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铸企业发展之魂
**气化厂位于**市以东**公里的**县**镇,现有固定资产**亿元,职工**多人,是以生产供应城市煤气为主和联产甲醇、中油、轻油等化工产品的国有大型企业。建厂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促进企业发展的大事来抓,把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深植在每个职工心里,提高了职工整体素
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优化了企业管理模式。自199*年*月12日试车投产以来,已连续不断地向**市供气*多天,创造了高寒地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稳定供气的奇迹。相继获得国家建设部“全国燃气管理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市文明单位标兵、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市优秀党组织、全国首届管理创新示范单位、中国诚信企业、中国质量服务信用AAA级企业、《半月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企业等30多项荣誉称号。2000年9月企业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一、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发挥环境育人功能,陶冶职工情操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范围内的物质形态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物质文化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巨大影响与作用是人所共知的。我厂远离中心城市,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且条件艰苦。要让职工以厂为家,工厂必须先象个家。我们通过加强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的吸引力、向心力,并使其不断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建厂以来我们不断加大物质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职工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工厂先后建住宅楼30栋,解决职工住房2013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3平方米;投入上百万元打深水井6眼,改善职工饮用水状况;新建生活区道路照明、自行车棚、商业街、浴池、职工食堂、幼儿园、职工医院等公益设施,提高职工生活质量。生产区和生活区修建干道20多条,铺设水泥路面15500平方米,利用电厂低压蒸汽解决职工采暖,实现24小时向职工供应热水,栽种了多种树木、花草,铺草坪20万平方米,建花坛191处,绿化面积达百分之百。良好的环境使企业荣获“全国化工清洁文明工厂”、“无泄漏工厂”等荣誉称号。同时工厂还加强文化建设,工人文化宫、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运动场、灯光球场、闭路电视一应俱全。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画展览交替举办;拔河比赛、越野长跑、各类球赛、棋赛接连不断;两年一届的职工运动会已成功地举办六届,庆香港回归、五十周年国庆以及十周年厂庆和建党八十周年等大型系列庆祝活动隆重热烈。舒适惬意的生产生活环境,门类齐全的文体娱乐设施,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为职工提供了施展才智的舞台,明显改善了职工生活质量,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使职工产生了良好的心态,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如今,在我们气化厂,干部职工感到生活上安心舒心,工作上专心精心,都为能工作和生活在气化厂倍感欣慰和自豪。
二、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条件,发挥载体引导功能,提高职工素质
企业行为文化是职工在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几年来,我厂通过开展教育和技术型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培育一支外美内实、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首先,我厂坚持每年在全厂开展一次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教育职工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如以“我爱气化厂、我爱本职工作、岗位标准化”为内容的“两爱一化”活动;以“家与工厂、我与车间、我与班组”为内容的大讨论活动;以“赛绝活,赛绝技,露一手”为内容的岗位表演赛、开车立功赛、夺高产破纪录活动赛、争能手创最佳活动赛都收到了树立楷模,弘扬正气,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的显著效果。特别是在开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活动中,讲述了各个岗位共产党员在一些平凡岗位上所做的贡献,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广大职工感到先进人物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不是可望不可及,比学赶超有目标;先进人物觉得领导和职工时刻在关注自己,继续奋进有动力。其次,持续不断地开展岗位培训与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以提高职工技能,增长职工才干,实现职工自身价值,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在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中,我厂结合企业特点、生产环境、职工状况的现有条件,在计算机、企业管理、会计、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煤化工、工业电气化等专业同**职工大学、**建筑大学、**机械工业学校、佳木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办学,给职工创造再学习的机会,使职工立足岗位,进修提高,不断增强自身含金量。迄今为止,全厂39个技术岗位的2600多名职工进行了理论培训和技术等级考核鉴定。其中达到初级工水平429名,中级工水平311名,高级工水平1215名;达到大专文化程度的1200人,其中80%的人成为一线生产骨干和劳动技术能手,10%当上了班组长、车间副主任、主任、生产调度、值长,职工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在全厂各类岗位的技术
第二篇:铸魂-企业文化建设
不畏艰险、团结一致、勇攀高峰的企业文化
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一种健康向上,具有民族特点、时代特点和企业个性的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文化作为一定时期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目标等文化要素的总和,对促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分公司的企业领导人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他们以人为本,重视团队精神,为员工打造宽松开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制定激励人才、鼓励成材的激励政策,重视对员工的企业文化熏陶。
XXX分公司正是因为在长期艰苦奋斗的生产过程中灌输了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艰苦的生产环境下仍然团结一致,共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营成果的历史新高。
在XX分公司,企业文化反映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上,这种企业精神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承担责任,能够真正体现和反应市政分公司不畏艰险、团结一致、勇攀高
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优越性带来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活力,其基本内容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决定了职工在企业里的地位,它与职工的劳动态度的优劣,创造才能的发挥,关心企业的程度以及劳动生产率等有密切关系。与此相反,职工在雇佣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缺乏对劳动权利的觉悟,他们既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更不能主宰企业的命运,而只有本企业职工具有主人翁精神,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中来。
XXX分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将企业视为一个大家庭,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兴衰与每一位员工息息相关。他们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几乎都具有一般企业员工很难得的奉献精神。只要你来到XX分公司,你可以看到企业员工们忙碌的身影,即使是在下班时间,你也根本不会意识到,工作时间的起结点。休息日里,XXX人仍然穿梭不停的忙碌着,没有人会因为工作时间,工资而计较,大家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其次是民主精神。民主精神也就是参与意识。当前我国多数大、中型企业都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职工没有民主精神就很难参与管理,因为职工的民主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本企业的民主管理上。职工真正有了参与意识,企业才会产生真正的民主管理,职工的创造力和企业的活力也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XXX的领导尤其注重民主意识,他们给员工更广阔的空间,使每位员工都能真正参与管理,每一项制度的出台都广泛征集员工的意见,还定期进行对领导的测评,征求员工意见,给领导打分。
再次是奉献精神,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与提倡和培育职工的奉献精神,事实上并不矛盾。一方面,所谓“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指社会主义生活资料的分配原则,它要求劳动者各尽所能地为社会劳动,社会则按各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生活资料。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为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但是,社会主义企业的职工既是企业的主人,也是社会的主人,他们在享受企业和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时,也必须对企业和社会有所奉献,这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它不等于劳动即有所得,在XX的企业精神教育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从企业获得收益的同时,责任和义务的履行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下班时间也就人去楼空,还怎么可能再看到员工们忙碌的身影。
同时,分公司领导团队不遗余力的为每一个员工补充能量,添油加劲,鼓励员工学习进步,定期选送员工到不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分公司也经常在休息日组织学习交流会和培训班,利用休息时间给员工充电。对于通过考试获得相关资历的员工,分公司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奖励政策。
为了让分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领导团队以人为本,通过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鼓励员工自觉的向外学习,同事之间互相学习提高,老同志向新同志学习技术,新同志向老同志学习经验,目前分公司员工的学习劲头与日俱增,为构建学习型的现代企业做好了铺垫。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全体职工的重要力量。从一些成功的企业看,这些企业之所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健康发展,无不得益于企业内部建立了一种良好的文化结构,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一种强大的“文化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以及良好的舆论环境。良好的企业声誉要靠企业文化来传播,优秀的企业形象要依靠企业文化来塑造。企业要面向市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借助文化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XX人正以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精神,创造着XX的声誉和形象。
XXX
XXXXXXXX
第三篇:浅谈企业品牌之魂——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企业品牌之魂——企业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一个企业要争夺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没有品牌的支撑,再好的产品也是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则通过打造企业品牌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诚信度和美誉度。企业品牌是个综合性的概念,产品质量、服务能力、产品包装、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等这一系列内容综合到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企业品牌。电力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探索如何加强企业品牌建设。要想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我们就必须了解企业品牌之魂——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互联网上的搜索,大量书籍的翻阅,发现不同处对“企业文化”的解释各不相同。而本人更为认同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接受的、可以传承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企业形象标准的总称,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样的注解。
我试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谈谈企业文化建设。
一、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体现了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它包含了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
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是电力企业的基础。如果我们提供的商品对顾客是产生种种安全隐患、事故频频发生,那么谈电力企业的发展、塑造电力企业品牌根本就是“无源之水”。企业的科学发展首先就要安全发展,建设和谐企业首先要要关爱生命。企业有责任为员工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而员工则有权利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要缔造企业安全文化有许多途径,在日常工作中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
这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我们要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宣传和发动员工开展广泛、深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营造“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良好氛围,使员工在参与中逐渐由了解到认知,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成为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让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安全价值观。
2、完善安全文化规章制度
建立详尽的安全文化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确保安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建立严明的安全文化奖惩制度,对在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中成绩突出的给与奖励,以确保规章制度得到贯彻;建立健全的安全文化监督制度,曾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透明度。这些制度的建立目的是能让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在全民中普及,为员工创造安全、有序的制度环境。
3、长期组织和发展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安全文化氛围的不断浓厚,感染力不断的提高,习惯成自然,这样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深化、不断创新,才会发挥作用,实现企业美好的远景。
二、诚信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们电力企业始终把“诚信优质服务”作为经营管理方针,以诚信为本,把信誉至上、满意服务作为企业的经营准则。
品牌与诚信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打造企业品牌就必须坚持以诚信为本,树立企业的新形象。
1、诚信是品牌间合作、品牌与顾客沟通的桥梁。
在市场经济中,品牌间的合作是信用的合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激烈竞争下的合作变得更为重要,史为普遍。品牌间合作的回报比一个品牌的孤立奋斗要大。通过合作关系的建立,获得优化配置资源,创造出史高的生产力,更低的成本,更新的市场价值,更高的利润。
2、品牌是诚信的体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就是现在所谓的“山寨版”,甚至到了难以区分彼此的地步。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一种评价和认可,也是企业把产品的信息、企业文化传递给消费者的一种载体。
电力企业的诚信不但是企业的根基,更是是企业的生命。电力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维系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诚信文化建设对电力企业来说,是立企之本,立业之根。特别是加入WT0以后,诚信文化建设已成为打造电力企业品牌的重要法宝。
三、服务文化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电力企业也逐步认识到了优质服务的必要性,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建立了电力服务体质。
当前服务文化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有:
1、极少数员工服务意识淡薄;
2、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3、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电力企业品牌建设应该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提高员工优质服务意识,在服务中应当做到换位思考,把自己换位到顾客的立场上,这样更能深切的体会到顾客是怎样想、有什么样的需求。为真正做到“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八字方针在供电服务中得到更好的贯彻,全面做好优质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
“国家电网”企业正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相信通过各位同仁的不
懈努力,终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网企业”。
以上是笔者关于企业品牌之魂——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点粗浅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第四篇:创一流企业 铸跨越之魂
创一流企业 铸跨越之魂
——寺河评论创刊词
一个企业的进步与发展,要有文化精神为支柱。文化先于技术,观念先于行动、精神先于才智。
在刚刚闭幕的四届二次职代会上,集团公司发出“向世界五百强进军,再造两个新晋煤的”号召,我矿党政也敲响了全面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瓦斯现代化矿井的催征鼓!一个科学发展的春天扑面而来,一幅对标世界五百强的画卷生机盎然。这是席卷时代的春潮,这是创新理念、凝聚精神的号角!
学习世界五百强,文化是主导。一流的企业文化,舆论引导是关键!只有干群同心、上下同欲才能使我们昂首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矿井。为准确传达矿党政声音,客观把握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科学指导生产实践,在矿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矿调研室创办《寺河评论》期刊,从即日期正式出刊。我们本着高起点、高质量、高品味、出精品的原则,肩负崇高使命,实施舆论引导、传递政策法规、搭建交流平台,力争成为助推矿井科学发展的“集结号”,凝聚合力的“发动机”!
期刊平台虽小,但舞台并不小。《寺河评论》将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发挥矿党政的主张、扬正气、树新风、通达区情民意、引导矿山热点、疏导职工情绪、鼓舞建设热情,力争让刊物成为领导参谋的助手、沟通职工的桥梁、反映呼声的窗口。
十年寺河路,一曲创业歌。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让刊物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做到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更好的为干部职工服务。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寺河评论》必将是一泓清泉、涤荡身心、启迪思路,汇聚共识;《寺河评论》必将是一座花圃、开满和谐、开满正气、开满清廉;《寺河评论》必将是滴水藏海,解读疑惑,诠释使命,让干部职工感受到矿井铿锵前行的脚步、承载文化命脉、见证如歌岁月!
我们希望传递清晰的声音,让这个即将起航的春天草长莺飞!我们希望传承寺河精神,让岁月记录下寺河人的忠诚!清晰来自理性,理性源于思考,我们在思考,一切刚刚开始,我们将奋力拼搏。一切刚刚开始,我们期待您的支持!
寺河评论编辑部
第五篇:文化是企业发展之魂
文化是企业发展之魂
———专访一汽无锡柴油机厂党委书记蔡真法
■本报记者王立佳
《中国汽车报》:请您谈谈对企业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并说明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蔡真法: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文化对企业保持长期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根,其本质上所反映的是企业生产力的成果和进步程度,切合企业实际、得到员工认同、与企业战略同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的精神纽带。取得文化成功的企业能够在内部形成一种特有的氛围与工作激情,确立一种能够引导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并且这种原则会逐渐变成企业的理智与规范,每个员工自发地作出企业所期望的行为。与企业形成心理契约,大家都在统一的原则下协同起来,追求共同目标,在无形当中就注定了企业的长盛不衰。
企业文化是产品品牌的灵魂。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与其说是购买一种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如说是购买一种心理价值,因为消费者不可能亲自鉴定产品的性能,只能依靠品牌对产品作出判断。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品牌的灵魂,灵魂有多深,企业品牌就能走多远。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制度强制使人达到最低标准,文化引导使人达到最高境界,给员工以希望,给工作以意义,使组织有前途。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当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员工行为规范中时,就会使员工由他律转向自律,由被动变为主动,与企业达成心理契约,从而大大减少企业的制度成本。另外,当企业的目标追求与员工的目标追求达成一致时,就会在企业形成一种氛围,不认同组织价值的人会被逐渐同化,于是就可以内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牵引与约束机制,更有利于达成企业的奋斗目标。
自2009年以来,锡柴已经连续保持两年多的高产态势,为确保满足市场需求,全厂员工以企业发展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推迟婚期、放弃休假、带病坚守岗位等事迹屡见不鲜,展示了锡柴人“团结、拼搏、奉献”的铁军风采。例如装配车间2010年全年只安排休息日36天,CA6DL机加工车间,生产纲领为7.5万台,全年实际完成接近10万台,2010年锡柴全年实现柴油机产销突破43.6万台,同比增长20%,向一汽集团、向用户、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国汽车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锡柴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企业文化,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蔡真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锡柴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形成了以“自主、创新、和谐”为要素的企业文化体系。
自主是最大的事业,我们靠自主赢得过去,更要靠自主掌握未来。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影响力的终极武器。和谐是发展的保障,和谐使企业生存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一心一意搞事业,专心致志谋发展。
二是形成了强调执行,不推客观的工作作风。
“一个口号喊到底,一条路子走到底,一项工作干到底”是锡柴的工作作风,这既是对锡柴光荣历史传统的传承,更是对锡柴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的凸显。在锡柴,只要厂部党委确定了明确目标,各个部门、所有员工就都能够做到任务分解迅速,工作执行有力。锡柴创业史上无数个鲜明的案例一次次证明:在锡柴,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文本文化,而是凝聚企业员工心智与力量的软实力,已转化为员工强大的执行力,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决战决胜的最有力保障。
三是建立了企业文化考评标准,推进企业文化落地。
锡柴经过长时间的调研,于2010年5月21日下发了《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办法》,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现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验证、整改的循环提升。
四是企业文化深深影响锡柴的合作伙伴。
经过多年的渗透,锡柴的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扎根,而且在其供应商、整车厂、经销商甚至用户群体中都有着很高的认可度。
各供应商不惜巨资购置设备,与锡柴新品进行同步开发、同步生产。为配合锡柴设备搬迁需要,供应商提前做好零部件储备,确保锡柴生产不受影响。高产期间,由于受产能所限,供应商想尽一切办法,优先供应、满足锡柴需求,双方形成了坚实的战略同盟。各经销商则以宣传、推广锡柴产品为己任,积极进行市场开拓。有的经销商还在自己的销售大厅开辟了专用场地,作为锡柴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系列和功能特点的展示阵地,让用户深层次地了解锡柴产品、认同锡柴文化。
《中国汽车报》:企业文化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与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是一种人文的软性建设,包括制度建设、激励机制、人才培养、用人机制等,如何确保倡导的企业文化能够得到上下一致认同的同时,并得以不断积累与发展?
蔡真法:锡柴通过主题引导、理念宣贯、载体搭建、制度规范等形式,狠抓企业文化的深植,确保倡导的企业文化能够得到上下一致认同的同时,并得以不断积累与发展。
1993年至今的18年中,锡柴先后开展了“潜力在哪里”、“我是一汽锡柴人”、“危机大讨论”、“锡柴人如何跨入二十一世纪”、“创新创牌全员学习”、“用户在我心中”、“满意在行动”、“做强做响一汽锡柴”、“新创业、新里程”等13次大讨论活动,在大讨论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和智慧精华,锡柴不仅将其融入到理念文化及其理念文化推演当中,还借助铸魂厂训这一载体进行宣贯,以每天早晨齐声诵读的形式,巩固记忆,强化认知。
近年来,锡柴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渠道和载体,如局域网和厂外网企业文化专栏、企业文化电子课件、企业文化电教片、企业文化专业著作等,不仅系统地梳理了企业文化体系,而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9年,锡柴试点开展了企业文化示范班组争创活动,从班组精神、班组形象、班组目标等方面加大了班组文化建设的力度,有力推进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基层的发展,充分激发了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汽车报》: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又要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既要符合社会现实情况,又要符合社会发展潮流。锡柴如何做到现实与长远的结合,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结合?
蔡真法:“自主锡柴,实力锡柴,和谐锡柴”是锡柴的企业愿景,也是锡柴将企业现实和企业长远相结合的完美体现。自主是最大的事业,自主胜则锡柴强,我们靠自主赢得过去,更要靠自主掌握未来。实力是发展的基础,是职工利益不断提高的保障,是企业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的依托。和谐是发展的保障,和谐使企业生存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一心一意搞事业,专心致志谋发展。
锡柴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员工成果共享、履行社会责任、反哺民族工业三方面。成果共享即与锡柴广大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使职工更加潇洒”在锡柴绝不是空话一句。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中,职工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超过14%,收入的增长处于无锡市和行业的领先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即锡柴在大力发展企业,提升员工收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全力节能减排,聚焦低碳经济,生产绿色产品。反哺民族工业,着力打造“民族品牌,高端动力”,使“锡柴品牌”在世界叫响,成为中国
民族汽车工业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体现了作为国有企业锡柴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国汽车报》:如何评价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如:企业为了现实生存需要放弃文化建设,或者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需要而偏废了文化建设),有何建议?
蔡真法:我们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终极竞争力,对于营造企业内部、外部良好的环境及拓展企业生存空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对不能荒废甚至放弃。企业文化的成功建树,对内能创造良好的内部生态环境,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团队的协作力、企业的竞争力;对外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赢得用户的满意、供应商的认同、社会的尊敬。同时通过持续创新企业文化,拓展广阔的企业生存空间,提高企业形象、队伍形象和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落地
■王立佳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化市场,持续稳定发展,是每个企业都渴求的发展态势,而企业竞争的最高层次就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出现波动的时候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在企业发展的时候起到推动器的作用,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所在。
随着竞争的加剧与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压力,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但是,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又如何呢?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没有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绝大多数企业的文化建设基本都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领导在向上级述职或汇报的时候、在企业对外宣传的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工具手段和宣传口号而已。
笔者在锡柴几天的采访时间里,感受最深的就是锡柴的文化落地。上至厂长、党委书记,下至生产一线的工人,所言所思所言所做,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味道,厂区、车间、班组,文化的落地之处随处可见。
从钱恒荣厂长和蔡真法书记嘴里听到的不仅仅是高深理论认识和响亮口号,都是实实在在的可遵循可执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典型事件和案例。锡柴不仅仅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是摸索并制定符合锡柴实际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从战略导向层面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从制度保障层面确保企业文化工作的有效落实,从行为示范层面彰显企业文化深植的强大效应,从风俗习惯层面企业突出企业文化载体的整体效应。让文化植根于锡柴的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甚者影响到企业的上级公司、周边的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直至赢得用户的广泛认同。
文化建设难就难在落地、进心。只有落地了,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才具有可操作性与执行力;只有进心了,才能起到思想改变思维、思维指导行为的目的;只有落地、进心了,才能对内产生发酵效应、对外产生化学反应,从而积聚无穷持续的力量,最终实现人企的和谐共进,确保企业始终在“经济油耗”状态下稳定持续发展。
尽管锡柴的文化还不那么完善,不那么完美,但锡柴却解决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大难点。由此我们相信,锡柴在企业文化的推动下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