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都是 职业意识的表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将来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有用之才,就应该在大学期间提前拥有深刻的职业意识。大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工组,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职业意识为先 导,通过知识和实践获得的。大学生只有对职业意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一定 的职业发展规律,提前培养自己行业所需要的素质技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才能再就业时迅速把握机遇,展示自己,成就自己。就像轮船没有了航向就会迷失现在汪洋的大海里一样,现代的大学生如果没 有了职业意识就会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难以前进;就想和旅行者没有了地 图就会难以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实现完美的旅行一样,大学生如果没有了职业意 识,就会在前进的路上不知所措,很难顺利的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职业意识是大学生职业巨轮的航向。众所周知,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目标,我们 很可能是随波逐流,更谈不上职业发展的成功与辉煌。职业意识中的目标意识会 让大学生从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到确定职业方向,进行职业定位都有明确而清晰 的认识,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活动不再像无头的苍蝇乱碰乱撞,而是有目标的,有计划的,有指向性的进行。职业意识是一张标注大学生事业宝藏的线路图。都知道,通往宝藏的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艰险的。而职业意识将会告诉我 们拿什么去克服成功路上的曲折与艰险。
(1)职业意识的内涵。
职业意识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但不同的人在使用这个词时所包含的含义并不相同。有人认为职业意识是对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因而职业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性,是敬业精神的前提;职业意识强的人(比如职业运动员、职业演员)会在工作中努力拼搏、奋斗不息;一些工薪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缺少相应的职业意识,因而只满足于机械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对自己要求不高,缺少进取心,工作缺少积极主动性。有人认为职业意识是从业意识,把人们对即将从事的和正在从事的职业的认识、看法及其在从业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意志和品质等定义为“从业意识”;包括创业意识、竞争意识、信息意识、敬业意识等,并认为敬业意识、勤业意识、创业意识是从业意识的核心与基础;还指出缺少健康、积极的从业意识的人的表现是:好高骛远、拈轻怕重;妄自菲薄、缺乏自信;求全责备、怨天尤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从业意识强的人在从业活动中会表现出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个人择业、就业、创业。综合以上观点,职业意识是个人对社会上存在的职业的认知、看法和个人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的选择偏好及职业实践中的情感、态度、意志和品质;内容包括职业知识、职业观、职业理想、职业期望(意向)、职业需要、从业意识等。从业意识主要包括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敬业意识、创业意识以及市场意识等。职业意识的引导主要包括职业知识的介绍,职业观、职业理想的引导和从业意识的培养。
(2)职业意识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职业意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及时、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有助于职业兴趣的产生、职业选择的顺利进行。在一个人生理、心理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职业兴趣的产生与职业信息的刺激构
成相关关系,职业能力与职业兴趣成正比,及时、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是关键。②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影响制约人的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选择以及职业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意志与品质(包括职业中的义利取舍和人际关系)。健康积极的职业观有利于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优化及水平的提高。纵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人们的职业观的变化过程,人们的职业观越来越成熟理智。绝大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个主观过程,除了家庭背景、时代影响,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的作用。比如教师职业,就经历了地位提升的过程,据调查显示近60%的家长愿意子女选择教师职业。③合理、恰当的职业期望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也有助于职业满意度的提高。过高的职业期望通常表现为强调自身的兴趣与能力、而忽视社会的需求,强调职业的经济待遇、地理位置、社会地位等,而不肯接受听从他人管理、工作变异性大、经济待遇低或地理位置偏的职业。过低的职业期望也不妥,一方面,不利于个人能力、智慧的发挥,另一方面,导致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人才的浪费并引发心理问题和新一轮的就业问题。④积极健康的从业意识有助于个人职业选择的顺利实现、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个人事业的成功。从业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是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的出发点,是职业生涯设计优化的心理前提。从业意识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积极主动的从业意识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的预期指标及指标的组合关系优化,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变为现实的方式与速度的优化。总之,职业意识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人的职业社会化的过程。职业意识存在水平的高低和实质的优劣。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知识的丰富、职业兴趣的成熟与集中,职业意向的合理明确,趋使人向一定的职业努力,从而使职业选择更理智与顺利。
(3)大学生职业意识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①大学生 中学阶段职业意识的引导较薄弱,加重了大学阶段的矛盾与困惑。
大学生进校以后一段时间处于矛盾困惑的过程。高中阶段初步形成的理想色彩未褪尽的职业意识使得初来乍到的大学生对大学幻想多于现实。又由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的信息封闭、进大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的滞后,加之对专业的发展前途的不可预见性、招生过程中志愿调剂的普遍存在,等等,导致进校不久的大学生职业意识的自由分化——多数大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自我教育,能将专业与职业协调统一,少数大学生出现专业思想不稳定,厌学、得过且过、专业与职业之间有距离的现象。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指导课与大学生实际有差距,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不够。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93.8%学校开设了职业指导课,但学生的满意度低。有56.3%的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43.8%的学校只是有规律地定期开展,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有7.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该调查还表明高校在职业指导内容与形式上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又由于社会观念的保守及教育思想的陈
旧,部分高校没有真正予以重视职业指导。2加强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的任务针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现状,加强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引导,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更新学校教育观念,克服大学教育中的“强调知识教育,忽视态度、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的通病,而代之以精神、能力教育观。我国高校通行的是知识教育观,教师以传授知识为职责,学生以知识蓄积为目的,衡量学生成才的尺度以掌握知识多寡为中心。在这种教育观之下,学生适应性不强,缺乏创新精神,求稳惧变,循规蹈矩,就业面窄,职业生涯曲折。在精神、能力教育观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灵活性高,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固守在一个职业上,知识的积累对于就业过程中的不足显而易见。在各高校中一个普遍现象是:女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等总体水平比男大学生的好,但择业实现困难,撇开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和“性别歧视”的现实,女大学生的知识教育观也是一个原因,这一点,对于女大学生来说任重道远。(2)创新职业指导工作,突出职业意识的引导。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日益重视,但绝大多数的学校职业指导主要集中在毕业前夕,指导课的内容与方式也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差距,甚至有不利影响。职业指导工作要改变原来的模式,要创新,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的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建设,对学生做全景式、个性化、前瞻性的职业指导,贴近学生需要,提高学生的使用率和满意率。专家建议,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应贯彻职业规划的理念,面向市场、面向职业、学以致用的职业意识的引导。对大学生自入学时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展开,逐步建立起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据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巴达维的研究,个人的职业行为都是基于职业需要。当一个人的职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职业观念、从业意识比较强烈,就会产生职业需要,职业需要与现实世界对比得到反馈和筛选,促成个人的职业行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产生动机,动机产生需要。所以,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成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重点。(3)鼓励学生到各类现代化的厂矿企业、服务行业进行社会实践,以增进职业知识和职业兴趣。关于职业的知识课本学习是不够的,一部分职业知识在教材外,一些报刊杂志中有一些介绍,更多的要通过社会实践,走向社会了解。到厂矿企业和服务场所可以直接了解企业、职业的产品、工艺,也可以了解职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只有通过多条途径努力,才能获取足够的知识,为职业选择提供可靠信息,为职业实践打好基础。(4)寓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点是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现实的。在我国各高校中,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除了实行导师制的学校外,职业指导工作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承担的,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有机遇。职业观、职业需要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相关的。价值观、人生观属于思想教育范畴,融职业意识引导于思想教育是可行的,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需要、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体现。总之,职业意识的引导是从一个人朦胧懂事时开始,并伴随一生的动态过程。具体个人的职业意识有强弱、优劣之分。在大学生人力资源化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职业意识问题要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才能促进大学生实现向人力资源的转化。
拥有深刻的职业意识,明确职业方向,强化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 力,做好大学生职业的前期准备。同有深刻的职业意识,大学生活将不再迷茫,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将充满精彩与辉煌。
第二篇:谈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谈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崔州靖
学号:100
1谈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职业意识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它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本来以为这个词离我们还很遥远,可是回想大学就四年,而我们已不觉度过了一年。时间如梭,也许真该好好认识一下这个词了,借老师的话说后就是现在不吃苦以后就得吃苦。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目前及今后较长时期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个问题不仅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也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都是职业意识的表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将来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有用之才,就应该在大学期间提前拥有深刻的职业意识。
日趋竞争激烈的职场,要求“职业人”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端正的职业态度,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们有很多职高学生直到走上工作岗位后还不清楚“职业是什么,工作为什么,工作怎么做”,缺乏相关知识。做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决定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收益。要掌握自己的职业命运,一定要从职业本身去了解他,认识他。
大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工作,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职业意识为先导,通过知识和实践获得的。大学生只有对职业意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职业发展规律,提前培养自己行业所需要的素质技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才能再就业时迅速把握机遇,展示自己,成就自己。
现代的大学生如果没有了职业意识就会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难以前进;就想和旅行者没有了地图就会难以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实现完美的旅行一样,大学生如果没有了职业意识,就会在前进的路上不知所措,很难顺利的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
众所周知,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目标,我们很可能是随波逐流,更谈不上职业发展的成功与辉煌。大学生人力资源化的过程是大学生专业化、社会化、职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大学生职业意识的指导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知识的丰富、职业兴趣的成熟与集中,职业意向的合理明确,趋使人向一定的职业努力,从而使职业选择更理智与顺利。积极健康的从业意识有助于个人职业选择的顺利实现、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个人事业的成功。从业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是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的出发点,是职业生涯设计优化的心理前提。从业意识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积极主动的从业意识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的预期指标及指标的组合关系优化,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变为现实的方式与速度的优化。
创新意识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要求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要从传统的中庸观念中解脱出来,对新思想持开放态度,积极思考上未经检验的假设。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深厚的知识积淀,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更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在校期间,应特别注意科学思维的训练。主要是发散性思维方法,即从不同角度、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研究新情况,揭示新规律,创立新思想。培养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和侧向思维等方法思考问题。
职业意识中的目标意识会让大学生从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到确定职业方向,进行职业定位都有明确而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活动不再像无头的苍蝇乱碰乱撞,而是有目标的,有计划的,有指向性的进行。
职业意识是一张标注大学生事业宝藏的线路图。
都知道,通往宝藏的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艰险的。而职业意识将会告诉我们拿什么去克服成功路上的曲折与艰险。责任意识—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从古至今,所有的职业劳动者,只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以高度的责任感发出对本职工作的激情,并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职业活动中,才会在工作中从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大家的认可,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
团结协作意识—新时期发展的必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术业有专攻,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仅靠一己之力匹夫之勇难成大器。只有团结协作,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已计提的责任感去共同奋进,才能适应新时期新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前进的路一帆风顺。
法纪意识—法治时代发展的需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也表明了法纪意识是现代人才素养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只有树立法纪意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只有做到守纪,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有将来的发展与辉煌。
拥有深刻的职业意识,明确职业方向,强化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做好大学生职业的前期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再为人生而迷茫或迟疑不前,它将是我以后的马达一直带领着我向前行进。我的人生肯定会更加精彩!
2011/10/9
崔州靖
201048770109
第三篇:大学生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职业意识是大学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它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现状的认识,二是自己对职业的期望。
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职业意识由就业意识和择业意识构成。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择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
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是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意识是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它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国外心理学家论青年职业意识之形成。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至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说下我的想法,大学生现在走入社会的时候,很多人都还没有准备好,其实,就大部分人来说,大家接受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可能还有职业教育)无非是为了工作,但是作为学校教育缺失的一部分恰恰是职业教育。我们的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首要的问题应该改考虑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说,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而不是我要找一份工作,哪里要我哪里算,还很感激人家。找到一份工作,挣钱养活自己,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明白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自己想要在哪个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更为细致的规划应当有短期和中长期的目标,当然这些会不断的修改,适时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你对未来有没有想法,是设想是理想还是空想。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是光做不想,连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谈何解决? 当然,我们可以边干边想,边干边找,但是,时间是宝贵的,转行后你积累的工作经验、人脉关系是无法带走的。因此,我们的大学生应该尽早的想想这个问题,而不只是为了一份工资去打工。因此,在入行之初,工资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当然也要能够解决温饱,不能有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你从事的工作能不能提升你的能力,能不能在你以后想发展的方向上让你学到东西。
总之一句话,职业意识的作用是让人们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第四篇:职业发展论文职业意识作用与认识
职
业
发
展
论
文
论文题目:职业意识作用与认识
院系班级:
姓名
学号:
辅导老师: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7日
职业意识作用与认识
职业意识是支配和调控着一个人的职业行为与职业行动。职业意识的准备能
影响着现代职业的准备、未来的职业选择与职业的发展。而大学生在入职以前能有更好的职业认识能更好的规划职业生涯。社会日新月益的发展带给职业意识有更明显与显著的时代的特点,丰富着职业意识的内容。大学生掌握职业意识的基本内容、作用能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意识的认识
含义: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评价、意向、情感以及职业所持的主要
观点。它来自具体的职业实践,是职业人通过对职业实验的总结分析形成 本职业的约定俗成、师承父志的职业认识与主要观点。
特性:社会共性,在全社会各个行业形成的共有的、普遍认可和遵守的意识。如,敬业精神、奉献意识、责任意识等。
行业与单位共性,指人们对行业或单位的具体岗位职责的基本认识和观点。如,医生与护士的救死扶伤、教师的文化传承和培养人才等。基本内容
1、目标意识
含义: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实现的发展目标。
意义: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应该要有很强的职业目标认识。只有这才
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更好的生存下去,才能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向
性的在职场生活中努力壮大。当英国用利炮打开近代中国的大门时,我们就已经清楚落后必会挨打的社会里,所以职业目标就为职业发展的存在有更好的导向性。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有打败吴国的目标,十
年如一日的艰辛才实现自己的目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有写好史书的目标,才最终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篇章。正如斯
大林所说:“伟大的精力是为伟大的目标而生的。”
要求:确定职业目标,好的故事就有好的开始,目标的确立就是成功开端的一半;有坚定追求目标实现的强烈进取心,当遇到挫折时,有很强的进取心就有支持在奋斗的动力;围绕目标的不懈努力,在平常的生活
与工作中避免随波逐流与忙乱无章,时刻围绕目标进行是职业的发展
更加有效与快速。
2、岗位责任意识
含义:对本职工作的负责,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职业素养。这是职业意识的核心内容之一。
意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选择何种职业,也无论是否满意这
一职业,只要选定了这一职业,就必须尽职尽责的将本职工作做好,岗位责任意识是对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历史这一条长河
中,居里夫人的尽职与岳飞精忠报国的岗位责任意识都让我深深敬佩。也只有人人能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更好的产
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要求:适应岗位的要求,世上无难事,只要下功夫,没有学不会的工作技能,所以,只要用心就能更好的适应岗位的要求;坚守岗位,有良好的工作
习惯与工作秩序,如此才能保证工作的运行与开展;尽职尽责,勇于承 担责任,扎实的工作,尽职守,尽责任;讲究效率,快餐时代的来临,使效率又成为工作技能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此才能取得较大的工作成绩。
3、服务意识
含义:为社会、集体、他人的利益提供支持性的工作,是为他人提供更好的方便意识,是成人之美的意识。
意义: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就是一个大的系统,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单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服务。各个行业、各个职业是为其他行业、其他职业提供服务。唯有相互为彼此提供服务,才会使一个单位的内部管理达到快捷的高效。故,服务意识的树立是必然的存在。正如雷锋,它尽心尽力的为人民服务,在中国的史书上留下光辉的一笔。要求:强化服务理念,在工作中,与人交往中,我们应当及时的为他人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服务讲求实效,锦上添花倒不如雪中送炭就已经说明实效的重要性,如此才不会为服务的价值大打折扣;服务应有绩效,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从别人工作、生活的所需出发去提供服务,才能让服务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
4、团队协作意识
含义:指劳动者彼此之间以及单位的精诚团结,互助互爱,互相支持与密切合作,实现特定目标的职业素养。
意义:“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材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等这些耳熟
能详的谚语都在告诉我们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何况是在生产的社会化
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呢?比尔盖茨曾说:“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
是单枪匹马的战斗,不靠集体与团队的力量,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要求:树立全局观念,自觉的个人工作和组织目标联系再一起;做好本职工
作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自觉维护团结才能让单位焕发出勃勃
生机的威力;关心他人疾苦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才能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氛围。
5、质量意识
含义:指劳动者追求工作的过程、成果达到或超标准要求的态度和信念。意义:当代社会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究其根本的原因是生产者对质量的要
求不严格才导致苏丹红,塑化剂,三聚氰胺等对人体造成各种各样的威胁,可想而知质量意识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就个人而言,质量意识
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发展
要求: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必须认识到质量是工作的价值所在;坚持信誉
至上的原则,对质量负责,对工作成果负责;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作
风,才不会因为工作的不细致造成质量的问题。弘扬刻苦专研业务的上进精神,才能持续职业技能。
6、公平竞争的意识
含义: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要具有在工作的努力向上,永不自满,敢于冒尖的精神,以信立业,以质取胜,公平公正。
意义: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的共同现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竞争就更加的广泛。只公平竞争才能实现职业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同时,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整体利益。
要求:强化信用意识和守法意识;光明磊落的追求个人的进步,树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职业意识;正确对待职业成就与职业荣誉。
7、法纪意识
含义:指用国家法律、政策和有关纪律、制度来约束自己,依法从事职业活动的素养。
意义: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观就能很好的反映在法制社会中法纪意识的重要性。也表明法纪意识是现代人才素养中必不可少的思想行为素养,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能推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
要求:学习法纪知识,知法懂法守法;遵守法纪,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位公民对社会履行道德责任的底线;维护和使用法纪,在职业活动中用法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职业意识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职业意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有助于职业兴趣的产生、职业选择的顺利进行。在一个人生理、心理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职业兴趣的产生与职业信息的刺激构成相关关系,职业能力与职业兴趣成正比。
2、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影响制约人的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选择以及职业
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意志与品质,包括职业中的义利取舍和人际关系。健康积极的职业观有利于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优化及水平的提高。纵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人们的职业观的变化过程人们的职业观越来越成熟理智。绝大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个主观过程除了家庭背景、时代影响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的作用。
3、合理、恰当的职业期望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也有助于职业满意度的提高。过高的职业期望通常表现为强调自身的兴趣与能力、而忽视社会的需求强调职业的经济待遇、地理位置、社会地位等。而不肯接受听从他人管理、工作变异性大、经济待遇低或地理位置偏的职业。过低的职业期望也不妥。
4、积极健康的从业意识有助于个人职业选择的顺利实现、职业生涯的顺
利发展、个人事业的成功。从业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是职业生涯设计优化的心理前提。从业意识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变为现实的方针。
三、总结
职业意识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人的职
业社会化的过程。职业意识存在水平的高低和实质的优劣。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知识的丰富、职业兴趣的成熟与集中,职业意向的合理明确趋使人向一定的职业努力,从而使职业选择更理智。
第五篇:对创新意识的认识
对创新意识的认识
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
创新意识是以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为主要表现。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敢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敢创前人不曾创成的业。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①新颖性。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②社会历史性。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人们的创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应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会效果。③个体差异性。人们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相应,它们对创新起重大推进作用。而这些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创新意识既要考察社会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
我们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求知欲。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其次,培养好奇欲。将蒙昧时期的好奇心向求知时期的好奇心转化,这是坚持、发展好奇心的重要环节。要对自己接触到的现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敢于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不要怕问题简单,不要怕被人耻笑。第三,培养创造欲。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明、推陈出新,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盘旋。第四,培养质疑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最佳方法。从多角度培养青年的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提问,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提出问题是取得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认识才能前进。一定要以锐不可当的开拓精神,树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的丰富知识经验,又要敢于超过他们,在他们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种严肃、严密、严格的创造活动,也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把创新意识培养简单化,表象化和庸俗化,降低创新精神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我们在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树立科学的创新理念,明确创新的真实含义,既要面对现状勇于创新,又要防止把创新当时髦,空谈误国,把创新当成没有实质性新内涵的新提法、新名词;即要着眼于解决现有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又要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制定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措施。我们一定要注意把创新精神培养与科学求知态度结合起来,克服重创新的过程,轻创新的结果;克服重创新的数量,轻创新的质量;克服重一般的技术创造,轻科技含量高的、核心技术的创新的思想。我们一定要注意把创新精神培养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增强自己培养创新意识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我们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允许在创新过程中犯错误。要大胆的试、大胆的闯,才会尽快成长起来。要敢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