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建(2006)317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时间:2019-05-15 00:5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建(2006)317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建(2006)317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第一篇:财建(2006)317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财政部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财建[2006]317号

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以下简称《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加速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现就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一)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工作,是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各类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承担本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我国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带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的重要职责;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各类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履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职责。

(三)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的迫切需要。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提供职工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必要保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加速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进一步明确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一)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岗位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适应性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企业富余职工转岗转业培训;根据需要对职工进行的各类文化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

(二)企业要强化职工教育和培训,突出创新能力和技能培养,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鼓励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切实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职业竞争力。

三、切实保证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及合理使用

(一)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

(二)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1990年第1号令),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三)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列支与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的规定。

(四)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五)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六)经单位批准或按国家和省、市规定必须到本单位之外接受培训的职工,与培训有关的费用由职工所在单位按规定承担。

(七)经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所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八)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重点投向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

(九)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十)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十一)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支出。

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补充

(一)企业新建项目,应充分考虑岗位技术技能要求、设备操作难度等因素,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在项目投资中列支技术技能培训费用。

(二)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研究开发新技术、试制新产品,应按相关规定从项目投入中提取职工技术技能培训经费,重点保证专业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企业工会年度内按规定留成的工会经费中,应有一定部分用于职工教育与培训,列入工会预算掌握使用。

五、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控制额度开支。企业的经营者应确保本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与使用。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根据职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合理安排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大型企业集团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可与二级单位(或二级法人单位)划分一定的比例分别管理与使用。

(三)鼓励各企业建立职工个人学习与培训帐户制度,采取单位、个人、工会共同向帐户注资方法,支持职工个人学习与培训,并建立学习档案,完整记录职工学习与培训的情况。

(四)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应按照《意见》要求,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其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实行统筹,由劳动保障等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六、完善经费提取与使用的监督

(一)企业工会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利,督促企业履行对职工的培训义务,并依据已签订的集体合同中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条款参与监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

(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企业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分别履行监督企业提取与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职责。

(三)企业应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列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质询和全体职工的监督。

(四)各级劳动保障、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的监督,引导企业落实职工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

(五)充分发挥公众舆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的作用,促进企业按要求承担职工教育与培训义务。

2006年6月19日

第二篇: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财建[2006]317号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局)、人事厅(局)、国防科工委(办)、国资委(经贸委)、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联: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35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开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更好地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附件: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以下简称《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加速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现就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一)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工作,是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各类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承担本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我国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带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的重要职责;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各类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履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职责。

(三)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的迫切需要。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提供职工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必要保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加速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进一步明确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一)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岗位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适应性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企业富余职工转岗转业培训;根据需要对职工进行的各类文化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

(二)企业要强化职工教育和培训,突出创新能力和技能培养,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鼓励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切实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职业竞争力。

三、切实保证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及合理使用

(一)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

(二)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1990年第1号令),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继续使用。

(三)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列支与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的规定。

(四)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五)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六)经单位批准或按国家和省、市规定必须到本单位之外接受培训的职工,与培训有关的费用由职工所在单位按规定承担。

(七)经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所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八)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重点投向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

(九)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十)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十一)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支出。

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补充

(一)企业新建项目,应充分考虑岗位技术技能要求、设备操作难度等因素,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在项目投资中列支技术技能培训费用。

(二)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研究开发新技术、试制新产品,应按相关规定从项目投入中提取职工技术技能培训经费,重点保证专业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企业工会内按规定留成的工会经费中,应有一定部分用于职工教育与培训,列入工会预算掌握使用。

五、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控制额度开支。企业的经营者应确保本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与使用。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根据职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合理安排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大型企业集团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可与二级单位(或二级法人单位)划分一定的比例分别管理与使用。

(三)鼓励各企业建立职工个人学习与培训帐户制度,采取单位、个人、工会共同向帐户注资方法,支持职工个人学习与培训,并建立学习档案,完整记录职工学习与培训的情况。

(四)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应按照《意见》要求,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其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实行统筹,由劳动保障等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六、完善经费提取与使用的监督

(一)企业工会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利,督促企业履行对职工的培训义务,并依据已签订的集体合同中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条款参与监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

(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企业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分别履行监督企业提取与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职责。

(三)企业应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列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质询和全体职工的监督。

(四)各级劳动保障、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的监督,引导企业落实职工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

(五)充分发挥公众舆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的作用,促进企业按要求承担职工教育与培训义务。

第三篇: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

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财建[2006]317号

2006-6-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局)、人事厅(局)、国防科工委(办)、国资委(经贸委)、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

联: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开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更好地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附件: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财政部

全国总工会

国家发改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国防科工委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

国务院国资委

国家税务总局

全国工商联

二00六年六月十九日

附件: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

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以下简称《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加速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现

就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一)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工作,是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各类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承担本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我国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带动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的重要职责;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各类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履行职工教育培训的职责。

(三)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的迫切需要。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提供职工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必要保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加速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进一步明确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一)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岗位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适应性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企业富余职工转岗转业培训;根据需要对职

工进行的各类文化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

(二)企业要强化职工教育和培训,突出创新能力和技能培养,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鼓励职工

岗位自学成才,切实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职业竞争力。

三、切实保证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及合理使用

(一)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

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

(二)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1990年第1号令),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组成。企业应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当年结余可结转到下一继续使用。

(三)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列支与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的规定。

(四)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必须专款专用,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五)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六)经单位批准或按国家和省、市规定必须到本单位之外接受培训的职工,与培训有关的费用由职

工所在单位按规定承担。

(七)经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

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所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八)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重点投向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

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

(九)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

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十)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

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十一)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

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支出。

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补充

(一)企业新建项目,应充分考虑岗位技术技能要求、设备操作难度等因素,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

准,在项目投资中列支技术技能培训费用。

(二)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研究开发新技术、试制新产品,应按相关规定从项目投入中提

取职工技术技能培训经费,重点保证专业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企业工会内按规定留成的工会经费中,应有一定部分用于职工教育与培训,列入工会预算

掌握使用。

五、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和控制额度开支。

企业的经营者应确保本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与使用。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根据职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合理安排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大型企业集团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可与二级单位(或二级法人单位)划分一定的比例分别管理与使用。

(三)鼓励各企业建立职工个人学习与培训帐户制度,采取单位、个人、工会共同向帐户注资方法,支持职工个人学习与培训,并建立学习档案,完整记录职工学习与培训的情况。

(四)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应按照《意见》要求,由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其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实行统筹,由劳动保障等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

六、完善经费提取与使用的监督

(一)企业工会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利,督促企业履行对职工的培训义务,并依据已签订的集体合同中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条款参与监督企业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

(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企业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分别履行监督企业提取与使用职工教育

培训经费的职责。

(三)企业应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列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

会报告,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质询和全体职工的监督。

(四)各级劳动保障、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的监督,引导企业落

实职工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

(五)充分发挥公众舆论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的作用,促进企业按要求承担职工教育与培

训义务。

第四篇:关于开展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情

况调研报告

根据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示范市框架协议》要求,为贯彻落实好《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境况调研工作通知》(郑人社职业[2011]45号)文件精神,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服务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和惠济区的经济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关于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和企业按规定提取与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的政策精神为指针,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各类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措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有力推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

在我辖区被调查企业中,少数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占职工工资总额比例平均为1.4%,基本接近国家规定的1.5%标准。

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在部分企业落实或基本落实,少数企业按国家规定提取了职工教育经费。调查显示企业按国家规定提取职工工资总额1.5%作为职工教育经费,存在没有提取,未足额提取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政策。

企业在加强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少数企业做到按照计税工资总额和税法规定提取比例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部分企业额外增加了内部培训,增强职工的岗位技能。

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重视全员素质的提高。根据调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上能够做到结合企业的发展,突出重点,保障急需。教育经费使用包括按岗位规范进行的专业技术、工作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培训、新员工人职培训以及岗位适应性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鉴定培训等。在调查的企业中少数企业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和培训,其中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经费总额占经费总额的60%以上。大多企业都把经费使用的重点投向关系企业为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高素质、高技能职工队伍的项目上,教育经费使用以提升岗位技术技能为主。

三、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企业不能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几乎都没有按要求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个别行业、个别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远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水平。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关于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的办法或制度,存在着随意性的问题。

四、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和使用建议

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认识。企业是职工教育的主体,肩负着本企业职工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履行职工教育职责。企业要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关键要靠企业经营者观念的转变。各类企业的职工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应纳入领导的考核指示,并作为企业参加各项社会评比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

建立职工教育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加强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每年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方案,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职业技能等级培训、鉴定和晋升情况等要向职代会报告。

第五篇: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与使用指导意见(2016稿)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指导意见

一、制定目的

为指导各单位规范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增强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依法合规。

二、定义

安全生产费用(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安全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三、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依据财政部、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下发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文件),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为:

1.矿山工程为2.5%;

2.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

3.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4.没有包括的工程类别,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国家和地方没有明确标准的,统一按1.0%提取。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列入标外管理。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并监督使用,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结余资金结转下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四、安全生产费用的支出(可能涉及的安全费支出部门用括号标出)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1.安全警戒措施支出:(物资部/安质部/项目办)(1)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支出:安全警示灯、警示标牌等;

(2)现场安全警戒措施费用支出:警戒绳、警戒栏杆、安全三角锥、硬防护措施等;

(3)现场封闭支出:现场封闭围挡,如栅栏、彩钢板、砖、砼墙体等。2.安全防护设施支出:

(1)“五临边”防护设施支出:未安装栏杆的平台临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上下斜道临边等防护、防滑设施支出:(物资部)

(2)“四口”防护设施支出: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防护设施支出;(物资部)

(3)交叉作业防护设施支出:防护棚、支护设施、防护网、警示围栏等;(物资部)

(4)高处作业防护设施支出:安全绳、安全网、防坠落器、防护栏等;(物资部)

(5)施工机具防护棚及其围栏的安全防护护设施支出;(物资部)(6)起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含井架、门架)及外用电梯的安全防护设施支出;(设备部)

(7)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通道、爬梯、梯笼的支出;(物资部)(8)气瓶防护措施的支出:如设置分类存放的仓库;(物资部)(9)施工扬尘、噪声、固体废物治理支出:专用防尘面具、吸烟机、吸尘器、通风机等。(工程/安质/项目办)

(10)物料运输、材料堆码防止物料坠落的加固措施支出:如汽车运输钢材加固,轨道车运输简支梁、大型设备加固,双层存梁、轨枕堆码加固等;(物资部/设备部)

(11)起重、爆破作业及穿越村镇、公路、河流、地下管线、构筑物进行施工、运输作业所增设的防护、隔离、栏挡等设施支出;如路基石方开挖爆破覆盖物、周边警戒设施和人员费用;(工程/安质/物资部)(12)其他安全防护设施支出:如基地、现场夜间施工照明设施及电费。(物资部/设备部)

3.施工供配电及用电安全防护设施支出:(物资部)

(1)安全低电压用电的设备、设施支出:如36伏及以下低压变压器、照明装置、手持电动工具、线路等;

说明:安全低电压以上的用电设备、设施,如配电箱、柜,照明设施,电缆线等一般情况列为临建设施计入临建费用,若非列入临建设施,则可考虑列入安全用电设施,相关费用计入安全生产费。

(2)用电(变电)设备、线路、机具配装的各类漏电保护装置、接零接地保护装置、触电保护装置支出;

(3)变压器、配电盘、低压照明的灯、线,裸露导线的防护支出:如配备防护罩、防护网、线路架空或敷设、设置配电房、及其他采取的隔离措施等;

(4)备用电源支出:如配备的发电机及配套电缆,防止倒送电装置(闭锁装置);

(5)电气设备防爆装置支出;

(6)外电防护措施支出:限高、绝缘、防雷、接地设施等费用;(7)用电配合费用支出。4.安全设备、设施的支出:

(1)安全生产、劳动卫生的检测仪器支出:如瓦斯检测仪、硫化氢检测仪、风速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检测仪器设备的购置、校验费等;(安质部)

(2)安全生产、劳动卫生的监控设备支出:如各种地质灾害的监控系统(比如隧道施工中使用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用于安全生产活动的视频监控设备设施等;(安质部)

(3)密闭空间安全生产的通风设备等;(设备部)

(4)机械、设备安全装置、安全附件的维修、更换支出:如起重机械、提升设备上的各种保护及保险装置、运输设备上的各种行车行程限位装置、锅炉、压力器、压缩机的保险和信号装置的维修、更换等;(物资部/设备部)

(5)防火设备、设施支出:防火墙、防护布、灭火器、消防栓等配套设施等;(物资部)

(6)防水设备、设施支出:防水设备、设施的基础处理(地面硬化及搭设枕木垛)、石棉板、帐篷或彩钢板房等设施;(物资部/工程部)

(7)防腐设备、设施支出:防腐设备、设施的基础处理和钢筋覆盖的帆布、塑料布等;墩台身钢筋、支承垫石钢筋或钢筋笼现场防护;梁场、板场钢筋下料后的防护处理费用;(物资部/工程部)

(6)防爆设备、设施支出:防爆用专用工机具、设备、防爆照明灯具等;(物资部)

(7)防毒设备、设施支出: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物资部)(8)防尘降尘设备、设施支出:施工场地、便道硬化,汽车运输便道防尘处理用的洒水汽车(或租赁)及外购水费用,施工场地周围洒水防尘费用,防尘面具、通风设施、除尘设备等;(物资部)

(9)防风设备、设施支出:脚手架、提升架等临时设施的钢丝绳、固定钎、锁紧扣、铁丝、铁钉、防风栅栏等;(物资部)

(10)防地质灾害设备、设施支出:防地质灾害措施发生的机械费、材料费等,如滑坡监测设备、建立防滑坡设施、防坍塌设施发生的机械费、材料费等;(物资部/设备部)

(11)防雷电设备、设施支出:防雷设施的材料、敷设及检测费用等;(物资部)

(12)防辐射设备、设施支出:防辐射服、防辐射屏障等;(物资部)5.消防安全支出:

(1)消防器材/设施的购置、维护与更换支出;(物资部)

(2)消防培训、取证、宣传费用支出:如内外部消防安全培训、开展消防安全活动、购买或印制消防书刊、防火警示标语标志发生的费用,消防设施、装置防护用品的检验费用、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员取证发生的费用等。(安质部)

6.交通安全支出:

(1)运输工具附属安全带、车用灭火器等安全设备支出;(物资部)(2)运输工具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支出;(设备部)(3)交通安全宣传、培训费用;(安质部)(4)非常规运输安全措施支出;(物资部/设备部/安质部)(5)非常规运输车辆驾驶员及机动车年审费用;(设备部)

说明:非常规运输车辆主要指危险品运输车辆以及特种超长、超宽的大件运输车辆,如油罐车、铁路运输机车等。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应急救援支出:

1.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购置、维护、改造的支出:用于应急救援使用的各种器材/设备,如:消防设备和器材、空气呼吸器、救援担架、救生绳、软梯、救生气垫、急救箱、应急照明、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千斤顶、抽水泵、铁锹、编织袋、通信保障设备等;(物资部/设备部/项目办)

2.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相关支出:用于应急救援使用的物资与外部单位签订储备合同的支出,如应急仓库、临时存放点的设置支出等;(物资部/设备部/工程部)

3.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支出:救援器材消耗、标识、横幅,机械费等;(物资部/设备部/安质部/项目办等)

4.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支出。

(三)开展重要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1.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费用:如开展瓦斯隧道、不良地质隧道、高路堑坚石开挖、铁路营业线施工、水上及高空作业评估等;(安质部/项目办)

2.超前地质预报、重大危险源监控费用: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路基溶洞地质钻探发生的费用,桥梁桩基溶洞地质钻探发生发生的材料、机械费等;(试验室/安质部)

3.安全隐患整改费用:整改发生的材料费、机械费等;(安质部/物资部/设备部)

4.火工品运输、储存、使用时安全管理、监控、防护费用:包括与外部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签订合同发生的相关费用;(物资部/安质部)

5.施工环境监测、施工便桥安全检测及评估费用;(安质部)

6.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评审费用支出。(安质部/项目办)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1.聘请专家参与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及专家咨询、评审支出;(含住宿费、招待费、车辆接送费、差旅费、专家咨询费等)(安质部、工程部/项目办)

2.各级安全生产检查、督导与评价支出:(含住宿费、招待费、车辆接送费、差旅费等)(安质部/项目办)

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支出;(安质部/项目办)

4.日常安全检查人员使用的车辆及燃油费用支出;(安质部/设备部)5.安全检查车辆、工具、器材购置、更新、检测、改造支出:如安全检查专用汽车、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万用表、电笔、兆欧表、摇表、卷尺、相机、测距仪等。(工程部/试验室/物资部/安质部)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1.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更新、维护支出;(物资部)2.安全防护用品的检测检验支出;(安质部)

常用安全防护用品举例:安全帽、安全带、反光背心、绝缘手套、耐酸手套、(绝缘防刺穿)防砸鞋、焊接用眼防护具、防冲击眼护具、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防护耳罩、特殊防护服(光辐射、热辐射、有毒有害物质等)等;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安质部)

1.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资料、用具的购置和更新支出:购置编印安全生产书籍、刊物、影像资料、横幅、张贴画费用,设立陈列室、职工教室费用,用于安全教育的投影仪、复印机、电脑办公用品费用等;

2.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举办安全生产展览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支出; 3.职工安全技能培训支出:培训资料费、授课费、培训期间用材料费、机械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取证支出,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等人员安全资格证取换证支出等;

4.因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产生的交通、差旅支出; 5.其他安全教育培训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安质部)1.安全技术研发的支出; 2.专项安全课题研究的支出;

3.安全软件、技术产品的购置支出:如“品茗市政安全软件”、博盛科技安全多媒体培训“工具箱”等。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1.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支出;(设备部)

2.安全设施检测检验支出:如消防设施检测验收、防雷设施检测验收;(安质部)

(九)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1.安全课题研究费用支出;(安质部/财务部)2.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费用支出;(项目办/安质部)3.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支出;(安质部)4.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新办、延期、变更支出;(公司安质部)

5.办公、生活区的防腐、防毒、防四害、防触电、防煤气、防火患等支出;(项目办)

6.特殊防暑降温支出:为从事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和工作场所高温作业)人员采取的防暑措施(施工场地遮阳棚、中途休息的帐篷、桌椅等)、降温措施(绿豆汤、人丹、解署汤药、风油精、电风扇或空调)费用;(项目办)

说明:此处降温措施采取的费用指为野外作业配备的防暑降温药品及降温设备费用。

7.冬季高寒地区特殊安全用品费用支出;(项目办/安质部)

8.职业健康体检及特种作业体检支出:从事高空、井下、尘毒作业等人员及炊管人员的体检;(项目办)

9.配备给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的办公用品开支:摄照/相机、文件盒、资料柜等物品;(项目办)

10.涉及以上

(一)至

(九)各项中发生的外部劳务费用(人工费);(计划部)

11.建设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认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费用。

五、安全费用实施与管理

1.各单位应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按规定使用。财务部设安全经费专项账户管理,安全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项目安质部为安全费用管理的责任部门,办公室、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计划部、财务部为配合部门。新项目上场应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与使用进行策划,由项目安质部牵头,其他各部门参与,充分考虑项目施工特点,合理制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明确各部门所发生安全生产费用的内容。

2.各项目部安质部在开工前及每年初依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及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编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经本项目负责人核准后上报公司安全部门及财务部门备案。对于前期安全生产费用项目列示不全,漏列项目较多,未能真实反映安全生产投入状态的,各项目要对开工以来发生的安全生产投入费用进行全面清理和排查,特别是大临建设中投入的安全生产费用。对原属于安全生产费用但列入其他项目费用的,要及时进行调整,针对上述

(一)至

(九)项提示费用项目逐个对照,确保安全生产费用项目不漏项、费用计提合理。

3.安全防护设备、安全设施原材料的购买由项目设备部、物资部完成,各部室按分工完成并实施安全投入,有发票的安全投入费用经安质部核准登记后,财务部核帐记入专项账户,安质部统一收集发票复印件备份。财务部门在列示费用项目不明确时,应组织工程部、计划部、安质部、设备物资部进行集体会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由财务部门予以列销,同时应对费用项目增加备注和来源依据说明,对于每个凭证后附资料应有费用计算说明和依据,交叉费用要解释完整。

4.项目安质部应按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建立实物台账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从各部门列支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及时通过PM系统上报。项目(安全总监/安质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投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纠正不按计划投入或弄虚作假的行为。

六、安全生产费用核算注意事项

1.《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明确不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的项目:(1)企业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高危作业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发生的费用;

(2)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2.劳动防护用品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一般劳动保护用品不在安全生产费中列支。

劳动防护用品是因特定工作中人身安全与健康而配备的防御性装备,而不是生活用品;

(1)劳动防护用品举例:

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焊接手套、耐酸手套、(绝缘防刺穿)防砸鞋、焊接用眼防护具、防冲击眼护具、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防护耳罩、特殊防护服(光辐射、热辐射、有毒有害物质等)等;

(2)一般劳动保护用品举例:

普通工作鞋、一般防护服(防寒)、一般防护服(春秋装)、雨衣、雨靴、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

3.防暑降温费的列支科目区分:

(1)按公司规定 6 至 9 月份以现金形式发放的防暑降温费(高温津贴)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防暑降温费”科目列支,不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2)为高温工作场所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不得充抵高温津贴,该部分费用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4.安全生产费用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各单位安全生产条件的专项资金,安全管理人员含专职安全员工资属于项目管理费范畴,不允许在安全生产费列支。

5.各单位发生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所有支出必须先从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不足实际需要的,再按正常渠道在成本中列支;企业年末安全生产费用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6.为保证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公司鼓励全额或超额使用计提的安全生产费用,鼓励安全生产费用零余额。

七、安全生产费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区别

根据《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安全文明施工费)是指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购置和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所需要的费用。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是由措施费所含的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组成。

环境保护费是指施工现场为达到环保部门要求所需要的各项费用。文明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安全施工费是指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临时设施费是指施工企业为进行建设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费用。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拆除、清理费或摊销费等。

所以,安全生产费在建筑工程范围内属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一部分。房建及市政等建筑工程项目一般记取的是“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执行“建办[2005]89号文”要求。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利、电力、港口等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所属地行业主管部门要求记取“安全生产费”(执行“财企【2012】16号文”要求)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

“安全生产费”费率执行“财企【2012】16号文”要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由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根据各专业工程的特点综合确定,各地方提取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标准一般高于“财企【2012】16号文”要求。

说明:

1.《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 适用范围: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拆除工程。建筑工程以外的工程项目(如铁路、桥梁、公路、水利、港口等项目)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2.《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文件):

适用范围: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

下载财建(2006)317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建(2006)317号财政部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