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卷归来话高考作文
为期11天的高考作文阅卷,从动员到培训,从培训到考核,从考核到上岗,让我收获颇多,这里就作文阅卷作总结,希望能对今后作文教学有所启示。作文题目: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理解、审题
1.对提示语的理解提示语共有两句话,其一是:“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这句话由两个特称判断性质的分句组成。从“好奇心”“有无”和“保持”的角度,强调其现实状态。虽然是客观陈述,但命题的感情倾向性可以从“只是”和“都”中感受出来。同时,这里强调“好奇心”具有不稳固的特点,不予以保护。、保持。“好奇心”是会丧失的。其二是:“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这句话,命题尽可能列举了有关学习、事业、人生等八个方面的词语,其用意是提醒考生与好奇心相关的几个方面,并借助人们熟知的“形影”比喻,表明了命题对“如形”之“好奇心”的决定性、导引性地位的充分肯定。从“高尚”和“平庸”、“快乐”和“烦恼”这些对立概念的列举中,引发考生对“好奇心”这类心理现象的辩证思考。当这几个概念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与“好奇心”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统一。有的甚至构不成明显的逻辑关系。如“高尚”为道德品质,“平庸”属于才能,均与“好奇心”相距甚远,对考生的思考增加了难度。两句提示语,不只是为了引出命题“好奇心”,还在于通过对“好奇心”多纬度地陈述,表达了命题对“好奇心”的认识。为考生的写作打开思路,特别是对中下等考生的写作做出了友情提醒。当然,提示语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2.对题目“好奇心”的理解“好奇”是一个动词,“好奇心”是一个名词:“好奇”可以有具体的对象;而“好奇心”则是一种心性或心理。“好奇心”,指的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现象、规律或诸种人事景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现象。这里至少可以有三个侧面的理解,一是因为未知而产生好奇心,二是因为感知对象的新异而产生好奇心,三是因为对外部世界的探究而对平常事物而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一种求异、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好奇心”的常见特征,与生俱来保持难,因人因时有差异。健康的好奇心能引发人的潜能、热情、关注、探究。低劣的好奇心则让人变成平庸、低俗、无聊之类。
二、阅卷时关注点命题在引导考生恢复对世间事物感性方面的认知,是对功利性教育下考生逐渐失去的好奇心的一种呼唤,这一用意命题者在提示语中已经充分表现。考生在内涵方面没有过多的思维空间,大多是就一点或几点阐述。为此在评分时,对构思上没有特色,且语言匮乏的文章控制在基本分以下,对那些有生活体验的,有真情实感的,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在赋分上适当上浮,具体说:1.记叙文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⑴构思行文能始终扣住“好奇心”这一线索或主旨、人物、故事有特别之处,赞赏考生叙写自己的真切感人的生活故事。⑵构思行文因“好奇心”而引发。且能够诠释叙写对象的个性特征和丰富性,描述得生动感人。⑶构思与行文能用“好奇心”来统领。内容中化用、改写某一种材料。语言有文学色彩,表达有特色,显示较好的写作技巧。⑷构思与行文角度比较独特,如用拟人化的手法,从动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物的“好奇眼光”看人间世事,或者写自然物的“好奇之心”,表达合乎情理。语言有明显特色。2.议论文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关注。⑴
能扣住“好奇心”进行辩证说明,观点独到,论据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⑵能扣住“好奇心”的某一个方面,分层次展开论述,层层深入,引例鲜活,富有特色,语言表达富有文采。⑶独具慧眼,抓住“好奇心”的某个不易为多数人发现的议论点,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⑷文章的观点虽不够新颖独到,但在举例与论证上显示了论说的智慧,或能把比较直朴的观点论说得生动形象,富有情韵文采。
三、阅卷判分1.基本分(今年采用“基本分”概念,换掉以往“切入分”概念)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可视具体文章在55-53之间赋分。在此基础上,只要有发现“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到5-10分,最高可到满分。2.特殊赋分⑴如果只根据提示语的关键词,议论或记叙只是平面展开、语言表述一般的,原则上不超过55分。⑵仿佛有几个层次,其实只是事例的罗列与情节的铺排,相当于一大段,原则上不超过50分。⑶全文几乎是科学家发明故事的汇展,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没有对典型故事的深入分析,只是简单重复提示语中的相关观点,原则上不超过45分。⑷虽然有几个部分,有观点,有例证分析,或者有完整性故事叙述,但明显与“好奇心”没有关联,只是在语言形式上强行贴上“好奇心”标签,最多不超过41分。⑸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部分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上基本相同的不超过10分。⑹文体写成诗歌的,上限为5分。⑺完整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外,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要视内容情况而定,最高分不超过46分,不再另外扣字数不足分。⑻另写其它题目的,扣2分。⑼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较差的,最多扣一分。
四、阅卷感受1.绝大数的文章是经不起细致推敲的。强贴标签的情况数不胜数,如说李白因为好奇官场而为官,苏轼因为好奇黄州而写出名篇,屈原因为好奇而跳江,项羽因为好奇而自杀,昭君因为好奇而决定嫁往匈奴,汶川地震战士抢险因为好奇„„这类文章视材料个数,一个降5分,很多不过45。2.材料撞车。写议论文的,今年的科学家真火,苹果把牛顿砸了无数遍,居里夫人无数次研究,爱因斯坦无数次问问题,还有把前面的小阅读材料杨守敬抄抄,但是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写记叙文的,不是盒子就是抽屉,不是跟踪就是偷听,构思太单调。3.卷面都很差,好的不是很多,这样肯定对阅卷者有心理影响。字差的如果要仔细看,是因为不要打高了。字好的要仔细看,是因为不要打低了。4.排比开头结尾硬套情况很多很多,很多同学不知道从哪里背点东西往里面一抄,根本达不上边,弄巧成拙。加不了分,反而降了分。5.题记太烂太多,有的一首诗歌,占了很多行,凑了很多字。很反感。6.整体作文不好,50分以下很多,否则不会基本分55-53而均分跑到51的,而高分作文也不少,总的来说差距拉的很大。
五、总结归纳
1.要充分重视占语数外总分百分之十六的作文,因为以后主导方向是通过作文拉开差距。2.不能投机取巧,背些材料强行贴上,要重视平时训练搜集材料,否则你会“死”的很惨,这类文章不超过41分。
第二篇:阅卷归来谈高考作文作者
阅卷归来谈高考作文作者:zhangzhenya时间:2008-9-11 18:09:30来源:会员原创人气:552
为期11天的高考作文阅卷,从动员到培训,从培训到考核,从考核到上岗,让我收获颇多,这里就作文阅卷作总结,希望能对今后作文教学有所启示。
作文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理解、审题
1.对提示语的理解
提示语共有两句话,其一是:“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
这句话由两个特称判断性质的分句组成。从“好奇心”“有无”和“保持”的角度,强调其现实状态。虽然是客观陈述,但命题的感情倾向性可以从“只是”和“都”中感受出来。同时,这里强调“好奇心”具有不稳固的特点,不予以保护。、保持。“好奇心”是会丧失的。其二是:“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这句话,命题尽可能列举了有关学习、事业、人生等八个方面的词语,其用意是提醒考生与好奇心相关的几个方面,并借助人们熟知的“形影”比喻,表明了命题对“如形”之“好奇心”的决定性、导引性地位的充分肯定。从“高尚”和“平庸”、“快乐”和“烦恼”这些对立概念的列举中,引发考生对“好奇心”这类心理现象的辩证思考。当这几个概念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与“好奇心”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统一。有的甚至构不成明显的逻辑关系。如“高尚”为道德品质,“平庸”属于才能,均与“好奇心”相距甚远,对考生的思考增加了难度。
两句提示语,不只是为了引出命题“好奇心”,还在于通过对“好奇心”多纬度地陈述,表达了命题对“好奇心”的认识。为考生的写作打开思路,特别是对中下等考生的写作做出了友情提醒。当然,提示语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对题目“好奇心”的理解
“好奇”是一个动词,“好奇心”是一个名词:“好奇”可以有具体的对象;而“好奇心”则是一种心性或心理。“好奇心”,指的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现象、规律或诸种人事景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现象。这里至少可以有三个侧面的理解,一是因为未知而产生好奇心,二是因为感知对象的新异而产生好奇心,三是因为对外部世界的探究而对平常事物而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一种求异、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
“好奇心”的常见特征,与生俱来保持难,因人因时有差异。
健康的好奇心能引发人的潜能、热情、关注、探究。低劣的好奇心则让人变成平庸、低俗、无聊之类。
二、阅卷时关注点
命题在引导考生恢复对世间事物感性方面的认知,是对功利性教育下考生逐渐失去的好奇心的一种呼唤,这一用意命题者在提示语中已经充分表现。考生在内涵方面没有过多的思维空间,大多是就一点或几点阐述。
为此在评分时,对构思上没有特色,且语言匮乏的文章控制在基本分以下,对那些有生活体验的,有真情实感的,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在赋分上适当上浮,具体说:
1.记叙文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⑴构思行文能始终扣住“好奇心”这一线索或主旨、人物、故事有特别之处,赞赏考生叙写自己的真切感人的生活故事。
⑵构思行文因“好奇心”而引发。且能够诠释叙写对象的个性特征和丰富性,描述得生动感人。
⑶构思与行文能用“好奇心”来统领。内容中化用、改写某一种材料。语言有文学色彩,表达有特色,显示较好的写作技巧。
⑷构思与行文角度比较独特,如用拟人化的手法,从动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物的“好奇眼光”看人间世事,或者写自然物的“好奇之心”,表达合乎情理。语言有明显特色。
2.议论文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关注。
⑴能扣住“好奇心”进行辩证说明,观点独到,论据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⑵能扣住“好奇心”的某一个方面,分层次展开论述,层层深入,引例鲜活,富有特色,语言表达富有文采。
⑶独具慧眼,抓住“好奇心”的某个不易为多数人发现的议论点,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
⑷文章的观点虽不够新颖独到,但在举例与论证上显示了论说的智慧,或能把比较直朴的观点论说得生动形象,富有情韵文采。
三、阅卷判分
1.基本分(今年采用“基本分”概念,换掉以往“切入分”概念)
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可视具体文章在55-53之间赋分。在此基础上,只要有发现“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到5-10分,最高可到满分。
2.特殊赋分
⑴如果只根据提示语的关键词,议论或记叙只是平面展开、语言表述一般的,原则上不超过55分。
⑵仿佛有几个层次,其实只是事例的罗列与情节的铺排,相当于一大段,原则上不超过50分。
⑶全文几乎是科学家发明故事的汇展,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没有对典型故事的深入分析,只是简单重复提示语中的相关观点,原则上不超过45分。
⑷虽然有几个部分,有观点,有例证分析,或者有完整性故事叙述,但明显与“好奇心”没有关联,只是在语言形式上强行贴上“好奇心”标签,最多不超过41分。
⑸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部分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上基本相同的不超过10分。
⑹文体写成诗歌的,上限为5分。
⑺完整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外,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要视内容情况而定,最高分不超过46分,不再另外扣字数不足分。⑻另写其它题目的,扣2分。
⑼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较差的,最多扣一分。
四、阅卷感受
1.绝大数的文章是经不起细致推敲的。强贴标签的情况数不胜数,如说李白因为好奇官场而为官,苏轼因为好奇黄州而写出名篇,屈原因为好奇而跳江,项羽因为好奇而自杀,昭君因为好奇而决定嫁往匈奴,汶川地震战士抢险因为好奇„„这类文章视材料个数,一个降5分,很多不过45。
2.材料撞车。写议论文的,今年的科学家真火,苹果把牛顿砸了无数遍,居里夫人无数
次研究,爱因斯坦无数次问问题,还有把前面的小阅读材料杨守敬抄抄,但是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写记叙文的,不是盒子就是抽屉,不是跟踪就是偷听,构思太单调。
3.卷面都很差,好的不是很多,这样肯定对阅卷者有心理影响。字差的如果要仔细看,是因为不要打高了。字好的要仔细看,是因为不要打低了。
4.排比开头结尾硬套情况很多很多,很多同学不知道从哪里背点东西往里面一抄,根本达不上边,弄巧成拙。加不了分,反而降了分。
5.题记太烂太多,有的一首诗歌,占了很多行,凑了很多字。很反感。
6.整体作文不好,50分以下很多,否则不会基本分55-53而均分跑到51的,而高分作文也不少,总的来说差距拉的很大。
五、总结归纳
1.要充分重视占语数外总分百分之十六的作文,因为以后主导方向是通过作文拉开差距。
2.不能投机取巧,背些材料强行贴上,要重视平时训练搜集材料,否则你会“死”的很惨,这类文章不超过41分。
3.不要写题记,阅卷人已经很反感这个东西了,何永康提出要禁止,有人写题记,不算字数,这样先把字数分扣掉。
4.不要乱套排比开头结尾,光有形而无内在内容,只会降低你的分。
5.文体意识要强,好些作文不象议论文,又不象记叙文,这类作文不会超过48分。
4.提倡写真情实感记叙文,这是方向,硬要求,要相信高考阅卷是能阅出“碧螺春”的真实水平的。
5.卷面一定要好,我只能讲绝对很重要,有很大差别。(其实你算算50万考生,400多个作文阅卷老师,除去培训考核只有8天时间,每天上下午各4个小时,除去休息7个小时,每分试卷2评,还有至少十分之一的三评卷,男老师还得出去抽根烟,冲瓶水,真的不想告诉你一份试卷是多长时间阅完)。
高考作文59.5分,语文奇才杨奇函口才赛于丹作者:不详时间:2008-9-12 20:05:32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066
“日出扶桑万树低,文科清华我第一。”今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考生杨奇函凭借文科650分的成绩,位居黑龙江省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之首,这是他被录取后的豪言。如果在以一篇文章定乾坤的时代,杨奇函就是状元了。他的学习经历与众不同吗?1日,记者对杨奇函进行采访,了解他的成长之路。
“我的名字是奇迹的奇,函数的函。”鹤岗市人,今年20周岁的杨奇函身高1.70米,体重只有48公斤,长着一对招风耳。这对耳朵令他颇为骄傲,他说这叫“大鹏展翅耳”。杨奇函说起话来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每一句文采飞扬的古诗词都能激发出他创作的激情,只要是他看过或听过的古诗文,他都能结合自己立即创新写出与之相似的文章。在学校里,他一流的口才无人不知,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的口才和于丹有一拼。
高考作文写骈文
记者从哈师大附中参与评高考试卷的一位老师口中得知,杨奇函的作文中出现了一个错别字,其中一名评卷老师给出了59分,与其他给出60分的成绩一平均,杨奇函的作文成绩是59.5分。这位老师表示,高考作文在58分以上就可以称之为满分作文。
杨奇函写的是一篇骈文。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篇骈文中,他使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流畅。杨奇函说,他在高考中写这种另类作文其实是非常冒险的,不建议考生效仿。
杨奇函对考场上写的作文原文已经回忆不全了,只记住了题目和结尾。题目是《佛言帮
助赋》,结尾处是这样写的:发琼音于皓齿,咏伟意于丹唇。谒子一篇以敬苍生:帮成浩渺四大海,助化巍峨五弥峰。请君细分山水意,明舟一道渡苍生。杨奇函说,这其实是一首藏头诗:每句话句首字组合在一起是:“帮助请明”。
小学6年级用文言文写3000字检讨
“我最喜欢古代的诗词歌赋,尤其喜欢对联。”杨奇函介绍,他每次到饭店吃饭,第一眼先看饭店的名字,再找饭店里的对联,每次看完之后都会作一番评价。
说起对古代诗词歌赋的兴趣,杨奇函说,父母是普通百姓,所以家庭对他的学习没有太多影响。但可能正是因为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对他寄予厚望,他从小有两样东西可以随便买:玩具和课外书。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上小学2年级开始我就开始看课外书,《中国少儿百科》、《世界科普画廊》„„小学四年级那年,表哥领着我到他同学家玩,表哥的同学初中毕业,在他家里准备卖的旧书里面,我挑出了一本《山海经》,里面有许多民间传说,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诗词歌赋,尤其喜欢对联。回家后就买了一本《唐诗鉴辞典》来读。”
“我是一个淘孩子,记得上小学6年级时,我头一次读了《三国演义》中的《出师表》一文,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喜欢。第二天上课,因为一件小事我把老师给气哭了,老师罚我写检讨,我就套用《出师表》的格式,写了一篇3000字的文言文检讨书。结果老师没看懂,再次狠批了我一次,说我写检讨书不认真。”
初中在学校“火”起来
到了初中以后,用杨奇函的话说,那就是他遇到了伯乐。“我是个好动的孩子,刚上初中时经常会与班上的同学打架,有一次在打架之后,老师又让我写检讨,我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了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检讨,老师让我当着全班同学念一遍,以示警告。结果我念完了之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同学们一致表示,没听够,要求我再念一遍。”从那次写检讨以后,无论班级里有什么事,老师都派杨奇函去做,代表班级讲话,让他竞选学生会主席,每次他都不辱使命。而他参加竞选学生会主席时发表的竞选演讲则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天为何高,因我们有豪情万丈;海为何阔,因我们志上骄阳;何去何从的方向由我们何去何从的翅膀,我们期待,我们渴望„„”他的竞选词点燃了校园里文学热的第一把“火”,结果顺利当选学校学生会主席。
杨奇函点燃的第二把火出自同学们对周杰伦的批评,他说,学校里有一部分学生声称周杰伦连歌词都唱不清楚,你们还崇拜他干嘛。就这件事,他写了2000多字赞美周杰伦的诗词,在校园里“火”了起来。
高中立下凌云壮志
虽然中考考入鹤岗第一中学,但他很上火,因为成绩不理想。军训以后,他为了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写诗一首:军训铭刻在心碑,白驹奋进马难追。雄心壮志皆不语,三年之后再扬威。
在高中阶段,他一如既往读书,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后当选,当选省级三好学生,在鹤岗中学生辩论赛中胜出,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杨奇函说,说是他的强项,运动是他的弱项,但就在这个弱项上他居然还得过奖。原来,高中时杨奇函的班级是文科班,一共有9个男生,为了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名次,老师让体格好的选报了1500米,杨奇函没办法只能报3000米。老师私下说,跑一圈就可以下来。但跑起来以后自己就想,一定要坚持到终点。3000米应该在操场上跑7圈半,结果他跑了6圈半就被一体育老师揪下场来,并告诉他已经跑完全程,他成为全校第七名,也是班里唯一得分“选手”。当他找到裁判坦白时,裁判则说,结果已经公布,成绩已经记录在册,不能改了,他拿了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奖项。因此杨奇函发出感慨:“骐骥回蹄千浪堆,大鹏展翅万里辉。三千奔跑虽无冕,壮志凌云任尔追。”
复读一年改掉浮躁
中考时立下的凌云壮志在杨奇函首次参加高考时并没有实现,他在去年的高考中仅得了610分,报考上海复旦大学,落榜了,写给北大的自荐信也石沉大海。
“我当时相当上火,但我并没有灰心,决定复读,现场又作了一首诗:霞光碧照七彩开,龙吟虎啸聚英才。我先干得一杯酒,金榜题名我再来。”
“痛定思痛,我的缺点究竟在哪?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制约我成绩提高的一个大困难,我是个左撇子,平时在家都是左手拿筷子吃饭,右手写作业,眼睛还看电视,这可能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杨奇函首次高考后进行反思。
“我转战到大庆实验中学复读,刚开始成绩不理想,我的心里有些乱,我是不是真的没有实力冲击清华大学了?我在心里开始画问号。”杨奇函说,那时一个关键人物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班主任罗老师。罗老师在一次给同学们集体调整心态的课堂上说:“学习就应该像杨奇函这么脚踏实地。”“当时老师说这话时我有点吃惊,因为从初中到高中,老师普遍认为,杨奇函太浮躁了。而认真思考老师的话也的确如此,我不再是小学时的那个顽皮的问题少年,已经具备一个优秀的高中生的品质。”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沉下心来学习,我还认真读了《道家箴言录》。复读最后阶段,我的外语成绩连续11次得了126分,就是提高不上去。老师说,只要把单词都背会了就能提高,当我把单词全背会了之后,奇迹出现了,我的外语成绩提高了一分,得了127分。实践证明,单词的威力的确是无穷的,我的外语成绩由去年高考的126分提高到今年的141分。”曾有过高考失利经历的杨奇函已经能正视人生中的起落,为了勉励自己进入清华大学以后能够继续刻苦学习,他又送给自己一首诗:“雄心一抖天波碎,英豪舍我问乾坤。苍茫残云虚席待,明朝清华我至尊。”
第三篇:2015“阅卷归来话作文”
2015年6月22夜一区“阅卷归来话作文”研讨梳理精摘 时间浮夸了&谁的容颜
2015-06-23 08:43来自QQ空间日志 一、四川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审题立意:
(一)“做人”是大范围。
“老实和聪明”是关键词,是核心话题。
“ 甲说 乙说 丙说”是提供对关键词“老实和聪明”理解的范例。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能否捕捉住核心话题,是作文上档次的关键
(二)学生审题的偏差:
1、笼统谈“做人”,只字不提“老实和聪明”
2、从“ 甲说 乙说 丙说”引出“多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辩证思考”,与“老实”和“聪明”毫无关联
3、只单方面谈“老实”或“聪明”,未涉及两者,更未将两者关联
4、偷换概念,将“老实”直接换成其它概念,又没有中间转换、搭桥,如换成“清白”“忠诚”、“诚信”等
但这次如果只说“做人”,不涉及老实与聪明,得分较低
一、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准确立意
本次考试材料的两个关键词“聪明”“老实”,通读材料,一定要在两个关键词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可以偏重于一方面,但绝对不可以放弃另一方面。本次作文阅卷细则之一:只写一个方面的,最高45分。当然,抛开聪明和老实,大谈特谈如何做人,辩证地看问题,多角度看问题等等,在20分以下判分。
(三)我们先谈一谈我对这个复合话题的理解和认识哈。
1、聪明老实兼有。丢掉聪明的老实是守旧、死板,不知变通,狭隘、懦弱„„丢掉老实的聪明是愚蠢、轻率、鲁莽、狡猾、邪恶、损人利己、涸泽而渔„„
《方圆人生》(方为老实,圆为聪明)《老实做人,聪明做事》《山与水》(山的沉稳为老实,水的灵动为聪明)„„
2、肯定老实是一种聪明。老实是一种智慧、大智若愚、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实是坚守、奉献、诚信、勤奋、负责、有担当、讲原则、淡泊名利、坚持原则„„ 《大智若愚》《老实是一种聪明》《诚与智》《透过老实看聪明》
3、既肯定老实,肯定聪明,也肯定聪明与老实,基本按材料中的三种看法行文。
4、从德与才的角度谈老实与聪明,,,5“老实”,做人老老实实,以诚信相待和真实不欺作为价值观,不偷奸耍滑,不斤斤计较。而现实生活中,“老实”又往往被作为“无用”“好说话”“易被欺负”的代名词。
但真正的“老实人”,即踏实做人、实在做事的人,即使容易轻视被误解,但更多的是被认可被信任,他们会因为踏实诚信、善良诚恳等美德,被人们真正的尊重。这就是“老实也是一种聪明”的内涵 ;
相对于“老实”,“聪明”则是一个更有争议,或者说更需要厘清的词语。现实中,一些人确实很聪明,具有一种出色的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但他们往往为了利益而偷奸耍滑、投机取巧,甚至违法乱纪,他们的“聪明”,是与做人的道德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这就是讨论中所说的“聪明未必是真聪明”的内涵。
把能够代表“老实”的“坚守、奉献、诚信、勤奋、负责、有担当、讲原则、淡泊名利、坚持原则„”诸多美德,和能够体现“聪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或者说既有起码的“老实”,又有足够的“聪明”,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表述,即“老实的底线”和“聪明的上限明”的“灵活变通、创意创新、足智多谋、聪明伶俐、左右逢源”等,和谐的统一。既体现出做人的厚道,也能表现出谋事的精明。老实而不平庸,不成为懦弱无用的代名词——如何没有底线?聪明而不越界——不越道德之界,不越法律之界——如何没有上线?
(四)、论证思路:
1、阐释“老实”和“聪明”的内涵、价值;
例1“老实是于人世间不改的初心与底线,聪明是于困境时懂得转弯变通。” 例2聪明的人就是不老老实实地等待命运,而是主动出击,扼住命运地喉咙。例3真正的聪明是内敛于心的细腻与大脑的精明。例4老实,是生命的本质,是源自黄土地的忠厚实诚; 老实,是超凡脱俗的生命觉醒;
老实,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质,唯有立于此,生命价值才能实现。(2)用事例阐释自己对“老实”和“聪明”的认识;(考场上看到了一些非常好的例子)
(3)从事理上分析“老实”和“聪明”关系;实而不聪是弱愚,聪而不实是大愚,老实聪明兼得是大智。
对自己诚实是一种智慧 对他人诚实是一种聪明
例3.独持老实之心,易被社会洪流所湮没,被无情的现实所摧残。仅饮聪明之水,利欲熏心,不被天理所容。例4诚实令聪明存道义,聪明令诚实更深邃。
三、拟题:
“老实也是一种聪明”“老实和聪明可以兼得”“老实和聪明”“老实是根,聪明是花”“老实是桨,聪明是帆”《乘老实之舟,扬聪明之帆》,这些题目一看就是立意准确的。
作文标题应该具有哪些特点才会在考场阅卷中脱颖而出,受到老师的青睐呢? 1.强烈的情感感染人,2.理性的指向征服人,3.精准的比喻折服人,4.生动的意象愉悦人
有位考生以《实诚与灵明》为题,副标题就是石与花的果实,开头把老实为人比喻为敦厚的石,把聪明比喻为美丽的花,段末点题:当实诚与灵明相遇,便结出石与花的果实。
四、材料丰富,彰显文化积淀。
一篇优秀作文,不能只是泛泛而谈,一定有丰富的材料支撑。材料老套或者没有材料。
一些优秀的作文在材料丰富这一点上胜出。
1、有的虽然写了文化名人,但是写得很有深度。比如写苏轼,作者抓住苏轼一心为国为民的老实,与他遭遇挫折后达观自适的聪明,二者结合,苏轼不仅文韵流芳,而且极富人格魅力。
2、有的活用课本素材,调遣角度,说理通透。如有的用烛之武,廉颇蔺相如,刘邦,项羽,巴金,,,3、有的材料很有时代色彩,说明考生很关注生活。如马云马化腾,感动中国人物,反腐倡廉,老虎苍蝇,日本和德国对待战争的态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核心是在写作运用中积累,将死素材活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转化为足额生自己的思考。将经典素材专题研究,时代感强的素材让同学们评论分析,切实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绝对不能只单纯背诵素材,一定要将作文素材转化为学生的见解性的思考和写作成果。
扣题问题我觉得还是学生把握作文角度缺少稳定性技术问题。由近及远,由已及彼,由内及外,切入一个角度挖深,不愁没有火花性思维。
五、道理是分析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加强思维训练,加强分析说理的训练。——对命题核心词语的内涵的理解和分析,应该是思维训练和分析说理训练的关键
六、勤练书法,卷面整洁
字写得好卷面整洁的考生无疑占尽优势,书写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同水平的文章,书写好,卷面整,显然高几分。卷面整与不整,肯定是有区别的
七、下水文引路:
1、做人的智慧 川师大文学院 郑后秀 有的人,坚持着老实做人的原则,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分内事情,却一直得不到提升和发展;有的人,聪明能干、八面玲珑,却把心思花在溜须拍马、投机倒把上,往往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在我看来,做人的智慧在于——做一个聪明的老实人。首先,做一个老实人。
忠诚老实乃为人之本,处世之基。正如一个寓言里所说的那样:“你若失去忠诚老实的心,便把一切都失去了,一个老实的人,才能立足社会;一个老实的民族,才有希望;一个老实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老实,意味着实诚,要做一个诚实、言而有信的人;老实,意味着忠厚,要做一个脚踏实地、忠心耿耿的人;老实,意味着实在,要做一个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的人。
2014年“感动中国”的肖卿福是一个老实人。医生的职责让他克服恐惧,留在了麻风病康复村。42年间,他认真对待每一次治疗,帮助麻风病人康复,从未出过医疗事故。甚至连退休后,他依然坚持每周到镇上出诊一次。正是他的老实,他的坚持,让阳光照进麻风病人的心窝,给了他们生的希望,也给了我们深深的感动。做一个聪明人。
聪明是天资聪慧,比如具有写作天赋的方仲永、音乐天赋的莫扎特。除了天资异禀外,聪明还是博闻强识的渊博,是审时度势的机智,是不失时机的敏锐,是敏而好学的努力,是成竹在胸的自信。学识渊博、认真钻研的马克思是聪明人,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的范蠡是聪明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亮是聪明人,善于抓住机会、展示自己才华的拿破仑是聪明人„„ 做人的真正智慧在于——做一个聪明的老实人。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老实但不固执、默守陈规,还得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潮流;老实但不蠢笨,吃亏是福,但也别想总挖坑给“我”跳;老实并不意味着无能、无作为,有一种人叫“大智若愚”。聪明但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需虚心求教,不断探索;聪明但不投机取巧、只顾眼前利益,而是立足长远,共商大计;聪明但不哗众取宠、巧言令色,而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做一个老实人。
老实并不意味着不聪明,聪明并不意味着不老实。老实做人,聪明做事,做一个聪明的老实人,这才是做人的智慧!
2、学习大地,厚德载物 陈秀玲 四川师范大学
学大地做老实人?也许有人会惊讶,现代社会谁不想精明?居然有人愿意做老实人?是的,我要说的就是——学大地做老实人,老实做人。大地广袤无言,却被顶礼膜拜;大地朴实勤恳,它却乃容天下。事实上,古往今来,因老实而成就自己,因勤恳成就人生的事例比比皆是。
众所周知,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杜兰特手下的总裁叫卡洛道尼斯。他曾是杜兰特手下的小职员,当他谈起他之所以被提升为总裁时说:“当我刚到杜兰特先生那儿工作时,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但杜兰特先生仍留在办公室里,一直呆得很晚。我认为应当有人留下来,给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工作上必要的协助,所以我也留下来了„„他随时都能发现我„„后来他就养成了召唤我的习惯。这就是整个事情的过程。” 道尼斯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付出的时间精力肯定不相当,但是,这种吃亏的老实人却走到总裁的位置。试想如果他和其他所谓的精明人一样,斤斤计较付出与回报,那他能就这样的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材料没有用那些老套而陈旧的内容,而是有说服力的“杜兰特手下的小职员”)美国船王罗伯特达拉有一位得力助手,最早她只是一名速记员。谈到她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公司里所有女士都眼红的秘书位置时,罗伯特达拉说:“我在最初雇用她时,她的薪水同公司其他普通的职员没什么两样。但是,同其他普通职员所不同的是,用完晚餐后,她还常常回到办公室来,并且积极地做那些本来不是她分内的、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并把她替我写好的回信和其它一些文件送到我的办公室来。她的能力增长很快,有时候替我写的信就同我写的一样。当我的秘书因故辞职时,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她,因为她早已做着这样的工作,并且早已有了这样的能力。我多次提高她的薪水,直到她的薪水是普通职员的四倍。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她已经使她自己变得对我极有价值,是我的事业不能离开的帮手。”这难道不正是老实做人的收获吗?这难道不是老实人的真智慧吗?
是的,聪明,但不要追求精明。周总理曾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就是老实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老实人并非贬低,聪明人也并非智慧。老实人大智若愚,他们老实若愚,只是龙潜深渊,深藏不露,不以真身示人罢了,这是一种修炼、一种境界。老实即是真聪明,老实人不等同于笨人,老老实实为人,脚踏实地做事,走一步是一步,最终实现理想,获得成功。就让我们远离精明,一如那沉默厚实的大地,老实做人,做一个老实人吧!(由老实做人的收获,进一步点出“这难道不是老实人的真智慧吗?”周总理的一席话“世界上最聪明的就是老实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检验。”,颇有画龙点睛之妙老实人并非贬低,聪明人也并非智慧。老实人大智若愚,他们老实若愚,只是龙潜深渊,深藏不露,不以真身示人罢了,这是一种修炼、一种境界。老实即是真聪明,老实人不等同于笨人,老老实实为人,脚踏实地做事,走一步是一步,最终实现理想,获得成功。——这一层,在前面例证的基础上,充分深入,富有辩证,不停留在表层的事例,进一步揭示老实和聪明的关系“让我们远离精明,一如那沉默厚实的大地,老实做人,做一个老实人吧!”——紧扣材料中的“聪明未必是真聪明”“老实才是另一种聪明”,有明确的点题,亦有足够的深度)
3、老实聪明地做人做事 华元荣
做人做事,其实真的好难。太老实了,容易让自己痛苦,“人善被人欺”;太聪明了,又容易让别人痛苦,“既生瑜,何生亮”。我们,往往就在这种老实和聪明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有时候,真有做墙上草的无奈和忧郁之感。其实,我认为我们大可不必在到底是老实地做人做事还是聪明地做人做事这个问题上太过于纠结。我认为最好的态度是:老实聪明地做人做事。
老实,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在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来一直以农业为立国根本的国度里,更看重老实。“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是强调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老实,如果没有老实,什么都成了空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实事求是”,说穿了,无非也是要求老实做事,靠着这种精神,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发展,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没有老实做人做事的精神,曹雪芹不会经历十载,批阅数次写成流芳百世的《红楼梦》,马克思也不会用四十年的光阴写出《资本论》。没有老实做人做事的精神,革命先烈不会浴血奋战、舍身忘死换来崭新的国家,体育健儿不会忍受孤独、耀武扬威奥运赛场为祖国挣得殊荣。
所以,老实是立人成事的关键,没有老实,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有了老实,如果再加上聪明,那就是锦上添花,快马加鞭。聪明会让老实如虎添翼,让人惊讶和赞叹。
聪明的同义词是智慧,智慧是人生中最美丽的花朵。在井冈山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毛泽东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的是一种乐观的智慧。邓小平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让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怀抱,靠的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智慧。“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中国梦”,每一个崭新响亮的口号,无不是在老老实实分析中国国情的现实后,体现出一种治国安邦的智慧。聪明就是一把雨伞,撑开它,可以让我们在有烈日的时候免受炙烤,有暴雨的时候免受冷寒。做人其实与做事治国同一个道理。每个人由于所处的环境、具有的天赋、所受的教育不同,决定了他以后所从事的事业不同。但是,无论一个人做什么,必须把老实摆在首位,才不会走上歧途,才可能做出成绩。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也必须发挥聪明,拥有智慧,我们成功就会缩短周期,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更多的成绩,让人生更精彩。
2015年6月7日于泸定
(“老实聪明地做人做事”——不妨就表述为:老实做人,聪明做事。对举而互补,言简又意赅元荣老师之作,气韵贯通,酣畅淋漓。“老实与聪明”,虽然是生活中的做人做事之言,但以之言伟人伟业,说国事国运,具有一种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笔势;——虽是一篇小文,依然具有横扫六合之势;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元荣之文是也无论一个人做什么,必须把老实摆在首位,才不会走上歧途,才可能做出成绩。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也必须发挥聪明,拥有智慧,我们成功就会缩短周期,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更多的成绩,让人生更精彩。——结尾部分,元荣老师洗净铅华,返璞归真而画龙点睛,把“老实和聪明”紧扣“做人”这一命题范围,虽是戛然而止,却是余韵颇丰,颇有“曲终收拨当心画”之妙。元荣老师功力深厚,思考深刻,能够于教学之余高考之中勤于下水,体验作文,不但于学生受益匪浅,于自己专业发展也是一大促进。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成长的一种正道。@华元荣 泸定(302888485)重用“老实人”、关心“老实人”一直是我们的用人导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重要讲话中曾提出明确要求“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这是我们党在选人用人上的一贯主张。那么周总理为何说“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
4、父亲的哲学 „„读高考作文题目拟作(陶筝 成都)
我用最快的速度在考场瞄了一眼作文题,老实与聪明。呵呵,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人,就是我的父亲。
人人都说他老实,上班老实守纪,为人老实诚恳。在他的世界里,做好本分的事,经营一个和睦的家,谦让一个好强的老婆,养育一对不省心的儿女。一切,都如唐僧在悟空划定的辟邪圈里运转,从未越轨半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想法。
年少的记忆里,父亲在家言语不多,像一头永不疲惫的牛,在家里家外忙碌。下班回家,拉过一个小木凳,在院前吧啦吧啦几口旱烟,余光仍在扫视着家里是否有需要他做的活儿。偶有小朋友过来,绕在他的膝盖边玩耍,父亲总是憨憨地将他们举起,逗得孩子发出银玲般的笑,然后满意地跑开。邻里间有需求,自不用多说,力大无比的父亲总是跑在最前,扛起最重的活。至今记得有一天夜里,父亲回来告诉母亲,说今晚学校开会,校长在大会上表扬了某某某搬走了一颗影响学校形象的巨石。母亲出离地愤怒了,因为弄走巨石的人是我父亲,但校长却不明就理地把表扬给了别人。在一旁做作业的我,也在内心嘀咕,明明是你做的,为何不说,为何自己受累却要让别人抢占风头,为何要做那个老实人。再一联系平时,我的眼前就拼凑起了这样的画面,老实巴交地埋头做事,再苦再累不抱怨的,从未给领导递一根烟,从未给领导送一次礼的,就是他,我的父亲,我那并不能给我带来骄傲的父亲。甚至,我开始羡慕那些别家的孩子,有一个圆滑处世,会溜须拍马,和领导称兄道弟,懂得迎来送往的父亲。
但羡慕终归是羡慕,父亲终不会因为母亲的埋怨,我们的虚荣而改变他的处世哲学。多年后,我已经站上了讲台,父亲也早已退休。闲不住的他在学校寻得一份花工的差事,于是,便有了每天和我一起早起上班的日子。很多次,我在讲台上撕扯着喉咙,父亲在窗外推着除草机劳作,那轰隆隆的声音总让我忍不住瞧上一眼。烈日下的父亲,穿着十几年前的旧衣,如老农一般挥汗如雨,黝黑的肌肤灼伤了我的眼睛。铃声一响,我奔出教室,厉声地对他吼道,你看这样的暑天,还有几个人像你一样,你就不怕中暑,一个月给你多少钱,让你这样卖命?父亲拉过围在脖子上的毛巾,揩去挂在眼帘上的汗珠,振振有词地说,拿钱做事,做事就要做好。除了递上一瓶水,我真拿这个一辈子老实巴交的他没有办法。为什么?为什么他就不会聪明一点?为什么他除了老实,就只剩老实呢?
但,也就在最近这半年里,我开始用异样的眼光去看我这老实的父亲。母亲去北京带小陶子了,家里只剩下了我,和这个没有过多言语的父亲。我,每日忙于上班,早出晚归。而父亲,终因上了年纪,不再和我一起穿梭于徐家坝的校园。一日傍晚,我接到邻里电话,焦急地询问我父亲在哪儿,我平静地回答,他能在哪儿,不是在家,就是在外散步。邻里大概意思是今天不见我父亲一起散步,心里觉得放心不下。我飞奔在回家的路上,在夕阳的余晖里,我看见我那父亲,跟着一大群同龄男男女女在校园的操场,悠闲地踱步,不时发出爽朗的笑,而身旁的那些老妇,甚至笑弯了腰。就这样,我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不想惊扰,只愿追随。一直来到家门前,我戏谑地问,老人家今天心情挺好?父亲憨憨地答,吃饱穿暖没烦忧,哪哪都好。
是的,我这老实的父亲,一生信奉的不就是活得简单自在而知满足吗?三餐可以无肉,衣物只需蔽体,上床就能酣眠。比起那些在物欲世界里沉浮,在功名利禄里进退的人来说,父亲的生活是乏味的,父亲的思维简单的。但,当我看到那些人,那些曾在宦海中极尽一生之力,在红尘里招蜂引蝶,拈花惹草,老来却孤零零地在操场上郁郁独行的时候,我又不得不欣然地承认,父亲的处世哲学,简单,却又充满了智慧。
(陶筝老师的散文笔法,颇得写人之精要——精心的细节,精细的刻画;笔墨饱蘸浓厚的情感,写出朝夕相处的父亲“老实而不甚聪明”的性格,与考试命题是如此契合;生活气息浓郁,真情实感深厚,如果是考场阅卷,老夫一定键盘一敲,予以满分!)
5、做一个老实与聪明兼具的人
„„读高考作文题目有感(冯超 达州)
倘若,某天,你在某个电梯正好听见一个小姐打了屁。你是选择当众揭穿“是她打的屁”?还是选择沉默?还是在别人都向她投去怀疑的目光时赶紧替她挡一下,“不好意思,刚才是我消化功能太好了”!
选择第一种的,是老实人;选择第二种的,是聪明人;选择第三种处理方式的,你表露出你对姑娘的真诚帮助与关心,又显得那么机智聪敏,我敢说,你是一个老实与聪明兼而有之的智慧人。
做人,就做老实与聪明兼具的人吧!首先,你看,人是复杂的动物,性格特质也不必孤立地存在。于己,老实人需要聪明点才更好办事,聪明人因本性的实诚才会更显可爱。于人,老实人因为真诚担当就容易被人接纳,聪明人因为机智变通而对事有利。老实与聪明,向来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老实的人叫人摸透,虽容易吃亏受累,活得简单却也自在,可简单自在不也就是活得聪明?聪明的人叫人佩服,虽能够随机应变,活得灵巧却也很费心力,这样不也就是不够聪明? 于是,你无需纠结做人是老实点好还是聪明点更为智慧了,难道你没发现,遇事该老实则老实,该滑头就滑头,让老实与聪明互相取长补短,岂不更美更实用。
再有,如今社会上大人小孩都在极力忙着整合自身发展的资源,当你的“硬件”即所谓物质能力缺乏时,人们通常会说“那就努力开发情商、智商等软件功能吧”!这个过程中,有的人聪敏圆滑起来,懂得察言观色,主张该老实则老实,该应变则应变,做起事来才容易高效快捷;有的人仍坚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做人老传统,他们相信,以真诚、稳重、务实、懂得谦让宽容或敢于吃亏等品质,同样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着各自的为人准则与喜好,老实或者聪明,天平的两端还真是难以取舍。不过,我倒觉得,老实和聪明,都是一个人立于世间的“软件”因素,都是智慧情商的表现。
你的聪敏机智、左右逢源、灵活处事的态度,就是资本。你的真诚坦荡、稳重务实、敢于吃亏、谦让宽容的品质,不也都是你成功的垫脚石吗?
引人向“真善美”靠近的老实,跟引人向“变通达”靠近的聪明,都是智慧的表现。不过,一个人最好不要过于耍弄聪明,也不要过分固执老实,那样受害的首先还是自己。你只有表现出坦率度高且应变力强,才能离成功舒适的人生更近一步。
近来再读《三国》与《水浒》。总觉得,基于刘氏二主,诸葛亮就一直是忠臣,那样满腹韬略,智慧万端的人怎么不自己当王呢?僭越则是背道,于毕生理想何益!刘备三顾茅庐,又以兄弟待之,清醒的人理应感恩戴德,恪守本分,怎能取刘备子弟而代之。这就是诸葛亮的老实!是忠诚信义的体现!若是耍滑头趁白帝城托孤便自取刘氏江山,那么,即使再有过人的智慧也得不到天下之人的认可吧?他秉承本分,继续辅佐刘禅,赢得西蜀上下人的拥戴,这就是诸葛亮的聪明所在啊。至于
《水浒》里那个悲剧英雄林冲,就是过于老实地相信高太尉们不会歹毒残忍到硬要置他于死的地步,一再抱有幻想,人家不会霸占他的妻子,才一次次委曲求全,妥协退让,终致家破人亡,落草梁山。要是他早就洞察出太尉们的野心,不那么忍辱负重,及时奋起反抗,也许„„至少他不会痛得这样惨。
天平的两端,一手聪明,一手老实,那中间的核心,才是智慧。只是,不知,世间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权作一种做人的理想和梦吧。不是有句话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至少思想也引领人的伟大。
(开篇所譬,虽略有不雅,但能够把“老实与聪明兼具”解得如此贴切精彩,舍此无它;选择第三种处理方式的,你表露出你对姑娘的真诚帮助与关心,又显得那么机智聪敏,我敢说,你是一个老实与聪明兼而有之的智慧人。——好像俺就是这样的人啊做人,就做老实与聪明兼具的人吧!首先,你看,人是复杂的动物,性格特质也不必孤立地存在。于己,老实人需要聪明点才更好办事,聪明人因本性的实诚才会更显可爱。于人,老实人因为真诚担当就容易被人接纳,聪明人因为机智变通而对事有利。老实与聪明,向来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老实的人叫人摸透,虽容易吃亏受累,活得简单却也自在,可简单自在不也就是活得聪明?聪明的人叫人佩服,虽能够随机应变,活得灵巧却也很费心力,这样不也就是不够聪明? 于是,你无需纠结做人是老实点好还是聪明点更为智慧了,难道你没发现,遇事该老实则老实,该滑头就滑头,让老实与聪明互相取长补短,岂不更美更实用。
——这两段文字,没有一个事例,但也几乎没有闲笔;刚才我们讨论过程中,晓彤老师和林泽,特别提到了“深入思考和思维分析”——这两段文字可谓典范。于己,老实人需要聪明点才更好办事,聪明人因本性的实诚才会更显可爱。于人,老实人因为真诚担当就容易被人接纳,聪明人因为机智变通而对事有利。老实与聪明,向来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充满辩证思考,有思维的缜密,亦有语言的机趣。你的聪敏机智、左右逢源、灵活处事的态度,就是资本。你的真诚坦荡、稳重务实、敢于吃亏、谦让宽容的品质,不也都是你成功的垫脚石吗?
——此一段文质兼美,绝对可让阅卷老师大快朵颐。刘备三顾茅庐,又以兄弟待之,清醒的人理应感恩戴德,恪守本分,怎能取刘备子弟而代之。这就是诸葛亮的老实!是忠诚信义的体现!若是耍滑头趁白帝城托孤便自取刘氏江山,那么,即使再有过人的智慧也得不到天下之人的认可吧?他秉承本分,继续辅佐刘禅,赢得西蜀上下人的拥戴,这就是诸葛亮的聪明所在啊。——读书贵在有感悟,超超此处感悟,胜过很多人读十年书。悲剧英雄林冲,就是过于老实地相信高太尉们不会歹毒残忍到硬要置他于死的地步,一再抱有幻想,人家不会霸占他的妻子,才一次次委曲求全,妥协退让,终致家破人亡,落草梁山。要是他早就洞察出太尉们的野心,不那么忍辱负重,及时奋起反抗,也许„„至少他不会痛得这样惨。——同理,林冲又是一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老实太过,醒悟太晚之人,被超超如此化用,堪称是关于“老实和聪明”的画龙点睛之笔。呵呵,我真的要举杯畅饮啤酒了——疑为佳作,二为还没有吃晚饭)
第四篇:高考作文阅卷
高考作文阅卷,我挨了“批”
组长们一面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打分,一面却一再强调今年的平均分要控制在42分左右
临时接到通知,高考阅卷还差人,便和师弟去报名。我和师弟是多年的好友,平时都喜欢舞文弄墨,且惺惺相惜。他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做了六年的高中语文老师,而我原来是学医的,后来我们却都考上了华师古代文学的研究生,而且跟随我们都很钦佩的同一个导师。
在报名之前,我们的院长让我最好不要去,她说我这人虽然有才气,却怕我受不了纪律的约束(现在想来,她所担心的可能不是这个,而是担心我的标准和别人不一样。)她要我考虑清楚。由于最近我在山东的《都市女报》开了一个专栏,每周要为她们提供一篇文章,怕没有时间写文章,当时我答应了我们院长不去报名。但师弟拉我陪他去报名,因为他不知道报名的地点在哪里,我当然义不容辞。
到达报名点后,我又碰到了很多来报名的师弟师妹们,一时心痒难忍。一来我需要钱,二来我并不是不守纪律的人,我之所以答应不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怕自己把握不了标准。但我想,既然师弟师妹们都能把握,我为什么不能呢?在他们的怂恿下,我报了个名。本来我和师弟都分到作文组的,但师弟比我有经验,他对管这事的老师说作文他改不了,要求调到基础组,其实他知道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的不一样,怕出什么乱子。我本来也想到基础组去,但是基础组的人已经满了,只有留在作文组。
我对作文确实有自己的标准,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句子得写通;其次,就是真诚,我不喜欢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漂亮,内容却十分空洞的文章。早在数年前,谈到我国当代青年的文化状况时,我曾经说过:“我们的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而对外国文化的精华也知之甚少,他们所有的所谓‘流行文化’就像裁缝师傅做衣服剩下的碎布,花花绿绿地,似乎很好看,然而充其量却只能拿来做拖把罢了。”
今年湖北的作文题目,确实出得有点难,《长江日报》的著名评论员刘洪波先生为此写了一篇《高考作文要把人逼成哲学家?》的评论,可谓切中要害(事实上,很多学生将这篇文章当成了政治题目或马列哲学来做)。我的导师谭邦和先生是中学教材课程标准制定6人小组的成员,往年也是参加高考语文命题的重要成员,由于今年他的女儿参加高考,他没有参加今年的命题。在一次闲聊中,他也对我说今年的作文对于中学生来说太难了。自然,这种题目中学生不可能写好。据我自己和很多阅卷老师所达成的共识,若严格按照阅卷的标准来打分,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只能放到第三类与第四类,也是就0-36分之间,而作文的总分是60分。可组长们一面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打分,一面却一再强调今年的平均分要控制在42分左右。第一天大家都改得比较慢,大多数人没能完成每天200份的任务,另一方面,平均分也比较低,并没有达到组长们42分基准分的要求。学生们的题目可谓千奇百怪,有很多一个简单的题目都没写通。而正文部分呢,1也称得上“异彩纷呈”:有写内因外因的,有写辩证法的,有写进与退的,有写儒道合一的(够我们写一篇博士论文),有写出世入世的,有写感悟人生的„„。还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即很多学生写怎么为人处世的,大多数写这方面内容的学生是在重复中国古老传统的一些所谓处世的“金言”。至于体裁,几乎能涵括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一切文学体裁。大部分学生不是牵强附会,就是完全跑题,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写得好的。谈到语言,应该说,恐怕大部分学生甚至连“把句子写通”这个简单的标准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分要达到42,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第一天由于大家都很认真,按照标准打分,平均分数很低。第二天,组长又再三强调了42分的标准,让大家尽量把分数往上抬。并且说大家的报酬将和阅卷的数量与质量挂钩。评定阅卷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通过率,即同一篇作文你打的分与别人所打分数的吻合程度(每一篇作文至少两个人看)。这搞得大家都很紧张,于是很多老师不时地跑到监控机上去看自己的通过率是不是达到了85%的指标,以便调整自己的评分标准。不久,便出现了围绕着42分的基准分上下浮动的打保守分的倾向,平均分数大大提高,而且出现了一种很荒谬的现象,即看得越快越粗心的人,通过率却越高,而那些看得越慢和越仔细的人,通过率却往往上不来。以至于有老师发牢骚说其实作文也可以用电脑自动阅卷,只要把一些关键字输入电脑,就可以自动打分了;还有老师戏称看作文就像“打电子游戏”,只要过关就行。我虽然也同情学生,尽量想把分往上打,看了作文之后却打不上来——由于平常对于写文章这件事看得太认真,妨碍了我的打分,所以,我的平均分是全组最低的,尽管组长跑到我面前提醒了几次,我打的平均分仍然维持在35分上下。有一次,他开玩笑似地指着自己的头说我的“脑袋有问题”。
第四天的时候,组长把我叫到监控机旁,说有一篇作文让我们讨论讨论,该怎么打分。这一篇作文共三个人看过,三人所打的分数相差很大(超过了9分的标准线)。那文章的题目叫《一块红布,三滴眼泪》,是一篇记叙文,开头却引用古诗词发了一大通无关紧要的议论,与整篇文章的基调显得很不谐调,下面接着写的是一个有关母爱的小故事。我和另一位老师说这篇文章不怎么样,不能打高分,第三位老师却打了50分,他说这篇文章很具“匠心”,前面的议论部分是铺垫,后面的结尾是照应。组长也坚持这么认为。我却一直坚持这文章有点跑题,而且开头与结尾都很牵强,而另外一位说这文章不怎么样的老师却学乖了,不吭声了,于是组长大获全胜,不过,我却在他的心里投下了小小的阴影——我没给他面子。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报复我的机会。坐在我身后的一位老师发现了一篇“好”作文,想给个满分,兴奋地叫组长过来看,按规定,满分作文都得通过组长的审批。我也跑过去看,说实在的,由于很少能见到一篇像样的好文章,我想见识见识这篇文章到底怎么样,另外有几个老师也围过来看了。结果却很令我失望,那正是我所讨厌的“拖把”式的假大空文章,不过作者的语言还是挺流畅,比起同类的文章,确实要算是“好”文章了。审批的结果,是满分。我心里很有些不平。不久,我看到了一篇名为《战国舞姬》的小说,不论从语言还是技巧,都远远胜过那一篇满分作文。我想,如果那篇文章能打满分,我这篇文章不能打满分也就太不公平了。于是,我也把组长叫过来。他坐下来,看完那篇小说,脸色一下就拉了下来,用很严肃的口气对我说:“这篇文章我不可能给打满分,而且也不能超过40分!”他说这是“故事新编”,“我们不提倡故事新编!”
我反问:“为什么不行呢?,鲁迅不也故事新编吗?”他于是说这文章不搭题。但其实从文章深层的内涵来分析的话,却未必与所谓的“入”与“出”没有关系,何况按照他们组长的要求,一般尽量要把分数往上打,只要能牵上那怕一点关系,都算合题或基本合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深入学生的思维,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次他却一反常态——我知道他是在报复我。我恐怕是我们组里唯一的一个要打满分作文却没被通过的,不但如此,他还把那篇作文压到了41分。
今天晚上,我才上机,正在改作文,组长突然走到了我的身边,满身的酒气,涨红着脸,大声对我说:“我严重警告你,今天的校标卷你打的分数太低了,你要好好地学习标准!”其实,据我所知,还有比我打得更低的,我打32分,有人只打了29分,而所谓专家却打了45分,那文章实在并不怎么样——我对于专家们的水平实在也不敢恭维。就算我打的分数与专家有差异,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我的通过率有88%,是正常的,而自评指数也处于中等水平,没有什么好给他说三道四的。他又大声对我说:“你要按照标准打分,不能照你自己的标准给分,否则,你给我停下!”我冒火了,也大声分辨说:“我是按照标准打分呀,何况,不同的人对标准也有不同的理解。”他见我居然敢顶嘴,大声吼道:“你给我停下!别改卷了,我停了你的机!”一边吼着,一边就跑到了监控机旁,忙着要限制我继续递交文章。我再没有理他,继续看我的文章,这时全组的人都吓得不敢吭声了。我不得不说,他根本对电脑和监控程序不熟,自始之终,他都没能限制我,而他自己却以为他真“停了”我的“机”了。
他让我先学一个小时的标准再说。我不想和他闹,我们的院长很忙,为这点小事闹到她那去不太好;再加上我很想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评卷的,于是,我顺着他的意思,将样卷给调了出来。很遗憾,我的感觉是专家的打分非常随意,并没有按照标准打分。或许你们会说的的感觉并不正确,但凭什么说专家就一定正确呢?难道就因为他们是专家吗?那我也可以告诉你们,我读过的书也不算少,并且从事文学创作也有十来年了,多多少少好歹也发表过几十篇文章。我学的是古代文学,最熟悉的却是现代文学,可以说,几乎现代每一位作家的文章我都至少见过一篇,于大多数作家,我是读过一本或好几本作品集的。当然,这并不值得夸耀,但却令我有充分的自信怀疑专家们的标准,尽管我不知道这些专家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后来一位很替我不平的,和我一组参加作文阅卷的高校老师告诉我,按照国家规定,高考阅卷应该有65%的高校教师,只能有35%的高中教师参加。还有人提出,高三的老师不应该参加阅卷,因为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由于高校教师与高中教师的眼光与标准不一样,往年经常发生争执。近年来高校教师参加高考阅卷的人数大大下降,标准便操纵在了高中教师的手里。当然,高中教师的水平未必一定就要比高校教师差,但由于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再加上他们对学生一定程度的同情,使他们很难跳出来客观、冷静地评卷。但这对于那些文章真正写得好的学生,却是不公正的;再加上评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随机因素,使得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真实的水平失去了必然的联系。从这上角度上来观照我与组长的争执,不能不说是有其必然性的。专家制定标准,只是为了便于量化,而对于写文章来说,有很多东西是不能量化且只能感觉的。正因为如此,在高考作文中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八股”作风的文章,而真正写得好的却无法量化因而不能用专家的尺子来丈量的文章却得不到一个好的、公正的评价。
这便是考试的“异化”,正如我在《考试漫谈》这篇文章曾经说的:“其实,考试如果仅仅用于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或能力的参考标准,那倒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考试却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个体的升学、就业、晋级、提工资等等,这便是这种制度的最大的不公正。考试一旦成为唯一的标准,便变成了一种暴力:将具有多样性的人简化为一种可以测量的物。这样,考场便成了一种类似于作坊或生产车间之类的东西,分数的高低是它衡量产品是否合格的尺度,故这个车间出产的成品不能叫‘人才’,虽然我们确实也不能否认其中不乏颇有才能的人,如果套用贾宝玉先生的话,我们不妨称之为‘分蠹’。‘分数线’几乎成了决定个体一生的前途与命运的无形的暴君,相应地便产生了很多‘高分’的庸才与投机者。这种人往往未必有才能,却擅长或醉心于考试:考试给予他们以成就感与自信心,并使他们未来能在社会上占据一个很好的位置,从而有可能继续将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强加给全社会,造成一种考试的‘恶性循环’。”
十年砍柴:高考作文的揣摩上意
今年高考,武汉的刘洪波先生对一些地区的作文命题很有看法,认为这是些假把式人生哲学的大杂烩。我对此心有戚戚焉。
这种假把式是“八股取士”时代,“代圣人立言”作文之法的延续,有着悠久的历史,没什么新鲜的。不过所代替的“圣人”已经从历史上存在过的孔孟程朱这类老先生,变成了一个没有具体人格却无处不在、永远正确的意识形态理念。这种作文有着强烈的诱导意味,希望考生们说出命题者想听到的话。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谁没有受过这种“代圣人立言”式的作文训练?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师就告诉我,写作文关键是“立意”要正确,不然文字再好也得不了高分。什么叫“立意”正确呢?就是跟报纸上、广播上的调门一样的。
我从小深谙这种为文之法。小学升高中,作文题目是《家乡变化》,当时正是分田到户后一年,我写了村里一个本家奶奶盖新屋上梁、大宴宾客的热闹情形,然后再写道分田到户之前她家怎样怎样穷。阅卷老师大喜,给了个满分。我入初中后,他特意来我们班看这个得满分的小孩。其实,那个本家奶奶家境以前在生产队就算殷实的,否则的话分田到户这么短时间内,怎能从穷变富呢?但我相信大多数阅卷老师不会在乎这些“常识”,只要你的“立意”高,加上文字还可以,绝对给高分。
尝到这个甜头后我就更加明白,考作文就是考你说大话、套话和假话的水平。一旦思想上开窍,加上勤学苦练,自然就有收获。我高中时班上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我俩平时写的作文,老师和同学更喜欢读他的,因为他的文字更优美,更有感染力。可是每次参加作文竞赛,他总不如我。老师总结是,我更能揣摸命题者的心思。
《儒林外史》中的高翰林,在分析马纯上先生为什么考秀才时成绩不俗,一到正式的科场就折戟沉沙,有这样一番话:“‘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小弟乡试的那三篇拙作,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字都是有来历的,所以才得侥幸。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圣人也是不中的。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他要晓得‘揣摩’二字,如今也不知做到甚么官了!”
所谓“字字有来历”,就是不能说自己话,而是说别人说过的、被证明“正确”的话。叶圣陶在当小学教师时,感叹当时的学生作文,“叫他们将自己的写出来,他们偏偏将自己的隐蔽,却将别人的显示出来”。他感叹“这是我的失败”。因此他告诉学生,“现代练习作文,既不像从前人那样,为要求取功名,也不像一部分青年所期望的那样,为要成什么文豪文学家;最重要的还在练成一种技能,能够以笔代口,意无不宜,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种种方便与受用”。——可叶圣陶这样的教师,今天来教小学、中学,未必受家长和学校的欢迎,关键的升学考试又不是你在阅卷,这样只管写真心感受的文章大约得不了高分。
我高考是十。六年前,那个夏天有点特殊。参加考试前老师一再叮嘱我们:不管你们心里怎样想的,平时怎样议论的,写作文千万不要写出格的话,要和上面保持一致,要说拥护英明决策的意思,否则十年寒窗就付之东流。——大部分人虽是小小年纪,但早就训练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本事,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我现在是靠码字为生,用流行的话来说,是宣传喉舌,当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能否胜任这个工作,关键还看当年受“代圣人立言”的训练怎样。——我自认为自己还算信任。只是尚能保持一份清醒,知道这些文字并不是我的,而是代替别人写的。因为害怕时间一长,自己只会鹦鹉学舌般写作,所以私下里尽量多写说真话的文章,这样的写作是很痛快的。我把这两种写作状态形容为周伯通的“双手互搏”,虽然有点痛苦,但总比只有 “代圣人立言”的独门功夫要好一些。
我相信,由于网络的发达,资讯的丰富,今天的青少年除了接受课堂教师“代圣人立言”的作文教育外,他们明白还有更有趣的写作,一本正经装作思想家、道德家说话,那是为了得高分。如此的教育方式,如此的考试导向,我想最大的成效,可能是培养更多的、更年轻的“双手互搏”高手。
第五篇:阅卷归来话作文(高考)【葛维春
阅卷归来话作文
葛维春
【葛维春,安徽省某县教育局新闻发言人、教研室副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国家级骨干教师,心理咨询师,兼职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中学语文培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语高效阅读总课题组副秘书长,全国中语会教学艺术专题组副组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教坛新星,全国优秀科研教师,全国中语会先进工作者。】
2008年,笔者参加了安徽省高考阅卷工作,一个多星期的紧张而繁忙的阅卷,让我感触颇多。总体上来说,安徽省的作文试题既确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又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检测出了我们的考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应该说,安徽省的作文命题尺度把握得十分准确。总结如下:
一、特点
1、稳定性:仍以命题作文为考查形式,稳中有变。今年是安徽省独立自主命题的第三年,除2006年考话题作文外,去年和今年都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表现了高考命题在短时间内的稳定性;内容上也有一定联系,去年《提篮春光看妈妈》“提篮”只不过是一种做法,一种行为方式,“看”才是目的,“春光”表层意义为春天的田野风光,深层的意义则可理解为个人的成绩、理想、信念、健康、幸福、感恩、报答等等,“妈妈”既可理解为自己的母亲,也可理解为祖国、民族、人民、山川大地等等。表现的是回报,是感恩;今年是《带着感动出发》,仍然可以写对母亲、师友、祖国的回报、感恩等,不过,今年的题目内容更加宽泛,它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与民生,可谓是稳中有变。
2、思辨性:感性与理性并重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在“知、情、意”三个方面全面发展,其中“知”是感知,“情”是情感,“意”是意志,“知”“情”是感性层面,“意”是理性层面,一道好的高考作文题必须感性与理性并重,试题缺乏感性,脱离中学生实际,是强人所难;试题缺乏理性,就没有深度,也与高校选拔人才的宗旨相违背。像今年的作文题目《带着感动出发》,认真审题,我们就会发现,它包含以下逻辑关系:(1)要写出受感动的人、事、物;(2)要能表达出一种情感;(3)要由人、事、物悟出一种理;(4)要有行动。显而易见:(1)(2)紧扣感动,表现的是客体;(3)(4)紧扣出发,表现的是主体,感动是出发的前提,出发是感动的深化,二者应有紧密联系,前者是重点,后者是难点。高考作文命题强调主体和客体统一,感性与理性并重,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要重点关注感性与理性并重的训练题。今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但对以后的复习迎考很有作用。
3、人文性: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考查考生的生活体验。写作本身就要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但是前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有过一些导向:文化的外延扩大,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戏曲的,有引导学生关注流行文化的,有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有引导考生关注学者观点的……结果,一种叫作“文化散文”的作文悄悄在高中学子中走红,说起古人:屈原、苏轼、李白、杜甫……信手拈来;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比比皆是,不论是什么话题,均以这些文人作材料,既显考生文学素养深厚,又可见其作文功底不凡,以不变应万变,并无多少真情实感,却屡得高分,甚至满分,被有识之士忧虑地地称为“伪文化”现象,新的“八股文”。好在,一些命题者已开始转变了思路,开始引导学生写些真情实感的文章,如湖南卷“跑的体验”、重庆卷“自嘲”、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等,这些无疑给高考作文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今年安徽卷的作文更是如此,《带着感动出发》,从小到大,谁没有过难忘的经历?谁没有过热泪盈眶的时刻?挖掘出心中最纯最美的一颗珍珠,既避免了千人一面,又有利于学生抒真情、写实话,体现出了鲜明的人文性,受到广大考生及社会的一致好评,这是高考作文的以人为本,返璞归真。
4、现实性: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又有着极强的现实性,今年是奥运年,是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翘首以盼的一年,可是今年以来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从年初的雪灾,到最近的汶
川地震;从藏独分子闹独立,到火炬在巴黎险些被抢;从胶济铁路火车撞击,到EV71病毒在江淮大地上肆虐……这中间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大灾有大爱,天灾无情人有情,灾情的背后是无尽的温暖和关爱,也让无数国人的心受到一次次感动,灵魂得到了净化和洗礼,不必费力从古人那里寻找素材,也不必从故纸堆中寻找灵感,单单是身边的人和事,又有多少值得我们关注啊,今年高考题的全国Ⅰ卷、重庆卷“坚强”等,都与现实紧密相联,体现出了作文命题的现实性。
二、选材
看到作文题目之后的第一感觉是难度不大,认为这篇文章学生不会搜肠刮肚却无话可说,他们可以从亲情、友情、社会等角度来选取材料,纵览今年安徽省考生的高考作文,内容大多以这三种材料为主:
1、亲情:羊羔用跪乳来感恩亲情,乌鸦用反哺来回馈亲情,古老的《诗经》用萱草来承载亲情,孟郊用“三春晖”来赞美亲情。亲情是伟岸的高山,拥有深沉的力量;亲情是江河的小舟,平凡中诠释着感动„„亲情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所以看到这个题目后,许多考生写到了父爱母爱的伟大,有的写母亲雨天为自己撑起的一把伞,有的写父亲严厉的表象下的拳拳爱心;有的写为给自己上学筹学费,父母历尽了艰辛„„当考生打开记忆的大门,亲情,那点点滴滴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就会萦绕在他的心间,只要学生能横向延伸,纵向开合,设计悬念,变换视角,凸现细节,形象描述,升华哲理,这样的作文势必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别人。
2、师友:“一个人没有朋友,就像生活里没有阳光”,的确,在艰难的求学旅途中,我们身边总有师友相伴,在我们成功而骄傲或因失败而沮丧时,是师友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诉说,为我们指点迷津,指明方向,安慰我们的灵魂,拥抱我们孤独的心,感恩师友,理应成为我们流注笔端的真情,拥有感恩的心态,确定昂扬的立意,精选个性的材料,表达昂扬的立意,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
感恩师友,一定要感谢良师益友吗?非也,一位奥运会游泳冠军获胜后曾感言:我感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甚至我的对手,我的敌人,正所谓心中有美,处处皆风景,心中有善,所交皆挚友。总之,只有善于选材,巧于选材,才能张扬个性,独领风骚。
3、社会: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里,每个人都像一粒粒种子,不断地从社会的土壤中吸取水分、营养,从而生机勃勃地生长,而用生命的绿色点缀大地,用浓密的叶子织成绿阴,回馈大地无私的付出,这就是回馈社会的最好的阐释。感恩社会,你就会少一份抱怨,多一份珍惜,就会用实际行动去汇报社会:关爱失学儿童,让他们在迷茫中看到希望;关爱失明者,让他们感到心灵的阳光;关爱失去信心者,让他们找到自信的力量„„ “投之以木桃,报之于琼瑶”“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愿我们铭刻不忘。因为雪灾、地震刚刚发生,学生记忆犹新,心灵又受到极大震动,所以以此为题材的同学也较多。写温总理的流泪,三岁娃娃郎铮的敬礼,写为救学生英勇牺牲的人民教师谭千秋、张米亚,失去了十位亲人却依然战斗在救灾第一线的民警蒋敏等,选材很好,可因为这些材料被大众熟知,所以还要注重细节描写,方能打动自己和别人。
三、误区
通过评阅学生的作文,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容易进入下面误区:
1、宽泛化:许多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对题目缺乏深入思考,把自以为感动的材料都写进了作文中,导致文章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确,不集中,既写到父母之爱,又写到汶川地震,再写到雪灾,每件事都泛泛而谈,却说的不深入、不具体,缺乏感人的细节描写。记叙文做不到以情感人,议论文不能以理服人,自然给人留下的印象平平,如果不那么面面俱到,化大为小,抓住一点,深入集中地展开论述,突出中心,给人留下的印象就会更为深刻。
2、模式化:不少考生写作文
时,尤其在写议论文时,普遍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就像机器化大批量生产一样,不论是什么题目,一律列举近几年来被大量重复引用的材料,如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物,这些人物很典型,也很有说服力,但如果千千万万的考生都引用同样的人物事例,这些材料就失去了新鲜感,让人看了觉得乏味、沉闷。特别是不少考生,在引用材料时,根本不加分析,如此一来,这些材料就变得面目可憎了,其实高考作文最忌千人一面,只有敢于打破模式,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悟,才能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今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也规定,对套作的文章要降低分数,无疑也给一些学生和教师敲响了警钟。
3、虚假化: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写到亲情的文章时,提起父母双亡或单亲去世,数量之多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文章的真实性。我们无法判断考生作文中叙述的诸多不幸和悲惨的故事的真假,但在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细节的虚假。也许只是为了得到阅卷老师的同情就编造这些自己残疾或父母不幸的故事,这让我们看了心里越发不是滋味。还有的考生为了和出发相联系,在文章结尾处写到高考完自己将作为一个志愿者前往地震灾区。口吻语气如出一辙。考生意图和考试结果适得其反,大相径庭。
(选自葛维春主编《成长作文·高考卷》,作者安徽省阜阳市二中 闻具芳)
课堂组织学生“写”的原则与技巧
A 有效性和发展性相结合。
书面作业不能搞“广种薄收”,要注意“量”和“度”,布置的任务题应突出训练的有效价值,抓住课文和练习的共同要素,达到既巩固旧知识,又起到对“最近发展区”的开拓作用。
教例:《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学生能够熟知于勒叔叔来信给“我”家带来的变化,也能理解这种变化所潜藏的原因。课文的重难点的分析也业已完成。但执教者苏州市工业园区七中教师洪美菊认为此文有着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能从深层挖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言语交际能力大有裨益,故作出了如下设计:1、周日,全家衣冠整齐到海边散步的目的是什么?请你描写想象中的菲利普和于勒相见的场景。2、二姐夫何时到我家,又如何看到于勒的来信,看信后的心理、神情如何?请以《看信前后》为题,以二姐夫为主角写一短文。第一题的设计是为了极力渲染菲利普对于勒归来给自己带来财富的狂喜,与兄弟俩真正相见时的因失望而仇视的情景作对比,更好地突出主题。学生习作中:我家的衣冠整齐、父母的卑微逢承,于勒的豪富慷慨,蓝天白云、海浪海船,勾勒出一幅绚丽的兄弟相见的美景。此美景延续了拾年,到后来是一枕黄粱,终于幻灭。学生的创造思维毕现。第2题的设计是锻炼学生情节安排的能力,能够以点带面,使人明白:人与人的金钱观并不是存在于一人一家之上,而是存在整个社会之中,也起到了点明主旨的作用。此题的设计着重是刻画二姐夫的心理,学生刻画得惟妙惟肖,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两题的设置,既能紧扣课文的中心,又能从原文铺阵的情景入手,加以渲染,使学生沉浸入故事的再创造的氛围之中,产生表达的冲动。从而,学生的能力得以迁移和发展。
B 多样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练习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方法多样、手法多样,常式变式结合,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训练目的为宗旨,要练得活练得巧,提高练习的功效。另外,从题目的内容看,除了注意教育性思想性外,还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要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把练习看作负担。
教例:《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一命呜呼后,进入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套子---坟墓。而墓志铭在文中是一处空白点,山东章丘四中刘明老师在此处设计一个练习,让学生给别里科夫写墓志铭。他先以几则名人墓志铭作引导:
海明威的文字不无幽默:恕我不起来。
司汤达则用九个字对自己的一生高度概括:活过了,爱过了,写过了。德国的费希特墓志铭饶有意味:剧终。
经过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在五分钟后开始交流答案:他一生追求套子,最后理想实现于此;问世间套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活在套中死在套中,始因套子终亦套子;套子容不下乱子,更扼杀了性子,阻挡了前进的步子、他什么都怕,就是不怕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套子故,两者皆可抛……
只要捕捉好让学生参与和感悟的契机,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来回应,课堂也会异彩纷呈。C 指导性与培养性相结合
每次练习要让学生有所长进,有所提高,而不是为练习而练习,或是盲目练习,陷进题海,练习要加强指导,没有导的练习,只能使练“放羊”或者流于形式。
教例: 学习了《窦娥冤》之后,广西桂林市兴安中学教师廖一璇设计了这样一道书面作业:用精练而富有文采的语言概括出本折戏的三个场面的大意。第一个上黑板板书的学生是这样写的:“怒气冲天窦娥恨”、“法场诀别婆媳泪”、“为显冤屈发誓愿”。对此教师作了肯定,并进一步提出要求三句话最好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很快有同学完成了任务,教师请两位同学板书,结果一个写的是“赴法场途中诉冤、刑场上婆媳诀别、发誓愿感天动地”,另一个写的是“鸣冤叫屈窦娥恨、生离死别窦娥情、感天动地窦娥冤”,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修订,改为:“赴法场怨天咒地窦娥恨、见婆婆生离死别窦娥情、发誓愿感天动地窦娥冤”,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D 落实课后经典练习
教例:《长亭送别》课后练习第四题要求“从课文中任选一支或几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要有一点文采”。
改写成现代诗并不是对原曲进行现代汉语翻译,它要求学生必须在对原曲所选意象、所设意境、所表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领悟后,再结合自己平时训练而成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自己的创新,改成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现代语言、现代情景,所以改写从某个角度说比自己独立创作更难更需要创新能力。在具体改写时,学生可以对原曲大胆取舍,只要符合原曲的情感,有原曲所选景物即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运用诗歌写作技巧,再造语言,重新设置诗歌意境。
例如:【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改诗:是谁丰富了湛蓝的天空/又无情地飘离/是谁装点了苍白的大地/却是路上带寒的秋菊/风,肆意狂乱了思绪/碎片也由南飞的大雁携去/看得林中霜叶也悄然醉了/哪是霜叶自醉/是染上了离人红泪。
改诗无疑很优秀,是创新的最好诠释。原曲前一句是具有深秋特征的四种景物的直接罗列,后一句设问点题,情景交融,含蓄而深沉。改诗则活用原诗意象,加入更多神奇的联想、想像,突破了原曲意象,丰富了原曲意境:云彩“在无情地飘离”,化静为动、化含蓄为显露;大地变得“苍白”,由“带寒的秋菊”“装点”;西风可以“肆意”吹碎离愁别绪,而被吹散的离愁的“碎片”正被南飞的大雁携去;林中红叶看了这一切,如痴如醉。这些意象想像新奇,情感表达热烈而真挚。而且承载这一切的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也极具现代诗的风采。
再如:【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改诗:转眼间已是酒杯横睡/马蹄声重重地踏在我的心上/载着我的留恋相背而行/落日也随他而去/怎知他今宵酒醒何处/我在梦里寻他/可怎能寻觅。
改诗运用联想、想像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巧妙地改变了原曲意象。原曲只有“车”“马”,改诗则马蹄声“重重地踏在我的心上”,简练而形象,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原曲“杯盘狼藉”,改诗“酒杯横睡”,更具愁绪、更具人情;原曲有“落日”,改诗则“落日也随他而去”,夕阳的落下竟是随着张生的离去,可谓精彩之笔。
优秀的改写必须凭借卓越的联想力、想像力,才能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缘于原诗又脱于原诗,创新意象、丰富意境。而在改写过程中,借助修辞手法可以较容易地把古诗变成符合现代审美情结、极具表现力的现代诗。
比如:【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改诗:青山你为何挡住去路/是在挽留谁呢/苍翠的树林呀/你为何如此憔悴/傍晚的云气为何要急于挥洒你的身影/小道伴着落日沉静/秋风抚过农田/偶尔听见马蹄声飞扬/将离去的车儿定格。
原曲语言极尽华美,氛围十分忧伤。改诗则通过连用四个疑问,组成排比,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意象鲜活,情感直露、热情。其中把“疏林”改为“憔悴”,“夕阳古道无人语”改为“小道伴着落日沉静”最为优美。
再如,[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改诗:层层的山峦中,响彻云霄的鞭声响起,将那夕阳也击打破碎。
无论如何,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又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中的张生的鞭声,是很难被莺莺听见的,更不可能击碎夕阳,但运用超现实的夸张却将莺莺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鞭声扩大了千万倍,是莺莺极目远望、心力交瘁的形象外化
动笔写的形式很多,比如内容摘要、仿写、缩写、续写、默写、课文点评、学习总结、读后感、资料汇编、板书设计等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节选自 维春、朝玉、祖义等《语文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