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城市转型技术人才,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近日,市委政研室与市教育局组成调研组,深入到部分区、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实地调查、座谈讨论、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就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市共有市属职业学院2所,中等职业学校16 所,在校学生6.6万人。全市有技工学校8所,乡镇(街)职成教中心56所,各类培训机构200余家,年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万多人次。
(一)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我市职业教育共开设57个专业,特别是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设置的数控机床、煤化工、机械加工、旅游等专业,为转方式、调结构培养了大量实用技术人才。每年职业学校培养输出的毕业生达2万人,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近90%,有98%以上的人员实现了城镇就业。另外,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每年转移城乡劳动力近3万人。目前,职业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滕州市还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
(二)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显著提升,有力地拉动了社会就业。职业教育以质量为核心,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订单培养、冠名培训”等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提高了育人质量和就业率。近三年来,在我市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有137名分别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在今年举办的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有5人获得一等奖,奖牌总数列全省第4名。五年来,全市累计有6000多名中职毕业生被录取到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在市内外推荐就业近10万人,毕业生推介就业率达95%以上,有些重点专业学生就业率高达100%。
(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化、特色化取得新突破。通过“挂靠、联合、撤销、转型”等方式进行整合、调整,先后调减中等职业学校20多所,校均规模由以前的500人扩大到现在的2000人。滕州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设立的职业教育中心,办学规模达到10000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跃上新台阶。市职业中专、薛城职业中专和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牵头,联系178家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大中企业,分别成立了枣庄市机械电子职教集团、枣庄市数控技术职教集团和枣庄市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资源优化和共享。在专业发展方面,我市有7所学校的10个专业被确定为全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薛城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骨干示范专业,省中职数控专业培训基地;台儿庄区职业中专与青岛青纺联合办学初见成效。
(四)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重点职业院校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市职业院校累计投入6亿多元,新征土地1600多亩,新建校舍40多万平方米。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薛城区职业中专实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市有4所学校被确定为全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明显加快。市、区职业技术学校先后通过国家拨款、财政帮扶、地方配套、世行“农民工培训与旅游业”贷款等方式,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共建成实训厂房6万平方米、实训中心50个。三是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共组织选派近1000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类专业进修和培训,提升了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同时,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从企业单位选聘兼职教师等方式,切实壮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业教育资源不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法》和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的经费投入和教育培训经费的提
取落实不完全到位,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地方还没达到。因资金不足,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购置受到制约,难以保证学生的实训需要。二是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困难。由于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比较严重,再加上我市初中毕业生每年不同程度的自然减少,以及学校间的激烈竞争等因素,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出现困难。三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按规定“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目前,我市专业技术老师仅占31 %,因受学历、身份等报考条件的限制,一些专业技术老师进不了职业学校。专业技术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结构性缺乏,使实训操作和开发课程受到很大影响。
(二)校企合作渠道不畅,办学方式单一。《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目前,因缺乏引导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再加上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缺乏长远战略,不愿做人才战略储备等因素,职业技术教育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方面,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不够高。目前,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实习,缺少进入企业实训的渠道和机会,有些单位虽然勉强接收了,但也收取了较高的实习费用。
(三)办学体制不完善,统筹发展力度不够。我市职业教育有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也有技工学校和短期技能培训学校,分别由教育、人保等部门管理,同一区域、同一层次,既有省属学校,也有市属学校,还有区(市)属学校;体制各异,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各学校培养目标、投入、招生、收费、教学管理和评价标准、毕业生待遇等不能协调统一,以致造成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省里安排的技能扶贫招生工作因渠道单一,也不能很好地组织实施。
(四)企业用工不规范,影响了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市内的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劳动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大量招收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员工,致使一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能在本市内实现顺利就业,有60%的学生毕业后流向了外地。另外,一些企业在实际用工中,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一样待遇,体现不出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有的不按规定要求兑现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上职业技术学校的积极性。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转移就业培训”。近几年来,国务院、省、市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市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时期,城市转型成果已经显现,一大批转型项目相继建设运行,经济发展保持着高速强劲态势。据测算,今后五年,我市每年需要产业技术工人约6000人,农村每年需要转移劳动力约6.2万人。下一步,应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强引导,加大投入。
(一)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推进职业教育科学有序发展。将全市现有的职业学校、技术培训、阳光工程等资源进行整合,实行一校多牌,集中办学,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师资、实训基地等职教资源的共享。目前,台儿庄、薛城等区已具备条件,可率先组织实施。在专业设置上,应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强化品牌,重点培养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专业技术品牌,同时,应统筹规划好实训基地建设,做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造成浪费。加强对社会办学的指导和监管,对现有的培训机构,进行合理整合,突出质量,减少数量。理顺高中、中职、技校招生管理体制,将职业技术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实行中考一体化管理,促进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平衡发展。新闻媒体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引导,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观念和舆论环境。
(二)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一是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发展的激励机制。积极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财政可制定出台相应的专项补贴政策,也可利用减税政策,鼓励其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二是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启动“双师型教师”培训工程,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轮训,到骨干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定期选拔和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出国深造。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或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三是建立社会联动支持机制。切实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规划指导。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的检查督导,把督导情况与考核挂钩,制定切实的职业教育评估办法,对办学成绩突出的应予以大力表彰、扶持。对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在开发新产品、对外承接实习加工产品、出据对外加工票据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并提供便利条件。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环境。世界银行统计资料表明,职业教育是同级普通教育成本的2.53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大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将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相关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学生人数拨款给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建设的实训基地列入计划,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设施。企业单位要严格按《职业教育法》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标准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自身没有能力或不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企业,由政府统筹该项经费,职业中专统一组织培训。二是争取项目和资金。抢抓目前我市被列入资源枯竭试点城市和国家重视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投入、实训场地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三是建立完善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应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经费由政府、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机制,切实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财政性经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四)加强指导,严格准入,畅通职业教育“出口”渠道。一是加强技术人才供需平台建设。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内外技术人才需求状况,通过供需信息平台,引导职业教育合理设置专业,明确学生培养方向,实现人才需求与职业培养的科学对接。二是严格劳动准入制度的实施。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应严格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要求,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可拿出适宜岗位和一定比例,用于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三是加强劳动用工执法督察。人保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和劳动就业市场的监督检查,规范职业介绍和劳动用工行为,督促落实技能人才技术补贴政策,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审批和发放。
第二篇: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文史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业立市,物流兴市的发展战略,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今年5月份,市政协几位副主席与文史委有关人员,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视察了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走访了教育局和劳人局就业培训中心。通过视察、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市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就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思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业教育现状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扶持下,我市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职教中心为主体,民办技校、专业培训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一所(职教中心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民办学校、技术培训学校三所,以短期培训为主(**市鹏程电脑培训学校、**市**电脑学校、**市中缘职业培训学校);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所;就业培训中心一所(**市就业培训中心)。
**市职教中心作为全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始建于1993年,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农村双带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95亩。1995年被评为**省示范性职教中心,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3776人(含农村涉农专业1841人),教学班69个。有教职工296人,其中在岗正式教师231人,校聘教师33人,高职教师54人,双师型教师73人。主要开设了电子电工、计算机、财会、建筑装饰、数控焊接、生物化工、农林牧七大类十四个专业,班级69个(农村涉农27个)。办学17年来,共招生学员17855人。
二、职业教育成绩与经验
我市职业教育在发展中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创新,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端正方向,实践为先,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我市职教中心按照国家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明确了办学方针,坚定了办学方向,职教因素逐年增加,专业设置不断更新,在校生从原来的几百人扩展到三千多人。2008年7月,将原来职普条块分割变为统一管理,并停止普高招生,整合资源全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了就业为主,兼顾升学,立足本地,面向京津,拓展沿海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对升学班按照对口高考要求抓质量、提品质;另一方面对就业班按照实用为先的原则,实行半天理论、半天实践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与训练场有机结合。同时,与北京大兴五职联合开办的生物制药专业实行1+2的对接模式教学。并与**瑞丰、**热力等单位校企合作,培养实用人才,定期组织学生到**瑞丰、**制冷设备维修部、天津天奎、天复、精手等校外教学基地顶岗实习,接受职业指导和技能训练,达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零适应。
(二)、服务经济,稳妥就业,激发中等职业教育活力
职业中心把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作为发展方向,近两年主要与**财政局的电算化培训、**国税局的自动化办公培训等社会培训;两次与**省瑞丰内燃机缸体有限公司校企牵手,实行订单培训;为**爱特、**热力、纺织配件、远征氟塑公司等企业职工1500人开展入企技能提高培训;与市安监局合作,对亚泰、隆邦等危化企业6012人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
为保障就业渠道畅通,多次到北京光电、天津三星、天津可立新等用人单位考察并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打造了一条离家近、待遇高、有保障的京津绿色就业渠道。97届毕业生李会宾在**创办了**省凯利特经贸有限公司,成为薄利电器商行总经理,拥有固定资产三百多万元。99届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苏喜旺,现已成为**科艾特智能仪表传感器销售中心的总经理。
(三)、双带培养,送教下乡,促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组通字[2009]27号、**教[2009]3号文件精神,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申请成立了农村双带头人培训基地,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免费送教下乡,培养了615名种植和养殖技术专业的农村青年。设立了八个教学点,涉及6个乡镇、70多个村。林果、养殖专业采取了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真正把课堂办到了农家门口,把试验放在田间地头和养殖场内。各教学点出勤率均在95%以上。
(四)、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筹资200万元兴建一座能容纳近1400人的学生宿舍楼;2005年,又盖起了投资290万元的国债项目教学楼和投资80万元的1000平方米高标准伙房餐厅一座;2007年,筹资650万元建数控和模具车间;2008年,投资30万元更新实验实习设备,新建三个多媒体教室和两个微机室;2009年,又投资近百万元整修了教学楼和实验楼以及操场等设施;自2006年始,为5756名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700.1275万元,解决了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二、我市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职业教育面临好的发展形势,职业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发展环境有待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影响下,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上大学被视为正途,职业教育被摆在次等教育的位置。读普高、上重点、考名校,仍然是家长、学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标。尽管职教中心常年抓招生,忙招生,发动全校教职工四处奔走,组织生源,招生计划基本勉强完成,普职比例严重失衡。据了解,我市每年约有6000初三毕业生,升入重高约1700人,有4300人被重高拒之门外,有30%到40%的毕业生选择去打工。由于群众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加上一些环境因素,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基础设施差,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就职教中心而言,现有基础设施与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实习基地的不足,也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除去电工电子、计算机、会计专业基本可满足学习实训外,其它农林牧、建筑装饰、焊接、生物化工、数控、模具等专业均有一定差距。
(三)、师资力量匮乏,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较差。许多专业课教师是文化课教师半路改行,一部分老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生产第一线,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教师专业技能老化、弱化问题日渐突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偏低。师资队伍存在一多一少二低的现象,即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实践技能水平低。教师编制、结构不合理。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编制沿用的是普高标准。由于职业学校班额普遍比普高小,实践实习操作课程较多,教师配置比例应高于普高。基于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专任教师平均师生比应该达到1:16,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应达到65%。而实际上由于教师缺编,导致学校不得不校聘教师。外聘教师的工资由学校自身解决加重了学校负担,且工资也较低,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经费投入不足,是中等职业学校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职业教育的基本支出相当于普通教育的35倍。职业教育对师资配备数量和实验实习设施要求较高,但学校收费低,校聘教师的工资以及水电暖、地租、班主任费、办公费等庞大的费用支出,使学校财力负担沉重,办学投入不足。学校很难依靠自己的经费积累来扩大校舍,增添和改善设备、设施。
(四)、服务发展能力不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现有职教资源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紧密,对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需要的各类人才还不能做到针对性培养和提供,有时会形成本地企业招工招不到,职业学校学生在本地就业困难,还需要到外地才能就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我市企业大部分在乡镇、村,距县城较远,再加上待遇偏低,对毕业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没有和地方产业的需求紧密结合,所学专业不对路,订单式培训还没有做到实处。
四、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我市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的较大成绩和经验做法,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增强职教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或新闻媒体,系统介绍职业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发布招生相关信息,追踪报道毕业生创业和就业的典型事例,推介企业中长期用工信息,让更多的人认可职业教育,增强参加培训的主动性。
(二)、强化政府统筹管理,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市政府要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打破部门和职业学校类型的界限,通过以优带薄、同类组合、近邻合并等方式,整合和利用现有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办学规模效应,提高办学效益。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建立职业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把职业教育列入政府考核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
(三)、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要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积极组织和鼓励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社会化考试或职业技能的鉴定,获得相应资格,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研究制定职业学校向社会招聘、录用、选拔专业人才政策。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和来源。一是确保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逐年增长;二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并按照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标准由财政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三是政府职能部门要督促各类职业学校举办者依法履行各自的投入职责,积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进行职业教育依照办学成本适度调整收费额度的改革,是职业教育的举办者、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以及学生分别承担教育成本,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必须要转变办学模式,转变办学机制,调整专业结构。一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办学理念,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摇篮。二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改造、设备更新换代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做到迎合企业办职教,对接市场开专业,根据需求育人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三要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格局。四要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形成学校和企业一体化办学的新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目标。
第三篇: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中专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城市转型技术人才,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近日,我和我的同学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到部分区、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实地调查、访谈、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市共有市属职业学院3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学生10万人。全市有技工学校9所,乡镇(街)职成教中心59所,各类培训机构300余家,年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0万多人次。
(一)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我市职业教育共开设66个专业,特别是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设置的数控机床、煤化工、机械加工、旅游等专业,为转方式、调结构培养了大量实用技术人才。每年职业学校培养输出的毕业生达3万人,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近95%,有99%以上的人员实现了城镇就业。另外,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每年转移城乡劳动力近4万人。目前,职业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合肥市还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
(二)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显著提升,有力地拉动了社会就业。职业教育以质量为核心,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订单培养、冠名培训”等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提高了育人质量和就业率。近三年来,在我市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有大约200名分别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五年来,全市累计有7000多名中职毕业生被录取到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在市内外推荐就业近15万人,毕业生推介就业率达98%以上,有些重点专业学生就业率高达100%。
(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化、特色化取得新突破。通过“挂靠、联合、撤销、转型”等方式进行整合、调整,先后调减中等职业学校30多所,校均规模由以前的500人扩大到现在的4500人。合肥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设立的职业教育中心,办学规模达到15000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跃上新台阶。
(四)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重点职业院校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市职业院校累计投入9亿多元,新征土地1600多亩,新建校舍40多万平方米。安徽新华学院、万博科技职业学院、三联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市有4所学校被确定为全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明显加快。市、区职业技术学校先后通过国家拨款、财政帮扶、地方配套、世行“农民工培训与旅游业”贷款等方式,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共建成实训厂房8万平方米、实训中心60多个。三是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共组织选派近2000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类专业进修和培训,提升了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同时,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从企业单位选聘兼职教师等方式,切实壮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业教育资源不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法》和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的经费投入和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落实不完全到位,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地方还没达到。因资金不足,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购置受到制约,难以保证学生的实训需要。二是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困难。由于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比较严重,再加上我市初中毕业生每年不同程度的自然减少,以及学校间的激烈竞争等因素,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出现困难。三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按规定“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70%左右”,目前,我市专业技术老师仅占41 %,因受学历、身份等报考条件的限制,一些专业技术老师进不了职业学校。专业技术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结构性缺乏,使实训操作和开发课程受到很大影响。
(二)校企合作渠道不畅,办学方式单一。《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目前,因缺乏引导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再加上一些企业急功近利,缺乏长远战略,不愿做人才战略储备等因素,职业技术教育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方面,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不够高。目前,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实习,缺少进入企业实训的渠道和机会,有些单位虽然勉强接收了,但也收取了较高的实习费用。
(三)办学体制不完善,统筹发展力度不够。我市职业教育有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也有技工学校和短期技能培训学校,分别由教育、人保等部门管理,同一区域、同一层次,既有省属学校,也有市属学校,还有区(市)属学校;体制各异,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各学校培养目标、投入、招生、收费、教学管理和评价标准、毕业生待遇等不能协调统一,以致造成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省里安排的技能扶贫招生工作因渠道单一,也不能很好地组织实施。
(四)企业用工不规范,影响了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市内的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劳动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大量招收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员工,致使一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能在本市内实现顺利就业,有60%的学生毕业后流向了外地。另外,一些企业在实际用工中,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一样待遇,体现不出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有的不按规定要求兑现技术人员技术职称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上职业技术学校的积极性。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转移就业培训”。近几年来,国务院、省、市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市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时期,城市转型成果已经显现,一大批转型项目相继建设运行,经济发展保持着高速强劲态势。据测算,今后五年,我市每年需要产业技术工人约8000人,农村每年需要转移劳动力约10万人。下一步,应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强引导,加大投入。
(一)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推进职业教育科学有序发展。将全市现有的职业学校、技术培训、阳光工程等资源进行整合,实行一校多牌,集中办学,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师资、实训基地等职教资源的共享。在专业设置上,应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强化品牌,重点培养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专业技术品牌,同时,应统筹规划好实训基地建设,做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造成浪费。加强对社会办学的指导和监管,对现有的培训机构,进行合理整合,突出质量,减少数量。理顺高中、中职、技校招生管理体制,将职业技术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实行中考一体化管理,促进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平衡发展。新闻媒体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引导,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观念和舆论环境。
(二)完善机制,提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一是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发展的激励机制。积极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财政可制定出台相应的专项补贴政策,也可利用减税政策,鼓励其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二是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启动“双师型教师”培训工程,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轮训,到骨干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定期选拔和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出国深造。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或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三是建立社会联动支持机制。切实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规划指导。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的检查督导,把督导情况与考核挂钩,制定切实的职业教育评估办法,对办学成绩突出的应予以大力表彰、扶持。对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在开发新产品、对外承接实习加工产品、出据对外加工票据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并提供便利条件。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环境。世界银行统计资料表明,职业教育是同级普通教育成本的2.53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大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将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相关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学生人数拨款给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建设的实训基地列入计划,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设施。企业单位要严格按《职业教育法》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标准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自身没有能力或不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企业,由政府统筹该项经费,职业中专统一组织培训。二是争取项目和资金。抢抓目前我市被列入资源枯竭试点城市和国家重视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投入、实训场地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三是建立完善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应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经费由政府、学习者、企事业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机制,切实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经费、财政性经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四)加强指导,严格准入,畅通职业教育“出口”渠道。一是加强技术人才供需平台建设。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内外技术人才需求状况,通过供需信息平台,引导职业教育合理设置专业,明确学生培养方向,实现人才需求与职业培养的科学对接。二是严格劳动准入制度的实施。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应严格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要求,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可拿出适宜岗位和一定比例,用于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三是加强劳动用工执法督察。人保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和劳动就业市场的监督检查,规范职业介绍和劳动用工行为,督促落实技能人才技术补贴政策,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审批和发放。
第四篇: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
做大总量改善结构不断提高经济的外向度—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对全市外贸发展进行了调研,就全市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我市外贸发展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全市开放型经济紧紧围绕兴工强市战略,主抓项目建设,出口增速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壮大,进出口总额
创历史新高,外贸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2007年,我市外贸出口在连续四年翻番的基础上首次突破2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85.19%,出口总量在全省各设区市排位由末位跃居第7位,增幅居全省第3名;进口5352万美元。
(二)一批外向型骨干企业成长良好。目前我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00家,其中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4家,1000万美元以上3家,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1家。这些重点企业和出口大户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五分之四强。
(三)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品种数量上升到近百个,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品种有2个。各种工业陶瓷技术专利产品、机电产品和获国家、省科技奖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大幅上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我市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外经外贸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县区片面认为外贸出口对地方交税少,对当地财政贡献小,看不到外贸进出口对地方所带来的全方位、长远性影响,对外贸出口重视不够,热情不高,支持企业发展的主动性不足,服务意识相对缺乏。“重招商、轻外贸”现象比较严重,招起商来一哄而上,外贸服务却是对影成三人。
(二)通关成本较高。萍乡地处江西西部地区,不沿海、不沿边、不沿大江大河,不临大城市,无机场,区位优势差。相邻的宜春有商检,吉安、新余有海关,我市境内没有海关商检部门,出口企业通关成本较高。
(三)外贸结构不够合理。我市自营出口主要集中于萍钢、江西美特、嘉鑫纺织等少数企业,而其它企业的业务大多是徘徊不前。在产品结构方面,出口品种单
一、产品档次低,高附加值及名牌产品少,传统、低值出口产品在全市出口中仍占较大比例。
(四)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信息渠道不畅、手段单一,捕捉市场信息能力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较大,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和产品的竞争力减弱;产品更新换代迟缓,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市开口不出口现象严重,200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中有出口业绩的仅50家,四分之三的自营出口企业未发生一笔外贸出口业务。全市每年花炮产品出口有3000万美元以上,电瓷产品出口有4000万美元以上,但80%以上是供货出口。
(五)企业融资难。部分外贸企业反映融资难,企业在多方筹资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压缩业务量,甚至拿出部分利润委托出口或干脆做内贸。
(六)外贸人才匮乏。一方面,现有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人员不多,尤其是熟悉wto运作规则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更加缺乏。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很难留住人才。
(七)出口退税等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到位。我市出口退税最快需2-3个月,有的要等上半年或更长。我市出口的产品大都属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属于微利的产品,由于较长时间内退不到税款,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对自营出口业务不敢多做。虽然我市已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但申请程序复杂,难以落实。部分县区至今还没有将1美元补助3分钱人民币的政策完全落实到位。
三、关于加快我市外贸发展的若干建议
萍乡既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点区域,又是吸引外资的弱势区域,积极推进我市外贸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平台建设,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尽快编制全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做好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加大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在《萍乡工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相关重大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立足产业抓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二)在全方位招商的基础上,强化职能招商。要进一步强化职能招商,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如农业部门要侧重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进;财政部门要注重引进大集团、大企业的总部落户萍乡;各行业管理办公室要引进几个行业的国内旗舰企业入驻;台办要引进台资企业;组织人事部门要引进一批高智能人才,通过这些人才优势引进一批高科技企
业;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培养大批技工,加大劳动力输入,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等等。
(三)建立健全服务机构。一是在短期内难以满足设立相关办事机构的情况下,尽快成立海关萍乡联络办公室,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商检部门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负责为企业代办通关手续,为出口企业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系统,及时为外贸
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导向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引导传统产品的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四是逐步建立外贸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行业协作、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地遏制企业间削价竞标等严重损害行业利益的恶性竞争现象。
(四)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是设立支持外贸发展的专项基金。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外向型企业。二是调动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性,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可试行以办理信用证打包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探索使用保险单抵押贷款等方式,解决企业进出口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探索组建具有萍乡法人地位的地方性银行,扶持组建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创建民营企业风险基金和创业基金,以及利用资本市场,拓展外向型民营企业的融资空间。四是鼓励多种所有制介入,建立信用担保机构。要积极探索建立民营企业为出资主体的联保、互保中心,试行建立多种所有制介入的信用担保、联保、互保机构。五是建立预退税制度。对进出口业务稳定、信誉好、业绩突出的外向型企业提供预退税,缓解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
(五)全力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自营出口。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档次,迅速形成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摆脱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简单数量扩张模式,力争3—5年内培育若干个国家级出口品牌、一批省级出口品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注册工作,督促企业做好质量认证、安全认证、环保认证、房地产认证等,获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通行证。要充分挖掘全市出口潜力,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出口本地化。围绕花炮、电瓷等优势产业,建立出口基地,实现出口本地化。
(六)加强外贸人才队伍建设。抓紧研究制定有利于稳定本地外贸人才、吸引外地人才,以及促进外贸人才在本地区范围内合理流动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引导,采用引进和专项培养等多种方式,促使高层次管理、技术、外语等外向型、经济型专门人才加盟外向型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环境。
(七)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兑现落实出口奖励政策,并针对不同行业产品设立奖励机制。二是积极实施退税抵押贷款,对重点企业,适当提高应得退税款作为还款保证的贷款比例,最大程度地支持优势出口企业的发展。三是对骨干企业要实行重点扶持。财政部门可出台出口贴息政策,及时兑现甚至提前支付,努力帮助解决间隙资金问题。
第五篇:我市建材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着力调整结构,加快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建材工业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是我市实施“3331”百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2010年全市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12亿元,产值上亿元的企业35家的目标,必须加快以水泥、玻璃、电瓷、化工陶瓷等为重点的建材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一、客观评价我市建材工业发展
近年来,全市建材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水泥、工业陶瓷、电瓷、玻璃为主导的建材工业体系。建材企业达500余家,其中水泥企业38家,工业陶瓷企业176家,电瓷企业80家,玻璃生产企业2家,化学建材企业6家,化工管材企业1家,新型墙体材料企业120家。主要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浮法玻璃产品占全省的90%以上,工业陶瓷占全国的70%以上,电瓷占全国的30%以上。建材产品产量不断增长,仅去年水泥就增长15%,工业陶瓷增长了17%,混凝土外加剂增长了20%,新型墙材增长了12%。大量新工艺、新技术被采用,水泥行业发展了新型干法水泥;工业陶瓷采用了隧道窑、梭式窑等新工艺;电瓷企业推行了煤改气工程,普及清洁能源。“十五”期间,取缔了浪费资源、影响环境的55家小水泥、小玻璃、小陶瓷企业。
二、正确认识我市建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市建材工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整体上是“大而不强”。即产量大、企业数量大、职工数量大、能源消耗大,但在规模、技术、产品结构上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数量多,龙头企业少。全市现有建材企业500余家,但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很少。38家水泥企业中,只有日江、正大等2家年产100万吨以上,兰丰、久久等2家年产60万吨以上,达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年产200万吨以上规模的只有1家在建企业印山台水泥,其余均是年产10万吨左右的小企业。239家工业陶瓷企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42家,目前还没有一家上亿元的龙头企业,缺乏采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年产值上亿,甚至5亿、10亿的龙头企业支撑。规模达不到,成本降不下来,利润上不去,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被淘汰的可能性大。
2、产品销量大,销售利润小。由于国家基本建设加快,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产品供需两旺,价格稳中有涨,但企业的利润并未随销量上涨而上涨。一是因为煤、电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挤占了利润空间;二是我市建材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两败俱伤,造成建材产品市场份额大利润少。
3、低档产品过剩,高端产品短缺。一方面中低档产品大量积压,供过于求;另一方面高端产品严重短缺,供不应求。目前全市38家水泥企业中采用立窑生产的有35家,由于国家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标号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少,这类企业的市场也会越来越萎缩。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2008年换发水泥行业生产许可证,这35家立窑生产企业很可能拿不到新的生产许可证。工业陶瓷行业中,80%的企业都在生产化工填料,20%的企业都生产研磨瓷球,产品相似度在90%以上,属低水平重复生产,“人无我有”的个性化产品几乎是空白,而且200多家企业仅有4个商标。
4、节能减排压力大,可持续发展空间小。建材工业是环境污染的大户,每年排出的大量废气、废渣、废水对环境影响很大。建材工业又是资源消耗大户,我市水泥每年要消耗石灰石600万吨,工业陶瓷每年消耗瓷土45万吨。除此之外,资金、能源、交通方面也制约了萍乡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建材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很多企业“不缺技术不缺市场,就是缺少资金”。工业陶瓷因本地煤炭达不到技术要求,需要从山西、内蒙古等省区购进,成本大幅度增加,削弱了市场竞争力。交通运输成本较大,据测算,年产100万吨的水泥厂需要700辆次/日的车流量,2010年全市水泥行业发展的目标是1000万吨,仅此一项就需要7000辆次/日的车流量,工业陶瓷、电瓷、玻璃等都是对交通需求较高的产品,目前的铁路运力满足不了需求,大部分产品还是通过高成本的公路运输。
三、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做优做强我市建材工业
(一)推进“生产基地化”,提高产业聚集度
1、科学布局建材产业,引导企业向基地集中。一是科学布局产业。根据各县区现有产业实际,综合考虑建材行业的各方面要素配置,在全市科学布局水泥、电瓷、工业陶瓷、玻璃、管材等产业,为块状发展、集群发展、规模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实行“抱团”发展。充分发挥生产基地化便于集中管理、集中服务的优势,实现政策、服务等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开展企业集中与合作,加速产业集聚、专业化分工,不断完善产业链。三是培育基地支柱产业。水泥行业应根据其运输成本高、销售半径小的特点,综合考虑资源、交通、环保等条件,在各县区培育发展一户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工业陶瓷要以安源区(含经济开发区)、湘东区为主要生产基地,安源区(含经济开发区)依托管理、技术优势,走“高”、“精”、“尖”的发展道路,湘东区依托湘东陶瓷产业聚集区,吸纳企业聚集,五年内引进企业150家,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电瓷业应抓住芦溪电瓷整合扩产的有利时机,靠
大联强,组建航母级企业上市融资;玻璃工业围绕安源股份新型浮法玻璃,新型墙材围绕武冠实业,实行聚集式发展。
2、积极引进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一是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发挥建材工业消化工业废弃物多的优势,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充分利用陶瓷生产中的煤灰、陶瓷废泥、破碎残次品以及煤矸石等废料生产空心砖,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产生的余热建热能发电厂,根据我市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多的实际,建议把这类相关企业纳入建材工业生产基地,充分、有效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引进上下游产品。引进高岭土、石英砂等要素企业为玻璃、陶瓷提供原材料;引进焦化企业解决陶瓷企业的能源问题。依托工业陶瓷企业引进陶瓷化工、瓷土开采加工、彩印包装、耐火材料等相关行业;依托玻璃工业引进发展玻璃深加工和应用企业。三是集成配套服务。在生产基地内集成研究中心、设计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通过发展研究所、创意园、试验基地等,提高生产基地对企业的吸引力,增强建材企业的内在实力。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建材“航母”。一是着力调整结构。水泥产业要重点支持和发展日产5000吨的上栗印山台、日产4500吨的湘东兰丰和日产2500吨的莲花惠金;工业陶瓷和电瓷要重点发展绿宝陶瓷、中天化工、新景特陶瓷、神马实业、五星陶瓷、强联电瓷、高强电瓷等企业;玻璃行业要重点发展安源股份新型浮法玻璃;新型墙材及化工建材要重点发展以武冠实业以龙头,联友建材和众大高新材料为骨干的企业。二是实行强强联合。以芦溪县强联电瓷共铸企业集团为契机,鼓励干法水泥、高压电瓷、工业陶瓷等行业的企业强强联合,让资金实力强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既分工又合作的联合体,避免无序竞争,共同解决发展难题。三是大力招商引资。陶瓷产业要盯紧佛山陶瓷产业转移,水泥行业力争引进能够提升产品档次,形成规模效应的水泥巨头,芦溪电瓷大力引进中国中材集团的投资。四是鼓励并购重组。对市场竞争力弱的小企业,鼓励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品牌特色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1、发挥特色优势,做优做强传统产品品牌。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萍乡境内石灰石品位高、资源丰富,高岭土抗拉力、高绝缘,粘土性能好的优势,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力度,关停一批资源浪费大的小企业,做好节能降耗文章。二是发挥劳动力优势。充分发挥我市建材工业起步早,培养了大量熟练工的优势,主要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议在萍乡高专设立材料专业,将其作为萍乡建材工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的基地,同时,从外地引进工程师、研究人员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技术学校、职业学校等设立建材专业班,培养熟练工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与各建材企业联姻,加大对农民工的建材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形成建材产业大军。三是发挥市场优势。建议设立萍乡建材产品展销市场尤其是设立工业陶瓷产品展销市场,做大做强萍乡建材品牌,让全国乃至世界认可萍乡建材,形成“买建材到萍乡”的共识。要发挥传统建材产品在省内外、国内外的“知名”优势,做好品牌,除继续打造“青峰”、“久久”等省内知名品牌外,要充分发挥“武冠”这个萍乡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中国工业陶瓷之都”,对外统一推介“萍乡电瓷”证明商标,着力培养一批在省内、国内甚至国际上都能叫得响的品牌。
2、加快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一是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建材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安排不低于年销售收入3%的资金用于研发,省、市的科研资金要向有新成果、新产品的企业倾斜。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校联合。针对企业规模较小,研发资金不足的普遍情况,促成产学研联合,利用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市校合作院校的科研资源,研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三是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针对我市中小企业无力组建科研机构的实际,建议组建重点企业或重大关键技术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组建研发平台,发挥服务平台一头联系企业,一头联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消化科技成果、提供高端检测和行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有效解决建材行业的共性问题。
3、加快科技创新,打造发展平台。一是积极采用新技术。水泥行业要重点发展干法水泥,2010年干法水泥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工业陶瓷要向环保、蜂窝、电子等高科技陶方向发展,全面淘汰倒焰窑,大力发展燃气窑烧成技术,积极采用静压、热压注成型等先进的成型工艺。电瓷行业要向“高电压、高强度、高等级”的大套管、大棒型电瓷方面发展。玻璃及其他建材要重点开发和生产优质浮法玻璃、高档工程玻璃、钢骨架复合管、安源管道、腾飞新型塑料管材等产品。二是建设“三个中心”,壮大“一个市场”,即建设“人才培育培训中心”、“国家级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壮大“萍乡建材大市场”,以此为平台扶优扶强,做大产业。同时,整合市硅酸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资源,加大科研力度,为建材产品推陈出新发挥作用。三是创新营销方式。利用三维图像进行产品的整体效果展示,利用互联网进行与顾客的互动营销,设立“萍乡建材网”,集中宣传萍乡建材,发展网上营销。
(三)实行“管理规范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打造“诚信平台”,破解恶性竞争难题。建材行业内部恶性竞争问题,特别是工业陶瓷长期以来互相压价、相互拆台的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壮大的一大顽疾,有关部门要摸清情况,找准原因,提出可行性意见,破解难题。一是加强调查摸底。各县区、乡镇街有关部门尤其是主管部门要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推广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提倡企业打造诚信平台,良性发展。二是统一税收标准。实行以销定税,严厉打击企业偷税漏税行为,严格禁止县区、乡镇街降税让利,使企业在同一起步线上竞争,自然优胜劣汰。三是鼓励企业错位竞争。恶性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容量有限,产品相对过剩,根本的解决措施就是减少过剩产品。要通过加强产业调控,引导过剩产业、产品的生产企业转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优质品牌,提高科技含量,开发高端产品,避免在同一层次上拼杀。四是加大监管力度。成立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工商、建材行业办等执法、职能部门在内的专项机构,对在竞争中“耍小动作”、不按规则出牌的企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罚款的罚款,该吊销执照的吊销执照,该判刑的判刑,同时在相关媒体上公布,降低客户对该企业的信任度。
2、解决企业难题,提供优质服务。一是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要继续加强政银企合作,发挥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建立银企洽谈合作机制,强化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创造条件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争取南昌商业银行在萍设点,扶持企业上市。同时增强企业的信用意识,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现代管理制度,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二是解决企业资源问题。建议市政府组织对全市矿产资源进行全面勘查,探明详细储量,做出科学规划,服务长远发展。三是解决交通运输成本高问题。一方面要根据生产基地的布局提高运力,有条件的地方应提高铁路运输的比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充分发挥其作为“第三利润源”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上的作用。
3、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内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做企业合法利益的“代言人”。以行业协会的名义保护会员的正当利益,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使企业形成“有困难,找行会”的共性思维,办成单个企业难以办到的事情。二是做企业沟通联系的“桥梁”。建立会员企业定期联系制度,促进会员之间加强联系,加深感情,加大协调,争取把矛盾化解在行业内部。三是做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开展经常性的调查,为会员企业提供本行业发展规模、产品结构、质量水平、装备情况、人员素质与企业需求等方面的情况,邀请专家论证,制订行业发展规划,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