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数学满分经验
考研数学满分经验:重复是学习之母
【来源:搜学网】
考研已经过去三个月了,那使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硝烟也已经渐渐散去,但考研留下的回忆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以忘怀的。现在回头想想,感慨良多,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本科所学习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深造已成为每个有志青年的必然选择。除极少数幸运的人可以保研外,大多数人要想继续深造,必然要走考研之路。我大三下学期就决定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人生难得几回搏”,这是我和家人的梦
想,也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发挥得比较好的数学学习心得。
(1)通读大纲。大纲发布后,首先通读大纲,了解数学(一)对各类知识点的要求。2003年,大纲对考研初试课程进行了调整,数学满分由原来的100分增加到150分,即在总分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数学的分数增加了50%,极大地加大了数学在总分中的分量。而数学由于其自身学科的特点,一直都是“拉分”的科目,即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之间的分差比较大,数学成绩往往决定着考研的成功与否。对于英语和政治,大部分理科考生的分数都集中在55分到70分之间,相对来说对总分的贡献不如数学那么明显,因而经常听到“得数学者得天下”的说法,这种说法可能并不那么正确,但却充分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
2)通读教材。暑假期间,我利用上辅导班的间隙通读了教材。在课堂上推荐的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和浙江大学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此外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也相当不错。有很多同学认为读教材是浪费时间,只是埋头做题,结果题目做了很多,但效果并不好。我认为知识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出题的方式和角度,只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我将教材精读了三遍,定理的证明及课后的习题也已熟练掌握,为考高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其后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经常重翻课本。对于像我一样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上数学强化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一定要看完书后再去。因为讲课的速度非常快,许多知识点都是只
讲关键部分,一带而过,不看书根本跟不上进度。
(3)适量做题。大四上学期开学后,课业负担不很重。9月至11月是考研数学复习中最重要和最累的阶段,即在该阶段内要有针对性地适量做题,这个阶段基本就决定了你的考试水平。我推荐陈文灯老师的《复习指南》本书所提到的《复习指南》、《数学复习指南》、《指南》均指陈文灯教授的《考研数学复习指南》一书。和《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以下简称为《题型集粹》。,经过多年的实践考验和不断修正,这两本书已经集考研之大成,成为每个考研学子的必备书。这两本书并不是看一遍两遍就可以的,对于大学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看三遍,尤其是一些理解得不太透彻的地方,需要反复地研读、揣摩、练习。第一遍是最吃力的,我大约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速度会快得多,尽管有很多以前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但对题目的感觉强了很多,这样做能为下一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题目做得越多,往往越能一眼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有的放矢。在第一遍复习过程中我把曾经做错的和不会做的习题都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经常复习,了解自己错误的根源所在,搞清楚问题是出在理解得不透彻,还是思维出现了误区。开始的时候一天能抄30道错题,那自然是非常郁闷的,后来随着水平的提高,一天只有十几道了。这是一个蛹化蝶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4)做模拟试题和真题。到了12月份的冲刺阶段,主要任务是做模拟试题和真题。我一般规定自己每天在1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套试题,每次都当成真正的考试,认真地在答题纸上做一遍,做完整套试卷以后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批改,给自己打分,将所犯错误抄在一个专门的错题集上。将错题再认真地做一遍,这样一天做一套模拟试卷,周末专门拿出一整天来研究错题,查漏补缺。我做的是陈老师出的24套模拟题,全部认真做完。有些题即使做了十遍还是出错,这确实挺打击信心,但人的惯性思维是很难改变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态度。真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相当多的题目模式已经定了下来,很多考研题目都是类似的。考研真题经过千锤百炼,在思
想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多加揣摩。尤其是近两年的考题,反映了命题者出题的方式和思路,更需要注意。关于考试时的做题习惯问题,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在平时答题时,要注意培养好的习惯,如需根据题意注意是否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结果最后记住要做一个总结,不定积分的结果不要忘记加一个常数,与实际有关的题不要忘记加单位等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地方,都可能导致你的失分,如果是填空题,那就一分得不了了,被扣这样的分数是很冤枉的。随着“考研热”年年升温,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就像今年我报考的清华自动化系仅招收41人,报考的人将近800,录取比例是20∶1,其中的热门专业更是远高于这个比例。一分的差距可能
决定你录取与否,为了自己的理想,应该每分必争,不放弃任何成功的机会。
最后,谈谈关于考试的心态调整问题。考研与高考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考。随着考研日期的一天天逼近,看到已保研和找到工作的同学整日悠闲自在,自己却早出晚归,累得头昏脑涨,心理不平衡是难免的。但转念一想,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心情自然就会平复下来。还有一些同学复习的效果不怎么好,就怨天尤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最终放弃了考研,放弃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其实,考研并没有像大家认为的那么难,基础题还是占多数的,如果将会做的题全都做对,及格还是不成问题的。我们的宗旨应该是“抱最大的希望,付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要有一定的压力,但不要太大,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尽自己的全力,但求无愧吾心。在临场考试中,一定要细心冷静,沉着应对,由易到难,该放弃时就放弃,不要寄希望于超水平发挥,毕竟能超水平发挥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关于复习的时间与效率问题。我认为数学不是拿时间来“堆”的。数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开始做错,那下面完全是徒劳的。复习数学需要清醒的意识和缜密的思维,而二者都需要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每个人的兴奋时间不一样,我是在上午比较清醒,所以上午我集中精力学习3小时的数学,花费了时间一定要有所收获。其实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很长,只有8小时左右,否则保证不了效率。我认为考研最重要的不是每天学习了多长时间,而是学到了什么,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下半年的时间里,除特殊情况外,我基本上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天的作息
时间非常有规律,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和理由。
希望我的体会能使大家少走一些弯路。考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岔口,我们应该珍惜并把握住这个机会。结尾的时候,以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与广大考研的战友们共勉,祝愿大家在2005年的考研过程中,能实现
自己的梦想!
第二篇:数学考研满分经验
考研 战场的硝烟已经渐渐散去,那时的紧张心情亦早已平复。然而回想起每天上午与数学 安安静静相伴三个半小时的日子,多多少少还有些怀念。其实,数学只要复习得充分,考高分并不难。那么,数学如何才能复习得充分呢,这正
是我想借文登学校给与的这次机会与广大考研战友分享与交流的问题。如今,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考研已经成为广大本科生的选择。我考研是想学到更多的东西,感觉本科学到的东西太肤浅了,当然也是为了将来有一份更好的。对于经济类的考生来说,考研数学是拦路虎,一方面是由于一些考生底气不足,还没有开始复习就主观臆断数学很难;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少经济类考生数学基础的确不是很扎实。因此,“得数学者得天下”这句话对于经济类考生来说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以下我就要说说作为经济类考生,我复习数学的方法和心路
历程。
(一)复习方法
(1)通读教材
我是跨校跨专业考研的,因此复习得比较早,但考研这一路下来,我觉得数学提早复习是明智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三月份到五月中旬是我选择的通读教材的。很多人推荐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浙江大学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和清华大学的《线性代数》或者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其实我觉得并不一定要使用推荐的教材,尤其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因为读一本新书需要建立新的逻辑思维,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时间来熟悉作者的逻辑和内容架构,有些时候这是很浪费时间和耗费精力的。所以我建议对于那些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通读自己大学学的教材就可以了,其上的标记和笔记可以使自己较快进入状态,也比较容易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当然对于那些基础好的同学,我还是建议读读推荐教材,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还是很缜密、很经典的。看教材要做到细致,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最好还要弄懂每个定理的证明,我认为这些定理的证明过程对培养缜密的思维逻辑和良好的思维非常有帮助,最重要的是要做课后的练习,课后练习题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最基础的拓展和应用。当然,说到这儿,一本全面细致的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就成为必备了。这里想插一个小例子,我的一位室友是十月份才开始考研的,那时时间已经很紧了,她也没买什么复习资料,只是把她学的教材仔仔细细看了五遍,又看了一遍复习指南就上考场了,结果也考了150,这让我十分佩服,当然她的数学基础很
好,而且这种方法是很难效仿的,但起码说明了精读教材真的很重要。
(2)选好基础习题集
经过两个月至三个月的精读教材,相信不少同学对数学已经颇具感觉,这时候需要用做题来巩固这种感觉才能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使数学解题能力再上一层。在这个阶段,我认为练习题不能过难,否则会极大打击前一个阶段建立的信心,但过于简单又无法领悟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学科目的难度。在这个阶段我选择的习题是《复习指南》,也有一些人推荐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大全》,但由于我没有读过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只说一下对《复习指南》的看法。有些人说《复习指南》的解题方法太注重技巧,我没有此种感觉,反倒觉得书中的一些思维定式或者说固定的思维方向对于应试数学非常有用,一直觉得应试数学相对其他科目比较机械,没有什么可以主观发挥的东西,因此只要学会了那种固定的思维方法,应试数学就很容易了。当然,书中的某些题还是挺难的,有些方法如分部积分法的推广公式对于经济类的考生也不需要掌握,因此对于太难啃的题目可以放过,考研题目不会那么难的。但是,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好的。
我看第一遍《复习指南》的时间在五月中旬至七月上旬,其实看第一遍还是很费劲和痛苦的,速度很慢,有些题目也想不清楚,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找个学伴,两个人互相督促和交流,效果可能更好些。看第一遍《复习指南》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切忌光看不练,书中例题多,习题少,而且习题的答案也不详细,因此最重要的是例题,最好每道例题都动手做一做,对于巩固所有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二是要对不同程度的例题作出标记——有一些很快就能做出来,有些想很久才能做出来,也有些看了答案才恍然大悟,对不同的题要做不同的处理和注释,这样再看第二遍的时候才不至于简单的重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巩固基础、熟悉真题
8月份至考研前这段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处在不断地通过做题来加强数学解题能力的复习状态中,熟悉真题和大量做模拟题自然必不可少。这里,我想重点说点三个问题:第一,参加考研班的问题。我参加的是文登学校的暑期班,在之前,我已经看完了教材和复习指南的大部分,因此在时感觉颇为轻松。在此期间,也有些考研的朋友向我诉苦说天气太热,上课发困等等,但我却没有相似的感觉,反而越听课越精神,越有成就感,我想这得益于我看过复习指南的缘故吧。因此我建议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至少看完一遍复习指南,它会使听课的效果事半功倍。我参加的那个班级的授课老师是黄先开老师、陈文登老师和曹显兵老师,其中黄先开老师讲授了大部分的高数和全部的线性代数,陈文登老师讲授了一部分高数,概率主要是由曹显兵老师讲的。近来也有些师弟师妹问我哪些老师讲得好,其实我觉得这些老师讲得都非常好,只是哪些老师的授课风格更适合自己而已。我很喜欢我选择的这个组合,因为非常适合我,黄老师的授课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性也很强,而且讲课中没有一句与数学无关的话,效率很高,也使我受益匪浅。考研班结束后,我的数学笔记记了满满一厚本,在后来的复习中,数学笔记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但让我收获最大的是考研班的气氛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和动力,让我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振作起来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考研复习中。所以我建议那些觉得自己在考研中途感到疲惫而产生放弃念头的同学报一个考研班,收获的不只是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动力。第二,模拟题的选择问题。现在大家比较推崇的模拟题主要是四百题和陈老师的模拟题,我只做过前者。凭心而论,四百题真的很难(我最后的成绩也只是在120分左右),以至于我在拿到考研试卷的时候都觉得考研题太简单而不敢相信。这也是我的失误——不该拿四百题做后期模拟题,而应择其为前期模拟题。在复习数学的最后阶段,应该选择与真题难度相近的模拟题。而且要保证天天都做题,这样才会在考试时更快的进入状态。第三,总结自己的错题集十分必要。这一点是我和很多考研战友交流之后得出的结论。在复习后期,将数学笔记和错题集常常拿出来温习成为我周围很多人的习惯。事实证明他们在考研中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因此我觉得这种方法也比较
值得借鉴。
(二)心路历程
考研,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坚定信念。其实,在考研过程中,我们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大三暑期一般要去实习的,但如果选择了考研,就有可能不得不放弃实习机会以及错过很多知名企业的宣讲会。但是,我们也会得到许多东西,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得到了宝贵的磨练意志的机会,更重要的,得到了未来的发展机会和前途。因此,在权衡是否考研的利弊得失之后,如果你做
出了和我一样的,那么就勇往直前吧,不回头也不后悔!
曾经一位师姐对我说她考研的时候,有一天突发奇想,“地球是如何自转起
来的呢”,牛顿说过“是上帝踢了地球一脚”,于是她就想“要是上帝踢我一脚该多好啊”。那时她对我说起上面这段话时,我十分不理解她的意思。后来自己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时,才体会了她的心境——无助,还是无助。其实,在考研中,有时候心情是很不平静的,甚至是波涛汹涌的,会因做不出题而沮丧,会因做错题而苦恼,会因效率低而郁闷,会因很多小事甚至是道听途说的传言而彷徨无助。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每个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而非某一个人心理素质不好或是其他。无论怎样的荆棘道路,我们都一起走过;无论怎样的郁闷心情,我们都一起经历;只是我们不曾相识。因此,朋友,不要理会那些不平静的心情,矢志
不渝地走下去,成功属于每个为之不懈努力追求的人!
希望以上冗杂的文字能给那些正在斟酌是否要考研的朋友们一点启示,更希望能给已经准备考研的朋友些许帮助。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相信
只要全力付出,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篇:考研数学三满分经验
天道酬勤
关于考研数三的几个提醒
本人系2013年考生,数三成绩150。考前我总结了几条小经验,作为临考前给自己的提醒,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以积攒些RP,主要针对考场上使用,如果能对大家平时的学习提供一丝启发,将是我的荣幸。班门弄斧之处请大家包涵。
1.填空题一定要十分小心。
2.若考导数,至少要求至二阶导。
3.肯定有微积分计算,计算式一定细心。注意利用平移、对称性、分部积分方法。二重积分如果先积dy复杂,考虑先积dx。
4.若考中值定理,f b −f a =f′ ξb−a ,ξ∈(a,b)最常用。运用中值定理时注意构造函数。
5.求极限无非泰勒展开、洛必达。个人认为求极限时泰勒展开非常好使。
(务必将sinx, cosx,ex,1+x α,ln 1+x 五个函数的泰勒展开烂熟于心。相信我,没错的。)
6.注意函数奇偶性,对称性,注意到这一点可以让计算简便很多。
7.行不通,考虑dxdydxdy,以及μ=或μ= xyyx8.线性代数知识点比较死:行列式计算、秩、线性相关性、特征值&特征向量、矩阵的对角化。就这么多,没了。
9.概率大题知识点:①DX=EX2−(EX)2.②分布函数F(X),概率密度函数f(x).③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这个一定要复习到,不要成为知识盲点。
10.有些题目比较灵活,硬攻不动就看看有无巧取之法。
11.大题做完,从头到尾扫一眼,检查有无遗漏的小得分点。
12.把握好时间,遇到大题暂时没有思路可放至最后做,而且就算不会,也不可能一点思路都没有,肯定能写出来一些东西,千万不要一字不写留空白。
13.拿知识点去套题目。如果某道题做不出来,而又有某个知识点自己还没运用,就把这个知识点往这个题目上套。因为有时有的题目比较隐晦,一眼看不出来它要考你什么。核心知识点一定是年年必考的。
14.整套试卷不会所有的题计算量都很大,也不会所有的题计算量都很小,计算量大时要耐心、细心、不慌张,计算量小时不马虎。
15.内容重于形式。卷面整洁固然重要,但和内容相比就成了次要。一个潦草而正确的答案肯定比工整却错误的答案得分多。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为本人原创,盗版不究。
第四篇:2012:考研数学满分经典经验!
走在校园里,看到学弟学妹们正为2012年考研忙碌的身影,回想过去一年的时间,真是感慨良多,彷徨,挣扎,懈怠,坚持。
我的本科专业是核工程与核技术,像我们这种专业,虽说工作好找,待遇也还不错,但是我总觉得那样的生活,缺少了些什么,好像违背了当年自己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所以我决定考研,选择更高层次的学习,加深自己对核类知识的了解,奠定自己向更深,更专领域奋斗的基础。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这对于习惯了考前突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要考研,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耐住寂寞,忍受痛苦,我当时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因为我们能报考的学校非常的少,选择也很少,真的是孤注一掷了,我毅然选择了报考上海交通大学。
2011年的研究生考试我总分考了391分,数学一考了满分150分,虽然说跟自己的基础和努力有关系,但是我觉得海天给予我的方法和信心使我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科时我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虽说四级过了,但是分数并不高,所以老担心自己的英语不过线,在培训班初期,上了吴红云老师的英语写作班,让我对考研英语的写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怎么用一些简单词写出精彩的句子,让我有了一些信心,暑假在学校我坚持听完了宫东风老师的英语提高班,提高班主要是讲解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宫东风老师十分强调真题的重要性,让我对考研英语的复习有了方向,通过听取宫老师对真题陷阱,答案要点的详细讲解,我感觉我有信心英语过线,甚至拿高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英语我考了59分,超过了上海交大的复试线,我很欣慰,也很感谢宫东风老师。
数学是一门决定考研分数高低的科目,大学期间我数学成绩一般,对于得140分以上还是没有信心的,更别说满分。刚开始复习时,我总是有很多概念分不清楚,例如,一元数学的极值,二元函数的极值,多元函数偏导、可微、连续,第一类积分和第二类积分的联系。在平常的复习中也常常忽视他们的重要性,所以做题总是遇到瓶颈,找不到突破口,数学提高班上,武忠祥老师首先跟我们把概念理了一遍,强调了每个定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可以解决的问题,武老师善于举例,一些经典反例,打消了我心里关于某些定理,某些概念的理解上的偏差,武老师思维敏捷,方法独到,常常能把一系列的关系,定理,联系起来,让我们对数学的知识结构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做题时游刃有余。张卓奎老师的概率讲得很细,每个知识,每个定理都会做详细的说明和证明,通过一轮复习,基本知识结构掌握的差不多了,所以我的概率花的时间不多,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更好的掌握高数提供了较多的时间。
辅导班,使我省时高效有序地开展政治复习,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政治的复习,我主要是根据《序列1234》,认真听取任汝芬老师,阮晔老师的讲解,课后花了很少的时间回顾,值得说的是《任汝芬老师的最后四套题》在好多题目都在今年的真题中出现了,最后二十几天才出的《28题》也让我受益匪浅,在考场我能从容应对那些大题,也多亏了它。
我觉得考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顾此失彼,必须每门都达到要求,并且有所突破。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
1,用心准备
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
2,合理的计划
良好的学习计划将使你很好地利用时间,针对各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安排任务,根据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单科复习相配套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兼顾,有的放矢的计划。
3,不要过分依赖别人的考研经验
别人的经验只可以用来借鉴而不可以生搬硬套。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不要太迷信前人,很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的人。
4,适当的方法
复习时就要抓住考试这个根本,从分析考试大纲和真题入手,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搞透,还要注意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注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方法技巧是很重要的,但要重在理解;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要有一定的量,学会归纳总结,适当记忆;还有要重基础,明主次,还有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到考试结束。
5,合理利用网络
考研期间要多和考研的研友交流,特别是那些上辅导班的,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与考过该专业的学长请教一下考研经验,吸取一些教训,问问注意事项;再还有就是利用网络,象中国考研网、考研加油站等网站都可以提供一些相当适用的信息。
6,有坚定的信心
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其实考研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绝对实力。
7,专心
考研成功的理由有成百上千个,但考研失败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考研最大之忌:三心二意。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把考研当成一个平衡的手段,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实际上这种心理对考研的影响是很大的。
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学会放松。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专心考,不要朝三暮四,花其它的心思,我知道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却很重要。考研就是两个字“坚持”。数学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发散性”。一个数学表达式可能有几个转换方式,也许从其中一个方式会得到一个新的解释,这个解释将导引我们迈出下一步。
车到山前自有路,你得把车先推到山前啊。望山跑死马。思考一步写一步,观测分析迈下步。路只能一步步走。陈景润那篇名扬世界的“1+2”论文中有28个“引理”,那就是他艰难地走向辉煌的28步。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不熟悉基本计算是他们思考问题的又一大障碍。
《高等数学》感觉不好的考生,第一原因多半是不会或不熟悉求导运算。求导运算差,讨论函数的图形特征,积分,解微分方程等,反应必然都慢。
《线性代数》中矩阵的乘法与矩阵乘积的多种分块表达形式,那是学好线性代数的诀窍。好些看似很难的问题,选择一个分块变形就明白了。
《概率统计》中,要熟练地运用二重积分来计算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各类问题。对于考数学三的同学来说,二重积分又是《高等数学》部分年年必考的内容。掌握了二重积分,就能在两类大题上得分。
要考研吗,要去听指导课吗,一定要自己先动笔,尽可能地把基本计算练一练。
我一直向考生建议,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里,不仿多自我模拟考试。在限定的考试时间内作某年研考的全巻。中途不翻书,不查阅,凭已有能力做到底。看看成绩多少。不要以为你已经看过这些试卷了。就算你知道题该怎么做,你一写出来也可能会面目全非。
多动笔啊,“写”“思”同步步履轻,笔下生花花自红。
考研数学讲座(3)极限概念要体验
极限概念是微积分的起点。说起极限概念的历史,学数学的都多少颇为伤感。
很久很久以前,西出阳关无踪影的老子就体验到,“一尺之竿,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近两千年前,祖氏父子分别用园的内接 正6n边形周长 替带园周长以计算园周率;用分割曲边梯形为 n 个窄曲边梯形,进而把窄曲边梯形看成矩形来计算其面积。他们都体验到,“割而又割,即将 n 取得越来越大,就能得到越来越精确的园周率值或面积。”
国人朴实的体验延续了一千多年,最终没有思维升华得到极限概念。而牛顿就在这一点上率先突破。
极限概念起自于对“过程”的观察。极限概念显示着过程中两个变量发展趋势的关联。
自变量的变化趋势分为两类,一类是 x →x0 ;一类是 x →∞,“当自变量有一个特定的发展趋势时,相应的函数值是否无限接近于一个确定的数a ?”
如果是,则称数a为函数的极限。
“无限接近”还不是严密的数学语言。但这是理解极限定义的第一步,最直观的一步。
学习极限概念,首先要学会观察,了解过程中的变量有无一定的发展趋势。学习体验相应的发展趋势。其次才是计算或讨论极限值。
自然数列有无限增大的变化趋势。按照游戏规则,我们还是说自然数列没有极限。
自然数 n 趋于无穷时,数列 1/n 的极限是0 ;x 趋于无穷时,函数 1/x 的极限是 0 ;
回顾我们最熟悉的基本初等函数,最直观的体验判断是,x 趋于正无穷时,正指数的幂函数都与自然数列一样,无限增大,没有极限。
x 趋于正无穷时,底数大于1的指数函数都无限增大,没有极限。
x →0+ 时,对数函数 lnx 趋于-∞ ;x 趋于正无穷时,lnx 无限增大,没有极限。
x →∞ 时,正弦sinx 与 余弦conx 都周而复始,没有极限。在物理学中,正弦 y = sinx 的图形是典型的波动。
我国《高等数学》教科书上普遍都选用了“震荡因子”sin(1/x)。当 x 趋于0 时它没有极限的原因是震荡。具体想来,当 x 由0.01变为0.001时,只向中心点 x = 0 靠近了一点点,而 正弦sinu 却完成了140多个周期。函数的图形在 +1与-1之间上下波动140多次。在 x = 0 的邻近,函数各周期的图形紧紧地“挤”在一起,就好象是 “电子云”。
当年我研究美国各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时,曾看到有的教材竟然把函数 y = sin(1/x)的值整整印了一大页,他们就是要让学生更具体地体验它的数值变化。
x 趋于0 时(1/x)sin(1/x)不是无穷大,直观地说就是函数值震荡而没有确定的发展趋势。1/x 为虎作伥,让震荡要多疯狂有多疯狂。
更深入一步,你就得体验,在同一个过程中,如果有多个变量趋于0,(或无限增大。)就可能有的函数趋于0 时(或无限增大时)“跑得更快”。这就是高阶,低阶概念。
考研数学还要要求学生对极限有更深刻的体验。
多少代人的千锤百炼,给微积分铸就了自己的倚天剑。这就是一套精密的极限语言,(即ε–δ语言)。没有这套语言,我们没有办法给出极限定义,也无法严密证明任何一个极限问题。但是,这套语言是高等微积分的内容,非数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很难搞懂。数十年来,考研试卷上都没有出现过要运用 ε–δ 语言 的题目。研究生入学考题中,考试中心往往用更深刻的体验来考查极限概念。这就是
“若 x 趋于 ∞ 时,相应函数值 f(x)有正的极限,则当∣x∣充分大时,(你不仿设定一点x0,当∣x∣>x0时,)总有 f(x)>0 ”
*“若 x 趋于 x0 时,相应函数值 f(x)有正的极限,则在 x0 的一个适当小的去心邻域内,f(x)恒正”
这是已知函数的极限而回头观察。逆向思维总是更加困难。不过,这不正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道理吗。
除了上述苻号体验外,能掌握下边简单的数值体验则更好。
若 x 趋于无穷时,函数的极限为 0,则 x 的绝对值充分大时,(你不仿设定一点 x0,当∣x∣>x0 时,)函数的绝对值恒小于1
若 x 趋于无穷时,函数为无穷大,则 x 的绝对值充分大时,(你不仿设定一点 x0,当∣x∣>x0时,)函数的绝对值全大于1
*若 x 趋于 0 时,函数的极限为 0,则在 0 点 的某个适当小的去心邻域内,或 x 的绝对值充分小时,函数的绝对值全小于1
(你不仿设定有充分小的数 δ>0,当 00,并利用它们。
考研数学讲座(37)欲说《线代》先方程
大自然中最简单的图形是直线。社会生活中最简单的关系是“成比例”。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考研(论坛)最大的问题不是时间问题,任何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备考,而是诚心的问题。
诚心比之于耐心,毅力更为重要。一起备战的两个人花费了相同的时间、耐心,却有着不同的结果。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那是因为这些人缺少学习的诚心,一种一定要把事情
做好的决心。很多人考研是为了前程,更为具体的讲是为了减轻自己找工作的难度。所以在复习时只想到了应付考试,却没有意识到考研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知的过程。
以我为例,2009年是我的第二次考研备战,一开始我就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数学方面的不足。这种不足在于对高数缺少更为深刻的理解,于是我选择了报个辅导班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当时正值盛夏,而上课的地方离我的学校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去上课。中午没有休息的地方,就随便找个阴凉地儿坐一会儿等待下午课程的到来,傍晚回到学校往往已经是7点多了。吃完饭后继续自习,一般要十一点多才睡。这种滋味只有真正经历过考研的人才能体会。在这些天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以前比较模糊的内容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特别是一些常识的错误。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我对高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给了我前所未有的自信。
回顾那段经历是想告诉各位考生,不要因考研而考研,只有抱着对知识的热忱与追求才能乐在苦中。任何成就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功名本无限,书从勤中来”。望君细细体会。
现在来说说我个人复习数学的一些方略。
第一阶段细读教材。细读教材很重要。教材应采用你最为熟悉的版本。因为知识的结构在不同版本的书籍中不尽相同,一旦使用陌生版本会容易遗漏一些要点。细读教材是将以前所学尽可能巩固。加深对细节的理解。数学是非常注重细节的学科。不同定理所需要的条件可能只有一字之差。唯有严谨的作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时间的话最好把课后的习题做做。这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基础不好的同学用上3周的时间不为过,基础好的同学两周即可。
第二阶段即强化基础。要想在数学上拿高分其实并不难,关健在于基本功是否扎实,许多考生浸淫于解题之道,忽视基础,这是不可取的。数学只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只有理解了这种工具的原理,深刻体会到了它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运用它。考试虽说要求考生解题,目的却是考核广大考生对数学的领悟能力,即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反倒是其次。无论是细读教材的第一阶段,还是这一阶段都要以基础为核心。建议大家买一本严格根据数学各科内容编写的复习书。将其中的所有题型弄清楚,坚特做完每一道题。这一阶段大概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复习相当重要。通过这次复习要掌握重点、难点、并对基础知识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典型题着重掌握。只有深刻理解才能运用,只有运用了才能进一步理解。理解和运用都是对知识的一种感悟。两者密不可分。数学能不能得高分,就看这一阶段的复习了。
第三阶段是强化训练。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即要快,又要精确。会做的题要快速正确解答出来。如果遇到不会的题就看看自己有什么知识盲点。若只是某种技巧不会,不必担心,将它理解记忆即可。这一阶段决定了你能否发挥你自己应有的水平。
第四阶段是模拟训练。准备一本真题和一些模拟题。真题是值得一做的。做每一套真题都应把它当成一次真正的考试。严格控制好时间。其次是做模拟题,由于市场上模拟题的质量实在不尽人意。建议有条件的同学报个班。辅导班的冲刺讲义和模拟题出的很有水平,值得去做做。通过一阶段的复习,相信同学们便有足够的信心进考场了。
第五篇:考研高分经验分享:数学满分心得体会
到最后一个月,要是觉得还天天有事情做、有题要做、有补习班要上,真的是挺不错的感觉。但更多的人在这时就松懈了,效率下降了。虽然仍然每天seven-eleven(7:00-11:00),但是明显感觉能做的事情不那么多了,有时看着看着书就发呆,像高考之前那样思绪起伏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会抽烟的就不住的往厕所里跑,不会抽烟的就不住的往嘴里塞东西,吃了中饭就觉得晚饭不远了,晚饭吃饱了就惦记11点回寝室后的宵夜。人真的太奇妙,虽说胜利机制那么像机器,但都是人,都不是机器,根本不是机器,不是输个输入就有响应的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给放大10倍,输出就有可能给弄成自激了,自激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激后会一蹶不振,一蹶不振,虽然还是每天6、7点之间起,还是11、12点之间回。
结束了近似于发泄诉苦的考研生涯回顾之后,还是说点诲人不倦的关于数学考试的经验吧。仅限于数一的,但是数二数三可以借鉴,毕竟考数二数三的人号称数一并不比数二数三难。
决定了要考什么专业后,务必先确定是不是要考数学、考数几。然后就是要有一套权威的教材一遍翻阅求证,因为确实再多的辅导书的权威性都比不上正规的教材。高等数学(微积分)推荐绿皮儿的同济大学第五版(或之后更新的)《高等数学》,里面有大量对定理的证明过程;线性代数当然是清华的黄蓝相间的教材《线性代数》最权威,但千万别通读;而概率论首选浙江大学出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比较通俗易懂。之后就要有一本针对考研数学的总复习丛书。
如果你像我一样,是大三下半学期开学就开始张罗考研的复习大计,也像我一样在没有很多课的大三下半学期抓紧时间过了一遍复习全书,并且像我一样觉得暑假不能在荒废了,那么我郑重推荐你像我一样,报个导航的数学强化班。作用有这么几个。首先你可以通过上这个班看看外面那些同你一样要考研的同学的实力,和他们交流交流,知道人家什么进度,也许让你窃喜,也许让你为自己的缓慢而着急;其次,你也可以通过上课的机会,去别的学校转转,发现发现不同的世界;当然,最重要的是找个靠谱的人来为你梳理知识,因为一个学期的复习全书向你脑子里灌输了足够的原材料,但是在你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需要有人给你加工加工整理整理,我强烈推荐李林和邓泽华老师,我觉得他们很负责,无时无刻都再告诉你考研数学终究会考什么,他讲过的一定会给你讲清楚,而且让你清楚怎么考。
上完补习班,大概也就该大四开学了,实习什么的作完,温习一遍强化班上传授给我的数学体系,我就要开始花费几乎是每天的上午3小时做数学的套题了。首推的当然是《历年考研试题》,基本上要做十年的吧。这十套真真正正的考研题要陪你度过余下的时光。作完第一遍十套真题,开始找权威的《模拟试题》,但是这是要有极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极有可能模拟试题是在考察你没有复习到的漏洞,这时要端正态度,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水平不够。事实是,把这些漏洞补上,你就是个考研数学的高手了。最后一两周我有点没有题做的缺失感,于是又找了海天的最后几套模拟题来做,虽然心理风险大,但是我确实是个题海战术的拥趸。没题做对有些人来说是好事,因为他们在忙着总结所犯过的错误。但我觉得,多总结再加上多做题,才能高人不止一等。
还有一点要建议:考前买本背公式背概念的小册子,随时忘随时翻,尤其是概率论那一块儿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线性代数的概念性质,确实要既深刻理解又可以快速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