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工厂如何提高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性
加工厂如何提高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性
强调职工参与的重要性,主要是职工参与管理对职工和加工厂双方都有益处。对职工自身而言,可发挥其聪明才智,改善人际关系,锻炼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对加工厂而言,职工参与管理则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加工厂效益。
一、不同的职工参与管理形式体现了不同的权利,参与管理的效果也有所差异,但同一种职工参与管理形式在不同的组织内部却有着不同的参与效果,这就涉及到职工参与管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性。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性将对实现加工厂目标和职工自身价值起关键性的作用。
1.调整组织结构。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将对组织内部的沟通交流效果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加工厂职工的参与意识。分权化、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比集权化、等级制的组织结构更能减少高层管理者与低层职工之间的摩擦,也更能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和职工参与意识。同时适当减少管理层级和管理宽度,可促进沟通渠道的畅通,以促使职工直接参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2.选择适宜的参与方式。在影响职工参与管理的因素中,其中就有职工的能力素质和参与意识、加工厂所需决策问题的性质类型这两大影响因素。因此加工厂在选择职工参与管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加工厂职工的知识文化水平、参与管理的意愿、参与管理的经验等职工自身特点和加工厂所需决策问题的性质类型等因素,进而决定选择以控制为主的较低层次权利要求的参与管理形式,还是以全方位式的较高层次权利要求的参与管理形式。
3.注重对职工的引导。职工参与管理意识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要保证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向职工充分、及时、有效地传达加工厂内外部有关信息,注重对职工进行适当引导,让其知晓和明确加工厂面临的市场形势、自身的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使其增强参与管理的明确感。
4.重视对职工的培训。职工参与管理不仅仅需要强烈的参与意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参与能力和相应的知识水平。加工厂是否重视培训及培训效果的好坏与职工参与管理的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促使职工参与管理有效性的提高,加工厂应注重结合发展实际,对职工进行与其岗位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能力锻炼,提高其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其参与管理经验的积累,促使其更有效地参与加工厂管理。
5.重视管理层与职工的沟通交流。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加工厂内部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生产力提高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从心灵上挖掘职工的内驱力,同时也缩短了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层与职工沟通和融合得越好,职工参与管理的效果就越好。
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是职工参与管理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采取合适的参与管理形式是职工参与管理得以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职工参与管理有效性的强力保证。加工厂的成功离不开职工的积极参与,有效实施职工参与管理是加工厂制胜的法宝。
二、加工厂职工参与管理的运作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是加工厂职工参与管理的主要途径。职工代表大会成为其他参与方式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加工厂职工参与管理的进程,很好的保障了加工厂职工长久、有效地参与加工厂管理的权利。
(二)厂务公开制度。厂务公开主要是对加工厂的相关生产、销售和经营信息的公开,从而可以使职工更多地了解加工厂的状况。为加工厂的经营出谋划策。厂务公开制度从根本上减少了管理层与职工问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了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合理化建议制度。推行合理化建议运动非常重要,因为加工厂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出现新问题。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而职工合理化建议制度。就是激发职工的全员参与,并使这些措施更有效。比如召开一些工作
会议,研究具体解决方案,并确定了一些由职工参与管理的制度,使加工厂职工参与管理真正得到了实效。
(四)集体合同制度。新的《劳动法》的颁布使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集体合同制度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职工的就业、福利、工资待遇等切身利益相关的权益。使加工厂与职工双方都达到满意的程度,将成为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渠道。
三、实施职工参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参与式管理有利于增强职工参与意识。提高职工积极主动适应和接受变革的能力,提高决策的质量。但是,参与式管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职工因其建议不被采纳而失去信心、管理者厌烦职工不切合实际的建议等。因此,为了确保管理者和职工都能从参与管理中受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者要加强对职工的引导。如果职工经常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能被采纳,这样可能会影响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向职工提出其需要建议的方向,并给职工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就不会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手段和信息。而无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管理者所需要的思路和想法也会应运而生。
2.充分考虑职工的建议。参与式管理要求尊重职工的建议和意见。最终决策是以职工的建议为基础的。如果不能采
纳职工的建议,应当说明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否则。职工会认为是走过场、搞形式,其结果是职工大失所望。以致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让职工自己选择。管理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允许职工进行决策选择。这是促成正确决策的最佳方式。
总之,随着大家的努力和教育培训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工厂职工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工厂的职工不再单单为了生存而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渴望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充分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到加工厂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此外,职工参与管理可以集中大家的正确意见,使决策避免片面性,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完善合理,从而塑造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氛。
第二篇:如何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有效性管理能力
管理关系到企业发展,也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管理在一定程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提高管理者实施有效管理的能力,因此,企业的有效管理必须从“头”开始,这里所指的“头”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理解认识上的“头”,即“头脑”。当然也包括承担管理职责的“头头”。现就以如何提高管理者有效性的能力与大家交流体会,仅供管理践行者参考。
一、怎样认识和理解管理
“管理”一词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版本的解读,而管理者应该要把“管理”的概念理解清楚,才能帮助有效地实施管理。从广义上讲,“管理是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协调集体所作努力的过程”。这一对管理定义的表述相比较而言较为贴切。第一,它清晰概括了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基本要素一,是“目标”。它是管理要实现的愿景与定位或规划与任务。明确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实施管理必须要使目标能“落地”,并要实现可量化;基本要素二,是“集体”。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成“众”即需要组织管理;基本要素三,是“协调”。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整体机构与各环节要实现步调一致必须通过协调达成相互间的共同配合。第二,管理的特征用“过程”作定义,准确体现了管理的动态特征,上至企业的目标任务,下至管理的各单
1元或项目始终处于PDCA受控状态运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就是“管理”广义的概念。
“管理”狭义的概念通常是指“管人”与“理事”,即通过
对人的控制实现把事情做好。
不管从广义还是狭义看,管理始终都是围绕“人”。但同样
是对人这一管理主题,东西方因文化背景的不同,体现在管理理念上和管理的具体实施上也不尽相同。比如,西方管理以“性本恶”为基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对人的不信任出发,因此采用契约和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和控制人。实施法制,把法放在管理首位,是西方管理的特征。体现在管理上,西方管理让人发挥作用的最大上限是这个职位所要求的最高技能,而不是这个人的最大才能。西方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这种管理理念的体现。但西方在对管理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系统性管理与应用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学习、借鉴、吸收和运用。而东方管理确切地讲中国式管理则是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以“性本善”为根本点,把情感放在实施管理的重要位臵。注重人格魅力,体现“德”的作用,管理更注重调动和发挥人的潜能,个人能力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较大。因此,中国企业管理经历的历史虽短,却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著名的企业家。
二、实施管理应把握好以下关系
1.分设机构与整体协同的关系
“管理幅度理念”指组织架构中的领导,能直接而有效地领
导下属的可能人数,越过一定的限度,效能就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实施管理时,采取分而治之,合而为一。“分”是根据企业规模和专业特点的实际设臵各级机构和岗位,发挥各类人员的特长,“分”不是目的,“分”是为更好地实现整体优势,更有效地实现整体目标服务的。
前苏联研制生产的米格——25战机,其优越的性能广受各国
关注,然而飞机专家研究后惊奇发现,米格战机使用的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许多,而“米格”整体性能却达到甚至超越美国当时最先进的飞机。这个案例说明的一个事实是,任何事物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对整体功能的关系影响非常之大,结构系统合理其整体会大于局部之和,反之结构系统不合理,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局部之和甚至产生负值。这就是“米格——25效应”。企业管理亦同样,系统结构非常重要。如果缺乏系统性理念,机构设臵不合理势必影响整体的运行效果,而整体的机构设臵合理,机构职责也明确但各机构处什么位臵,就以局部思维定势思考或面对问题,只关注过程或过程的结果,没注重管理运行的最终结果,缺失整体意识,不顾及整体系统所需作怎样的合作,就是通常所讲“屁股指挥脑袋”的现象。
“合而为一”是管理的目的。“合”需要管理者需要培养系
统性的整体理念和全局意识,通过“分”和“合”的过程,取长补短,实现整体效应大于单体之和的效果,使局部的弱势通过有效管理实现整体的优势。
2.重要事务与紧急事务的关系
管理者每天都身处繁杂的事务之中,日常面对的事务,原则
可分为两类:一是重要的,二是紧急的。如果没有把重要的事做好,就会陷入每天忙于应对紧急的事。大家都知道健康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而治病都是紧急的。如果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锻炼就会减少生病。大家也知道防火是重要的,救火是紧急的。但平时防火工作没做好,就会导致天天忙于救火。管理亦如此,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生产安全,凡此等等保证企业能在正常状态下运行的都是事关重大的事。管理的关注点就要落到系统性安全的防范上,排查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源头,把风险控制的基础管理工作做到位,就能从根本上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这需要管理要有系统意识,克服做事而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避免产生天天忙于应急而救了今天的火又埋下明天的雷。管理讲求系统性,实施有效管理,既要低头拉车,踏踏实实做事,更要抬头看路,就是知道对所做的方向是否正确,思考方法是否合理。
3.原则与细节的关系
管理讲究的是平衡,而客观的状态又往往处于错综复杂的矛
盾纠葛。比如企业追求效率与效益,可又讲求做事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大家熟知发生在十五世纪英国的波斯沃斯战役,因一枚马蹄钉而亡了一个帝国。因此,“马蹄钉的故事”成为“细节是魔鬼”的典型案例。可“彼得斯定律”证明的是为产品最后百
分之一的完满性所做的努力,可能导致市场的丧失。告诫并给人的启示是:“精细勿拘细,求全莫贪全”。运筹管理如何把好原则与细节这个度,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管理智慧和能力的考验。
管理者遇事要大处着眼,把具体的事纳入到整体系统去思考
定位,分析最终可能的结果作取舍;小处着手,就是关键性的问题和细节明察秋毫,再小也决不放过。
4.管人与理事的关系
“北风和太阳”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冬天,北风和太阳比赛,谁能将路人的衣服脱下,北风鼓足劲地吹,企图将路人的衣服刮走,不料路人却将衣服越裹越紧。太阳则不露声色地慢慢释放热量,后来路人就将衣服脱掉了。这个故事所体现的管理理念,是以情感化员工。我们讲管理是要求把人管好。而要想把人管好必须先要管好自己。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庄总始终倡导:要求员工做到的,班组长首先要做到;要求班组长做到的,中层干部首先要做到;要求中层干部做到的,领导班子首先要做到。领导身先垂范,严于律己,以德服人。如果说一个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承担管理,那是成本最高的管理的话。那么,让一个虽有能力也懂管理,可其身不正的人承担管理,不但成本昂贵且风险与后患无穷。所以“才”与“德”,“德”更重要。有人总结,“学问好不如做事好,做事好不如做人好”。在管理上做人好不是做老好人,而是身正,德行好,以自己的言行
作表率,让下属自觉、自愿接受管理和进行自我约束,才会使员工发自内心把工作的关注点集中统一到企业的目标,为实现目标不懈地努力。
管理者管人除自身的表率,管人还必须关切员工的需求和心
理预期,要搭建平台给员工创造个人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要注重人才开发的投资,培养人,造就人,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价值。
管人是管理的前提和手段,理事是管理的目的。有效管理通
过做事来体现。做事要把握好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做得对,即要做正确的事;二是做得好,以正确的方法做事;三是做得快,做事要讲效率。有效管理还要求管理者修炼“厚度”,提高化繁为简的能力,把复杂的简单化,高深的粗浅化,专业的大众化。制度变革和创新的推动者,使管理始终适应实际促进企业发展。
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感悟:“管理的有效性虽人人可学,却无
人可教。”管理者应学会学习,注重思考与实践。知之彻底者,行之必易。
第三篇:外协加工厂管理
外协加工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确保业务订单在外协加工阶段不影响本公司自身的利益从而建立外协加工
管理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及交期均能符合最终客户需求。
二、范围:凡所有与本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客户订单的外协单位均属之。
三、职责:
(一)生产部
1.负责与外协单位合同(协议)签订;
2.负责外协单位的联系、协调;
3.负责提供料(产品)、器件、工具;
4.负责外协单位进度跟催;
5.负责发外产品月每结算。
(二)工程部
1负责提供产品的加工要求、程序与技术支持。
(三)质保部
1.负责外协单位质量的监视、测量和验收;
2.负责提供外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
(四)外协单位
1.负责提供加工的能力;
2.负责计划交期的完成;
3.负责产品的质量;
4.负责提供外加工金额。
四、管理细则
(一)托外申请:需满足下列要求的其中一条
1.公司人员、设备不足或生产能力负荷已达饱和;
2.外协单位有专门性的技术;
3.外加工质量较佳且价格便宜。
(二)外协单位的确定
1.生产部联系适合本公司的外加工单位;
2.由质保部主导组成调查小组,对外加工单位作实地调查;
3.被选择之外加工单位须经量产合格后,且经本公司正式承认,方能成为正式合作单位,并视需要签订正式合约,合同(协议)中需叙明(质量标准、交期、收料规定、赔偿处理、验收方式、运输方式);
4.生产部负责与外协单位合同(协议)签订。
(三)外发加工
1.产品外发前的上道工序人员依据生产流转单将外加工的材料(产品),送质保部检验,质保部按GB2828标准/一般检验水平Ⅱ抽样检验,接收标准:AQL0.1;
(1)抽检合格后,生产部外协收发员将准备好的外加工材料(产品)、工具、程序、FA等,连同外加工送货单一同外发,并做好记录;
(2)抽检不合格的外加工材料(产品)退回上道工序返工全检后,再送质量部抽检,合格 后,把合格的材料、工具、程序、FA等,连同外加工送货单一同外发,并做好记录;
2.生产部填写外加工送货单时,需填写数量、产品代号、产品尺寸及加工内容等; 3.生产部外协收发员每天联系、协调并跟催外加工生产进度、质量状况;
(1)发外加工单位加工流程有困难时,工程部可前往外加工单位指导;
(2)当外加工单位发生质量事故时,工程部和质保部前往外加工单位一同进行确认指导,并协助外加工单位提升质量;
对于外加工运送要求:
(1)加急产品,本公司可以安排车辆接送;
(2)一般产品,均由外加工单位提供接送或快递。
(四)外加工产品回公司
1.由外协收发员清点数量,做好记录并把产品同流转单一起送检;
2.质保部须给出检验结果;
(1)对于合格产品,送入下道工序继续生产;
(2)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但能返工成合格品的:
a.由质保部开返工流转单,由工程部编制返工措施;
b.由生产部调度安排外加工单位返工;
c.如是本公司返工,由生产部外协收发员联系外加工单位根据本公司的返工成本要求 返工费用;
d.如由于返工影响交期的,按合同(协议)由外加工单位赔偿;
f.质保部检验不合格时,经各部门评审为让步接收,如果该陷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时
需得到客户的确认,并提供相关证据。
(3)对于超过损耗率外的不合格产品:
a.留样生产部,由质保部开报废单,生产部外协收发员联系外加工单位要求对方写纠 正措施,并按合同(协议)扣款赔偿;
3.外加工单位未按计划交期完成的:
(1)未影响本公司承诺客户交期的给予记录备案,作为对外加工单位的考核依据;
(2)影响本公司承诺客户交期的,要求外加工单位给出书面纠正措施,并按合同(协议)进行赔偿。
(五)外加工管理
1.质保部每半年至少一次到外加工单位实施稽核;
2.稽核结果记录备案,作为以后对外加工单位的考核依据。
(六)结算
1.生产部外协收发员每月底与外加工单位结算加工费用,在核对外加工费用无误后,要求外加工单位根据合同(协议)开据发票,交由财务核算并于90天生付款。
第四篇:《提高音乐课堂活动参与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音乐课堂活动参与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音乐课堂活动参与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报告
一、实施方案
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生活、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音乐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大半个世纪以来的音乐课形式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 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游戏性、元素性” 音乐,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省级、区级课题《通过游戏化音乐教育提高幼儿音乐素质》就是基于这个基础上进行的。2006年9月成立的课题组,其主要研究的立足点在于通过游戏方式进行音乐教育,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知、理解、表现和创造力。
游戏和教学的结合是指在同一个目标引导下的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和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的相继关系。游戏与教学虽然不可相互替代,但具有互补性,因为教学虽然是来自外部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内部地需要,变成幼儿自己地行为,要实现这一转化,必须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倡教学地游戏化,寓音乐与游戏教学中,实现音乐与游戏地优化结合。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尝试在教育的情景下讲求游戏与教学的相通,这一相通就是教学的游戏化。
因此,如何提高游戏与音乐相结合,提高音乐活动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
2、理论依据及指导思想:
(1)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人”的工程,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的意向,形成审美情操。
(2)艺术实践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活动,包括学生的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方面:行为投入、认识投入和情感投入。音乐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审美体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能引发学生自觉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提供未来学习空间)。
(3)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发展自信,学生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3、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通过研究,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安全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情绪紧张,敢于表现,敢于宣泄。
(2)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对游戏的态度和幼儿进行游戏的方法。
(3)在引导幼儿充分游戏的基础上,挖掘并扩大合理优秀的资源,并使它适时、有效地运用到幼儿的教育教学中。
4、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以观察研究法为主,辅以案例法、文献研究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对收集的有关信息和数据,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以验证假设,对实验结果可以猜测,不可臆想。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上公开课、写课后总结、问卷等手段来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
5、研究的对象
小二班全体幼儿
6、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同期定为5年,即2011学年下学期——2016学年上学期。
1、理论学习,搜集相关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初步研究阶段,将研究的子课题方案具体详细化。
3、深入研究阶段,将课题的研究更细化,研究更加具体深入。
7、预期成效
通过“游戏与音乐活动相结合,提高音乐活动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达到使幼儿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幼儿“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同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二、实施过程
1、课题组经过近两个月的讨论和探索,提出以游戏的情景、游戏性的指导语言、游戏的组织等方式进行音乐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收集、学习有关游戏化音乐教育的资料,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各年龄段特征确定子课题,各课题组成员不仅从自身的优势出发,还能立足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力求踏踏实实、真真正正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鼓励课题组教师自我成长、自我更新,学习当前幼教改革动向及相关的领域课程,整合音乐教育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使自己的研究围绕着省、区音乐课题和自己的个人课题不断更新,拓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提高。课题组教师能在制定计划的背景,分析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以音乐教育、游戏整合其他学科教学的研究为切入点,提出具体、明确、可观的个人课题研究目标,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内容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3、确定课题后,教师能根据自己制定的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注重研究中的交流与互动,课题组充分发挥群体研究的作用,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文章,互相交流研究经验,共同找出研究中的问题,并讨论调整措施。课题组长定期检查个人课题实施情况,听取汇报,从中了解研究进程,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使个人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初见成效,并在此过程中构建研究学习共同体。课题组成员间形成日常的观摩模式,即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课题观摩。通过课题观摩、研讨,力求拓展研究思路、互相启发,在研讨中碰撞出火花,达到资源共享、共同研究的目的。
4、开展课题观摩研讨活动。课题观摩着重引导研究者对自己近期课题研究的重点进行理顺,思考本次观摩活动要展示、解决什么问题?让研究者思路清淅,设计观摩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元月11日曾秀润老师的课题观摩教学《洗澡歌》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本次观摩研讨中,课题组重点突破:一是活动的内容体现本阶段研究的重点及要解决的问题,二是体现个别、小组、集体研究相结合,形成研究共同体,即首先由秀润老师按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在小组教研中进一步修正、调整。整个观摩设计中基本尊重研究者的本人的理念,使活动的开展体现个性化;观摩后的研讨要求突破求同思维,重视冲突的价值。不一锤定音,压制、协调或统一最终达成共识,引领参与研讨的教师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见解,在冲突和争论中开启和整理思路,通过比较、质疑、启发,共同反思、共同进步。课题观摩活动展示、交流了阶段研究成果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课题研讨活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操作性思路,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课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课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课堂节奏动静有度、充满美感,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在听课时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整堂课中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一节课下来师生都很疲倦。因为学生接触的音乐作品本身大多活泼愉快,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节课下来师生都是异常激动。相反的情况则是整堂课都没有高潮,学生情绪低落、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压抑而沉闷。这样好吗?我认为不。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合理调控音乐课堂节奏也是一门学问。音乐课是学生享受美、体验美、感受美的场所,音乐体验不仅可以在“动”中参与感受,也可以在“静”时细细品味,关键就在老师如何调控。可以打一个这样的比方——教学节奏犹如一个顽皮的精灵,跳跃在于每一节课中,有人巧妙地指挥它,有人却无奈地受制于它。能够指挥它的老师,总能够让课堂如行云流水般夺人眼球;而受制于它的老师,总是让人感觉上课好像老牛拉车般力不从心。
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使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从而构成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和谐美呢?首先,音乐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要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场面;当我们的音乐课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发展,那么音乐课一定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科目。
其次,音乐课堂教学要体现民主性与师生的平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时刻体现对孩子的关注;体现师生在人格关系上的平等,在教学理念上的合作互助关系。有了互助合作的关系才能改善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再次,音乐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业务、钻研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性的学习,教学中时刻体现师生双向互动的特点。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业务功底,新的教学理念,宽广的知识面,更要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把握课堂的能力。这要求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新途径。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每一环节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研究实践中我体会到,音乐课的课堂结构要动静有度、充满美感。这里的“动”与“静”,是指教学形态的表现而言的。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积极参与、涌跃发言、热情舞蹈、愉快歌唱等,是“有声有色”的教学。所谓“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如学生静心聆听、深入思考等,是“无声世界”的境界。如果一堂音乐课一直处于动态,“动”多“静”少,以致于学生兴奋过度,容易使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如果自始至终寂静,课堂气氛十分沉闷,“静”多“动”少,则学生容易疲劳,抑制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动”“静”合理搭配。在低年级要以“动”为主,但也要有适当的“静”进行调节。让学生在激烈的活动后静下来,给他们以舒缓调节的空间和时间,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增加“静”的次数,延长“静”的时间,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总之,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动与静的交替与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美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