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知联双桥三步工作模式经验交流
XX作为东海之滨的港城、改革开放的前哨,重大项目集中、民营经济发达、外资企业云集,吸引了全国各地来北仑创业发展的党外知识分子7万余人。近年来,XX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在上级统战部门的领导下,以“同心”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市知联六大同心行动,大力推进北仑知联十大同心服务工程,探索打造“两桥梁”、建设“三知联”(“双桥三步”)工作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20XX年XX省委统战部授予全省知联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次全市基层知联会工作推进会在北仑召开,充分体现了上级对知联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双桥三步”工作模式的主要做法
北仑知联会自20XX年6月成立以来,按照“合心、合智、合力”的目标要求,把握“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范运作”的原则,坚持以会员为“中心”,立足会员实际需要和专业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服务会员和广大党外人士的“桥梁”、服务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循序渐进分步建设“开放知联”、“文化知联”和“品牌知联”,不断探索实践北仑特色的知联“双桥三步”工作模式。
第一步,创新组织模式,建设“开放知联”。
传统模式下,基层知联会会员限于区域内党外人士,且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的偏多,组织形式单一,具有一定封闭性,难以整合资源,服务能力受到限制。针对传统模式的弊端,我们打破常规思维,在坚持以无党派人士为主体的前提下,着力破解地域、身份制约难题,不断探索开放式的知联会组织构建模式,发挥服务“双桥梁”作用。一是优化会员结构。二是健全组织机构。通过三年的完善发展,先后成立了3个分会、4个工委、5个基地和6个小组,机构网络不断延伸拓展,形成了北仑知联会“3456”组织体系。3个分会是:以创二代为主的青年企业家分会和2个街道分会;4个工委是:文化工作委员会、社会工作委员会、金融与法律工作委员会、基金工作委员会;5个基地是:培训服务基地、助学服务基地、社区服务基地、外贸服务基地、绿色农业服务基地;6个小组是指6个活动小组。工委设立以专业为类别,确保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基地设置以服务为特色,已成为对外输送服务资源的平台。小组人员安排以优化资源为准则,把不同专业、行业的人士配置在一起,每年轮换三分之一,不断提高小组调配资源的能力。三是创建顾问制度。坚持知联会顾问不受党派、地域限制的理念,吸纳党内优秀人士和区域外专家担任顾问,现有顾问达到8名,为知联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挥顾问的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一名党员顾问促成所在银行与知联会签订了2亿元信贷合作协议,支持知联会员企业发展;一名区外顾问无偿资助10万元帮助知联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四是建立友好协会。为推动仑港两地合作交流、资源对接,青年企业家分会与香港北仑青年联谊会建立了友好联谊会。为加强区域内协会间互联互促,知联会与区工商联、区民营企业协会、区侨商会等组织建立了经常性的工作交流合作制度。当前北仑正围绕市委统战部提出的六大同心行动,实施十大同心服务工程,积极参与知联会网站建设,探索建立八大网上服务平台。开放模式下的北仑知联会,各行各业专业人士可以互动、联谊、对接、服务,体制内会员有专业特长,体制外会员有资源优势,区外专家可直接为北仑建设服务,知联会整合协调资源和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提高。
第二步,创新凝聚模式,建设“文化知联”。
知联会员是所在领域的成功人士,但在知联组织里只是普通会员。如何把不同领域、不同专长、不同个性的成功人士紧密地团结凝聚起来,是知联会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提高知联会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成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开展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文化来引导会员、团结会员、凝聚会员。一是多层次发掘知联文化。经过深入研究梳理,知联会倡导提出了八种组织文化:即健康主流文化、团队文化、和谐文化、包容文化、学习文化、创业文化、健身文化、奉献文化等,不断发掘知联先进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多渠道传导知联文化。通过设计知联会标,创作知联之歌,创办知联会刊,建立文化艺术团,策划文化活动等形式,在广大会员中传播、导入和培育知联文化,不断提升知联先进文化的认知度和共识感。三是多形式搭建文化载体。通过举办文化讲坛、文化沙龙、发展论坛,开设文化茶座等活动载体,每年组织文化专题活动20余期,使会员学到了文化知识,提高了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如在北大总裁班开设“毛泽东思想与管理”专题培训后,会员普遍反映既学到了管理知识,又学习了如何修身做人,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三步,创新运作模式,建设“品牌知联”。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
第二篇:人大加强“双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xx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双联渠道进一步畅通。其主要做法有:
一是加强代表联络室建设与管理。今年5月下旬,深入各县区、乡镇人大进行工作调研,摸清实况,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努力明确代表联络室建设的目的(即为什么建)、标准(即建成什么样的)、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即怎样才能建好)。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畅通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平台,有效发挥代表接待选民、倾听民声、为民解忧等阵地功能。
二是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的编组工作。为了加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市人大代表的工作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高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质量,制定了《关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和代表组实施意见》的规定,明确每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1个基层代表组、联系3名市人大代表。从人员分组、联系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将联系工作做细做实。
第三篇:靖远县“双联”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靖远县“双联”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一是做好五个结合。
把“双联”活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有效措施,认真做好“五个结合”。一是规划与实施相结合.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要求,不断调整充实规划和计划,加大帮扶力度。二是联下与联上相结合。村上积极与联系领导和单位加强联络,交流思想,培养感情,形成双向联系、上联下争的工作局面。三是扬长与避短相结合。把联村工作纳入本单位正常业务之中,形成送项目、送资金、送科技、送文化的喜人局面。四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由救济型帮扶向开发型转变。五是“谁联”与“联谁”相结合。把“双强”党员作为主体;把有能力无经济实力型农户和纯劳力型农户作为重点,确保带得起、帮得动、见成效。
二是实现两个互动。
——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对联系村从思想上帮志、班子上帮建、能力上帮培、环境上帮优、劳务上帮移、项目上帮扶,实施城乡互动。——对有能力无经济实力型农户,通过强精神、传技术、找门路,帮助他们筛选见效快的增收项目,使其懂一门技术,通过
上一个项目、带一方群众,富一方经济。对纯劳力型农户,组织外出务工或就近安排到种养加工等行业参加长短期务工,促其换思想、学点子、创路子;对小康型农户,帮助他们提高现有增收项目的科技含量,实现跨越发展,大幅度增收,实现党群互动。三是取得三个突破。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把争项目、注资金作为联村工作的突破口,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市委组织部为东湾镇三合村争取文化广场项目资金40万元;市委办公室帮扶资金30万元,启动刘川乡张滩村新农村建设;县妇联为双龙乡城川村争取“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落实项目资金40万元;联村领导和单位共协调项目165个,争取资金890万元;整修乡村道路200公里,衬砌渠道35公里;维修水利设施165处。把兴教育、建学校作为联村工作的重头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市委党校为东升乡上淌村捐助电脑5台,资金1000元;团市委给大芦乡庄口村4名特困大学生每人帮扶资金2000元;县教育局为五合乡贾寨柯小学危房改造资助资金24万元……把强培训、倡新风作为联村工作的必修课,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举办科技培训班160场(次),培训农民2万人(次),发放科技图书3000多册、科技资料9000份。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把访贫苦、送温暖作为联村工作的份内事,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在“七一”和春节期间,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和群众450户,发放慰问金8万元,面粉、衣物等折合资金40万元,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心中。在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上取得新突破。从宣传、培训、组织等方面入手,因村制宜地进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帮助联系村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在建设资金上扶,在建设材料上帮,在办公设施上送,新建或维修村办公阵地48个,投入资金16万元,提供办公桌椅50套。对村上各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归档,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星级创建活动,推进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全县120个村达到“五个好”要求,占村总数的69%,15个村达到了“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在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取得新突破。强化致富党员的帮带意识,着力解决个别党员和致富能人不想带、不愿带、不敢带的问题,激发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优化“带”的载体,形成五种“带”的模式。产业带,依托蔬菜、养羊、林果三大支柱产业,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式”的产业优势,建立“双联”示范基地100个,辐射带动农民致富。项目带,落实扶持项目165项,对贫困户倾斜落实,增强群众造血功能,全县有5万多户农民在项目实施中受益。联户带,大力鼓励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当大户,领头富,组织开展“结对子,联帮带”的党群连心桥、致富链活动。协会带,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2个,拥有成员4000余人,在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公司带,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县共发展粮食、蔬菜等订单农业
面积2万亩,发展良种繁育户300户,带动农户9000户。健全“带”的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带”的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催生一批小康乡、小康村、小康户,丰富延伸“双联”的内容,扩大联动效应,进一步扩大帮扶面。
第四篇:双联经验交流材料
联村联户联民心、为民富民解民忧
——西峰区水保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汇报
今年2月份,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顺应民意,做出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这是一项抓当前、利长远、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特别是对于推动我区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以“联村联户联民心、为民富民解民忧”为宗旨,立足村情实际,依托行业优势,使帮联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
全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我局及时安排,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双联”办公室和专职办事人员。并制定下发了《西峰区水保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了水保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工作动员会议,传达省、市、区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了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宣读了水保局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对我局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2-
亩,修建道路2.5公里,方便了耕作,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梯田建设这一改善生产基础条件的惠民工程,提高了粮食产量,确保群众增收,为农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心系人民群众,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我局始终把“察民情、解民忧”作为工作切入点,坚持“扶资、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的帮扶思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联干部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知民情、解民困。在帮联过程中,得知群众看病不知如何报销医药费这一情况后,帮联干部及时深入其家中进行讲解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的途径及报销比列,帮助他们解读惠农政策,真真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7月份,小麦收割后粘虫大面积发生,危害玉米及果园生产,我局及时采取捐款形式筹资2000元,购买48%毒死蜱乳油药剂3箱,帮助和指导农户完成了果园、玉米病虫害喷药防治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病虫害造成的减产,保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8月4日我们又在显胜乡夏刘村举办惠农政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到了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学到了家庭养殖新技术、新知识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还为农民赠送了《庆阳市农民教育培训读本》、《玉米全膜双堡沟播技术使用手册》、《农作物病虫防害管理手册》等科技资料,实现了“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的帮扶计划。
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活动,不仅给群众送去了关怀和温暖,而且使联户干部“零距离”的亲身感受到了困难群众的疾苦,收到了“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实际效果。
五、广泛宣传,着力营造“双联”工作氛围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局将宣传工作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狠抓落实,着力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在西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开设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专栏,对 “双联”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集中报道。截至目前,已向各类网站、部门报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信息、简报等15篇。其中市级及以上网站采用8篇,多篇文章在中国庆阳网、今日甘肃等网站刊登。由我局撰写并报送的“联村联户察民意、为民富民解民忧”一文被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人民网等多家重要网站刊登,收效甚佳。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我们的帮扶工作虽然有了一点进展,但是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双联”行动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以更加务实的的工作作风,在区委区、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双联办的具体指导下,在显胜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做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为实现全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双联工作情况汇报
“双联”工作情况汇报
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谭晓华一行赴“双联双促”联系点屈原镇漆树坪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并为该村捐赠办公经费一万元。
漆树坪村两委向谭晓华一行汇报了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整村推进的进展情况以及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双方就该村规划的两大支柱产业--生猪养殖和茶叶种植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近期的结对帮扶工作重点进行了议定。谭晓华表示,县教育局将大力支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以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在村级阵地建设和贫困学生入学等方面给予帮扶。
就如何确保“双联双促”活动见实效,谭晓华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进一步重视双联双促工作,定期开展活动,把“双联双促”活动实实在在联起来,促起来;要充分利用整村推进给予,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寻找教育局机关支部和村党总支的最佳结合点,发挥部门优势,力争“双联双促”工作在全县创特色、出经验。
据了解,自2009年漆树坪村与县教育局开展结对共建以来,县教育局先后给该村援助电脑、会议桌等物资和现金,累计资金达1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