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Ⅰ)命题趋向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

时间:2019-05-15 00:0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Ⅰ)命题趋向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Ⅰ)命题趋向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

第一篇:200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Ⅰ)命题趋向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

200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Ⅰ)命题趋向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

一、2006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 I)政治部分命题特点

今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卷政治学科的命题与往年比较没有突出变化 , 但在基础性、思辨性、人文性、科学性、生活化等方面有较鲜明的特色。试卷总体上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命题较为慎重严谨,答案较为清晰明确,题目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 , 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选拔功能。

1.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尤其是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对知识点的考查 , 不强调知识考查的系统性和覆盖面。

(1)对经济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 : 商品流通、物物交换(即易货交易)、货币的支付与借贷、非现金结算等(24 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用价值的特点(25 题), 央行职能(27 题)、税收的作用(28 题), 企业发展的措施(38 题第 2 问)等。

(2)对哲学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 : 人的认识过程与科学思维的特点(25 题), 发展的实质(29 题),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即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31 题), 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38 题第 3 问), 内外因辩证关系(39 题第 7 问)等。

(3)对政治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 :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32 题), 国家职能(突出政府职能)(33 题), 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34 题), 国家机构的职权(35 题), 主权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39 题第 6 问)等。

2.以社会热点为情景设置试题 , 虽也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 但重在考查课本基础知识 , 热点问题仅是载体而已。

热点问题覆盖面广 ,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等各个方面 , 考查的问题切人角度在、空间大。试题涉及到的热点问题有 : 取消农业税、余秋雨读白字事件、2005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丛飞、美国总统大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一五 ” 规划、个税法修改等热点问题。

3.突出对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考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拟订了 “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分 4 个目标 , 而每个目标又分 3 个层次和水平。2006 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考查了大纲要求的考核能力 , 尤其突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如 38 题第(1)问 , 分析图 8 显示的经济信息。要求考生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 , 认识和说明问题 ,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 , 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并做出正确的阐释。38 题第(2)问突出 “ 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 的考查。39 题第(6)问突出了 “ 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 的考查。

4.借鉴北京文综试题引入了一种新题型——即用什么哲学原理分析什么问题。

如 38 题第(3)问 , 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说明 ,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这类题型思路明了 , 重在考查解题的分析过程和语言组织能力 , 看来容易做 , 实则不易得分。这类题型的一般解法是 : 依据这一特定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 , 按照 “ 观点 + 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

这一观点的 + 意义 ” 模式作答。

5.试卷体现了人文性、科学性、生活化和价值取向的统一。

主要体现在 : 第 24、25 题源于生活中的智力测验 , 考查考生对政治学科科学性的分辨能力 , 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第 28 题以古代诗歌立意 , 考查考生对哲学观点的把握 , 体现出较浓郁的人文气息。第 31 题以著名歌手丛飞的感人事迹为材料 , 不仅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 也有引导价值取向的功能 , 通过丛飞的事迹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2006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 I)政治命题的不足之处

1.过多单纯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测试卷的能力测试要求相距甚远 , 对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和要求的考查过于简单。希望今后的文综高考试卷能在能力测试上加强一些。

2.对个别知识点的考查超纲现象严重。如 :“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特点 ” 教材中没有此内容 , 甚至 “ 逻辑思维 ” 和 “ 形象思维 ” 两名词也没有谈到。“ 转化政府职能的基本趋势 ”、“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职权 ” 等教材都没有讲。希望命题者今后能以高中教材为依据来命制试题 , 以避免高考选拔的不公正 , 让高考能够真正考出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3.个别试题的设计存在严重的缺陷 , 会对考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 影响考生能力和水平的正常发挥。如第 29 题 ,“ 仁者乐山 , 智者乐水 ” 这句话因余秋雨念白字而在媒体上广为传播 , 但考生不知其意者大有人在 , 且这句话与要考查的内容 “ 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 毫无关系 , 但试题设计者将二者放在一起 , 会误导考生 , 会让考生认为 “ 智者乐水 ” 与 “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以及下面 “ 与水有关的名句 ” 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 这样就使考生难以发挥正常水平。

4.政治学科的生命是理论联系实际 , 解决实际问题。但卷 I 中更多的则是对政治基础知识的考查 , 而近期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没有体现出来。试题无新意 , 缺乏时代感。

5.2006 年考试大纲中新增的两个考点 “ 兼并、破产 ” 和 “ 关税 ” 在试卷中没有涉及。因此 , 如何对待新增考点成为 2007 年备考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2007 年高考文综政治学科备考建议

1.实行政治学科知识大盘点 , 强化知识过关 , 尤其知识的记忆关。针对 2006 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命题趋向 , 在 2007 年的备考中 , 要强化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 穷实基础 , 尤其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考纲中规定的考点要进行逐一盘点 , 做到点点清 , 堂堂清 , 形成知识体系 , 不遗漏一个考点 , 不搞考点押宝。这样不仅能够牢固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 , 而且也能够提高主观题答题的术语化水平。

2.在逐一掌握考纲考点的基础上 , 适时进行学科内相关知识的整合。(主要在第二轮复习中进行)

针对 2006 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对考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查的命题趋向 , 需要对学科内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创新。主要针对现实问题整合知识。

如 38 题第 2 问 ,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企业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有哪些 ? 这里的答案不仅用到了教材第二课 “ 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的根本途径 ” 的知识 , 也用到了第四课 “ 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 的知识 , 这样在一个问题中就运用了跨课之间的整合。而 39 题第 6问, 运用政治常识分析说明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打开国门有何本质不同 , 则运用了第五课知识跨章节的整合。

3.时政热点的学习要以学生平时的自学为主 , 热点专题少搞 , 甚至可以不搞。

从 2006 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中可以看出 , 热点问题仅是一个载体而已 , 不影响学生做题。2007 年高考备考对热点问题应以学生平时自学为主 , 不搞或少搞热点专题训练 , 可以通过阅览报刊、杂志以及观看央视《媒体广场》栏目来学习时政 , 大部分时间应用于加强学科内综合的训练 , 提高学生应试水平。

4.平时练习少做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强化 “ 卷中卷 ” 的训练。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题虽说强调了综合能力 , 但学科间的综合几乎没有 ,只保留了试题形式的综合。(如第 39 题)因此 , 三科综合的试卷少做 , 偶尔做一些也只是为了协调好高考时间的搭配问题 , 更多的是要强调 “ 卷中卷 ” 的训练 , 即政治、历史、地理 3 科按高考文综试题中的题量分布而设计试题、专科训练。但要强调考查知识的覆盖面 , 尤其在学年的后半学期要每周强化训练一次 “ 卷中卷 ”。

5.学生和老师在 2007 年备考时要把近3 年各省市的文综高考卷做一遍 , 特别是 2006 年高考各省市的文综卷 , 借鉴和学习各省试卷中的新题型。今年其他省市的试题题型明年有可能就成为我们要考的题型。

6.对于考卷中超纲的知识 , 我们在呼吁命题老师尽量以高中教材为命题依据的同时 , 也要尽量在平时的教学中 , 把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相衔接的部分加以延伸讲解 , 以减少学生高考时的不适应。

7.新增考点未必在当年必考 , 对新增考点既要当作重点知识备考又不能以此来押宝 , 正常对待即可。

8.要关注当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的学习研究。有可能部分试题的内容及知识会被当年夏季高考所借用。如今年高考试卷的第 31 题就在 2006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出现过。

(2006 年考研)20.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 8 年时间内 , 捐资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 而自己却身患癌症 , 负债 17 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 :" 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丛飞的行为表明(BC)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 , 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9.按照考试大纲所规定的 4 种考核目标和要求 , 注重能力培养 , 加强针对性练习。通过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 着重提高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 总结方法 , 掌握规律 , 提高应试能力。(能力要求如下表 :)

第二篇: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建议

2018年高考政治备考建议

复习时间安排

一轮复习:2017年6月—2017年12月

经济:2017年6月—7月

政治:2017年8月—9月中旬

文化:2017年9月下旬—10月

哲学:2017年11月—12月

二轮复习:2018年1月—2018年4月

分专题结合热点复习和练习

三轮复习:2018年5月:热点复习及模拟训练

二、基础知识方面:

①考点——所有的学生能准确说出考点所在的单元以及课和框,考点所包含的的内容并能谈出对考点的理解;在深度上不做过多要求,但是面上必须兼顾,以便为二轮打下坚实基础。

②范围——对每个模块的基本体系能够熟练画出关系图,这对于调动、选取知识特别重要。③理论——对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准确说出他们的内容以及适用范围。(从模块的角度尤其是哲学——微观题)

具体要求:

(1)明确基本概念:

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部分,扫清易错易混点,相近概念的区分。比如:按劳分配与劳动收入、出口与走出去、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2)弄清基本关系:

例.经济:价值与使用价值;价格与供求、价格与价值、消费与生产、公与非公经济、企业与劳动者、企业与消费者、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与人民、税收与人民、税收与国家、市场与宏调、主题与主线。

(3)熟记基本理论:

教材理论是做题的依据和工具,虽然现在突出考查能力,但基本都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所以我们要牢记,但不是死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使其成为自身知识储备的一部分,内化为自己的学科素养。

具体做法:

巩固知识: 如:财政——含义、构成、本质、作用、收入、支出、关系、税收、宏调相关;市场——作用、优点、秩序、体系、规则、征信体系、失灵、后果

扩展知识:

第一、教材有的内容,但教材讲的是最基本原理和观点,而现实情况却在不断变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第二、考点上有的,教材上不明确的。如企业兼并,供给侧结构改革,五大发展理念。

第三、教材上有的,但不全面的。如解决就业问题、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严密关注与国家政策、时事相关的动态信息。

整合知识:如: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关系,相关类似知识要对比整合,不能让学生含糊。

三、能力技巧方面:

①熟练运用解题技巧、避免低级失误,做题效果得到提升。(这几年的高考题,在选择题里几乎一半的选择题靠准确的基础知识能够排掉错误选项,就能得分。)

②会用政治术语、政治思维解决政治学科问题。近些年主观题小切口基本居多,所以学科术语与学科思维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高频考点及命题预测

《经济生活》高频考点:

•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财政的作用;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科学发展的主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对外开放政策

命题预测

①重视发挥消费的作用:扩大内需,内生动力

②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供给侧改革,树立品牌,走出去战略

③宏观调控:财政、税收,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释放市场活力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经济生活》以企业经营的内容(微观经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知识(宏观经济)、民生问题(立足点)的考察最为频繁。近年的高考试题都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来设置情境的。考查的形式更加灵活,思维深度进一步加深

《政治生活》高频考点:

•公民的政治生活(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政府的性质、职能、依法行政、接受监督;

•人大的权力和人大代表的权利;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执政方式;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外交政策。

命题预测

①公民的政治参与(参与意识)

②政府改革及职能转变(理性精神)

③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依法治国(法治意识)

④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政治认同)

⑤我国的外交政策,世界的中国声音

《政治生活》的考察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政府、人大、党为主体信息呈现方式,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

《文化生活》高频考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民族精神的发扬;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道德建设。

命题预测

1.文化的本质意义——命题的立足点;

2.文化的功能定位——命题的惯性思维;服务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塑造功能、凝聚功能、创造功能„„ 3.文化的运行规律——命题的基本要求;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自身传承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文化创新与借鉴交流、融合的统一

4.传统文化的精华——命题的主要切入点;

5.文化创新的途径——命题的落脚点;

6.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命题的新思路;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题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在命题工作中更加注重渗透核心价值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考查;不断创设新题型,丰富题型的考核功能;创新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案,提高能力考查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发挥区分选拔功能等,通过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教育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文化生活的分值比例配置随着高考改革的步伐而水涨船高。

《生活与哲学》高频考点: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实践与认识关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联系普遍性和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系统优化方法;

•量变与质变关系及方法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及方法论;

•辩证否定观及方法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命题预测

1、《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涉及考点较多,分布较广,照顾到了哲学的四大板块知识,但第一单元基本不作为命题资源,试题的设置也体现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意识、实践、真理、联系、矛盾、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选择等。

2、从近几年全国卷的命题来看,认识论与价值观的考查密度和频率也在加大,而且试题设问角度向着微观化、具体化的方向发展,背景材料信息丰富,情境设置巧妙,从答案设置角度越来看,注重理论论证分析。

3、近年来,哲学试题尤其青睐‘分析说明’,强化能力目标的考查力度,题型活、答案活,应用性较强。

五、关于复习备考的反思:以学定教

哪些知识和能力难以落实?为什么难以落实?

在落实过程中,我们主动尝试过哪些变革?效果如何?学生自主性发挥有几成?

哪些教学活动(特别是训练)是富有意义的?哪些成效不大?哪些纯属多余?

六、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答非所问

问: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

答:①国家应加强对财政赤字控制。②环境保护绿色消费。③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加强对市场和对外进口的管理。提高人们正确消费观念。

第二,词不达意

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严重的缺陷:或者写半堆截子话,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或者没有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而是不加分析地简单抄袭材料,或者不加选择地简单罗列教材观点,或者字写得歪歪斜斜,错别字连连。

第三,知识错误

主要表现在:

专有政治术语表述错误。如,“一国二制”或“一国两治”等。

学科基本观点表述错误。如,“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等。

学科基本知识理解错误。如,“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第四,要点重复

如,五个要点:①文化对人有深刻的影响;②中华传统文化对人有重要影响;③中华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中华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⑤中华文化能免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五个要点表述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产生重要影响。

第五,按图索骥

如,“套路”:世界观——方法论——结合分析。

第六,思路混乱

如,第40题第(1)问:《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根据试题情境材料的层次:诗词涵盖范围和来源——诗词主题和内涵发掘——舞美设计和传播手段——选手来源、观众反响,答案相应为:通过选择诗词,展示艺术魅力;通过发掘文化内涵,引导向美向善;通过现代传播技术,增强趣味性和感染力;通过激发文化情绪,引导民众参与。

每个要点的构成基本采用“手段+目的”的呈现方式。

七、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一,没有用心去审设问

高考试题的设问:鲜活、灵巧、致思、有价值意义。

第二,没有用心去读材料 高高考政治试题的情境材料均源于具体生活,而试题设问则内生于情境材料。

第三,没有用心去学知识

很多学生把用心去学知识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教材观点。

第四,没有用心去讲道理

政治主观题答题的过程,说穿了就是一个根据设问要求,依据一定的理论逻辑和事实逻辑,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

八、从中获得的教学启示

1、注重培养阅读能力

具体情境是表现能力考查的“舞台”,学科知识只有与具体情境相融合,才能真实地体现出它的内在价值。我们只有凭借这个舞台,运用学科知识应对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和挑战,才能表现个体的能力与品格。因此,设置恰当的情境,是高考能力考查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学生答好高考试题的基本前提。

教学中,我们就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这里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指通识性阅读能力,而且是指思想政治学科阅读能力,即运用政治学科思想、学科知识、学科方法进行阅读的能力

2、注重知识综合运用

每道题,哪怕是一道选择题,也可能会考查一个“知识群”,有的选择题或主观题的某一问中甚至考查了跨学科模块的知识。

如,40题的第(2)问,表面上考的是哲学——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但实际上需要考生围绕“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树立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说明。

3、教会学生简易逻辑

学点逻辑。不单指逻辑学中的概念、判断、推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关注情境材料中的事实逻辑和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逻辑。

事实逻辑主要隐藏在情境材料之中。高考的情境材料都有其独特的逻辑结构,认真分析每段材料、每层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便可以准确找到试题给我们提供的事实逻辑。

理论逻辑主要交织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之中。按照一定的理论逻辑疏理相关知识,就能形成合符逻辑的知识结构,就能有效地结构化学科知识。

4、按高考评卷要求给分

第三篇:2008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

2008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3285 更新时间:2007-10-27

..一、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特点

综合重庆近两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和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以及部分省区的高考政治试题,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教材重点概念,紧扣教材核心知识,强调试题的基础性。

所谓教材重点概念和核心知识:一是考纲规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与当年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如《经济常识》中的商品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宏观调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有关知识;《哲学常识》中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对立统一观点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原理;《政治常识》中我国的国家职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共产与其他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平与发展等内容,在各地高考试卷中都大量出现,而且这些知识本身就是教学中的重点。

2、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试题的时代性。

高考政治试题从不回避热点,当今社会重大的热点、焦点问题常被用作命题的背景材料。今年的高考试卷结合时政,但是又不处处局限于时政。而结合时政命题的试题,则重视了对当前热点问题的考查。特别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政治高考命题所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试题涉及到药品安全、社会保障制度、信息安全、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等。

3、重点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试题的应用性。

用教材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也是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如重庆2007年高考文综第24、25、26题,结合材料考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增加可能导致的结果、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和“社会总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概念的区别;第38题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等。全国文综I第38题考查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现实和历史事实来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p#分页标题#e#

4、结合材料考查学生综合认识、评价和探究有关理论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强调试题的综合性。

首先,组合选择题增加,强调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提高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程度。其次,加强了基础知识与情景材料的融合,注重了结合题目的具体情景进行新的提炼和概括,就一个话题,试题从各个方面设问,考查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甚至一个情境,却融政、史、地知识于一体。

二、2008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趋向

历年高考,政治学科试题的整体设计都鲜明地体现着《考试大纲》和各地《考试说明》的要求,依纲据本,保持着“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设计思想,对《考试大纲》所确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具有明确的导向。同时,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适合高校选拔优秀人才,高考试题总是力图保持教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据此,我们可以对2008年高考政治的命题趋向作出一些合理、科学的预测。

1、题型以及难度相对稳定。

试卷不会有“突然性的变化”,整体基本趋向稳定。试题也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仍将遵循往年的命题原则,关注重点概念和主干知识。试题所引用材料将简明扼要,信息传达度高,文字量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量无用材料,尽可能保证学生阅读和答题的时间。

2、命题求新,但会符合考生的思维规律,顺应考生思维的畅通性,以保证考生思维的相对稳定,避免出现较大的思维跨度。

预计2008年高考试题仍将坚持能力立意,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将着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p#分页标题#e#

3、在命题设计上会呈现出背景材料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注重对问题的探究性。

从近几年的命题趋势看,不少试卷已经在逐渐向新课程的命题立意靠拢,可以预测的是,试题仍将会提供生动活泼的文字素材、图表、漫画、数据等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试题会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总体趋势是2008年高考试题将依托热点设置问题,突出素材视角的多元性,追求命题的适度开放性,侧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对问题的探究性。

4、恰当处理生活实际问题与教材知识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008年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肯定会更加关注现实、贴近社会热点,遵循“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关注现实、稳中有新”的命题特点和主体设计思想。但始终会以教材为本,完全不是教材内容,或者说根本找不到教材知识影子的题目不会出现。

三、关于2008年高考政治学科的复习建议

1、作为教师必须准确把握高考的定位,从而确定整个复习的定位。

结合近几年高考及以上的分析,我们建议,教师在高考复习的定位上要有平常心态,要淡化高考,不要把高考复杂化。由于文综考试多年保持稳定,总体上与国家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一致,考试突出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近几年的试卷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就不能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自己扰乱自己的心态。当然,淡化并不是说就是不重视,而是要紧密结合高考的特点,在心态上放松自己。通常我们在复习时把过程复杂化了,做了许多无用功,不但学生、教师很辛苦,而且还会给基础知识的复习产生负面影响。

2、在复习中要大胆取舍,不要被时事和所谓的信息等所困。

在复习中不要去做面面俱到的努力,不要以为每个时事问题都很重要、每个信息都很关键、每套试卷都要做,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注意力就会从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转移到应付时事、信息上,这只会舍本求末,越复习越糊涂。#p#分页标题#e#

3、打牢基础,注重知识整合,提高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测试突出能力目标,但也必须以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铺垫。为适应“能力立意”的高考要求,所谓“牢固掌握知识”必须做到三点: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知识;关键点是使学生理清知识联系;落脚点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必须对基本概念、原理进行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运用基本原理,概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对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增强对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构建学科内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要培养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文综试题的题干运用一定时事材料编制,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关注时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生活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如今年的十一五计划、《物权法》的实施、党的十七大等。

5、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题题型识别和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辅导。

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就尤为重要,在试题的评讲过程中,教师的侧重点应落在解题的基础思路和一般方法上。第一,教会学生正确审题(包括题干中的关键词和设问所规定的知识范围、认识对象、任务指向等),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第二,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三、提高学生将题肢与题干、设问与材料联系起来的综合能力。

6、适度训练,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

养成规范的答题习惯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防止在阅卷环节造成无谓的失分。答题规范的基本要求是:

一、分列要点,注重要点间的逻辑性;

二、思维全面,但语言要简练;

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准确应用政治术语;

五、理论与材料要有机统一。

7、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各个环节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注重对学生掌握知识和作业训练的监督。

8、按照高考的基本要求和本校学生的实际,制定并落实比较详细的教学、复习计划。以上是我们大足中学政治组全体教师在高三教学、复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有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第四篇: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2018年高考政治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一、高考信息归集

2018年高考政治命题要求: 1.考试形式与结构

2018年高考政治命题将保持基本稳定。从考试形式、考试结构到赋分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政治学科与地理、历史学科组成文科综合科目,总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政治答题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分值为100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客观题,12个选择题(均为单选),共48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共52分。

2.考核目标、考试范围与要求

2018年高考政治考核目标与要求和2017年相比均没有变化,考试的范围也与2017年保持一致。

3.试题样例补充说明

在2017年的基础之上,非选择题部分增加了2017年全国Ⅰ卷第39题即题型示例的第1题、2017年全国Ⅱ卷第38题即题型示例的第2题,非选择题示例总数由3题增加至5题。

综上所述,2018年高考政治命题将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在题型、风格、呈现形式等方面延续以往的特点。

二、高考考情报告

1.突出地体现“一体四层四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国家建设发展成就,立足增强“四个自信”,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学科特色,体现高考内容改革精神,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2.材料选取呈普适性、多样化和生活化。选取的背景材料较典型,具有普遍的意义,体现国家意志,关注全国性、长期性的时政热点及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周年,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及方针政策。

3.各模块在题量、分值上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延续多年的非选择题的固化模式将进一步被打破,40题(17年之前的39题)不一定是《文化生活》

模块与《生活与哲学》的组合,个别试题的设问知识指向将分别在小切口和综合性上进一步加强。

4.试题的总体阅读量、难度和答题书写量相对称定。

5.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考查,在试题中对增强对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三、高考命题预测

1.2018年政治高考继续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题目设置会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及开放性”的要求,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目标的考查更加明确。

例1: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告诉我们

①乡村振兴要解决上层建筑与农村经济基础的矛盾 ②乡村振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乡村振兴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乡村振兴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政治试题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综合体现学科素养,强化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

(1)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明显,十九大会议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核心的内容在2018年高考中会有体现,应重点关注。

例2:全国100所名校最新联考卷·单科

(七)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表述,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

①深化改革,妥善解决“国进民退”问题 ②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

谋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会继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背景材料。例3: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一)

看到美景时,我们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只会说“哇,真美”;表达志向时,我们可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是满脑子只知道升官发财;遇到感情纠葛时,我们可以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而不只会是“蓝瘦香菇”。这意在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应内化为国人的文化基因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③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因在表情达意上有其特有功能而不可忽视 ④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因其博大精深而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构建问题情境,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例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九)

A金融服务公司与M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推出了如下图所示的金融服务模式。该服务模式

①减少了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 ②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 ③体现了诚信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④减轻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融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试题形式(1)选择题

2018年高考中可能在图表题、推理传导型题目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试题命制形式。如漫画题等。

例5: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单科

(二)在纳税财务报表中,某企业在“营改增”前的年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成本为4000万元。“营改增”后,该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20%,成本下降10%。如果“营改增”前,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营业税税率为5%,“营改增”后,该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为6%。不考虑其他因素,“营改增”使该企业

A.税负减轻 少交156万元 B.税负增加 多交60万元 C.税负减轻 少交84万元 D.税负增加 多交144万元 例6: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四)右图漫画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事物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矛盾 ②要树立前瞻意识,为防止安全向危险转化而做必要的准备

③要运用辩证思维,看到安全和危险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④要坚持适度原则,将各种危险因子消灭在萌芽状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顾此失彼 例7: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八)

财政部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中透露,将研究出台地方债务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中央不会为违规举债“买单”。这一政策如果出台,下列对其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A.地方债终身问责——地方债收益率下降——居民收入下降——消费对经济贡献率下降

B.中央不为违规地方债“买单”——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对民生投入减少

C.地方债终身问责——地方债发行减少——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地方民生工程暂停

D.中央不为违规地方债“买单”——抑制地方隐性债务增量——降低地方金融风险

(2)非选择题

①开放性和探究性、思辨性和多元化相结合。全国I、II卷的38题为《经济生活》,一般为1问,39题为《政治生活》1问,但都包含了2个小问题。全国III卷的38题为《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2问。

例8:全国100所名校最新联考卷·文科综合(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法工作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要求。四年之后,党中央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明确要在“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多个层面持续发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54次出现的“法治”,既涵盖了宏大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亦有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具体行动,为“依法治国”描绘出清晰的实践脉络。报告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着力推动依法治国的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并说明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对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②全国I、II卷的第40题,全国III卷第39题政治学科特色非常鲜明,注重对考生价值观的引导,其中至少会有1问为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其答案和评分标准多元化,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

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或加分。“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认识论”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试卷中考查的频率较高,应当重视。

例9: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文科综合(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且还创造了灿烂的革命文化。

材料一 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书写的红色篇章,诞生于血与水的革命岁月,形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中,凝聚着无数革命前辈的鲜血和意志,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革命文化是对‘孔家店’文化的否定”“革命已经成功,革命文化应该离开”等是错误的,我们对革命文化要有应有的文化自觉。

材料二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联系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对中国革命文化应有的文化自觉。(10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联系材料二,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12分)

(3)请举出让你感受最深的革命文化事例,并指出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4分)

例10:河南河北百万联考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各种要素投入水平在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因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近十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速,潜在经济增速

放缓。中国经济的新方位,需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有专家指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实质性放宽要素市场准入,深化行政性垄断问题依然突出领域的改革;适应高质量、高效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快劳动力数量红利到质量红利的转换;解决各个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补充供给短板。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阐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性并说明该专家的观点对国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启示。(14分)

例11:广东一模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往事越千年,每一件文物都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生活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自2017年12月3日起,《国家宝藏》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播。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通过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技术,邀请专业人士担任国宝守护人与讲解员,用小剧场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将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现在大家面前,构建起国人与文物之间跨越时空的灵魂交流,让这些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跟人、跟生活建立起一些活生生的血脉勾连,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起来;同时成功联结起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打开中华文明的磅礴格局,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把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独特价值贡献给了世界。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宝藏》节目是如何使文物“活”起来的。(10分)

(2)有人认为:“文物代表历史,而我们要面向未来。”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2分)

(3)《国家宝藏》的播出引发了人们对让文物“活”起来的讨论,请你就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提出两条建议。(4分)

第五篇:高考政治命题要点

高考政治命题要点及万能公式 ◆国际竞争的实质;

大家一般都认为理科才会有所谓的万能公◆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式,其实不然,文科也有,高考在即,给同学政策;

们介绍一点文科的小技巧,希望帮助大家节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复习时间,考出好成绩!等)。

一、政府(国家)

3、国际经济关系

1、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政治主体:政府,这样做的依据、为什么做某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事、怎样做某事,一般可从以下六点进行论述。①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国家性质、政府性质 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宗旨和基本原则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职能 竞争力的要求;

◆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4、国际关系

◆树立政府权威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

2、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去考虑:

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三、政党(政治学)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⑥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等。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

1、性质

控.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

2、宗旨

面的行为是履行政府职能。

3、执政理念

二、国际关系

4、指导思想

1、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5、领导地位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

6、执政方式

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

7、领导方式

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8.加强党的建设

2、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9.我国的政党制度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

四、企业(经济生活)

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知识点去考虑: 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动;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2.面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优化产品结构,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整理:李正旭2010-5-13

下载200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Ⅰ)命题趋向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6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Ⅰ)命题趋向评析及2007年备考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高考政治全国卷25篇

    2016高考政治全国卷2 12.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

    高考政治全国卷文化生活部分

    全国卷非选择题:文化部分 1.(2017全国卷Ⅰ)《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2.(2017全国卷Ⅱ)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卷政治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

    高考政治全国卷政治生活部分

    全国卷非选择题:政治部分 1.(2017全国卷Ⅰ)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12分) 2.(2017全国卷Ⅱ)概括材料所......

    2016高考政治全国卷一

    12、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②为降......

    中考英语命题总结及复习备考建议

    中考英语命题总结及复习备考建议 点击数:7378 次 录入时间:2010/8/4 15:33:00 编辑:lotusdbl 一、2010年中考命题总结 2010年高中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卷中的语言知识运用试题在......

    2018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

    2018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备考建议 每一年高考作文考什么题目是很难准确预测的,考试时间也有限,如果没有任何储备,完全靠现编,得分势必不会太理想。但是考的类型却相对容易预......

    高考政治备考反思

    关于高考政治备考的一些反思 2012年高考已经成为过去,总结一年来高考备考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反思总结如下: 1、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做到心中有考纲,以考纲为纲,减少复习指导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