇的故事或小说,这样的作文判为三类文,没得商量。
6.高三复习时不能忽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知识面广不广,语文素养高不高,在考生作文中一目了然。一篇文章的好坏,只需要扫中文中几句话就略见一斑,因此高三备考不能忽略课外阅读,不能忽略课外语文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有这样的顺口溜:积累多,书写好,分数一定低不了;表达通,答满卷,高考一定没遗憾;开头好,结尾好,考后一定不懊恼。
最后我要祝福所有辛勤耕耘、日夜奋斗在高三战场上的老师们:健康生活、快乐教学,相信天道酬勤,相信教对路、学上路,我们自有出路。同时我要祝福我们学校欣欣向荣,祝福我们学校的教育蒸蒸日上,祝福我们的学子好运相随,祝福我校2014的高考红红火火,全面突破。
第四篇: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绿色生活”,当今流行词。考生若从浅层入手,很容易,也不易跑题,如写“环保”、“低碳”、“植树”、“哥本哈根会议”等等。若要写得深入一些,就得紧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热爱自然、护卫自然、顺乎自然。
人,来自自然。大自然的绿色,凝成了人的某些本能和基因。人的祖先是猴子,栖于绿树,采食鲜果,故人看到绿色最舒服,吃到野生果实最可口。绿色生活,实际上是顺乎天然、抚慰人性的生活。从猿到人,是生命的进步;但每一次进步(特别是重大的科技革命),都使“人”离“猿”愈远,离“自然”愈远。这是一个难解和矛盾。劳动使人为“人”,并不断创造着一切,这种创造又往往反过来破坏着自然,损伤人的本性。怎么办?难道再“从人到猿”吗?不可能,谁也无法逆转,除非哪一天大自然被“人”的捣鼓逼急了--所以,才有当今热议的“绿色生活”话题,其核心意蕴乃是八个字:天行有常,顺乎自然。
怎么“顺”?许多考生向往梭罗的“瓦尔登湖”之梦、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之梦。这是今年作文试卷上最走红的两个人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梭罗”和“陶渊明”向阅卷老师报到。但细究,当今世界能有几个平头百姓可以“归隐”山林湖海呢?隐居,需要经济实力;没有“面包”,谁也无法乐山乐水。梭罗能在瓦尔登湖饱览美景、扬帆击水,是因为有人“资助”他,他是个“名人”。陶渊明能悠悠然与五柳相伴,采采菊花,看看南山,是因为他小有积蓄,是个小地主。由此看来,在试卷纸上畅想“五柳先生”和“瓦尔登湖”,总使人觉得浮云飘动,望梅止渴,未能触及根本。终于有考生站出来发表高见了。说破了,也很简单,就是一句颇有名气的古代格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咱们提倡的“绿色生活”其实就是叫芸芸众生“隐”于红尘滚滚、马达轰鸣、人声嘈杂、尾气冲天、电波盈宇、寸土寸金、忙碌奔波、席不暇暖的“闹市”,以及正在被“闹市”侵吞蚕食的乡村!这是一种需要高智慧的“隐”,这是一种带有自我修炼意味的“隐”,故有考生感叹:这种对“绿色”的追求,是被当今工业化狂涛逼出来的;这种“闹中取静”,首先“静”的是发热的胸怀,尽力在物欲横流中坚守心田里的“绿色”本能和“绿色”希望„„
这样一理论,整个命题的内在逻辑就理顺了,就不会皮相地拿“陶渊明”和“梭罗”来说事了。这里推荐几篇优秀作文,基本上把准了这根“脉”,故言之成理,妙趣天然,没有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之感。读者朋友们,能在考场上独自思索企及如此理论高度,绝非易事。咱写出以上那些字,也是十余天集思广益的成果,故我们由衷地向这些考生行注目礼!
没有达到如此高度的考生也不必郁闷,你们的“低碳”啦、节水节电啦、春风又绿啦、漫江碧透啦,等等,都没有错,都从不同的角度拥抱着亲爱的“自然”,都有一份“绿”的可爱。只是,今后再碰到类似“时髦话题”时,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一学孔夫子,每事问。
在此,我们特别提示另一个问题:有极个别考生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这是容许的;写得好的,同样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因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已成为主流,大家喜闻乐见。我们恳切希望中学生踏踏实实写好现代白话文,不要盲目“复古”。为此,本阅卷组特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训诂学家、国家级名师马景仑教授,对那篇用文言冷字写成的“绿色生活”做实事求是的评说,以解诸多疑问:“此文作者有良好的文言功底,在文言学习和写作上的悟性、灵性,非一般中学生、大学生可比,确可称‘奇’。但从‘高考作文’角度看,此文有两个明显缺点:①用词冷僻,艰涩难懂。其难懂程度超过了《史记》、《汉书》,乃至不少先秦散文。古代文言大家,如司马迁、柳宗元、苏东坡等,都极力使用常用词,何况今人仿古之作呢?②过分注重‘四字式’形式,逻辑不够严密,谋篇布局不周密(如第一段游离主题),不少上下文、前后句之间的联系经不起推敲。总之,我认为此文
只是高考作文中的个案,其文风也不值得提倡。” 康 文
第五篇:高考作文阅卷随笔2
高考作文,诗意还是失意
随着今年高考语文考试尘埃落定,各地的作文题也走进公众视野。纵观之,真可谓是一片诗意盎然;细品之,一种失重之感油然而生。
且看这些文题:高考作文全国卷题为“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江苏卷题为“怀想天空”,北京卷为“春夜细雨”,浙江卷则是“行走在消逝中”,山东卷更是迷离,叫“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不难想象,在诗意的构想中,在怀想的漫游中,在消逝的追忆中,表达的魅力将得到极大显扬,今年的高考作文将满纸诗情画意,会有不乏文采斐然、华靡绮丽之作。但是,也必然会滋生出大量吟风弄月、顾影自怜之文,甚至可能大量充斥着无病呻吟地陶然于小我得失悲欢的情绪。
思想先行,语言次之,这是评判作文最基本的依据。既然高考作文是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凭借,它就必须承载起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功能。即要求高考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一个独立审慎的思考平台。一片“诗意盎然”、“春风细雨”,只会让更那些贴进现实生活,反映主流社会的文章,失去依托空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命题讲求开放性与自由度,但不应以牺牲高考作文题应有的思想价值与社会责任为代价。如果文章总是凌空虚蹈,风花雪月,还谈什么文以载道?近几年类似于“诗意”、“记忆”之类的高考作文题,导致的“睁着眼睛说瞎话”,“闭着眼睛说梦话”,派生出大量的假、大、空的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文章。反观今年高考作文题,离现实太过遥远,于时政太过漠,我们又怎么能寄望,于这样作文题下,写就彰显社会责任的锦绣文章呢?
中学课本里有句名联,叫“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诚然,我们不应强求,高考作文应尽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道义和使命,但是,如果高考作文都去大谈风花雪月,感怀听风品茗,势必又陷于务虚与失重之中,这样的高考作文,除了让我们看到一些语言的奢华绮丽,又能有多少思想的重量,有能凸显多少人文关怀。当文章被抽空了思想,也就自然失去了价值的依存。
更何况,表面宽泛的诗意想象,对高考作文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更为逼仄命题。试想,当高考作文题本身就构成了测试学生思想深度与厚度的掣肘,必然产生大量雷同虚构的文字。界定这样文章质量的标准也必然更为宽泛,换言之,阅卷老师打分的弹性空间将变得极大。对于阅卷把关与质量监督而言,也势必会陷于更为复杂的境地。这很容易致使高考作文批改的质量上不去,最终损害到高考本身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失重的高考作文题,是不可能带来任何诗意的。诚然,现在考生们的高考作文卷已经由白纸变成黑字,接下来惟一考量的就是阅卷了。面对今年过度诗意化的高考作文,我们最大祈愿就是,让那些真正具有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真正具备写作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责任意识的人参与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来最大程度的提升高考阅卷质量与公信力。
只是,让他们从“诗意怀想”中捕捉到诸如时代精神、人文情怀、责任使命、思想价值等等信息元素,让他们“春夜细雨”中感受到“衙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真的实在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