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如何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普及高中教育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双重任务。如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围绕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加快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百姓满意、特色鲜明的职教发展之路,是关系到我县教育发展格局的重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
2002年国务院下达《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2005年国务院再次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还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200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学校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比较规范的实验室、语音室和图书阅览室,建有40座位的学生微机室两座、教师电子备课室一座,学生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多功能餐厅,建有5000多平米的教学综合楼和2000多平米的学生公寓楼各一座。
职教中心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60人,其中外地学生241人,生源来自全盟十个旗县市。学校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9人。学校开设农学、机电、建筑、化工、财会、旅游、美工、计算机等八门专业课,其中农学、机电、建筑为盟级重点骨干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盟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盟级“重点职业中学”,是花园式学校。目前正在积极创建自治区重点职业中学。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几年来,我县充分把握国家、自治区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倾斜和扶持的有力机遇,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就业为目标,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在学生升学、校企联办、校外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
(一)加大宣传力度,完成招生工作。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不感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为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学校专门派人到县内外多所初中调查、了解、宣传,鼓励学生报考职教班、联办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生成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特长的专业。号召每名教职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每人至少招录一名线下学生。学校与联办学校联系,2007年邀请150多名学生与家长免费到北京电子工业技工学校、北京黄庄职业高中等地进行考察。每年的4月-7月,我们通过开展职教宣传月、交流会、校园艺术节等专人进行设点宣传,通过电视图文广告连续十天滚动播出招生简章。由于政策宣传深入人心,我县职业教育05年完成招生560人,06年完成招生580人,07年完成招生640人。连续三年招生突破500大关,在全盟率先实现并突破职普招生比例1:1的目标。
(二)加强联合办学,实现订单培养。我县职业教育在04年尝试与北京电子工业技工学校开展“2+1”模式联合办学。在总结两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我们又慎重选择了与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进行联合办学。2007年继续加大联合办学力度,与烟台开发区高级职业学校、青岛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韩国大宇(烟台)造船厂开展联合办学。联办班学生在我县职教中心学习1-2年的文化基础课及部分专业基础
课后,以直通车的形式直接进入联办校,进行1-3年的专业师训课学习后,联办校安排带薪实习或顶岗实习,毕业后颁发技术等级证书并推荐就业。随着我县工业化快速发展,2006年职教中心为大唐多伦煤化工订单培养学员100人,为伊利奶粉项目培养学员142人。
(三)加强骨干专业建设,稳定高考升学率。我县职教中心生源质量较差,但学校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教学体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对口升学考试一直名列前茅。以2006年为例,在国家缩减职高招生计划的情况下,仍有8人考取了西北农林科大、中国矿大、内农大等重点本科院校。
四、职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县在“工业立县”的大背景下,各项事业发展迅猛,但职业教育还没有进入全县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开设农学、机电、建筑、化工、财会、旅游、美工等专业,但没有相应的师训基地和实验室。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专业课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少,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较大,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力不强。
(二)专业师资力量匮乏。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双师型”教师。而我县职业教育的建筑、机电、化工等很多专业还没有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农学专业教师较多,但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师训基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都很差。专业教师队伍的明显薄弱,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是影响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和专业学科建设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我县职业教育质量继续提高的瓶颈问题。
(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国务院两次下达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但我们还没有发动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宣传,职业教育的性质、办学方向和目标还不为许多学生和家长所熟知。一些家长和学生仍以普通教育的尺度和单一的升学率来衡量、判定职业教育的好与坏,甚至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职业教育目前还不能吸引相对优秀的生源。
(四)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由于我县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联合办学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实际经验不足。职业教育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现象。学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所应具备的实际技能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量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五)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的培训体系还不健全。我县各类培训项目繁多,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其中城镇职工在岗转岗培训;城乡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城镇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等隶属于职业教育。教育部2008年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的“四大工程”。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强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培育新型农民。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以上项目的培训都应该归口于县职教中心,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六)职业教育办学与县内各大企业用工存在分歧。经调查,县内各大企业当前和今后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主要有:机修工、电焊工、水电工、叉车工及旅游餐饮服务接待人员等。一方面存在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限于学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和师训设备短缺,近期内尚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一些大企业核心的管理和技术岗位普遍需要的是经过正规院校专业训练的较高学历层次的人员,这些也是中等职业院校难以完成的。
五、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
在我县全力打造化工大县及由此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距离更近,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培养出社会上急需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加大宣传、加强引导,保证职业教育有充足生源。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特别是要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职教生源既要纳入市场又要做好宏观调控,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盟下达的招生任务。在招进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管理。重点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才观。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要把学生招进来、留得住、学得好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
(二)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吸收民间资本、学校筹资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强骨干专业和师训基地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抓住国家重点建设300个左右县级职教中心的规划,加大向上跑项目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或自治区师训基地项目支持,建立集中的、资源共享的、标准较高的实验室和师训基地,把职业教育办成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职业学校本身也要加强造血能力,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主动寻求县内企业或县外企业的资助和委托培养,增强自身造血和输血能力。
(三)加快人才引进步伐,科学进行专业配置。一是要尽快引进热门学科的专业人才,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
伍。聘请一些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聘请一些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等。二是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对现有专业进行审核,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三是注意挖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建立专业教师离岗学习和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继续坚持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走复合化办学路子。职业教育单一化办学注定是行不通的。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并重、联合办学与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并重仍然是目前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职业教育要牢牢抓住升学、就业、培训这几个环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目标,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为抓手,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五)做大做强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办学知名度,实现办学双赢。一是要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所具备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大联合办学特别是与著名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全新途径和方式,要合理安排学生就业,要抓住高就业这个点做好宣传,把联合办学做成职业教育对外宣传的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要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和预测现有人才以及未来五年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情况,制定我县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和中长期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融入全县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同呼吸、共命运。三是要加强与县内重点企业的联系沟通,设置专业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煤化工及下游产品用人需要,考虑到我县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相统一,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四是要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扎实做好学生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找到企业与学校利益范围的平衡点,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培养前途,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市场。五是职业教育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走出去”的方针,扩宽服务范围。要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开展上岗或转岗职工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教育富民惠民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经济腾飞的翅膀”和“经济发展的柱石”。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紫阳要顺利实现“十二五”目标,同样需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造就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紫阳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为此,紫阳县统计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县内企业、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县职业中学、部分初级中学、部分学生家庭,通过座谈研讨,走访调查,查阅资料,问卷征询意见等形式,对紫阳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结论。总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职业教育前景广泛,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具有与普通高中教育并驾齐驱的发展大趋势。通过解放思想,创新体制,紫阳已初步形成了政府量力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共同配合的面向紫阳经济的多元化职教格局雏形;忧的是紫阳职业教育发展30年,经历了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撞击与阵痛,其结果是从当年的辉煌跌入了低谷期。怎样从低迷中彻底走出来,改变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合理现状,进而解决一方面市场技工需求紧缺,另一方面大批学生就业难的不协调现象,已成为当前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二篇: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摘要]当代教育有别于古代教育,当代教育拥有多种方式,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横亘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训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方式,希望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某种技能,在专一领域有所发展,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性工人。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一度成为社会问题。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主题,通过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个人情况、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职业教育的方式等诸多角度,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校企合作
一、概况
教育工作是一项没有定数的工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拥有不同的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研究中提及的方法并非绝对。但本着对教育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走近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招生门槛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虽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从行业需求角度而言,职业教育中的经验技术大于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后即可参与专业技术工种的工作。在这类学校招生之初,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并不高,于是这类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平均值远远小于普通学校,课堂中也易于出现多样的不良行为,扰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课堂学习效率低。
(二)不当的课堂管理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管理失范的教师在课堂上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诱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学校课堂教学问题由来已久,学校在加强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进行培训。纵观近些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大多关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课堂的管理,或者有心管理,却无从下手,管理后效果甚微或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发课堂不良行为
在我们对比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课堂表现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发现:在职业教育课堂上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和频率远远高于普通学校的课堂。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明确表示他们在教学过程力不从心的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学校的教师。通常职业教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成果缺乏自信和较高的期盼值。职业教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学生本身或者教师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的本意是友善的,希望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成长,但是学生却错误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师生之间存在交流的误区,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不一致的地方,而这些不一致会被不断放大,最后变成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无目的学习使中职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人生就像赛跑,终点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始终在通往终点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失去目标,也就等同于失去前进的方向,成为盲目在海中漂流的小舟,努力与否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很多职业学校学生抱着混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整日游手好闲,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社会对这一类学校学生的尊重感和就业期望值普遍偏低,这也促使他们认为学习无用、放弃学习。过往一些学生毕业后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会促使仍未毕业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希望,在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无用论的观念。
三、改变职业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学习课堂管理知识当外界对职业教育存在异议的时候,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践行者和完善者,其专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借着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所适用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对课堂不良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不定期地与学生讨论学习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识。
(二)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不是很长,它是古代传统的师父收徒弟、口传心授的升级版和学校系统教育版。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与该行业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学校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尽早地融入实际操作中。这种实习可以每一学期都设置,时间不用很长,但是要与这一阶段的课程相适应。在阶段性的实习结束后,学生又可以带着实习中的经验和问题回到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就问题进行讨论和再学习。这种反复的教育方式,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效率。同行业的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产业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化为技能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资源研发新的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在吸收职业学校优质毕业生的同时,也能够把企业员工送入学校进行统一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总结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从教师、学生、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相信能够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恒敏.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2]陈战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第三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调研报告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调研报告
已经结束了一年的大学生活,我们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并掌握,开始憧憬着步入社会,畅想着择业、求职、参加工作。对于现在的社会,大学生要趁早的计划未来,除了继续学好专业课,更多的,我们要开始考虑自己以后的求职生涯,还算“不谙世事”的我们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调查活动,了解已工作的人士从职业规划到参加工作的一系列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给未来自己的求职汲取营养经验。
通过此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调研,经过对调查对象的深入了解及对调查问卷的整合,此次对“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调研对象,得出如下结论。
一、采访对象对职业的选择相对比较认真、慎重。
经被采访者自己讲述,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会认真收集所关注的职业各方面信息,如,薪酬待遇、培训计划、发展前景等,但是并没有非常系统地分析过每个职业的具体职业特征。并且,采访对象非常不赞同“我自己不能完全决定我的选择会导致什么,命运和运气会极大影响我将来的职业”这种说法。他认为职业的选择取决于自己的决策,命运和运气只是在成功的门前起到推动的作用,并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职业,作为可能陪伴自己一生的事业,不能轻易就妥协命运,要靠自己争取,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取得。
被采访者还认为自己在职业抉择的过程中并没有花费太多精力,不至于在抉择的时候焦头烂额,而且在资料的准备相对充足、对职业的调查相对透彻的情况下,不需要很长时间做决定,目的非常明确,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选择果断,他不喜欢推迟职业决策,越是推迟,抉择越难,思绪越混乱。被采访者在做职业决策的时候会去咨询家中长辈或者在该职业方面有经验的人士,通过更实际的了解和他人累计的长期经验来完善自己的决策,采取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但并不是由别人来决策自己的职业,他认为别人的经验之谈固然是有可取之处,但是也不能完全听取,毕竟时代不同,个人条件也不同,结合自身情况才能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被采访者还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客观分析,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各方面要求的理想职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毕竟现在的市场竞争力很大,人才市场也如此,所以不必要去较真的浪费时间强行争取自己中意的职业,当然,即使希望值很低,也是要经历过争取后才能说放弃的。但是如果实在没有自己最中意的职业或者本专业的职业,他会退而求其次,接受自己的第二选择,并且会摆正态度,即使是第二选择,也不会懈怠或者有怠慢情绪。对于“我通常在比较各个不同职业选项的特点后再做决定”和“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在检查所有的职业选项之后再做决定”这两种说法,被采访者保持中立的态度,他认为前期工作只要足够即可,不需要过分全面和详细,否则前期工作消耗大量精力,没有精力去应对面试考核。
由此可见,求职的前期工作即职业决策,是很重要的,仅仅这一次决策就可能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切不可轻视。
二、采访对象在已参加工作的现状表示相对满意
被采访者认为自己在事业上还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毕竟参加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希望通过自己更长时间的努力来实现更远大的目标。而对于“为满
足总体职业目标所取得的进展”则表示比较满意,因为对于自己不算长时间的工作经历,所做出的努力已经得到回报,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也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但是对自己满足收入目标所取得的进展感到不是很满意,毕竟工龄有限,收入上的进步相对于自己工作上的进步,还是进展较缓慢,不过有信心通过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取得应有的报酬。与此同时,被采访者对自己为满足晋升目标所取得的进展感到较不满意,努力归努力,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长期的磨合长进,以得到真正在晋升方面的认可和鼓励。但是,被采访者对自己为满足获得新技能目标所取得的进展感到相对满意,参加工作后,跟随前辈培训学习,获得的技能不是在自我学习提高中就能轻易得到的,而是更真切更实际的技能。
通过更多了解,被采访者对于现在的工作单位不是特别满意,因为较小型的企业,培训方面和未来发展空间、晋升空间都是相对有限的,所以被采访者尝试着寻找更适合自己自身条件,能赋予自己更大发展空间的新工作单位,但是会在次过程中尽心完成分内工作。
工作中,即使遇到困难,我们还是要信心饱满地去面对一切挑战,证明自己,提升自我。
三、采访对象的职业成功的原因因素相对较多
被采访者认为自己的职业成功与否,和家庭社会地位有一定的联系,毕竟家庭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在掌握机会触及上层方面都比较有优势。被采访者还认为,有权势的竞争对手与自己职业的成功与否是有相当一部分关系的,这个理由同上。他还认为自己职业的成功与否一部分也取决于上下级人际关系,给上级领导的良好印象在自己的晋升和机会的取得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个人对表现机会的把握也十分重要,机会不会等着你,而是需要自己去争取并牢牢把握,好的机会大家都会动心,竞争对手的能力也不可忽视,所以,机会抓到了更要付出努力以免它溜走。但被采访者相信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的职业的成功因素还是取决于个人努力,主要取决于自己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多回报不一定多,但是投入的少,回报一定会惩罚自己。被采访者提倡积极寻找并创造机会锻炼自己,并且认为自己的天赋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来提升个人素质而不是计较在很简单琐碎的错误中。他还提到自己所积累的教育和工作能力以及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是发挥了很大作用。被采访者还认为有着清晰的职业目标也在职业成就中取得一定影响地位,他认为,清晰的职业目标可以指引他前进的道路,添加动力。
客观地分析,求职和工作与外界因素还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一定要“自命清高”,世俗的观点我们还是要参考着衡量自己的实力,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
四、采访对象对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有较强的掌控性
被采访者对自己会在生活中取得应有的成功较有信心,他觉得通常经过努力就会成功,上帝总是会眷顾他,少数情况下,即使没有取得自己应得的成功,也很少出现心情郁闷的情况,被采访者是个积极乐观的人,他认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所需要的,只有良好的心态才会帮助自己滤清思路,更加积极的应对挑战,保持良好的心态,才会在工作的时候心态更端正,看问题更客观。即使一连失败也不会觉得自己没有了价值,因为想要成功总是要走很多弯路,轻易地成功也就失去了激动的心情,自己总是有发光点的,只是还没有挖掘并利用起来,只要再经历一些磨练,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并且相信自己的坚韧通常会帮助自己成功完成任务。
被采访者对自己的工作有较强的控制感,凡是自己份内的任务都做好规划和
时间上的安排,多数情况都是按照自己的步骤完成。但有时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毕竟接连的的打击会让自己产生怀疑,但是不会气馁,而是积极客观的寻找自身原因,并加以改正,为更长远的目标做准备。总体来讲,被采访者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对于生活,被采访者也比较满意现状,他能够决定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主观能动性较强,能灵活应付大部分生活问题,认为生活中一直充满希望,并积极乐观的看待生活。总是会寻找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方式,给自己的生活平添情趣,偶尔会成为建设性变革的生力军,以自己的小创意小变革改善生活中大部分人的整体环境。被采访者非常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经常在生活中动手去创造,而且只要相信某个想法就会努力把它变为现实,对自己的希望从来不犹豫,也不怀疑。对不满意的事务会立即着手去处理,一旦和他人意见相对,会通过尽量沟通来磨合,吸取双方的经验和教训,中和出最满意的结果。
被采访者有较强的能力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并探索更好的做事方法。
五、采访对象在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
被采访者在工作中花了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建立人脉关系,因为以他的性格很容易和大多数人打成一片,并交到很好的朋友。被采访者还比较善于了解他人,很好的掌握待人接物,真诚善待他人,能够让身边的大多数人感觉舒适和轻松,是办公室的开心果,并能与他人轻松有效的沟通。在工作中较容易与有影响力的人建立关系,也可以在工作中认识许多重要人物并保持良好联系,不是很擅长感受到别人的动机和隐藏的意图,但是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尽量表现得很坦诚,也觉得坦诚是很重要的事。多数情况可以很本能的知道如何正确的说话或做事来影响他人。
被采访者在工作中建立了很大的同事关系网,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协助。很擅长用自己的关系网来完成工作上的事。
被采访者在受到挫折的时候通常可以很快恢复过来,并有信心克服目前或将来的困难并解决难题。相对来讲,对于逆境,被采访者面对较从容,对压力也能保持相对冷静,积极面对压力和困难环境。
通过这一系列的采访与调查,对我们以后的择业就业有很大的指导性帮助,还没走出青青校园的我们,对社会和工作有着太多美好又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是期盼着得到一份心目中完美的工作,但是,真实的情况往往不是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择业就业不能过于理想化,有梦想固然是好,但是要结合自身与环境,更加客观实际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更为重要。
从环境的角度来讲,我们选择职业要经过一番调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并通过收集的各方面资料,全面客观的分析就业情况,了解职业内情,进而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做出最好的决策。不能贸然凭自己一时兴起,也不能全权放弃个性,听从他人指挥,毕竟职业可能陪伴自己一辈子,不能盲目草率的决定。
为职业做决策,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收集足够的有用材料,筛选出各方面综合条件较满意的职业,咨询长辈以及家人的意见和建议,中和自己的想法,做出最终决定。应试的时候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争取自己最合适最中意的工作,如果失败了也不要气馁,或者再接再厉地争取,用诚意和能力打动对方,或者退而求其次,先选择一个可行性较强的职业,然后通过后期对自己的磨练和进修,再去争取自己的理想,切不可钻牛角尖,把自己的处境恶化。
得到职业以后,无论自己是否满意现状,都要付出全部身心来担负自己的工
作任务,并懂得抓住机遇深造,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拓宽视野,不断进修学习。更要懂得自己创造机会把握机会,不浪费可以提高个人水平的一切机会。
在机械工作之余,也要懂得去建立自己的人际交流网,学会适应环境并与大部分人融于一体,向他人学习,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上级进行良好沟通,为自己未来的晋升和培养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诚心待人,让同事和领导认识到自己的真心和真实能力,并乐于帮助自己提升和改进。即使是再有水平有能力的人,也需要团队的支持和帮助,学会在团队中生存,才能为自己以后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铺垫更多。
学会积极生活。即使参加了工作,不代表我们失去了个人的生活乐趣,反而更加突出了我们积极的生活的重要性。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遇到困难不气馁,不退缩,不怀疑自己,积极乐观的去应对。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有更强的掌控性,不轻易服输,用乐观的心态去应对一切生活难题,珍惜现有的成就,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成功,除了努力的汗水,更需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只有同时掌握这些要素,成就和喜悦才会到来。忧郁的心情并不能把成功拉向我方,只会降低我们的办事效率,不能让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各项能力。而愉悦积极的心情则是让我们更理性更客观的分析问题,正视自己,尽快地解决问题。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仅凭自己一个人的想法,未免过于单纯和理想化,因为我们总是会抱着满满的信心,让现实生活打击,然后再捡起梦想的碎片重视自己。我们往往会被自己的太过理想化伤害,所以要从一开始就抱着理想直视现实,证明自己不是生活在幻想中的瓷娃娃。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咨询已工作人士,经过对他们的调查采访,得出经验教训,并吸取其中的养分,为自己未来的求职路铺垫基石。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
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第四篇:城关一小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宕昌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城关一小2010年5月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现状,科学分析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根据《宕昌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方案》,我校广泛发动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调查,形成本报告。
调研的内容:
1、控辍保学问题;
2、当前状况下,教育质量的提高问题;
3、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4、完善人事制度的改革;
5、学区改制;
6、绩效工资;
7、教育评价,包括教学评价、教师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根据一线教师的反馈信息,作了详细的分析,对各个问题逐个予以总结归纳。
我校自“两基”攻坚以来,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远程教育设备使用正常,教师备课随时可以查阅资料,而且我校规定每个教师每学期都要运用远教设备讲公开课,并且纳入教师考核。图书室每天都定时开放,班级开设了小图书柜,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得益不少。班主任老师定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大量图书放在班级图书柜中,以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实验室是在“两基”攻坚中建设的,也在正常使用中,药品储备、储藏等都尚未出现问题。
关于控辍保学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不是单纯的学校问题,从教师的调查来看,学生辍学的原因复杂多样,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原因。其中,占比重较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家庭因素,学生学习因素,教师学校因素。其中关键点在于后两点,学校教学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快乐和充实,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无望。针对性地解决方法,从学校方面看,着力点有两点:
1、是提高学生管理水平,让学生在学校有事可做,乐于在学校跟随老师一起做事。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更重要的还包括课堂教学之外的“学校第二课堂”。关于学生的第二课堂,也要教育部门给予物质资金的支持建设,和相关人员的配备。
2、提高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感到学习有乐趣,从学生自身根本降低产生辍学的念头概率。
3、从社会角度去看,不断提升相对高学历者的待遇,如优先相对高学历者的就业等,让社会百姓看到上完学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关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教育管理者、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提高有助于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础教育的管理要有前瞻性,不能追求短期效益,基础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小学教育重在习惯培养和基础知识的识记,中学教育在知识技能的提高和自学能力训练,二者各有侧重点,对于教学的评价也应于此相对应。对于教师的管理,应该提倡学者型教师,给与教师宽松自由的环境。给与教师更多开阔视野的机会。让教师热爱教育行业,愿意在教育行业工作,感觉在教育行业做教师比做管理者更
有乐趣。让教师愿意在教师能力上下大功夫,将自己培养成教育能手,教育专家成为教师不断奋斗的目标,而不是削尖脑袋进管理层。其次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尽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要踏踏实实的干一些事情,不要口号喊得高,实际上什么事情也没干!
关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这是和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此放在一起论述。学校的管理,具体到每个学校的实际操作,就是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执行。有好的评价体系,并且执行的好,那么这个学校的管理就是成功的。学校管理要“去行政化”,不能官本位,要以人为本,将教师遇到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遇到问题不能一开始就归咎于教职员工的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上,要将问题视作整个学校的事,等到事情清楚地解决了,再论教职员工的失误或者渎职,在管理的理念上,首先要端正,从尊重教师出发进行管理。其次,好的管理要有好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对行政人员分别考评,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综合考量教职员工。
评价体系的建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只提供简单框架。着眼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关键,对于教师的评价,教学成绩量化考评为主,其余工作为辅,如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等。对于行政人员的评价,以定性为主,从服务于教学的管理理念出发,对于行政人员评价,以教师对行政人员的服务满意度为标准,可以全校教师无记名投票方式,可以推选等。
关于人事制度改革,就我校状况而言,人事制度改革亟需完善,教师应该六年一聘,频繁的教师聘任工作(每年一聘甚至一年两聘),首先给学校增加了工作量,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聘任制还要公开透明,杜绝裙带关系和走后门。
关于绩效工资的发放,应坚决杜绝平均主义,切实让这部分钱起到鼓励教师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作用。从一个学校讲,绩效工资的发放取决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合理公正地执行,绩效工资的发放就不会成为问题。从整个县教育实际情况看,绩效工资的发放还应该具有更多的作用,针对本县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的差异,大多的教师流动趋向物质利益的更优选择,而绩效工资正可以作为调节的手段,用经济手段调控教师流动,边远山区学校相对基础弱于城区学校,绩效工资比重可以倾向于边远山区学校,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留住更多优秀的教师。而且绩效工资到现在为止,尚未兑现!
关于学区改制,实际上是本县教育资源的重新洗牌,重新分配。将一个县或者一个学区的教育资源再分配,重新优化组合,教育公平是首要原则,其次应当关注方便于民的要
求和实际可行性要求,还有经济节省的要求。基层学校的撤并,方便学校综合建设,从本学区师资看,师资力量薄弱,学区改制能够优化师资,集中优质资源办优质教育。
城关一小
2010-5-31
第五篇: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
优讯-中国网 china.com.cn/info 时间: 2009-07-10 责任编辑: 子不语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四月二十二日下午听取了教育部部长周济所作的《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全文如下: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和相关要求,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务院先后三次召开或批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2002年和2005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下同)共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4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占到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广泛开展。
2.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更加明确,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大力推动中外合作与交流;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举,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2005年以来,先后在天津、四川、河南、广西和三峡库区设立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对新时期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大政策进行先试先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了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质量逐步提高,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68%,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得到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3.加大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决定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据统计,从2003年到2008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约100亿元,重点支持了139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20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骨干专业教师近10万人。各地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4.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有效促进了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2005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200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就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框架和内容作出具体规定。据统计,从2006年到目前,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约400亿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其中,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80多亿元,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约220亿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达到90%。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受资助面超过20%。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对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教育发展、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改善了从业人员的技术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措施不够有力;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强,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做正规教育,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和收入还比较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和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能力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
二、在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中央的要求,国务院正在组织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是指导到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目前,《规划纲要》的制订工作正在进一步征求意见阶段,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十分关心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指出了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发展不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三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不够;四是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和就业联系不够紧密,职业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职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六是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在制订《规划纲要》过程中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把握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二是处理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处理好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发挥各方面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四是处理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镇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促进区域、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五是处理好职业教育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这些问题和建议对于《规划纲要》的制订很重要,我们一定认真研究、积极吸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能力,迫切需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特别是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劳动者的素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特别是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冲击,一些地方出现了经济发展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岗位减少等现象,特别是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应对金融危机,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决策,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发展职业教育既是长远大计,更是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阶段,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新阶段发展教育事业,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作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服务产业升级的水平,边试点、边试验、边实行,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实现职业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超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左右;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得到增强,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职业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备,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探索和健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机制。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实际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办学质量明显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整体能力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1.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开发人力资源、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密切联系起来,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并保持在860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2400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超过30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万人左右;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每年培训人数超过1.5亿人次。加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的建设,大力推进“一网两工程”,依托县级职教中心、县域职业学校、乡村中小学和其他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农业、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资源和渠道,加快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城乡统筹,继续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加大城市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支援农村职业教育的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人口稀少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2009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
3.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发挥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进一步强化省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体制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统筹责任。统筹各类职业院校投入、建设和管理政策,促进学校协调发展。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支持行业、企业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独举办或与其他企业、职业院校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切实保障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施。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合理定位,鼓励其在各自的层次上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4.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工作,通过试点完善政策。正在制订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对到2020年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对于其中一些重大政策措施,要坚持“边制订、边试验、边实行”,使《规划纲要》的制订过程成为推动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过程。要继续做好省部共建、城乡统筹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在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就业准入、探索和健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机制以及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等若干重大领域加大改革试验力度。通过试验区的先试先行,进一步密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形成适应不同区域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5.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普遍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一年、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半年的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就业市场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标准和方式。进一步完善弹性学习制度,积极推行学分制、选修制等,方便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积极推行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创造条件,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建立健全有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6.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省级政府制订本地区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中央和地方财政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比例,完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落实好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规定。统筹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资源和经费。有关职业教育扶持政策、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7.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快职业院校合格教师的培养,多种形式吸引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研究制定鼓励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专兼职任教的有关政策。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加教师培训经费。完善和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改进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职称制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和评审制度。
8.加强执法检查和教育督导工作。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企业用人行为。把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取得职业院校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加大就业准入和劳动用工执法监察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检查制度,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
9.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对做出特殊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给予重奖并授予荣誉称号。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搭建有利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再培训的“立交桥”。完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
四、关于修改《职业教育法》工作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颁布实施,十三年来,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规定了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兴办职业教育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体制和保障条件等内容,有力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在法制轨道上不断改革发展。
《职业教育法》实施十三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职业教育法》实施条例或办法。2001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了《职业教育法》的执法检查。2004年,国家教育督导团组织了职业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执法和督导检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中积累和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和做法,需要对《职业教育法》作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明确将修订《职业教育法》作为本届人大立法重点工作之一。去年下半年起,教育部等部门围绕《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开展了调研工作,召开了相关研讨会,提出了《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初步建议: 一是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进一步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基本内容,规范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扩大职业院校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办学的自主权,保障校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权利。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四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系。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
五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保障机制,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能力和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六是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法》的行政执法主体和法律责任,加强职业教育执法检查和督导工作的制度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学。
根据全国人大立法工作的整体要求和部署,国务院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工作力度,广泛听取意见,抓紧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有关工作,争取尽快提出一个修订草案。
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