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的十大设置
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的十大设置“陷阱”方式
选择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一种稳定的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因而能有效地发挥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等方面的能力。综观近几年历史学科高考,考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试题所采用的干扰方式缺乏了解。为有效地提高考生解答选择题的正确率,本文试结合2007年全国高考试卷中的部分选择题,介绍几种干扰方式,以期广大考生能从中受到一定的启迪。
1、添枝加叶
“添枝加叶”原来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是指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
[例1](全国文综卷Ⅰ·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解析]该题B项题肢的设置,命题者就运用了“添枝加叶”的干扰方式。B项题肢增加了修饰、限制的词——“消除”,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其实题中“被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可知社会中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然舌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具有绝对性的字词,一定要仔细推敲,慎重选择。
2、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原意是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例2](北京文综卷·23)1940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①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②麦卡锡主义造成的后果③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④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部分考生会选D,犯了“似是而非”的毛病,其关键是不能正确区分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立属于法西斯主义,不属于恐怖主义,故排除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建立于二战期间,而麦卡锡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故排除②。正确答案是B。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3、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原意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问题。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
[例3](山东文综卷·1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解析]以上四个题肢都涉及到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史实,A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时间为1953-1956年,B是1956年中共八大的内容,C是1958年提出的,D则是针对“左”倾错误而采取的纠正措施,A、B、C三肢说法虽然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纯属答非所问,故不可选。答案为D。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或没有直接联系的题肢,即使其本身的说法再正确也不能选。
4、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原来是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
[例4](北京文综卷·1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七届二中全会在新中国建立前召开,故排除①选项。建立人民公社,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左”倾错误,不属于执政能力提高的表现,故排除②选项。由于考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史实,不少考生会误选B,就是认为七届二中全会在新中国建立后召开。
[启示]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史实,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5、鱼目混珠
“鱼目混珠”原是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例5](江苏历史卷·2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
A.腐败蔓延B.恐怖主义C.政变迭起D.民族矛盾
[解析]本题不少考生会认为四个选项都正确,认为腐败、恐怖主义、政变和民族矛盾都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犯了“鱼目混珠”的毛病。其实腐败、政变、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但恐怖主义则不同,2001年“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并未因为阿富汗等反恐战争而被消灭,反而有日益蔓延之势,成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因此正确答案是B。
[启示]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6、正逆颠倒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
[例6](江苏历史卷·20)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故选D。但由于受正向选择思维定势的影响,有些考生选择了斯大林时期的A、B、C三项中的其中一项,而把不符合的D项舍弃了,以致失分。
[启示]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题肢舍去即可。
7、舍本求末
“舍本求末”原来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
[例7](上海历史卷·11)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从表面看A、B、C三项和题干都有联系,本身也正确,但都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D项才是本质上的反映。答案为D项。
[启示]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8、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常将相关知识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来看,题肢和题干是吻合的,实际上是以非辨证性干扰辨证性。
[例8](天津文综卷·24)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
[解析]A、C、D三项都是实施该法的目的,B项是该法实施后的客观影响,此题考生易错选为C。其实此题考查的是罗斯福实行工业复兴法实施的主观目的,而非客观影响。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对应知识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辨证性的手法干扰。
9、因果倒置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和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把握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关系。
[例9](江苏历史卷·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解析]A、B、C三项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而D项则是经济发展的表现,是题干的“果”,而不是题干的“因”。许多考生在答该题时误选D项,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命题者在这里使用了因果倒置的手法。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一要看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是看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题肢所述原因与题干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
10、以偏概全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
[例10](上海历史卷·21)下列选项中符合《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体系和选材原则的是
A.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B.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收入其中
C.唐太宗事迹按时间叙述D.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详细记载
[解析]本题不少考生误选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本题题干有三个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一是《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限制条件二是《资治通鉴》的体系:编年体——是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来编撰、记述历史的一种方式;限制条件三是《资治通鉴》的选材原则:“宁失于繁,毋失于略”,所选史料内容则着重在国家兴亡、政策得失、君臣道德等方面。A项“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应属于纪传体体裁,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的方式,与限制条件二不符。正确答案应是C。
[启示]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以上介绍的仅是选择题中常见的几种干扰方式,有些特殊的方式就不一一例举。值得说明的是,高考试卷中的选择题能力要求较高,命题者常在一道试题中同时采用几种干扰方式,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要细心观察,反复体会,熟练掌握各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努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第二篇:2013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角度
2013高考历史选择题命题角度
1.范蠡提出广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 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这里所说的 “治国之道”是指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政府调控物价 D.自由放任
2.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苟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3.汉武帝建立中朝,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唐初军国大事由三省长官合议于政事堂,玄宗时将政事堂改名中书门下,其他官员加同平章事之衔参政,三省长官渐次被排除于宰相之列。由此可见,汉唐政治的发展趋势是
A.内朝权力上升 B.分权制约体制完善 C.决策权集中 D.行政效率提高 4.《唐书.百官志》云:“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时崇 餳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盐铁转运使。”其B的是
A.兼职兼用,提升宰相特权 C.按需定权,加强君主专制.B.架空相权,使之徒有虚名 D.侵夺相权,直至废除丞相
5.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 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B.抑制土地兼并 D.百姓赋税过重
6.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已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7.右图为上海滩最早刊登的抗日宣传广告:把绘有铁路干线的东北三省地图作为主图案,其 上部还印有“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字样,右侧绘有一个巨大的叹号;叹号两侧是“外侮日亟”四个美术字。广告的中右部印有“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字样,最下面才是“美丽牌”、“有美皆备,无丽不埃”的广告语,并绘有三包“美丽牌“卷烟。通过该广告,可以判断
A.日本侵略口益加剧中日民族矛盾 B.抗战时期国人民族危亡意识的坩强 C.国共已就合作抗口达成共识 D.中午民族已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8.毛泽东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关于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纲时写道,“这条总路线 是照珑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这里的“各项工作”包含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9.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它必将作为美 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人史册。“它”是指
A.经济互助委员会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10.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持久抗战准备
11.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条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乡恋》的解禁表明 A.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B.流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 D.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起决定作用 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
12.下图为某一时期人民军队进军形势图。判断该人民军队是
A.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B.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 C.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
D.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
13.《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14.一直坚持原创的歌手后弦歌中:“三百首偶尔路人念,谁把地上霜劝归我床前,寒窗苦读瘦了谁的脸,兰亭有摘落在你案前,一卷空白,心照的人不宣„„”,从中歌词中读出的相关信息是
①初唐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的诗人 ②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成为新的选官制度
③歌词中《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擅长草书和行书 ④行书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3年为中国的蛇年。公元前6世纪希腊伊索留下的《农夫和蛇》等故事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所蕴涵的道理既浅显,又发人深省,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普罗塔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
①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②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③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④德行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12年12月8日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材料中莫言所说的马尔克斯
A.是20世纪60年代“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代表 B.主要代表作《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C.其作品文学形式是美洲传统文化与神话、传说的结合 D.文学创作属于坚持传统的文学流派
答案:
1.C 2.A 3.C 4.C 5.C 6.C 7.A 8.B 9.10.D
11.D12.A 13.C 14.C 15.B 16.B
第三篇: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
历史在高中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的时候也应该加强备考,梳理出一条时间的主线合理记忆。想要在考试的时候取得理想的成绩还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
排除法
在答历史选择题的时候可能无法直接选择出正确的答案,但是能够一眼看出错误的答案,对于这样的习题我们就需要直接把错误的习题先排除出去,然后再在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缩小选择范围从而能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在做选择题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正确率,还能够提高备考速度。
对比法
在答历史选择题的时候适当地利用对比法,即使不会的选择题,有的时候也能够答对。对比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选项之间相互对比,对于那些意思明显相反的选项,一般这两个选项中必有一个是正确选项。然后对于那些三个选项的都是一个意思的选择,一般另一个必是正确答案。
筛选法
筛选法是比较常用的普通的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了,一般都是经过审题之后,根据历史选择题的要求逐一阅读历史选择题选项,然后直到找出正确选项为止,但是也一定要看完所有选项,因为有的试题让选择最佳答案,一定要选择描述的最准确的一个。
替换法
有的时候在阅读历史选择题题干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题读不懂的情况下,这样我们就要揣测出题人的出题意图,其实一般都是有规律的,像“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这样替换之后我们就清楚试题的考察范围了,这样答下来就更加简单了。
高考历史选择题应试技巧
1.对等排除原则:
即在历史题肢中出现了一个与你想选的选项对等(即同义表述)的选项,根据单项选择题答案唯一原则,说明两个都不对。
2.时态一致原则:
即要分析历史题干中设问的时态,前因型是将来时,要求选项必须是将来才能实现的事情;后果型是完成时,要求选项必须是已经实现的事情。
3.就近原则:
它适用于设问是针对历史教材上的某一结论(特别是标志性的结论)、选项是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或依据这一类型。
4.感情色彩原则:
一个人或集团的言行总是代表自己所属的阶级、民族或国家的利益,这就给这个人或集团的言行赋予了感情色彩。如果选项中出现了站在对方的阶级、民族或国家的立场上的言行,那么这个选项一般不正确。
历史选择题题型整理
〈1〉肯定式选择题
肯定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此类题型在题干中常用“表现在”、“反映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准确的表述是”等问句。肯定式选择题在中招历史开卷考试中出现最多。
〈2〉否定式选择题
否定式选择题与肯定式选择题考查的基本能力相同,只是考查的方向恰恰相反,因此又称为“逆向式选择题”。此类选择题在题干的问句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是”、“无关的是”等字词。否定式选择题在中招历史开卷考试中出现数量仅次于肯定式选择题。
〈3〉识图选择题
识图选择题是在题干部分或选项部分提供一幅或多幅图片(包括照片、摹本、历史场景画、漫画、图表、地图和示意图等),要求考生判断并指出其名称、地点、某个历史人物及其相关事件等内容。
〈4〉最佳选择题
最佳选择题要求在备选项所列出的四个答案中,找出最符合题目指向要求(即题意)的叙述。这四个备选项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多少都有一定程度的内存联系,其混淆性在选择题中表现最强。考生必须通过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才能从中选出完全符合题干要求标准的那个“最佳”选项。
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题干与选项之间基本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程度关系。最佳选择题在题干中的问句中常用“最……”、“主要”、“根本”、“全面”、“决定性”等字词。
第四篇:2014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
Ⅰ卷)
文综历史部分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A项错误,君主专制从思想上看始于战国韩非子,从制度上看始于秦朝,而当时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更谈不上宗教权威;C项错误,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就有,与皇权至上不够成因果关系;D项需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度去判断,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西周以后的整个中国长期存在,从秦朝到清朝,宗法制度突出表现在皇位的继承上仍是主要沿用嫡长子世袭,故与题干不相符,排除。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项为B。此外,还可借助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统治者的文化行为实质是为维护其政治统治服务的,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B。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A项表述太绝对,是错误的,如本题中尽管皇帝灭佛,但佛教在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消亡;B项不符合史实——汉武帝始,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并延续整个传统中国,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最大;佛教在魏南北朝时期就盛行,社会基础并不薄弱,故D项排除。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选项为C。此外,还可联系教材知识点“三教合一”,即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儒学虽然面临挑战,但最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宋明得以成熟,从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C。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本题审题很关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认识”,可明显排除A、B两项,A项是战国时的孟子的人性观,B项为战国时荀子的人性观;这说明它们都是古已有之的对人性的认识,不是“新的认识”。第二个关键信息是“宋明”,可排除C,可举出一反例,即明朝理学家(心学也是理学)王阳明就继承了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故正确选项为D。此外,可联系宋明理学的所学知识——宋明理学家把伦理道德上升为宇宙哲学的高度,在方法论上,程朱理学主张向外(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向内(发明本心),但目标都指向伦理道德,而伦理道德的本质是善,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注意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清初”——那时的中国仍处于传统社会,不存在资本市场(因为资本市场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故排除B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可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知识点帮助判断),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的大意是外国货币涌入中国,并没有涉及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朝统治内容,故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另外,外来货币涌入,这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出超明显,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此外,联系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这一知识点,可进一步肯定正确选项为A。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读透题干本质意思很关键,该题干的本质意思是:英国商品在鸦片战争后仍然滞销,原因是什么?A项符合史实,但无法解释原因,因为印度的经济同样受到破坏,甚至破坏程度更深;B项不符合史实,是错误选项;C项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高于印度。故正确选项为D。此外,可运用唯物史观——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可帮助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解析:C、D项表述均太绝对,不符合事实,首先排除;如C项,梁启超也是知识分子,并不是在政治上极为保守,而是主张改良;D项可举一反例——康有为的变法思想的突出特点便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至于A、B两项的取舍,可抓住本题的关键几处信息点“1898”——联系戊戌变法、“百余举人”和“近万名举人”——少数读书人赞成和多数读书人反对,A项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有百余人赞成;经综合判断,B项更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B项。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本题适合学生的最佳解决办法是排除法。A、B、D都无法真正回答题干中波及的比例的差异。故只能选择C项。虽然C项的所表达意思可能大多数人不太
明白,但并不影响选出正确答案。这也是高考题的一个很鲜明的特色。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制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国民京津的恢复
解释:本题可明显排除C、D两项,因为C项中的“灾害”应发生于1959—1961年,不符合题干中的“一五计划”(1953--1957),D项的时间是“一五”计划之前的事情——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而这恰恰是“一五”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A项与题目无关,如果更改为“有利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是正确选项。计划供应对于扩大积累,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正确选项为B项。
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解释: A项应发生在古代罗马,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意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恰恰不需要获得批准,故排除。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获得批准”、“未经允许”,而不是“自杀”,换句话说,自杀是可以的,只是需要获得批准;故如果公民要自杀并提出申请,那么自杀是可以的。因此C项比B项更符合题意。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解释:本题关键信息“自由人”和“其它人口”。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自由人”主要指白人,“其它人口”指的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等,这样的规定显示它们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显然不是州的不平等,而是种族的不平等;故排除D项,而根据题意可明显排除A项(“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相对),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故可确定正确选项为B。另外,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宣言》的内容: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符合天赋人权的原则。故正确选项为B。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A、C两项均以偏盖全,没有反映题干中的“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的这一信息,犯了反映题干信息不完整的毛病,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指令的形成是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因此也就谈不上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故
排除。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此外,可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D项。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B项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贸易壁垒”只能减少,不可能真正消除,故排除。D项表述错误,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并不能因此说是领导地位,今天处于领导地位的是美国,故排除。欧元主要是欧盟内部流通的货币,欧盟与欧盟之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对外贸易)的结算主要是用美元,所以,它的作用更突出的是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而不是欧盟对外贸易方面,故正确选项为A项。
第五篇: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十大万能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十大万能解题方法
1、特值检验法:
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2、极端性原则:
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3、剔除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4、数形结合法:
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5、递推归纳法:
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6、顺推破解法:
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7、逆推验证法(代答案入题干验证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择支而得出正确选择支的方法。
8、正难则反法:
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择支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9、特征分析法:
对题设和选择支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10、估值选择法:
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