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
浅析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
姓名:杨丹学号:2009425039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几乎每天都在听别人抱怨说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多么失败,应试教育是多么害人,似乎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地步。的确,我同样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否则中国的明天将会一片黑暗。
一、我国的教育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制度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包括:
(一)基础教育的问题
1.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孩子们入园难
入园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多数家长为了孩子能进入幼儿园常常会花尽心思,费尽心机,但也常会事倍功半,孩子始终进不了一所幼儿园。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太少,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幼儿园更少,幼教资源有限。
2.中小学生课业压力太大
其实这一事件我倒没有经历过,可能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反正我小的时候是玩过来的,没有任何压力。看新闻报道有的小学生竟然点灯熬夜的做作业,我简直都不敢相信,也难以想象,一个小学生哪来的那么多的作业啊。其实,作业太多让学生点灯熬夜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让这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这是最可怕的。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还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老师为了孩子能考个高分,或者能上一所比较好的学校,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我们要理解当老师的,他们留太多的作业也是为了孩子们,要怪只能怪那该死的应试教育。
3.教学内容问题严重
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我和我的表弟(今年15岁,初二)去赶集,途经一座年代比较久远的墓地,墓前有座墓碑,上书“先妣王氏之墓”,他见了好奇就问我那墓碑上写的什么意思。我当时就很惊讶,他竟然不知道先考先妣是什么意思,这可是中国人最起码的常识啊。我又问他:“你们上课都学什么,老师不给你们扩展点课外的知识?”结果令我愤怒不止,这学校到底都教了些什么,除了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这些孩子们还知道些外,竟然对其他的一无所知。(当然不排除我的表弟不学无术,老师讲过,他没记住)我说的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常识,这些学生们不懂,还有更厉害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呢?他们就更抛之脑后了,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些东西。我们一直在抱怨我们这一代已经把中国的一些传统丢弃了,但看了下一代,就不仅是抱怨了,简直是悲哀,为中国的文化悲哀,为中华民族感到悲哀。应试教育害人之深,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二)高等教育的问题
1.教育不公平,地区间不平衡
以高考为例,为什么北京的考生考五百四五十分就可以上清华北大,而河北的考生考这么多就只能上河大?谁能告诉我为什么?难道北京人就比河北人高一等?凭什么它211,985院校就能获得教育部那么多的拨款,而我们河大不能?我们也是省部共建大学呀。
2.监督功能缺失,现代的高校培养不出大师级人物
回想民国年代,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位大师级人物?而现在条件比那时要好上不止几倍,可为什么培养出来的顶尖人物却屈指可数?各行各业都没出现在世界叫得响的人物。
(三)职业教育的问题
相比前两者而言,中国的职业教育简直就没有成功之处,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首先,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几乎每年国家都会出台一些列的文件鼓励
职业教育发展,但落到实处时,还是忽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次,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不够,对职业教育不尊重,不理解,认为职业教育之时针对那些差等生的教育,好孩子都要接受学历教育。致使职业教育沦为学历教育的补充,选择职业教育的人也大多出于无奈。
最后,职业教育自身也问题重重。教学方法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进程。不能和企业实现有效地对接,学生就业问题很大。
二、教育制度改革方向
(一)针对基础教育的改革
首先,国家和社会要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力度,扩建、改建、增建幼儿园,保障教育资源充足。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幼教行业,但同时加强安全监管,保证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其次,改革中小学教学内容。一是增加语文课在所有科目中的比重,小学阶段应该一上午都上语文,初中阶段可适当减少;改变语文课的内容,语文课主要讲授四书五经,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性。二是保证体育课的数量,每周至少三节,小学最好每天一节,以保证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的发展。三是保证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对教师进行严格选拔,保证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需要注意学生们的课业量。
(二)针对高等教育的改革
高校实行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的制度,全国选出几所重点大学,如清华北大进行精英化教育,其他院校依然大众化教育,同时取消三本,增设国办职业教育学校,大专也转向职业教育之路。精英化院校要严格限制招生,国家重点培养,在全国选拔最优秀的教师入职,同时宽进严出,末位淘汰,旨在培养一个个顶尖人才。大众化教育院校也要宽进严出,但也不得再进行扩招,以保证有限教育资源培养优秀人才。这样,取消三本,大专转型,就限制了学历教育的人员,从而就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针对职业教育的改革
职业教育的改革可谓举步维艰,首先要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能光说不做。国家还要从制度和法律上对职业教育进行保护,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
其次要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当然,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好了,社会自然也就认可了。
再次,职业教育本身也要不断完善。一是要改革职业教育技术管理;二是要推进现代学徒制,促进产教结合,完善与企业的对接,保证学员的就业;三是要重视学员的关键能力培养,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第二篇: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教育论文
[摘要]由于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存在许多弊病,因而很有必要对这种高考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为了解决当前的高考资格设置、高考科目设置和高考移民这三大难题,文章提出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或许这种新思路对我国将来高考制度改革会起到抛砖引玉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高考制度改革;高考资格;高考科目;高考移民
为了解决当前的高考资格设置、高考科目设置和高考移民这三大难题,笔者在此提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或许这种新思路对我国将来高考制度改革会起到抛砖引玉的启迪作用。
一、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考制度暴露出许多弊病,因而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大改革。在此就解决高考资格设置、高考科目设置和高考移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考科目设置沿革
1977年高考恢复时沿用了“文革”前的文理分科的办法,即文科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科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这种科目设置办法当时在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及促进中学教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克服中学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原教育部于1983年提出试行高中毕业会考,在会考的基础上进行高考科目改革。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上海试行“3+l”方案;1991年又在湖南、海南、云南三省进行科目组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995年在除上海以外的全国其他地方全部实行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加历史、政治,理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加物理、化学的“3+2”方案。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1998年下半年提出了“3+x”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方案,现已发展到了“3+小综合”和“3+大综合”这两种高考科目设置模式。“3+小综合”是指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再加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科的综合)或再加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这三科的综合)。“3+大综合”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再加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六科的综合。目前全国高考科目设置方式的主流是“3+小综合”这种模式。
(二)现行招生方式
现行的招生方式就是先将招生数量指标划分到各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全国重点高校的招生指标更加要按省级行政区严格划定),将招生指标划分到各省级行政区是为了保护地方考生,以体现教育的公平原则。然后再按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这四个步骤顺序进行计算机远程录取。提前批为军事院校、艺术院校和体育院校录取的本专科新生;第一批为全国重点高校录取的本科新生;第二批为普通高校录取的本科新生;第三批为普通高校录取的专科新生。
(三)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病
现行高考制度主要存在如下两点弊病:
一是高考科目设置不够完善。高考科目的设置应强调高校各类专业的特点,高考科目知识既要求全面又要求与自身专业特点相关。现行的“3+大综合”高考模式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之处,但也有考核学生“全面不专”的弱点。同时,高考要复习应考九门功课,学生负担过重。而现行的“3+小综合”高考模式却存在有使学生偏科思想的弊病(如文科考生不重视物理和化学课的学习,理科考生不重视政治和历史课的学习)。
二是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必然产生高考移民现象。在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下,全国重点高校招生指标是按省级行政区划分的,由于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较悬殊,各省市自治区划定的同一档的上线原始分数线最大相差可达100多分。按省级行政区划分招生指标的办法录取新生很可能会产生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录取的新生,其原始分数之间相差100多分的现象。因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在省际之间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并逐渐形成高考移民潮,至今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有些省级行政区教育部门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制止,但还是不能完全杜绝这种高考移民趋势。
由于现行高考制度存在上述两大弊病,因而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大改革。
二、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设想
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一是要设置高考资格,只有通过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并取得相应的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全国高考。二是要合理设置高考科目,特别是理科专业方面的高考科目。三是要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招生指标不宜再划分到各省、市、自治区。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改革,就很可能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全国高考招生制度。
(一)设置高考资格
如何设置高考资格,在此可规定为只有参加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并取得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全国高考。也就是说,只有取得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人高校入学考试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参加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的考生必须参加语文、数学、外语和信息技术(即计算机应用基础,下同)这四科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发给其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为什么要选定语文、数学、外语和信息技术这四科作为考试科目?这是因为这四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最基本最有用的工具性学科的缘故。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应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出题,全国统一进行考试。这样一来,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及其毕业证书就具有全国权威性。
由于是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因而可作如下规定:语文科考试不必再考古代汉语。这是因为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能再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的缘故。数学科考试深度可略浅于现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难度。外语科考试只考笔试而不必考听力。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只考机试而不必考笔试。
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考试成绩可定为A、B、C三级。也就是说,可规定90至100分为A档成绩,75至89分为B档成绩,60至74分为c档成绩。每科成绩都是A档的可称其为A级成绩,每科成绩最低一档是B档成绩的可称其为B级成绩,每科成绩最低一档是C档成绩的可称其为c级成绩。为了使考生考试资格更好地对应考生报考高校的级别或批次,可规定只有持有A级成绩的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才可报考全国重点高校本科专业(即第一批录取本科专业),持有B级成绩的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可报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即第二批录取本科专业),持有C级成绩的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可报考全国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即第三批录取本科专业)或可报考全国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即第四批录取专科专业)。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可采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组织形式,即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国统一考试,利用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时间进行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这四科的考试。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时间安排上要相互错开。考生若觉得某一科成绩不理想(如只获得B级或C级成绩而不是A级成绩),还可以继续再考,直到本人获得满意成绩为止。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科考试易难程度来确定先后选考科目,最快的考生只须经过两天的考试就可以拿到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不仅是为在校高中生而设置的,而且也是为非在校高中生而设置的。也就是说,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还可为中专生、技校生、职业高中生、社会青年、特殊考生等群体获取参加高考资格而设置的。
(二)高考科目设置
高考科目可分为理科高考科目和文科高考科目两种。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主要是理科高考科目和文科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此外,对于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只要其获得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不再参加文化课的考试。
1.理科高考科目设置
理科类专业可划分为理、工、医、农这四大类专业。凡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这六科的全国统一考试。虽然地理科在中学属于文科,但是地理专业在大学属于理科专业。这就是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为什么要考地理科的原因。对于理科专业来说,这六科知识既全面又与自身专业相关。因此,选定这六科作为理科专业考生的固定高考科目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这六科的分值可规定如下:外语、数学、物理这三科的分值都定为150分,化学、生物和地理这三科的分值都定为100分,上述六科的总分值为750分。同时.由于数理化生地这五科的内容相近,因而其单科试题内容都可与其余四科中的两科试题内容有一定比例的相互渗透。也就是说,数学科要与物理科、化学科相互渗透,数学科可占70%-80%的分数,物理科和化学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物理科要与数学科、化学科相互渗透,物理科可占70%-80%的分数,数学科和化学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化学科要与数学科、物理科相互渗透,化学科可占70%-80%的分数,数学科、物理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生物科要与化学科、物理科相互渗透,生物科可占70%-80%的分数,物理科、化学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地理科要与化学科、生物科相互渗透,地理科可占70%-80%的分数,化学科、生物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
对于报考理工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数学科和物理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数学科和物理科的成绩)。对于报考医学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化学科和生物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化学科和生物科的成绩)。对于报考农学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生物科和地理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生物科和地理科的成绩)。
2.文科类专业高考科目设置
文科类专业可划分为纯文科类专业(如哲学、历史、政治、文学等专业)、第一类应用文科专业(如外语、新闻、法学、财政、审计、金融、税务、会计、电子商务、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和第二类应用文科专业(如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旅游等专业)这三大类文科专业。凡报考文科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语文(要加考古代汉语)、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这六科的全国统一考试。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这六科知识既全面又与自身专业相关。因此,选定这六科作为文科专业考生的固定高考科目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六科的分值可规定如下: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科的分值都定为150分,政治、历史和地理这三科的分值都定为100分,上述六科的总分值为750分。由于政治、历史和地理这三科的内容相近,因而其试题可以相互渗透。其中,政治科要与历史科、地理科相互渗透,政治可占70%-80%的分数,历史科和地理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历史科要与政治科、地理科相互渗透,历史科可占70%-80%的分数,政治科和地理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地理科要与政治科、历史科相互渗透,地理科可占70%-80%的分数,政治科和历史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
对于报考纯文科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语文科、政治科和历史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政治科和历史科的成绩)。对于报考第一类应用文科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数学科、地理科和历史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地理科和历史科的成绩);对于报考第二类应用文科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政治科、地理科和历史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政治科、地理科和历史科的成绩)。
对于报考跨越文理科类专业(如考古学专业)的考生来说,要求一律参加理科类专业考生的考试。同时,要加考语文科,免考外语科(其外语科高考考试成绩可用其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外语科成绩来替代)。录取时可参考其语文科、数学科和生物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语文科和生物科的成绩)。
3.艺术体育类专业高考科目设置
艺术体育类专业主要包括音乐、绘画、影视、戏剧、体育等专业。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可不必再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课考试,其文化课考试成绩可用其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来替代。虽然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不必再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课考试,但是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要参加其专业课的考试,这可由考生报考的院校组织其专业课的考试,或者委托相关院校组织其专业课的考试。
(三)招生录取工作
新生录取程序仍然可按现行的新生录取程序进行,即分为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这四个步骤进行计算机远程录取。但在录取第一批新生时,其录取原则要求应有所变更。
1.理科专业新生录取
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可不再按省级行政区划定,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没有照顾分的原始分)的先后顺序进行录取新生。为什么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不再按省级行政区划分呢?主要理由有如下三点:
一是为了解决高考移民难题。由于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不再按省级行政区划定,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先后顺序录取理科专业新生。又由于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略多于全国重点高校文科专业的招生指标,因而各省报考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高中生就没有必要迁移到其他省区高中去就读,这样就可大大减少高考移民现象的产生,高考移民难题也将得以较好地解决。
二是全国重点高校可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到最优秀的自然科学专业方面的新生。同时,还可根除按照省级行政区划分招生指标的办法录取新生可能会产生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录取的新生,其录取成绩之间相差太悬殊(原始分可相差100多分)的弊病。新的录取新生办法不仅可保证在自然科学专业方面能录取到全国最优秀的考生,而且还能保证在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录取的新生,其成绩之间的差异不会太大。
三是可操作性强。由于理科高考试题客观性较强,试题答案的正确与错误界限分明,能客观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可真正体现出在分数面前人人相等。因此,录取理科新生时就可一视同仁。
2.文科专业新生录取
全国重点高校文科专业的招生指标还是按省级行政区划定为好。为什么这样划分呢?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是体现教育公平原则。为了保证重点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到最优秀的理科专业的新生,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可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先后顺序录取理科专业新生,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就不再按省级行政区来划分。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就主要落实到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方面。为了保护地方考生,为了保证各省区招生数量的相对平衡,全国重点高校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指标就应该按省级行政区来划分。
二是体现文理科不同的教育特点。这是因为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与普通高校理科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差距,比全国重点高校文科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与普通高校文科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差距要大得多。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与广西工学院建筑工程系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差距就要比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差距大得多。也就是说,理科方面差距大而文科方面差距小。因此,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招生指标不宜按省级行政区划分而全国重点高校文科类专业招生指标还是要按省级行政区划分就较为合理。
三是文科高考试题主观性较强。如给同一篇作文评分时,不同的改卷老师给出的评分结果就很可能不一样,文科高考试题评卷结果不如理科高考试题评卷结果那样精确,误差几分是很可能的事。若在全国范围内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先后顺序进行录取文科新生,则几分的差距就很可能使一位考生的命运迥然不同。这也就是全国重点高校文科专业的招生指标必须按省级行政区划分的理由之一。
从全国总的高校招生指标拿出一部分招生指标来让各省区进行竞争是公平合理的。虽然这样可能会使个别省区(主要是人口大省和教育发达的省区)获取这部分指标中的相当大部分,而又可能会使个别省区(主要是人口小省和教育落后的省区)获取这部分指标中的相当小部分(甚至为零)。也就是说,拿出一部分招生指标来让各省、市、区进行竞争,让一部分省、市、区争得多一点招生指标也不是什么坏事。若为了保护地方考生,体现教育的公平原则,则可在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方面体现,而不应在理科类专业考生方面体现。否则,就特别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最优秀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
三、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重要意义
改革现行高考制度在减轻学生负担、高考科目设置、高考移民、高中毕业统一会考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减轻学生负担
新高考制度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报考理科类专业的考生在参加全国高考时,可免考语文科;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在参加全国高考时,可免考所有文化课科目(而只考专业课科目),即可用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来替代全国高考文化课的考试成绩。
(二)高考理科科目设置更合理
在设置理科高考科目方面新高考科目方案比现高考科目方案更合理。现高考理科科目设置方案主流为“3+理科小综合”,也就是说,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加上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科的综合)。新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对于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来说,少考了语文科而多考了地理科。作为工具性科目的语文科在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时已考过,因而在正式全国高考中可免考语文科。地理科在中学是文科,在大学是理科,因而地理科是文理兼容科。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要加考地理科,知识结构才全面合理。同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五个单科考试方式,都是采用每科与其余四科中的两科有一定比例地相互渗透的考试方式。新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科优势和特长,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具有鲜明的学科特长的新生。显然,新的理科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比现“3+理科小综合”设置方案更优越。
(三)解决高考移民难题
在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下,全国重点高校招生指标是按省级行政区划分的,由于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较悬殊,各省级行政区之间划定同一档的上线原始分数线最大相差可达100多分。这样一来,就必然会产生高考移民现象。在新的高考招生制度下,全国重点高校理科类专业招生指标不再是按省级行政区划分的,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先后顺序进行录取。而全国重点高校理科类专业招生指标略多于全国重点高校文科类专业招生指标,这样规定可使各省报考理科类专业的高中生就没有必要再到外省去就读,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高考移民难题。同时,为了保护地方考生,可在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方面来体现。也就是说,全国重点高校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指标还是按原来的老办法根据各省级行政区来划分,这样就可维护各省级行政区招生数量的平衡性,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地方考生,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
第三篇:我国再审制度改革之我见
重构中国再审制度的具体规则,已是学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呼声。然而,如何重构﹖朝何方向重构﹖相对于具体制度设计本身而言,关涉制度设计的理念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再审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诉讼理论的更新和诉讼观念的转变。本文拟就我国再审制度改革的基础观念略抒己见,以求教大方。
一、价值衡平观念
近代西方刑法学说中有两大相互对垒的学派——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均达到了惊人的“深刻”。然而,站在当代立场上观察,这种“深刻”又仅仅是片面的“深刻”。因为,在意志自由论与意志决定论、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一般预防主义与特别预防主义、报应刑主义与目的刑主义等关系范畴的认识上,两派学者各执一端、势不两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旧两派各自的“深刻”和片面均为后来者所洞察。因此,及至二战之后,兼采两学派之长的综合主义理论日渐取得多数学者的赞同,同时,扬弃两学派之争的“扬弃说”也被提出。
上述这段学说史发展进路对我国再审制度改革极具启示意义,那就是:改革中国再审制度,应当摒 弃现行再审制度构筑的单向度价值选择,即应当在一系列相关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范畴之间进行价值衡平,综合考量,以获得一种观念上和制度上的统一。
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典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集中体现的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思想,其蕴涵的价值选择就是公正(而且主要限于实体公正)。问题是,在法律价值体系中,公正并非唯一的构成要素。秩序、自由、正义和效率等均应是现代社会法律的基本价值。而且,诉讼程序又有其自身的价值目标。对此,学界一般表述为公正性、正当性、效率性、效益性、迅速性、经济性等。正如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作为法律价值的两极应当保持平衡的道理一样,诉讼程序的上述价值目标应当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协调统一的。可是,我国现行法关于再审制度的设计对实体公正的单向追求,自然将其他应予同时考虑的价值弃置一边,没有体现价值平衡观念,由此必生关联负值。以民事再审为例:确有重大瑕疵的生效裁判经过再审改判,可以满足相关当事人对公正迟到的公正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的要求。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同时必须看到的是,鼓励、促进、加速民事领域的交易应当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交易主体,谁都不希望长期陷于纠纷之中,遇到纠纷,亦希望中立的第三方现代社会主要是法院和仲裁机构尽快给出终结性的权威说法。因此,如果单纯为了十全十美的裁判结论,对已经终审的案件又可以高比例地启动再审程序,无止境地去探求某一具体案件的“客观真实”,势必会使民事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使当事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安定、不安全的状态,严重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制度设计的这一关联负值,自然不难得出如下结论:诉讼经济、解纷的迅速性等价值观念,亦应成为重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重要理念之一。基此观念,在民事再审制度安排上,对不少情形,就可以限制再审程序之启动。兹举如下几例:
1.未上诉。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一审判决送达后,案件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二是一审判决作出后,部分当事人上诉,部分当事人未上诉,而且,与一审判决比较,二审判决并没有增加不利于未上诉的当事人的判项。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未上诉应该成为阻却再审程序启动的事由,即不应为了未上诉的当事人的利益启动再审程序。因为,基于诉讼经济、解纷的迅速性的价值观念,将民事再审的对象作如下限制是合乎正义的:即当事人已经穷尽了法院审理程序的内部监督机制而未能加以纠正的裁判。
2.怠于举证。即当事人能在一、二审中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而未向法院提供,原判生效后,该证据不能成为启动再审程序之事由。我国现行民诉法典采证据随时提出主义,这种证据提出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有违诉讼效率原则。近几年,关于建立举证时效制度的普遍呼吁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视,最高院新近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旨在促进当事人及时、积极举证的举证时限制度作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规定对可能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之一——民诉法第179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新的证据”作了缩小解释,即限定为“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这种限制解释排除了原审中当事人能提供而未提供的证据引起再审的可能。因其符合诉讼效率的价值观念,故十分可取。只是这种司法解释性规定应尽早上升为程序法典的规则。
3.超过法定期限。我国民诉法虽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但由于法院、检察院启动再审根本无时间限制,故前述二年期限的规定形同虚设。从纠纷应尽快终结的观念出发,在制度上宜作如下设计:即当事人申请再审或司法机关为了公益需启动再审,均应在原裁判生效后的一定期限内进行,超过此期限,即不应引起再审。而且,法律对此期限不宜规定过长。
4.已经再审。即原裁判生效后,如符合再审条件,启动再审也只能限于一次。具有中国特色的“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的做法,应当由立法者对公正、诉讼经济等价值观进行综合考虑后通过新的制度改造划上句号。
以上举例旨在说明公正不应成为我国再审制度设计的唯一价值选择,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多维的、衡平的、综合的价值观念。
从上述观念出发,如下倾向同样不值提倡——那就是,在对现行再审制度检讨的各种声音中,有人主张取消再审制度。笔者以为,“取消说”属法治理想主义主张。因为,立法固然可以吸收超前价值观念,但不能完全不考虑现实之需。近十年,中国司法进步虽然成绩斐然,但毕竟现时还是过渡时期,法官整体素质、执法环境、国民法制观念等均存在不如人意之处。对法官作出的存有重大瑕疵的裁判,在制度上除了其他可以考虑的合理选择外,不通过再审改判,无以体现作为法律价值体系中的元价值——公正。
总之,一边倒、走极端的价值选择应为新的再审制度设计所不取。因为,非此即彼式的价值选择固然可以强化司法权在特定层面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力度,但在总体上限制了司法权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整的正当性资源。正如美国学者伯尔曼在论及法律发展趋势时所言:新的时代是一个“综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非此即彼”让位于“亦此亦彼”。
二、规则协调观念
规则协调是相对于规则冲突而言的。在法律文件中,规则冲突往往防不胜防。但好的立法应该最大限度地回避规则冲突。
从规则协调视角讨论中国再审制度改造并非高谈阔论。我们面对的现实是,我国三大诉讼法典关于再审制度的规定所显示的规则冲突已不可小视。所谓冲突,不限于规则文本含义的对立或不协调,还包括规则所体现的立法理由的对立或不协调以及应有规则的缺位。这种冲突既有内部冲突,也有内外冲突,既有显形冲突,也有隐性冲突。试举几例:
例1.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上诉不加刑原则第190条。该原则的立法精神在于: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保证上诉制度和两审终审制度的贯彻执行。但是,由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不受“禁止刑事不利的变更原则”的限制,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此类现象:在只有被告人上诉的案件中,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量刑畸轻的,往往先裁定维持原判,而在二审裁判刚一生效,即通过再审改判,对被告加刑。这种颇有儿戏感的做法,源于制度设计。如果单从再审规则方面审视,则应作如下检讨:由于刑事再审规则体系中相关规则的缺位,使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立法精神并不能真正、彻底实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现。正如有的学者所批评的,上述做法“实际上规避和损害了‘上诉不加刑’,使其形同虚设。”这就是冲突。即再审规则与二审规则在立法理由上的不协调。如何达致协调﹖如果保持上诉不加刑现有规则不变,则宜在再审规则中增设如下内容:刑事一审裁判作出后,只有被告人上诉的,二审法院按上诉不加刑原则作出的裁判生效后,除非出于有利于被告人之考虑,不得针对原生效裁判再审。
例2.世界各国刑法都有关于时效制度的规定。时效制度的立法根据或立法理由,国外刑法理论有不同学说。我国“79刑法”(第一编第四章第八节和“97刑法”)第一编第四章第八节都规定了追诉时效。所谓追诉时效,是指法律规定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过法定期限,就不得再对犯罪人提起诉讼。一般认为,我国刑法的追诉时效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而规定的:一是符合我国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二是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打击现行犯罪;三是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上述立法理由实际上表明了经过法定期限后,国家和社会对实质上的犯罪行为的宽容态度。然而,刑事实体法上追诉时效制度的立法精神并没有在作为程序法的刑事再审制度领域得到贯彻。因为,按现行法规定,只要发现生效刑事裁判“确有错误”,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引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这是一种典型的隐性、内外规则冲突。笔者以为,针对上述冲突,实现规则协调,可以考虑在刑事再审制度中,对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作出时效的明确限制,这种时效期间可以设计为刑事裁判生效后的一定期限内。
例3.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的重要原则之一。其内涵是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作出安排,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处分原则的直接根据就是私法自治理念。我国民事诉讼法用专条明确规定了处分原则(第13条),而且根据该法,对一审程序或二审程序之启动,当事人具有程序选择权。然而,根据该法规定,在再审程序的选择和利用上,当事人却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倒是法院和检察院享有相当大的程序决定权,形成了审判监督权和当事人处分权的冲突。解决这种规则冲突,在重构民事再审制度时,可设如下条款:再审程序原则上因当事人再审申请而启动,仅当原生效裁判损及国家、社会或第三人(案外人)利益时,法院、检察院才可依职权发动该程序。
限于篇幅,不多举例。发现规则冲突,就不能等闲视之。正因如此,才强调“规则协调观”应是重构我国再审程序的基础观念之一。为真正贯彻此基础观念,在规则重构中,至少应该遵循以下要点:1.坚持再审制度内部规则之间的协调。2.坚持再审规则与其他程序规则(包括一般程序规则)之间的协调。3.坚持再审规则与相关实体法规则的协调。4.合理解决现有规则冲突时,要防止新的规则冲突出现。5.规则协调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依循规律、基本法理如私法自治前提下的协调。
三、特别程序观念
两审终审制是我国三大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再审程序是为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而设立的救济程序,不属案件审理的通常程序,与一审、二审程序设置的目的有明显的区别。
强调再审程序是特别程序的观念,有两方面现实意义:其
一、维护法院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其
二、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对前者,学界多有论证,此不赘述。关于后者,即再审程序作为特别程序与合理利用司法资源之间的关联,归结的最后话题就是应该“重心前移”。
有法学专家在评论“廉政帐户”现象时指出:“从廉政帐户的实践来看,有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反腐倡廉的防线实际上是后移了。但从犯罪学的角度讲,这个防线应该前移,不能后移。廉政帐户实际上是让你先把贿赂收下来,然后再交出去,这就等于用事后的补救措施代替了事先的防止措施。”笔者无意在本文评说廉政帐户,但专家的前述评论让笔者联想到审判工作的重心是应该前移还是后移的问题。前已述及,将再审程序作为特别程序看待,自然应该是重心前移。因为,任何时期,司法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总是有限的,如果再审程序能够轻易启动,则此类案件数就越多,投入到再审中的司法资源相应也越多,而投入到一、二审等正常审级的资源必然就少,正常审级的审判质量就会越低。进而,又会导致再审的更频繁的启动。这种恶性循环,既无益于维护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又是对司法资源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降低了诉讼效率和效益。
从特别程序观念出发,改造我国再审制度,除了前已述及的价值观的重新定位、注意规则协调等可能涉及的再审规则的内容重整外,还应当对再审事由、再审的对象、再审的管辖等更多的事项作出符合现代程序法制发展要求的明确界定。这种界定的方向就是再审司法的有限性。
另一方面,再审程序作为特别程序的观念,同时内涵了如下要求,即有必要在立法上进一步加强正常审级的制度建设。应当说,近几年的司法改革,自上而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些重要规则如民事证据制度已被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固定下来。这些都为正常审级制度改革在立法做了铺垫工作。总之,只有当正常审级制度建设臻于完备,再审亦有其合理界域时,才能真正在制度层面体现再审的特别程序属性。
第四篇: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
作者:崔俊枫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6期
摘 要: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以及农民进城难,已经成为城乡统筹发展中最大的障碍。现行户籍制度的种种弊端日渐凸现,废除户籍制度、实现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代之以身份证管理,建立国民信息系统等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举措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户籍制度 改革 探索 重庆市 新举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土地不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有关农民工子女入学和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在人身损害赔偿方面,因受害人户籍问题所引申出的“同命不同价”等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更是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也引来愈来愈广泛的争议与指责。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病日益凸现,要求改革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呼声也此起彼伏。
一、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强调“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这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已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并且指明了户籍改革的方向。重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直辖以来,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1%上升到51.6%;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仅从19.5%上升到29%,两者差距从11.5个百分点扩大到22.6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反映出重庆市城乡二元构架并未实现本质性的转变,现行户籍制度已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战略目标的需要,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必须尽快加以改革和破解。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于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
根据规划,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分两个阶段进行:
2010~2011年,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登记为城镇居民,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使重庆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37%。
2012~2020年,力争每年转移80至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将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60%。届时,重庆主城区集聚城镇居民1000万人,区县城集聚城镇居民
600万人,小城镇集聚城镇居民300万人,形成自由互通、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结合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自然环境、资源承载等因素,分阶段推动人口向小城镇、区县城、主城区1000平方公里区域内聚集,实现市域内户籍合理转移,逐步建立城乡人口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
三、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新举措
重庆开展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的门槛并不高,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项:(1)购买商品住房;(2)务工经商五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3)投资兴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 10 万元或一年纳税 5 万元以上的,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就可以将配偶、子女和父母一并转为主城区户口,如果转为远郊区县或其他乡镇的户口,则条件更为宽松。一旦转为城市居民,立刻纳入城市的公共服务,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一步到位。而对于属于他们的农村土地,允许自转户之日起3 年内继续保留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的收益权或使用权,也给农民留了退路,如果不想保留的,则按标准给予征地补偿。
四、重庆户籍改革的几个问题
1.农民转户过程中能否保全土地利益
对此重庆市一方面让农民转市民时穿上“五件衣服”,就是保证在城市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住房、就业方面的同等待遇;另一方面,对于农民在农村所拥有的宅基地、承包地及林地这“三件衣服”,重庆市发布的《户改意见》里明确规定了三年的缓冲期,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规定。但对于农民关心的退地能否得到合理补偿,重庆市还应明确相关补偿标准,妥善处理好退地补偿问题。
2.能否解决转户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和农民工自身的就业问题
户籍转变必然会增大城市的教育压力,需要增加相应的财政投入,而就业岗位则有赖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这将是户改后持续的两大考验。
3.重庆籍在外农民工怎么办
就中国总体而言,户籍制度改革急需破题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实现跨省流动农民工的户籍改革。而本次重庆户籍改革规定的受益者只集中于在市区工作的本市户籍农民工,来自外省市的农民工,以及外出打工的近400 万重庆籍农民工均未包括在改革范围之内。我们也期待中国的户籍改革能更进一步,关注跨省流动农民工及其家属如何实现农民变市民、让他们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家,而不是将他们遗忘。
五、对户籍制度改革推进的几点建议
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会转为城市居民,在这项改革推进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几方面工作:
1.将农民进城后腾退出来的土地收益用于新转户居民的各项保障工作
农民失去土地后,要完全依靠各种城市社会保障,而且,其保障体系还相对薄弱,政府在取得土地收益后,第一优先的是投入到进城农民的保障中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质量,在保障制度上有所倾斜,才能免除进程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之真正融入到城市中。
2.加强对新转户居民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很多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的是一些简单体力劳动,缺乏社会竞争力,转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只有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授人以渔,才能巩固已有的城市化进度,吸引更多的农民。
3.继续深入调研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虽然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作为一项创新型的工作,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重庆市委市政府要继续开展研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重庆户籍改革—争议中向前推进.中国人大,2010年11月.[2]重庆市发改委.重庆户籍改革基本情况.四川改革,2010年11期.
第五篇: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情况
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情况
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其发展变化不仅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政府一方面要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又要调控和驾驭房地产市场。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恢复、活跃和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把过去那种城镇住房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建设、排队分配、低租金使用的做法,改变成了主要由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建设、从市场上购买或者承租的“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做法。同时,为了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买不起市场价商品住房问题,开发建设了政府指导价的经济适用住房;为了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把过去那种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合一,土地供应采取无偿划拨,无限期使用,不得转让的做法,改变成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主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单位或者个人,有限期使用,可以转让、出租、抵押的做法。同时,对于国家机关、军事、城市基础设施等用地,确属必需的,保留了划拨方式。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践表明: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是最为理想的,市场过热或者过冷,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或者大幅下跌,都会产生极不良的后果,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不利,而且房地产行业自身受害最大。
然而,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仍然存在某些问题,首先是对房地产市场特点考虑不够。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房地产市场是地区性市场。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干部素质、老百姓思想觉悟等差异很大。但某些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对各地情况和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考虑不够,缺乏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往往采取“一刀切”。另外,房地产开发建设周期较长,房地产市场对调控政策措施的反应速度较慢,或者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出效果。但某些政策措施急于求成,恨不得立竿见影。此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过多、过细、面面俱到、相
互衔接不够、变化也过快。使政策执行者难以理解政策制定者的真实意图,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解读,从而难以很好地贯彻落实。
其次,房地产财富和收入上的差距也未受到重视。房地产是一种价值很大的财产。过去人们占用的房地产的面积、位置、新旧等差异较大。但在住房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都较少考虑缩小这种差距。通过改革,房地产价值显化并可以通过转让、租赁等取得收益后,扩大了人们之间的财富和收入差距。
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例如,房地产价格特别是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交易行为不够规范,房地产市场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房地产市场规则尚不完善等。
住房制度改革已破除了旧的福利性住房制度,建立起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住房市场化为基础并兼顾住房特殊属性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新制度框架,下一步主要是完善和落实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尚不彻底,还带有较浓厚的旧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一些如何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嫁接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房地产市场将由新建商品房买卖为主,逐步转变为存量房买卖和租赁为主。相应的,房地产业将由房地产开发为主,逐步转变为房地产经纪等房地产服务为主。政府应当在充分发挥房地产市场作用的基础上,着力搞好保障住房建设,调动土地使用者合理利用土地的积极性,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