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及自我修养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及自我修养
【摘要】如今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时,往往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就业的质量并没有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所反映出的职业素养缺失,则是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素养 自我修养
每年从高职院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已经慢慢成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一支重要的队伍。高职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上岗适应能力强,自我要求能贴近企业实际,被广大用人单位所接受。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而将来要成为职业人的高职学生,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相对应的却是较低水平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在转变观念的同时,高职生们也应该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职业素质。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如今这项改革已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就业率增长同时企业的用工满意度并不十分高,2007年我校对宁波地区企业进行走访时,了解到多数企业认为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差,不具备团队协作意识等。而企业的用工满意度,专业对口、可持续发展水平都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
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下一步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应只满足于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而应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学校就业率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内容
职业素养通常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这种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是高职大学生成为职业人所必需的基础,它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大量事实表明,现代企业的用人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很多学校和个人往往忽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培训,因此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职业素养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要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三、如何开展自我修养
1.明确职业方向,培养职业意识
很多刚刚过完高中3年的“苦日子”的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后,自我管理能力较为薄弱,一到自由的大学校园,生活混乱,打牌、上网、踢球……无心学习。结果导致自身素质底下,毕业求职时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求职失败的例子很多。
学生可以从入学开始,就多了解所学专业,并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和用人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为此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学校应该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向学生灌输职业意识,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往届优秀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士开设讲座,结合实验实训课进入企业,让学生实地考察。
2.配合培养任务,获取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高职院校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推行“双证书”制度,高职学生获得高级工证书的比例逐年提高,“双证书”已经成为帮助高职学生就业的有力翅膀。曾有媒体报道:在招聘会现场,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技能型人才十分畅销。“具备职业资格证书能体现学生在该专业的实践水平,大大缩短了上岗的适应期”。这一点,不少用人单位已经形成了共识。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有较高的要求,当你确定了你的职业方向后,在校学习期间,要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证书。除此之外,为了丰富自身的专业内涵,也要不遗余力地学习并获取其他非职业技能证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3.参与集体活动,增加职业道德
对一名学生来说,可以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的精神;可以在日常的寝室生活中培养勤俭节约、互助友爱的精神;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刻苦学习,勇于竞争,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要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注重日常的积累,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优良品质,增强自身所欠缺的职业道德。当你具备这些优良品质时,必将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
4.参与团队合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表达理解能力、人际融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在的高职学生往往存在着表达理解能力较差,无法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是人际融合能力较弱,能适应环境、与人正常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一,有些学生不能或不愿与他人交往,更有甚者,表现出社交恐惧;最后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里多指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学生在校就读就是一个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学校为学生创造了各类活动的机会,当你积极的参与其中就能获得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特长或专业等参加学生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可以培养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团结协作、情感管理、情绪控制等能力。
5.培养自我学习,提高获取信息能力
自我学习是高职学生所欠缺的,学生通常都是一味的接受学校安排的学习内容,很少会主动要求学习,这个可能也是高职生与本科学生自我学习方面的差距。那么,是不是对于高职生而言就不需要自我学习呢,恰恰相反,在近几年对企业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企业在招用员工时,会考虑员工是否具有自我学习,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也是考察员工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
因此,高职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也要在培养自我学习,提高获取信息能力上努力。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在学校期间可以利用校园的一切资源,例如,教师、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工厂、社团,甚至是周围的同学,利用这些资源培养自我学习。
高职学生要想在职业生涯里获得成功,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完善自我。除了要有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等这些职业素养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全的心理条件,等等。这些都需要高职学生有意识的去培养、提高的。
参考文献:
[1]谢元锡.大学生职业素质修养与就业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2]许玫,张生妹.大学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复旦大学出版社。
[3]魏钦,张红.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取向和职业素质.职业圈。
第二篇: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论文
摘要:培养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同时要注重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对高职化工专业职业素养培育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化工专业;职业素养
1化工职业相关素质要求概述
对于化工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公共素质与专业素质。公共素质是指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如诚实敬业、遵纪守法、宽容奉献等。专业素质则涵盖了以下两个方面[1]。
(1)行业素质行业素质是从事化工行业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要求具备行业认同感,并具备安全意识、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行业认同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关系到学生能否以正确的观念去对待化工专业学习。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方式,让其能够对化工专业具备合理、科学的认知,并能够了解化工,对化工学习抱有兴趣。沟通协作能力是化工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人员相互协调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是保证化工生产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之一。另外,要注重安全意识培养。作为高危行业,化工生产与安全意识密不可分。将安全教育与职业行为关联起来,才能保证生产安全与人员安全。
(2)岗位素质不同岗位所具备的技能需求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也就导致了岗位素质的不同。但无论任何岗位,职业人员都应该具备敬业精神、服从意识及熟练的技术,使自身能够顺利完成岗位任务。
2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学研结合的方式,培养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这种方针下,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实践课程教学还是技能实习环节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整体专业技能水平有所提升。然而,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依然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如关系协调能力不足、合作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思维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高职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缺陷。多数高职学校过于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教学,对综合素养培育却不够重视。从大环境来看,化工生产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使得岗位技能要求愈来愈高,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因此,要求学生除具备动手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2]。这些能力培养在高职学生培育过程中并未受到关注。总体上来看,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还包含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当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发散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让职业培养与行业发展动态紧密贴合。
3促进职业素养培育的相关策略
3.1完善教学体系
对当前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将职业素养培育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当中。例如,学校可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及职业导向课程,让学生对职业、择业持有更为理性的态度;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劳技课程,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劳动积极性。利用这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公共素质。专业课程方面,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逐渐提升学生的行业素质与岗位素质。构建层次化教学体系,遵循“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循序渐进的过程[3],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具体如下。
(1)基础技能培训包括实验仪器的基本应用、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安全应急处理等。基础技能培训过程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学科专业特点有所领悟,并适应这种特征化学习。在增进行业认同的同时,使其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基础实验培训可为学生提供小组协作或团队实验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2)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化工制图、仪表操作、自动控制操作、化工单元设备等内容。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等。通过培训,让学生逐渐了解并掌握化工单元设备的特征及使用要点,使其具备基础操作能力。
(3)综合技能培训综合技能培训主要以项目实践为主,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充分掌握整个化工工艺流程,并学会DCS控制[4],认识到不同单元设备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技能培训是基础技能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的升华,可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并使其养成岗位素质,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
3.2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学校可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或与兄弟学校共同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以此让学生坚定职业远景。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实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方面,利用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升华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性的交流平台,不同的选手经过交流心得,可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学校还应该加强专业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组建社团、参与社团项目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可筛选出优秀者作为助手,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培养其成为技能大赛“种子选手”。另外,学校应该加强校内知识网络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汲取环境,鼓励其多阅读、多思考,不断升华自我。
3.3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优秀企业之间需加强合作。企业可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而学校可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最终达成共赢。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教学工作与市场动态应当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深入企业,才能把握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校企合作,可让教学配置更贴合市场需求特点,这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谋而合[5]。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企业经历。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企业项目实践来提升自我职业素养,丰富自身的企业经历,并将这些经历与学生分享,这对于学生岗位工作适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评价需要企业参与进来,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客观性更强,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保证学生实习质量。学生实习期间将逐渐适应角色转变,由“学生”向“员工”转变,这将为学生日后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产生交织,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4结语
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知识培养、技能培养外,还应当注重职业素养培育。通过职业素养培育,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成为企业及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为其就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计建洪.基于苏南化工类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17):117.[2]梁建军,江洁,肖陆飞,孟飞,周玲玲.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2010,(32):86-87.[3]梁建军,江洁,肖陆飞,孟飞,周玲玲.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5-6+25.[4]王林.如何塑造化工类高职学生实验实训中良好的职业素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74.[5]金党琴.高职化工类专业“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4,(13):29-30
第三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论文2000字
论文摘要: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只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生就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又好又开发展。本文简述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性,明确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探索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素养 就业导向
职业素养是高职大学生发展成为职业人所必需的基础,是任何一个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素养。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是职业素质的教育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素养的培养要与现代社会体制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要在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中来完成。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职业素养培养是高职教育的要求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注重。以前那种一辈子就指望某个专业或一种职业吃饭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了。高职院校必须将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一起抓,全面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对高职生的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存在着集体主义思想淡薄,责任心差,缺乏合作精神,怕苦、怕累,学习懒惰,纪律松弛,挥霍浪费等不良品质。这些学生的职业素养肯定不会好,最终被社会所淘汰。目前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些大学生对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不以为然,不能够认真对待职业技能训练时的严格要求,职业素养表现令人堪忧。大众对高职教育的热情,主要是对学生就业值期望比较高。如果学生毕业时很难就业,家长的教育投资的不到回报,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不满势必会增加,这必然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素养培养是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和学生对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期望值很高。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状况是高职生最重要的人生诉求。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面临着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校园往往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训练基地。虽然各行业都有各自的行规业律,但各个行业对求职者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是一致的。因此,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追求高尚的职业理想结合起来。透过教育,培养大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使大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将来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理念。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而成长为训练有素地骨干人才一,为自己进一步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平台。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涉及面很广,覆盖的内容也比较多,要提炼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接受性的语言并非易事。但培养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身心健康、明荣知耻、坚持原则、遵纪守法、诚信为先、高效工作、团结合作、顾全大局、勤奋钻研、言行有责、与时俱进。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品质的培养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许多单位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其次才是个人能力。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也正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它为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参考。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形成优秀的品质,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胸怀抱负。道德是人生的第一道防线,要靠个人的自律来遵守。事实证明,道德品质的培养仅有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法纪教育。法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规范自己的言行,也有利于他们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从篮球比赛到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都是最好的例子。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就要从日常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经常交流思想,在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练习中应有意识增加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教师扮演指导角色,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集体活动,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在共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敬业精神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致使一些聪明人事业告败的重要原因是:尽管他们个人才华、学识出色,然而无法弥补他们态度中更为致命的缺陷—缺乏敬业的投入、缺乏对他所在单位的忠诚以及在责任感中激发出来的主动性。许多成功人士的体会可以进一步验证,勤奋、敬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对待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都要积极主动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融人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校内实验实训到校外社会实践,构建学院全员培养、全程培养、全方位培养的局面。
(四)市场观念培养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机制,是优胜劣汰的筛子,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高职生要经受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大手的拨拉,我们就必须培养他们一些市场观念,如信息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法纪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
(五)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方案的优化都要紧紧围绕学生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来进行,都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打基础。
三、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职业素养培养包括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与培训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我们就是要在教育活动和培训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围绕个人的人生目标,明确人生阶段的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高职生人学开始,就要抓住时机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白专业培养目标,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通过“两课”教学培养职业素养
为适应高职培养目标,两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在不断改革,组织学生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意义和内容,掌握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爱岗敬业服务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等观念。
(三)通过技能训练和资格证书考试培养职业素养
技能训练的各项要求无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职业准人的标准,它反映了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内容全面、训练科学且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必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聘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上课,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样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四)通过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职业素养
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开展向雷锋、李素丽、邓建军、洪战辉等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活动,举办体育竞赛、演讲比赛、技能展示、科技制作、知识竞赛,报告讲座等,让职业素养培养无处不在。
(五)通过就业和创业教育培养职业素养
就业和创业教育就是要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根据就业形势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权衡,在科学的职业理想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形成正确地职业态度。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明白人生价值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来体现,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人工作,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只有这样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才能迈向更高的目标。
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只要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生就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又好又开发展。
第四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创建于1999年,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
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全院上下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研究的课题。高职院校不同于一般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专科院校之处就在‚职‛字上,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素质。这里所讲的‚高素质‛无疑应该包括‚职业素养‛。
为了切实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敬重职业劳动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掌握职业素养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正是本教学成果当初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教学成果的完成人从2005年2月起即开始进行研究,并于2006年申报‚《职业素养基础》课程计划与实施研究‛院级教改课题并获准立项。
本教学成果研究的内容及成果主要有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两个层面: 第一,理论研究层面。
在理论层面上,本项教学成果立足高职院校实际,主要研究了:职业素养的含义,研究与学习职业素养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以及研究与学习职业素养的方法。并对职业、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尊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等有关职业素养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理论研究层面的成果主要是:《职业素养基础》一书。该书于2007年2月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后来经修订,于2009年8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规划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这本书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并且建议积极向其他高职院校推广。
第二,教学实践层面。
本项教学成果不仅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关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而且将研究成果成功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从2007年开始,在全院学生中开设《职业素养基础》这门课,而且是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开设的。32学时,2学分。使用的教材就是前面提及的《职业素养基础》一书。
通过开设这一门必修课,向学生讲授有关职业素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人际交往、求职等技能,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
教学实践层面的成果主要是:制定了《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初步建立了《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试卷库(10套试卷);从2007年起至今,已持续4年在全院学生中实施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今年4月中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认为《职业素养基础》这门课程的开设有意义的学生占参加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82.49%。
三、成果的应用情况
如前所述,本教学成果的理论研究已经从2007年开始在学院内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受到学生的欢迎。相信该成果在其他高职院校同样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教学成果也是江海学院‚坚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教育一体化,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技能型人才培养之中‛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而该办学特色在2007年江海学院接受教育部评估时,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本教学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另外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职业素养基础》教材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并且建议向其他高职院校推广,这反映了本教学成果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四、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今后本教学成果将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1、吸收近期国内外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补充新鲜的内容,进一步修订《职业素养基础》教材。
2、进一步深化《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二课堂‛的开辟。
3、进一步加强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的建设,提高《职业素养基础》课程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努力把这一门课程打造成省级精品课程。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09 物流管理谷亚盼指导老师 钟懿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的分析,阐述了做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关键字:大学生职业素养自我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社会资源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
做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再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
如厦门博格管理咨询公司的郑甫弘在他所进行的一次招聘中,一位来自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女生在中文笔试和外语口试中都很优秀,但被最后一轮面试淘汰。他说:“我最后不经意地问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户经理助理的岗位,但你的户口能否进深圳还需再争取,你愿意么?”结果,她犹豫片刻回答说:“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决定。”缺乏独立性使她失掉了工作机会。而喜欢抢风头的人被认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用人单位也不喜欢。
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
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对策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或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满足社会需要:首先,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使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并把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做为重点。其次,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协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以就业指导部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及时向大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实际的职业指导,最好是要配合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再次,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学科信息。
社会资源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很重要。很多企业都想把毕业生直接投入“使用”,但是却发现很困难。企业界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获得较好职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也应该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中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1)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科研实验基地。
(2)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高校,直接提供实践知识、宣传企业文化。
(3)完善社会培训机制,并走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
总之,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一任务的进行,需要大学生、高校及社会3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